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通用范本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参考范本(3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参考范本(3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参考范本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具体表现为: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家的崇敬。

6.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阶段目标:____月份: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一周: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第二周: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第三周: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第四周: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家用电器的特征及用途,感受他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____月份: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世界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他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1.帮助幼儿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2024年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中班(3篇)

2024年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中班(3篇)

2024年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中班一、总体目标1、旨在使幼儿获得自然环境中动植物,以及非生物如沙石、水等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理解不同环境中特定动植物的特性和习性。

2、教育幼儿理解四季的特性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感知常见的自然现象,积累直观经验。

3、指导幼儿学习和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知识,初步认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帮助幼儿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来识别事物特征,促进观察力的提升。

5、使幼儿掌握基础的分类技巧,能按指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归类。

6、教授幼儿使用基本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技能。

7、鼓励幼儿用自我语言表达观察结果,并能与同伴和教师进行交流。

8、教导幼儿正确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技巧,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自然现象、自然物体和人造物品,积极参与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对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爱之情,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二、具体目标1. 第一周:了解天气现象2. 第二周:引导动物走出迷宫3. 第三周:探索磁铁的吸附性4. 第四周:分离并识别豆类5. 第五周:认识豆制品6. 第六周:学习伞的制作过程7. 第七周:蝌蚪与青蛙的生命周期8. 第八周:了解纸和纸制品的多样性9. 第九周:认识蘑菇的特征10. 第十周:帮助小熊寻找伙伴11. 第十一周:研究美丽的蝴蝶12. 第十二周:辨识塑料和玻璃制品13. 第十三周:走进绿色世界14. 第十四周:探索颜色的变化15. 第十五周:观察和了解小鸟16. 第十六周:制作并比较不同形状的泡泡17. 第十七周:比较纸船的沉浮速度18. 第十八周:物体的沉浮实验19. 第十九周:学习垒高技巧20. 第二十周:复习所学知识21. 第二十一周:进行全面复习总结2024年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中班(二)一、目标1、旨在使幼儿获得自然环境中动植物、无生命物质(如沙石、水)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知识,理解不同环境中特定动植物的形态和习性。

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通用6篇)

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通用6篇)

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通用6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1教学班级及人数:幼儿大中小8个班412人教学内容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它的本质就是教会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

培养幼儿理性的思维方式。

帮助幼儿客观的认识周围,认识世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成长。

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前提下。

本领域教学活动重在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既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科学能力,以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为目标。

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育学,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

自然现象,生活技能,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总目标和要求:1:激发幼儿的科学情感。

2:注重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

3:与探索实验相结合。

4:培养幼儿理解他人的能力。

5: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物及其事物链自然现象,生活科技,自然现象等几大类。

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小是入手,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愉快教学教学设想: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因此在活动设计过程中,首先,非常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采用各种游戏等方法,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形式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得到语言活动带来的喜悦,对语言活动产生学习欲望,引导幼儿获得成功。

创设情境,注重促进幼儿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活动设计更加重视为幼儿创设科学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大胆,积极主动把自己的经历,经历,感受说给大家听,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课时安排:第一周3月(2—4)日:《服装的面料》第二周3月(7—11)日:《能干的机器人》第三周3月(14—18)日:《动物之最》、《珍惜动物》第四周3月(21—25)日:《食物链》、《春天在哪里》第五周3月(28—1)日:《春耕了》、第六周4月(4—8)日:《奇妙的镜子》第七周4月(11—15)日:《宝藏知多少》第八周4月(18—22)日:《宝贵的土壤》第九周4月(25—29)日:《奇异的石头》第十周5月((2—6)日:《夏天里有什么》第十一周5月(9—13)日:《植物身上有什么》第十二周5月(15—20)日:《茂密的树林》第十三周5月(23—27)日:《多彩的泡泡》、《光和影子》第十四周6月(30—3)日:《向左向右》、《一周吃什么》第十五周6月(6—10)日:《快乐的一天》《可爱的钟表》第十六周—期末:总复习阶段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2一、幼儿情况分析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表(精选12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表(精选12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表(精选12篇)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表篇1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

