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菌种的制作难点

合集下载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杏鲍菇的种植量逐渐增加,成为了食用菌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为了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 菌种筛选液体菌种生产的第一步是菌种筛选,通过培养基筛选出优良的菌株。

优良的菌株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和抗病能力,能够保证后期的高产和品质。

2. 液体培养基配方液体培养基的配方直接影响着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在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中,通常选用高品质的蔗糖、酵母提取物、蛋白酶水解物等作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比和适当控制PH值和温度,制备出适合杏鲍菇生长繁殖的液体培养基。

3. 发酵槽和发酵条件通过发酵槽进行液体培养,同时需要控制好发酵条件,包括温度、通气量、搅拌速度等,以保证菌种高效、快速的生长和繁殖。

还需要控制好发酵时间,及时停止发酵以保证菌种的活力。

4. 菌种提取和保存在液体培养达到一定浓度后,需要进行菌种的提取和保存。

通常采用离心机或纤维滤布等方法进行提取,然后进行冻干或低温冷冻保存。

这样可以保证菌种的长期保存和再次利用。

二、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 培养基配方和基质配置培养基配方和基质配置直接关系到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合理的配方和配置可以提供杏鲍菇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促进其生长和繁殖,达到高产的目的。

2. 控制温湿度杏鲍菇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一般在15-25摄氏度的温度和80%-90%的相对湿度下,杏鲍菇可以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

3. 合理的通风和氧气供应通风和氧气供应是杏鲍菇生长的关键。

合理的通风可以保持基质的适宜湿度和供氧量,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杏鲍菇生长。

4. 病虫害的防治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危害,如炭疽病、褐腐病、虫害等。

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合理的施肥、喷洒生物农药、定期清洁等,以保证杏鲍菇的健康生长。

液体菌种的制作难点

液体菌种的制作难点

相对于固体菌种,液体菌种有以下优点:
(1)液体菌种生产周期短。从试管母种到专用母种到发酵罐子一般要15天就完成了。而
固体种需要70天左右。
(2)接种迅速,萌发点多。液体菌种接种与玩水枪相似,一般一小时可以接种2000-3000袋。接种后,萌发点多、发菌快、出菇周期短。接种24小时菌丝布满料面,15天左右长满菌袋。
,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就要进行接种。接种前要先将接种枪、连接管道用棉花塞上,放到高压锅里进行灭菌。121℃20分钟就行了。与此同时,将接种机打开工作。在接种时,前几枪不要接到栽培袋里,应该先喷到量筒里,以检查接种量的大小。全部接种过程都要在接种机下进行。
(3)生产规模要大。液体菌种生产适合规模化生产,要是规模小了,就会造成产能的浪费,设备的闲置。这也制约了一部分人的使用。
(二)液体菌种的关键技术
1.空气过滤:液体菌种要求通无菌空气,空气过滤就成了生产成败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本公司的罐的过滤器可反复蒸灭使用300次,不怕水,过滤精度0.01μm。可以充分满足液体菌种生产的要求。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三)
2010年4月10日
(三)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
液体菌种的生产方式可分为电磁搅拌法、摇瓶机法、简易深层发酵(吹氧)法、发酵罐法。
1.电磁搅拌法比较简单,投资也比较少,200元钱的投资就可进行生产。从接种到菌丝长好要7天时间。但也存在生产量小的缺点,所以生产中常用几个搅拌器同时生产来加以解决。也可以用扩张法来加以解决。主要生产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种接到三角瓶里,搅拌4-7天后得到大量的菌种。
2.缺点:
(1)一次性投资大。一般都得1多万元。
(2)技术要求高。凡是想做液体菌种的,必须到厂家或厂家的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再就是要有售后跟踪服务。若自已摸索试验,失败的损失远远大于在正规培训班的学费,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好多的人购买发酵罐后,因为各项技术没有到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束之高阁。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学的不到位或厂家的技术培训不到位。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技术力量雄厚的并有多种食用菌栽培经验的单位去学习,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一举成功!

