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考研化学模拟题答案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模拟试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2部分模拟试题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色散力普遍存在于各种分子及原子间B.对硝基苯酚存在分子间氢键C.33SO PH 和的杂化类型相同D.3CHCl 的偶极距不为零【答案】C【解析】PH 3和SO 3的杂化类型不同,分别为sp 3杂化和sp 2杂化。
2.等温定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如果某个吸热过程自发进行,该过程的熵变及有利于其自发的温度条件是()。
A.熵增和低温B.熵减和高温C.熵减和低温D.熵增和高温【答案】D【解析】根据吉布斯-赫姆赫兹方程可知,当焓变为正时,要使正向反应自发进行(即△G<0),只有在高温条件下且熵变为正时,正向反应才可以自发,故选D项。
3.有三种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水溶液,它们的沸点高低顺序为C>B>A。
下列蒸气压曲线正确的为()。
A.B.C.D.【答案】C【解析】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沸点升高的大小正比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依题意可知,b(C)>b(B)>b(A)。
由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呈正比,故蒸气压下降的大小排序为:△P(C)>△P(B)>△P(A),即相同条件下,蒸气压大小排序为P(A)>P(B)>P(C)。
4.用224Na C O 标定4KMnO 溶液时,温度应控制在()。
A.45℃B.75~85℃C.50℃D.100℃。
【答案】B【解析】224Na C O 标定4KMnO 溶液的反应,室温下进行缓慢。
为了提高反应速率,需加热到75~85℃进行滴定。
但是温度不宜过高,温度大于90℃,H 2C 2O 4会发生分解。
5.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定压热等于定容热的为()。
A.2C(石墨)+O 2(g)=2CO (g)B.C(石墨)+O 2(g)=CO 2(g)C.2H 2(g)+O 2(g)=2H 2O(1)D.C 2H 5OH(1)+3O 2(g)=2CO 2(g)+3H 2O(1)【答案】B【解析】反应C (石墨)+O 2(g )=CO 2(g ),()0B v g ∑=,根据r r ()m m B H U v g ∆=∆+∑RT,可知该反应定压热等于定容热。
农学统考化学模拟真题一(含答案)

农学统考化学模拟真题一(含答案)一、单项选择: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要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必须向100ml水中加入CaCl2物质的量是(水的Kf 值是1.86K?kg?mol-1)A、0.018molB、0.027molC、0.054molD、0.54mol2、下列氧化剂中,其氧化能力与溶液pH大小无关的是A、K2Cr2O7B、PbO2C、I2D、H2O23、欲配制pH=7.0的缓冲溶液,应选用A、甲酸(pKa⊙=3.75)--甲酸钠B、HAc(pKa⊙=4.75)--NaAcC、NH3(pKa⊙=4.75)--NH4ClD、NaHPO4(pKa⊙=7.20)--NaH2PO44、升高温度后,某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增大,则此反应:A、ΔrHm⊙>0B、ΔrSm⊙<0C、ΔrHm⊙<0D、ΔrGm⊙>05、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其原因是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改变科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C、能量因子f增大D、增大了反应平衡常数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系统向环境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定压反应热B、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2变硬是放热反应C、反应H2(g)+1/2O2(g)=H2O(l)的标准摩尔熵变ΔrSm⊙即为H2O(l)的标准摩尔熵Sm{H2O(l)}D、氯化钠从其过饱和水溶液中结晶出来的过程是熵增加过程7、向K2Cr2O7水溶液中,滴加Pb(NO3)2溶液,产生的沉淀是A、PbCr2O7-B、PbCrO4-C、PbO2-D、PbO28、稀溶液刚开始凝固时,析出的固体是A、纯溶液B、溶剂与溶质的混合物C、纯溶剂D、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9、用磷灰石制备饲料添加剂磷酸二氢钙时,可利用HF易于挥发的性质除去其中有害离子F-,为此反应体系的pH值应为{Ka⊙(HF)=7.24*10-4}A、<7.00B、<3.14C、>3.14D、2.14---4.1410、对于BF3和[BF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F3中,B是sp3不等性杂化,分子构型三角锥形B、[BF4]-中,B是sp3杂化,离子构型为平面四边形C、BF3是极性分子D、BF3为平面正三角形构型,[BF4]-是正四面体构型11、用少量AgNO3处理[FeCl(H2O)]Br溶液,将产生沉淀,沉淀的主要成分是A、AgBrB、AgClC、AgCl和AgBrD、Fe(OH)2-12、在[Pt(en)2]2+离子中,Pt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A、+2、2B、+4、4C、+2、4D、+4、213、在MnS(s)和CuS(s)混合物中,加入0.3mol/L