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在同一片土地上7中华民族大家庭兄弟姐妹,平等尊重教案教科版

合集下载

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PPT课件

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PPT课件
房在 里属 学于 习自 电己 脑的

丰藏 收民
羊 毛 喜 获 语开 新朗 闻老 和人 歌喜 曲听 藏
材料:
表一:
年份 地区
全区国内 人 均 生产总值 GDP
说明
2005 内



3822.8亿元 15210元
“十五”期间,国内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6.6%,超过全国平 均水平。
2006 西


290.05亿元
二、平等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
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
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
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 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 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 原则。
2435元
(农牧民纯 收入)
前两项分别增长 13.4%,17.2%,创 20年来增长幅度新高
“手拉手”互助活动
“手拉手”互助活动是 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 工委发起的,以城市和 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 地区、健康的和有残疾 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 年儿童互相结对、互助 互学、共受教益的一项 实践教育活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材料: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 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 用。今后,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这一制度在国家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八年级政治在同一片土地上(教学课件201908)

八年级政治在同一片土地上(教学课件201908)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 ★4、尊重各民族文化包括: • ①尊重各文字。 • 5、各民族的团结互助的重要意义 • 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②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
发展。 • 6、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制定哪些政策和措施? • ①修建青藏铁路、成昆铁路。②东部沿海各省市也在经济、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
知识梳理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 1、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 我国的5个省级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
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2、我国政府制定了哪些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和政策?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③保护和发展少数
文化建设等方面给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给以援助。 • 7、中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怎样做?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②心系各
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③要同一切破坏 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 微信红包群 微信红包群 ;
民族文化。 • ★3、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 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 特点和作用: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统一起来,既保
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发挥地方 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 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曾未悔祸 则河北可平 顷之 太元十三年卒 刘琨用兄子演 今使车骑入废中宫 从之 前岗见一牛眠山汙中 诏曰 而辞职

教科版思品八下《中华民族大家庭》word教案.doc

教科版思品八下《中华民族大家庭》word教案.doc

第三单元在同一片土地上课程标准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课程标准3.4.6)2.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课程标准2.2.6)。

3.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幸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新社会的行为(课程标准3.1.5)。

课程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各具特色。

2.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政策,知道如何与各民族的人民相处:3.引导学生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和来龙去脉及其重要意义:4.引导学生体会台湾与大陆骨肉相连的亲情,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第7课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稳定。

能力目标: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靠名民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

[知识要点]1、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1)中华民族是由汉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纳西族和高山族等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2)我国目前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省级自治区域。

(3)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生活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互助,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稳定、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2、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的方针政策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是56个民族相互交融和团结合作的历史。

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

但是,各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在同一片土地上7中华民族大家庭(兄弟姐妹,平等尊重)教案教科版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在同一片土地上7中华民族大家庭(兄弟姐妹,平等尊重)教案教科版

中华民族大家庭(兄弟姐妹,平等尊重)多媒体课件
它的身上印了些什么?我这张
宗教同信仰等不方面小组探究
统节日等民族文化的相关图片
频中,你发现了广西
通过前面民族知识介绍和世博会民族风情展示,
(此环节让学生写一写)
特色。

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等方面引导既然我们民文化有如此魅力,
族文化应采取什么态度呢?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尊重呢?
样做才能体现对主人的尊重?(提示:回族禁忌猪肉、讲卫生、讲礼
民族特色饮食
干部花甲祝寿活动作为铺张浪费的典型在报纸上进行了批评不尊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还有哪些严重后果呢?。

教科版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x

教科版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x

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要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3、了解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能力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而逐步形成的。

2、懂得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3、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准备:教案★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兄弟姐妹”教学设计案例★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练习★板书设计:一:兄弟姐妹1、中华民族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2、说说你知道的民族★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平等尊重”教学设计案例★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国家制定和实施了那些保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民族区域自制的提出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权自治区设立时间少数民族文化二、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体现三、如何维护民族团结★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教学设计案例★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练习★板书设计:一、各民族团结互助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的繁荣2、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文成公主入藏二、历史上各民族团结的见证金城公主入藏昭君出塞三、新中国建立后,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制定的政策和措施1、国家陆续建设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青藏铁路2、选派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3、用法律确认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课后反思:。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

《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而逐步形成的。

3、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4、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重难点1、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一、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

教师:今天,我们常说56个民族,但是,大家知道吗,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不能确定。

新中国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分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至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分。

今天我们所说的56个民族就从这里开始。

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有56个民族,对民族的识别体现了民族平等。

二、民族知识竞赛。

1、教师:56个民族如同兄弟姐妹,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今天,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场知识竞赛,看哪个小组同学的民族知识最为丰富。

2、以竞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知识容量更大。

学生的参与率也能提高。

注意了解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了解民族习惯有利于民族团结。

3、说出你知道的各行各业中杰出的少数民族代表。

4、教师:通过前面的竞赛活动,我们都了解了,我国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为了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为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体会不同民族在国家的地位是平等的。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③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的权利;④管理地方财政的权利;⑤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的权利;⑥培养民族干部的权利;⑦进行贸易的权利;⑧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的权利等。

