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习俗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传统文化习俗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节日习俗、饮食习俗、礼仪习俗以及婚庆习俗等几个方面,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特点和内涵。

节日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都会有一系列的特定习俗。

比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祭祖、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活动,以期迎接新的一年,祈求好运。

端午节时,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屈原,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中秋节是团聚的时刻,人们会一家老小共赏皓月、品尝月饼,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饮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在日常生活中,餐桌上的礼仪和习俗也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中国人喜欢用“鱼” h omophonic" 有余" 在过年之际大搞一番,象征着来年会有富余。

另外,在一些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中国人会举行“宴席”,对客人热情款待,以示尊重。

在饮食文化中,中国人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追求菜品的美味和营养,强调饮食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礼仪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中国人讲究礼仪、尊重长辈,礼仪在中国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讲究礼貌、懂得悦纳,并且懂得回报,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修养。

在不同的场合,中国人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比如在拜访长辈时要行三鞠躬礼,表示孝敬和尊重;在商务场合,要遵循“尊卑有序、不厌其烦”的原则,讲究言谈举止,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婚庆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亮点,中国人的婚礼习俗千姿百态,讲究繁复而隆重。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中国人从订婚到婚礼再到婚后的习俗各有不同,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仪式。

比如,传统的订婚仪式要有过大门面,定亲信物等流程;婚礼上要有喜酒、迎亲车队、敬茶等程序,寓意着新人开启新生活,受到亲朋好友的祝福。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农历八月十五,是庆祝秋收的日 子,人们会赏月、吃月饼、提灯 笼等。
农历九月初九,是祭祖和登高的 日子,人们会爬山、赏菊、吃重 阳糕等。
农历五月初五,是纪念屈原的日 子,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 艾叶等。
中国各地区的特色风俗习惯介绍
北京
北京的春节习俗包括吃饺括吃汤圆、舞龙舞狮、 玩花灯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着团圆、家庭和和谐。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 观和文化特色。
05
中国其他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概览
其他传统节日简介
春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端午节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新年 的开始,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举 行,家家户户会张灯结彩,亲朋 好友会互相拜年,长辈会给孩子 发压岁钱。
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粽子是用糯米 、芦苇叶和其他配料制作而成的,具有丰富的营 养价值。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着对屈原的 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挂艾叶、菖蒲
人们会在家中挂上艾叶和菖蒲,以驱蚊、驱魔、 祛病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对屈原的纪念,因为 艾叶和菖蒲在古代被视为具有神秘力量的植物。
促进社交交流
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为人们提供 了社交交流的机会,有助于促进 社区和家庭的联系与沟通。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喝雄黄酒
喝雄黄酒是一种祛病、驱魔的习俗。在古代,人 们相信雄黄酒可以辟邪、解毒,因此在端午节期 间饮用雄黄酒成为一种传统。
端午节的美食和文化意义
美食
除了粽子外,端午节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如绿豆糕、五色饭等。这些美食不 仅口感独特,而且寓意着吉祥如意、健康长寿。
文化意义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和民族精神。通过庆祝端午节,人们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同 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之传统节日习俗美食PPT

中国文化之传统节日习俗美食PPT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 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日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HAN SHI
今年寒食在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雨,巷陌春阴乍烟?副使官闲莫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民俗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从春节习俗、龙舟节和中秋节传统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

一、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春节习俗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贴春联、包饺子和放鞭炮等。

贴春联是一种寓意吉祥和喜庆的传统,人们会在门上贴对联,上联和下联都用红色的写成。

包饺子是一项寓意团圆和幸福的活动,人们会全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也象征着一家人的团聚。

此外,放鞭炮也是春节习俗之一,人们相信闹鞭炮可以驱走恶鬼,迎来好运。

二、龙舟节龙舟节是中国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庆祝活动源于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故事,人们在这一天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龙舟节的传统活动是划龙舟比赛,参赛的龙舟盛装而来,划手们齐声高呼,呈现出一幅壮观的场面。

此外,人们还会举行舞龙舞狮和吃粽子等传统活动。

舞龙舞狮通常是由人们扮演龙和狮子的形象,伴随着鼓乐和锣声,表演出优美的舞蹈。

吃粽子则是节日传统食物,寓意着保护身体,避邪驱瘟。

三、中秋节传统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民俗文化中独具风味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和谜语等。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会赏月祈福,赏月也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在中秋节,人们也会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味道丰富多样,有豆沙、莲蓉、五仁等种类。

