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会展业经济分析报告-21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北京会展业分析共22页文档

北京会展业分析共22页文档
1)地点优美
雁栖湖位于北京郊区怀柔城北,燕山脚下,北临长城,南靠华 北平原,是一处风光旖旎的水上乐园。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2)便捷的居住和出行条件
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核心区21平方公里中12套总统别墅、 国际会议中心和一个精品酒店的主体结构。
在陆路交通方面,岛上通过一座新建的上下两车道公路桥与外 界相连。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以承办接待国际、国内会议展览、大型活动和出租写字间为主要经 营项目。自1990年投入运营以来,每年都要承接近千个不同规模档次的 国内外会展活动。
2019年APEC峰会
2019年APEC会议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起的会议,是继
11
2019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再一次在中国举办,包含领导人非
§1.2 结构不合理 北京展览场馆单体规模太小,缺少设施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型场馆。
§1.3 设施陈旧 全市会展场馆设施普遍陈旧单一,缺乏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由于
对场馆条件和服务质量的制约,在北京审批,到外地举办的会展日渐增多, 北展南移造成北京会展资源的流 失。
北京——会展劣势分析
2. 管理体制不顺,扶持政策不到位
除了陆路交通,上岛还可走水路或空中走廊。这里规划建设的 小型港口可与雁栖岛上的酒店港口实现近距离通航;而岛上规 划的直升机停机坪,将打开一条会议中心与外界直通的空中走 廊。
2019年APEC峰会
11
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
主办时间:2019年11月10日至11日 峰会地点:北京怀柔雁栖湖 主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主题下的三个重要的议题
: 1)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
3)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

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

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会展是会议和展览的总称。

作为一种带有文化性质的经济服务型产业,会展业被称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播的驱动者。

“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以及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不断加快,使北京会展业迎来诸多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

本报告深入研究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北京会展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一会展业发展概述(一)发展阶段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从产业发展周期来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拉丁美洲及非洲的大多数地区还处于会展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只有少部分国家的会展业发展势头良好;亚太地区会展业作为国际会展业的新生力量,市场前景广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该地区的会展城市大多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较高的国际开放度,如北京、上海、香港、东京、新加坡等;欧美会展业发展较早,会展活动数量多、规模庞大,已经处于成熟发展阶段,该地区有许多世界级的会展产业大国,如德国、意大利、法国和美国等(见表1)。

表1 会展业发展阶段(二)产业链结构会展产业链结构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并形成了前向推进效应、后向拉动效应和旁向溢出效应,以此实现会展业相关资源的整合,达到整体效应的最大化。

1.会展产业链模式会展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是会展活动的筹划阶段,这一环节处于会展产业链的启动阶段,是价值增值的起始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会展的创意、策划、调研、市场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参展商和观众的确定、合作单位的选择、会展名称的确定及立项报批等。

会展产业链的中游环节是会展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控制阶段,主要工作是提供场地、组织接待、现场管理、展务协调、提供相关设施设备及服务、组织各种配套活动等。

会展经济产业行业分析报告工作汇报总结汇报工作成果汇报行业报告

会展经济产业行业分析报告工作汇报总结汇报工作成果汇报行业报告

会展经济产业行业分析报告一、概述会展经济产业是指通过举办各种会议、展览、节庆等活动,促进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经济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将对会展经济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市场结构、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行业规模与发展趋势1.行业规模会展经济产业规模庞大,涉及领域广泛。

根据相关数据,全球会展业总产值已超过数万亿美元,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其中,发达国家会展业发展较为成熟,市场规模较大;而发展中国家会展业则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2.发展趋势(1)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会展经济产业正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会展活动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智能化技术则可以实现个性化推荐、智能导航等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2)多元化与跨界融合:会展经济产业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不仅涵盖了会议、展览等传统领域,还拓展到节庆、演艺等新兴领域。

同时,会展经济产业还与其他产业进行跨界融合,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

(3)全球化与本土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会展经济产业正逐渐实现国际化发展。

同时,本土化趋势也日益显著,会展活动更加注重针对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目标受众制定个性化的策略。

三、市场结构分析1.产业结构会展经济产业包括会展组织者、会展场馆、服务提供商等多个环节。

其中,会展组织者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负责策划和组织会展活动;会展场馆则是提供场地和设施支持的重要环节;服务提供商则提供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服务。

2.产业链结构会展经济产业链包括策划与设计、市场营销与推广、场地租赁与设施建设、参展商招募与管理、观众邀请与服务等环节。

其中,策划与设计环节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之一,直接决定了会展活动的主题和形式;市场营销与推广环节则是提高会展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关键环节;场地租赁与设施建设环节则是保证会展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参展商招募与管理环节则是保证会展活动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观众邀请与服务环节则是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键环节。

