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找五子》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描述:《中国传统相声》,于上世纪90年代在曲艺之乡天津录制完成,邀请了全国各地相声名家通力合作,收录了包括马志明、魏文亮、苏文茂、于宝林、田立禾、李伯祥等名家的精彩传统相声作品,是了解传统相声的重要途径,具有相当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32-4乌龙院,于宝林冯宝华32-3学梆子,魏文华王文玉32-2渭水河,于宝林冯宝华32-1文章会,马志明黄族民31-3财迷回家,李伯祥杜国芝31-2戏迷游街,魏文亮张永久31-1学四省,王世臣赵世忠30-4说大话,苏文茂王佩元30-3训徒,田立禾、王文玉、刘学仁30-2学徒,寇庚儒单口30-1怯算命,李伯祥杜国芝29-4拴娃娃,王世臣赵世忠29-3揭瓦,魏文亮张永久29-2大保镖,马志明黄族民29-1献地图,王世臣赵世忠28-3老老年,王世臣赵世忠28-2灯谜,魏文华王文玉28-1树没叶,魏文亮张永久27-4双字意佟守本赵世忠27-3黄鹤楼,魏文华魏文亮27-2三国人物论,苏文茂王佩元27-1对座数来宝,佟守本郑福山26-4答非所问,苏文茂王佩元26-3朱夫子,王世臣赵世忠26-2打元宵,马志明黄族民26-1卖布头,于宝林冯宝华25-4傻子学乖,魏文亮单口25-3金龟铁甲,田立禾王文玉25-2称谓,马志明黄族民25-1相面,苏文茂王佩元24-4学西河,于宝林冯宝华24-3大娶亲,马志明黄族民24-2天文学,魏文华王文玉24-1连升三级,寇庚儒单口23-3口吐莲花,王世臣赵世忠23-2窦公训女,田立禾王文玉23-1写对联,李伯祥杜国芝22-4帮厨,田立禾刘学仁22-3数来宝,佟守本郑福山22-2学四相,王世臣赵世忠22-1汾河湾,魏文华魏文亮21-4窝头论,田立禾王文玉21-3怯洗澡,王世臣赵世忠21-2俏皮话,田立禾王文玉21-1夸住宅,马志明黄族民第二卷20-4打醋,苏文茂王佩元第二卷20-3白事会,马志明黄族民第二卷20-2珍珠翡翠白玉汤,寇庚儒单口第二卷20-1八大吉祥,马敬伯黄族民第二卷19-4江湖口,田立禾单口第二卷19-3秦琼战关公,王长林赵世忠第二卷19-2弦子书,田立禾王文玉第二卷19-1方言误,张永熙赵世忠第二卷18-4武松打虎,王祥林寇庚杰第二卷18-3翻四辈,佟守本田立禾冯宝华第二卷18-2断弦,史文惠王文友第二卷18-1南弹北弦,张永熙赵世忠第二卷17-4打油诗,王祥林单口第二卷17-3洪羊洞,王长林赵世忠第二卷17-2圣贤愁,张永熙赵世忠郭德纲长篇单口相声济公传郭德纲从艺二十周年相声系列郭德纲2009五一相声大会怀念张文顺先生相声专辑第二卷17-1卖五器,田立禾王文玉第二卷16-3讲三国,高笑林冯宝华第二卷16-2四管四辖,张奎清刘英琦徐德魁赵世忠第二卷16-1遇皇后,刘洪沂杨少华第二卷15-4传辈钱,刘英琦张奎清第二卷15-3梆子杂谈,魏文华王文玉第二卷15-2烧骨记,马志明黄族民第二卷15-1梦中婚,高笑林冯宝华第二卷14-3日遭三险,寇庚儒单口第二卷14-2学梁祝,魏文华王文玉第二卷14-1报菜名,马志明黄族民第二卷13-4滑油山,高笑林、冯宝华第二卷13-3哭论,王谦祥、李增瑞第二卷13-2万人迷,佟守本、范振钰第二卷13-1杂学唱,刘洪沂、陈惠增第二卷12-4扒皮员外,王祥林、寇庚杰第二卷12-3天王庙,马敬伯、黄族民第二卷12-2迷信论,田立禾单口第二卷12-1故事谜语,张永熙、赵世忠第二卷11-3丢驴吃药,田立禾单口第二卷11-2过关,刘洪沂、陈惠增第二卷11-1南方话,史文惠、王文友第二卷10-4吃月饼,杨少华单口第二卷10-3粥挑子,高笑林、冯宝华第二卷10-2红鸾喜,王长林、范振钰第二卷10-1白字会,马敬伯、黄族民第二卷9-3开粥场,马志明、黄族民第二卷9-2骗术,田立禾、刘学仁第二卷9-1八扇屏,苏文茂、赵世忠第二卷8-4五兴楼,马敬伯、黄族民第二卷8-3捉放曹,魏文华、冯宝华第二卷8-2小抬杠,寇庚杰、寇庚儒第二卷8-1珍珠倒卷廉,张永熙、赵世忠第二卷7-3四字联音,张奎清、刘英琦、徐德魁、赵世忠第二卷7-2学外语,苏文茂、王佩元第二卷7-1黄半仙,寇庚儒单口第二卷6-4太平歌词,王长林单口第二卷6-3酒令,苏文茂、马志明、王佩元第二卷6-2京评越,张永熙、赵世忠第二卷6-1人情话,马三立单口第二卷5-3哭当票,高笑林、冯宝华第二卷5-2地理图,佟守本、范振钰第二卷5-1学唱大鼓,张永熙、赵世忠第二卷4-4鸡冠花,马敬伯、黄族民第二卷4-3五行诗,苏文茂、赵世忠第二卷4-2家庭方言,史文惠、王文友第二卷4-1山东斗法,徐德魁单口第二卷3-4学京剧,高笑林、冯宝华第二卷3-3讲四书,马敬伯、黄族民第二卷3-2绕口令,寇庚杰、寇庚儒第二卷3-1英台修书,张永熙、赵世忠第二卷2-4学唱三曲,张永熙、赵世忠第二卷2-3买卖论,佟守本、范振钰第二卷2-2算卦,田立禾单口第二卷2-1卖挂票,马志明、黄族民第二卷1-4结巴论,高笑林、冯宝华第二卷1-3失空斩,王常林、范振钰第二卷1-2赞马诗,杨少华单口第二卷1-1罗成戏貂婵,王谦祥、李增瑞第一卷,武坠子,魏文亮张永久第一卷,铡美案,于宝林、冯宝华第一卷,哭的艺术,田立禾、刘学仁第一卷,数来宝,马志明、黄族民第一卷,杂学唱,魏文华、王文玉第一卷,买桥票,田立禾单口第一卷,山东二簧,魏文亮、张永久第一卷,太平歌词,马志明、黄族民第一卷,怯剃头,田立禾单口第一卷,摸摸涮涮,马志明、黄族民第一卷,汾河湾,苏文茂、王佩元第一卷,茅房话,马志明、黄族民第一卷,美人赞,魏文亮、张永久第一卷,醋点灯,李伯祥、杜国芝第一卷,反七口,魏文亮、张永久第一卷,大上寿,于宝林、冯宝华第一卷,闹公堂,魏文亮、张永久第一卷,托妻献子,田立禾、王文玉第一卷,师傅经,于宝林、冯宝华第一卷,拉洋片,马志