HCl水溶液后A、两者皆溶B、均不溶C、CuS(s)溶D、MnS(s)溶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G<0的反应定能顺利进行B、各元素原子中,4S电子能量小于3d电子能量C、量子力学中,可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D、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于二电对E值之差的大小15、我国北方进入冬季后,随气温逐渐降低,土壤溶液A、浓度不变,凝固点逐渐下降B、浓度逐渐增大,凝固点逐渐下降C、浓度和凝固点均不变D、浓度减小,凝固点下降16、下列基团中,若连在苯环上,对苯环产生+C效应大于—I效应的是A、羧基B、醛基C、硝基D、氨基17、谷氨酸是α-氨基戊二酸,预测其等电点应为A、3.22B、7.00C、9.24D、10.7618、下列化合物难溶于乙醚的是A、Cl-CH2COOHB、HO-CH2COOHC、H2N-CH2COOHD、CH3CO-NH219、分子组成为C6H12的烯烃,经臭氧化反应和还原水解后,只得到一个化合物,这个烯烃可能是A、3-己烯B、2,3-二甲基-2-丁烯C、环己烯D、A或B20、苯胺、乙酰苯胺、N-甲基苯胺三个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A、苯胺B、乙酰苯胺C、N-甲基苯胺21、苯乙酮分子中的羰基与苯环有——,对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有A、p-п共轭、致活作用B、p-п共轭、致钝作用C、п-п共轭,致活作用D、п-п共轭、致钝作用22、下列各组试剂中,适用于制备甲基叔丁基醚的是A、氯甲烷与叔丁醇钠B、叔丁醇与浓硫酸C、叔丁醇、甲醇与浓硫酸D、2-甲基-2-氯丙烷与甲醇钠23、下列各组的两个化合物都能与氢氰酸反应的是A、苯甲醛与苯乙酮B、戊醛与3-戊酮C、戊醛与环戊酮D、2-戊酮与3-戊酮24、下列化合物不能与水混溶的为A、乙醚B、乙醇C、乙酸D、乙腈25、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顺序为A、a>b>c>dB、a>d>b>cC、c>a>b>dD、b>a>c>da 对甲氧基苯甲基正离子b 苯甲基正离子c 对硝基苯甲基正离子d 对甲基苯甲基正离子26、下列化合物酸性从强到弱的是A、a>b>c>dB、a>d>b>cC、c>a>b>dD、b>a>c>da 乙酸b氯乙酸c丙酸d丁酸27、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的活性顺序为A、a>b>c>dB、a>d>b>cC、c>a>b>dD、b>a>c>da 乙酐b 乙酰氯c 乙酰胺d 乙酸乙酯28、下列碳负离子的稳定顺序是A、a>b>c>dB、a>d>b>cC、c> b>d >aD、b>a>c>da 对甲氧基苯甲基负离子b 苯甲基负离子c 对硝基苯甲基负离子d 对甲基苯甲基负离子29、下列化合物按SN2历程反应的活性顺序是A、a>b>c>dB、a>d>b>cC、c>a>b>dD、b>a>c>da 溴甲烷b 溴乙烷c 2-溴丙烷d 2-溴-2-甲基丙烷30、下列化合物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dB、a>d>b>cC、c> b>d >aD、a>c >b>da 4-甲基吡啶b 甘氨酸c 吡啶d 苯甲氨酸二、填空题:35空,每空1分,共35分1、配合物K3[Fe(CN)5(CO)]中心离子所采取的杂化轨道方式为___,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属___磁性物质。
化学(农)南京农业大学化学试题

试题名称:化学试题名称:化学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分)无机化学部分(75分)一、单选题(每题二分) 1.0. 1mol/Kg的下列物质溶液沸点大小顺序是的下列物质溶液沸点大小顺序是A B C D 2. 以下关于溶胶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均相,稳定,粒子能通过半透膜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粒子能通过半透膜 B多相,比较稳定,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C均相,比较稳定,粒子能通过半透膜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粒子能通过半透膜 D多相,稳定,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3. 乙醇,丙酮能使高分子溶液聚沉,原因是原因是A它们有强烈亲水性它们不溶解高分子化合物它们有强烈亲水性 B它们不溶解高分子化合物C它们使高分子化合物失去电荷它们本身可以电离它们使高分子化合物失去电荷 D它们本身可以电离4. 关于自发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关于自发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是放热反应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平衡自发反应是放热反应 B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平衡C自发反应是吸热反应自发反应是可逆反应自发反应是吸热反应 D自发反应是可逆反应5. 恒压下,某反应A(s)+B(g)=2C(g)为放热反应,则反应体系的则反应体系的A ΔU>0,W>0 B ΔU>0,W<0 C ΔU<0,W<0 D ΔU<0,W>06. 标准状态时下列哪一物质的标准状态时下列哪一物质的 都是0 A氧气离子离子 D OH离子氧气 B金属Ca C H离子7. 催化剂不能改变的是催化剂不能改变的是A 正反应速度反应自由能正反应速度 B逆反应速度反应活化能 D 反应自由能逆反应速度 C 反应活化能8. 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A 等容体系平衡体系孤立体系 D 平衡体系开放体系 C 孤立体系等容体系 B开放体系9. 反应反应 等容条件下,对于水的摩尔质量有影响的步骤是对于水的摩尔质量有影响的步骤是A 降低温度加入氮气增加压力 D加入氮气降低温度 B降低压力降低压力 C增加压力10. 根据稀释定律和解离度成正比关系的是根据稀释定律和解离度成正比关系的是A 浓度c B C Ka D 11. 下列溶液pH值最大的是值最大的是A 0.10mol/LHAc B 0.010mol/LHCl C 0.10mol/LNH4Cl D 0.00010mol/LHCl 12. 实验测定100ml0.01mol/L 水溶液的pH值是8.0,则A B C D 13. 