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答案-《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期考试卷(B卷)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调查模拟试题.doc

土地资源调查模拟试题.doc
1)粗码与精码
2)分别用于卫星导航定位和军用
土地调查与制图T•作中一定要进行地貌制图 吗?否则,如何解决地学其调杳区域的地学背景 呢?
1)不要进行地貌制图,但要了解其调查 区域的地学背景
2)可以用一个综合地学断面概图(以地 貌为主体)來加以表示
土地监测为什么要与当地的生产统计相结合,并 利用FAO的PSR模式分析?
1)基准站与移动站
2)样点的定位与移动轨迹制图
3)室内:注意DGPS的外业测量数据处理 模式,如及时处理或其后处理,便于进 行RS的影像处理及正射影像图的形成。
农用土地调查屮为什么要考虑土壤性质?它 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①农用十•地屮的质量与十•壤性质密切 相关
②包括土壤的十•层厚度及其理化性状,另外 也要考虑土壤肥力的综合性状
什么叫岩性地貌?
提示:一般山地与丘陵区的侵蚀地形,多为 其基岩性的裸露地形
土地管理屮的检测T作为什么强调和保证当 地群众的参了?
%1当地群众是当地土地利用的主体
%1我彳1' J当前十•地管理工作屮尚有某些阴暗 面与技术问题的存在,要求群众来监督和提 意见
土地资源调查屮强调地貌/地形因素的原因 是什么?
A.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B.土地外业调查和内业制图
C.先进行人比例尺制图,后进行屮小比例尺制图
A
土地资源调查屮的“三S”技术是()。
A.RS、GIS和GPS
nds>RS与GPS
C.Woods、RS#口GPS
A
土地监测屮要强调土地行政稽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发挥土地工作系统屮的自查作用。
B.土地稽查是土地监测屮最经济、最简单易进行的手段
1)土地的行政管理本身就有稽杏的责任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名词解释1.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针对一定的用途,对土地质量高低进行评定的过程2.土地资源调查:是对土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特征、空间变异以及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3.土地的限制性:是指土地对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限制程度,是由于土地质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和管理要求所造成的。

4.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评价的最小单位,是影响土地利用的各土地构成要素所组成的一个空间实体。

5.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6.标准田法7.农用地的分等定级:在土地自然评价的基础上,以农用地预期收入为标准,确定农用地的优劣等级,从而促进土地利用向最佳方向转移,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8.土地类型: 根据土地要素的特性及其组合形式的不同而划分的一系列各具特点、相互区别的土地单元9.土地的构成要素:土地的位置调查、气候要素调查、地形与地貌要素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资源调查、植被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社会经济资料调查10.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而对土地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

11.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某地区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即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各种资源在长期稳定的基础上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2.生态足迹: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13.土地经济评价:是从徒弟的经济属性出发,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分析不同质量的土地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或者在同样的投入条件下,分析不同产出量的经济指标。

智慧树知到答案 土地调查与评价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答案 土地调查与评价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光照指标主要是光照强度、光度长度2个方面。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判断题:水资源调查主要调查水资源类型和数量2个方面。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3、判断题:对土地地形、地貌条件调查时,根据调查任务要求,搜集有关调查区的地质、地貌的图件和资料、地形图、航片、卫片等,可不进行实地调查。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4、单选题:土地条件调查的内容包括。

()选项:A: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B:土地权属调查C:土地质量调查D: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答案: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5、单选题:在土地条件调查中,植被条件调查主要以方法为主。

()选项:A:资料收集分析B:遥感调查C:实地观测D:采访法答案: 【实地观测】在土地条件调查中,土壤条件调查主要以方法为主。

()选项:A:实地观测B:采样分析C:遥感调查D:资料收集分析答案: 【资料收集分析】7、单选题:在土地条件调查中,地质条件调查采用方法。

()选项:A:采样分析B:资料收集分析C:实地观测D:遥感调查答案: 【资料收集分析】8、多选题:进行土地条件调查的目的是。

()选项:A: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B: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C:为土地政策的实施服务D:为城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靠资料E: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

答案: 【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为城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靠资料;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

