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课程总结及复习

化工工艺学课程总结及复习
化工工艺学课程总结及复习

,1

1.4 化工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5化工生产工艺步骤、化工生产工艺过程

1.6 化工工艺流程主要单元组合、反应器选择、组织工艺流程遵循的原则

2化工原料分类及来源

2.1费托合成原理、催化剂、产物、焦化产物及组成

2.2 原油脱盐、催化裂化反应器、再生器、石油的一次加工

2.3天然气组成、利用途径

2.4化学矿物、磷肥生产方法、硼镁矿制硼砂的的简要工艺

2.5生物质作为化工原料基本途径

3

3.1合成氨生产过程、间歇式制气法阶段、蒸汽转化法及催化剂、合成氨各种制气所使用的气化剂、原料气净化、工业甲烷水蒸气转化催化剂、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变换反应器类型、脱硫方法、脱碳方法、氨合成工艺条件选择

3.2生产硫酸的原料、接触法生产硫酸工序、二氧化硫炉气净化方法、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原理、工艺条件、浓硫酸吸收主要因素、硫酸厂废水来源及处理

3.3纯碱的生产方法、候氏制碱法原料预处理、联合制碱过程及主要工序、主要设备及要求

3.4分解电压、过电压、电流效率、电极反应、食盐水电解制氯气和烧碱方法、隔膜法电解原理、离子交换膜法流程、隔膜法电解食盐水电极产物溶液成分

4.

4.1裂解气的工业分离法、脱水方法、裂解温度、烃类热裂解反应动力学、裂解工艺过程、降低裂解反应压力方法、裂解气中的乙炔处理

4.2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传热,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丙烯腈生产方法原理、精制;工艺条件、转化率;乙烯均相络合催化氧化制乙醛原理、工艺条件、催化剂、乙烯环氧化原理、乙烯环氧化催化剂、致稳气及其作用

4.3加氢脱氢一般规律反应、加氢反应原理、液相加氢反应器、烃类脱氢工艺条件、乙苯脱氢原理、工艺条件、反应器、水蒸气作用;苯加氢制环已烷原理及催化剂、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工艺条件

4.4 甲基叔丁基醚的生产方法、催化剂、催化反应精馏塔生成MTBE、乙苯的生产方法

4.5醋酸的生产方法、丙烯氢甲酰化热效应、生产方法、丙烯氢甲酰化合成丁醛主副反应及要求、甲醇的羰化反应、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转化率

4.6氯化剂、氯乙烯生产方法、乙烯氧氯化法原理和原料配比、环氧氯丙烷生产方法及原理

5

5.1精细化工特点、精细化工发展的方向

5.2磺化剂、浓硫酸作磺化剂特点、磺化反应影响因素、苯及其衍生物的磺、萘的磺化、气态三氧化硫磺化法生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工艺特点,磺化反应的π

值及其计算

5.3工业硝化剂、硝化方法、硝化产物分离、硝化反应特点及分类、芳烃硝化副反应、传统硝化法生产硝基苯

5.4酯的合成方法、主要酯化反应、催化剂、酸酐与醇或酚的反应原理、叔醇及酚类的酯的合成、提高直接酯化法酯的产率

6

6.1聚合物的主链结构、自由基聚合特征、方法、高分子合成反应及成型加工、合成纤维生产

6.2聚合原理、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自由基聚合的特征、聚合反应方法、聚合物改性方法

6.3 PVC树脂的生产方法、聚乙烯聚合工艺、聚丙烯生产方法、PET树脂合成工艺路线、PET改性

7

7.1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主要步骤、转化率、总转化率、反应选择性、单程收率、总收率、转化率选择性收相互关系

7.2物料质量平衡关系、一般计算方法,具有循环过程的物料衡算方法、计算式7.3热量衡算式、热量衡算基本步骤

8 三废

8.1工业废气、废气处理技术及主要工艺、催化燃烧技术

8.2工业废水、常规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主要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8.3工业废渣、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种类及处理方法

8.4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原子利用率

1.试分析空速对氨合成的影响

2.简要说明列管式固定床氧化反应器优势

3.绿色化工工艺的绿色体现

4.精细化率及其意义

催化氧化间接换热特点

5.SO

2

6.简述气相氯化和液相氯化反应的特点

7.精细化学品

8.常规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法原理及其主要操作方法

9.试分析压力对氨合成的影响

10.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11.简述精细化工特点 12.绿色化学

13.浓硫酸吸收过程中,从吸收率角度考虑,酸温低好,但实际生产中为什么不能控制过低?

14.什么是氧化反应的致稳气?其作用是什么?

15.根据SO 2氧化成SO 3的反应特点,分析反应条件确定的依据和工艺上采取何种形式的反应设备和措施。 16.简述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1.以硫酸[w (H 2SO 4)=98%]为磺化剂进行蒽单磺化,反应停止时,体系硫酸浓度分别为53%,求⑴磺化剂初始浓度α值;⑵此时体系的π值;⑶每摩尔蒽单磺化时所需要的硫酸量X 。 解:

⑴α=(80/98)×98%=80 ⑵π=(MSO 3/MH 2SO 4)×53

=(80/98)×53 =43

⑶X =80(100-π)/(α-π)

=80(100-43)/(80-43) =123.24

2. 某氯碱厂现有电解槽60台,电角槽电流强度18000A ,一昼夜可生产电解液146.2m3,电解液中NaOH 浓度125g/L ,试计算阴极电流效率。()NaOH K =1.492g/A h 解:

3146.21251018.275G t -=??=实

G KIt =理()()61.492/10000246010/g A h A h t g -=???? =21.485t 100%=

?实际产量

电流效率理论产量100%G G =?实理

18.275

100%21.485

=

? 85.1%=

3.石灰窖装入石灰石和焦炭,煅烧生产石灰和二氧化碳,石灰石含CaCO396%,,焦炭含碳85%,其余为灰分,配焦率8%,若焦炭燃烧完全和石灰石分解完全,求分解热效率。(炭燃烧热32780J/g ,H ?=179.6KJ/mol ,3CaCO 分子量100.1)(本小题7分)

解:石灰石分解反应:32CaCO CaO CO H =++? H ?=生成物生成热-反应物生成热=179.6KJ/mol

设基准:100Kg 石灰石

3CaCO 摩尔质量:100.1(g/mol ) 故反应吸热:179.6×100×1000×96%÷100.1=17224300(J ) 炭的燃烧热为32780(J/g ),实用8Kg

则:燃烧放热 32780×8×1000×85%=222904(J ) 3100%CaCO =

?分解吸热

分解热效率燃料放热

172243000

100%222904000

=

?

