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骨科手术中58例精神分裂症行骨科手术麻醉处理策略论文
精神分裂症患者骨折内外固定术的疗效比较

女 9例 ) 。手术方式 : 内固定术者 2 5例 ( 2 男 1例 、 1 ) 女 2例 、
外 固定 术 者 1 9例 ( 1 男 5例 、 4例 ) 女 。按 骨 折 后 整 复 固定 法
愈合率 明显优 于外 固定组 。 2 2 精神分裂症 阳性症状控制 与骨折 愈合的关 系 . 表2 结果显示 , 精神分 裂症骨折 患者 的临床愈合 与 阳性 症状 ( 下转第 1 1 7 0页 )
精神 分裂症是常见 的精神疾 病 J患者 可在病 态心理 的 , 影 响下 出现 自伤 、 他伤 或意外事件而致 骨折 。精神症 状急性 期骨折 的治疗 , 伤科 医生会 感 到很 棘手 , 精神 专科 的医 骨 而 生对 骨折会感 到棘手 , 在实际临床治疗 和护 理过程 中增添 了
>0 0 。 . 5)
h f ao r a dgop b t 1 5 .% )pt ns t e h l i e igad8 4 . % )pt ns eep s oe nteet a f a o ra l xi a i t n—t t ru ,u 1 ( 7 9 ee ae tat dteci c h a n n ( 2 I i mn na l l ae tw r ot ndi h xe l i t n—t - i p n r xi e
检验和 x 检 验统计分析 。
股骨骨折 l ( 1 8例 男 O例 、 8例 ) 女 。骨 折按 程度 分类 : 不完 全骨折 2 0例 ( 1 、 7例 ) 完 全骨 折 2 男 3例 女 , 4例 ( l 男 5例 、
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析椎管内麻醉的运用效果

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析椎管内麻醉的运用效果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析椎管内麻醉的运用效果。
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进行分析,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和B组均有2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全麻方式,B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认知功能程度等。
结果:B组患者术后两小时内的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A组患者低,认知功能正常率也比A组患者更高,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最终得出结论:针对骨科手术患者运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问题的发生,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精神状态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认知功能;全麻在临床上,骨科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骨科疾病患者来说,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当然,患者年龄越大,其体内的钙质量缺失越严重,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对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重视患者麻醉效果的变化。
如果患者的麻醉效果不理想,可能会给手术操作带来不利影响,还会给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应积极落实好麻醉操作。
椎管内麻醉是比较常见的麻醉方式,本文主要针对4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组,分别采用椎管内麻醉和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来我院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进行分组,A组患者和B组患者均有2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具体如下表1所示,根据两组患者的骨科疾病分级、骨折类型以及麻醉分级见下表2.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表2 两组患者的疾病和麻醉分级详情1.2方法A组患者选择全身麻醉方式: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注射0.15mg/kg的顺苯磺阿曲库铵、0.3μ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3mg/kg依托咪酯。
精神病患者在临床手术麻醉中与正常人群手术麻醉的处理及分析

精神病患者在临床手术麻醉中与正常人群手术麻醉的处理及分析发布时间:2022-10-30T01:55:59.3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8期作者:朱建文[导读]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在临床手术麻醉中与正常人群手术麻醉的处理。
朱建文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玉溪 652700【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在临床手术麻醉中与正常人群手术麻醉的处理。
方法选取均实施临床手术麻醉的精神病患者与正常患者各20例,分别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
对比两组相关指标差异。
结果组间椎管内麻醉使用药物盐酸罗哌卡因的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全麻使用药物维库溴铵、芬太尼、异丙酚、异氟醚用量均显著更高(P<0.05)。
两组麻醉前后的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对其实施临床手术麻醉的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全麻时麻醉药物所用剂量更高,因此临床工作者需要特别注意,以有效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手术麻醉安全。
【关键词】临床手术麻醉;精神病;正常人群;麻醉用药情况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指出,对于开展临床手术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而言,其在麻醉时往往需要更大的剂量以维持麻醉效果,而且在其长期服用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同时,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增强患者的麻醉风险[1]。
基于此种情况,选取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与正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作为分组标准,均对于开展临床手术麻醉,旨在分析不同患者在临床手术麻醉中的相关处理,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选取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均实施临床手术麻醉的精神病患者与正常患者各20例,分别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
对照组中,男性10例(50.00%)、女性10例(50.00%);平均年龄(47.64±10.25)岁;平均体重(65.89±10.34)kg;其中全麻5例(25.00%)、椎管内麻醉15例(75.0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管理

C、重视生化检查,了解肝肾功能、血液及电解质是否异常; D、考虑到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应该注重心电图检查,必 要时可加做心脏超声的检查。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管理
▪ A、术前用药 可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如氟哌啶醇 静脉滴注;
▪ B、麻醉方法和药物 小手术首选局麻药。硬膜外麻醉可能导致循 环不稳定,术后并发症较多。为了保护患者同时保护医护人员, 对于躁狂兴奋患者必须选用全身麻醉;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存在滥用药物,多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 尿病,而且大多数患者存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导致的代谢异常, 对麻醉工作带来挑战。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集中在症状的药物控制。 A.抗精神病药 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已 经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症状。一般推荐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 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作为一线药物;第一代及非典型 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3)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等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出现强直, 非自主运动; (4)氯丙嗪与甲硫哒嗪均有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单独或与抗帕 金森药物合用时,术前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可引起中枢神经或周围 性抗胆碱能作用,对此类病人术前可不用抗胆碱药物。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B.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阿密替林等)主要抑制突触前膜再摄取 单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则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使单胺降 解减少。此类药物副作用多,麻醉期间使用危险性较大: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 这些药物均有镇静、安定作用及不同程度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与胆碱能 M受体阻断作用