北京会展经济发展报告

北京会展经济发展报告

北京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8年北京即将召开奥运会,奥运会对北京会展产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007年北京会展产业具有明显的“奥运”特征,北京应该充分利用奥运契机促进会展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本年度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北京会展市场做简单的扫描,重点介绍北京展馆和展览市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深入探讨2007年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整体态势;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北京如何利用奥运契机促进会展业发展。

一 2007年北京会展市场概况要全面了解一个地区会展市场概况,应从会议和展览[1]两个方面入手,但由于会议举办地点的不确定性和统计上的复杂性,本着科学的原则,秉承2006年北京会展市场报告的分析方法,本报告不对会议设施和会议市场进行研究。

一般来说,具有影响力的展览会都在相应的展览馆内举行,因此通过对展览馆的分析可以基本准确地掌握北京展览市场的概况。

(一)2007年北京展览馆基本情况和特点1. 2007年北京展览馆的基本情况北京展览馆数量较多,主要展馆有20座(见表1)。

其中一些展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聚集效应,主要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展厅、海淀展览馆(见表2)。

之所以选择这些展览中心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些展馆的面积在北京所有展馆中所占的比例及其举办的展会在北京展览市场上所占份额都非常高,其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展馆。

表1 北京主要展览馆基本情况续表1续表1表2 北京主要展馆面积具体数据2. 2007年北京展览馆的基本特点(1)展馆数量众多,但大多数为主题化的博物馆。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展览场馆对其进行展览展示。

北京目前主要展览场馆有20座,但一半以上展馆是主题化博物馆,以军事、历史、印刷、体育、邮电、自然、地质、科学、建筑等为主题,大多是中国唯一或者第一大的相关方面的博物馆,此类博物馆的展览大多是常设的宣传教育、科普类主题展会,每年变化不大,因此本报告不对北京的博物馆和其举办的展览作分析。

北京会展

北京会展

Page 10
专业展览有待加强 展厅使用率亟需提升
目前,许多省市为吸引会展,进一步强化了 服务工作,出台了优惠政策;相比之下,北 京市会展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办展成本较高,会展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恶 性竞争、重复办展问题较多。
Page 11
展览业务下滑
尽管北京的会展场馆在逐年增加,展览面积大幅增加,但接待展览的 数量并没有同步增长。除2005年和2006年小幅增长外,2007年出现 负增长,2008年由于受到举办奥运的影响,降幅加大,2009年,虽 然受到经济危机等影响,展览数量小于正常年份,但由于2008年基数 较低,导致2009年增幅较大。总体来看,2006年以后,由于办展环 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北京原有的许多展览外流,专业展览数量呈现逐 年下降趋势。 2008年,北京专业展览场馆接待的展览数量为282个,展览面积 558.9万平方米,2009年,其接待的展览数量为314个,展览面积 586.2万平方米;而2008年,上海展览场馆接待的展览项目共544个, 展览面积707万平方米。因此,在专业展览方面,北京已经落后于上海。
Page 8
大企业龙头作用明显
2009年,北京会展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事业单位有 16家,涉及会展单位的各个类别,其会展收入占 全市会展业的24.8%,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 在全部会展单位中,20%的单位的会展收入占全 市会展收入的82.8%,比上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 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增强。
Page 9
经济危机应对措施多样 2009年,随着经济危机的全球蔓延,北京会展收入同比 下降3.4%;接待会议数量增长6.8%,平均每个会议的收 入下降5.9%,平均每个会议参会人数增长0.8%,平均每 个国际会议参会人数增长9.1%。会议举办单位采用压缩 人均经费、减少国际会议数量,增加国内会议数量,扩大 会议规模等多种方式减少开支,应对经济危机。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许多企业取消了大量自办的小型展 览,有些企业转为参加他人举办的中大型展览,2009年, 北京接待展览数量下降7.2%,但1—5万平方米的中型展 览数量增加了6.5%,接待场所平均每个展览收入下降 1.4%,国际展览数量下降43.5%,但平均每个国际展览的 收入增长53.2%,许多国外参展企业更加看重中国市场。

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探析

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探析

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探析作者:李宾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市会展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首都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背景下,北京市会展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与国内外会展中心城市以及首都发展的新战略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未来北京应继续加快会展业的高端化发展,为首都城市功能建设提供支撑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北京会展业人才结构政府主导发展前景会展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正在迅速发展。