秀珍菇液体菌种制备关键技术

秀珍菇液体菌种制备关键技术

秀珍菇液体菌种制备关键技术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平菇的一种。

这个名称源于台湾,是商业味比较浓厚的一种凤尾菇。

秀珍菇子实体较小,柄长5~6厘米,菌盖直径小于3厘米。

秀珍菇的营养价值相当于牛奶,鲜菇中蛋白质含量丰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又因为其外形悦目、鲜嫩清脆、味道鲜美,因而深受广大食客好评。

下面介绍一下秀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技术。

一、工艺流程母种→原种(液体摇瓶)→生产种(罐体发酵)→料棒接种二、母种的制备1、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葡萄糖2%,琼脂2%,水1000毫升,pH值5.5~6。

2、母种的制备及注意事项按配方准确称取原料,加热煮沸最后定容,分装试管,装入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4~1/5,塞好棉塞。

使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在温度121℃、压力0.11Mpa下灭菌半小时,注意一定要放净高压灭菌锅内的冷空气。

灭菌后,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时,将成把的试管摆成斜面。

注意,不要让培养基粘湿棉塞。

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然后置于恒温箱中25℃左右恒温培养10~15天。

三、原种的制备1、原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麦麸3%、葡萄糖2%、蛋白胨3‰、磷酸二氢钾2‰、硫酸镁1‰。

2、原种的制备及注意事项马铃薯去皮切片后与麦麸一起煮沸20分钟,过滤定容,加入其它原料,全部溶解后装入三角瓶。

三角瓶在使用前除清洗之外,还要进行空灭,灭菌方法与常规灭菌试管培养基相同。

每个瓶中放入5~10粒玻璃球(直径0.5cm),用棉塞塞紧瓶口,再用牛皮纸包裹后扎紧。

使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在温度121℃、压力0.11Mpa下灭菌45分钟。

冷却后进行无菌接种,然后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72小时。

摇床培养时,温度25℃,转速140转/分钟,培养时间72~96小时。

四、生产种的制备1、生产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麦麸2%、蛋白胨3‰、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5‰、石膏0.5‰、琼脂2~3g、酵母膏0.5‰、消泡剂1‰。

液体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

液体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
7.发酵终点的确定
确定发酵结束,开始利用的时间要根据生产计划和菌龄来确定,菌种成熟的主要指标是,菌丝体形态成为多而小的菌丝球,发酵结束取样时PH值不致过低。放置10分钟,发酵液与菌丝球不分层,菌丝球呈悬浮状,密度较大,发酵液变清即可开始应用。
3.4衰亡期。达到稳定生长期的菌群,由于营养物质的短缺,群体中的细胞死亡率逐渐上升,以致死亡菌数超过新生菌数,群体中的活菌数下降,出现了“负生长”曲线下跌。此期特点:菌体细胞形状和大小出现异常,甚至畸形,菌体发生自溶。
4.不同发酵阶段的培养条件
4.1缩短缓滞期的措施和培养条件。以指数生长期的种龄接种;适当加大接种量,可达20%以上。采用较为丰富的培养基。最适的培养条件:大多数食用菌的培养温度为24~27℃,低罐压0.015~0.025Mpa,较少通气量。
6.检查污染
6.1检查方法。采用先闻后看再取样的方法检查污染情况。培养二天后可以闻尾气味道。正常是无异味。细菌污染有酸味,异味,霉菌污染有酒味。菌丝球增加较快为正常。不增加有可能污染了杂菌。可在接种后第4天取样,在火焰保护下,通过取样阀门,将样液取到无菌瓶内。再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样液接入空试管培养基上。于32度条件下培养24h,观查有无细菌等感染。
2.3不同的菌种适宜的PH值范围不同。通常调控PH有以下几种方法;①配制合适的培养基,调节培养初始PH至合适的范围,并使其有很好的缓冲能力。②培养过程中加入非营养基质的酸碱调节剂如Caco2,或氨水或生理酸性物质。③将PH控制与代谢调节结合起来,通过补料来控制PH。
2.4培养基粘度越大,菌球越小,刺毛越短。但粘度不能过大。在培养过程中接种量越大,菌球越小,接种量大时通常可以分散的生长,而接种量小时,则有利于菌丝球形成。搅拌速度快、通气量大时菌球小,搅拌速度慢通气少时菌球直径大。