(1)与麻醉药物合用时不仅可增加麻醉剂的麻醉效能使MAC下降,而且 还增加其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 (2)此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α受体阻滞作用,椎管内麻醉可引起显著 的血压下降。临床上使用同时具有α和β受体兴奋作用的升压药时,由于α 受体被阻滞,因β受体作用增强引起血管扩张与低血压,因此麻醉中升压 最好使用单纯α受体兴奋剂苯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下肢骨科术后引起谵妄的影响因素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37投稿邮箱:sjzxyx88@196·临床研究·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下肢骨科术后引起谵妄的影响因素李明,贾伟,李永超,梅艳(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三医院,内蒙古 包头)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于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的作用与效果。
方法 选出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采用全身麻醉的51例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将其作为A 组,另选出采用椎管内麻醉的51例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将其作为B 组,观察比较其结果。
结果 B 组患者在麻醉后其谵妄的发生率低于A 组患者;其谵妄持续总时间少于A 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B 组患者在麻醉后其失血总量、手术时间、引发谵妄高危因素对比A 组患者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
结论 对于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来说,在运用椎管内麻醉后,其谵妄的发生率、谵妄持续总时间对比全身麻醉而言都更低,可推广。
关键词:下肢;治疗;麻醉;效果;谵妄;老年人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7.107本文引用格式:李明,贾伟,李永超,等.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下肢骨科术后引起谵妄的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7):196.0 引言现阶段,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凸显,老年人群年纪较大,使得其较易产生骨折。
在临床中,一般运用手术对骨折老年患者施予治疗,然而,在手术结束后,较易引发谵妄。
因为老年患者机体中各脏器功能逐步减退,所以,选取适宜的麻醉方法不但可以减少手术所带来的危险性,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谵妄的产生[1]。
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不同麻醉方式对于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艾司氯胺酮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0.038艾司氯胺酮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朱虹,邹志伟,王硕,王玉凯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麻醉科,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接收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11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
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艾司氯胺酮麻醉,观察术后VAS疼痛评分、手术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术后不同阶段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9,P=0.834);观察组苏醒时间为(10.77±3.78)min,短于对照组的(20.76±4.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06,P<0.001)。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5,P=0.006)。
结论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患者苏醒较早。
[关键词]艾司氯胺酮;老年患者下肢骨折;骨科手术;麻醉;瑞芬太尼[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5(b)-0038-04Application of Esketamine in Anesthesia for Lower Extremity Orthopedic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ZHU Hong, ZOU Zhiwei, WANG Shuo, WANG Yukai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Wu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s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sketamine in anesthesia of lower extremity orthopedic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one hundred and sixtee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orthopedic surgery admitted to Wu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su University from May 2020 to March 2022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fifty-eight cases in each group. Remifentanil and Esketamine were used as anesthe‐sia, respectively. Observe the postoperative VAS pain score, surgical procedure time, recovery tim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VAS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different stages after surger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gical procedur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0.209, P=0.834); the awaken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77±3.78) min, which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20.76±4.29) mi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3.306, P<0.001).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7.615, P=0.006). Conclusion Esketamine has good sedative and analgesic effect and safety in the anesthesia of the elderly lower extremity orthopedic surgery, and the patients wake up earlier.[Key words] Esketamine;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Orthopedic surgery; Anesthesia; Remifentanil[基金项目]常州市武进区科技项目合同(WS202008)。
精神病人急症手术138例的麻醉处理体会.