每年在世界各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多达40万个,会议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超过2800亿美元,会展市场的巨大潜能和会展经济的高额回报。

那么,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下北京的会展业。

一、会展业相关概念分析会展包括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及奖励旅游。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节事活动的总称。

它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

在中国目前会展业也被称为“朝阳产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一起并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而会展业又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行业之一。

目前,各城市政府把发展会展业视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北京会展业管理机构人才结构1.设计人员、策划人员及管理人员。

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会展人才是完全不同的,从事会展业人才主要包括设计人员、策划人员及执行人员。

设计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给展厅,展台的整体设计,网上运营页面的美化,他们拥有宽泛的设计知识理论和美术功底,技术方面的知识,如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素养,会展专业人才具有广泛的市场适应性,深入了解品牌历史、现状与趋势以及未来预测,能够胜任多种类型的会展设计与服务。

策划人员具有独特的策划创新能力。

纵观国内外知名的成功展会,根据经验所得,无外乎“常办常新”而这些源源不断的“新”又来自会展策划人员们的独特策划创新能力。

可见,独特的策划创新能力是会展对其专业人才、尤其是会展策划人才的能力要求极高。

北京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市會展業的發展現狀撮要(一) 、會展業總體發展情況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擁有眾多跨國企業、駐華使館、國家機關,是國內最主要的信息和技術集散地,具備會展業發展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些年來,北京接待國際會展的數量、規模、質量和水平以及城市綜合功能與城市影響力等在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

各類展覽在展類、展期等方面分佈較為齊全,國際會議增長了5倍。

在大型國際專業展中,汽車、機床、通訊、紡機、印刷、冶金、製冷、計算機和服裝服飾展覽已經比較成熟。

2002年較2000年舉辦會議個數增長了125%,展覽個數增長了57%。

2003年在受非典影響的情況下,舉辦會議的總量仍然保持了30%的增速。

北京市1996年——2003年會議及展覽場館接待會展情況資料來源:北京市會展業發展統計報告(i) 奧運會將推動會展業硬件的升級奧運會後大量的場館可以用於會議展覽。

同時在奧林匹克公園內還將建設會議中心等設施,它將成為集商務、展覽、旅遊、休閒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新城市功能區。

借助奧運會,北京還將建設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的新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這些設施的建設將大大提高裝備先進的多功能會展設施的供應量,大大改善目前會展設施供不應求、裝備落後的局面。

北京還將投入大量資金改善交通、通訊、能源、城市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治理環境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到奧運會舉辦前北京將成為一個環境優美、交通通訊便利、旅遊接待設施充足的現代化城市,為會展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硬體條件。

(ii) 奧運會為北京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注意力資源和城市知名度是會展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北京申辦奧運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北京與國際進行交流的機會將大幅度增加。

由於市場機會的增加,一些國內甚至國外的會展公司和機構將紛紛在京舉辦的各類展會將愈來愈多。

(iii) 奧運會為北京會展業發展提供新的拓展空間和品牌空間“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是北京2008奧運的主題。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内容提要:会展业是指提供会议和展览综合服务的产业,这些产业包括接待会议及展览的场所和举办会议及展览的单位。

2003年1月,北京市统计局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五家单位共同开展首都会展业调查,旨在反映该行业发展现状,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依据。

会展业作为都市型的朝阳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业带百业的效应。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为摸清全市会展业家底、了解和掌握北京市会展业的发展情况,市统计局会同市贸促会、市计委、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单位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了会展业统计调查。

调查数据将为市委、市政府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使北京会展经济尽快成为首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培育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提供决策依据。

一、会展业发展特点北京会展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壮大的,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主要指标见下表:北京会展业情况调查资料显示了我市会展业发展的六大特点:1.会展设施数量名列全国前茅,会展规模继续扩大。

这次被调查的13个场馆,基本涵盖了北京市目前拥有的大型的会议和展览场馆。

这些展馆的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会议室面积2.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6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

最大的展馆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拥有5.3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8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区。