明、黄族民第一卷,家庭论,田立禾单口传统相声第一卷,学评戏,魏文华王文玉传统相声第一卷,抡弦子,田立禾刘学仁传统相声第一卷,白吃猴,于宝林冯宝华传统相声第一卷,下象棋,田立禾单口传统相声第一卷,庸医,田立禾单口传统相声第一卷,女招待,田立禾单口传统相声第一卷,灯谜,李伯祥杜国芝传统相声第一卷,找堂会,魏文亮张永久传统相声第一卷,五行诗,于宝林冯宝华传统相声第一卷,山东话,田立禾王文玉传统相声第一卷,倒扎门,魏文亮张永久传统相声第一卷,劝架,田立禾单口传统相声第一卷,洋药方,魏文华王文玉传统相声第一卷,铃铛谱,于宝林冯宝华传统相声第一卷,抚瑶琴,苏文茂王佩元传统相声第一卷,拔牙,田立禾单口传统相声第一卷,白字县官,苏文茂单口传统相声第一卷,怯讲究,李伯祥杜国芝传统相声第一卷,交地租,李伯祥杜国芝传统相声第一卷,批捉放,于宝林冯宝华传统相声第一卷,灯迷,李伯祥杜国芝传统相声第一卷,哭四出,于宝林冯宝华传统相声第一卷,论捧逗,苏文茂王佩元传统相声第一卷,顺情说好话,苏文茂王佩元传统相声第一卷,侥幸心理,田立禾单口传统相声第一卷,熬香瓜,田立禾单口传统相声第一卷,五红图,赵伟洲张金玉郭德纲长篇单口相声济公传郭德纲从艺二十周年相声系列郭德纲2009五一相声大会怀念张文顺先生相声专辑天津茶馆相声选萃郭德纲:清官巧断家务事爆笑相声TV版百看不厌搞笑广告百年笑声·相声大师爆笑校园相声集锦历届相声大赛优秀作品历届春晚相声大全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经典相声视频合集快乐驿站搞笑相声大全每天搞笑一分钟郭德纲德云社相声视频郭德纲单口,辛十四娘09,德云社搞笑相声郭德纲大实话忘词版,德云社搞笑相声郭德纲恶搞康熙微服私访记郭德纲大实话忘词版,德云社搞笑相声郭德纲王文林,怯洗澡下集,德云社搞笑相声郭德纲单口,辛十四娘04,德云社搞笑相声德云社群口,蒙人杯相声大赛何云伟李菁,教你发财,德云社北京相声大会相声何云伟李菁《学小曲》郭德纲单口,笨狗熊,德云社相声,私房相声郭德纲单口,论骗子,德云社搞笑相声郭德纲恶搞潘金莲郭德纲于谦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上何云伟李菁,数来宝,德云社相声专场郭德纲于谦返场(天津省亲)何云伟李菁,卖布头,德云社相声专场何云伟李菁,四大须生郭德纲2012相声《K歌之王》于谦高峰,搞笑大约在冬季郭德纲于谦2012最新相声:美女幽魂郭德纲单口,辛十四娘01,德云社搞笑相声。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文本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文本相声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幽默诙谐的对话和表演为特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文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1.《狗咬吕洞宾》吕洞宾是道家八仙之一,相声中常以他的形象来开场。
这个段子讲述了一只狗咬了吕洞宾的故事,通过夸张的表演和幽默的对白,让观众捧腹大笑。
2.《卖拐》这个段子讲述了一个卖拐的人如何用巧妙的手法骗取路人的钱财的故事。
通过对话和动作的配合,演员们将这个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3.《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段子讲述了刘姥姥第一次进入大观园的情景,她对园中的景色和建筑感到非常惊讶和好奇。
演员们通过夸张的表演和幽默的对白,将刘姥姥的喜悦和惊讶表现得淋漓尽致。
4.《卖油翁》这个段子讲述了一个卖油翁如何用巧妙的手法骗取顾客的故事。
演员们通过对话和动作的配合,将这个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让观众捧腹大笑。
5.《黄粱梦》这个段子讲述了一个人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成为了官员,过上了富贵的生活。
但当他醒来后,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梦。
通过对话和动作的配合,演员们将这个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6.《二进宫》这个段子讲述了一个人两次进宫的故事,第一次是误入皇宫,第二次是被皇帝召见。
通过对话和动作的配合,演员们将这个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让观众捧腹大笑。
7.《卖马》这个段子讲述了一个卖马的人如何用巧妙的手法骗取顾客的故事。
演员们通过对话和动作的配合,将这个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让观众捧腹大笑。
8.《打灯谜》这个段子讲述了一群人在灯谜会上猜灯谜的故事。
通过对话和动作的配合,演员们将这个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文本,每个段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人忍俊不禁。
相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能够带给观众欢乐和娱乐,更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希望相声这一艺术形式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喜爱。