精神病人急症手术138例的麻醉处理体会[ 08-09-01 16:19:00 ] 编辑:studa20作者:张群华,杨仲利,李逸鸿,赵正杰【关键词】精神病;急症;麻醉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治疗精神病期间,合并外科急症需要手术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很好地配合治疗,1985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精神病科转入外科急症手术的精神病患者138例,现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38例患者均系成人,其中男91例,女47例;年龄19~75岁,体质量42~76 kg;病程1~3年85例,4~16年53例。
心电图检查正常85例,左心室肥大29例,ST段改变24例。
精神分裂症66例,躁狂症32例,抑郁症23例,反应性精神病17例。
急性阑尾炎43例,四肢骨骨折32例,胃穿孔15例,胃金属异物存留3例,手、头部外伤21例,颅脑外伤9例,肠梗阻15例。
1 2 术前用药138例患者术前均用氯丙嗪、异丙嗪各25 mg,阿托品0.5 mg,肌注。
使患者在入手术室前处于半睡眠状态,避免患者过分兴奋躁动,影响麻醉操作。
1 3 麻醉方法与麻醉药138例患者其中硬膜外腔阻滞40例,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33例,蛛网膜下腔阻滞22例,单纯全麻20例,臂丛神经阻滞23例。
硬膜外腔阻滞、臂丛神经阻滞选2%利多卡因+0.5%血细胞比容(内含1:20万单位肾上腺素)。
静脉全麻药选用芬太尼、哌替啶、地西泮、咪达唑仑、丙泊酚、氯胺酮。
肌松药选用琥珀胆碱、维库溴铵、阿曲库铵。
吸入全麻药选用安氟烷、异氟烷等。
2 麻醉体会2 1 做好术前访视和准备麻醉医生术前应到病房检查病人,充分了解病人的诊断,既往史及目前状况。
尤其要注意抗精神病用药史。
对稳定期恢复意识合作的病人,向患者说明手术无痛苦,使患者解除思想压力。
麻醉医生术前应尽量取得患者信任,争取患者主动配合手术。
对发病期病人难以配合手术麻醉,应在病房内加大镇静剂用药量,必要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以防意外。
探讨骨科手术中精神分裂症行骨科手术麻醉处理的策略

2 . 2实验组孕妇并发症 的发生率为 5 5 . 0 %,明显 大于对 照组孕妇 3 0 0 %的并 发症发病率 ,P < O . 0 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 体情 况见表 2 表 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孕妇 的并发症情况
3 . 讨论
2 . 结 果
2 1经过检测 , 实验组孕妇的各项 指标 与对 照组孕妇 的各项指标存在 明显 的
的死亡率 ,使患者 的生命安全更加有所保障。
参 考 文 献 [ 1 】 王厚山 急性心肌梗死 的临床 急救治疗措施分析[ J 1 . 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 o 1 5
[ 2 ] 曹金 生.硝酸甘油用于心肌梗 死急救的疗效分析 l J 】现代诊 断与治疗 ,
2 o 1 3 2 4 ( 0 5 ) :1 o 5 2 一 l O 5 3
8 3 0 0 0 0 )
摘要:目的:探 究肝功能以及甘胆酸检测 对 H B V携带者孕期的诊 断价值。 方法 选取 2 0 1 3年 1月- 2 0 1 5年 1月 1 0 0例孕妇 ,其 中 2 0侧 k l B  ̄为阳性的携带者为实 验组 , 8 O 例H B V为阴性的携带者为对照组,对 两组孕妇进行肝功能 以及甘胆酸的检测 ,比较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孕妇 的临床 症状。 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各项指标与对 照组孕妇的各 项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组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5 5 . 0 %,明显大于对照组孕妇 3 0 . O %的并发症发病率 ,P < 0 . 0 5 差异具 有统计 学意义。 结论:通过肝 功能以及甘胆 酸检 测有助于对 H B V携带者的孕期诊 断。 关键词:肝功能 ;甘胆 酸检测 ; H B  ̄携 带者;孕期
[ 3 ] 闫凤 杰, 何宇杰, 郭玉红 , 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5例的急救与护理流程 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 ,2 O 1 4 ,8 f 1 0 ) :1 9 8 — 1 9 9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骨科手术中58例精神分裂症行骨科手术麻醉处理的策
略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行骨科手术的麻醉方法。
方法对2005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58例患有精神分裂的下肢骨科病人进行治疗,回顾分析麻醉处理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在术中均表现为生命体征平稳,镇静及镇痛效果良好,可稳定地自主呼吸,血流动力学正常,术中及术后均未有见到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且术后随访2周仍未发现任何麻醉后遗症及患者精神分裂病情加重的情况。
结论本麻醉方法安全有效,术中管理平稳方便,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麻醉处理;精神分裂症;骨科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在发病期间难免不会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尤其在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病例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与此同时,需进行骨科手术的此类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史,存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如果在围手术期一直处于发病的状态,通常会导致更多的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医务人员受伤和患者死亡[1]。
