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央银行(2)
金融之中央银行课件资料

2020/11/12
4
1、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 (1)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主要是通过特定金融业务进行的,对金融 和经济的管理调控基本上是采用经济手段如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等,有别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国家机关。 (2)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分层次实现的,作用平缓,回旋 余地大;有别于国家机关的行政决定直接作用于各微观主体而又缺 乏弹性。 (3)中央银行在政策的制定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银行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1)地位:中央银行处于一国信用活动的枢纽地位,是国家干预和 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其活动领域属于宏观经济范畴,普通商 业银行的活动属于微观领域。 (2)业务目的: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存款不支付利息;但 是其它金融机构多都以盈利为目的,存款银行一般对存款支付利息。 (3)服务对象:中央银行仅以政府和其他金融机构为经营对象;但 是其他金融机构一般以个人、企业等为经营对象。 (4)权利(管理):国家还赋予中央银行一系列特有的业务权利, 如垄断货币发行、管理货币流通、集中存款准备金、维护支付清算 系统的正常运行、代理国库、管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等 。
(2)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
社会总需求从价值形态分析是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要 保证宏观供求平衡,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至关重要。
(3)实施宏观金融的监督和管理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的金融管理当局,负有对本国辖区内的金融机构, 包括本国及外国银行、内外合资银行等的监督和管理的责任。中央银行实 施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不仅对金融市场的不同市场层次的交易进行 监督和管理,还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以控制金融市场,使之服从政 府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要求。
统一银行券的发行
《货币金融学》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七章 中央银行
币
金
融
学
第七章 中央银行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 中央银行是一个金融体系的核心
中央银行是如何进行货币发行的 中央银行与政府、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 系
第七章 中央银行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业务
第七章 中央银行
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黄金外汇储备 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外汇和特别提
款权。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其他资产业务
待收款、房屋、设备等。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三、清算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每日彼此应收应付的票据,由票据交换 所清理并轧差后,通过中央银行汇兑转账结清其应收应 付的差额
第七章 中央银行
7.中央银行业务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票据清 算业务。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发行业务、集 中存款准备金业务、代理国库业务等。资产业务 包括再贷款再贴现、证券买卖业务和储备资产业 务等。
8.反洗钱、征信管理和金融稳定成为中央银行的新 任务。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心,在这几个 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代理国库
代理国库业务主要包括库款收缴和库款支拨两个方面。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
国际金融机构负债 国内金融机构往来 兑付国库券基金 等等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再贷款 再贴现 有价证券买卖 黄金外汇储备等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7章_中央银行

3、向政府融通资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 直接向政府放款或透支。
二是购买政府债券。一种是直接在一级市场上 购买。另一种是间接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即公 开市场业务。
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 例》,于1928年11月成立中央银行。
实际上,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 行及1933年成立的中国农民银行一起享有 货币发行权。
1937年,成立“四联总处”,行使中央银 行职能。
1942年,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同时 集中黄金,外汇储备,统一管理全国的金 融业。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Multinational central bank system )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 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 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 度。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 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
5、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 际金融活动。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对 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基本经济政策之一。
7、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
8、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 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在政府的经济决 策中,发挥重要的甚或是主导的作用。
我国中央银行的沿革
我国的中央银行萌芽于20世纪初——1904 年由户部奏准设立官办银行——大清户部银 行——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
1908年《大清银行则例》颁布,大清户部 银行更名为“大清银行”,经理国库、发行 纸币,初具中央银行职能。
中央银行学第七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主要业务

5.金融统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6.金融统计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7.货币统计的内容有哪些?
01
货币 统计
02
信贷收 支统计
03
现金收 支统计
04
金融市 场统计
05
国际收 支统计
06
资金流 量统计
五、中央银行的经济调查统计
工业景气调查统计制度
城乡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统计制度
物价统计调查制度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经理国库是中央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 2.国库的职责和权限包括哪些内容? 权责是否相匹配? 3.中央银行会计业务有何特点? 4.中央银行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会计业务
一、中央银行会计的对象与特点 (一) 中央银行会计的对象
中央银行的会计对象是中央银行行使职能、办 理各项业务、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等活动所引起的资 金变化与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二) 中央银行会计的特点
二、中央银行会计的任务与职能 (一) 中央银行会计的任务 (二) 中央银行会计的职能
(二) 我国国库业务的发展与完善
1.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的国库组织体系, 机构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国库组织
2.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库制度体系, 推动了国库工 作规范化进程; 3.初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库内控和监管体 系, 有效地防范了国库资金风险; 4.建立了国库收支统计分析指标体系, 拓展了国库 统计分析业务和理论研究工作; 5.开发了全国统一的国库会计核算程序, 实现了国 库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的电子化、网络化。
(二) 国库制度
1.独立国库制 2.委托国库制 二、国库的职责与权限 三、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意义
四、我国的国库制度与国库业务 (一) 我国国库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国库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七章 中央银行