中国相声族谱(完整篇)

中国相声族谱(完整篇)摘要:1.引言:介绍中国相声的发展历程和族谱的重要性2.第一代至第四代相声艺人的介绍3.第五代至第十代相声艺人的介绍4.结论:总结中国相声的发展和族谱的意义正文:一、引言中国相声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曲艺表演艺术,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明朝。
作为一种富有民间色彩的表演艺术,相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相声族谱则是记录相声艺人传承关系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反映了相声艺术的历史演变,也是研究相声艺人师承关系的重要参考。
二、第一代至第四代相声艺人的介绍第一代相声艺人以张三禄为代表,他们是相声艺术的开创者。
第二代相声艺人包括朱绍文、阿彦涛、沈春和等人,他们在相声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代相声艺人以朱绍文为代表,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更加成熟。
第四代相声艺人包括恩绪、李德钖等人,他们在相声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三、第五代至第十代相声艺人的介绍第五代相声艺人以裕德隆为代表,他们在艺术传承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六代相声艺人包括焦德海、徐长福等人,他们的表演风格各具特色,为相声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七代相声艺人以裕二福为代表,他们在艺术传承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第八代相声艺人包括李长春、高闻元等人,他们的表演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第九代相声艺人以王有道为代表,他们在相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十代相声艺人以广阔泉、高玉峰等人为代表,他们在相声界的影响力和艺术成就不可忽视。
四、结论总之,中国相声族谱记录了相声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师承关系,反映了相声艺人的传承精神和艺术追求。
作为一门传统的民间曲艺表演艺术,相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传统相声文本】

【传统相声⽂本】对⼝相声26——⼤登殿【传统相声⽂本】对⼝相声26——⼤登殿(转)甲:相声节⽬和其它曲种不⼀样。
⼄:好啊!甲:嗯,好⾛东的不⾛西。
⼄:这话倒对。
甲:好吃萝⼘不吃梨。
⼄:是啊!甲:每个⼈的爱好,有所不同。
⼄:各⼈有各⼈的爱好。
甲:就拿我本⼈来说。
⼄:您?甲:我就喜欢唱。
⼄:爱唱。
甲:爱京剧。
⼄:⼆簧。
甲:对。
当然是了,也根据每个⼈的特长。
⼄:对,您嗓⼦好。
甲:要是您这样的嗓⼦,能让您唱去吗?⼄:哎呀!我这嗓⾳不太好,您听这味⼉的(学),哎,您看。
甲:您这嗓⼦就像瓢似的。
我就爱好唱。
⼄:您这嗓⼦⼀定豁亮了。
甲:西⽪,⼆簧,⼤平歌词,时调⼩曲⼉,梆⼦,落⼦,我全爱好。
⼄:您刚才不是说唱⼆簧吗?甲:是啊,对花脸,我最感兴趣。
⼄:您唱两句咱们听听。
甲:您不相信?⼄:哎。
甲:我唱两句您听。
⼄:唱什么呀?甲:我给你唱花脸戏<<丁甲⼭>>好吗?⼄:好,您来两嗓⼦。
甲:您听听,花脸讲究⿐⾳。
⼄:噢。
甲:<<丁甲⼭>>。
(唱)“俺李逵做事太莽撞。
”哼--⿐⾳,哼--⼄:这不好看。
⾏,⾏。
甲:爱好。
⼄:花脸。
甲:花脸分多少种。
⼄:还不⼀样?甲:哎,有铜锤花脸,有架⼦花脸。
⼄:我说:什么叫架⼦花脸?甲:您听过那<<法门寺>>没有?⼄:听过。
甲:<<法门寺>>⾥那刘瑾,就是架⼦花脸。
⼄:就是那位“九千岁”?甲:哎。
对。
⼄:他怎么唱?甲:那道⽩是这味⼉的。
⼄:您来来?甲:“四海腾腾庆升平。
”⼄:多⾜。
甲:“锦绣江⼭咱⼤明。
”达台,达台。
⼄:这是什么⼩锣?甲:这是⼿锣。
⼄:噢!甲:“满朝⽂武尊咱贵,何必西天把佛成。
”⼄:噢。
甲:“咱家--”⼄:“刘瑾。
”甲:猪⼋戒!⼄:那出?这是……甲:这出你会。
⼄:我不明⽩。
甲:告诉你,这就是架⼦花脸。
⼄:咱们研究研究,什么叫铜锤花脸?甲:你听过那个<<捉放曹>>没有?⼄:<<捉放曹>>,我听过。
甲:那曹操,就是铜锤花脸。
⼄:怎么个味⼉?甲:⼀叫板这味⼉的。
⼄:您学学?甲:在帘⾥边:“马来!”⼄:俩⾳⼉。
传统相声大全

传统相声大全什么是相声?相声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以幽默而夸张的口语对话为表现手法,结合说、笑、唱、念、打等表演形式,以及夸张的动作和语言技巧,以逗人发笑为目的,传达各种情感和思想。
相声通常由两个或多个演员共同进行,其中一人是主角,负责说台词,而其他人负责扮演其他角色或起配合作用。