】9、多选题:在土地条件调查中,地形、地貌条件调查的程序有。

()选项:A:资料整理和分析B:绘制断面图C:地形素描D:地形图、航片和卫片的判读与分析E:实地描述答案: 【资料整理和分析;绘制断面图;地形素描;地形图、航片和卫片的判读与分析;实地描述】制约情绪的因素主要有()。

《土地资源评价及规划》网上考试卷试题库题集

《土地资源评价及规划》网上考试卷试题库题集

土地资源评论与规划课程题库第一章绪论单项选择题土地的观点是就土地作为()而讲的。

A.矿产资源B.生产资料C.自然资源D.可重生资源答案:C土地的经济特征是以土地的()为基础。

A.历史特征B.地理特征C.自然特征D.使用特征答案:C以为土地是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某种综合体,是()上的土地观点。

A.经济学B.法学 C.农学 D.生态学答案:B()上的土地是一种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A.经济学B.法学 C.农学 D.生态学答案:C耕地、林地、园地、草地、淡水养殖地及滩涂养殖都是人类利用和发挥土地()功能的结果。

A.生产性B.承载性C.积蓄和增值D.供应原料答案:A旅行地的开拓和建设是人们利用土地()功能的结果。

A.生产性B.承载性C.赏析性D.供应原料答案:C7.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此中社会经济因素不包含()。

A.土地的地点B.人口状况C.土地所属关系D.土壤种类答案:D()是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的综合反应。

A.土壤种类B.土壤质地C.土壤构成D.土壤厚度答案:A多项选择题1.土地的观点包含()。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文化因素E.时间因素答案:ABCE土地的基本特征()。

A.自然特征B.稀缺特征C.使用特征D.经济特征E.历史特征答案:AD土地的基本功能包含()。

A.生产性功能B.利用性功能C.承载性功能D.资源性功能E.赏析性功能答案:ACD土地是由()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

A.地上层B.淀积层C.地表层D.地基层E.覆盖层答案:ACD判断题土地是生产的基本资料。

()答案:对土地拥有使用价值,但不拥有互换价值。

()答案:错土地的性质拥有呈季节变化的特色。

()答案:对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固定、变换和物质循环的动向系统,是各个构成成员形成机能上的一致。

()答案:对广义上的国土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国土(包含地面和地下)、领海和领空的政治地区观点。

()答案:错6.土地评论有益于地理学与农学、林学、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学科研究的深入。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根据老师透露找到的南京农业大学潘剑君教授主讲的考试内容,本人倾情奉献,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同学顺利完成考试。

卷类:A(附参考答案)一、是否题 ( 6题,每题2分 ) :1.所有土壤剖面都必需有B层。

否2.B层中夹着的青花瓷花瓶碎片是新生体。

否3.示坡线是用来表示坡向的。

是4 挖主要剖面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土壤类型。

是5 土类的划分依据是土体构型。

否6 土壤图的最小上图图斑面积通常是1mm×1mm 。

否二、选择题 ( 6题,每题3分 ) :1具有逐渐过渡特征的土壤界线,其误差应该不大于:A 2mmB 4mmC 6mmD 8mm D2 1/500000的土壤图的制图单元通常是:A 土类B 土属C 土种 D变种A3 老苹果园在航片上,通常表现为哪种图型?A 栅栏状B 剥壳笋状C 棋盘格状D 墨水迹状C4 一山坡的某段,其等高线的间距,几乎相等,看上去平行,那么,这段坡应该是:A 直线坡B 凹形坡C 凸形坡D 有凹有凸的复杂坡A5 有一条计曲线标为100米,其地形图的等高距标为20米,那么,比这条计曲线高的一条计曲线应是多少米?A 110米B 120米C 150米D 200米D6 假设,航片为正方形,其边长是20厘米,那么这种航片的航带重叠(上下航带之间的重叠)大概是:A 6厘米B 10厘米C 12厘米D 16厘米A三、问答题 ( 7题,每题10分 ) :1. 如何确定航片土壤调查的踏查路线?答:在调查区内选择2-3条垂直穿过等高线的路线,保证使其穿过各种成土因素类型,包括地貌、成土母质、土地覆盖/利用、流域等。