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猜灯谜的活动。

灯谜是用布置在灯笼上的谜语,猜中者能够得到小奖品,猜灯谜也是一种体验智慧和文化的传统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春节习俗、龙舟节和中秋节传统都是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例子。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反映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生活习惯,也传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通过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习俗文化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习俗文化课件PPT

爆竹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 岁之俗由来已久“一夜连双岁,五更分 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 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 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谢谢观看
过年啦
若素素材
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
若素素材
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
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
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若素素材
春节起源
若素素材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 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 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若素素材
十 二 生肖
若素素材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 (鼠)、丑(牛)、寅(虎)、卯(兔)、辰 (龙)、巳(蛇)、午(马)、未(羊)、申 (猴)、酉(鸡)、戌(狗)、亥(猪)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春节期间的
重要日子
若素素材
春节歌谣
若素素材
腊八粥,熬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 三,糖锅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 推煤鼠,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 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 蒸馒 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姐姐拉 着弟弟扭一扭。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
若素素材
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 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传统文化老年人的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传统文化老年人的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传统文化老年人的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节日与习俗是老年人最为熟悉和崇尚的一部分。

这些节日和习俗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充实了他们的生活,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本文将探讨中国老年人最喜欢的几个传统节日和习俗,并分析其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的关系。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和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对老年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期待、最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老年人会和家人团聚,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他们会贴春联、打扫房屋、做年夜饭等等,以此来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健康。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老年人会聚集在一起,观赏烟花、吃汤圆,并参与到灯谜猜想等有趣的活动中。

这些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锻炼身体和交流互动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社交生活。

清明节是用来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对老年人来说,这是一个表达对逝去亲人思念之情的重要节日。

他们会整装前往祖坟,祭拜祖先,并为逝去的亲人献上鲜花和食物。

清明节也让老年人更加珍惜眼前人,重视家庭和亲情,加深了家族的纽带。

端午节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节日,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老年人会制作粽子、观看龙舟比赛,并且会参与到踏青、登山等户外活动中。

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老年人的身体,又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同时,老年人也会给子孙讲述屈原的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秋节是感恩和团圆的节日。

老年人会和家人一起赏月、品尝月饼,并且参与到各种传统的中秋游戏和活动中。

这一天,老年人尤其怀念离散在外的子女,感慨万分。

中秋节为老年人提供了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机会,同时也是锻炼老年人身体和提升情感的时刻。

中国人有句俗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老年人将日常生活与传统节日与习俗相结合,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意义。

传统节日和习俗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还帮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总结起来,中国的老年人热爱传统节日和习俗,这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传统节日与人们日常生活严密相连,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形式多样。

在众多节日中,你知道多少传统节日的习俗,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节日及习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纳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欢乐、五谷丰收、人畜兴隆,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闻。

随着社会的开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1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到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精确,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缔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与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与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与习俗一、概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其中,民俗与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

本文将从婚嫁、祭祀、节庆等方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与习俗。

二、婚嫁习俗1. 婚礼仪式中国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拜堂、过大门、敬茶、交换婚戒等环节。

这些环节代表着家族的传承、祖先的祝福和夫妻间的承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两个家族的联姻,因此,婚礼仪式也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性。

2. 嫁妆与聘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嫁妆与聘礼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娘的家人会准备一定数量的嫁妆,包括寿礼、锦囊、首饰等,这些礼品代表着祝福和财富。

聘礼则是新郎一家给予新娘家的礼物,表示对新娘家庭的尊重和感谢。

三、祭祀习俗1. 祭祀祖先中国人非常重视祖先,祭祀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活动。

祭祖有固定的时间,如农历清明节和中秋节等。

在祭祀过程中,人们会将食物、酒水等供奉在神龛或祖先牌位前,并烧香祷告,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2. 祭祀自然中国人对自然界也抱有敬畏之心,因此,祭祀自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习俗。

如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人们会在户外放飞孔明灯,表达对自然的尊重,祈求平安和福运。

四、节庆活动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之一。

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此外,人们还会走亲访友、互赠红包等,表达对亲友间的关爱和祝福。

