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综述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隧道施工已成为现代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隧道施工面临的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地质灾害频发,给工程造成了巨大的风险和难题。
为了减少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应运而生。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是通过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预测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隧道施工地质特征,预先洞察潜在的地质问题,并通过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风险。
在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是隧道工程施工的基础。
通过对施工区域的各种地质资料的收集和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地质条件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后续的超前预报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质勘察需要采用多种勘察方法,如地质测量、地质探测和地质钻探等,以获取准确的地质资料。
第二,地质分析。
地质分析是对勘察得到的地质资料进行解读和分析,找出其中的隐患和危险因素。
地质分析需要根据勘察资料中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石性质等信息,确定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和灾害类型,并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进行超前预测。
第三,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通过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和施工模型,运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和预测隧道施工中的地应力、岩层位移和地下水变化等地质现象,为施工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数值模拟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隧道结构和施工工艺等因素,并进行多次仿真和优化,以获得准确的预测结果。
第四,地质监测。
地质监测是地质超前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应力、岩层位移和地下水等地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地质问题的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地质监测需要选取适当的监测点位和监测设备,合理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提供准确的地质预测和施工指导。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我们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良地质,为避免盲目性,使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更科学合理,开展地质超前预报十分必要。
地质超前预报对不良地质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从而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减少和化解不良地质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1地质超前预报方法1.1超前导坑法长隧道和特长隧道大都设有平行导坑。
平导一般与线路平行,距线路20m~30m 不等。
施工过程中利用平导先行的优势,认真收集和积累地质资料,并根据平导开挖过程中揭示的地质资料指导正洞施工,从而使正洞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手段都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平导开挖断面小,即使出现不良地质也容易处理,对施工影响不大。
因此,超前导坑法在长隧道和特长隧道施工中被广泛采用。
1。
2 超前水平钻探法采用隧道专用钻机进行超前水平钻探,来探明开挖前方的地质情况。
超前水平钻探其实并非完全“水平”,带有一定的角度.与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法相比,超前水平钻探法具有更直观、更准确的特点。
超前水平钻探法虽是“一孔之见”,却能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超前水平钻探法主要用于探测煤层、瓦斯、断层、溶腔、突水、涌泥等不良地质。
超前水平钻探法探测的距离长,探明的不良地质距工作面较远,便于提前调整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3 超长炮孔钻探法超长炮孔钻探法指的是在掘进过程中,每次打眼都用5m钻杆在隧道拱部和底部各钻两个探测孔,放炮则控制在3m以内,使工作面始终保持距不良地质2m 以上的安全距离。
当钻孔出现不良地质征兆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采用超长炮孔钻探法,避免了钻机的频繁移动,可以不中断隧道的正常掘进,简便易行、事半功倍。
超长探孔还可兼做炮眼,节约成本,提高功效。
1。