77.3%=

4. 石灰石含CaCO 3 90%,MgCO 35%,惰料4.5%,余为水分,燃烧时碳酸盐各有95%分解,固体燃料燃烧完全,若不考虑固体燃料的灰份混入,试计算生产一吨石灰所需的石灰石量。(Ca :40,C :12,O :16,Mg :24.3)

解:石灰石的煅烧反应为:

CaCO 3 → CaO + CO 2 MgCO 3 → MgO + CO 2

100 56 44 84.3 40.3 44

基准:1000kg 石灰石(2分)

含CaCO 3900 kg ; 生成CaO 900×95%×(56/100)= 478.8 kg

生成CO 2 900×95%×(44/100)= 376.2 kg 未反应CaCO 3 900×(1-95%)= 45.0 kg

含MgCO 3 50 kg ; 生成MgO 50×95%×(40.3/84.3)= 22.7kg

生成CO 2 50×95%×(44/84.3) = 24.8 kg 未反应MgCO 3 50×(1-95%) = 2.5 kg

未反应惰料;1000 × 4.5% = 45.0 kg

煅烧生成水;1000 × (1-90%-5%-4.5% )= 5.0 kg 1000kg 石灰石煅烧后输出固态物总量(即石灰石生成量)

478.8 + 45.0 + 22.7 + 2.5 + 45.0 = 594.0 kg

则生产一吨石灰需用石灰石量为: 1 × 1000 ÷ 594.0 = 1.684 吨

5.某厂电解车间的槽电压为3.32 V ,电流效率为95%,求生产1吨纯烧碱需要多少千瓦·小时电?若由于导电不良使槽电压增加0.1V ,求生产一吨纯烧碱需要多消耗多少千瓦·小时电?(NaOH 电化当量为1.492g/Ah )

W 实 = QU/(1000 nI)

=( U/K nI)×103kW ·h

=3.32÷(1.492×0.95)×1000

= 2342 kW ·h (3分)

槽电压增加0.1V 时,U = 3.32 V +0.1V = 3.42 V W 实 = 3.42÷(1.492×0.95)×1000

= 2413 kW ·h (3分) 2413-2342=71 kW ·h

6. 采用富氧空气法造气,若要得到合格的半水煤气[N 2:(CO+H 2)=1:3],请计算理论上富氧空气中O 2的含量为多少?

已知:)1(/12321

2

2mol kJ H CO O C r -=?==+

)2(/1192

2mol

kJ H H CO O H C r =?+==+

解:设富氧空气的氧含量为x%,设100mol 空气

根据(1)式放出的热量等于(2)吸收的热量则:

x

n H CO x

n CO n x 068.22)(034.1119)(1232=+=?=?为

可得解得

根据物料平衡可知

2.591

3

100068.2)()(22==

-=+x x x N n H CO n 解得

故富氧空气的氧含量为59.2% 7. 以含有甲烷97%的天然气为原料生产醋酸。已知甲烷制备乙炔的收率为20%,乙炔制备乙醛的收率为60%,乙醛制备醋酸的收率为90%。计算生产100kg 醋酸需要的天然气量(m 3)。

解:以1000kg 的醋酸为计算基准

kmol kg

667.160

100= 设所需的天然气mol 数为x

kmol

x kmol x 91.15667.1%90%60%20%97==????解得

设天然气可看成是理想气体,则

所需天然气体积344.3564.2291.15m V =?=

8.某氯碱厂现有电解槽60台,电角槽电流强度18000A ,一昼夜可生产电解液146.2m3,电解液中NaOH 浓度125g/L ,试计算阴极电流效率。()NaOH K =1.492g/A h 解:

3146.21251018.275G t -=??=实

G KIt =理()()61.492/10000246010/g A h A h t g -=???? =21.485t

100%=?实际产量

电流效率理论产量100%G G =?实理

18.275

100%21.485

=

? 85.1%=

9. 某碱厂电解槽的电流强度为18500A 求每日理论上可生产烧碱、氯气和氢气各多少吨?(法拉第常数为96500 C ,NaOH —40,Cl —35.5,H —1)。 解:每个电解槽每天反应n 法拉第电量

F n 4106564.1965003600

2418500?=??=

NaOH :(1.6564×104×40)/(1×106)=0.6625吨 Cl 2:(1.6564×104×35.5)/(1×106)=0.588吨 H 2:(1.6564×104×1)/(1×106)=0.0166吨

10. 以含有甲烷97%的天然气为原料生产醋酸。已知甲烷制备乙炔的收率为20%,乙炔制备乙醛的收率为60%,乙醛制备醋酸的收率为90%。计算生产100kg 醋酸需要的天然气量(m 3)。

解:以1000kg 的醋酸为计算基准

kmol kg

667.160

100= 设所需的天然气mol 数为x

kmol

x kmol x 91.15667.1%90%60%20%97==????解得

设天然气可看成是理想气体,则

所需天然气体积344.3564.2291.15m V =?=

11. 甲醇催化氧化制甲醛。已知:甲醇(CH 3OH )转化率为80%,甲醛(HCHO )选择性为90%;;原料气中甲醇含量40%,空气为60%,试求生产1吨甲醛需要原料气多少m 3?(本小题8分)。