2. 为什么要在航片上勾划作业面积?若用地形图做工作底图,要不要在地形图上勾划作业面积?答:航片有相当部分的重叠,且航片具有越往边缘象点位移(误差)越大的问题。

尽量在航片中央区域进行作业可以使误差尽可能地小。

在每张航片的中央区域,勾划出一块,使之把每张航片的中央区域拼接起来能覆盖整个调查区且无重叠。

土地评价学试题考b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土地评价学试题考b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土地评价学试题考b 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土地评价 课程考试试卷 说明: 1.适用专业: 2.闭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3.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数。

答题纸正反面均可答题。

一、判断改错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是超额地租。

X 2、土地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代偿作用。

V 3、香港的土地使用制度是沿袭于英国的土地农地农有制度。

X 4、台湾土地所有制度中“耕者有其田,不耕者不得有其田”体现的是其永佃权。

V 5、农用地等别反映的是农用地现实的区域自然质量、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X 6、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体现形式是土地承包合同。

X 7、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V 8、土地评价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是针对性原则。

X 9、城镇土地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因素加权求和法。

V 10、土地使用制度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

X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20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土地评价根据其目的可以分为 潜力评价 、 适宜性评价 、 可持续评价 、 和土地经济评价。

2、土地评价要素体系主要包括 气候 、 地形 、 水文 、 植被 、 土壤、社会经济因素。

3、土地制度主要包括土地所有制 、 土地使用制和土地管理制度4、生态风险除了具备一般风险的含义外,还具备 不确定性 、 危害性 、内在价值性、客观性。

学号:姓名:专业班级:考试地点:_________装订线5、FAO组织将土地适宜性系统分为纲、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

6、影响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因子有繁华程度、交通便利、公共设施完备程度、环境状况、人口状况。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最小因子法是按单因子适宜性等级最小的那个因子的等级来确定土地适宜性等级的方法。

《土地类型与评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土地类型与评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土地类型与评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一、简答(总分50分,每小题10分,共5个小题)1、简述在土地类型研究中多阶抽样解译法的含义和步骤。

答:多阶抽样解译法,简称多阶抽样法,是指先进行大范用的土地分异概略性研究,再进行小范围的十地类型详细研究。

(1分)更明确地说,是先在卫星影像或小比例尺航空像片的镶嵌图上辨别和划分自然区域单位和高级土地类型单位,再在较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上识别和划分岀较低级的土地类型单位。

(2分)多阶抽样法的步骤包括:①利用小比例尺遥感影像(如陆地卫星影像)识别和划分出灰阶或色调一致的“影像形态区”。

这类卫星影像可以是单波段的黑白影像或其镶嵌图,也可以是多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影像。

在影像上识别和划分出的“影像形态区”,有时代表比十•地系统级别更高的自然地理区域,有时则肓接代表土地系统或复杂土地系统,这取决于研究区的具体情况。

(3 分)②在一卫星影像上划定的“影像形态区”内,采用空间分辨率较大的影像(如航空像片)进行抽样解译。

(2分)③在单幅航空像片范伟I内进行地面抽样调查。

(2分)2、编制土地类型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①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及制图表现的精确性。

(1分)②要正确反映研究区域土地类型结构的规律性。

土地类世制图要注意反映不同地区土地类型结构的差异性。

(2分)③要将底图的儿何精度与土地类型的界线紧密结合起来,力求使乞土地类型的图斑在图上定位准确。

(2分)④图例系统要简明扼要,层次清楚,设色要鲜明协调而又有一定科学含义,线划符号要力求精致、易读。

(2分)⑤编图屮要尽量采用年代较新和科学性较强的参考性图件资料。

所编制的土地类型图在内容上要与同一区域的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和土地评价图等有关专业图件相协调。

(2分)⑥要尽可能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讲行土地类型制图。

(1分)3、简述土地类型演替的概念和类别。

答:十•地类型不仅表现出空间上不同的组合关系和结构格局,而且也表现出时间上的发生和发展过稈。

2022年-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2年-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2年-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3S技术中,可以解决地籍管理中空间信息的数据表达和存储问题以及空间信息和流程化办公信息联动和关联问题的技术是()。

