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舞台艺术的美感刘建明

合集下载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作为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艺术水平不仅决定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更是体现了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首先,戏曲演员的身段和仪态展现了舞台表演的艺术美。

戏曲舞台上,演员通过身体语言展现人物性格、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例如,京剧《霸王别姬》中的扮相著称,男角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高贵典雅地走上舞台,优美、矫健的身姿配合着歌唱、念白和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气势和个性。

身段、仪态的恰当展现不仅增强了观众的视觉享受,更让角色更加真实、生动。

其次,演员的演技和语言能力也是体现艺术美的重要标志。

演员需要掌握精准的发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能够通过音律、唱腔、音调的升降起伏,配合戏曲音乐的编配,传达出丰富的情感。

演员的演技水准高低直接影响到角色的表现力和戏曲艺术的质量。

例如,新编历史剧《大秦宣太后》中,饰演唐玄宗的演员开场自白时表现了统治者的自卑和内心的挣扎,表演自然、细腻、有内涵,凸显出演员的才华和修养。

最后,演员的音乐艺术表现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音乐是戏曲表演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扩大戏曲舞台表演的艺术空间。

演员需要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音调和音乐的情感表现,使音乐与表演完美融合。

例如,京剧《红灯记》中的“二黄”(黄瑞光、黄韵玲)表演中,明快的念白、奔放的唱腔、神秘的乐器,线条感强、节奏明亮,展现出了戏曲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演员的音乐表现力。

总之,戏曲艺术之美在于演员的精彩表演和奇妙的演艺魅力。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通过身段、仪态和表现手法,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内在性格,从而表现出戏曲舞台表演的艺术美。

因此,演员的精湛表演技艺是戏曲艺术的核心,也是戏曲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

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

浅谈中国戏曲舞美艺术〔摘要〕中国戏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项民族艺术像一樽美酒,清香甜美、浓烈醇厚、意蕴无穷。

中国古代戏曲舞台美术传承着戏曲艺术的精髓,观众们可以充分地感触过去的人与事,去品评古代的美;而当代戏曲舞台美术推进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积极性,冶了人们的情操及文化素养,将戏曲舞台美术中的美发挥到了极致。

〔关键词〕舞台美术民族文化人物造型艺术服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的精神理念。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表演,曲牌流派的深厚韵味,道白韵白的地域特色,像一樽美酒,清香甜美、浓烈醇厚、意蕴无穷。

戏曲舞台美术是一种非凡的艺术创作,以其独有的特性区别于一般的美术。

戏曲舞台美术是戏曲舞台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地说,它指的是一场戏曲表演所用的场地及布景;广义地说,它包含了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多种戏曲舞台元素,这些整体的设计被称之为戏曲舞台设计。

设计者会依据表演的需要、导演的要求和剧本的容,再加上个人的构思创造出剧中的环境和角色的外在造型,从而渲染着舞台氛围。

戏曲舞台美术属于二次创造的艺术,它是在剧本、导演构思形成的基础上再融入舞美设计者的想法而产生的再一次艺术创作。

一切舞台美术创作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以剧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景为依据,再将布景、灯光、化妆、服装等多种造型因素进行综合;从而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化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并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一、传统戏曲舞台美术传统戏曲舞台美术包括人物服饰、人物化妆、灯光、舞台布景、道具(切末)等。

传统戏曲舞台服饰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可舞性和程式化特点。

戏曲服装主要分为蟒、帔、靠、褶、衣五大类,服装强调等级、阶层以及程式化、民族化。

服饰色彩上的等级性,主要分为上五色(红、黄、绿、黑、白)和下五色(紫、粉、湖、蓝、香),上下五色是有很强的等级性和阶层性的。

浅析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的艺术美

浅析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的艺术美

浅析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的艺术美人们都知道中国戏曲是美的艺术,而对于美的艺术就需要美的角色和美的唱腔以及美的旋律而共同组成。