解:以1000kg 甲醛为计算基准

kmol 33.33301000

= 甲醛的收率为:y=80%×90%=72% 所需甲醇的摩尔数为:33.33/0.72=46.29kmol 设原料气可作为理想气体,则

原料气量 (46.29×22.4)/0.4=2592m 3 12. 例7-2 13. 例7-3 14. 例7-4 15 例7-9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1)

《化工工艺学》 一、填空题 1. 空间速度的大小影响甲醇合成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2. 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合成气。 3. 芳烃系列化工产品的生产就是以苯、甲苯和 二甲苯为主要原料生产它们的衍生物。 4. 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 5. 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有碱洗法和乙醇胺水溶液吸附法。 6. 天然气转化催化剂,其原始活性组分是,需经还原生成才具有活性。 7. 按照对目的产品的不同要求,工业催化重整装置分为生产芳烃为主的化工型,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主的燃料型和包括副产氢气的利用与化工燃料两种产品兼顾的综合型三种。 8. 高含量的烷烃,低含量的烯烃和芳烃是理想的裂解原料。 9. 氨合成工艺包括原料气制备、原料气净化、原料气压缩和合成。

10.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只是物理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得到的轻质燃料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 11. 变换工段原则流程构成应包括:加入蒸汽和热量回收系统。 12. 传统蒸汽转化法制得的粗原料气应满足:残余甲烷含量小于0.5% 、(H2)2在 2.8~3.1 。 13. 以空气为气化剂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称为空气煤气。 14. 低温甲醇洗涤法脱碳过程中,甲醇富液的再生有闪蒸再生、_ 汽提再生 _、_热再生_三种。 15.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和低烃分压。 16. 有机化工原料来源主要有天然气、石油、煤、农副产品。 18. 乙烯直接氧化过程的主副反应都是强烈的放热反应,且副反应(深度氧化) 防热量是主反应的十几倍。 19. 第二换热网络是指以_ _为介质将变换、精炼和氨合成三个工序联系起来,以更合理充分利用变换和氨合成反应热,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0. 天然气转化制气,一段转化炉中猪尾管的作用是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1、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工产品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原料加工、设 备、工艺流程)。 2、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化学矿)。 3、石油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石油中的化合物可 以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大类。 4、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震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是衡量柴油自燃性能的指标。 5、硫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SO2的制取和净化)、(SO2氧化成SO3)和SO3的吸收。 6、各族烃类裂解反应的难易顺序为(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7、CO变换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 8、隔膜法电解食盐水工艺的主要产品是(NaOH和Cl2)。 9、烷烃热裂解主要反应为(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10、催化剂一般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组成。 11、半水煤气是以空气和水蒸气作气化剂制得的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和N2)。 12、转化率是针对(反应物)而言的;选择性是针对(目的产物)而言的;收率等于转化率与选择性之 积。 13、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聚合而得,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相同)。 14、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 15、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乙烯、丙烯和(丁二烯),三苯指苯、甲苯和(二甲苯)。 16、SO2氧化成SO3的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因此,(降低温度)、(提高压力)有 利于平衡转化率的提高。 17、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H2+3N2→2NH3,该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 18、分子发生热裂解反应,反应温度最高的是(乙烷)。 19、硫铁矿焙烧工艺中(硫酸化焙烧)是用来回收中钴、铜、镍等有色金属的。 20、块状原料煤一般用固定床气化炉。加料位置在(上部),气化位置在(中部)。 21、氧氯化最典型的应用是(乙烯制氯乙烯)。 22、煤干馏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 23、煤气化过程中温度最高的是:(氧化层)。 24、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生成尼龙-66,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不相同)。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函授 13化学工程(专升本)专业《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4课时/次共10次 40课时 教师: 教研室:

§1 第一章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 教学目的:掌握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的基本原理;原料和工艺路线;主要设备和工艺条件的选择;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教学重点: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教学难点: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新课内容: 第一节固体燃料气化法 一、概述 固体燃料(煤、焦炭或水煤浆)气化:用氧或含氧气化剂对其进行热加工,使碳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气化所得的可燃气体称为煤气,进行气化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 二、基本概念 1、煤的固定碳;固体燃料煤除去灰分、挥发分、硫分和水分以外,其余的可燃物质称为固定碳。 2、煤的发热值:指1公斤煤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3、标煤:低位发热值为7000kcal/kg的燃料4.空气煤气:以空气作为气化而生成的煤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50%以上)及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气。 5.混合煤气(发生炉煤气):以空气和适量的蒸汽的混合物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其发热量比空气煤气为高。在工业上这种煤气一般作燃料用。 6.水煤气:以蒸汽作为气化剂而生成的煤气,其中氢及—氧化碳的含量高在85%以上,而氮含量较低。 7.半水煤气:以蒸汽加适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同时作为气化剂所创得的煤气或适当加有发生炉煤气的水煤气,其含氮量为21—22%。 三、气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 (1)保持高温和南气化剂流速 (2)使燃料层各处间一截而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均匀。这两个条件的获得,除了与炉子结构(如加料、排渣等装置)的完善程度有关外,采用的燃料性质也具有重大影响。 1水分:<5% 2挥发份:<6% 煤中所含挥发分量和煤的碳化程度有关,含量少的可至I一2%,多的可达40%以上。它的含量依下列次序递减: 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 3灰份:15-20% 灰分中主要组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镁等无机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量对灰熔点有决定性影响。 4硫分:<1.5g/m3 煤中的硫分在气化过程中,转化为含硫的气体,不仅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而且会使催化剂中毒。在合成氨生产系统中,根据流程的特点,对含硫量有一定的要求,并应在气体净化过程中将其脱除。 5灰熔点:>1250℃ 6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化工工艺学习题全集