相声诞生于中国的京剧和评剧之间,起初是评书讲者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故事,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和接受,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相声的发展历史相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戏曲或说书,其发展脉络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南北相声时期、鼻祖黄初平时期和现代相声时期。
南北相声时期南北相声时期是指相声起源于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发展阶段。
南方相声以“小河南”为代表,主要以评书和曲艺为基础,讲述地方民间故事,并加入了一些口技和戏剧元素。
北方相声以京剧和评剧为基础,发展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北方,相声艺术家主要以说书和杂耍为基础,逐渐形成了相声的基本模式。
鼻祖黄初平时期相声的鼻祖黄初平是清末民初时期的相声艺术家,他的相声作品脍炙人口,被誉为相声的奠基人。
他将相声艺术发展到了极致,成为了相声艺术的代表人物。
黄初平的相声作品以幽默诙谐、生动活泼为特点,表现了他深厚的演技和艺术素养。
现代相声时期现代相声时期是指相声在20世纪以后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相声演员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相声形式,使相声艺术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
同时,相声也逐渐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元素,呈现出了更强的时代感。
传统相声的特点和表演形式传统相声的特点是以幽默、夸张、生动活泼为主要表演风格。
演员通过对话、说台词、唱戏曲、模仿他人的声音和动作等方式,将故事情节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
相声的表演形式包括说笑话、吐槽、模仿、歌唱、击打道具等,既有唱段,又有快板,甚至可以加入舞蹈和杂技等元素。
传统相声的表演通常需要两个或多个演员互相配合和协调,要求演员的口才、语言技巧和表演能力都非常高超。
相声种类

相声种类首先按其表演形式分类,可分为三类: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
其中又以对口相声最为常见。
二人分甲乙,甲为逗哏,乙为捧哏。
对口相声又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叙述类的“一头沉”,甲是叙述故事者,乙是提问者,如《丢驴吃药》、《醋点灯》、《梦中婚》等;二是二人辩论类的“子母哏”,甲乙二人争论问题,如《铃铛谱》、《对春联》等;三是朗诵类的“贯口活”,甲一口气叙述一件事,如《八扇屏》中叙述几段历史故事,《地理图》中叙述许多中外地名等。
单口相声往往是故事型的笑话,如《珍珠翡翠白玉汤》、《山东斗法》等。
群口相声可以分两种:一是出诗答对、文字游戏式的作品,如《双字意》、《四字联音》等;二是小喜剧式的作品,如《扒马褂》、《大审诓供》等。
这样的分类比较简单,也容易为人所接受。
进一步说,传统相声也可以按照说、学、逗、唱,分为四类;甚至再加上批、讲、论、怯,构成八类:说的曲目所占比例最多,如《拴娃娃》、《开粥厂》、《主客问答》、《文章会》等;学的曲目,如《学四相》、《学叫唤》、《卖布头》、《学电台》等;逗的曲目,如《五红图》、《铃铛谱》、《大相面》、《对春联》等;唱的曲目,最早是学唱太平歌词,后来是学唱各种戏曲和鼓曲等,如《学大鼓》、《学京剧》、《大上寿》等;还有带戏曲走场的“腿子活”,如《黄鹤楼》、《汾河湾》、《窦公训女》、《洪洋洞》等。
至于批、讲、论、怯等四类,是从说的节目中分化出来的。
批的曲目,多以歪批制造噱头,如《批三国》、《批聊斋》等;讲的曲目,如《讲四书》、《讲三字经》、《讲百家姓》等;论的曲目,如《打牌论》、《小买卖论》、《偷论》、《家庭论》等;怯的曲目,如《怯拉车》、《怯相面》、《怯剃头》、《怯跟班》等。
“怯”在这里暗含嘲弄之意。
再进一步说,传统相声还可以做以下细分:一贯口(连续大段台词的表述)活。
例如《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
二倒口(摹仿各地方言)活。
例如《学四相》、《找堂会》、《怯拉车》等。
传统相声大全目录

传统相声大全目录传统相声大全【一】(001)佟守本、郑福山《对坐数来宝》(002)苏文茂、王佩元《三国人物论》(003)魏文华、魏文亮《黄鹤楼》(004)佟守本、赵世忠《双字意》传统相声大全【二】(005)魏文亮、魏文华《汾河湾》(006)王世臣、赵世忠《学四相》(007)佟守本、郑福山《数来宝:达仁堂》(008)田立禾、刘学仁《帮厨》传统相声大全【三】(009)马志明、黄族民《夸住宅》(010)田立禾、王文玉《俏皮话》(011)王世臣、赵世忠《怯洗澡》(012)田立禾、王文玉《窝头论》传统相声大全【四】(013)寇庚儒《连升三级》(014)魏文华、王文玉《天文学》(015)马志明、黄族民《大娶亲》(016)于宝林、冯宝华《学西河》传统相声大全【五】(017)于宝林、冯宝华《卖布头》(018)马志明、黄族民《打元宵》(019)王世臣、赵世忠《朱夫子》(020)苏文茂、王佩元《答非所问》传统相声大全【六】(021)李伯祥、杜国芝《怯算命》(022)寇庚儒《学徒》(023)田立禾、王文玉、刘学仁《训徒》(024)苏文茂、王佩元《说大话》传统相声大全【七】(025)魏文亮、张永久《树没叶》