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视频云:视频播放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云视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云视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云视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视频技术逐渐成为了视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云视频技术?其原理是什么?它又有哪些应用呢?接下来,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云视频技术?云视频技术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视频技术,将视频资源存储在云端,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对视频资源的动态调配、快速传输、高效处理和灵活分发。

对于云视频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云端的技术实现视频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比传统的本地视频技术,云视频技术有许多优势,如大规模、高效、动态调配、可伸缩性强、适应性好等等。

二、云视频技术的原理云视频技术的实现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视频采集、传输和处理。

具体而言,它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 视频采集视频采集是指将摄像头、DV等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发送至数据中心的过程。

当数据流经过互联网传输后,会经过一个已知的网络传输路径,到达接收端。

2. 视频传输视频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云端传输到客户端的过程,这里面的关键是要通过云端的技术实现快速、高效的传输。

这主要由云视频技术中的流媒体技术来实现,利用流媒体技术的优势,能够较为快速地将视频传输到用户端。

3. 视频处理视频处理是指将用户发送过来的视频数据转化为视频,并进行各种处理的过程。

在视频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诸如提取、编码、传输、复用、解码等诸多技术。

三、云视频技术的应用云视频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视频监控视频监控场景下,云视频技术可将设备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及时传输至云端,并进行存储、处理和回放。

如此一来,可以帮助用户轻松管理设备,同时也方便用户回溯历史记录。

2. 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领域,云视频技术可用于线上课堂、远程教育等场景。

学生们可以通过云视频技术接收到优质教育资源,并实时与老师、学生互动。

如此一来,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加强了教育的交互性。

3. 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在很多场景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社交、金融、移动支付等。

网易视频云:VOD视频点播技术解析

网易视频云:VOD视频点播技术解析

网易视频云:VOD视频点播技术解析随着媒体服务的数字化及互动程度日益提高,压缩技术的进步促使带宽要求不断降低,卓越的电信性能及丰富的媒体内容的融合正给视频点播业务传输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VOD的迅猛增长给固网运营商带来众多挑战与机遇,如:拥塞管理、内容定位服务、计费、推荐引擎、存储以及及时交付。

同时,各方面辅助的基础设施都必须全部落实到位且必须实现以下要素:高速接入与传输、可行的服务器解决方案、充足而又广泛分布的用户与网络存储、媒体处理、交付路由分集、内容处理以及QoS(流量与拥塞管理)。

而这些要素,网易依赖自己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得出并验证了一整套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现如今,网易将通过网易视频云这个产品将技术全面开放,可以帮助开发者轻松接入全平台点播功能,让用户利用有线与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体验超高质量的视频。

近日,网易视频云的点播功能也在官网全面上线,开发者使用难度更加简易。

那么VOD视频点播的技术要素都有哪些,网易视频云技术开发人员进行了归纳:关键因素之一:媒体媒体、技术和电信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可以确保视频点播在未来几年成为媒体传输领域的重要动力。

其中媒体作为整个行业的关键将为尽可能丰富的设备提供各种可用内容。

当然,在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媒体销售市场中,媒体布局必须协调一致、精心规划并细致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每位用户的购买历史记录、下载偏好以及首选技术与交付方式便可以最大化未来销售潜力。

同样重要和关键的是,视频点播开始在市场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媒体业现在日益认识到视频点播是媒体资料检索能力大战中可靠而长期的同盟军。

另外,它还可以促进语音、视频与数据“三重播放业务”的交付。

关键因素之二:技术技术在视频点播交付中扮演同样重要的角色。

目前,内容存储于用户手中的存储设备(通常是DVD)中。

而技术与市场接受度又决定VOD能否成为美好现实,因此一场有趣的变革已经上演。

过去存储于客户端的内容正在向网络移植,然后从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中提取内容并按需发送给用户。

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一

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一

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一网易视频云是网易倾力打造的一款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多媒体处理集群和专业音视频技术,为客户提供稳定流畅、低时延、高并发的视频直播、录制、存储、转码及点播等音视频的PaaS服务。

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娱乐秀场、在线金融等各行业及企业用户只需经过简单的开发即可打造在线音视频平台。

现在,网易视频云总结网络上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

与画质、音质等有关的术语这些术语术语包括帧大小、帧速率、比特率及采样率等。

1、帧一般来说,帧是影像常用的最小单位,简单的说就是组成一段视频的一幅幅图片。

电影的播放连续的帧播放所产生的,现在大多数视频也类似,下面说说帧速率和帧大小。

帧速率,有的转换器也叫帧率,或者是每秒帧数一类的,这可以理解为每一秒的播放中有多少张图片,一般来说,我们的眼睛在看到东西时,那些东西的影像会在眼睛中停留大约十六分之一秒,也就是视频中只要每秒超过15帧,人眼就会认为画面是连续不断的,事实上早期的手绘动画就是每秒播放15张以上的图片做出来的。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当视频中有较快的动作时,帧速率过小,动作的画面跳跃感就会很严重,有明显的失真感。

