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的八大恼人问题-食品包装,商品包装,行业潜规则--.doc
包装不合理的例子

包装不合理的例子1. 商品包装过大而浪费在市场上,有些商品的包装盒比商品本身还要大,浪费了很多资源。
例如,一款小巧的耳机,其实只需要一个小盒子就足够了,但是有些品牌却将耳机放在一个巨大的盒子中,浪费了很多纸张和空间。
这种包装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
2. 包装材料不环保有些商品的包装材料使用的是塑料或者其他不可降解的材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例如,一些食品的包装盒使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这种材料在自然环境中分解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这种不环保的包装材料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包装设计与商品不相符有些商品的包装设计与商品本身的特点不相符,给消费者造成了困惑。
例如,一款运动饮料的包装设计采用了华丽的花纹和繁复的字体,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但是这与运动饮料的功能和目标消费群体不相符。
这种包装设计的不合理性让消费者对产品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4. 包装信息不清晰有些商品的包装上的信息不够清晰明了,给消费者选择带来了困难。
例如,一些化妆品的包装上只标注了产品的名称和品牌,而没有详细的成分和使用方法等信息。
这样的包装让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产品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影响了购买的决策。
5. 包装易损有些商品的包装设计不够结实,容易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损坏。
例如,一些玻璃瓶装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破碎,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和安全隐患。
这种易损的包装设计降低了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增加了售后服务的成本。
6. 包装设计过于花哨有些商品的包装设计过于花哨,给消费者造成了视觉疲劳。
例如,一些糖果的包装设计采用了五颜六色的图案和夸张的字体,让人眼花缭乱。
这种过于花哨的包装设计反而让人对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影响了购买的欲望。
7. 包装没有保护商品有些商品的包装设计没有考虑到保护商品的功能,容易导致商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受损。
例如,一些食品的包装设计没有采用密封设计,导致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潮变质。
这种包装设计的不合理性给消费者带来了不愉快的购物体验。
2022年行业分析食品包装应注意的十大隐忧

食品包装应注意的十大隐忧1月28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发布“2022年包装行业十大隐忧产品”。
一次性塑料餐饮具、食品用塑料袋、置物盘、食品包装材料及添加剂、纸杯、太空杯与婴儿奶瓶、PVC保鲜膜、PVC热收缩膜、奶制品包装袋和商品过度外包装“榜上出名”。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说,随着一系列新法规与新标准出台,食品用塑料袋、保鲜膜、密胺餐具、快餐盒、纸杯等食品包装产品的质量明显提高,但劣质餐盒、有毒仿瓷餐具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仍需警惕。
太空杯和婴儿奶瓶问题还未引起重视据调查,十大“隐忧产品”中的太空杯与婴儿奶瓶,目前还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不少家长表示,不清晰婴儿奶瓶中可能存在什么危急。
对此,董金狮表示,太空杯和婴儿奶瓶在生产中习惯加入双酚A,而人体长期使用含双酚A的食品包装,有可能导致前列腺癌、乳腺癌、糖尿病以及心脏、肝脏等器官发生病变。
美国众议院2022年7月30日通过的2022年食品平安加强法案规定:假如FDA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不能提出准确证据证明食品和饮料包装中的双酚A不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美国将禁止在食品包装和容器上使用双酚A。
因此,家长在选购婴儿奶瓶时应尽量选择大品牌产品。
PVC保鲜膜新标延期实施,消费者仍需留意此外,还有PVC保鲜膜。
保鲜膜新标准《食品用自粘保鲜膜》(GB 10457-2022)原打算于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然而在2022年11月2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却发出公告,将标准延期至2022年9月1日起实施。
对此,董金狮表示,由于新标准未能实施,PVC保鲜膜生产企业目前仍执行各自的企业标准。
新标准中规定对PVC保鲜膜必需标注“不能接触带油脂食品”、“不得微波加热”、“不得高温使用”等警示性语言,可大部分PVC保鲜膜生产企业并没有做到。
由于PVC保鲜膜内含较多增塑剂,所以用它包装肉食、熟食、油脂食品或用微波加热,很可能导致增塑剂与氯乙烯单体渗透到食物中。
包装存在问题及其合理化措施