(026)魏文华、王文玉《灯谜》(027)王世臣、赵世忠《老老年》传统相声大全【八】—(028)马志明、黄族民《文章会》(029)于宝林、冯宝华《渭水河》(030)魏文华、王文玉《学梆子》(031)于宝林、冯宝华《乌龙院》传统相声大全【九】(032)王世臣、赵世忠《献地图》(033)马志明、黄族民《大保镖》(034)魏文亮、张永久《揭瓦》(035)王世臣、赵世忠《拴娃娃》传统相声大全【十】(036)苏文茂、王佩元《相面》(037)马志明、黄族民《称谓》(038)田立禾、王文玉《金龟铁甲》(039)魏文亮《傻子学乖》传统相声大全【十一】(040)李伯祥、杜国芝《写对联》(041)田立禾、王文玉《窦公训女》(042)王世臣、赵世忠《口吐莲花》传统相声大全【十二】(043)王世臣、赵世忠《学四省》(044)魏文亮、张永久《戏迷游街》(045)李伯祥、杜国芝《财迷回家》传统相声大全【十三】(046)马敬伯、黄族民《八大吉祥》(047)寇庚儒《珍珠翡翠白玉汤》(048)马志明、黄族民《白事会》(049)苏文茂、王佩元《打醋》传统相声大全【十四】(050)苏文茂、赵世忠《八扇屏》(051)田立禾、刘学仁《骗术》(052)马志明、黄族民《开粥厂》传统相声大全【十五】(053)高笑林、冯宝华《梦中婚》(054)马志明、黄族民《烧骨记》(055)魏文华、王文玉《梆子杂谈》(056)刘英琦、张奎清《传辈钱》—传统相声大全【十六】(057)马志明、黄族民《报菜名》(058)魏文华、王文玉《学梁祝》(059)寇庚儒《日遭三险》传统相声大全【十七】(060)刘洪沂、陈惠增《杂学唱》(061)佟守本、范振钰《万人迷》(062)王谦祥、李增瑞《哭论》(063)高笑林、冯宝华《滑油山》传统相声大全【十八】(064)张永熙、赵世忠《故事谜语》(065)田立禾《迷信论》(066)马敬伯、黄族民《天王庙》(067)王祥林、寇庚杰《扒皮员外》传统相声大全【十九】(068)寇庚儒《黄半仙》(069)苏文茂、王佩元《学外语》(070)刘英琦、张奎清、徐德魁、郭世忠《四字连音》传统相声大全【二十】(071)王谦祥、李增瑞《罗成戏貂蝉》(072)杨少华《赞马诗》(073)王长林、范振钰《失空斩》(074)高笑林、冯宝华《结巴论》传统相声大全【二十一】(075)马志明、黄族民《卖挂票》(076)田立禾《算卦》(077)佟守本、范振钰《买卖论》(078)张永熙、赵世忠《学唱三曲》传统相声大全【二十二】(079)田立禾、王文玉《卖五器》(080)张永熙、赵世忠《圣贤愁》(081)王长林、赵世忠《洪洋洞》(082)王祥林《打油诗》传统相声大全【二十三】(083)张永熙、赵世忠《南弹北弦》(084)史文惠、王文友《断弦》—(085)佟守本、冯宝华、田立禾《翻四辈》(086)王祥林、寇庚杰《武松打虎》传统相声大全【二十四】(087)马三立《人情话》(088)张永熙、赵世忠《京评越》(089)苏文茂、马志明、王佩元《酒令》(090)王长林【太平歌词】《白蛇传》传统相声大全【二十五】(091)徐德魁《山东斗法》(092)史文惠、王文友《家庭方言》(093)苏文茂、赵世忠《五行诗》(094)马敬伯、黄族民《鸡冠花》传统相声大全【二十六】(095)张永熙、赵世忠《学大鼓》(096)佟守本、范振钰《地理图》(097)高笑林、冯宝华《哭当票》传统相声大全【二十七】(098)张永熙、赵世忠《英台修书》(099)寇庚杰、寇庚儒《绕口令》(100)马敬伯、黄族民《讲四书》(101)高笑林、冯宝华《学京剧》传统相声大全【二十八】(102)刘洪沂、杨少华《遇皇后》(103)刘英琦、张奎清、徐德魁、郭世忠《四管四辖》(104)高笑林、冯宝华《讲三国》传统相声大全【二十九】(105)张永熙、赵世忠《珍珠倒卷帘》(106)寇庚杰、寇庚儒《抬杠》(107)魏文华、冯宝华《捉放曹》(108)马敬伯、黄族民《五兴楼》传统相声大全【三十】(109)张永熙、赵世忠《方言误》(110)田立禾、王文玉《弦子书》(111)王长林、赵世忠《秦琼战关公》(112)田立禾《江湖口》传统相声大全【三十一】—(113)马敬伯、黄族民《白字会》(114)王长友、范振钰《红鸾喜》(115)高笑林、冯宝华《粥挑子》(116)杨少华《吃月饼》传统相声大全【三十二】(117)刘洪沂、陈惠增《过关》(118)史文惠、王文友《南方话》(119)田立禾《丢驴吃药》。
相声段名

相声段名(附传统相声名)渴美追爱树拔牙白吃帮厨表态猜歌猜字踩脚测字拆迁拆字扯皮吃主传谣串调春播错位搭车打针大话倒字灯谜底漏钓鱼斗法方言废话风灾抚琴改歌改名改行赶考海燕河湾画像画信教训叫人揭瓦节日结婚解剖戒烟借钱敬礼进城纠纷酒诗开会懒汉乐园离婚聊天论拳埋怨买猴买伞买鞋卖马没劲命脉拍卖攀亲仆赞偏方歧途签约谦虚情怨娶亲劝架劝驴认亲诗医属牛说变说海说洋说字颂歌送别送妆算卦抬杠谈美探病探社挖宝威胁文庙喜丧洗礼戏迷献宝相面乡音心累学唱学乖学徒训夫训徒押宝养猫要帐医生庸医扎针找糖照相照像追车追溯着急字象醉酒昨天橄榄爱什么爱优点爱与美熬柿子扒马褂八扇屏八字谜白吃猴白蛇传白事会百吹图百花颂百家姓百泉图百县游办年货办晚会包青天报菜名报站名北海游北京话比心灵比丈夫别扭话哺乳诗不离婚不一定猜谜语财神爷查卫生唱京剧吃饺子吃元宵吃月饼揣骨相闯三关春姑娘醋点灯打白朗打百分打传呼打灯谜打电话打督邮打蛤蚤打金枝打篮球打麻将打牌论打油诗大保镖大脑袋大篷车大娶亲大上寿大审案大相面大烟斗大与小当行论倒扎门地理图颠倒话调个儿豆腐房对春联对对子对歌儿多与少儿女赞二百五二重唱反七口反正话汾河湾风格赞奉承人福寿全父与子改毛病改门脸杠刀子搞对象蛤蟆曲蛤蟆鼓公仆赞狗撅嘴古董王棺材铺官场斗韩青天含梨片郝市长好啊好好好好合家欢黑帮宴洪羊洞红灯记侯扶倒花儿美化蜡扦换包装黄半仙黄鹤楼活词典活电脑活烈士夹板气家务事假大空假凤凰假行家捡项链将帅图讲帝号讲礼貌讲卫生交地租交谊舞交租子结巴论解学士借电话借火儿金刚腿酒令儿酒状元君臣斗开会迷开粥厂看蹭戏看红岩看球赛看山虎看足球空城计哭四出哭笑论苦人赞夸讲究夸老