化工工艺学习题全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化工工艺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 原料预处理 、 化学反应 和 产品 分离及精制 三大步骤。 2. 根据变质程度不同,煤可以分为 泥炭 、 褐煤 、 烟煤 和 无 烟煤 ;随变质程度增加 碳 含量增加, 氢 和 氧 含量降低。化学 工艺学是研究由 化工原料 加工成 化工产品 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 科学,内容包括 生产方法 、 原理 、 流程 和 设备 。 3. 高含量的 烷烃 ,低含量的 烯烃 和 芳烃 是理想的裂解原 料。 4. 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 乙烯 、 丙烯 、 丁二烯 ;三苯指 苯 、 甲苯 、 二甲苯 。 5. 石油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 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石油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 烷烃 、 环烷烃 、 芳香 烃 三大类。 6. 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 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为 常压蒸馏 和 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主要方法 有: 催化重整 、 催化裂化 、 加氢裂化 和焦化 等。 7. 辛烷值 是衡量汽油抗爆震性能的指标, 十六烷值 是衡量柴 油自燃性能的指标。 8.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 9.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方法有 蒸汽转化法 和 部分氧化法,主要反 应分别是 和 。 10. 硫酸生产以原料划分主要有 硫磺 制酸、 硫铁矿 制酸、 冶炼烟气 制酸和石膏 制酸等。 11. 工业气体或废气脱硫方法分为两种,高硫含量须采用 湿法脱 硫 ,低硫含量可以采用 干法脱硫 。 12. SO 2氧化成SO 3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因 此, 降低温度 、 提高压力有利于平衡转化率的提高。 13. 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主要设备包括 沸腾炉 、 接触室 和 吸收 塔 。 14. 硫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SO 2的制取和净化 、 SO 2氧化成SO 3 和 SO 3的吸收 。 15. 稀硝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氨氧化制NO 、 NO 氧化制NO 2 和 水吸收NO 2 制酸 。 17硝酸生产的原料有 氨 、 空气 和 水 。 16. 浓硝酸生产方法有 直接法 、 间接法 和 超共沸酸精馏法 。 17. 氨的主要用途是 生产化肥 和 硝酸 。 18. 平衡氨浓度与温度、压力、氢氮比和惰性气体浓度有关。当温 度 降低 ,或压力 升高 时,都能使平衡氨浓度增大。 19. 目前合成氨生产的主要原料有两种,它们是 煤 和 天然气 。 20. 甲烷化反应是 CO+3H 2=CH 4+H 2O 。 21. 氯在氯碱厂主要用于生产 液氯 和 盐酸 。 22. 氯碱厂的主要产品一般有 烧碱 、 盐酸 、和 液 氯 。 23. 食盐水电解阳极产物是 Cl 2 ,阴极产物是 NaOH 和H 2 。 24. 食盐水电解制氯碱方法有 隔膜法 、 汞阴极法 和 离子交 换膜法 。 25. 氯碱生产工艺中,食盐电解槽是核心设备,已知有三种不同的 电解槽,它们是 离子膜电解槽 、 隔膜电解槽 、和 水银电解槽 26. 铬铁矿焙烧主要有两种方法,它们是 有钙焙烧 和 无钙焙烧 。有钙焙烧生产铬盐的主要废物是 铬渣 ,它含有致癌物 六价 铬 。 27. 常见的铬盐产品主要有 重铬酸钠 、 重铬酸钾 、 铬酐 和 (铬绿)Cr 2O 3 。 28. 目前纯碱生产主要有三种方法,它们是索尔维制碱法(氨碱法) 、侯氏制碱法(联碱法) 和 天然碱法 。 29. 索尔维制碱法主要原料是 NH 3 、 CaCO 3 与 NaCl 。 30. 索尔维制碱法的总反应可以写成2NaCl +CaCO 3=Na 2CO 3+CaCl 2,则该反应的原子利用度为 % (已知原子量 Na :23,C :12,O :16,Ca :40,Cl :)。 31. 侯氏制碱法主要原料是 NH 3 、CO 2 与 NaCl 。 32.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产品是 Na 2CO 3 和 NH 4Cl 。 33. 湿法磷酸生产的两种主要原料是 磷矿石 和 硫酸 。 34. 磷酸生产工艺主要是根据硫酸钙结晶形式划分的,硫酸钙常见有三种结晶形式,分别是 两水 、 半水 和 无水 。 35. 烷基化最典型的应用是 烷基化汽油生产 和 甲基叔丁基醚 (MTBE)生产 。 36. 甲基叔丁基醚(MTBE) 是常用的汽油添加剂,是通过 烷基化 反应生产的。 37. 氯化反应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 加成氯化 、 取代氯化 和 氧氯化 。 38. 生产氯乙烯主要原料是 乙炔 和 乙烯 。 39. 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有 乙烯氧氯化 和 乙炔和氯化氢加成 。 40. 烃类热裂解中一次反应的主要产物为 乙烯 和 丙烯 。 41. 烷烃热裂解主要反应为 脱氢反应 和 断链反应 。 42. 羰基化最典型的应用是 甲醇制醋酸 。 43. 催化剂一般由 活性组分 、 载体 和 助催化剂 组成。 44.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 Ag 。 45. 丙烯腈的主要生产方法是 氨氧化 ,主要原料是 丙烯 和 氨 。 46. 环氧乙烷的主要生产方法是 乙烯环氧化 ,生产原料是 乙烯 和 氧 ,主要用途是 乙二醇 。 47. 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 碱性 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422CH +H O CO+3H →422 CH +1/2O CO+2H →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初步整理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初步整理 1 绪论 1.掌握以下概念 化学工业: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制造业。化学工艺学:即化工生产技术,系指将原料物质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种转变的全部化学的和物理的措施。 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学主要研究:化学工业和其它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共同规律,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效应,特别是放大中的效应。 2.现代化学工业特点。 1.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2.向大型化、综合化发展,精细化率也在不断提高; 3.是多学科合作、生产技术密集型的生产部门; 4.重视能量合理利用,以及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 5.资金密集,投资回收速度快,利润高; 6. 化工生产中易燃、易爆、有毒仍然是现代化工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3.化学工业发展方向。 1.面向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积极开发高新技术,缩短新技术、新工艺工业化的周期,加快产品更新和升级的速度; 2.最充分、最彻底地利用原料; 3.大力发展绿色化工; 4.化工过程要高效、节能和智能化; 5.实施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工程。 4.化学工业的原料资源