对于所有的美的艺术都需要通过演员对角色进行很好的了解再进行表演。

对于戏曲舞台表演同样是这样,演员作为的是舞台表演的灵魂。

戏曲演员如果想对一个角色进行完美的塑造,对每一场戏都能演好,能够把戏曲艺术美全方位的展现出来,那么最开始就需要对戏曲基本功进行完美的掌握,将“唱、念、做、打(舞、翻、跌)"等表现手段进行足够的练习,展现具备的良好的表演功夫,塑造出一个完善的人物形象;再一个就是要对剧本进行透彻的了解,对一个角色更要全面把控,对于扮演的角色投入自己的感情,自身和戏剧角色进行融合。

二、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美学特点(一)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身材的独特性在戏剧舞台表演中,和话剧、影视剧不完全相同的是这些演员会从不同的舞台表演中突露出身材的特殊性。

在不一样的剧本角色要求下,以及不同的剧本类型中,演员就需要展现其中的身材差别,显现出不同的角色形象。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戏剧舞台表演中,关于丑角的形象是有一方面考究的。

在丑角形象中一般都是要注重一些小套动作,这就体现在了丑角在戏剧舞台表演中的一些表演的姿势动作,要比其他的角色表演得小套一些,同时还要讲究在角色之间的变化,这就需要在戏剧舞台表演中,姿势和动作变得更加的灵巧。

而且丑角在身材特点方面需要做到许多技能。

比如说矮子功、水袖功,还有一些以外的相关方法和特点功能。

(二)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形象塑造的魅力性在大多数的表现下,相关的舞台表演演员就要从语言、生活经历、神态等各个方面来体现出一些人物所塑造出来的艺术特点,从而展现出形象所塑造出来的魅力,从多种多样的舞台表演形式上来看,其中都会涉及关于不一样的剧种,不一样的人物展现方式,以及人物特色形象都是不一样的。

打一个比方来说,在一些川剧舞台表演中,大多数情况都会采用颜色不一样的脸谱来体现人物性格,从而进行塑造人物形象。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戏曲舞台表演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而演员的表演艺术则是戏曲得以传承的重要保障。

戏曲表演中演员能够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表情、眼神和声音等多种艺术手段,传递出角色的心情、情感和性格特征,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实现舞台上的造型美、音乐美、语言美、动作美的统一,以及表演中所涉及的人文、道德、历史、社会等多种价值的传承和弘扬。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一、肢体美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的肢体语言是表现角色性格特征、表达情感和情境的主要方式之一。

演员的动作优美、自然、流畅,做到了“势顺情达”,能够切实地把角色生动传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例如,京剧中武生出场时的打招呼礼仪、女子跳花旦时的柔美舞蹈,以及老生在剧中的盘腿玩物、袖手潇洒等,都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角色形象和情感的。

肢体美的体现还包括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动作,例如莲花落中曾宝钗出家时的软膝跪地、霸王别姬中项羽哭天抱地时的拍胸顿足,都是演员通过准确的动作来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二、语言美戏曲舞台表演中的语言美是指演员运用正确的发音、音量、节奏和语调等技巧,让观众听得懂、感受到戏曲中的抑扬顿挫和情感饱满。

例如,京剧中唱腔高亢豪放,表现出武将骨气凛然的英雄气概;花鼓戏中重音和伴奏相间,表现出恢宏大气的场面;黄梅戏中细腻柔情的唱腔,则让人听得心醉神迷。

另外,演员在表演中还会使用暗喻、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戏曲语言的艺术性,以及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例如,京剧中魏文侯在贪污受贿的场面中,用“开宝箱”来暗示自己受贿,让观众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贪欲和卑鄙。

三、心理美戏曲表演中演员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及其内心世界,正是“心理美”的体现。

演员通过对角色心理状态的刻画,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共鸣感情。

例如,金蝉脱壳中,人物骆冰在失去梦中情人后,表现出撕心裂肺的痛苦,让观众感同身受、泪如雨下。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戏曲舞台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演员在舞台上所展现的艺术美更是戏曲表演的灵魂所在。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除了要精通剧中的唱、念、说、打等技艺外,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形体、神态、声音和情感等多方面的表现来体现戏曲表演中的艺术美,本文将就这方面展开探讨。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体现的艺术美与其形体表现密切相关。

