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原因论文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原因论文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种种,但治愈率并不高。

本文通过对其难治性的原因分析后,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总结了一些确有成效的对策,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91-02消化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是人类的常见病,呈世界性分布,约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

20世纪后,该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发达国家较高,我国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村。

近20年来,du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作为一种常见病,为什么治疗中存在一系列困难?本人十余年来对此病的难治性进行了一些研究,现报告如下。

1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1.1 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不彻底1.1.1 根除hp用药不规范虽然大家都知道根除hp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重要性,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真正坚持根除hp的三联治疗方案的患者并不多,坚持四联疗法的患者更是廖廖无几,这与部分医务人员消化专业知识有欠缺之外,还与患者嫌服药麻烦有一定关系。

1.1.2 根除hp时忽视了其耐药方面的考虑根据有关资料表明,hp 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10%~20%,硝基咪唑类中甲硝唑最高,为10%~70%,β-内酰胺类中的阿莫西林耐药性新近出现,但巴西报道说其达29%,喹诺酮类以环内沙星为代表,其耐药率也达10%,随着该病耐药率的逐步提高,给消化性溃疡的治愈增加了难度。

1.2 不能随时追踪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少数具有较为典型的症状外,多数轻重不一,有些根本就没有临床症状,甚至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而首发。

部分患者服药后,自感症状减轻或消失,便以为用药有效,加之消化性溃疡多数并不危及生命,胃镜复查又不愿意接受,于是,自认为基本治愈而自行停止用药,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给病情的完全康复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消化性溃疡病因和机制

消化性溃疡病因和机制

消化性溃疡病因和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概括起来,是胃、十二指肠局部黏膜损害因素 (致溃疡因素)和黏膜保护因素 (黏膜抵抗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这是溃疡发生的基本原理。

(一)损害因素1.幽门螺杆菌感染(Hp) 现已公认Hp 为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

Hp感染破坏了胃的黏膜屏障,使氢离子和胃蛋白酶渗入黏膜,发生自身消化作用,形成溃疡,严消除Hp可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

2.胃酸和胃蛋白酶在损害因素中,胃酸一胃蛋白酶,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此外,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与胃酸的腐蚀作用一样,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形成的组织损伤的组成部分。

胃酸加胃蛋白酶更具有侵袭力。

3. 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等,除具有直接损伤胃黏膜的作用外,还能抑制前列腺素和前列环素的合成,从而损伤黏膜的保护作用。

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与溃疡的形成和再活动有关。

4. 饮食失调粗糙和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可引起黏膜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

不定时的饮食习惯会破坏胃酸分泌规律。

饮料与烈酒除直接损伤黏膜外,还能促进胃酸分泌,咖啡也能刺激胃酸分泌。

这些因素均可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复发有关。

5.精神因素持久和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精神因素可引起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使迷走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促使溃疡形成。

6.吸烟研究证明吸烟可增加CU和DU 的发病率,同时可以影响溃疡的愈合,但机制尚不很清楚。

(二)保护因素1.胃粘液一黏膜屏障该屏障可以阻碍胃腔内H4反弥散人黏膜。

2.黏膜的血液循环和上皮细胞的更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良好血液循环和上皮细胞强大的再生力,对黏膜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

3.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对黏膜细胞有保护作用,能促进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细胞分泌黏液及HC03-是增强黏膜上皮更新,维持黏膜完整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其他因素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0型血型者比其他血型容易患DU。

消化性溃疡病例分析

消化性溃疡病例分析

消化性溃疡病例分析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消化道黏膜发生溃疡病变。

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感染、应激、遗传、药物、饮食等。

本文将从病例分析的角度对消化性溃疡进行讨论,以加深我们对这一疾病的理解。

病例一:患者X,男性,40岁,主诉上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患者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面临较高的压力,长期抽烟喝酒,而且经常食用过辣、油腻的食物。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上腹部存在压痛,并可听到肠鸣音。

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部黏膜有溃疡病变。

该病例中,患者存在多个与消化性溃疡相关的危险因素。

首先,持续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会导致胃肠道的应激反应,从而增加溃疡的发生风险。

其次,患者长期抽烟、喝酒,这两者都被认为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

此外,长期食用过辣、油腻的食物,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黏膜受损的几率增加,也容易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病例二:患者Y,女性,60岁,主诉慢性上腹部疼痛已有数月,且疼痛会缓解或加重。

患者有胃炎病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结果正常。

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部黏膜有片状溃疡。

这个病例中,患者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被认为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关键因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会抑制黏膜保护因子,如前列腺素合成,从而使胃黏膜对酸的损害增加。

