职业病案例: 一起矽肺病案例

合集下载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矽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暴露于硅尘颗粒而引发的疾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工人因长期从事与矽肺病有关的行业,如采石、矿山、建筑和陶瓷制造等,而患上了这种疾病。

本报告总结了一个矽肺病人的案例,包括病史、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信息,旨在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知识。

病例概述:本报告的病例是一位50岁的男性工人,名为张先生,自从20年前开始在一家砂石厂工作。

他每天都长时间接触到大量的石英颗粒,并且在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非常不完善。

近期,张先生开始出现一些呼吸系统相关的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和胸闷感。

病史:根据张先生的病史,他从事有关硅尘的工作已有20年之久。

他曾多次意识到工作场所的环境非常粉尘,但是由于经济压力和缺乏安全意识,他一直未能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除了长期接触硅尘,张先生还从未有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家族史。

然而,他曾抱怨过轻度的呼吸道感染和咳嗽。

症状:除了张先生最近出现的呼吸系统症状外,他还提到他的咳嗽逐渐加重,尤其是在工作时和睡觉时。

他感觉到气短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并且还描述了胸闷感和疲劳的感觉。

此外,他的上肢肌肉力量有所下降,并且容易出现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发现张先生呼吸频率和心率都比正常要高,他的呼吸听诊发现有散在干啰音和减弱的呼吸音。

胸部X光片显示双肺散在性小结节阴影,并在肺尖区发现结节疤痕。

肺功能检查结果表明,张先生的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明显下降。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张先生被诊断为矽肺病。

通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性,并结合石英暴露史和典型的矽肺病症状,确立了诊断。

治疗:针对矽肺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避免进一步的矽尘暴露,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和防护设施;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辅助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对于严重的矽肺病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或肺移植。

结论:矽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长期暴露于硅尘颗粒的工人易受其影响。

法律援助案例职业病(3篇)

法律援助案例职业病(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王先生,男,35岁,某公司员工。

自2009年入职该公司以来,一直从事焊接工作。

近年来,王先生感到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锰中毒。

王先生认为,其患病与公司工作环境有关,遂向公司提出职业病认定申请。

然而,公司以种种理由拒绝承担责任。

无奈之下,王先生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二、法律援助过程1. 王先生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中心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详细询问,了解其案件情况。

2.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王先生的案件进行了初步审查,认为其案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3.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了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担任王先生的代理人,协助其维权。

4. 律师代理王先生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职业病认定申请。

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调查核实,认定王先生患有职业病,并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6. 律师代理王先生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

7. 经过多次协商,公司同意支付王先生一定的赔偿费用。

三、案例评析1. 本案中,王先生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成功维权。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本案中,律师代理王先生维权,发挥了专业法律人士的作用。

律师在调查取证、法律咨询、诉讼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3. 本案中,公司对王先生的职业病认定申请进行了阻挠,反映了部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提醒我们,要加强企业职业病防治意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4. 本案中,王先生的维权经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职场中,劳动者要关注自身健康,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及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

2. 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3. 加强对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的管理,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云南24名矿工染矽肺病 未签合同难以维权

云南24名矿工染矽肺病  未签合同难以维权
疗。 讲 述: 病魔 缠 身 村 民胸 闷、 咳嗽 话 , 是 一个 月给 我 一 万 元 , 也 不 会 干 。 ” 就 我 很 多患 病 的村 民是 跟 包 工 头 赵 光 银 去 打 工 的 。他 们 联 名找 到 没 签 合 同很 难 找 到 老 板
李 秀 彬 是 盐 津 县 盐 井 镇 黎 山村 委 会 烂 泥 村 民小 组 的 村 民 , 当地 政 府 部 门 , 望 帮 助 他 们维 权 希

忻 州 市 繁 峙县 沙 河 镇 的 金 矿 当过 炮 工 。 盐 津 县 政 府 对 此 事 高 度 重 赵 宗银 说 完 这 句 话 时 , 水 在 眼 睛 里 直 打 转 。 “ 弟 是 19 泪 弟 9 4年到



视 ,将在 山西打过 工的其他村民带到云南省疾控 中心做鉴定 ,O 山 西金 矿 打 工 的 , 年 都 挣 回 好 几 千 元 钱 ,9 5年 2月 , 4 一 19 他也 跟 随
“ 最 近 几年 时 间 里 , 里 的青 壮 年 都 陆 续 得 病 , 于 没 钱 治 还抓捕了一些犯罪人 员, 民工都遣散 回家 了。何况 , 在 村 由 农 这些患病的 疗, 先后 死 亡 , 前 的症 状 都 是 胸 闷 、 嗽 、 力等 。 目前 至 少 有 9 村 民在 离开金矿后 , 到过煤矿 、 矿打过工 , 死 咳 乏 还 铁 究竟在哪里染上病 人 死亡 , 者都 到 山西 省 繁 峙县 沙 河 镇 义 兴 寨 金 矿 当 过 炮 工 。 ” 死 李 的还 不 好 说 。