因此帧速率最好在24帧及以上,这24帧是电影的帧速率。

帧大小,有的转换器也叫画面大小或屏幕大小等,是组成视频的每一帧的大小,直观表现为转换出来的视频的分辨率的大小。

一般来说,软件都会预置几个分辨率,一般为320×240、480×320、640×360、800×480、960×540、1280×720及1920×1080等,当然很多转换器提供自定义选项,这里,不得改变视频长宽比例。

一般根据所需要想要在什么设备上播放来选择分辨率,如果是转换到普通手机、PSP等设备上,视频分辨率选择与设备分辨率相同,否则某些设备可能会播放不流畅,设备分辨率的大小一般都可以在中关村在线上查到。

第二章 视频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视频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视频的基本原理简介视频的基本原理是将运动图像从一个地方。

电视发明人John Logie—Baird 最先解决了这个问题。

把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就能够通过导线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

这些图像粗糙而且是单色的,需对捕获的图像作改善,图像质量才得以提高。

其次是捕获并传输彩色图像。

本章讨论的内容是初期传输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这些方法是如何应用于摄像机的,即逐行(光栅)扫描与2:1隔行扫描技术。

用于捕获图像的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直线跨过景物进行“扫描”,如图2.1所示。

沿着扫描线上图像的每一处光点被捕获下来,采用这方式就生成图像的相似描述,通过电子束扫描涂盖在摄像管前面的感光层在摄像管内产生图像信号。

在磁偏转线圈的作用下,电子束逐行向下移动。

在涂层每个微小部分产生的电压,与落入该处光线数量成比例。

经过对信号放大成为可供传输的视频信号。

在与摄像管原理相同的监视里,电子束直接射到涂有磷光体的屏幕上。

电子束在电场作用下产生与摄像管相同的扫描图案。

这些射到屏幕上的电压信号与视频信号大小成比例。

电压高导致涂层发光亮,电压低发光弱,甚至不发光。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各种电压产生变化的黑白影像。

逐渐形成的各种标准,规定了传输电压峰——峰值电平。

该电平是输入到监视器的电压,然后经过放大在屏幕上产生图像画面。

1.0伏输入电压在屏幕上产生一个白点,0.3伏输入电压产生一个黑点。

一幅电视画面是由许多扫描线构成的。

现在通常用的只有两种标准,美国和日本采用的525线(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标准),还有其他地区采用的625线(CCIR欧洲标准)。

以下的叙述以625线系统为基础,扫描线的数目描绘了每幅静止画面的生成。

但是电视图像是由许多帧信息显示构成。

大家知道,人眼有“视觉暂留”特性,眼睛看到的东西消失后,会保持零点几秒钟的时间。

如果以大约每秒14幅的速度呈现一系列静止画面,就会看到连续动作的效果。

然而,这会有一种非常令人心烦的闪烁,如果速度提高到每秒钟24幅画面,几乎感觉不到闪烁了。

云播放原理

云播放原理

云播放原理云播放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视频播放方式,它将视频文件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上进行播放。

相比传统的本地播放方式,云播放具有许多优势,包括节省存储空间、方便共享和管理、支持多终端同步播放等。

那么,云播放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云播放的原理。

首先,云播放的原理基于云存储技术。

视频文件首先被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上,并在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和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这些存储在云端的视频文件,无需在本地设备上保存大量的视频数据。

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自己的视频文件。

其次,云播放的原理还涉及到网络传输技术。

当用户需要观看云端存储的视频文件时,服务器会将视频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上。

这涉及到网络传输协议、带宽和延迟等技术问题。

通过优化网络传输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视频数据传输,确保用户可以流畅地观看云端视频。

另外,云播放的原理还包括了视频解码和播放技术。

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上,需要进行视频解码和播放操作,将接收到的视频数据转换成可视化的画面,并输出到显示设备上。

这需要终端设备具备一定的计算和图形处理能力,以及相应的解码和播放软件支持。

总的来说,云播放的原理是基于云存储、网络传输和视频解码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通过云计算技术,用户可以方便地存储、管理和观看自己的视频文件,无需担心存储空间和设备兼容性的问题。

同时,云播放也提供了便利的共享和多终端同步播放功能,使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享受视频内容。

总结一下,云播放的原理是基于云存储、网络传输和视频解码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视频的存储、管理和观看。

云播放的出现,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视频播放体验,也推动了视频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云播放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视频播放 原理

视频播放 原理

视频播放原理
视频播放的原理是通过将视频文件解码后,按照一定的帧率逐帧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形成连续的运动图像。