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否达到教育目标和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正确设计和组织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呢?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一、活动内容与目标的制定很关键目标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导向,教师在内容与目标选择制定上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所确定的总目标。

其次,在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要求的目标、对总目标作必要的调整与分解,努力使每一次小活动的目标,都适合促进本班幼儿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需要。

再次,应明确每个分目标的确定都是为实现总目标服务的。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科学活动的内容,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在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1、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为依据,从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确立活动的目标并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而服务2明确探究任务、设想个人计划。

3、活动设计要遵循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激发幼儿参与。

4、同伴探索交流、形成个性经验。

群体交流感受、提升规律认识。

5、拓展认知范围、引发持续发展。

二、注重在活动前教师对所投放材料的实验在组织活动前教师应对所投放的材料亲自尝试,以此来确定材料是否适应活动,是否能直指教育目标。

在尝试中教师要排除不适合的材料,及对幼儿经验的形成有所干扰的材料。

如在设计“物体的下落”的活动中,我在开始时所想的材料有纸盒和积木,但通过活动前自己对材料的实验,我发现虽然两种物体的重量不同,但在同一高度下落的速度基本相同,这样就对于幼儿形成相对于目标物体的重量影响下落的速度的经验有所干扰,于是我放弃了纸盒这一材料,选择了方形积塑并再次尝试,这次方形积塑与积木的下落速度明显的不同。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优秀7篇)科学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2.学习靠腰部扭动贴地爬行,锻炼躯干的柔韧性和协调性3.对腰部扭动贴地爬行动作感兴趣,能克服畏难情绪【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模仿虫子腰部扭动贴地爬,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难点:能克服困难、协调地完成动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组织幼儿观看动物世界的录像,模仿不同动物的爬行动作;了解青虫的演变过程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布袋、录音机、磁带。

场地准备:有斜坡的青草地、花园,并放置好小青虫的“粪便”【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经验回顾:哪些动物会爬?怎么爬?昆虫爬的动作有哪些?2.热身运动:幼儿分散模仿各种动物爬行。

①自由模仿:手脚着地屈膝爬,手脚着地爬,匍匐等等;②集体模仿:两人坐抱一起,模仿“西瓜虫”滚动前进;幼儿全体屈膝,将手搭在前幼儿的臀部上,变成长长的“毛毛虫”蠕动前进;变成“蜈蚣”,同时抬手抬脚爬行前进等等。

二、基本部分1.讨论:小青虫长得怎么样?是怎么爬的?2.幼儿自由尝试,模仿青虫的爬行;3.讨论动作要领:“撅起小屁股,抬起小脑袋,弯弯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

” (个别幼儿示范,教师示范讲解:靠腰部的扭动,尽量不用手去推,将臀部往上拱,使身体成∩,膝盖跪住,将上身往前伸长,如此反复。

)4.幼儿第二次练习(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不用手脚帮忙,靠腰部扭动爬行,动作协调)。

三、游戏部分1.“找肥料”请“青虫”用刚学会的爬行动作,将这些肥料分别运到指定地点,比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又快又多。

2.“我们长大了”请每个幼儿取一只布袋,将身体套入布袋中(表示青虫长大了)练习爬行(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调节幼儿的活动量,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小青虫的梦”①教师以蝴蝶姐姐的身份讲述游戏规则:根据人数将幼儿分成2组,先是鱼贯地爬过山坡,在山坡对面的草丛中拣起一根教师事先准备的青草粘在身上,然后钻入布袋,爬过草地,在音乐声中钻出布袋,代表蜕变成蝴蝶,翩翩起舞。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九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九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新学期,对家长来说蕴含着新的希望,对老师来说,面临新的挑战。

本学期我将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总结上学期的实习工作,吸取经验,反省不足,在新《纲要》和《园务计划》指导思想的引导下,以儿童为本,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学期初,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本学期艺术、科学、健康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幼儿情况分析我班现有幼儿____人,男孩____人,女孩____人。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我们注重每个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系鞋带、扣扣子、拉拉练、整理床铺、掖衣服等。