黎 明
在采访 中, 者认 识了李秀彬 、 记 李廷奎 、 王定华 、 宗银 、 赵 王家 石等 没有工资花名册 , 就连上班 的工牌都没有。 赵光银说 ,0 2年 , ” 20 山 患者 , 年纪大的 5 9岁, 年纪小 的 3 O多岁。 西发生“ ・2 金矿矿难后 , 62 ” 政府部 门对这些非法金矿进行 了炸毁 ,

职业病案例: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

职业病案例: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矽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职业病,它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矽肺结节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

目前没有特效治疗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为主,搞好防尘措施,对已得了病的患者,立即调离接触粉尘的工作岗位,给予积极综合治疗。

2020年,我市某村办耐火材料厂对116名接触粉尘作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26例被诊断为矽肺,且近一半诊断为Ⅱ期以上。

如此之高的矽肺发病率,严重的健康危害程度,令人震惊,发人深省。

面对严峻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形势,本文对此案例报道并加以分析讨论,试图引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矽肺病例检出情况概述某村耐火材料厂坐落于我市某城区北郊,1971年建厂,属村办企业。

主要产品以生产酸性、碱性及硅酸铝质耐火材料为主。

现有职工300多人,均为本村村民。

多年来,该企业一直未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发布实施后,该企业在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多次督导下,于2020年7月,对接触粉尘作业的116名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查出矽肺和疑似矽肺34人,经对34人进一步观察诊断,有26人被诊断为矽肺,占总检人数的22.4%。

其中:Ⅰ期矽肺14例,Ⅱ期矽肺9例,Ⅲ期矽肺3例。

接尘工作年限最短的为8年,最长的33年,平均21.1年;年龄最小的33岁,最大的65岁,平均48.3岁;男性、女性各占一半。

2矽肺病例原因分析2.1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粉尘危害严重。

据了解,该企业建厂初期,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设备简陋,缺乏必要的防尘措施。

生产工艺多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石大碾干式破碎,人工混料等,导致粉尘严重,劳动强度大。

尘肺职业病工伤案例

尘肺职业病工伤案例

尘肺职业病工伤案例最近,我国发生了一起尘肺职业病工伤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起案例发生在一家石材加工厂,工人李某因长时间暴露在石材粉尘中工作,导致患上了尘肺职业病。

李某是这家石材加工厂的一名砂轮操作工,负责砂轮的切割工作。

由于砂轮切割石材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没有对员工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导致了李某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石材粉尘中。

经过一段时间后,李某开始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他前往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尘肺职业病。

据医生介绍,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李某的家人得知他患上了尘肺职业病后,深感愤怒和难过。

他们认为,这家石材加工厂没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防护设施,导致了李某的工伤。

他们决定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法院提起了工伤赔偿诉讼。

法院经过调查和审理后,认为石材加工厂没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导致了李某患上了尘肺职业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判决石材加工厂赔偿李某一定数额的经济损失,并承担相关医疗费用。

此案例引发了公众对尘肺职业病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人们纷纷呼吁加强对危害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相关部门也表示,将加大对尘肺职业病工作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

这起尘肺职业病工伤案例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要重视职业病预防工作。

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劳动者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佩戴防尘口罩、定期体检等,减少和防范职业病的风险。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职业病案例: 一例锑冶炼工尘肺病故事分析

职业病案例: 一例锑冶炼工尘肺病故事分析

一例锑冶炼工尘肺病故事分析事故案例患者男,56岁,1962~1981年在锑冶炼炉前岗位工作,其岗位空气粉尘浓度平均34.69mg/m3,超过允许浓度(10mg/m3),其中锑尘浓度平均8.95mg/m3,超过美国24届工业卫生学者会议建议标准浓度(0.50mg/m3),粉尘中SiO2含量4.14%。

该患者自1976年起,出现咳嗽、咯痰、胸闷及体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以后反复发作加重,多次健康体检均列为尘肺观察对象(0~Ⅰ期),未确定尘肺(Ⅰ期以上)诊断。

1985年因“肺部感染”(住院诊断),病情加重,死于呼吸衰竭。

我们对肺组织进行光谱半定量测定后,作三氧化二锑(Sb2O3)、SiO2等主要成分测定,结果如下:Sb2O31.37%,SiO21.50%,Al2O30.34%,Fe2O30.24%。