液体菌种培养生产中所遇到的难点疑点

液体菌种培养生产中所遇到的难点疑点

液体菌种培养生产中所遇到的难点疑点本人从2010年新开始液体菌种的技术学习和技术沉淀,2012年引进液体菌种机,从当初的自己制作回旋式摇床,购进电磁摇床,在不断的去实验,花光了身上的钱,在去打工挣钱,不断的重复不断失败,不断的去总结,不断的去思考。

因为液体菌种在中国还不是很普及,网上也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资料文献,而且所有资料文献都是专利,没有真正用于民用的。

我也在网上买了不少关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技术专利,然而我反复去实验,也未能成功过一回,并且网上的技术资料也让我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巨大的金钱,掏空了家底,但还是没有一次让我感受过成功的兴奋,十年中经历太多的失败与挫折,几次放弃又总是心有不廿,花了十年的心血,决不能轻易放弃,于是2019年二季度,我在次开始投入到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开发研究中,又从新购进0.01微米的空气过滤器,自己改进空气过滤系统,开创了液体菌种新的培养技术,改进后的空气过滤系统让我在十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液体菌种生产所带来的快捷。

也是我花了十年时间攻克了液体菌种生产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

在这次疫情面前让我更坚定了大力发展食用菌,为亲人为朋友,为国人带去真正健康的食品,以最新的技术,最可靠的设备,以最底的成本,以最优的价格让所有人吃出健康,尝到美味。

本次生产中以12V气泵,每分钟80升流量的气泵为主,空气过滤芯以0.01微米两个过滤器串连,加上了一直以来包括网上所有专利中都未提及过的空气洗气装置,在对过滤系统的灭菌中,以105度对过滤器灭菌45分钟,时间到后打开气泵吹干过滤器本次培养的培养基也是最普通的,没有那些专利上的那么多要求,麦皮4% 玉米面2%黄豆面2% 硫酸镁0.5%磷酸二氢钾1% 白糖1%葡萄糖0.015(30升培养基加了40克)将三种原料混合,用温水泡10分钟,在锅里煮15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放进辅料,倒入灭菌好的培养器中,温度到达122度后保持45分钟,开启气泵,让培养器压力不底于0.05Map,温度到35度时在火焰的保护下接入也培养好的一级菌种,压力维持在0.04Map 之间,培养到35小时时,排气口气味开始失去原来培养基的味道,开始有了一级菌种的味道,到40小时时,培养器开始出现大量的菌球,压力维持0.015,增加了进气量,排气口出现带有十分弱的微酸感2020年2月22日星期六晚12:41。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优质食用菇,其菇体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硫化葱蒜味道,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追求,杏鲍菇的种植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液体菌种技术是一种高效、方便、重复性好且能够促进放大培养的菌株生长速度的技术。

本文旨在介绍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原料准备:在无菌条件下,将适量的玉米粉(或米粉、面粉)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0.3%的琼脂。

煮沸使琼脂充分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牛肉膏粉,再次充分搅拌均匀。

2、液体培养基接种:将培养菌株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转移到恒温摇床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一般为5-7天。

3、菌体分离:使用高速离心将菌体和培养基分离,用0.45 μm的滤膜过滤,获得纯化后的液体菌种。

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1、基质选择:在基质上进行栽培是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的一个重要步骤。