戏曲表演注重形体语言的运用,演员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人物性格、情感和情绪。

比如在梨园戏曲中,演员对于身体的掌握非常重要,身段要柔美,动作要刚健,步伐要稳健,整个表演要有气质。

这些都需要演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磨练才能做到。

而且,不同的剧种还要求演员有不同的身体表现方式,比如京剧强调功架,越剧讲究轻盈多变的舞蹈,粤剧则追求婀娜多姿的古典美。

演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剧种特点来塑造自己的独特形体美,这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艺术美。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体现的艺术美还与神态表情的表现有密切关系。

戏曲表演中,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直接传递给观众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情绪,是舞台表演中的精髓所在。

演员们需要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内心的世界,同时也要与唱腔、动作配合,以此来加强舞台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在京剧中,演员需要通过脸谱的表演来诠释不同的人物性格,通过眼神的运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在越剧中,演员则需要通过微妙的面部表情来展现人物的细腻情感,带给观众深刻的艺术享受。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展现的神态表情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美。

声音的表现也是戏曲表演中演员体现艺术美的重要方面。

戏曲表演中的声腔是表演者情感和意志的传达媒介,也是演员体现角色音乐美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剧种要求演员用不同的发声方式来呈现唱腔,比如京剧讲究平梆、生腔、老生唱腔等,越剧则要求婉转柔和的高腔、刚健有力的甚腔等。

演员们需要通过发声技巧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气质,使观众在听觉上获得艺术的鉴赏。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摘要】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表演展现出艺术美的独特魅力。

表演技巧体现的艺术美,包括技法功底和演技功底相结合,让角色更加生动立体。

形体动作展示的艺术美,通过舞台动作的设计和表现,展现出角色的气质和特点。

声音表演呈现的艺术美,通过声线的运用和音质的把握,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情感表达揭示的艺术美,演员通过情感的真挚表现,打动观众的心灵。

化妆服饰展现的艺术美,通过精心设计的化妆和服饰【关键词】戏曲、舞台表演、演员、艺术美、表演技巧、形体动作、声音表演、情感表达、化妆服饰、独特魅力、观众、视听盛宴。

1. 引言1.1 演员在戏曲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演员是整个戏曲表演的核心,他们扮演着各种不同角色,通过他们的表演将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

演员的表演水平和演技直接影响着整个戏曲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戏曲表演技巧。

戏曲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艺术形式,其中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元素,演员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包括唱、念、做、打等技艺,才能在舞台上完美呈现角色形象。

演员在戏曲舞台表演中还需要通过形体动作、声音表演、情感表达等方面展现出艺术美。

他们的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声线变化、情感表达等细腻而精湛的演技,都是演员在舞台上展现艺术美的重要方式。

演员需要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使得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节都能传达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1.2 戏曲舞台表演的艺术美戏曲舞台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美。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艺术表现力,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

戏曲舞台表演所展现的艺术美,既体现在表演技巧的高超运用上,也体现在形体动作、声音表演、情感表达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

戏曲舞台表演中的艺术美不仅体现在演员们熟练的表演技巧上,更体现在他们展现的形体动作上。

戏曲中的舞台表演艺术探析

戏曲中的舞台表演艺术探析

戏曲中的舞台表演艺术探析舞台表演艺术一直是中国戏曲的核心。

在舞台上,演员们通过肢体语言、音乐和声音的结合,将故事情节跃然纸上,给观众带来视听盛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戏曲中的舞台表演艺术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戏曲中的舞台布景是舞台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布景以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呈现,通过景物的搭配和布置,将观众带入故事所发生的背景之中。

例如,若是一幅山水画布景,观众就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美景之中;而若是一幅宫殿布景,观众则能感受到皇宫的庄严与华丽。