四、中央银行的体制类型
(四)准中央银行制:某些国家或地区没有通 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只设有类似中央银行 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 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其特点是,只 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如香港,金融管理 局是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但不拥有发行货币 的权力,发行货币权力掌握在汇丰、渣打和中 国银行及中银集团手中。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1、代理国库,管理政府资金。中央银行通过 代 理政府的财政收支,执行国库出纳的职能,管 理政府资金,为政府服务。具体表现在: 1* 收受国库存款。国家把暂时搁置的货币资 金存入中央银行的活期帐户,使中央银行成为 掌管国库资金的中心。同时,这些资金也形成 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原因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集中统一全 国的货币发行,并通过货币发行来控制信贷, 调节货币流通,这是中央银行不同于商业银行 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独特之处。原因如下: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1)钞票可以整齐划一,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不 致造成货币混乱; (2)便于政府监督管理,推行国家的货币政策; (3)可以随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调节 和控制,使货币数量和流通需要尽可能相适应; (4)可以使中央银行掌握一定量的资金来源,增 强金融实力,有利于调控货币供应量。
第七章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是现代 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金融的核 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宏观调 控的作用。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中央银行概述 中央银行业务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 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控制 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并实行金融监督和管 理的特殊的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这种超 然的地位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第七章 中央银行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 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 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 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准中央银行制度 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 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 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 行制度。
《美国联邦储备法》的具体目标有4个:维持 公众对一个安全、完善和稳定的银行系统的信 心;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有竞争力的银行系统 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 变化而变化。《加拿大银行法》规定,金融监 管的目标“是规范信用与货币,谋求国计民生 的最大利益,及在货币政策的可能范围内,控 制并保护本国货币对外价值,并缓和对其影响 的生产、贸易、物价及就业等的波动,促进加 拿大经济与金融发展。”《英国银行法》规定 “授权英格兰银行行使职权对接受存款的机构 予以管制;对这些机构的存款人进一步予以保 护,禁止使用欺骗性的经济手段接受存款。”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1、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 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 度。又分为两种情况: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是指一国只设立一家 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力和履行中央银 行的全部职责,中央银行机构自身上下是统一的, 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这种 银行制度的特点是权力集中统一、职能完善、有较 多的分之机构。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均采取该种 体制。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是指中央银行体系由 中央和地方两极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 这种制度一般与联邦制的国家体制相适应,美国、 德国即采取这种体制。
《日本普通银行法》规定:“银行业务以 公正性为前提,以维护信用、确保存款人的 权益,谋求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银行业务 的健全妥善运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全发 展为目的。” 中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目标可概括为: 1、一般目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 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保护公平竞争和金 融效率的提高,保证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 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2、具体目标: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 性和政策的一致性。
(金融保险)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第七章中央银行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然性1、银行券的发行问题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银行业得到了广泛建立。
最初,几乎每家银行都拥有银行券发行权,市场上流通的银行券五花八门。
如果每家银行都能保证自己发行的银行券能够随时兑现,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在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总会有一些银行国经营不善而不能保证兑现,某些银行则有意设在遥远的地区,使人们难以向其兑现。
这些问题导致信用纠纷、银行破产甚至整个金融业的危机。
其他那些信用状况良好的银行虽能保证兑现,继续发行银行券,但受财力、信誉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流通,很难扩大发行量。
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权威性的、资本雄厚的大银行,发行一种信誉好且能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货币。
2、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不断扩大,银行每天收付的票据数量日益增加,银行之间的债务债权关系越来越复杂,每天都有大量的资金需要清算,这要由各银行自行清算是非常困难的,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的清算机构。
英国于1833年正式成立伦敦票据交换所,以后英格兰银行获得了最终清算银行的地位。
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是保证信用制度顺利发展的必然趋势。
3、最后贷款人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银行贷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借款的期限越来越长,但银行的资金来源受到数量和信誉的影响,远远不能满足资金运用。
另外,由于出现突发性的大量提现,一些银行会陷入因支付能力不足而倒闭的困境。
因此需要一个信用卓著的、实力强大的金融机构充当一般商业银行的最后支持者,一旦商业银行资金发生困难,可以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免在信用危机中破产,引发整个金融危机的发生。
4、金融监管的问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银行业日益兴旺,另一方面也使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银行的破产和倒闭极易引起连锁反应,给整个经济带来危害,这就需要一个全国统一而又有权威的金融机构对金融业进行监管。
中央银行学第7章