4 地震波反射法-—TSP-203系统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目前隧道及地下工程地质预报工作中,采用的较为先进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震波的回波原理,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轻微震源,形成一个地震源断面;同时,三维地震波接收器在计算机的监控下,采集这些震源所发出的震波沿隧道前方及四周区域传播而遭遇不良地质体(如地层层面、节理面、特别是断层破碎带界面和溶洞、暗河等)被反射返回的地震波数据.这些回波信号的传播速度、延迟时间、波形、强度和方向,是与相应不良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状况紧密相关的.在一定间隔距离内连续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前方地层的地质力学参数,如杨氏模量和横向变形系数等,从而预报隧道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状况,判断开挖面前方100m~20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计算机成图软件的迅速发展,实现了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图、探测 原始波形及波谱图、计算分析图件的计算机化。 专用软件的开发,更大大加快了探测数据分析处理的速度和精确度。 国外进口的地震仪、面波仪、地质雷达探测仪、TSP-202、TSP-203均 带有专用软件;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也研制了高分辩地质探测仪专用 软件;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 结合智能工程声波仪研制成功开发了时域反射子波分析软件、频域反射 谱分析软件和跨孔声波CT软件,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分辨率和数据分析 处理的速度,使跨孔声波法隧道施工期地质预报实现了由探测结果的平 面展示到立体展示的转变。波反射成像软件的成功开发,更使探测结果 显示更加形象化。 即便如此,目前所有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亦仅是对施工 掌子面前方地质界面(不良地质体带)位置的预报,对不良地质体带成 灾的预报仍然是预报人员根据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地质界面性质即不良地 质体带的分析研究作出的判断;对隧道内涌水水压的预测几乎未予开展, 涌水水量则开展了隧道总涌水量和分段隧道涌水量的计算预测预报。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 报技术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何发亮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石春 研 究 员
目录
一、概述 二、预报分类及工作方法简介 三、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主要技术方法 四、隧道地质灾害预报 五、涌水预测预报 六、若干问题讨论 七、典型实
严格意义而言,广义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指采用隧道洞内外地质 调查、掌子面素描,根据隧道开挖揭示的洞身围岩条件的变化趋势、 洞内外构造相关分析结果,或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对隧道施工掌子 面进行探测,运用地质学、数学、物理学、逻辑学、概率学、计算机 科学等各学科知识结合预报人员经验,对隧道工程可能遇到的各种不 良地质体及因此可能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的性质、分布位置、规模的 判断和预报,根据判断和预报结果提出应采取的地质灾害预防和处理 措施建议。 因此,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包括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 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预报。 隧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地质超前预报根据所 收集资料对隧道施工可能遇到的各种不良地质体及因此可能发生的地 质灾害的预判断。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隧道施工是现代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隧道施工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和风险,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应运而生。
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地质情况的科学分析和预测,提前了解隧道施工所面临的地质条件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成本,是隧道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基础工作。
地质勘探包括地质地貌、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岩土工程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信息。
2.地质分析:地质分析是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对地质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价。
地质分析可以通过地质剖面图、岩芯分析、地质构造分析等手段,对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和风险。
3.地质预测:地质预测是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
地质预测可以通过建立地质模型、数值模拟和经验方法等手段,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为隧道施工提供预警和控制措施。
4.施工监测:施工监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质条件和隧道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施工监测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测仪器和遥感技术等手段,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变化和隐患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为施工方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和调整施工方案。