舞台布景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舞台,更是为了增强情节的感染力和观众的代入感。

其次,音乐的运用在戏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是戏曲中的灵魂,通过旋律的起伏、音调的变化和乐器的佐奏,将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戏曲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音色,能够直接打动观众的心灵。

例如,京剧中的“二黄”则是用来表达忧伤和悲愤情绪的,极富感染力。

音乐的运用还能够将舞台上的动作与情感相结合,使观众不仅从视觉上戏剧的表演中融入,还能从听觉上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此外,演员的表演功底也是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不可或缺的一环。

演员在舞台上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人物性格。

既要让观众看到身段的华丽和优雅,又要让观众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冲突。

演员的表演功底既需要他们在长期的学习中掌握技巧,又需要他们通过经验的积累和角色的理解,深刻把握人物的心理与情感。

只有在演员的精湛表演下,观众才能真正被戏曲舞台表演所打动。

最后,舞台表演艺术的成功与观众的共鸣息息相关。

戏曲表演需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赏,观众的理解和共鸣是演员们最大的奖赏。

因此,在观众的感知与体验上下功夫是舞台表演艺术的关键。

除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外,演员的实际演出成为了吸引观众的最有力手段。

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的传递,使观众更加投入地感受到戏曲带来的艺术享受。

综上所述,戏曲中的舞台表演艺术是多方面元素的综合体现。

论戏曲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美之创造

论戏曲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美之创造

论戏曲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美之创造【摘要】戏曲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美的重要性在于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学价值,激发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在舞台上,戏曲演员通过角色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们巧妙地结合音乐与动作,在舞台上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和表演功底。

舞台道具与布景的运用,化妆与服装的考究也为表演增添了视觉美感。

戏曲演员的演绎使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不断追求表演艺术美的创新和提高,展现出戏曲表演独特的魅力和永恒的魅力。

通过不断追求和创造表演艺术美,戏曲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展现出令人难忘的魅力,激励着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珍惜。

【关键词】关键词:戏曲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美、形象塑造、情感表达、音乐、动作、舞台道具、布景、化妆、服装、独特魅力、追求、创造。

1. 引言1.1 戏曲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美的重要性戏曲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美的重要性在戏曲表演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舞台表演是戏曲艺术的灵魂所在,而艺术美则是舞台表演的灵魂。

戏曲演员通过表演来传达情感、展示技艺、传承文化,而艺术美则是表演的灵魂所在。

艺术美不仅仅是演员在舞台上的形象展示,更是演员对于角色内心世界的诠释,对于剧情主题的理解,对于音乐、动作、道具、布景、化妆、服装的细致把握。

戏曲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美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观众沉浸在戏曲的魅力之中,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艺术美的创造不仅仅是演员的责任,更是整个剧组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合作与努力才能呈现出最绚丽的舞台表演艺术美。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戏曲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美的重要性更显得不可替代,它是传统文化的活力所在,也是观众心灵的慰藉之所。

2. 正文2.1 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如何创造艺术美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创造艺术美的关键在于其综合素养和表演技巧的运用。

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表演基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细腻的表演技巧和情感把握,演员可以在舞台上展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引起观众的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戏曲舞台艺术的美感刘建明
当前,戏曲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在戏曲的艺术世界中,通过表演服饰、动作以及唱腔使人们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并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标签:戏曲美感舞台艺术
戏曲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色,通过表演服饰、动作以及唱腔使人们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当前,戏曲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在戏曲的艺术世界中,能够欣赏到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婉约、或闲时、或激昂,不论哪种表现方式,都值得对此仔细品味,都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視觉美和声音美是戏曲艺术美中最直接的体现,本文对此进行了浅显探讨。

一、戏曲舞台艺术的意境之美
戏曲舞台上的表演,就如同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只不过将其浓缩到一个空间和一段时间内,要想使观众融入到戏曲氛围中,离不开意境的营造。