溶液中,当时可以说明的是时可以说明的是A银离子浓度是碳酸根的二倍银离子浓度是碳酸根的二倍 B Ag2CO3不容易电离的饱和溶液 D银不容易电离 C 溶液是Ag2CO3的饱和溶液离子浓度等于碳酸根浓度离子浓度等于碳酸根浓度14.某难溶电解质AB2的饱和溶液中的饱和溶液中A B C D 15.按氧化还原方程式可以写出或查出反应自由能,热效应,平衡常数和电动势,其中和方程式写法无关的是程式写法无关的是A E(电动势)(电动势) B C D 16..已知已知则A 0.30V B 0.21V C 0.18V D 0.14 17.已知已知A B C D 18.提出微观粒子有波粒二象性的是提出微观粒子有波粒二象性的是A Planck B de Broglie C Einstein D Bohr 19.关于波函数ψ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A 一种原子有一种波函数波函数有明确物理意义 一种原子有一种波函数 B 一种波函数对应电子一种运动状态一种波函数对应电子一种运动状态 C波函数有明确物理意义D. 波函.数代表电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数代表电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20.已知某元素在序号36前,此元素失去三个电子后,它的角量子数为二的轨道内电子恰好半此元素序号为充满,此元素序号为A 25 B 26 C 27 D 28 21.产生能级分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生能级分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能量最低原理规则 D能量最低原理不相容原理 C Slater规则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B Pauli不相容原理22.钼原子外层电子排布是这样排布的主要依据是钼原子外层电子排布是 ,这样排布的主要依据是A Slater规则能量最低原理不相容原理 D. 能量最低原理规则 B Hund规则规则 C Pauli不相容原理23.二个具有单电子的原子互相靠近,可能形成共价键的条件是可能形成共价键的条件是A 二电子自旋方向不同二电子能量相近 C 二电子自旋量子数相同D 二电子波函二电子自旋方向不同 B 二电子能量相近数相同数相同24.氨水溶液中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氨水溶液中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A 一种三种 D 四种四种二种 C 三种一种 B 二种25.螯合物比相应简单配位物稳定的本质是.螯合物比相应简单配位物稳定的本质是A 热效应螯合效应熵效应 D 螯合效应热效应 B 形成多元环形成多元环 C 熵效应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 1.0.50mol/L水在其沸点气化,恒压汽化热2.26kJ/g,求W,Q,ΔU,ΔH和ΔG. 2. 已知100 ,523K时Kp=1.6,求(1) 总压力1000 时PCl5的摩尔分解率的摩尔分解率(2) 如果摩尔分解率为10%,此时总压力多少此时总压力多少3.0.10mol/L的HAc和0.050mol/LNaOH等体积混合,计算溶液中计算溶液中 离子浓度 ) 子浓度4.反应反应-110.52 0 0 197.67 5.74 205.14 根据以上热力学数据计算反应自由能并判断其自发性. 5.已知反应已知反应计算当298K时, 共存时氨的分压共存时氨的分压可能用到的公式:可能用到的公式:有机化学部分(75分)分)一、一、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列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分)1.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 A.HO(CH2)3OH B.C2H5OCH(CH3)2 C.CH3CH2CH2CH2OH D.CH3CHO 2.乙酰乙酸乙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存在乙酰乙酸乙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存在 ( )A.对映异构对映异构B.顺反异构顺反异构C.构象异构构象异构D.互变异构互变异构3.皂化值越大,油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皂化值越大,油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A.越大越大B.越小越小C.不受影响不受影响 4.最稳定的游离基是最稳定的游离基是 ( )A.(CH3)3C• B.(CH3)2CH•C.CH3CH2• D.CH3•5.具有相同分子式的外消旋体与内消旋体之间是具有相同分子式的外消旋体与内消旋体之间是 ( )A.对映异构对映异构B.非对映异构非对映异构C.差相异构差相异构D.互变异构互变异构6.下列化合物中,与氢氰酸反应活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下列化合物中,与氢氰酸反应活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CH3CH3CHO (2)HCHO (3)C6H5COCH3(4)C6H5CHO A.2>1>4>3 B.2>1>3>4 C.1>2>3>4 D.1>2>4>3 7.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没有芳香性的是.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没有芳香性的是 ( )A.六氢吡啶六氢吡啶B.吡咯吡咯C.环丙烯正离子环丙烯正离子D.a-甲基呋喃甲基呋喃8.苹果酸失水时生成的产物是苹果酸失水时生成的产物是 ( )A.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B.反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C.琥珀酸琥珀酸D.酒石酸酒石酸9.在合成乙酰苯胺实验中,加入少量锌粉的目的是在合成乙酰苯胺实验中,加入少量锌粉的目的是 ( )A.防止苯胺氧化防止苯胺氧化B.防止乙酰苯胺分解防止乙酰苯胺分解C.作为催化剂作为催化剂10.甲苯在光照或高温下与氯气的反应属于甲苯在光照或高温下与氯气的反应属于 ( )A.