杏鲍菇最适合生长的基质包括秸秆、木屑、锯末、玉米芯等,也可以使用优质蘑菇渣、菜籽饼等废弃物质或菌袋底废料作为基质。

2、驯化和预处理:在进行杏鲍菇栽培前,需要对基质进行驯化和预处理。

驯化是通过加热、蒸汽灭菌等方式消毒基质,预处理则是在驯化基质的基础上对基质进行水分调节、调整基质pH值等操作。

3、接种:在基质中均匀撒上杏鲍菇液体菌种,然后进行松压、覆盖保湿等操作,使其能够迅速生长。

4、环境控制:在杏鲍菇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一般来说,最适合杏鲍菇生长的环境温度在20-25°C之间,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光照不宜过强。

5、收获和加工:杏鲍菇一般生长周期在20-30天左右,当杏鲍菇黑色孢子盖完全展开时,即可进行收获。

杏鲍菇采摘后应及时清理残留的残渣和污垢,最好在当天进行加工和包装,以保证杏鲍菇的品质和口感。

总之,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是一种高效、科学化的种植模式,其关键技术包括液体菌种生产、驯化与预处理、基质选择和环境控制等。

菌种繁育—液体菌种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

菌种繁育—液体菌种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优势:
5. 发菌速度
液体菌种接种后栽培袋的发菌速度明显快于固体菌种,而且生长整齐。产量上和固体菌种没有明显区别,甚至优 于固体菌种。
7. 风险分析
液体菌种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染菌的发酵罐接入到栽培袋中,损失巨大, 特别是现在国内开始大量使用700升的发酵罐,一次可接24吨干料制作的菌 袋。
空气压缩 → 过滤 ↓
配料 → 装罐 → 灭菌 → 冷却 → 接种 → 培养 → 液体种 ↑
试管斜面种 → 三角瓶颗粒种
(二)接种
灭菌结束后用冷水冷却至培养温度,在 无菌条件下接种,每瓶接入1.5-2cm2的 斜面菌种一块,让其悬浮于液体培养基 表面且使菌丝朝上,在适温下静置48小 时,待菌丝长至液体培养基中时,置摇 床上进行振荡培养。
采用液体菌种,栽培袋养菌时间仅为15天左右。 采用液体菌种,菌龄短,出菇整齐,比采用固体菌种的上市早。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目录
一、液体菌种设备原理 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优势:
1. 生产成本
固体菌种生产成本高于液体菌种。
2. 生产时间
液体菌种生长时间比固体菌种快。
3. 设备要求
液体菌种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投资。
4. 技术要求
液体菌种需要一定的食用菌以及微生物专业知识,固体菌种技术要求较低, 一般菇农都易掌握。
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① 空气过滤
④ 培养液
② 接种
⑤ 环境

溶氧量
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液体菌种工艺流程:
空气压缩 → 过滤 ↓
配料 → 装罐 → 灭菌 → 冷却 → 接种 → 培养 → 液体种 ↑

液体菌种生产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液体菌种生产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液体菌种生产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毛诗耿很多人在生产液体菌种中,有时成功了,有时失败了,成功的少失败的多,结果对液体菌种失去了信心。

既然能成功过多次,就表示液体菌种是可以成功的,失败了我们就找原因,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往后就可以克服问题,正常生产液体菌种。

液体菌种生产要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下关键问题:一、培养基的PH值的问题PH值如果不适当,偏酸性或者偏碱性都不利于液体菌种的生长,因此要根据不同品种来采用适当的PH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PH值正确了,该品种的液体菌种就生长得快,反之生长得就慢或者不长。

二、培养基的灭菌问题液体菌种的生产,整个过程必须是无菌的,否则就一定会失败。

培养基要灭菌彻底,一般来说,高压灭菌要保持121度30分钟以上,常压灭菌要保持100度8小时以上才能达到培养基无菌。

培养基无菌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基本条件,达不到则无法谈成功。

三、试管母种的纯度问题液体菌种的一级种来源于试管母种,如果试管母种纯度不高,本身带杂菌,那么再生产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要求试管母种一定要纯。