自然资源:矿物、生物、空气和水。 矿物资源:金属矿、非金属矿、化石燃料矿 生物资源:农、林、牧、副、鱼的植物体和动物体 另外:再生资源(废物利用)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 无机化工产品:酸、碱、盐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合 成气等。 高分子化工产品: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橡胶制品、涂料和胶粘剂等。精细化工产品:涂料、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催化剂、食品添加剂等。 生物化工产品:甘油、柠檬酸、乳酸、葡萄糖酸、各种氧基酸、酶制剂、核酸、生物农药、饲料蛋白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激素、疫苗等。 2 化学工艺的共性知识 1.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 答:⑴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及氮肥工业等产品大约有90℅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有机化工产品的上游原料之一:三烯主要由石油 制取; ⑵天然气的热值高、污染少、是一种清洁能源,同时又是石油化工的重要 原料资源;⑶从煤中可以得到多种芳香族化合物,是精细有机合成的主要原料,煤的综合利用可为能源化工和冶金提供有价值的原料。 他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⑴石油:①一次加工:常压蒸馏、减压蒸馏 ②二次加工: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烃类热裂解、烷 基化、异构化、焦化等。 ⑵天然气:①天然气制氢气和合成氨;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总复习题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总复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化工工艺学概论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部分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基本有机化学工业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的任务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等资源,通过各种化学加工的方法,制成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2、(乙烯)的产量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 3、天然气主要由(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组成。 4、天然气中的甲烷的化工利用主要有三个途径之一:在镍催化剂作用下经高温水蒸气转化或经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气),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高级醇、氨、尿素以及一碳化学产品。 5、石油主要由(碳、氢)两元素组成的各种烃类组成。 6、石油中所含烃类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7、根据石油所含烃类主要成分的不同可以把石油分为烷基石油(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沥青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大类。 8、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油品沸程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轻汽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重油。 9、原油在蒸馏前,一般先经过(脱盐)、(脱水)处理。 10、原油经过初馏塔,从初馏塔塔顶蒸出的轻汽油,也称(石脑油)。 11、石脑油是(催化重整)的原料,也是生产(乙烯)的原料。 12、催化裂化目的是将不能用作轻质燃料油的(常减压馏分油)加工成辛烷值较高的汽油等轻质原料。 13、直链烷烃在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碳链的断裂和脱氢反应、异构化反应)、环烷化和芳构化反应和叠合、脱氢缩合等反应。14、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石油加工方法有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 15、催化重整是使原油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馏分经过化学加工变成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的过程,现在该法不仅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且已成为生产(芳烃)的一个重要来源。 16、催化重整常用的催化剂是( Pt/Al2O3 )。 17、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环烷烃脱氢芳构化)环烷烃异构化脱氢形成芳烃、烷烃脱氢芳构化、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和加氢裂化等反应。 18、煤的结构很复杂,是以(芳香核结构)为主具有烷基侧链和含氧、含硫、含氮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 19、基本有机化学工业有关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和煤与石灰熔融生产电石。 20、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它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 21、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工艺主要有两个重要部分:(原料烃的热裂解)和裂解产物的分离。 22、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

化学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1、化学工业:运用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及设备,通过各种化工单元操作,高效、节能、经济、环保和安全地将原料生产成化工产品的特定生产部门。 2、化学工艺即化工生产技术,是指将各种原料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种转变的全部化学的和物理的措施。 3、化学工艺学是根据化学、物理和其他科学的成就,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流程和设备,以创立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安全的化工生产工艺的学科。 4、21世纪,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答:(1)产品结构精细化和功能化;(2)生产装置微型化和柔性化;(3)生产过程绿色化和高科技化;(4)市场经营国际化、信息化。 5、绿色化工就是用先进的化工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各种物质的一种技术手段。 6、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指可以用来加工生产化工基本原料或产品的在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资源。 7、化工产品一般是指由原料经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等加工方法生产出来的新物料(品)。 8.煤化工: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的工业。 9.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将煤加热,使其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和焦炉气的过程。 10.一次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11.蒸馏是一种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一种没有化学反应的传质、传热物理过程,主要设备是蒸馏塔。 12.常用的二次加工方法主要有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和烃类热裂解四种。 13.催化重整:是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加热汽油馏分(石脑油),使其中的烃类分子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属性 1.课程的性质 《化工工艺学》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从化工生产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介绍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原理、流程组织、关键设备、操作条件以及介绍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技术、三废治理、节能降耗等问题。 2.课程定位 本课程在第6学期开设,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其前导课程是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与其平行学习的专业课为分离过程、化学反应工程等。 3.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的掌握石油化工生产方面的知识以及各个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石油化工生产、科研和设计工作中达到强化生产过程。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而有效的联系石油化工生产实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化工工程的基本原理。 2.掌握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掌握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 4.了解化工生产中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的概貌及发展方向,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能掌握基本的方法,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素养目标 1.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且熟悉某些石油化工生产流程、某些化工车间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养成认真细致、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1、课程结构

化学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化学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 何谓化学工艺? H2 2. 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H6 3. 化学工业的原料资源是从何而来? H8-9 4. 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哪几类? H10-14 第二章 1.名词解释:石油(H3)、天然气、干气、湿气( H7)、煤、煤干馏、煤气化、煤液化(H8)、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H12-13)、生产能 力、生产强度、时空收率、转化率、选择性、收率(H14-16)、单程转化率、 全程转化率、一次转化率、总转化率、平衡转化率、一次收率、平衡产率、 总收率(H17-22)、催化剂(H32)、 2.石油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哪三类? H3 3.熟悉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 H4-5 4.试比较馏分油的化学加工(二次加工)中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烃类热裂解所采用原料、生成的产物、催化剂及流程特点区别? H6+书P15-19 5.煤的加工路线有哪三种? 6.化工生产过程有哪三步?原理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及精制 H11 7.何谓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H14-22) 8.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衡算的一般步骤 H42