加强幼儿自我服务的同时并能简单的为他人服务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对趋向的班级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缺点:1、优势表现:(1)个性发展较好。

我班幼儿大多性格较开朗、活泼、乐群,能主动与人交往,也愿意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好奇心强,乐于表现。

在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常常兴趣浓厚、发言踊跃。

(3)活跃、好动,喜爱参与体育活动。

大部分幼儿身体动作较协调、灵活。

(4)班级常规进一步完善。

大部分幼儿能较好的听取老师的意见,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班级常规。

2、不足表现:(1)我班有部分幼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自我控制能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教师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引导和教育。

(2)与操作活动中的活跃气氛相比,我班幼儿对于一些安静的活动兴趣不高。

如,区角活动中,主动参与图书阅读的幼儿不多。

同时,图书有受损现象,一些幼儿阅读习惯较差。

需要教师给予重视。

(1)积极配合成人进行体检,并愿意接受疾病的防治和治疗。

(2)既学会“学习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要注意不伤害别人。

(3)记住父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遇到危险知道呼喊求救。

(4)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标识,知道如何注意安全,懂得简单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认知发展1、科学(1)鼓励幼儿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以及变化的简单规律,并从中体验到愉快。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策划方案1. 活动名称:探索水的奥秘1.1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和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1.2 活动内容1.观察水的特性:比较冷水、温水和热水的不同;观察水的凝固和融化现象;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等。

2.水的浸透性: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对水的吸水情况,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有些材料可以吸水,有些材料不可以。

3.水的颜色:让幼儿用食用色素或水彩颜料将水染成不同颜色,并观察变化。

4.水的密度:制作浮沉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引导幼儿探究不同物体的密度。

1.3 活动步骤1.引入:通过观察水的物理现象和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2.实践探索:按照活动内容的步骤,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3.总结归纳: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4.拓展应用:引发幼儿对水的更深层次思考,提供一些与水相关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探究和讨论。

5.结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幼儿的表现,并展示他们的作品或实验结果。

2. 活动名称:植物的生长探索2.1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

2.2 活动内容1.种子的发芽:让幼儿观察不同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发芽情况,引导他们探究种子的发芽过程。

2.植物的需求: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引导幼儿探究植物对阳光、水和营养的需求。

3.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4.制作植物标本:引导幼儿收集不同植物的叶子、花朵等,制作自己的植物标本,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观察力。

2.3 活动步骤1.引入:通过观察植物的图片和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2.实践探索:按照活动内容的步骤,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如播种观察、浇水观察等。

2024年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范例(四篇)

2024年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范例(四篇)

2024年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范例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体目标:1. 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现象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2. 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通过动手动脑,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

3. 培养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索的发现和过程,增强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对动植物的关爱,对周围环境的关心,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具体体现为:1. 引导幼儿关注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激发他们对事物特点和变化规律的探索兴趣。

2. 创设开放的探索环境,让每个幼儿有机会参与尝试,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学习他人的观点和经验。

3. 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确保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进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

4. 通过组织幼儿参与小组讨论、探索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和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 从幼儿熟悉的科技产品入手,引导他们理解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尊重。

6. 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小事做起,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阶段目标:____月份:1. 帮助幼儿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功能,教授他们正确使用感官感知的方法,提升感知能力。

2. 教授幼儿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技能,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造产品,了解其特征和用途,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贡献。

第一周:引导幼儿理解并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第二周:教授幼儿根据一个特征进行物体分类的技能。

第三周:教授幼儿根据两个特征进行物体分类的技能。

第四周:引导幼儿观察家用电器的特征和用途,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____月份:1. 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自然物,如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了解其特征,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理解它们与生活和环境的联系。

2. 帮助幼儿学习通过简单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差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23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Problems,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通用范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计划文件可用于对自我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

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
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才能的发展。

6、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三、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
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

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

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地区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儿在地区中练习数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

应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儿认识数1~10,精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
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应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