师夸住宅拉洋片老放牛老老年老马家老少乐老同学懒大嫂练气功两面人铃铛谱楼道曲流行语乱形容论捧逗买佛龛买桥票卖包子卖布头卖膏药卖估衣卖挂票卖五器卖枕头茅房话没文化没主意美人赞美容院纳税好闹公堂宁波话牛头轿女队长女招待拍手歌配角谈批聊斋批三国批生意聘文书评关羽气迷心牵牛记谦虚论悄悄话巧答题俏皮话怯跟班怯教书怯拉车怯卖菜怯剃头怯洗澡秦香莲请剧团琼林宴全德报全上来绕口令认倒霉扔靴子三棒鼓三节会三近视三字经山东话山歌情生意经省略语师夫经十二缺受不了叔嫂情树没叶数来宝耍猴儿拴娃娃双星会谁是贼说大话说瞎话说谚联四辈儿四字歌特种病天文学天仙配跳大神跳神儿跳舞迷贴膏药铁公鸡铁面人听广播同仁堂万佛楼万事通王宝钏忘词儿文章会文昭关窝头论我爸爸我有钱乌龙院无鬼论武坠子五红图五十子五行诗西北风西江月戏与歌下江南下象棋献地图相婆婆橡皮膏小飞车小康庄歇后语写对子新酒令学梆子学藏话学唱歌学大鼓学电台学方言学京剧学模特学评戏学评剧学曲艺学四相学四省学斯文学外语学哑语学越剧学坠子学裘派谚语谈洋奴才阳平关摇篮曲要条件夜行记一比七一贯道一家人一匹马忆当年迎春曲拥军曲油水大友谊颂语言美杂学唱贼说话怎么了铡美案找对象找舅舅找毛病找师傅找堂会赵州桥治感冒粥挑子朱夫子住医院祝愿歌装小嘴追韩信捉放曹醉酒歌尊重人做大褂坐电车坐汽车走亲家倭瓜镖哏政部81层楼左派行医阿弥陀佛哎哟妈妈爱称趣谈爱的选择爱的挫折爱民新曲爱情的歌爱情之歌八大改行爸爸儿子白日说梦白字知县白字司令百分儿迷百花盛开百听不厌梆子今昔爆炸新闻彬彬有礼兵发云南兵站之家播音趣谈不同风格不宜动土不正之风财迷回家财迷丈人参加婚礼超级明星成语新篇丑态百出出口成章处长上课穿针引线辞职以后寸步难行错办好事搭配协会大办喜事大话神奇大会见闻大家研究大声小声当红小生到底怨谁道德法庭得寸进尺地名谜语电视速配电梯奇遇东京客人东施效颦动力研究动物世界洞房趣话洞房絮语豆腐侍郎逗你玩儿都不怨谁都门纪略对答如流多层饭店多多关照多子多福二轮典故发财有术法卡军神法制漫谈方言外语方言土语方言歌曲方言研究非砸不可风雨归舟夫妻之间富了以后肝胆相照高原彩虹歌唱流派歌曲漫游歌曲问答歌厅轶事狗年侃狗孤儿不孤雇来的爹关上门说管子斗富广州之最规矩套子哈尔滨人汉英捧逗好梦不长红楼百科红先黑后侯大明白侯氏编导猴的自白糊涂的爱虎口遐想虎年谈虎欢歌笑语欢迎批评会吃会喝火红的心获奖以后祸不单行急中生智即景生唱计划生育家庭烦恼家庭纠纷家庭方言家庭怪事家庭主角家庭喜剧假话世家假话真情见景生唱见义勇为教子有方轿夫新传皆大欢喜节日游戏金龟铁甲金批彩卦紧急排练京话杂谈京九演义京味洋歌竞放歌喉近亲结婚救救孩子旧曲新唱军歌研究开拍之前口吐莲花枯木逢春哭的艺术哭笑不得拉网小调喇叭声声滥竽充数劳动号子老北京话老鼠秘语老头醉酒礼貌问答连升三级恋爱专家梁山会议两张照片两种态度临死之前临终忏悔邻里之间灵魂出壳龙的传说楼上楼下鲁剧杂谈麻将风波漫话北京漫游中国帽子工厂没有爱人美名远扬妙趣网生妙手成患妙语惊人灭鼠轶事明天开始名不符实名门之后摸摸涮涮模特轶事摩登时代牡丹之歌男兵女兵男女有别内外有别鸟语花香牛年谈牛怕字当头攀龙附凤评剧新貌评书漫谈婆媳之间骑驴找驴气贯长虹千方百计乾隆再世瞧这俩爹巧对影联巧立名目巧嘴媒婆切糕架子秦琼卖马求学心切人名趣谈人鸟之间人情竞争日遭三险如此办学如此要求如此招聘如此求婚如此典礼如此家族如此照相如此发财如何是好三不愿意山东二簧山中奇兽善意恶语上学路上神兵天降生财无道生日祝词诗情画意始于足下谁不容易谁说了算谁有毛病说学逗唱说一不二死里逃生苏三起解他俩像谁台湾来信太公卖面太平歌词谈情说爱糖醋活鱼特大新闻特殊发明特殊采访特殊生活天南地北同桌的你突发奇想托妻献子万众一心危言耸听为了孩子我爱北大我的老师我的历史我的儿子我的爸爸我的革命我是导演我要补课我与乘客无名英雄武松打虎五彩缤纷五官争谦五官争功五籍争光五十个子五味俱全舞台趣闻舞台风雷西行漫记喜事临门戏剧杂谈戏迷游街戏迷药方戏曲杂谈戏曲漫谈纤夫的爱想入非非小电影迷小偷公司笑的探讨笑的艺术笑的规律笑星传奇笑语欢歌协作之花新兵小传新潮商人新潮节奏新地理图新夜行记心中的歌兴衰家史姓名研究兄妹对诗修辞比喻学唱歌曲驯马专家亚运之最严重警告杨家神拳洋钱伤寒一场虚惊一等于几一对沙发一路不安一买一卖一鸣惊人一仆二主阴阳五行英雄启事英雄赞歌荧屏趣联迎春花开影视杂谈影视歌迷鱼儿问答语言简练杂音博士战士之歌真真假假支援新厂知错就改值班医生指妈为马致富能手重庆之最逐步升级祝你成功祝你幸福祝你健康姿三四郎子教三娘自食其果自我选择走向世界醉汉还家最差先生左拥右抱做梦公司坐享其成窦公训女八戒贬悟空爸爸的故事棒打与溺爱保险不保险报儿的说辞鼻子的故事不乐的相声曹操打严嵩常回家看看吃饭我掏钱传统与现代大闹县衙门当好营业员登山英雄赞电梯的风波洞房破迷信方言的魅力废品翻身记高贵的女人跟谁对着干狗头军师张狗熊与大象关公战秦琼侯式发音法话说天津卫货郎的说辞婚姻与迷信焦赞打严嵩老人话时代离婚前奏曲恋爱历险记两个弄潮儿两人的世界林则徐私访柳堡的故事罗成戏貂禅美丽畅想曲美丽的国土孟姜女外传明天会更好穆桂英挂帅男人和女人男子汉宣言您说哪家好朋友欢迎您妻子的褒贬奇人妙事多汽车喇叭声前头的曲儿情绪与健康肉烂在锅里三场不可近三盗芭蕉扇声音与生活生活的浪花诗歌与爱情十点钟开始十五的月亮时间与青春是我不是我书迷打砂锅谁的耳音好水兵破迷信顺情说好话说说心里话四人帮办报送你一支歌所答非所问天上与人间挑战主持人土地爷告状歪讲三字经王妈妈养鸡妄辩的说辞我爱新加坡我爱乒乓球我怕有个家我是邮递员我想有个家我要交朋友我要说相声我愿嫁给他芜湖关帝庙五百出戏名五十年之后戏剧与方言戏剧与科学相声的魅力小鞋匠奇遇小眼看世界新桃花源记新编扒马褂新编数来宝信不信由你学唱数来宝学京韵大鼓学演日本戏夜来麻将声一个推销员一样不一样英雄小八路永恒的爱情游击小战士有话坐下说杂谈地方戏真实的谎言真是乐死人知县见巡抚猪八戒近况猪八戒争功子随父母姓尊师爱徒弟阿凡提逛济南白骨精现行记并非讽刺裁判错走了这一步丁汝昌破倭寇高人一头的人老奶奶看排球猫耳洞与特区胖大嫂回娘家瞧一瞧看一看叔叔你在哪里歪批流行歌曲