此外,虽然患者有胃炎病史,但没有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如烟酒、应激等,说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是她患病的主要原因。

病例三:患者Z,男性,25岁,主诉上腹部疼痛,伴有排便时的不适感。

患者平时饮食规律,不吸烟不喝酒。

体格检查和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

患者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部位有溃疡病变。

这个病例中,患者没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如高强度压力、烟酒等。

然而,患者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该部位的溃疡病变往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感染源,感染后会抑制胃黏膜保护因子的合成,导致黏膜受损,进而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1 与某 些疾 病 的伴 发率 较 高 , . 4 有些 疾 病 容易 伴发
溃疡病 , 中或可 获得 一些 发 病原 因的线 索 。这些 从
1 %~ 2 有人估 计 5 1%的人 口在其 一生 中患 0 1%。 %~ 5
过消化 性溃疡 『。发 病与地 区 、 别 、 1 、 性 职业 和年 龄有 关 , 性 多见 , 女 患 病 比 为 3 :, 理 人 员 发 病 男 男 . 1管 6
般人群 大 25倍 ~ . 3倍 。 有些 溃疡 病患 者有 其它 遗传 体 质 因素 同时存在 . 如 十二 指肠溃 疡 多见 于 胃壁 例
细胞 增多 . 系统性肥 大 细胞增 多 症 和家族 性 多发 内
分 泌腺瘤 等 。 l3身心 因素 精神 与上 消化 道之 间的关 系是 久 知 -

1 9— 4
泌 大量 胃酸 ,成 为溃 疡病 发 病 中的 主要损 害 因素 。 在 胃酸 作用 下 胃蛋 白酶分 泌增 加 , 促使 对食 物 中蛋 白和 胃壁 自身组织 损 害而 发生 溃疡病 。 1 . 胃粘膜 保 护 因素 削弱 :胃粘膜 屏 障功 能 的下 .2 5 降 、 膜 血 流供 给不 足及 粘 膜再 生 能力 低下 等 因素 粘
目前 临床 上 消 化 性 溃 疡 的 诊 断 主要 依 据 临床
表 现 的三 大特 点 , 结合 查 体及 特殊 的辅助 检查 而作
诊 断。 21I 床 表现 消化性 溃 疡临 床表 现 的三 大特 点为 . f { { i
慢性 病程 、 期 性发 作及 节 律性 疼 痛 。消化 性溃 疡 周
的, 如情绪 波动 、 焦虑 、 郁等致 精神应 激 , 忧 引起 致 溃
痛 、 间痛 , 般 于 餐 前 出 现 上腹 痛 , 夜 一 进食 后 可 缓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预防措施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预防措施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预防措施一、病因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上的溃疡形成。

这些溃疡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以下几个病因:1.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

当此菌侵入胃黏膜后,会引发慢性胃炎和胃粘液屏障受损,最终导致溃疡形成。

2. 非甾体抗炎药物: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对消化系统有损害作用。

长期或过量使用这些药物会增加患消化性溃疡的风险。

3. 高度应激:长时间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下的人更容易患上消化性溃疡。

持久压力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改变胃酸分泌。

4. 饮食与生活习惯: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

高脂肪食物、辛辣食物和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都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进而引起溃疡。

二、预防措施针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

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以及及时清洁食品等都是有效控制传播途径的方法。

2. 合理用药:如果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来缓解身体不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按照剂量和时间规定进行。

同时,选择对消化道刺激小的药物会降低溃疡发生的风险。

3. 管理压力:积极应对压力,通过放松的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可以尝试健身运动、听音乐或参加瑜伽等减压方法来保持心理平衡。

4. 合理饮食:注意保持均衡营养,避免长期食用高脂肪、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和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摄入有益于胃黏膜的保护。

此外,定时进餐、咀嚼充分和避免过度饱餐也是预防溃疡的重要策略。

5. 避免暴饮暴食:快速进食和暴饮暴食会导致胃容量超负荷,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增加溃疡发生的概率。

因此,控制进食速度和适当控制食物摄入量非常重要。

6. 戒烟限酒:吸烟不仅会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并影响胃黏膜再生,还会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清除的能力,因此戒烟是预防溃疡的关键之一。

