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产业专题采访
聚力起航 迎浪而上——访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陈继民教授

光烧 结与激 光快速 成型等 。目前 主持 1 项国家 自
然科学 基金面 上项 目和 1 项 北京市教 委 面上项 目 以及其 他横 向项 目, 项目 “ 飞秒激 光微加 工成型 集成 技术研 究” 。在 国 内外 公开 发表 论 文 7 0 余 篇 ,其 中被 三大 检索 ( S O l 、E l 和I S T P)论文 4 1 篇 ,申请专利 1 1 项,
— —
I n t e r 、 , i e w wi t h M R. CHEN J i m| n _ t he Pr o f e s s o r O
口 本: F J I  ̄ g 者/ Re p o r t e r 谭弘颖 / T AN Ho n g y i n g
不久前 ,由中国工程 院主办 ,南京工业 大学与 北京工业 大学共 同
2 01 7 年第 6 期
E 京 工业 大学 激 光 工程 研 究 院 陈继 民教 授
聚 力 起 航 迎 浪 而 上
— —
访北京工业大 学激光工程 研究院陈继 民教授
Ga t h e r y ou r s t r e ng t h an d m ar c h on t h e wa v e s
程 专 家 左 铁 钏I 教 授 。也 就 是 从 这 一 年 开 始 ,陈 教 授 认 为 他 的 o b j e c t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L OM ) 、 选择 性激 光烧 结( s e l e c t i v e
“ 科研 ”之路正式开启 。左铁钏I 教授治 学之 严 ,名声赫赫 ,
至今 。
博士 期间 ,他 参与了 “ 大 功率 CO, 激光三维 智能加 工
的 CAM 系统 ” 课 题 ,并 取 得 了 重 大 技 术 突 破 ,他 研 发 的 智 能方 法 大 大 缩 短 了 加 工 编 程 时 间 ,无 需 用 户 编 程 ,只 要 加 工 图形 的参 数输 入 ,系 统 就 能 自动 生 成 三 维 加 工 轨 迹 ,从 而 实
激光产业发展趋势

激光产业发展趋势激光产业作为现代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医疗、工业、通信、材料加工等多个领域,激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
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光器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激光器作为激光技术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激光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尤其是在输出功率、波长范围、调制速度等方面,激光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未来,激光器技术将进一步发展,更加便携、高效、多功能的激光器将会出现。
第二,激光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激光材料是激光技术中的关键材料,不同的激光器需要特定的激光材料作为光学增益介质。
目前,已经有很多种激光材料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Nd:YAG、CO2、Er:YAG等,都是常见的激光材料。
未来,激光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几种材料,还会有更多新材料出现。
第三,激光应用领域的拓展。
激光技术的应用已经涵盖了医疗、工业、通信、材料加工等多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激光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在军事领域,激光武器正在得到广泛研发和应用;在环境保护领域,激光可以用于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在航空航天领域,激光可以用于导航和通信等方面。
未来,激光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第四,激光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激光技术作为高科技技术的代表,其应用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
但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技术的使用也将变得更加简便和便捷。
例如,智能化激光加工系统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自动调整激光焦点和功率,从而实现更精准和高效的加工。
未来,激光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将会更高,使得激光技术的应用更加普及和方便。
第五,激光技术的绿色化和环保化。
激光技术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激光技术的绿色化和环保化发展势在必行。
勇挑激光行业大梁开拓中国创造之路——对话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应立富

应 立 富 : 鑫不是 专业 搞科研 的技术 中心 ,我也 不 三
是 专 业 出身 的 科 研 人 员 。科 技 创 新 对 我 而 言 ,必 须 建 立 在 尊 重 市 场 的 基 础 上 。 我 认 为 只 有 了 解 客 户 的需 要 ,注
《 人 世 界 》: 网上 流传 的 i o e 第五代 苹 果 华 从 p n 5( h
您 对 科 技 创 新 有 着 怎 样 的 看 法? 在 公 司 中又 是 如 何 贯 彻 科技创新的精神?
也 不管 广告 语 多 么 动 听 ,最 主 要 的是 让 老 百 姓 说 好 。三 鑫 要 为颠覆人 类视 觉及生活 方式、提升 幸福指数作 出贡献。 我 们 不仅 要 向 世 人 彰 显 中 国 制 造 业 水 平 , 要 开 始 彰 显 “ 也 中
了 。 三 鑫 这 几 年 层 出不 穷 的 新 产 品 ,个 个 汇 聚 了 员 工 们 的 智慧和创意。
《 人 世 界 》: 华 手机 、数 码相机 、游戏 机、数 字机 顶
盒 … … 可 以 说 您 的产 品 与 我 们 每 个 人 的 生 活 都 息 息 相 关 。 您 为 什 么 会 把 目光 集 中 到 激 光 投 影 这 个 领 域 ? 目前 我 国 的 激 光 微 显 技 术 在 世 界 范 围 内趋 于 什 么 水 平 ? 您 对 激 光 领 域 的发 展 有何 期 待?