舞台意境的创设需要与戏曲内容完美配合,如花前月下、鹅毛飞雪,将戏曲中的情境生动展现出来,将观众带入其中,从视觉上给他们美的享受,并在感情上引起共鸣。

例如,戏曲《窦娥冤》,《窦娥冤》是我国著名的悲剧之一,其中有很多意境的设置,既要保证复合戏曲的需要,同时还要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如“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可以借助灯光、LED显示屏以及道具,来设置这些场景。

再如,昆曲《牡丹亭》中,对“游园·惊梦”这一场景的设计,充分利用灯光将一幅色彩绚丽的抽象布景投射在台后幕布上,体现出杜丽娘后园游春,“姹紫嫣红开遍”的意境。

舞台表演的意境对演出成功有着重要影响,是影响观众对戏曲舞台表演认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戏曲舞台艺术的服装之美
不同的服装搭配能够为演员塑造不同的造型,美丽得体的服装在舞台表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演员角色的塑造,各种各样的服装类型和场景衬托出表演的主体,演员的演技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塑造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戏剧角色。

戏曲服装种类繁多,不同的戏剧角色,应选择适当得体的服装类型,每种服装类型能够体现一种角色的特征如年龄,身份、个性等。

在舞台戏剧表演中,美丽得体的戏剧服装会提升戏剧表演效果,将古典美和人物故事情节的展现得到最好发挥,让观众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很多戏剧服装材料多是优质的丝绸,做工精细,多采用手工制作,色彩明丽,不同时代的服装设计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戏剧角色,衣服的设计图案也不同。

有的服装是以竹子为主图设计,有的是以梅花作为主要的图案,来衬托演员的的内心刚强的一种气质,还有的衣服设计主色调,如衣服主色调为湖蓝色、水灰色等清单的颜色,以此来衬托戏剧角色的性
格特点,美丽得体的服装使戏剧演员的角色得到最好的发挥同时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享受。

三、戏曲舞台艺术的灯光之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同样要求舞台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观众不但戏剧表演的说唱和舞蹈表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对戏剧表演舞台的设计和综合布置的视觉要求,舞台设计要讲究综合布景和灯光设计。

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使戏曲舞台艺术融入了现代的气息,灯光艺术在舞台上的展现加上出色的戏剧表演,使戏曲表演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我们看到了多元化且富有现代气息的中国戏曲艺术。

大家熟知的戏曲《牡丹亭》中,舞台灯光的设计独特,不仅仅是一味的追求灯光的效果,而是通过各种灯源的调配,诠释戏剧人物的特点,如对舞台的主光、背光和测光的的综合调试,让灯光引导观众的目光,进行场次的转换,光线时聚时散,将整个舞台烘托得晶莹剔透,带给观众一种唯美的舞台场景。

同时通过灯光的明暗调节来把戏剧人物中的各种情感和意境展示得淋漓尽致,提升了演员的表现力,同时也能够让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能够让观众真正的领悟到戏剧表演的魅力。

四、戏曲舞台艺术的声音之美
在戏曲表演中有“唱、念、做、打”之说,戏曲的唱腔是舞台表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观众在欣赏戏曲表演时,不仅需要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听觉享受。

听觉上的美与演员的表演功力有很大关系,不仅要有歌唱演员那样的好嗓子和演唱技巧,也需要有话剧演员那样良好的音色、音质和表演才能。

戏曲唱腔不能空洞无力、也不能平白的直诉,要体会剧中人物的感情,利用很好的唱腔技巧,使表演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真实可信,带给观众听觉美的享受。

结语
总之,戏曲舞台艺术的美感是多方面的,既有服装美、意境美、灯光美,也有动作美、唱腔美。

人们对美的感受孜孜追求,戏曲艺术家也不断奉献着他们精彩的表演。

戏曲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支持,同时,人们也从戏曲舞台艺术中得到美的享受,提高了精神素养,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胡芝风.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2]田志平.戏曲扭台形态[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3]李东生.群众性文艺汇演舞台美术的设计创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01).
[4]麻林森.解读戏曲的舞台灯光创新[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