消化性溃疡病病例分析

消化性溃疡病病例分析

个性化康复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 的指导。
阶段性目标设定
设定明确的康复目标,如减轻症状、促进愈合、 防止复发等,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
心理干预与支持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 供心理干预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
组织学检查
通过胃黏膜活检标本进行银染色或免 疫组化染色,观察幽门螺杆菌的存在 。
其他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01
02
03
X线钡餐检查
消化性溃疡在X线下可表 现为龛影,即钡剂填充溃 疡的凹陷部分,周围可见 黏膜皱襞集中现象。
粪便隐血试验
消化性溃疡可能导致消化 道出血,粪便隐血试验可 呈阳性。
腹部超声检查
对于穿透性溃疡或胃穿孔 等并发症,腹部超声检查 可能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 息。
明确溃疡部位、大小、数量及并发症 情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 后。
04
治疗方案制定及执行情况 跟踪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剂量调整
药物种类选择
针对消化性溃疡,常用的药物包括抑酸药、抗酸药、胃黏 膜保护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 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进行治疗。
剂量调整
药物治疗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一般来说 ,初始剂量会较小,然后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逐渐 增加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病情严重、药物 治疗无效的患者,医生可 能会考虑手术治疗,如胃 大部切除术等。
执行情况跟踪和效果评估
执行情况跟踪
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 解患者的治疗情况、病情变化以 及不良反应等,确保治疗方案的

难治性溃疡为何难治

难治性溃疡为何难治
执行方案
关注食物的来源, 以选择的情况下 , 。, 。。 一 在可 一 …。 。

人工添加剂和防腐剂说不 , 注重 有的 人 适合早上工作, 有的人要到下午才 对化学肥料、 。 毒 一 。 . 搿 ∞ 一 _一 _ - 。 一 油脂和饮用水的质量。 觉得清醒, 这种人在上午的体温会比皎高。如 调料 、
r 1 l 一 0。 一一 I _ 一 l 。 -一
( 者为 中国科普作协会 员) 作
编 辑 / 明 谭
时 ,可以达到与持续运动一样消耗热量的效
果。

执行方案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运动 ,除了必须是 你喜欢的运动外,还必须是客观条件容易实 现的。 选择你喜欢的运动装备, 不要贪心一下
子买很多, 只买基本的。 让 自己坚持下去的窍门是 ,首先不要把
目 标定得太困难 , 其次要时时给 自己奖励 , 再 有就是找—个同伴。
维普资讯
就是其中之・ 。难治陛溃疡并无统一标准 , 一般
认为应包括以 『况: 青
烟草是一种攻击因子 ,会破坏 人 的防御机制。 体 有不少患者对此并不了解, 往往在疼痛发作时吸 j ▲ 溃疡发生在特殊的部位。如发生在幽门管,

胃酸分泌相当旺盛 ; 如发生在十二指肠球后 , 则 妻易发生大出血 , 还可发生穿透 疡。溃疡如已 损 - 并发幽门梗阻 , 内科治疗也较困难。 0
己学滩 廉的生物神 q
时间: 每天
环境污染 和城市
发展, 已经使我们的生
脸色晦暗、 眼圈发黑、 精神无法集中, 经常 活越来越远离绿色的定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 容易感到疲劳, 排便 艮 你最需雪 j, 我们必须要去追求绿色。 差。 狲虹 勺 是培养起缝康的生物钟。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它的发病机制与多种病因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病因与发病机制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病因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以下几个因素被认为是主要的病因之一:1. 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过多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胃酸是胃黏膜中盐酸的一种形式,过多的胃酸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引发溃疡。

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等习惯以及慢性压力等都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2. 胃酸对黏膜的伤害胃酸在正常情况下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当胃酸分泌过多或者黏膜自身防御机制受损时,胃酸便会对黏膜造成伤害,增加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

3.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感染菌,感染后可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炎症反应,损伤黏膜屏障功能,增加胃酸对黏膜的侵袭,从而促进溃疡形成。

4. 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常用的药物,但过度使用或长期使用NSAIDs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NSAIDs可通过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黏膜屏障功能,增加黏膜受损的风险。

二、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黏膜屏障是胃黏膜的一道保护屏障,能够抵御胃酸和其他有害物质对黏膜的损害。

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时,胃酸和其他刺激物质会渗透进入黏膜层,促进溃疡形成。

2. 黏膜血液循环不足黏膜的正常血液供应是维持黏膜屏障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黏膜缺血不仅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还会妨碍黏膜的修复和再生,进而增加溃疡形成的风险。

3. 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炎症反应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重要环节,而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细胞因子的分泌异常时,黏膜的炎症反应会加剧,从而损害黏膜屏障功能。

4. 神经调控紊乱神经系统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不容忽视。

胃黏膜的动态平衡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胃黏膜自主神经系统的共同调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0-09-02T09:41:46.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8期供稿作者:王克强[导读] 消化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是人类的常见病。