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B.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C.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D.自由基反应自由基反应11.赖氨酸的pI=9.74,它在pH 为2.7的溶液中主要呈的溶液中主要呈 ( )A.正离子正离子B.中性分子中性分子C.负离子负离子D.两性离子两性离子12.与D-葡萄糖生成相同糖脎的是葡萄糖生成相同糖脎的是 ( )A.麦芽糖麦芽糖B. L-甘露糖甘露糖甘露糖 C.D-核糖核糖 D.D-果糖果糖13.能把伯、仲、叔胺分离开的试剂为能把伯、仲、叔胺分离开的试剂为 ( )A.斐林试剂斐林试剂B.硝酸银的乙醇溶液硝酸银的乙醇溶液C.苯磺酰氯的氢氧化钠溶液苯磺酰氯的氢氧化钠溶液D.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碘的氢氧化钠溶液1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特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特点是 ( )A.L 型、a-氨基酸氨基酸B. D 型、a-氨基酸氨基酸C. L 型、b-氨基酸氨基酸D. D 型、b-氨基酸氨基酸15.内消旋酒石酸的构型是内消旋酒石酸的构型是 ( )A. 2S,3R B. 2R,3R C. 2S,3S D. 2R,3S 16.下列脂肪酸中,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的是下列脂肪酸中,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的是 ( ) A.硬脂酸硬脂酸 B.十二烷酸十二烷酸C.油酸油酸D.软脂酸软脂酸17. 重结晶进行热过滤时,采用折叠滤纸的目的是重结晶进行热过滤时,采用折叠滤纸的目的是 ( )A.扩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扩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B.过滤更容易进行过滤更容易进行C.除去活性炭除去活性炭 18.常压蒸馏沸点在140°C 以上的物质时,选用的冷凝管为以上的物质时,选用的冷凝管为 ( )A.直型冷凝管直型冷凝管B.蛇型冷凝管蛇型冷凝管C.球型冷凝管球型冷凝管D.空气冷凝管空气冷凝管 19. 抽气过滤时,选用的漏斗是抽气过滤时,选用的漏斗是 ( )A.玻璃漏斗玻璃漏斗B.热水漏斗热水漏斗C.布氏漏斗布氏漏斗D.砂芯漏斗砂芯漏斗20. 固体有机化合物纯化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固体有机化合物纯化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 ( )A.重新蒸馏重新蒸馏B.重结晶重结晶C.重新过滤重新过滤二、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每题1分,共8分)分)1. 乙基-a-D-核糖苷核糖苷2. 甘油三硝酸酯甘油三硝酸酯3. 2Z ,4Z-己二烯酸己二烯酸4. 对羟基氯化重氮苯对羟基氯化重氮苯5. 氢氧化四甲基铵氢氧化四甲基铵6. 水扬酸水扬酸7. 尿嘧啶尿嘧啶 8. D-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 三、三、 命名下列化合物(有构型的要注明构型,每题1.5分,共12分)分)1. 2. 3. 4. (R/S )5. 6. 7. 8. 四、四、 合成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用,每题4分,共16分)分)1. 乙苯乙苯 2-氯-4-硝基苯甲酸硝基苯甲酸2. 3. CH2=CH-CH=CH2 HOOC(CH2)4COOH 4. 由原料苯乙烯、乙烯合成由原料苯乙烯、乙烯合成五、五、 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共7分)分)1. 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蔗糖溶液(3分)分)2. (4分)分)六、推导结构(共8分)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O,不能起银镜反应,但能与羟胺作用生成肟,在铂催化下加氢可生成一种醇,该醇经脱水,臭氧化分解后,得到两种液体,其中之一能起碘仿反应,但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另一种则能起银镜反应,但不能起碘仿反应。
农化考研真题答案

农化考研真题答案考研是许多大学生继续深造的一种重要方式,农业化学考研也是其中的一项专业考试。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备考农化考研,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农化考研真题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甲烷B. CO2C. NH3D. H2O答案:A. 甲烷解析: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碳和氢组成。
CO2、NH3和H2O 都是无机化合物。
2. 农药的生物活性主要取决于()A. 分子量B. 溶解度C. 催化剂D. 结构特征答案:D. 结构特征解析:农药的分子结构特征决定了其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
3. 农化学中常用的土壤理化性质有()A. 酸碱度B. 导电率C. 风化度D. 微生物含量答案:A. 酸碱度 B. 导电率解析:土壤的酸碱度和导电率是土壤的重要理化性质指标,可以反映土壤的肥力和适宜作物的生长条件。
二、简答题部分1. 请简述农残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答:农残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的一种化学物质。
农残的存在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慢性中毒和免疫功能下降等。
为了减少农残对人体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严格遵守使用剂量和使用周期,避免滥用农药和非法使用农药。