5.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地质预测和施工监测的基础上,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模型和评估方法,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概率和影响进行评估,为施工方提供风险控制和决策支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地质勘察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全面、准确的探测
局限性
受地质条件、设备设施 限制
地质勘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
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应用
提升隧道地质探测精度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的优化
加强地质信息解读能力
案例分析:地质勘察技术在某隧道工 程中的应用
技术指导
地质雷达技术的应用 钻孔声波技术的应用
技术标准
制定地质勘察的技术标 准 明确监测指标和标准值
数据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促进数据交流与合作
培训需求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监督机制
建立技术监督体系 确保技术规范执行
隧道地质超前预 报技术未来展望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人 工智能、数据融合、智能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 一步深化和创新。这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推广 将为隧道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提升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同时 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水电隧道施工中常见的 地质问题
效果评估
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在 工程中的实际效果
技术创新介绍
最新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的应用
案例四:某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超 前预报技术应用
地质调查
岩土勘探 地下水勘探
监测措施
地质构造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
风险评估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地质灾难防范措施
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紧急处理措施
提高经济效益
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地质预报结果,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在工程进度管 理中的作用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是一种通过地质勘探和预测技术来预测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条件,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和成本。
这些方法包括:
1.地质勘察:通过地质调查、地质钻探等手段,获取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资料,了解地层结构、岩石类型、地下水情况等信息,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2.地质预测技术:利用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地质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隧道施工区域进行地质预测,预测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和隐患。
3.数值模拟和风险评估:通过数值模拟和风险评估技术,对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条件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可能的影响和风险程度。
4.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地质监测预警系统,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地质灾害隐患。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提前预测和控制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风险,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工程风险和成本。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之后,突发大规模突水突泥,峰值涌水量30万方/小时,持续30分钟后稳定,总突水量15.1万方,突泥石5.35万方。
3
突水点附近约200m被块石、泥沙充满;
4
距突水点500m处淤积泥沙厚度约3米。
龙麟宫隧道
DK231+796半充填大型溶洞 2006年8月5日揭示该溶洞。溶洞发育纵向长100m、横向宽150m、向上高出拱顶以上10m、向下深21m。
锦屏二级水电站长探洞内曾发生瞬时涌水量大于等于0. 1 m3/s 的突水突泥点10 处, 最大突水点的最大瞬时涌水量达4. 91m3ˆs, 造成施工设备被淹, 严重影响施工工期。
武隆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遭遇到三条地下暗河, 最大平均涌水量达16. 2m3ˆs, 冲毁路基及洞口。 这些涌水点除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外, 其涌水初期均携带有大量砂粘土, 造成洞内淤积。且大多隧洞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涌水现象, 已引起一定的环境地质问题。