王克强(江西省金溪县中医院江西金溪 344800)【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8-0098-02【摘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种种,但治愈率并不高。

本文通过对其难治性的原因分析后,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总结了一些确有成效的对策,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原因对策消化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是人类的常见病。

作为一种常见病,为什么治疗中存在一系列困难?本人十余年来对此病的难治性进行了一些研究,现报告如下,与同道共商: 1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 1.1 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不彻底 1.1.1 根除Hp用药不规范
虽然大家都知道根除Hp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重要性,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真正坚持根除Hp的三联治疗方案的患者并不多,坚持四联疗法的患者更是廖廖无几,这与部分医务人员消化专业知识有欠缺之外,还与患者嫌服药麻烦有一定关系。

1.1.2 根除Hp时忽视了其耐药方面的考虑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Hp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10%—20%,硝基咪唑类中甲硝唑最高,为10%—70%,B-内酰胺类中的阿莫西林耐药性新近出现,但巴西报道说其达29%,喹诺酮类以环内沙星为代表,其耐药率也达10%,随着该病耐药率的逐步提高,给消化性溃疡的治愈增加了难度。

1.2 不能随时追踪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少数具有较为典型的症状外,多数轻重不一。

部分患者服药后,自感症状减轻或消失,便以为用药有效,加之消化性溃疡多数并不危及生命,胃镜复查又不愿意接受,于是,自认为基本治愈而自行停止用药,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给病情的完全康复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1.3 应激与心理因素
急性应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已是共识。

大量临床观察资料表明,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容易患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后再遭受精神应激时,溃疡又容易复发。

应激和心理因素可通过迷走神经机制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粘膜血运的调控。

1.4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1.4.1 症状缺乏特异性
近十余年来,老年人消化溃疡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老年人该病的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者比例较高,加之老年人各系统脏器功能衰退,感觉泛化,疼痛更加无规律,且老年人本身及家属多不同意胃镜等检查,增加了该病的诊断难度。

1.4.2 思想上麻痹大意
多数人只注意到心肺疾病等老年性疾病,很少有人认识到消化系统疾病在老年人中同样重要,甚至部分医务人员也存在这一认识上的误区,使得此病在老年人中的诊治产生了空白。

1.4.3 其他因素
老年人往往有多系统慢性疾病缠身,要长期服用非留体抗炎药(NSAID),而长期服用NSAID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妨碍溃疡的愈合,增加溃疡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老年人经常忘记按时服药,少数老年人还认为长期服用西药有害健康而干脆故意不按时服药,这都是此病在老年人中难以治愈的原因。

1.5 球后溃疡
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X线与胃镜检查往往出现漏诊。

因该病夜间疼痛与背部放射痛更为明显,必然给此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从而不利于治愈;其次,该病对药物治疗也不理想,易并发出血,成为该病难治的第二个原因。

1.6 幽门管溃疡
幽门管溃疡也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与节律性疼痛,胃酸增多显著,而且对抗酸药反应又较差,既往在治疗胃酸方面没有特别加强用药,质子泵抑制(PPI)在部分地区尚未得到普及推广应用,故也是难治性溃疡的原因之一。

2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对策 2.1 坚持规范用药,按规律服药,兼顾耐药菌,彻底根除Hp。

目前多主张以PPI为基础和胶体铋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两大类,替硝唑抗Hp作用强,Hp不易产生耐药性,可代替甲硝唑;初次治疗挫败后,可用PPI、胶体铋剂合并两种抗菌药物的四联疗法。

2.2 及时追踪观察病情变化,不能仅根据症状得到改善后就立即停药。

治疗期间要复查胃镜。

Hp阳性者,在抗治疗结束后再给予2—4周抑制胃酸分泌治疗;Hp阳性溃疡者,DU疗程不少于4—6周,GU不少于6—8周。

2.3 尽量减少或消除精神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抵抗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随着医学模式的根本改变,人们应更加以饱满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挑战。

2.4 重新认识此病在老年人群中的严重危害性。

首先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尤其是广大医务人员。

其次,要有爱心,要多关心、帮助老年人规律服药,对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可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

2.5 对于球后溃疡、门管溃疡等几种特殊位置的溃疡,首先要加强检查,仔细发现,注意相关鉴别诊断,减少漏诊、误诊;其次是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坚持治疗。

参考文献
[1]黄德强.Hp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54-55.
[2]潘新增.老年消化性溃疡112例临床分析.中国医师杂志,2004,4(9):3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