包装存在问题及其合理化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装就像一个人穿的衣服,合适的包装能让产品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但如果包装出了问题,那就真是“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包装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化这些问题,让我们的产品“颜值”瞬间提升。
1. 包装设计不合理1.1 外观和实用性不兼顾首先,咱们得说说包装设计这块。
有些产品的包装就像是一件华丽的外衣,虽然看着很美,但一打开就发现里面的东西简直“千疮百孔”。
比如,某些食品的包装,不但打开困难,有时还会把里面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
就像是买了一件衣服,结果穿上去像个“傻大姐”,没法出门。
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视觉效果,也要注意实用性,让消费者在打开时,能一目了然,心情美美哒。
1.2 缺乏环保意识再者,现在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但有些包装材料却依然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使用大量一次性塑料的包装,真是让人头疼。
大家都知道,塑料污染可是个大问题,所以我们需要选用可降解的材料,或者设计一些能重复使用的包装。
这样既环保,又能给消费者一个“良心”选择,让他们感到买得心安理得。
2. 包装信息不清晰2.1 标签信息混乱再说说包装上的信息,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超市看到某款食品,包装上写的成分、营养价值,密密麻麻的一大堆,简直让人看得头疼。
信息量虽大,但如果表达不清楚,消费者根本看不懂。
就像在看一篇论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还是抓不住重点。
所以,简洁明了的标签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人一眼看去就能明白这是啥、能干嘛。
2.2 缺少使用说明再者,有些产品的使用说明就像“天书”,复杂得让人无从下手。
特别是对于一些新手来说,看了说明书反而更加迷茫。
这就要求我们在包装上,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示,让消费者轻松上手。
毕竟,谁都不想买回去的东西像个谜一样,让人欲哭无泪。
3. 包装成本过高3.1 过度包装说到包装,大家应该都听过“过犹不及”这句话吧。
确保食品包装安全卫生应该注意的八大问题

确保食品包装安全卫生应该注意的八大问题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而食品包装作为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
食品包装安全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研究和了解商品的市场定位及流通区域条件。
商品的市场定位、运输方式及流通区域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等是食品包装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国内销售的商品与面向不同国家的出口的商品其包装和装潢要求各不相同,不同运输方式对包装的保护性要求也不相同。
对食品包装而言,商品流通区域的气候条件变化至关重要,因为气温对食品内部成分的化学变化、食品微生物及其包装材料本身的阻隔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了解食品本身的特性及其所要求的保护条件。
应研究影响食品中主要成分,特别是影响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敏感因素,包括光线、氧气、温度、微生物及物理、机械力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只有掌握了被包装食品的生物、化学、物理学特性及其敏感因素,确定其要求的保护条件,才能确定选用什么样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技术进行包装操作,以达到其保护功能及适当延长其贮存期的目的。
三、研究和了解包装整体结构和包装材料。
对食品的影响应了解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等成分向食品中迁移的情况,以及食品中某些组分向包装容器中渗透和被吸附情况等对流通过程中食品质量的影响。
四、研究和掌握包装材料的包装性能和适用范围及条件。
鸿丰彩印厂表法:包装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
因此,只有在了解各种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包装性能,才能根据包装食品的防护要求选择既能保护食品风味和质量,又能体同其商品价值,并使综合包装成为合理的包装材料。
五、进行合理的包装结构设计和装潢设计。
根据食品所需要的保护性要求,预计包装成本、包装量等诸方面条件进行合理的包装设计,包括容器形状、耐压强度、结构形式、尺寸、封合方式等方面的设计,应尽量做到包装结构合理、节省材料、节约运输空间及符合时代潮流,避免过分包装和欺骗性包装。
包装装潢设计应与内装产品相适应,做到商标醒目、文字简明、图案色彩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并能迎合所定位的消费人群的喜好。
我国食品包装行业存在的问题

4.油墨印 染问题
1.原料本身的问题
生产食品包装纸的原材 料本身不清洁、存在重金属、 农药残留等污染问题,或采用 了霉变的原料,使成品染上大 量霉菌,甚至使用社会回收 废纸作为原料,造成化学物 质残留
2.生产过程中添加了 荧光增白剂
生产过程中添加了荧光 增白剂,使包装纸和原料纸 中含有荧光化学污染物。
3.含有过高的多环芳 烃化合物
食用油温度过高会产生大量 多环芳烃化合物
墨印染问题
像塑料包装材料一样, 也存在着油墨印染问题,如 有毒油墨
食品包装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包装业虽呈高速发 展,但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 建设,产能过剩,竞争无序
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偏多, 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实力弱、 生产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低. .
纸包装材料存在的安全和卫生问题
1.原料本 身的问题 食品包装 存在问题 主要 3.含有过 高的多环 芳烃化合 物
2.生产过 程中添加 了荧光增 白剂
包装不合理的例子