待 , 绕 “ 国创造 ”这一 命 题 对 三 鑫 科技 的灵 魂 人 物— — 围 中
应 立 宫 董 事长 进 行 了采 访 。
品 ,到 了那 时 候 ,你 获 得 的报 酬 涨 几倍 都 不 再 是 梦 想 。 有
了 这 样 的 激 励 制 度 , 员工 工 作 的积 极 性 就 一 下 子 高 涨 起 来
十九年深耕国产激光雷达比肩巨头——访北科天绘总经理张智武

相比早些年的艰难,现在北科天绘的口碑建立起来了,日 子好过多了。“现在,激光雷达越来越深入人心,原来一些必 须用摄影测量做的,现在用激光雷达作业效率更高,成果更 好,用户对激光雷达接受程度也在提高;其次我们产品本身成 本下降,用户购买意愿提高,采购周期也缩短了;原来找不到 适配的无人机平台,现在一下子多出来几十个公司都可以搭载 我们的产品,客户选择多了;另外,保险公司现在愿意为激光 雷达挂载在无人机上投保,整个行业配套起来了,公司成本和 消费风险也下降了。”
无专精则不能成,北科天绘深耕激光雷达领域十九年,不断挑战自我,引领同行。
打破国外垄断群狼环伺中求生存
北科天绘最初选定在激光雷达方向与公司联 合创始人兼CTO张珂殊的经历密不可分,他曾先 后任职于美国、加拿大著名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中 科院电子所,深耕激光雷达19年,在激光雷达总 体设计、信号处理、光机电结构、芯片设计和系 统集成应用方面具有深厚基础。
确定好方向,以张珂殊为核心的不到十人的 团队凭借一股“仙气”开始了漫漫创业路。然而 他们研究愈深,发现“坑”愈大——激光雷达涉 及到的学科非常复杂,光学、精密结构、信号处 理等都涉及其中,用张珂殊的话就是“激光雷达 把我过往学的所有本事都用上了!”
要想在激光雷达性能上有所斩获,就要率先 掌握激光雷达的核心技术:激光雷达信号处理、
北科天绘的一个大客户国家电网当时就是被“轻 巧”征服的。2013年,国家电网花费1400万进口一台 国外激光雷达,那台设备的吊舱有70、80公斤,安装 过程中,飞机机头已经不能承载重量,只能安装在机 肚子上,得四个小伙子躺在地上安装。“接到客户需 求后,我们帮他们将设备改造成了一套20公斤的产 品,就可以挂在机头,15分钟就能安装上。直到现 在,电网还是我们的忠实客户。”张智武说,“前两 天南方电网的产品宣传视频还给我们的激光雷达大量 镜头,因为用起来效果比国外的好多了!”
我国激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在 国内占据 了较 大的市 场 份额 ,在产 品质量 、性 能
等方 面初 步具备 了与 国外 大公司竞 争 的能力 。但 我
们在 分析 国外激光 技术 与 产业发展 的同时 ,也 必 须 看到 我 国激光产业 存在 的 现实差距 ,主要 表现 在 以
一
是在 引进 过程 中 ,必须 注重 设备 或技术 的吸收 、消 化 和提高 , 而能 自主开 发 , 强 国际竞争 能 力 。 进 增 否 则 .生产设 备和技 术就 可 能出现重 复 引进 ,而且 总 停 留在来料 加工 和装 配的水 平上 。特 别是 在产 品不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2期
20 年 5 O2 月
11 1
中 匡地 质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 敝 ) 社
{ iaUnv r i f/e sin e (o il ce c sEdto Chn ie st o . o ue c s S ca in e iin) y  ̄ S
Vo o 2 1 N 2
J n 2 0 u .02
我 国 激 光 产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及 对 策
孙 文
t 汉 楚 天 激 光 集 尉腔 份 有பைடு நூலகம்限 甚 司 ,湖 北 武 汉 4 0 7 ) 武 3 0 4
摘
要 :激光产业作为光 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组成 部分,随着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显现出强劲态势。车 文分析 了当 前我 国激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并从培育集中区域、加大资金投人 、规 范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
对 我 国激 光 产 业 的发 展 提 出 了几 点 建 议 。
关 键 词 :激 光 产 业 ;现状 ;对 策 中 图 分 类 号 :F 2 . 4 60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7一 6一 (0 2 200 —3 6 1叭 9 2 0 )0 —0 50
中国激光产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高功率激光器将成为企业竞争主战场

中国激光产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高功率激光器将成为企业竞争主战场1、中国激光加工和激光器产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自从1961年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至今,我国激光技术也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历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激光产业已经逐步具备了在技术和价格上的竞争力。
中国激光产业结构主要分为激光加工、激光器、激光芯片及器件、激光晶体、激光显示、激光医疗等。
2019年中国激光产业市场中,激光加工遥遥领先,占比40%;其次为激光器,占比20%,二者共占据了激光产业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二。
同时,国内规模以上超过150家的激光企业中,半数以上的企业集中于激光加工和激光器相关领域,反映了激光加工和激光器产业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
2、华南地区激光产业规模保持领先地位根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的数据,在我国激光产业的五大地带中,2019年,华南地区的激光市场规模为200亿元,其中广东和福建是支撑其市场规模增长的“领头羊”;华中地区激光市场规模为150亿元,形成了以武汉为首的激光产业群;华东地区激光市场规模为120亿元,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浙江两省市;东北/华北实现了1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东北以辽宁和吉林为中心,华北集中于北京和河北;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市场规模较小,为60亿元,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重庆一带。
3、高功率激光器将成为国内外厂商竞争主要战场按照2020年中国激光产业报告的分类,低于1kW的光纤激光器为低功率光纤激光器,1kW-1.5kW的为中功率光纤激光器,高于1.5kW的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2019年,我国各功率光纤激光器出货量都保持了增长。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低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逐渐成熟且成本低,国内市场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中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过半;伴随国内光纤激光制造厂商整体技术的提升,市场的竞争逐渐转向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2019年3kW-6kW出货量超过3000台,并有将近800台的6 kW以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投放市场,是2018年的两倍以上。