齐岳山隧道进口正洞DK363+090超前探测涌水
齐岳山隧道进口正洞DK363+629超前探测涌水
齐岳山隧道出口F11断层超前探孔涌水
齐岳山隧道出口PDK366+195高压水
2004年5月31日,齐岳山隧道平导施工至PDK361+870处,采用超前炮眼孔进行超前探测时,探孔中射出高压水,射程5m,单孔涌水量60方/小时。
随后加强探测:前方发育充水溶槽,溶槽由左上向右下发育,最大宽度12m。测试水压力为0.26MPa,预测涌水量为3000方/小时。
云雾山隧道“617、526溶腔”突水涌砂:2008年7月21日,隧道出口DK245+645超前探孔时发生突水涌砂,瞬间涌水量达780方/小时,涌砂约1000方,涌水造成Ⅰ线淹井1035m、Ⅱ线淹井710m。 8月26日完成抽水及清砂。 9月6日,10#横通道超前探孔时又发生突水涌砂,再次造成淹井。 10月12日,隧道进口Ⅱ线遭遇ⅡDK245+526溶腔,溶腔内充填泥砂,探测期间突出泥砂约250方,涌水量约为90方/小时。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1. 引言隧道建设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隧道工程的施工和安全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风险,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以及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性。
2.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原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是通过对隧道施工前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预测和评估可能出现的地质风险。
该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原理:•地质调查和勘探:通过采集地质样本、进行地质勘探及地质灾害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和地下水状况等,对地质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地质力学:通过地质力学原理,预测地下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评估岩体的稳定性和支护设计,以减少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风险。
•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地质构造与岩体的力学模型,预测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情况,提供施工方案和应对措施。
3.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方法3.1 地质调查和勘探地质调查和勘探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基础,包括地质钻探、地质样本采集、地质地震勘测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地下岩体的物理、化学特征,了解地层的分布、厚度和理化性质等。
地质调查和勘探的结果对隧道施工提供前期的地质信息,为后续的超前预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2 地质力学分析地质力学分析是通过对地下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进行研究,预测岩体的稳定性和支护设计。
这包括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获取岩体的强度、刚度、变形特性等参数。
通过将这些参数输入到数值模拟中,可以预测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条件,提前做好施工方案和支护设计。
3.3 数值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核心方法之一,它通过建立地质构造和岩体的力学模型,模拟隧道施工中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岩体的稳定性。
数值模拟可以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如岩层塌方、地层变形、地下水突泉等,在预报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选 择具 体 的预报 方法 。 ) 首先 . 根据 已建 立 的预 报 模 式 , 合 隧 道 施 r 结 现
预 报方 法 可 以组 合 与搭 配 , 前 一参 数 或方 法 将 且
考虑施 T方法要 求 , 了解 现场 的地质 噪 为后 一 方法 提 供 目标地 质 体 的特征 或形 态 。 一 方法 场 和地 面条件 , 后 声 和 干扰 水平 , 顾 隧道 掌 子 面超 前地 质 预 报和 地 面 兼 的 装置 排 列设 汁将依 照 前 一方 法 的结 果进 行 。凶此 ,
状进 行 探 测 、 析解 释 及 预报 。隧道 超 前 地 质 预报 从 ( oi na S u d ae rfig ; 激发 点和 接收 器按 分 H r otl on v o l )把 z w P in
探测 位 置 上 可分 为 ( 外 ) 面 预报 与 ( 内 ) 子 面 洞 地 洞 掌
同 3 U P的 3) 测 系 统 常用 排 列 (1 S I观 n)
并 为超 前 预报 提供 波 速数 据 : 隙 网络 窗 口调 查 为 二 裂 t
维 网络计 算机 模拟 提供 数据 , 时验证预 报效 果 。 同 2 描 述所要 预报 的地 质灾 害体特 征 。 ) 根 据 已有 的 地 质 资料 结 合 施 T方 法 便 可 以确 定
统才 能进行 诸如形 状 体 的地 质 灾害探 测 , 如岩溶 、 陷落 ① 前 期 勘查 资 料 。对这 些 资料 进行 分 析研 究 , 以对 可
柱、 采空 等
钻爆 法 F BM或 盾构 机
T程 范 周 内 的地 质 构 造 规 律有 基本 的认 识 。经 验 证 明 ,对 构造 规律 的掌握 程 度直 接影 响预报 的准 确度 。 在熟 悉 已有 资 料基 础上 . 在 地表 进 行实 地 踏 勘并 核 应 对 以便 加深 感 性认 识 . 宏观 上 了解 隧道 所 存 地 的 从 地质 构 造单 元 及其 特征 和 可能 遇 到 的不 良地 质 地段 , 在此 基础 上可 大致确 定预 报 的重点 内容 。② 施丁 过程 资 料 。 中 : 一掌 子 面地质 素 捕 、 速测 试 可 以收集 其 施 r 钻
岩性 界面不 整 合接触 带 。 岩溶 、 陷落柱 及采 空 区 , 爆 . 岩