否则你永远也做不成功液体菌种。

四、培养中氧气的问题液体菌种生产中真菌进行的是有氧培养,而不是厌氧培养。

所以氧气一定要足够,装液量不要过多,在70-80%就足够了。

充氧量以10L的发酵罐为例,日充氧量为35L就足够了。

氧气少了,菌丝生长慢,过量了会造成培养基中的水份损失。

五、培养时间问题一般来说,培养成熟的时间,以平菇为例,一级种培养时间为4天,二、三级种培养时间为2-3天。

以静置后菌球占液体的80%左右,即可停止培养。

六、培养温度问题最适温度为25-28度,过高可能会烧死菌种,过低则生长速度很慢。

七、过滤系统问题空气过滤系统是个重要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前面的条件即使达到了,也做不好,因此,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

如果生产中能解决以上问题,那么液体菌种生产就非常的容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菌种的制作难点.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大连富森科技有限公司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五)2010年4月10日(五)液体菌种的制作难点1.试管的选择:生产液体菌种时,试管的选择非常重要,有好多的人就是在试管的选择上出问题,总是做不出专用母种。

在生产上,我们要求试管一是自己新生产的,再一个就是存放时间短的。

长期存放的、上面长霉菌的,一定不能用。

2.三角瓶专用母种的制作:三角瓶专用母种其实很好做,就是有些人不求甚解,以为接上种就可以,其实这样是永远都不会生产出三角瓶的。

这里面的操作细节一定要掌握。

3.发酵罐的制作细节:发酵罐其实很好操作,只是做为一个最后的环节,它要求的是细节。

操作规程上说的那些是对的,只是要想做得好,最好是学习一下。

由老师亲自做一次,注意哪个地方应该特别小心,也就是细节要特别小心,可保成功率。

4.接种技术:接种技术对于固体来说应该没什么的,可以在液体菌种上,是有说法的。

特别是一些特别品种,在接种时应该特别注意。

5.栽培料的含水量和接种量的控制:这一项没做好,是好多人做液体菌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需要一些计算公式和方法。

液体菌种制作与士兵用枪射击是一个道理,其实一般的人也会射击,可是要想一枪毙命,正中眉心,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理论上说的是一回事,实际上做的又是一回事。

正常情况下,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在做液体菌种时,成功率应该在95%以上。

能熟练掌握试管的制作、搅拌器和摇瓶机的液体菌种制作技术,能自己一个人操作液体菌种发酵罐、懂得不同品种的接种技术。

经常做的人,应该在98%以上,甚至更高。

这里面除了技术外,还有设备的问题。

(未完待续)大连富森科技有限公司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四)2010年4月10日三、液体菌种的制作过程及方法(一)试管种的生产:液体菌种对试管的纯度要求很高。

所以要自己会做试管种。

试管种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在我们要用种的前三个月,到市场上去看哪个菇符合要求,就买回来(也可以用自己保存的试管种均可)。

在接种箱内进行常规气雾(最好是高锰酸钾和甲醛)消毒,30分钟后,开始分离。

分离时先将用具消毒,然后用手把菇体分开,用镊子夹一小块菇肉(不同的菇取种位置不同),放到试管里。

塞上棉塞就行了。

这样的成功率一般在80%以上。

在菌丝生长阶段,要经常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

对菌丝生长不整齐的,有污染的,全部淘汰。

只留下没什么问题的,长满试管后,再取特定部位进行转管(见实操)。

菌丝长到**cm 时,从菌丝生长的尖端提取一小块,一般地认为,取****大小就可以了,不过从试验上看,提得**效果越好。

平菇一般提二次就可以了,提到五次,基本上与脱毒菌种效果差不多。

别的品种要多些,最多不超过五次,都可以达到提纯的目的。

(二)三角瓶专用母种生产:专用母种分固体和液体两种。

从生产技术上看,液体专用母种要难一些,是用电磁搅拌器或摇瓶机进行生产。

整个过程要4-7天时间,生产的液体种稍经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

液体菌种专用母种的配方就是用PDA加富配方去掉琼脂。

用三角瓶盛装,在高压锅里121℃保持30分钟就行了。

待三角瓶的温度降到30℃以下时,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内进行接种。

马上就可以进行搅拌或摇瓶了。

固体种生产时间要长些,保存的时间也长,而且方便运输。

固体专用母种一般污染要严重一些,有的人污染率要达到20-30左右。

固体专用母种我们现在一般不用,污染率太高,而且不好发现,最糟糕的是容易堵枪。

配方是把木屑过20-40目的筛,用去掉琼脂的PDA配方拌料,在121℃高压下灭菌2小时,待温度下降到30度以下时,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内进行常规接种。