9.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H32) 10.哪些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H27-30 第三章 1.名词解释:热泵绝热精馏 2.根据热力学反应标准自由焓和化学键如何判断不同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程度、可能发生的裂解位置及裂解产物;解释烷烃、环烷烃及芳烃裂解反应规律,造成裂解过程结焦生炭的主要反应是哪些?书54-61 3.在原料确定的情况下,从裂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出发,为了获得最佳裂解效果,应选择什么样的工艺参数(停留时间、温度、压力……),为什么? 书66-70 4.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在何处?应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书72-73 5.为了降低分压,通常加入稀释剂,试分析稀释剂加入量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H14, H18 6.试讨论影响热裂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裂解原料,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烃分压、裂解深度书71-78 7.裂解气出口的急冷操作目的是什么?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你认为哪种好。 为什么?H23-24 8.了解裂解炉的清焦原理,什么情况下需清焦?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 H26 9.裂解气进行预分离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裂解气要严格控制的杂质有哪些? 这些杂质存在的害处?用什么方法除掉这些杂质,这些处理方法的原理是什

化学工艺学总复习题

化学工艺学总复习题 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哪三大步骤? P24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 2、化学工艺学的目的是什么? P1 创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环境无害的生产过程。 3、烃类裂解发生的基元反应大部分为自由基反应哪三个阶段? P61链引发反应、链增长反应、链终止反应三个阶段。链引发反应是自由基的产生过程;链增长反应时自由基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种自由基的消失伴随着另一种自由基的产生,反应前后均保持着自由基的存在;链终止是自由基消亡生产分子的过程。 4、各族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顺序为? P61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六碳环>五碳环)>芳烃 5、三大合成材料是哪些? 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6、氨合成采用什么催化剂?各组分各有什么作用? P197氨合成催化剂以熔铁为主,还原前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有磁性,另外添加Al2O3、K2O等助催化剂。为了降低温度和压力,在催

化剂中加入钴和稀土元素。 活性组分Fe3O4经还原后生成α-Fe,活性中心的功能是化学吸附氮分子,使氮氮之间的三键削弱,以利于加氢形成氨。 Al2O3是结构型助催化剂,它均匀地分散在α-Fe晶格内和晶格间,能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并防止还原后的铁微晶长大,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K2O是电子型助催化剂,能促进电子转移过程,有利于氮分子的吸附和活化,也促进生成物氨的脱附。 SiO2的加入虽然有削弱催化剂碱性作用,但起到稳定铁晶粒作用,增加催化剂的抗毒性和耐热性等。 加入MgO能提高耐热性能和耐硫性,加入CaO能起助熔作用,使催化剂各组分易于熔融而形成均匀分布的高活性状态 7、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P30 反应温度、压力、浓度、反应时间、原料的纯度和配比等。 8、烯烃裂解反应主要发生反应有哪些? P56 1.断链反应 2.脱氢反应 3.歧化反应 4.双烯合成反应 5.芳构化反应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 1. 二氧化硫接触氧化制三氧化硫。 (1)化学反应:SO2 + 1/2O2 SO3 (2)催化剂:活性组分:V2O5。载体:硅胶、硅藻土及其混合物。助催化剂:K2O、K2SO4、TiO2、MoO3等。(3)反应压力:常压。(4)反应温度:400~600℃ 2. 氧气氧化法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1)化学反应:C2H4 + 1/2O2 C2H4O (2)催化剂:活性组分:Ag。载体:碳化硅,α—Al2O3和含有少量SiO2的 α—Al2O3,助催化剂:碳酸钾、碳酸钡和稀土元素化合物。 (3)反应压力:1.0~3.0 MPa。(4)反应温度:204~270℃ 3. 氢氮气合成氨 (1)化学反应:N2 + 3H2 2NH3 (2)催化剂:α—Fe-Al2O3-MgO-K2O-CaO-SiO2 (1)反应压力:15MPa。(4)反应温度:390~520℃。 4.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1)化学反应:CH2=CHCH3 + NH3 + 3/2O2 CH2=CHCN + 3H2O (2)催化剂:①钼酸铋系:P-Mo-Bi-Fe-Co-Ni-K-O/Si2O;②锑系:Sb-Fe-O。 (3)反应压力:常压。(4)反应温度:最佳温度:440℃。 5.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1)化学反应:C2H5 CH=CH2 + H2 (2)催化剂:Fe2O3-Cr2O3-K2O (3)反应压力:常压。 (4)反应温度:600~630℃ 6..写出合成气制甲醇的主反应及主要副反应方程式。 答:主反应:CO +2H2CH3OH 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二氧化碳按下列反应生成甲醇: CO2 + H2 CO + H2O CO + 2H2CH3OH 两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CO2 + 3H2CH3OH+ H2O 副反应:(1)平行副反应 CO + 3H2CH4 + H2O 2CO + 2H2CO2 + CH4 4CO + 8H2C4H9OH+3 H2O 2CO + 4H2CH3OCH3+ H2O 当有金属铁、钴、镍等存在时,还可以发生生碳反应。 (2)连串副反应 2CH3OH CH3OCH3 + H2O CH3OH + nCO +2nH2CnH2n+1CH2OH + nH2O CH3OH + nCO +2(n-1)H2CnH2n+1COOH + (n-1)H2O 1.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炭的反应。 2. 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 答: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