病理检查肉眼可见全肺体积增大(气肿),表面满布直径约0.1~1.0cm大小的黑褐色斑点(块),肺门及其支气管淋巴结增大、变硬。

镜检肺内多见散在或堆积的粉尘及其尘细胞,以小支气管及小血管旁居多,肺实质损伤、肺泡破坏或扩张,形成肺大泡及气肿。

病灶区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网状纤维增生,其间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增生。

支气管壁增厚,上皮化生,腺体增生,淋巴结内粉尘沉着与尘细胞聚集。

讨论锑冶炼工尘肺的临床诊断,国内外均有报道,其发病工龄一般15~20年,其中一些接尘者在脱离接尘后,病情继续加重。

该例锑冶炼工由于长期吸入超标浓度的含锑粉尘,致使其肺内Sb2O3、SiO2粉尘大量沉积,肺组织出现广泛受损,病灶间质纤维增生,肺气肿及慢性炎症,并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有关对锑冶炼工尘肺的诊断和深入研究,尚有待于积累更多的临床和病理材料。

090617-第二章第二节职业病诊断案例(林)

090617-第二章第二节职业病诊断案例(林)

第二节职业病诊断实践一、尘肺病诊断(一)矽肺病诊断案例1.案例患者,某男,44岁。

1985年7月1日至1987年上半年在家务农,下半年在当地小河边淘沙金,1988年2002年12月17日在黑龙江、新疆等地淘沙金,每年2个月至3个月不等。

2002年12月18日至2008年3月15日在某市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从事人造大理石生产工作。

工作时主要用树脂、氢氧化铝、钙粉、二氧化硅、甲乙酮、钴水、消泡剂、颜料等材料搅拌,在混料、配料过程中产生粉尘。

工作场所无通风防尘设备。

每天工作9~10小时。

戴海绵或棉纱口罩防护。

既往身体健康,无呼吸系统传染病史。

无吸烟。

2008年1月2日体检,经照胸片被诊断为肺结核,根据接尘史,不排除尘肺,建议半年后复查。

2008年3月17日至19日痰检3天未发现抗酸杆菌。

PPD(-)。

结核抗体:阴性。

2008年3月31日高仟伏胸片见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双肺见少量散在分布小结节状影,大小多在2~3mm,密度稍高且均匀,边缘清楚。

双肺门结构清晰。

心膈无异常。

2008年7月10日再次复查高仟伏胸片,肺部病变无变化。

职业卫生资料:2008年6月11日某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为:搅拌岗位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4.4mg/ ,游离二氧化硅含2.4%;混料岗位粉尘TWA为3.5mg/ ,游离二氧化硅含2.1%。

患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均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与患者同一车间的20名工人经胸片检查,结果胸片2人发现尘肺病变的X射线改变。

2.诊断分析:(1)患者身份已确认;(2)患者有确切的接触树脂、氢氧化铝、钙粉、二氧化硅等混合粉尘时间5年4个月;(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1~2.4%;(4)实验室检查:痰检未发现抗酸杆菌、PPD(-)、结核抗体(-);(5)高仟伏胸片见两肺6个肺区有一定量的圆形小阴影q影,从右到左密集度分别为1/1、1/1、1/0、1/2、1/2、0/1,总体密集度1级;(6)流行病学调查,同工种工人2人检出尘肺病;(7)资料对照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中的3.诊断原则: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它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尘肺病法律案例(3篇)

尘肺病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尘肺病,全称为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导致肺部组织发生纤维化的职业病。

我国是尘肺病的高发国家,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尘肺病仍然严重威胁着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案涉及某钢铁公司工人张某某因长期从事粉尘作业,被诊断为尘肺病,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以下是本案的详细情况。

二、案情简介张某某,男,1968年10月出生,2000年3月进入某钢铁公司工作,从事炼铁工作。

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张某某长期从事粉尘作业,工作环境恶劣,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2018年,张某某被诊断为尘肺病,病情严重,无法继续工作。

张某某与某钢铁公司就赔偿问题协商未果,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定某钢铁公司对张某某患有尘肺病负有主要责任,遂裁决某钢铁公司支付张某某一次性赔偿金、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人民币30万元。

某钢铁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仲裁裁决。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仲裁委员会的裁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判决驳回某钢铁公司的诉讼请求,维持仲裁裁决。

三、案件分析本案中,某钢铁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对张某某患有尘肺病负有主要责任。

以下是本案的分析:1. 用人单位未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

然而,某钢铁公司在张某某工作期间,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粉尘危害,导致张某某长期吸入粉尘,患上尘肺病。

2. 用人单位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本案中,某钢铁公司未为张某某提供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导致其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

3. 用人单位未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并告知劳动者如何采取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矽肺病案例
2020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
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

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

2020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00名矽肺病。

发病的原因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

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