2024年激光产业研究报告

2024年激光产业研究报告01 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现状晶体材料特种光纤芯片材料……激光二极管光纤放大器光纤耦合器光纤合束器……光学器件伺服电机主控制板I/O设备数控系统……数控系统连续电源脉冲电源散热器……电学器件光学材料上游:元器件CO2激光器Y AG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中游:激光器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激光钻孔激光医疗激光美容激光显示激光照明……下游:激光设备终端:应用场景汽车石油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轨道交通通信医疗机械文化创意建材五金……国内:锐科激光、创鑫激光、杰普特、华日激光国外:IPG、nlight、coherent国内:大族激光、华工科技、帝尔激光、光峰科技、镭神智能国外:德国通快代表公司国内:柏楚电子、长光华芯福晶科技、光库科技、睿芯光纤国外:II-VI、Lumentum、nufern激光产业链光纤激光器6一、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现状激光产业链图谱一、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激光产业市场大环境——激光产业市场规模2022年中国激光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已达2186亿元,同比增加6.4%;2023年中国激光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已达2435亿元,同比增长11%;2024年中国激光产业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至2650亿元,同比增长率8%。
174720552186243526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亿元年度2020-2024中国年激光产业市场规模一、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激光产业市场大环境——激光器产业市场规模激光器是一种能发射激光的装置器件,是激光显示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件,也是激光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
2022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到1037亿元,同比增长16.78%。
2023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到1210亿元,同比增长16.7%。
2024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预计将增至1455亿元,同比增长20%。
702751888103712101455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亿元年度2019-2024年激光器产业规模7518881037121014551747205521862435265043%43%47%50%5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亿元年度激光器在激光产业中的占比激光器激光产业占比从2023年开始,激光器在整个激光产业中的占比已超50%,且呈上升趋势一、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激光产业市场大环境——激光器产业图谱一、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激光产业市场大环境——激光设备产业市场规模2022年中国激光设备销售规模约为862亿元,同比增长4.99%。
华日激光做最亮的“光”

华日激光:做最亮的“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内超快激光器领军企业。
支点财经记者 邵思巧光谷是我国激光产业的发源地,集聚激光企业300多家,激光企业密度全国领先,拥有完整的激光产业链,目前整体产值约400亿元。
已培育的激光上市公司有华工科技、锐科激光、帝尔激光等。
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孵化自华工科技。
今年初,华日激光入选2021年武汉市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8月,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
与光结缘9月1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楚天传媒科创园,华日激光的光纤飞秒/皮秒/纳秒激光器等五大应用工艺实验室,正在进行多种激光的材料加工实验。
华日激光董事长兼总经理何立东向支点财经记者“科普”,激光器,是发射激光的装置。
“激光器”之于“激光装备”,相当于“发动机”之于“汽车”。
华日激光是先进激光器专业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于3C 生活(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材料加工、半导体芯片、新能源、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行业。
国内激光产业的开启,要从华日激光最大的股东华工科技(000988.SZ)说起。
1960年,美国研究员梅曼在实验室进行人造激光试验,第一束人造激光诞生。
一束仅持续了3亿分之一秒的红色激光,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的诞生。
十年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认为激光是发展科技的战略方向之一,并从“Laser”翻译出“激光”一词,我国激光学科应运而生。
1971年,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日激光董事长何立东(支点财经记者 邵思巧 摄)设立激光班,也是当时唯一开办该专业的高校。
1992年,国家激光重点研究实验室和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在该校成立,后者于1997年改制成华工激光,成为现在全球知名的激光设备及数控精密等离子切割设备提供商。
1999年,华科大对已成领域龙头的华工激光再次进行改制重组,组建华工科技,华工激光则是华工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一年后,华工科技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激光第一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激光产业专题采访
采访对象:深圳市创鑫激光技术有限创鑫激光技术副总经理胡小波副总经理
采访时间:2011年7月
采访人:《激光制造商情》报副总编邵火、编辑杨志军
采访问题:
1.《激光制造商情》:胡总,您好,很高兴能与您交流,我们知道创鑫激光是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光纤无源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请您给我们介绍下创鑫激光的情况?