再贴现和贷款在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中一直占很高比重;70 年代以来,随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比重逐步下降,证券 买卖业务和黄金外汇储备业务比重上升。虽然这一比重逐 步下降,但绝对量却一直上升,其重要性并未改变。
二、再贴现业务
(一)再贴现业务的概念
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 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从而 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商业银行未到期的商 业票据→ 中央银行。
---
净回笼
---
基础货币
本外币有效 --对冲比率%
短期国债 ---
63
105 124 46
---
2694 6690 13848 10240.7 4288
37.28 44.39 49.67 28.04 10.62
---
---
---
2121.8 2261.5
中国的国债市场
1. 发行市场。1981年恢复国债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发行方式、 期限结构和规模等方面有很大变化。
现券交易 现券卖断
央行票据
现券买断 发行 到期
回笼基础货币
投放基础货币 回笼基础货币 投放基础货币
长期 单向 重大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实践
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工具改革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制度框架和实践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基本经验 四、公开市场业务的展望
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 工具改革
1、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2、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对政府的贷款。 4、其他贷款。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一、中央银行证券业务的概念和规定 1、概念: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买进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有哪些?你能列举中 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哪些差异吗?
《货币银行学》课程
HUO BI YIN HANG XUE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 教学目的:了解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 掌握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 间业务。
•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负债业务、资产业务 • 教学时数:2学时
透支 购买国债
第七章 中央银行——业务
• 2、买卖有价证券
减少货币 出售证券 购买证券 增加货币
个人、企业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第七章 中央银行——业务
• 3、保管国际储备资产
减少货币 出售外汇 购买外汇 增加货币
个人、企业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第七章 中央银行——业务
•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主要是中间业务,是
第七章 中央银行——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原则 • (一)不以盈利为目的 • (二)保证资产具有最大流动性 • (三)保持与政府的相对独立性 • (四)一般不经营普通银行的业务
第七章 中央银行——业务
二、主要业务 • (一)负债业务 • 1、资本业务
政府出资
地方政府出资
自有资本
国有机构出资
私人银行出资
第七章 中央银行——业务
• 2、货币发行业务
提供贷款 进行票据贴现
购买证券 收购黄金外汇
第七章 中央银行——业务
中央银行的存款
• 3、存款业务
金融机构
政府和公共部门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财政金库存款
经费存款
第七章 中央银行——业务
• (二)资产业务 • 1、放款业务
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放款
财政
• 5、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业务与其它国家中 央银行业务大体相仿,但由于社会经济条 件、经济体制以及历史方面的原因,其业 务内容有自身的特点。
• 复习思考题:
• 1、中央银行业务 应扮演什么角色?
• (三)贷款
• 贷款是目前人民银行的主要业务,贷款除 了主要以信用的方式发放以外,也包括抵 押贷款和票据再贴现,但后两种的规模很 小,主要是信用放款。
• 小结:
• 1.由于央行的性质和职能与普通银行截然 不同,所以其经营原则也不一样。
•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货币发行、集 中保管准备金和代理国库。
120 100 70
— 10 —
应收 应付 总额 差额 70 — 100 20 110 — 70 —
350
20
•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特点
• (一)货币发行
•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发 行货币的职能,这是中国人民银行一项主 要的负债业务。
• (二)存款
• 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业务包括法定准备金 存款、财政存款和机关部队团体等的财政 性经费存款。
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 理资金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此项 业务是由票据交换中心进行的,其工作原 理可由下表说明:
第七章 中央银行——业务
A银行 B银行 C银行 D银行 应付 总额 应收 差额
A 银行
— 30 20 10
60
10
BCD 银行 银行 银行 20 10 40
— 50 20 80 — 10 20 40 —
• 3、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其 负债方资金来源的行为,主要包括放款业 务、买卖有价证券、黄金外汇储备等。
• 4、中央银行的其它业务,主要是一些服务 性的业务,虽不直接影响中央银行的资产 负债的增减变化,但却和中央银行的资产 负债业务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中央银行发 挥其职能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