- 采取合理的农药施用技术,如选择适宜的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避免过量喷洒和农药漂移。
- 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控制和物理控制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农产品中的农残问题。
2. 请简述农化肥料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答:农化肥料按照营养元素的供应方式和来源可以分为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
无机肥料优点: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易于施用,效果明显,作用快速。
无机肥料缺点:容易造成土壤酸碱度失衡,过量使用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长期使用会减少土壤肥力。
有机肥料优点:富含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供应能力,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
南农考研生化课题-(2)

糖类代谢一、填空:1. 麦芽糖水解产生的单糖是;蔗糖水解产生的单糖是。
2. 磷酸葡萄糖是某些代谢途径分支点上的重要化合物,它经酶催化而进入HMP途径,经酶催化可进入EMP途径。
3. 糖酵解主要在细胞的部位进行,该途径的关键酶有、和,其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该酶被高浓度的和所抑制。
4. 三羧酸循环在细胞的部位进行,其关键酶有、和。
5. 葡萄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有、、和。
6. 在真核生物中,1mol 3-磷酸甘油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molATP。
7. 在线粒体中,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或-酮戊二酸氧化脱氢形成琥珀酰CoA)的酶是,它需要五种辅因子(即辅酶和辅基),它们是、、、和,需要的金属离子是。
8. 在葡萄糖无氧酵解过程中,酶需要耗用无机磷酸(Pi)。
9. 在原核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通过EMP途径分解成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可产生分子ATP,在有氧条件下可产生分子ATP;若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可产生分子ATP。
10. 在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被彻底氧化,各自可产生多少分子ATP?丙酮酸:、NADH:、F-1,6-diP:、PEP:、DHAP:。
11. 淀粉先磷酸解后再无氧酵解,淀粉的每个葡萄糖基可生成个ATP。
12. HMP途径在细胞的部位进行;对于该途径的总结果,被氧化的物质是,被还原的物质是;1mol的G-6-P通过此途径彻底氧化成CO2,产生mol的NADPH;该途径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是。
13. 1分子乳酸经由丙酮酸羧化酶参与的途径转化为葡萄糖,需消耗分子ATP。
14. 在真核生物内,1mol 6-磷酸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净生成molATP。
(按磷酸甘油穿梭计算ATP)15. 磷酸蔗糖合(成)酶利用作为葡萄糖的给体(供体),作为葡萄糖的受体,生成产物后经酶水解而生成蔗糖。
16. 在真核生物中,丙酮酸氧化脱羧在细胞的部位进行。
17. 一分子乙酰CoA经TCA循环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分子NADH、分子FADH2和分子由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GTP。
考研化学(农)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_图文

A
B
九、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 H O,能与苯肼反应生成腙,能发生碘仿反应,但 不能使KMnO 溶液褪色,试推5 测8 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4
2.某化合物C H O ,能溶于NaOH,与FeCl 显色,能发生碘仿反应,Fe催化
下与Cl 作用只8 生8成2一种一卤取代物C H O C3l,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3
2
32
34
10.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C
a.苯酚 b.对甲苯酚 c.对硝基苯酚
d.对甲氧基苯酚
11.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a.三氯醋酸 b.二氯醋酸 c.氯代醋酸 d.醋酸
12.下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是
a.果糖 b.乳糖 c.麦芽糖 d.蔗糖
D
13.缬氨酸的等电点是5.96,在纯水中它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内酯
8.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B 。
C
A.吡啶 B.四氢吡咯 C.吡咯 D.苯胺
9.某氨基酸溶于pH=7的纯水中,测得氨基酸溶液的pH=5,问该氨基酸的等
电点是
。
A.大于5 B.等于5
C.小于5
C
10.下列糖哪些互为差向异构体
。
A、D
四、分离或除去
1.甲苯、苯酚和2,4,6-三硝基苯酚
a.丙醛和烯丙醇 b.淀粉和纤维素 c.甘氨酸和亚硝B基乙酯 d.丙醛糖和丙酮糖
B
39.下列质点,在有机反应中,常当作亲核试剂使用的是 a.NO + b.H O c.Br+ d.CN-