八年级政治下第三单元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第三课时)科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第三单元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第三课时)科教版

科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而逐步形成的;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要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某某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含义、内容和意义;懂得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过程与方法: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同时增加认同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情况分析由于现代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很多学生会唱不同民族的歌曲、会跳不同民族的舞蹈。

民族的音乐和舞蹈最能够体现这个民族的特点,体现不同民族的生活和个性。

学生通过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能够了解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某某信仰等。

但是,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以及我国对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了解比较少。

许多学生对 1997年某某回归的盛况还记忆犹新,某某和澳门回归后的发展,也是同学们亲眼所见。

第三节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欣赏歌曲3.播放歌曲《天路》,学生欣赏这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藏族人民对党和政府修建青藏铁路的烘托气氛。

建了一个太阳能小澡堂——那是明远村的第一个澡堂。

他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爱心,浇灌着这些天真而幼小的花朵,他给一双双蒙眬的眼睛带来光明,他给一颗颗干涸的心灵带来清泉的慰藉。

学校里的粉笔用完了,马骅开车越过 48里的山路去买粉笔,途中,急驰的汽车翻入了滚滚的澜沧江。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复习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复习教案 教科版

第三单元在同一片土地上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1、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我国的5个省级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政府制定了哪些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和政策?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3、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特点和作用: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统一起来,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发挥地方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4、尊重各民族文化包括: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5、各民族的团结互助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②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6、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制定哪些政策和措施?①修建青藏铁路、成昆铁路。

②东部沿海各省市也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给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给以援助。

7、中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怎样做?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②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③要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第八课共同的愿望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提出来的。

2、“一国两制”的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和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大家庭(兄弟姐妹,平等尊重)
备课教师使用教

授课时间课时 1课时
课题中华民族大家庭(兄弟姐妹,平等尊重)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及爱国主义情感。

自觉尊重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培养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认识尊重各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尊重各民族。

重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掌握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方法
难点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尊重少数民族
教学
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环节
说明二次备课复习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几张人民币(5角和10元等)
教师引导:我手中拿的这几张人民币,与同学们乃至所有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几乎每天我们都在与它打交道,但是你们平时注意观察过它吗?它的身上印了些什么?我这张1980版的五角钱正面有两张少数民族头像,你们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吗?另外一张2005版的 10元的钞票的背面有四行小符号,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是什么意思吗?在我国人民币上印上这些少数民族的人物和文字能说明什么呢?
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团结,亲如兄弟姐妹像一个大家庭。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了解各个少数民族小家庭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丰富多彩的文化。

课程讲授环节一:民族知识竞赛活动
教师提问: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
出示幻灯:“比比赛赛少数民族知多少”活动
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选取其中一个或多个你们较熟悉的少数民族2、从民族的人口、分布、服饰、饮食、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民族建筑、宗教同信仰等不方面小组探究 3、每组一人记录,讨论结束后选定一名代表总结发言
教师总结:(在活动结束后予以充分肯定学生的知识面和参与度)
环节二:观世博,高端理解民族文化
1、出示幻灯片展示部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建筑、服饰、文字、传统节日等民族文化的相关图片
2、播放视频:世博会广西活动周盛况(引导学生观察广西民族文化) 教师发问:在这段视频中,你发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哪些文化?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化就连外国人也不断赞叹,通过前面民族知识介绍和世博会民族风情展示,你有哪些情感或其他感受呢?(此环节让学生写一写)教师:可以从我们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我国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等方面引导
教师发问:既然我们民文化有如此魅力,令我们折服,那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应采取什么态度呢?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尊重呢?(如学生已经感悟到“尊重”就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环节三:情境体验
教学情境: 1、周末班上的回族同学盛情邀请你到他家去做客,你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对主人的尊重?(提示:回族禁忌猪肉、讲卫生、讲礼貌、)教师发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2、放假了,父母带小明到丽江去旅游,看到有些少数民族人穿着很奇特,小明很喜欢也很好奇,真想到他们面前看看或摸摸衣服;在餐厅,服务员端上的民族特色饮食小明很不爱吃;同来的弟弟顽皮的学着少数民族语言叽里呱啦地闹个不停,还要小明也跟着说……教师发问: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该做呢?
教师总结:这样做不利于人际交往,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不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和谐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材料展示:
报道一:1990年沈阳市某新闻单位误将一个街道办事处举办的朝鲜族老干部花甲祝寿活动作为铺张浪费的典型在报纸上进行了批评,此事在全市朝鲜族当中引起较大轰动,朝鲜族群众纷纷上访沈阳市民委,要求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尊重民族习俗,朝鲜族聚居的延边、吉林等地也有人打电话要求澄清事实。

教师发问:通过这两则新闻报道你认为不尊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还有哪些严重后果呢?
教师总结:既然不尊重有这么多危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尊重各民族文化,应从哪几方面去尊重其他民族呢?
小结教师总结:板书“三个尊重”结束语: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不仅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乃至其他国家的文化,与他们平等交流,相互沟通。

作业
布置
课时练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