一般20多天可以长好。

具有运输和贮存方便等特点。

搅拌器是应用磁性材料N、S极的异性吸引,同性相斥的原理制成的。

工作时,机械的磁转子转动时,瓶内的磁转子在瓶内跟着转,带动液体旋转,为液体供氧。

液体菌种培养基本条件是有一定的氧气、菌丝、水份和营养,几个因素溶合才能使菌丝快速繁殖。

由于转子的高速旋转,产生的菌丝被剪切成菌丝片段。

摇瓶机就是通过摇动液体,使空气与水溶合,增加液体中的氧气含量。

通过摇动,液体在瓶内翻滚,使菌丝滚动成菌球。

我们用液体专用母种。

(三)发酵罐生产生产时要先进行培养料的配制。

配料时先将土豆去皮切片,与麸皮混合后用不锈钢锅煮熟并取汁,再将辅料KH2PO4、MgSO4等溶入,混匀后装入罐中,也可将免煮培养基或公司提供的专用培养基直接加入到罐内加热灭菌,125℃维持40分钟到一小时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用冷水冷却至30℃以下。

将并瓶后的三角瓶专用种在火焰的保护下接到罐内进行培养,培养时根据不同的菌种,设定适宜的温度。

培养期间应注意观察菌球出现的时间、颜色和排出气体的气味等,压力控制在**Mpa。

如遇到停电,关闭排气阀来保持罐中处于正压状态。

来电后重新启动,并打开排气阀继续培养。

培养过程中,可随时采样分析,几天后待菌球密度符合要求时(从视镜或排料观察),即可接种。

(四)接种液体菌种生产结束后,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就要进行接种。

接种前要先将接种枪、连接管道用棉花塞上,放到高压锅里进行灭菌。

121℃20分钟就行了。

与此同时,将接种机打开工作。

在接种时,前几枪不要接到栽培袋里,应该先喷到量筒里,以检查接种量的大小。

全部接种过程都要在接种机下进行。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三)2010年4月10日(三)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液体菌种的生产方式可分为电磁搅拌法、摇瓶机法、简易深层发酵(吹氧)法、发酵罐法。

1.电磁搅拌法比较简单,投资也比较少,200元钱的投资就可进行生产。

从接种到菌丝长好要7天时间。

但也存在生产量小的缺点,所以生产中常用几个搅拌器同时生产来加以解决。

也可以用扩张法来加以解决。

主要生产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种接到三角瓶里,搅拌4-7天后得到大量的菌种。

2.摇瓶机法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接种简单,管理方便,生产量根据机器的设定而不同。

投资要1000-3000元钱。

但也存在噪音大等缺点。

生产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种接到瓶内,摇动。

一般7天左右会出现大大量的菌球。

3.简易深层发酵(吹氧)法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一些,主要是器材的联接要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如果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不能保证成功率。

投资也要3000多元。

生产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种接到容器内,通气培养7天,得到大量的菌球。

4.发酵罐法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涉及到好多方面的知识,很难自学成才,而且投资也高,一般要10000元以上。

如果你的生产量大或是菌种场,建议你还是用发酵罐比较好。

因为生产量大,很快就会把你的投资收回来,而且可以减轻你很多工作量。

发酵罐液体菌种的生产主要过程:专用母种的生产,时间在一周之内。

发酵罐接种后,一般品种在三到五天内生产好。

时间的长短一是看罐的大小,二是看品种。

各有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搅拌器生产的液体菌种是菌丝团,而摇瓶机法、简易深层发酵(吹氧)法、发酵罐法生产出来的液体菌种一般是菌球。