40.下列D试2 剂能与Ph2CHO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饱和NaHSO 溶液 b.斐林试剂 c.乙酰氯 d.33%FeCl 溶液
农学的化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农学的化学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一:简述植物体内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过程。
答案:植物体内氮素的吸收主要通过根系进行。
氮素在土壤中以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形式存在,植物根系通过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吸收这些氮素。
氨态氮通过根细胞膜上的氨转运蛋白被植物吸收,而硝态氮则通过硝酸根离子通道进入植物体内。
吸收后的氮素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转化为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题目二:阐述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区别。
答案: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需要光照,主要作用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同时产生ATP和NADPH。
这些产物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力。
暗反应,又称为Calvin循环,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光照,主要作用是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还原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题目三:解释植物体内激素调节生长发育的机制。
答案:植物体内的激素是一类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脱落酸则抑制细胞分裂并促进成熟和衰老。
这些激素通过与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特定的基因表达,从而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建成。
题目四:讨论土壤中有机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
有机质能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同时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和通气能力。
此外,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中释放的微生物和酶,可以促进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植物的吸收利用。
有机质还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减少土壤酸碱度的剧烈变化,为植物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
题目五:简述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答案: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生物资源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它包括使用天敌、病原菌的拮抗菌、生物农药等手段。
例如,利用捕食性昆虫控制害虫,使用病原菌的拮抗菌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或者使用微生物源的生物农药来防治病害。
农学统考化学模拟真题三(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的实验依据是A、电子衍射实验B、光电效应C、α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实验2、下列物质的性质,可以用轨道杂化理论来解释的是A、NaF的熔点(993℃)比NaCl的熔点(801℃)高B、O2分子中有单电子,具有顺磁性C、H2O分子中H-O键夹角为104°45′D、邻位和对位硝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之比为0.93:1,而在苯中的溶解度之比为1.93:13、化学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一个活跃领域是A、生物无机化学B、环境化学C、核化学与放射化学D、食品化学4、指示剂甲基橙试弱一元酸,pK⊙b为10.6,其酸型体呈红色,碱型体呈黄色。
像纯水中滴加甲基橙后,水溶液呈A、红色B、黄色C、橙色D、无色5、欲测定某蛋白质的摩尔质量,可选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斯A、测定一定浓度的该蛋白质水溶液的pH值B、测定一定浓度的该蛋白质水溶液的渗透压C、测定它的等电点D、测定它在水中的溶解度6、在元素周期表中,从ⅣB族开始,同一副族第三过渡系列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第二过渡系列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原因是A、镧系收缩B、钻穿效应C、保利不相容原理D、测不准原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色散力有方向性和饱和性D、诱导力与分子变形性无关8、已知CuCl、CuBr、CuI的溶度积顺序减小。