具体过程如下:
1. 视频文件压缩:视频文件通常采用压缩算法将大量的视频数据压缩成较小的文件,以便在存储和传输时节省空间和带宽。

2. 解码器:在播放前,视频文件需要经过解码器处理,将压缩的视频数据解码成原始的视频帧。

3. 解封装:解码器会解开视频文件的封装格式,如MP4、MKV等,获取其中的音频和视频数据。

4. 视频解码:解码器会对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将压缩的视频帧还原成原始的图像帧。

常见的视频解码算法包括MPEG-2、H.264、H.265等。

5. 视频渲染:解码后的视频帧被传递给视频渲染器,渲染器会将图像帧展示在屏幕上。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颜色空间转换、缩放、降噪等处理。

6. 帧率控制:视频播放器会根据帧率控制每秒显示的帧数,一般是每秒播放30帧或60帧,以保证视频的流畅度。

7. 播放控制:视频播放器还会提供一些控制功能,如播放、暂停、快进、快退等,以便用户对视频进行操作。

总的来说,视频播放的原理是通过解码和渲染视频数据,按照一定的帧率将图像帧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实现视频的播放。

音视频播放器工作原理

音视频播放器工作原理

音视频播放器工作原理音视频播放器是现代娱乐产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播放各种格式的音频和视频文件。

那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深入探讨音视频播放器的工作原理。

一、文件解码在播放音频或视频文件之前,播放器首先需要将文件进行解码。

音频文件通常以各种格式(如MP3、WAV等)储存,视频文件则以各种容器格式(如AVI、MP4等)结合特定的编码(如H.264、MPEG-4等)储存。

播放器通过解码器,对这些文件进行解码,以获取原始的音频和视频数据。

解码过程涉及到许多算法和技术,其核心目标是将压缩的音频或视频数据还原为可用的数据流。

解码器通过逐帧解码,将视频数据还原为一系列连续的图像帧,而音频解码器则将压缩的音频文件转化为原始的音频采样。

二、音频处理音频处理是音视频播放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旦音频数据被解码器解码,播放器将对其进行声音的处理,以提供更好的音频体验。

音频处理包括均衡器、音量控制、音频混合等功能。

均衡器能够调整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的增益,以改善音频的音质。

音量控制则用于控制音频输出的音量大小。

音频混合技术能够将多个音频轨道进行混合,使得播放器能够同时播放多路音频。

三、视频渲染在解码器将视频文件解码为图像帧后,播放器需要将这些图像渲染到屏幕上,以实现视频播放功能。

视频渲染过程包含了视频帧的解压、图像处理和显示等步骤。

解压过程将压缩的视频数据转化为未压缩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对图像进行调整,如色彩校正、对比度调整等,以使得图像质量更佳。

最后,播放器通过操作显卡,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显示到屏幕上。

四、媒体同步音视频播放器需要保持音频和视频的同步。

由于音频和视频的编解码处理速度不同,可能会出现音画不同步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播放器采用媒体同步的技术。

媒体同步通过控制音频和视频的播放速度和位置,使得二者始终保持同步。

播放器会根据音频数据的播放进度决定视频的显示时间,或者通过视频帧的显示时间确定音频数据的播放位置。

视频播放原理

视频播放原理

视频播放原理
视频播放原理是指将视频文件解码并显示出来的过程。

视频文件通常采用的是压缩编码格式,如MP4、AVI、FLV等。


码前,视频文件需要经过解封装的步骤,将文件结构解析出来。

解封装后得到视频和音频的数据流。

在视频播放过程中,首先将视频的压缩编码格式进行解码,解码后得到原始的视频像素数据。

视频像素数据经过解码器解码后,会得到一系列的连续画面,每个画面包含一帧的像素数据。

利用显示设备(如显示器、电视等),将解码后的像素数据进行渲染,生成连续的视频图像。

图像的连续播放创建了动画效果,形成了视频。

视频播放的流畅性和质量也与硬件、软件以及网络有关。

硬件包括CPU、显卡等,这些硬件的性能决定了视频解码和渲染
的速度和质量。

软件包括视频解码器、渲染引擎等,它们负责对视频进行解码和渲染的工作。

网络的稳定性和带宽决定了视频的加载和播放速度。

总的来说,视频播放原理是将视频文件解码后获取到视频和音频数据流,然后通过渲染引擎将视频像素数据渲染为连续的动画效果,最后通过显示设备将视频图像显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易视频云是网易倾力打造的一款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多媒体处理集群和专业音视频技术,为客户提供稳定流畅、低时延、高并发的视频直播、录制、存储、转码及点播等音视频的PaaS服务。

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娱乐秀场、在线金融等各行业及企业用户只需经过简单的开发即可打造在在线音视频平台。