(四)液体菌种的工艺流程及生产要点工艺流程图:空气压缩→过滤↓配料→装罐→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液体种↑试管斜面种→三角瓶液体专用母种1.试管种的生产液体菌种对试管的纯度要求很高。

生产前,先要将试管种进行纯化,不然很难生产出液体种。

纯化的方法有二种:固体种生产法和菌种提纯法。

二者可任选其一。

2.三角瓶液体菌种专用母种生产专用母种分固体和液体两种。

从生产技术上看,液体专用母种要难一些,是用电磁搅拌器或摇瓶机进行生产。

整个过程要7天时间,生产的液体种稍经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

固体种生产时间要长些,保存的时间也长,而且方便运输。

但是,固体专用母种一般污染要严重一些,有的人污染率要达到20-30%左右。

我们建议用液体专用母种。

3.发酵罐生产生产时要先进行培养料的配制。

配料时先将土豆去皮切片,与麸皮混合后用不锈钢锅煮熟并取汁,再将辅料KH2PO4、MgSO4等溶入,混匀后装入罐中,也可将免煮培养基或公司提供的培养基直接加入到罐内加热,125℃维持40分钟到一小时左右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用冷水冷却至培养温度,而后将并瓶后的三角瓶专用种接到罐内进行培养,培养时根据不同的菌种,设定适宜的温度。

培养期间应注意观察菌球出现的时间、颜色和排出气体的气味等,控制好压力。

如遇到停电,关闭排气阀来保持罐中处于正压状态。

来电后重新启动,并打开排气阀继续培养。

培养过程中,可随时采样分析,几天后待菌球密度符合要求时(从视镜或排料观察),即可接种。

(五)液体菌种的检测方法1.菌球的形态:菌种长好后会看到大小均匀、活力旺盛、毛刺明显的大量的菌球,静止5分钟后菌球点菌液浓度的80%以上或不分层。

若菌球很少或大小不一,则可能是质量有问题。

2.菌液澄清度:菌液中除菌球外无其它固形物,菌液由前期的微浑浊变得澄清或橙黄色。

如变得浑浊不清则很可能是染菌。

3.菌液气味:到培养后期菌液的糖香味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或有或无的菌种特有的清香味。

若有臭味、酸味、霉味则是染菌。

4.不知道是什么:若依以上指标还不能判断菌种的质量,还可将菌种接到空白试管上,放在20-25℃条件下静止48小时左右,若表面菌种萌发明显,且无其它颜色的孢子,则多为正常,若有其它特殊颜色则为污染。

(未完待续)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二)2010年4月10日二、液体菌种的基础知识(一)液体菌种的优缺点1.优点:固体菌种的生产工艺,一般是由试管母种扩繁成二级种、三级种,生产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和场地,并且管理困难。

很难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液体菌种生产一般是由试管母种到发酵罐专用母种到发酵罐,具有菌龄短、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接种到培养料内有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等特种点。

适合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相对于固体菌种,液体菌种有以下优点:(1)液体菌种生产周期短。

从试管母种到专用母种到发酵罐子一般要15天就完成了。

而固体种需要70天左右。

(2)接种迅速,萌发点多。

液体菌种接种与玩水枪相似,一般一小时可以接种2000-3000袋。

接种后,萌发点多、发菌快、出菇周期短。

接种24小时菌丝布满料面,15天左右长满菌袋。

(3)污染少、成本低。

液体菌种由于萌发快,杂菌来不及污染菌种就已经布满表面,污染的机会很少,污染率很低。

用液体菌种接种一般每袋菌种成本是2-5分钱。

(4)品种更换方便。

如果想更换品种,10天就可以生产好菌种,不象固体菌种那样得提前二个月生产菌种。

(5)适宜工厂化生产。

可直接大批量生产菌袋。

为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2.缺点:(1)一次性投资大。

一般都得1多万元。

(2)技术要求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