选择最佳麻醉方法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是确保此类患者骨科手术安
全性的重要保障。
2005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骨科共收治58例患有精神分裂的下肢骨科病人,现对其麻醉处理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骨科病人共58例,其中男21例,女37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6.2±5.4)岁,体重40-68kg,平均体重(51.4±7.2)kg,急性精神分裂患者32例,慢性36例,asaⅱ-ⅲ级,急诊手术19例,择期手术39例,所有患者均系外伤所致下肢骨折。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术前需对患者的精神病史和骨折类型做详细的
了解,并在手术前三天逐渐减少患者对抗精神病类药物的服用量,全面调整其心、肝及肾脏功能,术前30min采用0.5mg阿托品和冬眠半剂对患者行肌肉注射。
1.2.2麻醉方法本组58例患者均采用腰麻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如遇躁动程度较高且不能较好配合治疗的患者,需先按1-1.5mg/kg的标准缓慢静推丙泊酚,待患者意识消失之后,立即将其侧身,在严密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同时,由一人扶住患者面罩观察或辅助其呼吸,而另一人即麻醉师则实施腰麻操作。
腰麻操作具体过程如下:穿刺位选择在l3-4
根据患者自身体质的情况,采用0.75%布比卡因0.6-1.5ml,以均速0.05ml/s的速度进行缓慢推注。
手术全程均辅助使用小剂量丙泊酚,并确保患者一直保持可以自主呼吸。
2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中均表现为生命体征平稳,镇静及镇痛效果良好,可稳定地自主呼吸,血流动力学正常,术中及术后均未有见到与麻
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且术后随访2周仍未发现任何麻醉后遗症及患者精神分裂病情加重的情况。
3讨论
合并有精神分裂的骨科患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2]:①由于存在思维和情绪上的诸多障碍,通常不能很好配合术前及麻醉相关的准备工作;②意识活动紊乱,容易发生躁动而导致伤己伤人或是毁物等事件的发生;③有不同程度的妄想和幻觉症状,可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感知能力并情绪上的紧张;④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副作用较多。
3.1术前访视及准备由于与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存在较大沟通交流方面的障碍,所以通常不能对患者的情况做到全面的了解,加上受长时间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的影响,其部分合并症状可能未能充分暴露。
因此,对此类骨科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前,术前的充分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本组58例患者当中有择期手术者39例,由于时间相对宽裕,故术前检查及评估较为充分和彻底,在精神科医师的协助下,通过患者家属详细了解其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用药情况、肝功能、以及住院次数等。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诸如阿托品等这些常规术前抗胆碱药物可同时增强抗精神病药物的抗胆碱作用,可引发中枢性抗胆碱症候群,因此不宜常规应用,必要时少量使用,以确保维系体温正常为宜。
3.2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准备对于伴有精神分裂症的骨科病人,其手术麻醉的方式应在综合分析精神分裂及外科双方面病情的基础
上做出选择,传统临床多采用全麻[3]。
然而,酚噻嗪类和丁酰胺类药物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时间服用的主要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与静脉麻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均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因此非常不方便对药量进行控制。
基于此,笔者认为,一般的小型骨科手术其麻醉方式应以局麻为首选。
相关资料显示,椎管内麻醉不仅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会造成影响,更可能因为疼痛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导致不能主动配合,难以确定麻醉阻滞平面,常常会成为麻醉失败或是多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所以,针对本组患者均为小型下肢骨科手术,其手术麻醉方式选择腰麻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组58例患有精神分裂症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均采用了腰麻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的麻醉方法,结果证实,本方法安全有效,术中管理平稳方便,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岳云,吴新民,罗爱伦主译.摩根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54.
[2]石盛恒.伴有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25例麻醉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4):63.
[3]郭凤森,张楠.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的麻醉选择[j].中外医疗,2009,12(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