包装不合理的例子包装是商品销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商品的外在形象,还是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
因此,合理的包装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升商品的竞争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包装不合理的情况,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困扰,还可能导致不好的购物体验。
下面列举了一些包装不合理的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1. 食品包装中没有明确的标识:有些食品包装上并没有明确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原料成分等信息,这给消费者带来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没有这些基本信息,消费者无法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容易购买到过期食品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2. 包装过于复杂难以打开:有些产品的包装设计过于复杂,消费者难以打开,需要使用工具或者费尽周折才能打开包装。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消费者可能无法及时打开包装,影响使用体验。
3. 包装容易损坏:一些产品的包装材料质量较差,容易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损坏,导致产品受损。
这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还可能影响产品的销售。
4. 包装设计不符合产品特点:有些产品的包装设计和产品特点不相符,无法凸显产品的独特性和功能。
例如,一些高端化妆品的包装设计过于简单,无法体现产品的高品质和奢华感。
5. 包装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一些产品的包装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不便。
例如,一些瓶装饮料的瓶盖设计过于小巧,难以拧开,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6. 包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一些产品的包装材料使用过多或者无法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例如,一些快餐店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包装过于庞大,使用后难以处理,给环境带来了负担。
7. 包装信息不准确或夸大:一些产品的包装上标注的信息不准确或夸大,误导消费者。
例如,一些保健品标注的功效和效果夸大,让消费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8. 包装设计缺乏创新和差异化:一些产品的包装设计缺乏创新和差异化,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这使得产品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结食品外包装工作岗位存在的问题

总结食品外包装工作岗位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例如,食品行业这个朝阳产业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当前,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食品包装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里我将自己多年在食品外包装岗位上所遇到的、听到的一些现象、问题加以总结,并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工作中我所接触的一些情况是: 1、企业进货要求的资料不全,或数据有误。
2、原辅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包装后不能通过验收。
3、包装作业有较严重的设备、材料浪费现象。
4、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5、工人缺乏正确操作意识。
6、质量检验的方法简单、不科学。
7、企业人才流动过快。
8、企业对待职工的态度生硬。
9、企业的用工手续不规范。
10、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有脱节现象。
食品生产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一般都不会对求职者进行详细的岗前培训,即便有的培训也往往是走形式。
更为普遍的是直接招聘新手入厂。
刚毕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包装车间时往往什么都不懂,需要在短期内掌握基本的技能,而在培训他们的时候很多单位的领导又怕他们学会后抢了自己的饭碗,就不肯在培训上投资,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3、对本职工作做得好的同志有失公平。
俗话说“老板看干部,干部看班组,班组看一线,一线看操作工。
”然而目前的情况却是干部比一线的职工干得好,工作做得多。
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缺少竞争机制,管理没有向一线倾斜。
实践证明,给予一线职工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从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片面强调管理者的工作难度、管理风险和管理成本,反而不太愿意承担向一线职工传授知识、提供培训机会的责任,致使一线职工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技能。
人才流动过快使一些厂家感到“人员难找”、“技术难培养”。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包装作业岗位相对来说比较辛苦,很多同志担心受怕。
食品盛行八大“问题”包装