维纳斯的遗憾媳妇往哪儿娶新编四郎探母学唱流行歌曲远亲不如近邻祖爷爷的烦恼发不出去的电报姑娘小伙别这样刘墉和珅与乾隆谁教孩子一首歌万紫千红绕营房王金龙与祝英台武大郎的祸与福五湖四海北京人五湖四海是一家新局长到来之后学唱我的中国心杨香草与田喜哥一封公开的情书一个穴头的自白珍珠翡翠白玉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只要你过的比我好传统相声名太平歌词百家姓百戏名闹天宫青菜名劝人方小上寿饽饽阵虫蚁打仗韩信算卦刘伶醉酒秦琼观阵十女夸夫太公卖面列国古人名开场小唱比较歌十字锦问答歌一窝黑酒色财气刻心鬼催活莫忘父母恩劝忌鸦片烟仁义礼智信相声名白吃搬家猜字串调大审底漏垛字改行盖被赶考雇车和气糊涂家兄捡钱揭瓦酒迷论梦卖鞋明偷暖厂请客劝架书迷赎驴属牛送妆围场文庙戏迷相面训徒庸医暗八扇熬柿子扒马褂八猫图八扇屏白蛇传白事会百兽图梆子迷变兔子波斯猫猜灯谜菜单子测酉字吃饺子吃西瓜吃元宵抽签儿揣骨相醋点灯打牌论打桥票打沙锅打油诗大保镖大登殿大娶亲大上寿大戏魔大杂烩当行论地理图读祭文杜十娘对春联对对子儿子迷反七口范家店汾河湾奉承话福寿全甘露寺钢刀子龚爆鸡狗噘嘴古董王刮眉毛河南戏洪羊洞滑油山画扇面黄鹤楼火龙单鸡蛋糕纪晓岚家堂令家庭论假斯文假行家讲帝号交租子解学士借火儿金刚腿敬财神九月九君臣斗开殃榜开粥厂看财奴看葡萄考弊司考字儿空城计哭当票哭笑论夸讲究夸住宅拉洋片老老年铃铛谱六个月六口人抡弦子论捧逗马路红买肥皂买竹竿麦子地卖包子卖布头卖春联卖估衣卖挂票卖棺材卖五器猫蝶图美人赞梦中婚孟姜女庙游子磨豆腐南征梦难诸葛闹公堂牛头轿女招待跑腿子批京戏抢菜刀抢三本巧测字俏皮话怯跟班怯拉车怯卖菜怯剃头怯相面穷富论求一毛全上来绕口令赛诸葛三棒鼓三吃鱼三怪婿三近视三瘸婿三性人生意经师傅经十二缺数来宝双槐树双音字双字意谁有理说大话硕二爷抬杠铺抬寡妇糖葫芦天王庙天文学偷斧子歪大鼓忘词儿文章会文昭关窝头论武坠子五红图五人义五行诗下神儿小神仙小相面姓名学学大鼓学电台学叫唤学评戏学手艺学行话牙粉袋杨林标洋方子阳平关姚家井疑心病赞马诗灶王爷贼说话铡美案战长沙战马超找堂会找五子珍珠衫粥挑子朱夫子捉放曹祖师爷做大褂倭瓜镖哏政部*儿淘气八大吉祥不宜动土草船借箭超等顾问慈禧入宫大审诓供倒扎门儿道法无边灯下神数丢驴吃药豆腐侍郎风雨归舟高山求子刮过去啦乖嘴衙役韩信击缸和尚开荤后补三国糊涂县官滑稽双簧化蜡扦儿黄白胖子皇帝选陵见人矬寿江河湖海江湖医生金龟铁甲酒色财气君臣斗智可鸪进京口吐莲花哭的艺术连升三级梁山点将聋子打岔落榜艳遇马寿出世满汉全席漫话燕京皮匠招亲骗剃头挑评剧杂谈巧对春联巧嘴媒婆日遭三险三娘教子三生有幸三言五语傻子学乖傻子转文山东斗法山东跑堂山西家信山中奇兽扇子规矩上饭馆儿寿比南山树没叶儿四字联音托妻献子娃娃哥哥万里云南武松打虎戏剧杂谈戏迷起床戏迷药方瞎子算卦小买卖论笑的研究携琴访友行者让路兄妹联句阎王请医一妻一妾音高音低贼鬼夺刀张乙住店猪吃豆腐主客问答窦公训女“打”白朗倒坐观音台飞笔点太原关公战秦琼韩复榘讲演讲《四书》老爷和舅爷罗成戏貂蝉忙人遇忙人山东儿跑堂山西人要帐邵康节测字顺情说好话宋金刚押宝王宝钏洗澡戏剧与方言小神童测字洋药方治病张飞打严嵩褒贬是买主儿十八愁绕口令歪批《三国》点痦子·拔牙打灯谜——凑腿武数“同仁堂”歪讲《百家姓》一肚子《三国》歪讲《三字经》康熙私访月明楼珍珠翡翠白玉汤三句话不离本行打灯谜——追“把”字打灯谜——憋“好”字打灯谜——憋“我”字*注:上边是"艹"或"竹",左边是"扌",右边是"水"加下面"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找五子》找五子(群口相声)(乙站当中,甲站右,丙站左)甲:这回咱们三个人说一回。
乙:三人相声可不好说。
丙:怕您不行(指乙)。
乙:我不行?那我出主意,你们俩跟着我说。
甲:您出主意吧。
乙:咱们打字上说点东西。
丙:行。
乙:说一回“一字一像,一升一降”(“一字一象,一升一降”部分,又称《字象》,传为穷不怕(朱少文)作)。
甲:什么叫“一字一像,一升一降”?乙:咱们仨每人说出一个字来,还得说说这个字像什么,它做过什么官,又因为什么丢官罢职。
丙:这个不容易。
谁先说?乙:我先说,你(指丙)二说,你(指甲)最末说。
甲:行,你说个字吧。
乙:我说个“一”字。
甲:它像什么?乙:像一根擀面棍儿。
甲:啊?不像。
擀面棍儿是当中粗两头细;这“一”字写出来是两头粗当中细。
乙:你不知道,我这擀面棍儿使得年头多了,把当中都磨细啦。
甲:嘿!它做过什么官?乙:做过“巡案(按)”。
甲噢,八府巡按钦差大臣。
乙:不是那个巡按。
擀面棍儿不得在案板上擀面吗?“巡”这个“案“。
甲:它要在木墩儿上擀呢。
乙:那叫“巡墩儿”——有这个官儿吗?甲:因为什么丢官罢职?乙:因为是“新瓷面软”。
甲:因为这巡按心慈面软,不能执掌大权?乙:不是那么个“心慈面软”是“新”买的“瓷”盆,把“面”和“软”了,不能擀啦。
甲:要是擀呢?乙:一擀就粘上啦。
甲:行,你说上来啦。
乙:该你(指丙)说啦。
丙:我说一个“二”字。
甲:它像什么?丙:像一双筷子。
乙:啊……不像。
筷子应当俩一般儿长;“二”字写出来是一长一短。
丙:您不知道,我这筷子是捅炉子给烧了一截去。
乙:你怎么拿筷子捅炉子?丙:我那火钩子没找着。
乙:它做过什么官?丙:做过“净盘大将军”。
乙:噢,就是“御膳房”给皇上敬菜的那位?丙:不是,有它就能把“盘”子里的菜吃得干“净”,这么叫“净盘大将军”。
乙:因为什么丢官罢职?丙:因为它好搂。
乙噢,贪赃受贿。
丙:不是那个搂。
搂菜。
乙:搂菜?怎么不夹菜吃?丙:夹不上来。
乙:怎么夹不上来?丙:两根筷子不一般儿长。
乙:对呀,我把这碴儿忘啦。
该你(指甲)的啦。
甲:我说个贸易的“易”字。
乙:这个字是有了,像什么?甲:像个扫地的笤帚。
乙:啊……不像。
甲:怎么不像?乙:我问问你,笤帚把儿?甲:上边儿那“日”字儿好比笤帚把儿。
乙笤帚苗儿呢?乙:笤帚苗儿呢?甲:下边那“勿”字儿好比笤帚苗哇。