《化工工艺学》复习资料

《化工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 三大步骤。 ( A ) A 、产品分离及精制 B 、工艺条件优化 C 、设备与安装工程 D 、产品方案设计 2、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 。( C ) A 、金属矿 B 、化学矿 C 、化学中间体 D 、工业盐 3、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乙烯、丙烯和 ,三苯指苯、甲苯和 。( A ) A 、丁二烯和二甲苯 B 、丁二烯和乙苯 C 、丁烯和二甲苯 D 、丁烯和乙苯 4、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 等。( A ) A 、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焦化 B 、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转化 C 、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 D 、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 5、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 H 2+3N 2→2NH 3,该反应是一个 、 、体积缩小的反应。( D ) A 、不可逆、吸热 B 、不可逆、放热 C 、可逆、吸热 D 、可逆、放热 6、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产品是 。 ( C ) A 、NaHCO 3和NH 4Cl ; B 、Na 2CO 3和NaCl C 、Na 2CO 3和NH 4Cl ; D 、Na 2CO 3和NaHCO 3 7、烷烃热裂解主要反应为 。( B ) A 、加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B 、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C 、脱氢反应和重组反应 D 、加氢反应和重组反应 8、转化率是针对 而言的;选择性是针对 而言的;收率等于转化率与选择性之积。 ( D ) A 、目的产物、中间产物 B 、反应物、中间产物 C 、目的产物、反应物 D 、反应物、目的产物 9、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提高汽油辛烷值: ( B ) A 、降低烯烃含量 B 、降低芳烃含量 C 、提高氧含量 D 、添加甲基叔丁基醚 10、下列关于合成氨的熔铁催化剂Fe 3O 4-Al 2O 3-K 2O 说法错误的是: 。( A ) A 、Fe 3O 4是活性组分 B 、Al 2O 3是结构型助催化剂 C 、K 2O 是电子型助催化剂 D 、使用前需升温活化 二、填空题。 1、在合成氨烃类蒸汽转化的过程中,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有三个副反应存在析炭的可能性,这三个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42H C CH +?;22CO C CO +?; O H C H CO 22+?+;而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只有_242H C CH +?才可能析炭。 2、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工业煤气分为四类,分别为:空气煤气_、水煤气_、_混合煤气和半水煤气__。 3、煤中的水分主要分为三类,其中包括:游离水、吸附态水和化学键态水。 4、在合成氨CO 变换工序阶段低温变换催化剂主要有铜锌铝系 和铜锌铬系_两种类型。 5、在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中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湿法脱硫_和_干法脱硫__两种类型。 6、氨合成塔的内件主要由_催化剂筐_、热交换器_和电加热器三个部分组成。 7、尿素的合成主要分两步进行分别为:2NH 3 (g)+CO 2 (g)=NH 4COONH 2 (1)和_NH 4COONH 2 (l)=NH 2CONH 2 (l)+H 2O (l)

化工工艺学题库

第一章合成氨 1、简述天然气为原料进行蒸汽转化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有哪些?采用哪些措施可以抑制副反应? 2、甲烷蒸汽转化过程工艺条件该如何选择,为什么? 3、蒸汽转化过程为什么要采用两段转化?两段转化的供热方式有何不同 4、甲烷蒸汽转化-段炉的结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5、一氧化碳变换为何要采用中温变换和低温变换?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6、天然气中的硫有哪些形式,干法和湿法脱硫各有哪些?有何优缺点? 7、氧化锌脱硫前为什么要和钴钼加氢脱硫联合使用? 8、什么叫热碳酸钾法?采用热碳酸钾脱碳的基本原理如何?条件如何选择? 9、合成氨粗原料气的精制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原理如何? 10、提高铜氨液吸收残余CO和CO2的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11、简述铜铵富液的再生目的以及在再生塔中各设备中的流动路径。 12、氨合成反应有何特点?如何选择氨合成的工艺条件? 13、氨的合成流程为什么要采用回路流程?合成气中氨的分离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 14、氨舍成塔为什么要采用夹层式?合成塔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优缺点? 15、绘出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的方块流程图。 16、比较甲烷蒸汽转化、一氧化碳变换、氨的合成所采用催化剂的情况。 第二章尿素 1、尿素合成的原料和基本原理是什么? 2、尿素生产的原则流程图是什么? 3、尿素合成工艺参数如何选择? 4、高压气提法生产尿素的高压圈包括那些设备,各起什么作用? 5、尿素生产主要有哪些设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硫酸 1、简述硫酸生产原料的原料。 2、以硫铁矿为原料,绘出硫酸生产的工艺流程方块图。 3、硫铁矿焙烧之后,获得的炉气应经过哪些处理才能进入转化炉,分别采用何种设备完成? 4、沸腾焙烧时,可采用哪些措施保持炉温稳定。 5、SO,转化为SO,过程有何特点,为什么要采用两次转化两次吸收。 6、SO,吸收过程的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7、简述硫酸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三废的。 第四章制碱 1、氨碱法制备纯碱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哪些? 2、氨碱法制纯碱有哪些步骤? 3、氨碱法制碱过程中如何除去原料盐中的Ca2+、Mg2+离子 4、联合制碱法的生产原理是什么? 5、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有何异同?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名称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概述 (6) 2.1乙醇的性质及质量标准 (6) 2.1.1物理性质 (6) 2.1.2化学性质 (6) 2.1.3生化性 (6) 2.1.4质量标准 (6) 2.2乙醇生产的意义及发展史 (7) 2.2.1乙醇生产的意义 (7) 2.2.2乙醇生产的发展 (7) 2.3乙醇的应用领域 (8) 2.4主要生产工艺 (8) 2.5 乙醇发酵常用的微生物 (10) 3 乙醇发酵工艺 3.1 乙醇发酵分类 (10) 3.2 操作要点 (12) 3.3 结果 (12) 4 参考文献 5 感谢