现在,网易视频云与大家分享一下视频播放的基本原理。

几乎所有的视频播放器,如VLC、MPlayer、Xine,包括DirectShow,在播放视频的原理和架构上都是非常相似的,理解这个对理解VLC的源码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致的来说,播放一个视频分为4个步骤:
1. acess 访问,或者理解为接收、获取、得到
2. demux 解复用,就是把通常合在一起的音频和视频分离(还有可能的字幕)
3. decode 解码,包括音频和视频的解码
4. output 输出,也分为音频和视频的输出(aout和vout)
拿播放一个UDP组播的MPEG TS流来说吧,access部分负责从网络接收组播流,放到VLC的内存缓冲区中,access模块关注IP协议,如是否IPv6、组播地址、组播协议、端口等信息;如果检测出来是RTP协议(RTP协议在UDP头部简单得加上了固定12个字节的信息),还要分析RTP头部信息。

这部分可以参看VLC源码
/modules/access/udp.c 。

在同目录下还可以看到大量的access模块,如file、http、dvd、ftp、smb、tcp、dshow、mms、v4l?等等
而demux部分首先要解析TS流的信息。

TS格式是MPEG2协议的一部分,概括地说,TS通常是固定188字节的一个packet,一个TS流可以包含多个program(节目),一个program又可以包含多个视频、音频、和文字信息的ES流;每个ES流会有不同的PID标示。

而又为了可以分析这些ES流,TS有一些固定的PID用来间隔发送program 和es流信息的表格:PAT和PMT表。

关于TS格式的详细信息可以去google一下。

VLC专门做了一个独立的库libdvbpsi来解析和编码TS流,而调用它的代码可以参见VLC源码/modules/demux/ts.c。

其实之所以需要demux,是因为音视频在制作的时候实际上都是独立编码的,得到的是分开的数据,为了传输方便必须要用某种方式合起来,这就有了各种封装格式也就有了demux。

demux分解出来的音频和视频流分别送往音频解码器和视频解码器。

因为原始的音视频都是占用大量空间,而且冗余度较高的数据,通常在制作的时候就会进行某种压缩。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音视频编码格式,包括MPEG1(VCD)、MPEG2(DVD)、MPEG4、H.264、rmvb等等。

音视频解码器的作用就是把这些压缩了的数据还原成原始的音视频数据。

VLC解码MPEG2使用了一个独立的库libmpeg2,调用它的源文件是/modules/codec/libmpeg2.c。

VLC关于编解码的模块都放在/modules/codec目录下,其中包括著名的庞大的ffmpeg。

解码器,例如视频解码器输出的是一张一张的类似位图格式的图像,但是要让人从屏幕看得到,还需要一个视频输出的模块。

当然可以像一个Win32窗口程序那样直接把图像画到窗口DC上——VLC的一个输出模块WinGDI就是这么干的,但是通常这太慢了,而且消耗大量的CPU。

在Windows下比较好的办法是用DirectX的接口,会自动调用显卡的加速功能。

这样的功能分解使得模块化更容易一点,每个模块住需要专注于自己的事;从整体来说功能强大而且灵活。

但是事情总是不会那么简单。

就拿access来说,媒体的访问是分层的,如RTSP就涉及到IPv4、TCP、UDP、RTCP、RTSP等多个层次的协议。

有些视频格式包括了传输、封装格式和编辑码格式如MPEG系列,有些封装格式是独立的容器,但是很多人会误解它是编解码格式,如mkv、avi这些。

音频和视频在demux之后就是独立的,但是需要有一套机制把它们同步起来。

同时我们需要有一套机制来控制速度、暂停、停止、跳进,获取各种媒体信息,这些都是很复杂而又很重要的事情。

另外也许需要在某个地方插入一些修改,来实现某种效果。

如音频的EQ,视频的亮度调整之类的,VLC专门设计了access_filter、audio_filter和video_filter类型的模块来做这一类事情。

VLC比较独特的地方是集成了原来的VLS的功能,这依赖于VLC中stream_output 类型的模块,它们可以把正在播放的视频以某种方式重新转码和发送出去,如http、UDP、文件等等。

MPlayer的结构与此是类似的,如/stream目录对应的是access的功能,/mpdemux 对应的demux功能,/libmpcodecs 是解码器,/libvo和/libao2分别是视频和音频的输出。

DirectShow也是类似的,不过分类更多一些更复杂一点。

DirectShow里面的模块叫做“filter”,filter之间通过”pin”来连接。

access的模块对应于DirectShow中的Source FIlter,这一类Filter只有输出pin没有输入pin。

demux模块对应于splitter filter,这种filter有一个输入pin,多个输出pin。

解码模块是一类transform filter,有一个输入pin、一个输出pin,输出模块对应于readering filter,有一个输入pin,没有输出pin。

当然transform filter不一定是解码器,也可能是某种其他的处理。

更多技术分享,请关注网易视频云官方网站或者网易视频云官方微信(vcloud163)进行交流与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