下列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最高的为A、Cu2+/Cu+B、Cu2+/CuClC、Cu2+/CuBrD、Cu2+/CuI9、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对物质是A、Cr2O72-和Cr (OH)4-B、MnO4-和Mn2+C、Fe3+和Sn2+D、Ag+和Cr2O72-10、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A、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B、催化剂增大了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C、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D、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11、一定条件下,酶催化反应是0级反应,0级反应A、反应速率为0B、反应速率与温度无关C、标准平衡常数等于1D、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12、自发进行的聚合反应,肯定为A、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C、熵增反应D、0级反应13、下列元素属于不活泼的金属是A、IA族元素B、IIA族元素C、第六周期过渡元素D、镧系元素14、下列水溶液凝固点最高的为A、0.01m蔗糖B、0.01m BaCl2C、0.01m HAcD、0.01m NaCl15、下列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是A、NH3B、C2H4C、HID、H2S16、通常能表示共价键牢固程度的键的参数是A、键长B、键角C、键能D、键矩17、下列化合物哪个酸性最小A、HOOC-CH2-CH2-COOHB、HOOC-CH2-COOHC、HOOC-COOH18、纤维素的结构单位是A、D-葡萄糖B、纤维二糖C、L-葡萄糖D、核糖19、加入下列哪一物质,可催化蔗糖转化反应A、PtB、斐林试剂C、盐酸D、唾液淀粉酶20、丁烷的构象中,能量最低的是A、邻位交叉式B、对位交叉式C、部分重叠式D、全重叠式21、与硝酸银水溶液反应最快的是A、氯仿B、氯苯C、氯化苄D、四氯化碳22、下列化合物在低温下和亚硝酸反应能得到重氮盐的是A、伯脂肪胺B、仲脂肪胺C、叔脂肪胺D、伯芳香胺23、下列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反应最快的是B、2-丁醇C、2-甲基-2-丁醇D、乙醇24、烯烃与HBr反马氏加成时,反应条件是A、过氧化物存在下B、低温条件下C、浓硫酸存在下D、铁粉存在下25、沸点最高的化合物是A、正庚烷B、正葵烷C、正己烷D、2-甲基戊烷26、与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固体,不溶于氢氧化钠的是A、叔胺B、仲胺C、伯胺D、酰胺27、下列哪个反应能增长碳链A、碘仿反应B、霍夫曼彻底甲基化反应C、羟醛缩合反应D、克莱门森反应28、下列化合物中无顺反异构体的是A、环丙烷二甲酸B、丁烯二酸C、1-丁烯D、2-丁烯29、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高,其原因是A、乙醇分子间形成氢键B、乙醇分子内形成氢键C、二甲醚分子量小D、二甲醚分子内形成氢键30、区别葡萄糖和果糖的试剂是A、斐林试剂B、土伦试剂C、溴水二、填空题:35空,每空1分,共35分1、乙酰乙酸乙酯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是因为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 题 参 考 答 案命名略(11、20重复)写出结构式1.COOH OH2.3H 2NCOOH COOH4. H 3CCOCH 2COOC 2H 55.O6. H 2NNH 27. Cl 3CCOOH 8. H 2C=CHCHO 9.33OH 10.CH 3O O H 3COO11. CH 2-CH=CH 2-.12. CH 3(CH 2)4CH=CHCH 2CH=CH(CH 2)7COOH 13. CH 3OO14.COOHCOOHHOOC-C-O15.H 2NNNN NOHH16. CH 3OS HO O17.(CH 3)2C=NOH 18.(CH 3CH 2CH 2)2NH 19.OHOHH H H OHH HOCH 220.(CH 3)3222.CH 3CH(CH 3)2完成反应方程式1. CH 2ClCH 2CHClCH 32.O OHCH 2OHOHHOO OH CH 2OHOHHO3. CH 2OHCH(CH 3)CH 2OHCOOH4.CH 3-CH-CHO HOCH 2OHCH 3-CH-CHHOCH 2CN OHCH 3-CH-CHHOCH 2COOH5.CH 3C OMgBrCH 3C OH6.NHCH 3NO 2CH 3CHCHCOOHNO 27.(CH 2)3COCl8.OC N9.CHClCH 310.NO 211.HOOCCH 2O12. CH(CH 3)213.ClCNCH 2ClHOOCCH 214. CH 3CH 2CH 2CH 2OMgBr CH 3CH 2CH 2CH 2OH 15. Hg 2+/H + CH 3COCH 2CH 316.O17. OH 3C-C-CHCOOC 2H 5CH 2CH 3CH 3CH 2CH 2COONa18. CH 3CH 2COCl 或 (CH 3CH 2CO)2O19.OO OO OO HOOC HOOC20.2合成题1. H 2C CHCH 3CH 2ClNaCNCH 3CH 22CH 3CH 2COOH +/HCl2. CHHC HCN2C CHCN2H / +2C CHCOOH3+H 2C CHCOOCH 33. CH 3CH 2hνCH 2ClCH HOClCH 2ClCHOHCH 2Cl氧化ClCl O4. O2H+COOH5. CH H 2C HOClHOCH 2CH 2ClNaO HO O6.ClCH 2CH 222ClCH 2CH 2O 2C CHOH 2C CHCHO7. 氧化O2CH 3CH 3CH 2CH 2CH 3CH 2CH 23CH 2CH 2CNH 3CH 2CH 2NH 28.H 2COO CH CH CH4HOCH 2CH 2OH9.10. OH CH 3CHO23CHCHCHO 4OH3CHCHCH 2OH33COCH 311. 氧化HCH 3CH 2OH3COOH323COOC 2253COCH 2COOC 2H 512.2232H+NH 22Br2213.2NH 3+-3)2N NN(CH 3)214.NCH N215.CH2CH 2NO 2216.+17.参见教材P.249-250 18.H 2C=CH 2CH 3CH 223CH 2MgClHC CH43CCHOCH 3CH 23OMgClCH 3CH2CHOHCH 3HCl19.H2H 2SO 4CH 2CH CHClCH 33O20.H 3CCOCH 2COOC 23CH 3COCHCOOC 2H 3CH 3COCHCOOC 2CH 33CH 3COCCOOC 2H 5CH 3CH 3CH=CH CH 2ClCH=CH 2CH 2ClCH=CH 23COCH(CH 2CH=CH 2)(CH 3)--酮 式分 解鉴别题1.2. 