1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细化工是化学或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之后,把基础知识用于具体化工生产的一个专业体现。而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是继前面专业课之后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化工类人才培养中进行的一次实践,它犹如学生搞毕业设计那样的一次“预演习”,无疑对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设计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一些毕业前只搞毕业论文不搞毕业设计的学生,是使他们得到工程师训练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以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抗静电剂、热稳定剂、纳米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精细化工研究领域为基本方向,相应的组别选择相应的方向中具体的精细化学品作为设计目标,进行合成设计。 设计题目举例:

1.3 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对所选择的设计目标做出文献综述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要求为: 1、查阅至少四篇相关文献,写出文献综述,并设计相应的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要求画出具体的设计工艺及参数,要求工艺及方案合理可行; 3、课程设计期间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1.4 设计数据基础 可查相关教材或工具手册 1.5 工作计划 1、领取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3天); 2、确定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工艺设计(5天); 3、校核验算,获取最终的设计结果(2天);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绘制工艺流程图(3天)。 1.6设计成果要求 1、通过查阅资料、设计计算等最终提供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电子稿及

完整版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带答案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库(部分)1. 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 答: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 目前世界上主要乙烯生产国的产量是多少? 答: 3.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二次反应:主要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炭的反应。 4. 什么叫键能? 答:指1.01*10A5Pa和25摄氏度下(常温常压下),将1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 和B 所需要的能量(单位为KJ.mol-1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是表征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可以用键断裂时所需的能量大小来衡量。 5. 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答:( 1 )烷烃—正构烷烃最有利于生成乙烯,丙烯,分子量愈小则烯烃的总收率愈高。异构烷烃的烯烃总收率低于同碳原子的正构烷烃。随着分子量增大,这种差别越小。 (2)环烷烃—在通常裂解条件下,环烷烃生成烯烃的反应优于生成单烯烃的反应。含环烷烃较多的原料,乙烯的收率较低。 (3)芳烃—无侧链的芳烃基本上不易裂解为烯烃;有侧链的芳烃主要是侧链逐步断裂及脱氢。芳烃主要倾向于脱氢缩合生成稠环芳烃,直至结焦。 (4)烯烃—大分子的烯烃能裂解为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烯烃脱氢生成的二烯烃能进一步反应生成芳烃和焦。 (5)各类烃裂解的难易顺序可归纳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C6>C5)>芳烃 6. 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 答:(1 )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①脱氢反应②断链反应 (2)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 ①烯烃的裂解②烯烃的聚合、环化和缩合③烯烃的加氢和脱氢④积炭和结焦 7.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 答: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v 1200K)通过芳烃缩合而成 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和的碳原子。 结焦与生碳的区别: 机理不同:碳要经过乙炔阶段才能发生;焦要经过芳烃缩合才能发生 温度不同:高温下(900 C?1100C )生成乙炔,生成碳;低温下(600C左右)芳烃缩合生成焦 组成不同:碳只含炭,不含杂质;焦还含有氢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化工工艺学》是化工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化工工艺学》课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化工工艺为主线,突出“宽、精、新、用”思想,即强调口径宽阔、简明精练、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型实用化,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教学容更加合理化,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生产第一线生产技术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煤化工、石油加工、生物化工等各方面理论和知识有机统一,形成完整的大化工系统知识体系,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完整性、充实性,奠定现代化工工艺技术基础,满足企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个人简介 景崮,男,1949年7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师大学化学系,82年起在师学院化学系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从事化学教育和教学研究,主讲课程有:《化工基础》、《化工原理》、《绿色化学与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学》。研究方向: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近年来撰写论文20余篇,并从事了化工生产的科技实践。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Chemica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学习的专业课。本课程从化工生产的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阐明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典型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极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重点放在分析和讨论生产工艺中反应、分离部分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条件的依据、反应设备的结构特点、流程的组织等。同时,对工艺路线、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废物处理作一定的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总复习题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总复习题

————————————————————————————————作者:————————————————————————————————日期: ?

化工工艺学概论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部分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基本有机化学工业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的任务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煤、石油 天然气 )和生物质等资源,通过各种化学加工的方法,制成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2、( 乙烯 )的产量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 3、天然气主要由( 甲烷 )、乙烷、丙烷和丁烷组成。 4、天然气中的甲烷的化工利用主要有三个途径之一:在镍催化剂作用下经高温水蒸气转化或经部分氧化法制( 合成气 ),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高级醇、氨、尿素以及一碳化学产品。 5、石油主要由( 碳、氢 )两元素组成的各种烃类组成。 6、石油中所含烃类有烷烃、( 环烷烃 )和芳香烃。 7、根据石油所含烃类主要成分的不同可以把石油分为烷基石油(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沥青基石油)和( 中间基石油 )三大类。 8、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油品沸程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轻汽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 )和重油 。 9、原油在蒸馏前,一般先经过(脱盐)、( 脱水 )处理。 10、原油经过初馏塔,从初馏塔塔顶蒸出的轻汽油,也称( 石脑油 )。 11、石脑油是( 催化重整 )的原料,也是生产(乙烯)的原料。 12、催化裂化目的是将不能用作轻质燃料油的( 常减压馏分油 )加工成辛烷值较高的汽油等轻质原 料。 13、直链烷烃在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碳链的断裂和脱氢反应、异构化反应 )、 环烷化和芳构化反应和叠合、脱氢缩合等反应。 14、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石油加工方法有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 加氢裂化 )。 15、催化重整是使原油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馏分经过化学加工变成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的过 程,现在该法不仅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且已成为生产( 芳烃 )的一个重要来源。 16、催化重整常用的催化剂是( Pt /Al 2O3 )。 17、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环烷烃脱氢芳构化 )环烷烃异构化脱氢形成芳烃、 烷烃脱氢芳构化、正构烷烃的异构化和加氢裂化等反应。 18、煤的结构很复杂,是以( 芳香核结构 )为主具有烷基侧链和含氧、含硫、含氮基团 的高分子化合物。 19、基本有机化学工业有关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和煤与石灰熔融生产电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