食品盛行八大“问题”包装今年4月1日起生效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刹住了近年来愈吹愈劲的奢华月饼风潮,但有业内专家表示,这一新国标虽令月饼包装“实在”了,但包括休闲食品、食用油、乳制品及调味品等各类日常食品,现在在包装的设计上还是没有标准。
“大多数食品包装还是没有规则的,并且有些食品的包装还约定俗成地一贯实行‘潜规则’,让消费者被误导甚至利益因此受损,从中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向记者表示。
董金狮还向记者细数了国内食品界八大类不合理食品包装,并表示其实只要食品企业稍加调整,即可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让这些我们最常见的食品包装变得更方便、美观和实在。
“潜规则”1月饼一块包装一堆“过去我们的月饼包装没有标准,企业总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或精美或夸张或奢华的月饼盒屡见不鲜,让消费者不得不为昂贵包装埋单。
但今年4月生效的新国标中明确规定,月饼的包装层数不能超过3层,包装的空隙率不能超过60%,包装的成本不能超过商品零售价的20%,这让多年以来盛行的月饼豪华包装之风得到一定的遏制。
”董金狮告诉记者。
不过,董金狮表示新国标并未将月饼的过度包装“赶尽杀绝”,市场监管仍存盲区。
“像企业、单位团购月饼,因为是用公家钱买的,所以很多人会买包装好看、价格昂贵的,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奢华包装的风气,而且有些月饼生产企业只做团购不做零售,这也让职能部门的监管产生盲区。
”他还表示,除了过度包装这一点外,今年的月饼还存在其他包装问题。
如酒店售月饼仅标示饭店名称,实际生产企业的信息标示得很不起眼甚至于不标(酒店只能委托食品加工厂“贴牌”生产月饼),这种包装方法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解成月饼是该酒店生产的;还有在网购月饼中,有部分月饼的包装是从其他品牌的月饼身上“扒”下来的,看包装很难知道真实品质如何。
“潜规则”2戴“戒指”的火腿肠相信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对火腿肠非得在两头安上俩“戒指”很无奈,因为这样对吃火腿肠的人来说十分不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包装的八大恼人问题-食品包装,商品包
装,行业潜规则
九成味精都是500g装
有关味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国内一直有争议,有营养专家认为,味精最起码对人体健康是没什么好处的,这东西少吃一点尚可,日积月累吃多了还是对身体不好。
但有消费者反映,由于广州各大超市的味精都是500g大包装的,令人在使用时会不自觉地加大用量。
另外,味精在开封后无论是装在原来的包装袋里,还是“转移”到调料瓶中,都会因为长期与空气、水分接触而融化甚至变质。
“其实,味精生产企业完全可以生产小包装,消费者使用小包装味精肯定是更加方便和实用的。
但大包装味精在10元钱左右,小包装味精一般只卖5角到1元,所以生产企业为了销量还是主
推500g大包装味精,现在在超市里有九成以上都是这种包装的。
”董金狮表示。
“潜规则”4
酱油和醋“傻傻分不清楚”
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中的酱油和醋常常一块出现在市民的厨房里,而它们包装的极为相似,也让很多市民十分困扰。
“同个牌子的酱油和醋,常常容量差不多,酱油和醋颜色也差不多,唯一能让我很快区分的就是瓶身的包装纸了,但只要在厨房里放的时间稍长些,那层纸很快就变得又残又旧,乍看之下还真难分出哪瓶是酱油,哪瓶是醋。
”市民小梁告诉记者,就因为这,他常在厨房里出点“小事故”,酱油和醋分不清楚混用导致佳肴变味儿是常有的事。
“企业为了生产方便,的确总是推出看起来差不多
的调味品包装,但考虑到消费者的使用方便,最好还是别只用包装标签来区别,如果同个牌子的调味品在瓶子的形状上能有比较大的差异,无论是从瓶身正面还是背面都能看出区别,相信消费者在使用时的出错率会低很多。
”董金狮表示。
“潜规则”5
紫菜包里调料袋“隐身”
紫菜包、馄饨包……这些方便食品因为本身的烹饪需要调料,有不少厂家都自以为“贴心”地在里面加上一小袋调料包,但因为外包装的不透明,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常一股脑儿把包装里的所有东西都倒进锅里——还没开封的调料包也不例外!
董金狮向记者表示,生产企业本是出于好意才有这种做法,但由于这些小调料包放的位置不太规范,不是与食物的外包装袋粘在一起,而是放在包装袋内且被外包装上的图案遮挡,难以令人察觉。
“最好就是这些食品的外包装袋上有一块设计为透明的,调料包就放在透明的这一位置,这样既能保证调料包安全,又能让消费者一眼就看出有调料包。
”董金狮称。
“潜规则”6
总撕不开的酸奶封口膜
以前喝牛奶,我们只能喝瓶装的,喝完还得把玻璃瓶子给还回去。
现在好了,有了利乐包装、装的各种牛奶产品,十分方便。
但让很多消费者难以理解的是,大部分酸奶都是“碗装”的,就
像果冻、飞机上的一样,开口上封着一层膜,而打开喝或吃时,除了有时特别配备的吸管可以令你马上就吃上外,想把膜撕了畅快喝奶可没那么容易!经常不是还没撕到盒沿膜就断掉,就是撕到盒沿里面一点就撕不动了。
“酸奶和果冻都是这样的,而且里面又不只有液体,还有果肉之类的固体,即使用吸管插进去喝上了,里面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食物是吃不到的。
”市民李小姐向记者表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