创鑫激光(原明鑫激光)成立于2004年1月,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高功率光纤元器件、机械、电子及软件等领域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能够独立进行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光纤放大器、各种高功率无源器件及保偏无源器件的自行研制及生产,实现了行业产业链整合服务。
同时创鑫激光自成立以来一直与国内各大研究院校、国内外著名光电厂商展开多方位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创鑫激光拥有国际领先的高功率脉冲激光器以及高功率光无源器件的核心技术,除了可以生产通用型的高性能的脉冲和连续光纤激光器产品外,还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特殊设计,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实现客户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自08年开始创鑫激光以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及高功率无源器件为研发核心,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迄今,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业生产的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器,取得了高功率单频脉冲/连续双输出光纤激光器及高功率单频脉冲光纤激光器2项授权发明专利,以及4项实用新型专利,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嵌入式软件等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于10年1月投资2000万进行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和高功率无源器件的产业化,建立了3000 m2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2000 m2的千级无源器件生产净化车间,达到1500-2000台光纤激光器和3000个高功率隔离器的年产能力,在未来一年,将继续提高产能,预期年产3000台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和5000个高功率隔离器。
对于激光加工领域,创鑫激光可提供技术成熟的10W、20W、30W的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产品品质优良、性能出众、具有高可靠性与高性价比。
且创鑫激光生产的工业用脉冲激光器和其它特种的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及高功率光纤元器件已成功应用于国内科研、传感、军事、通讯、激光加工、航空航天等研究与应用领域,并已销往德国、意大利、美国、印度、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专业从事高端光纤激光器产品、光纤放大器产品、无源器件、高端光纤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激光制造商。
2.《激光制造商情》:从成立至今,创鑫激光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发展成今天这个规模,已经成为了我国激光行业一流的激光器和器件厂商,对此,您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跟我们分享?我创鑫激光力争走在行业前端,在光纤激光器的科学研究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产品架构科学合理,具有鲜明的创新思想,尤其核心技术路线贯穿国际前沿两种核心路线:
其一,采用泵浦源输出泵浦激光并利用声光调Q的方法产生脉冲激光,在后面通过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进行多级放大,可以达到10 KW峰值功率和10-50 W平均功率的脉冲光纤激光输出。
我创鑫激光在08年1月成功研发可工业用的平均功率10瓦大功率脉冲激光器工程样机,相继突破15瓦、20瓦、25瓦和30瓦大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均已投入产业化应用,截止目前,50瓦大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的技术已成熟,正在进行工程化改进,可以小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激光打标、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精密加工等领域。
另一核心技术路线采用LD种子源+放大的MOPA技术,小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种子源,经脉冲驱动电流直接调制输出脉冲激光,然后进入高功率脉冲激光系统利用光纤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得到输出平均功率10-50 W级,在大大提高输出激光亮度的同时,也能得到优良的激光特性,脉冲宽度几纳秒到几百纳秒可调,重复频率1 KHz-500 KHz,并融合创鑫激光独创思想,通过适当调节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确保从低频到高频的整个工作频段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峰值功率和优秀的脉冲形状,广泛应用于激光打标、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精密加工等领域。
创鑫激光于2005年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台1.5 µm的平坦形高稳定性宽带ASE光源,应用于高精度光纤陀螺系统,极大提高了性能,现已批量应用。
创鑫激光于2008年7月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台1.5 µm的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峰值功率可以达到KW,脉冲宽度10 ns量级,应用于分布式光纤R-OTDR DTS测温传感系统,传感距离提高一个数量级,达到10km,并应用于人眼安全激光成像雷达,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于2008年10月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第一台高功率单频脉冲/连续双输出光纤激光器系统,线宽超窄,相干长度长,单频输出,光束质量优异,脉冲和连续双体制工作,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附加值非常高的产品。