A.GISB.GPSC.GPRSD.RS【答案】 A2、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指()。

A.权属调查B.综合调绘C.地类调查D.野外调绘【答案】 C3、土地勘测定界与土地审批的关系是()。

A.土地勘测定界是用地项目审批的重要环节,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B.土地勘测定界是土地审批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C.土地勘测定界是土地审批的前提D.土地审批是土地勘测定界的前提【答案】 A4、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调查时,需要到实地调查的,若发现原测距离精度低或量算错误,须在原地籍调查表上用()划去错误数据,注记检测距离,注明原因。

A.蓝线B.绿线C.黑线D.红线【答案】 D5、农村土地地类综合调绘法是农村土地调查中地类调查的主要方法,是由()相结合的调绘方法。

A.内业解译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B.内业判读和外业判绘、实地调查C.内业判译和野外调绘、补充调查D.内业预判和外业核实、全面调查【答案】 A6、变更权属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A.⑤①③②⑦⑥⑧④B.⑤⑦⑥③①⑧②④C.⑤③②⑦①⑥⑧④D.⑤⑥③①⑦⑧②④【答案】 B7、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为基础。

A.空间数据B.变更地籍调查C.实体D.初始地籍调查【答案】 D8、初始地籍调查成果中,某文字资料符合的条件有:技术设计方案具体,质量保障措施严格,语言规范具体且技术报告中总结了对技术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它应该属于()。

A.优等品B.良等品C.合格品D.不合格品【答案】 A9、使用产权地籍,可以防止土地()。

A.私卖B.炒作C.泡沫D.投机【答案】 D10、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时可现场设置界标并测量,并在()中注明作出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期考试卷(B卷)
一1-5aabcd 6-10babcd
二1-abc 2-bcd 3-cde 4-ade 5-abe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土地潜力评价:通过对土地自然要素(土壤、气候、地形等)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的评价,揭示土地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2、土地评价
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称为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

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土地构成因子(土壤、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的状况和土地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审和鉴定。

根据评价目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不同,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和土地综合评价。

土地评价的对象是土地的质量,着重研究土地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因素。

3、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

因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
4、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已经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的评定
5、土地限制性
是由于土地存在的某种不利因素限制了土地的某种用途或影响了某些用途的适宜程度。

四简述题
1-简述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系统的内容
采用逐级递降的四级分类法:土地适宜性纲,反映适宜性种类;土地适宜性级,反映纲以内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级以内限制性种类或需要改良措施;土地适宜性单元,反映亚级以内经营管理方面的次要差别。

2-简述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工作程序
(1)准备工作;(2)指定土地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3)该种土地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性质的要求;(4)土地评价单元图的编制;(5)确定每个评价单元内的土地性质;(6)土地利用的要求与评价单元土地性质的匹配,初步确定土地适宜性等级;(7)对评价结果进行社会经济分析和环境分析;(8)野外校核;(9)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最终确定。

3-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
土地资源的特性:(1)面积的有限性;(2)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3)整体性;(4)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5)多用途性;(6)社会性。

4-简述土地的功能和特性
(1)土地的功能: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观功能;
(2)土地的特性:土地物质的自然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位置的空间性、土地属性的两重性。

5-简述土地评价的目的
答:为土地管理服务。

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为土地估价服务。

五论述题
谈谈你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与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评价系统的认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采用逐级递降的四级分类法:土地适宜性纲,反映适宜性种类;土地适宜性级,反映纲以内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级以内限制性种类或需要改良措施;土地是适宜性单元,反映亚级以内经营管理方面的次要差别。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评价系统是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其他国家的评价系统,结合我国特点拟定的。

它基本上属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范畴。

该系统由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和土地资源单位5个等级组成。

相同点:高级别低级单位,均是反映适宜性种类和适宜性程度,低的单位反映限制型种类。

不同点:高级单位中的适宜性种类在FAO是单宜的,就某种用途而言,适宜或不适宜。

中国系统中适宜种类是多宜的,如宜农、宜林、宜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