无现象3-溴-2-戊烯4-溴-2-戊烯5-溴-2-戊烯即出现沉淀 加热出现沉淀3.无现象 氯乙乙二 出现沉淀无现象出现沉淀 无现象4.热出现沉淀现象正丁醇叔戊醇2-丁醇 3-戊醇即出现沉淀 置出现沉淀 静置出现沉淀现黄色沉淀5. 加热出现沉淀现黄色沉淀无现象 无现象甲醇乙醇丙酮热出现沉淀6.无现象出无现象出 现黄色沉 淀7.KMnO /H+无现象 无现象 出现沉淀无现象 乙二 酸甲酸乙酸 8. 显色无现象 显色9.色沉淀无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甲酸乙乙酸乙乙酰乙酸10.无现象出现沉淀无现象无现象NH2N(CH3)2NH2N(CH3)2出现沉淀出现沉淀无现象出现沉淀11.无现象出现沉淀出现沉淀NHCH3NHCCH3ONH2COCH3沉淀溶解沉淀不溶解12.无现象无现象出现沉淀现象显色现沉淀无现象出现沉淀NHOHOHNH213.无现象呋喃噻吩吡咯糠醛深绿色鲜红色蓝色14.无现象褪色砖红色沉淀无现象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核糖D-2-脱氧核糖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成脎反应相同成脎反应相同15.无现象放出气体葡萄糖葡萄糖醇葡萄糖酸甲基葡萄糖出现沉淀16.砖红色沉淀无现象麦芽淀粉蛋白质出现蓝色17.无现象分离题1.+苯甲酸甲苯甲酸甲酯甲酸2.H++苯甲酸甲酸苯甲酸苯乙酮N,N-二甲基苯苯乙酮N,N-二甲N,N-二甲基苯胺苯乙酮3.OHNH2H2NOHCOOHH2NCOONaNH3+ClNaO H4.5.N,N-二甲基苯推断结构题1. CH2CH2CH2CH32. 甲CH3CH2COOH 乙HCOOC2H5丙CH3COOCH3推导过程略3.A (CH3)2CBrCH2CH3或(CH3)2CHCHBrCH3 B (CH3)2COHCH2CH3或(CH3)2CHCHOHCH3C (CH3)2C=CHCH3反应方程式略4. ACH3(CH3)2C=CCH2CH2COOHBOH32CH2COOH反应方程式略5.A CH3CH=CH2B CH3CHClCH2ClC CH2ClCH=CH2D CH2=CHCH2CH2CH3E CH2=CHCHBrCH2CH3F CH2=CHCH=CHCH3 GCH3OOO反应方程式略6.H2C=CHCH2CH2CH3或H2C=CHCH(CH3)2无顺反异构体7.CH3C2H5或CH3C2H5反应方程式略8. AOHB HOOCCH2CH2CH2CH2COOH COD9.CH3H22H3C10.略11.A H2C=CHCH2CH2NH2 B CH3CH2CH2CH2NH2 C [CH2=CHCH2CH2N(CH3)3D H 2C=CH-CH=CH 2 ECOOCH 3COOCH 3反应方程式略12.略 13.ACOOC 2H 5OHBCOOH OH反应方程式略14.O CH 2OHH OHHH OH OHH H O CH2H H OH H OH OHH O H(OH)反应方程式略 15.D CH 2=CH-CH(CH 2Br)CH 3 E CH2BrCHBr-CH(CH 2Br)CH 3F G 3H 22OH H 22OH HCH 3H 2C=CH-C=CH 2实验题一、选择题1.C2.C3.B4.D5.C6.B7.D8.C9.A 10.C 二、填空题1.干燥管 吸收装置2.晾干、烘干和真空干燥器干燥3.圆底烧瓶、蒸馏头、直型冷凝管、尾接管(接液管)4.除去不溶性的杂质,除去可溶性的杂质5.105-110℃,30min6.虹吸7.减少三、提纯题1.浓硫酸,分液。
2.碱石灰,过滤。
3.无水硫酸铜(或氯化钙),过滤。
4.碳酸钠溶液,分液。
5.碳酸钠溶液,分液。
6.苯磺酰氯(或对甲基苯磺酰氯),过滤,蒸馏滤液。
7.浓硫酸,分液。
四、参见“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实验,纯度检验采用测折光率的方法。
综合练习一、1.C 2.B 3.B 4.D 5.D 6.C 7.D 8.C 9.D 10.A 11.D 12.A 13.A 14.A 15.C 16.C 17.D 18.C 19.A20.C 21.A 22.B 23.C 24.B 25.A 26.D 27.D 28.B 29.A 30.D 31.D 32.D 33.A 34.A 35.C 36.D 37.B 38.B 39.A 40.A二、1. R-3,4-二甲基-1-戊烯2. 5-硝基-2-萘磺酸 3.E -3-苯基-丙烯酸 4.二苯胺 5. 甲基-β- D-葡萄糖苷 6.3-吲哚甲酸甲酯 7.对甲氧基苯甲醛 8. COOHCH 2C 6H 5H NH 29.COOH OCOCH 310.(CH 3CH 2)3NCH 2[ ]OH N=N12.OHN13.HOOHOCH 2OHOH 14. HCOOHH OH OH15. H COOHOHCH 3 三、按指定性质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 1.D C A B 2.A B C D 3.D C B A 4.A C B D 5.B A C D 6.D C B A四、1.NCOONa NCH 2OH2. N-NH-3. CH 3COCH 2COOC 2H 54.OC-OCH 2CH(CH 3)25.HOCH 2CH 2CH 2COONa6.CH 3CH 2CH 2CH 2OH CH 3CH 2CH 2COOH7. OC NCH 3CH 28. COOH OH OH OH HHH9. CH3-CH-CH-COOHCH310.N2CH3+五、1. CH3CHO HCN CH3CHCH3CHOHCOOHCH32CH3CH2OH24CH3-CH-COOC2H5OH2. NH2N2NN OH+3.CH3NO Fe/HClCH3NH2Cl KCN+CuCNCH3CN+-六、1.ACH(CH3)2BCBr(CH3)2CCHCH2Br3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略2. ACH3CH23)2OB CH3CH2CH OHCH(CH3)2C CH3CH2CHOD CH3COCH3反应方程式略七、(1)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取有机相。
(2)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显色的是邻甲基苯酚。
(3)参见分离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