2.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也是保护民俗遗产的节日。

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和预防疫病。

此外,还有粽叶装饰、赛龙舟等民间游戏和活动,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五、结语民俗与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传统观念。

通过婚嫁习俗、祭祀习俗和节庆活动,人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将其发扬光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十四节气
2、历法(黄历):从夏历到公元纪年
3、传统节日体系→ 多元的节日体系
4、春节
准确的说,现在的春节是一个节日体系, 包括古代的“除夕”、“元旦”和“元宵” (有时还有立春)等多个节日。
年画
门神财神
烟火烟花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5、清明
祭祖和扫墓。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打马球、

中西节日PK与文化的交融
插柳 、植树等。
清明节祭扫人流
6、端午
悬钟馗像
挂艾叶、菖蒲 、蒜头
吃粽子
种类品种繁多:瑶族,枕头粽;苗族,五色粽
饮雄黄酒 赛龙舟 游百病 佩香囊
7、七夕
也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 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古代女子最重 视的日子。 牛郎织女相会
乞巧活动
8、七月半
1月1日元旦 2月2日世界湿地日2月14日情人节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国际妇女节3月9 日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3月14日白色情人节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3 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3 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4月1日愚人节 4月5日清明节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3日世界哮喘日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5月8日世 界红十字日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5月17日世界电 信日 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3日国际牛奶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 日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6月17日世 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7月1日国际建筑日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纪念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12日国际青年节 9月8日国际扫盲日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9月16 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9月21日世界停火日 9月27 日世界旅游日
第四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国节日文化
主讲人:江西师范大学谢宏维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节日及其习俗有着比较 明显的差异。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 气、祈求自身吉祥幸福,节日习俗以吃喝 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 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并通过饮食来实现; 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缅 怀上帝、求其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 题,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 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 来实现。不同的民族传统节庆之差异,都 与该民族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 式 的 差 异 密 切 相 关 。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中国情人节)(Double-Seventh Day)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鬼节
9、中秋
赏月、玩月 佳作: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吃月饼 月亮崇拜、拜月、祭月(祀月姑、兔儿爷)
求子:照月得子与偷瓜得子
2007年8月20日17点,沈阳大东副食超 市制作中国第一大月饼几近完工。
这个近13吨的超大月饼有十个地方口味, 有广式白莲、苏式玫瑰、港式红莲等。
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
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 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 节(10月1日),全国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 日)。 人大代表提出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生 产、生活及祭祀三大类型;除了某些单 独的祭祀节日外,在大部分生产与生 活类传统节日中,祭祀也是最主要的 活动内容之一;此外,这三种类型的节 日都被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岁时节令 作为一条红线贯穿起来。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农历腊月二十四祭灶日,过小年,传统扫房日
中国法定节日有: 元旦(1月1日),全国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 年),全国放假三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
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
日),全国放假三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10月1日国际音乐日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10月9日世界 邮政日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 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 10 月24日联合国日 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 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9 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0月31日万圣节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消防宣传日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国 际大学生节 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12月9 日世界足球日 12月25日圣诞节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 3月最后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复活节(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 9月第四个星 期日国际聋人节 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 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 10月第 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爱眼日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
10、冬至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 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冬至大如年,亚岁。 冬至馄饨夏至面、吃狗肉。 三大鬼节之一,祭祖,送寒衣。
二 西方的节日习俗
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亦具有生产、生活及宗教三大类型, 但由于社会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前两种类型的传统节 日或日益淡化,或逐渐消亡,而让位于宗教性节日;此外,西方文化 的多元性,使得其残存的农牧业生产性传统节日大多仅仅具有地域 性而非普适性的特征,并且局限于各地区的农村乡镇,或者某种农 牧产品的生产地。敬奉土地和祈求丰收是古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各民 族的共同特点和传统习俗,在农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自然经济社会 时代尤其如此。作为一年周而复始的年节,本应该是人类社会普遍 注重的节日,但在西方,这个节日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已经让位于基 督教的圣诞节。虽然西方各国大多仍然在欢度年节,但它并不是一 个严格意义甚至一般意义上的世界性大节,而是世界各地同时欢度 的各具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岁时节日。基于不同国家、民族、地 区的社会经济形态与历史文化特征,节日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生产性、 生活性或宗教性的文化特征。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 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而且随着基督 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成为了世界性 的节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