广泛应用于远距离激光多普勒测风雷达、光纤B-OTDR和B-ODTA传感系统,解决了国内许多重点科研项目的难题,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创鑫激光生产的特种的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及特种的高功率光纤器件能够应用于军事、光纤通讯、激光加工、医疗、各种探测及监测等研究与应用领域,如高功率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多普勒激光测风-测振-测速系统、FSO自由空间光通讯系统、DTS光纤R-OTDR测温传感系统、光纤B-OTDR和B-OTDA温度/应变传感系统、FBG光纤光栅温度/应变传感系统、激光成像雷达系统等激光重大应用,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重点单位的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体现了企业社会价值。
而且创鑫激光产品门类齐全,还主要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高功率光纤放大器、高功率无源器件、宽带ASE光源、声光调制器、光电探测器模块。
3.《激光制造商情》:深圳市创鑫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工业激光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激光制造商,我想了解您在这一块的指导思想以及贵创鑫激光的相对其他同类创鑫激光的优势?
我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在迅速进步的激光浪潮中保持活力,必须具有独特的技术与市场方面的优势。
创鑫激光相比国内同等规模的其他光电行业的同行,优势主要体现在创鑫激光拥有多项光纤激光器和高功率光纤元器件的核心技术,提供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光纤放大器、高功率光纤元器件等一系列核心光学器件到各种高功率无源器件等核心配件,实现了行业产业链整合,从而可以做到不受制于人,做到成本可控,利润可控,拥有足够的发展后劲,而不是为国外的某些拥有核心技术的光纤激光器生产厂家打工。
4.《激光制造商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产品的推出离不开企业的研发。
请您针对贵企业自身的特点介绍一下在研发方面的具体情况?
创鑫激光自成立以来,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力量,每年研发费用投入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2%以上,在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器、高功率连续光纤放大器、各种高功率无源器件及保偏无源器件等研究领域拥有坚实的研发基础、雄厚的研发实力。
至2010年来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
2011年申请发明专利2项。
且企业是被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2004年研发出适合高精度光纤陀螺应用的高可靠性平坦型宽带ASE 光源,极大的提高了国内高精度光纤陀螺的水平;2006年研发出单频光纤激光器,并应用
于高精度光纤相干传感系统;2007年研发出国内第一台2瓦高功率掺铒光纤放大器;2008 年通过国家双软企业认定,且该年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第一台高功率单频脉冲/连续双输出光纤激光器系统等十多个产品;2009年1月至今研发出可工业用的技术成熟的10、20、30 W大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
平均功率KW级的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是创鑫激光接下来要突破的研发课题。
5.《激光制造商情》: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请问创鑫激光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什么?未来您的规划是什么?
在未来5年,注重培养、保持并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逐步从研发型到生产型企业过渡,市场定位从高校研究所到工业企业过渡,保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创鑫激光产品分类为工业激光类和科研类,继续完善其性能,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针对工业市场,形成自己独特之产品系列,为国内工业激光市场提供更低成本但性能更加优异、高可靠性与高性价比的激光器件及配套设备。
目前,创鑫激光在德国、韩国、日本等多个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已拥有代理服务,创鑫激光将继续大力拓展国外市场,开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针对国内,则在光电产业集中的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争取2011年销售收入突破3千万,到2012年销售收入突破7千万,再到2013年销售收入突破1.2亿元,成为国内高端光纤激光器产品、光纤放大器产品、高端光纤元器件的顶端生产商与供应商。
6.《激光制造商情》激光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您觉得未来激光技术发展的方向将如何呢?
激光技术必定朝着更高功率、更优性能、更多功能、更低成本的的方向发展,并融合自动化控制以及软件,达到高度系统集成。
针对于这个发展方向,创鑫激光将在目前一对多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定制的服务,针对特定的研究领域和行业对激光器进行更优的性能定制,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
另外,激光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了发挥创鑫激光掌握核心技术的更大的支撑作用,创鑫激光将尽快使光纤激光技术进一步国产化,提供超高性价比的光纤激光器和光纤器件,让利于激光加工系统集成商,更好的服务于终端的激光工业加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