展览三分之一是国际展览,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型展览占半数以上。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是最大的会议场所,拥有44个会议室,面积达500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会议室能容纳2500人,还拥有440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3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区,可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展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广州会展业的综合实力不及北京会展业,但相比较来 看,广州的展会具有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等优势。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会展发展现状
2、北京与国外会展业的比较
(1)欧洲会展强国——德国:德国是首屈一指的会展大国,它每 年举办约130个国际展,净展出面积690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展览超 过5万平方米。相比之下,北京目前举办的国际性展览在数量上只 相当于德国一年的举办次数,并且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与之差距甚 大。 (2)美洲会展强国——美国和加拿大: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会展业 的发展重地,这一地区每年办展近万个。在会展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美国较好的将政府与市场结合在一起,为美国会展业的迅速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比之下,北京会展业的管理体制,展览设施 ,效益水平等方面而言,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 (3)亚洲会展新秀——日本和新加坡: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区都是亚 洲会展城市中的佼佼者,其中新加坡的会展业就十分突出,它具有 较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英语普及率以及较高的服务也水准,从 而新加坡一直被列为最具优势的展览城市,被国际协会联合会评为 世界第五大“会展之都”
2、品牌化趋势
北京已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然而, 这些展会与国际知名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晓度,还是在品牌的 无形价值上,还存在在相当大的差异。由此可以预见,品牌化将 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日程。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会展发展现状
3、专业化趋势
随着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可以预见北京的会展业将更加专 业化。当北京会展业与国际会展市场进一步接轨后,北京会展 业必将在会展策划、整体促销、场馆布置、配置服务等方面走 上一个新台阶,各类专业会展人才会越来越多,会展业培训机 制也会更加完善,组展过程将呈现出专业化、高水平的特点。
49301 35000 7400 9100 3960 9100 13785 26380 6000 8200
24301 22000 4400 8100 3660 8100 7985 16080 6000 8200
室外面积 66400 8000 0
25000 13000 3000 1000
300 1000 5800 10300
(2)展会收入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会展发展现状
场馆名称
展览面积
(3) 展馆面积
总计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展 全国农业展览馆
北京展览馆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中国军事博览馆 民族文化宫
中国国家博览馆 中华世纪坛 海淀鑫泰 建筑展览馆
中国科技会展中心
合计 242999 69073 10000
市内面积 176599 60073 10000
近年来北京会展业收益不断提高,特别是“十五”以来, 会展收入猛增。据北京市统计局调查统计显示,2019年会展业 收入猛增至31.7亿元,2019年会展业收入直接高达61.1亿元。 其中,展览收入20.8亿元,会议收入33.6亿元。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会展发展现状
2、相关数据分析
(1)展会数量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会展发展现状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会展发展现状
三、北京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1、信息化趋势
信息化既是北京会展业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也是 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是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或世界知名会展公司 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定期向国外发布北京的会展信息。其次,在 会展中积极推广现代科技成果,逐步实现行业管理的现代会展设备 的智能化和活动组织的网络化。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国内 会展业的网络化。
1、优势分析
1)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势 北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会展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2019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0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连续9年保持两位 数,人均生产地区总值已超过7000美元,达到7370美元。2019年北京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高端化趋势明显。在奥运经济、总部 经济和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带动下,金融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 发展活跃。这些都为北京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城市辐射优势
4、创新化趋势
会展业在中国是一项新兴产业,平且与会展发达国家相比 竞争力明显不足,因而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突出自身的特色 , 才能追赶上国际会展业的先进水平,达到后发制人的效果。在 今后的时间里,推进创新化将成为北京发展会展业必须坚持的 一项重要原则。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会展发展现状
5、生态化趋势
作为我国会展的重点城市,北京在会展生态化的道路上更应走 在前列,与国际会展的先进水平接轨,同时也能成为今后国内其他 城市的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0 0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会展发展现状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特点分析
1、北京与国内会展业相比较
(1)上海的会展业:上海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 ,是我国会展最集中的地方,加上众多知名企业在上海安营扎 寨,创造了多个高层次品牌展会。且其展览规模位居全国之首 。相比上海的会展业而言,北京虽不及上海展会的总面积与规 模,但其展览规格与档次是超过上海的。 (2)广州的会展业:广州是国内会展业发展最早、会展经济最 活跃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展览中心都市,也是仅次于北 京上海的第三大会展城市,其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十大城市前列 。
6、多元化趋势
北京会展产业应根据北京的产业经济基础和自身的办展实力, 积极开发新的专业性展会。专业内容可涉及汽车,建筑,电子,房 地产等各个行业,关键是形成自己的品牌。
其次,会展正在从传统的静态陈列转向商务洽谈、展会参观、 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项目与一体。
第二部分 北京会展业的竞争状况
一、北京会展业的SWOT分析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会展发展现状
一、北京会展业发展概况
1、北京会展业发展规模及收益状况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首 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会展业出现了不断壮大的局面,展会 活动由最初的以展示、介绍为主的小型展会,逐步发展到以商 务、交流和贸易为主的大型展会。在展览与会议方面,通过举 办世界妇女大会,奥运会等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并吸引世界的 资源。在办展层次上,一部分展会经几年的培育和运作,逐步 成为世界知名的展会。例如,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中国 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