乙:不对,那“勿”字才四笔呀,那笤帚有四根苗儿的吗?甲:是啊……我这不是破笤帚吗?乙:嘿!老擀面棍儿、折(she)筷子、破笤帚全凑到一块儿啦!它做过什么官呢?甲:做过“督(都)察院”。
乙:嗬,这官可不小,是王金龙那官儿?甲:不是那个都察院,是因为总拿它扫院子,所以才叫“督察院”。
乙:要拿它扫胡同呢?甲:啊……那就叫“都察胡同”啦!乙:有这官儿吗?因为什么丢官罢职?甲:因为“地面不清”。
乙:因为什么“地面不清”啊?甲:您想啊,就四根笤帚苗,那能扫得干净吗?乙:这么个“地面不清”啊!这回改了,每人说两个字,得同旁;另外再说一个字,拆开念成两个字。
再从这里边找出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得相似,还得前言搭后语。
甲:还得您先说。
乙:二字同旁“猴”跟“猿”。
甲:一字拆开呢?乙:“出”字拆开两个“山”。
甲:前言搭后语?乙:这山上出猴,那山上出猿。
甲:好,说上来啦。
乙:该你(指丙)说啦。
丙:二字同旁“梁”跟“柱”。
乙:一字拆开呢?丙:“林”字拆开两个“木”。
乙:前言搭后语?丙:这块木料是梁,那块木料是柱。
乙:该你(指甲)的啦。
甲:二字同旁“疮”跟“疥”。
乙:一字拆开呢?甲:“朋”字拆开两个“月”。
乙:前言搭后语?甲:这月你(指乙)长疮,下月他(指丙)长疥。
乙:我们招你啦?甲:没法子,这不是赶上了吗!乙:这回咱们说回三字同头,三字同旁;也得前言搭后语。
甲:您说吧。
乙:三字同头“芙”、“蓉”、“花”。
甲:对,芙、蓉、花都是草字头。
三字同旁呢?乙:三字同旁“姐”、“妹”、“妈”。
甲对,姐、妹、妈三个字都是女字旁。
前言搭后语?乙:要戴芙蓉花,除非姐妹妈;不是姐妹妈,戴不了芙蓉花。
甲:这还真合辙呀!乙:该你(指丙)说啦。
丙:说三字同头“常”、“当”、“当”。
乙:对,都是尚字头。
三字同旁呢?丙:三字同旁“吃”、“喝”、“唱”。
乙:对,都是口字边儿。
前言搭后语?丙:皆因我爱吃喝唱,故此我才常当当;要是不爱吃喝唱,我何必常当当!乙:嗬!这贫哪!该你(指甲)的啦!甲:说,三字同头“疮”、“疥”、“疔”。
乙:好嘛,又来啦!都是病字头儿三字同旁呢?甲:三字同旁“哎”、“哟”、“哼”。
乙:噢,都是口字边儿。
前言搭后语?甲:“因为你们(指乙、丙)长疮疥疔,所以才哎哟哼,要是不长疮疥疔,何必哎哟哼!”乙、丙:咱们怎么啦?乙:这回说一回四字连音。
甲:什么叫四字连音?乙:就是每人说四句话,要合辙押韵;最末那句要把音连上,所以叫四字连音。
甲:好,您说吧。
乙:说,一碗冷粥,倒在阴沟。
狗钻沟眼,狗够沟粥。
甲:这怎么讲?乙:冷粥就是剩稀饭,给倒在阴沟里啦。
来了一条狗要喝这粥,它拿嘴盔子够着喝。
这么叫“狗够沟粥”。
甲:真费事!乙该你(指丙)说啦。
丙:二董同铺,横搭一褥,西董翻身,东董冻肚。
乙:什么乱七八糟的?丙:有讲儿啊。
乙:怎么讲?丙:头一句“二董同铺”,就是两个姓董的同在一个床铺上睡觉,这叫“二董同铺”。
乙:“横搭一褥”呢?丙:他们俩横着盖一个褥子,叫“横搭一褥”。
乙:唉!那被子都哪儿去啦?丙:啊……不是这个“常当当”都当了吗?乙:噢,跟前边又接上啦!“西董翻身”呢?丙:就是西边那姓董的一翻身,把褥子都裹过来啦,东边儿那姓董的把肚子都给晾出来啦。
乙:口字连音呢?丙:这么叫“东董冻肚”。
乙:好嘛,掉河里啦!该你(指甲)的。
甲:说,一领细席,席上有泥;溪边去洗,溪洗细席。
乙:瞧这劲费的!你这怎么讲啊?甲:就是炕上铺的席子,有粗的有细的;我这是一领细席。
乙:二句呢?甲:“席上有泥”,沾上泥啦。
乙:第三句呢?甲:“溪边去洗”就是把席子拿到溪边洗洗席上的泥。
乙:四字连音呢?甲:就是“溪洗细席”。
乙:嘿!这回咱们说回五个字的。
每人以一样东西找出五个“子”来。
丙:那有什么!我能以一样东面找出六个“子”来甲我能找出八个“子”来。
乙:咱们到底依着谁呀?我看,干脆,咱们每人找出七个“子”怎么样?甲、丙:行!乙:最好咱们仨一个人起一个带“子”字儿的名字。
甲:行,我给你们俩起名字:你(指乙)叫“油瓶子”,你(指丙)叫“盐罐子”。
乙:嗨!这叫什么名字?甲:这不是都有“子”字儿吗?再说这名字也是临时的。
乙:嗯。
那么你叫什么呢?甲:我叫——“君子”。
乙:嘿!你倒好啊!我给你起名字吧,你叫“茄子”。
甲:咱们仨一个“油瓶子”,一个“盐罐子”,一个“茄子”,咱就炒着吃吧!乙:咱们在说之前先得报自己的名字。
甲:行。
您先说吧。
乙:我叫“油瓶子”。
你(指甲)给我记着有一“子”啦。
甲:哼。
乙:我手拿把扇子。
甲:两个“子”啦。
以扇子找,可不能离开扇子啦?乙:当然啦。
有扇骨子。
甲:三“子”。
乙:是竹子。
甲:四“子”。
乙:有扇轴子。
甲:五“子”。
乙:还有扇面子。
甲:才六个“子”呀。
乙(为难地找了半天)唉!这儿(指扇面儿)撕了个口子。
甲:瞧这寸劲儿!乙:该你(指丙)说啦。
丙:我叫“盐罐子”。
乙:有一“子”啦。
丙:我穿着褂子。
乙:两“子”。
丙:有领子。
乙:三“子”。
丙:还有袖子。
乙:四“子”。
丙:上有纽子。
乙:五“子”。
丙:还有兜子。
乙:六“子”。
还差一“子”呢!丙:(找了半天)唉!这儿还有个线头子。
乙:嘿!也找上来啦!该你(指甲)的啦。
甲:我——我叫什么来着?乙:你叫“茄子”。
甲:有一“子”啦。
乙:不行,得你自己说。
甲:我叫“茄子”。
乙:有一“子”了。
甲:我娶了个媳妇儿。
乙:这没有“子”。
甲:她是个女子。
乙:多新鲜哪!两“子”。
甲:跟我过日子。
乙:三“子”甲:生了俩孩子。
乙:四“子”。
甲:那天她跟我打架“子”。
乙:这不像话!没有说叫打架“子”。
甲:是啊,她挠了我胳膊一道子。
乙:这才五个“子”呀!甲:我一赌气摔了“油瓶子”,砸了“盐罐子”!乙、丙:噢,咱俩人哪!(马敬伯王宝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