接收 1
激 震 源
软 岩 , 下 水 等 ;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有 : 利 用 单 一 方 地 存 ①
法 、 一参 数 解决 某 个 具体 问题 , 在 预 报精 度 低 、 单 存 有
掌 子 面
根 据地 质灾 害 体 的类 型 和特 征 参数 , 分类 建立 地
以上模式要 能区分不 同灾害体的位置 、 状 、 形 大小 、
见表 1 , ) 明确 预报 的各具 体参数 。 方法 比选 。 虑到 T程 的整体进 度 , 考 一般 结合 掌子 面的 质 预报模 式 (
同 时. 也要考 虑 隧道 ( 洞外 ) 面超前预 报方法 。 地 有时 地面 产 状 及性 质等 要 素 . 时要 考虑 施 T 凶素 及现 场 条 件 超 前 预 报 更方 便 、 效 , 以应 针 对 某 个 具 体 隧 道 情 的影 响 。 有 所
12 )D观测 系统 是 震源 与接 收器 沿测 线排 列 。 常见
的2 D观 测 系统有 : 将炮 点与 接收器 均设 置在 侧墙 的排
布方式 ( 图 12 , 见 、)简称 T P T n eS i c rdci ) S (u n les e it n : miP o 将炮 点 与多个接收器 设置在 掌子面侧 墙上 的排布方 式 .
预报 的方 法组 合受 到 限制 。 1 常见 的掌子 面 超前地 质 预报 方 法 隧 道地 震 预报 在 掌子 面 附近 的排 布 方 法 有 多种 , 可分 为二 维 2 测 线 ) D( 观测 系 统 和三 维 3 面积 ) 测 D( 观
系统 。
图 1 T P现 场 排 布 S
从 件 ) 如 T P 0 、0 有 其 自身 同定 的排 布方法 , 他 的 合 已知 资料进 行 部分 的岩性 参 数测 试 , 而准 确 把 握 。 S 2 22 3 其
相 关仪 器也 类 同 , 也有 个 别仪 器 在设 计 时 同时 考 虑 了 地质 灾害特 征 因素 。
适 用 几种排 列 。 隧 道 电 性 预 报 方 法 主 要 有 : P 地 质 雷 达 法 ) G R( 、
隧 道 施 工 超 前 地 质 预 报 是 指 对 隧 道 开 挖 掌 子 面 壁 分别 布 设震 源 和检 波器 , 按其 相对 位 置 固定激 发点
前 方 的地 质情 况 及 不 良地 质 体 的 _ 程性 质及 位 置 、 T 产 ( 接收点 ) 或 和激发 与接 收相交 错 的排 布方 式 , 简称HS P
特 约 专 稿 器
Fea ur o E ̄p t e Fr m ed
隧道 施 工超 前 地 质预 报 技 术 综 述
( . 京 市 市 政 ]程 研 究 院 , 京 1北 二 北
1 0 3 ; . 下 1 程建 设 预报 预 警 北 京 市 重 点 实 验 室 , 京 007 2地 一 北
b)平 面图
/ /~ \
f
/
厂~ \
a
/ 一
)横 断面 图
到 掌 子 面 没 有露 头 的与 洞 轴 线 近 于 止 交 的 岩体 软 弱
带情 况 : 波测试 可 以收集掌 子 面 1 s 为震 源点 R1 R4 S一6
罔 3 采用 角度 偏移 法 , . 每个 接收 器有 6 4个 分量 的U P 础 , 直接 关 系 到 预 报 结 果 的 准 确 性 , 做 好 施 丁超 S 它 是
( n ego n e mi P eit n 。 只有 维 的观测 系 前地质 预报 T作 的第 一步 已有 的地 质资料一 般包括 : U d rru dS i c rdci ) s o
相 应 的 方 法 “ 后 合 理 ” 指对 隧 道超 前 地 质 预 报 实 ( 先 是 洞外 ) 预报方 法 , 全面 考虑 应 采用 的具 体 方法 ; 后 , 然
目前 的 隧 道 地 震 预 报 采 的 主 要 方 法 为 反 射 波
法 . 地震 记 录识别 和 追踪 的对 比原 则 主要 是 位置 对 对
比( 距离偏 移 ) 。 法 由于不 同的排布方 法各 有其优 缺点 , 地 质 灾 害类 型 , 明 确 灾 害体 的特 征 , 灾 害 目标体 并 对
2 超 前 地 质 预 报 的 实 施
因此 , 在某些 地 区建 立 特定 的隧道 预报模 式 是必要 的 。 这 也说 明针 对 某 个 程 项 目要 充 分 研 究 当地 域 地
通 常在 对 前期 地 质勘 查 资料 仔 细研 究 后 , 结 合 质环 境 的重要 性 。 并 隧 道 丁程 进 度 、 场 条 件及 物 性 参数 测 试 , 行 预 报 现 进 具 体情况 采 用 长距 离 与短距 离预 报相结 合 的方法 。同
23 )D观测 系统是 将震 源点 与接 收器按 空 间排 布 。 施 过 程 中强调 先后 顺 序 . 是超 前地质 预报 是 成功 它
构成 空 间位置 或角 度偏 移 。3 D观测 系统 有 : 特定震 源 的重要 保证 。隧道 超前 地质 预报 共有 7个合 理步骤 。 点 与接 收器 的空 间 排布 , 用距 离偏 移法 的 T T Tu 采 R ( re R t ci o o rp y : e et nT m ga h ) 震源 点 与接 收器 空 间 排布 , i o 见 1 充分 收集 已有 的地质 资料 ) 资料 收集 和 分 析 是 隧 道 施 I 前地 质 颅 报 的 基 超
10 3 ) 0 0 7
摘
要: 目前 隧 道施 工 超 前 地 质 预 报 技 术 仍 处 在 对单 个 方 法 、 一 参 数 的 解 释 研 究 阶段 , 于 地 质 预 报 的具 体 方 法 各 有 单 由
其 特 点 和 局 限性 , 难 找 到 一 种 适 合 于各 种 隧 道 地 质 灾 害 的探 测 方 法 , 此 , 地 球 物 理 方 法 与 隧 道 施 工 特 点 相 结 合 进 很 因 就
行综合预报 , 以解 决 隧 道 超 前 地 质 预 报 的 多解 性 、 报 精 度 及 方 法 缺 陷 等 问 题 做 了较 详 细 的介 绍 。 预
关 键 词 : 道 ; 前 地质 预报 ; 质 灾 害 ; 合 参 数 ; 报 模式 隧 超 地 综 预
中图 分 类 号 : 5 . U4 63 3
分 凶此 大部 分 仪 器都 有其 自身 的现 场排 布 方法 ( 同 的 进 行 地质 和地 球 物 理 的属性 描述 , 析 可 能 的参 数 特 不 针 还几 『 仪 器 是结 合 某个 具 体 的排 布 没计 , 应地 解 释 处理 软 征 . 对不 同 的灾 害 类 型 尽 可能 地 细化 参 数 , _ 配 相
简 称 V P V rc l es c rfig : 隧道 的 2个 侧 S ( et a Si o l ) 在 i mi P in
图 2 T P测 量 原 理 S
21 ̄ 5 ( 一 第 0 ,荭技术 1 02 - 期 9 ) 3 卷 ; } 9
器 特 约专稿
Fea u ̄ ∥ 瓣麓黔 ≯ t 姆 o 嚣g
文献 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9 7 6 (0 2 0 — 0 9 0 10 — 7 7 2 1 )5 0 1— 5
A v e o n e n t u to e d Ge l gc l e it n Te h o o y Re iw n Tu n l Co sr c i n Ah a oo i a d ci c n l g Pr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