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者(用)
戴望舒寻梦者赏析-2019年文档

戴望舒《寻梦者》赏析象征诗真正意义上从中国出现,是在 1920 年。
作为象征诗初期的代表人李金发,其挽救了濒临灭绝的白话诗歌,但是由于受到法国象征诗歌冲击的影响,其写作手法过于生硬并具有复制化,与之相比戴望舒在对生命、生活进一步体验之后巧妙地在诗歌的语言表达上融入了音乐美感,再结合中国传统诗歌意象化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则,他成功地创造出了极具有西方现代诗歌技巧和中国古典文化意蕴的新一代意象派诗歌。
而《寻梦者》就是其诗歌中意象和意境最为突出的佳作。
一、关于寻梦者(一)寻梦者存在的意义任何诗歌中都会或多或少有作者自身的情感和生活的影子。
而戴望舒一生凄苦,他不断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并将自己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展示在现代的文坛上,但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在 20 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苦闷、寂寞、绝望和迷茫成为一种具有统一性的心理“感染病”。
而戴望舒这首《寻梦者》正是将其对于人生追梦中所有的苦辣酸甜都化解到诗歌里面,鼓励所有的人与他一样执著向前,永不放弃。
一首《寻梦者》也可以被看做是戴望舒这位“追梦人”与命运拼搏的写照。
正如戴望舒多在诗歌中运用“泪水”、“梦”、“水”等来作为意象传递其自身的对于生活独特的领悟和感慨,表现其特有的敏感与火热。
这些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朦胧美的优美句子,它不断给所有同样迷茫的“追梦人”以希冀,并为之指引了追梦的方向,在本诗里,戴望舒极其客观地讲述了梦想的美丽和遥不可及,想实践梦想则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只要在不懈的努力后,在脚踏实地的前行之后,这朵“梦想的花”早晚会带着无尽的芬芳在你眼前绽放。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寻梦者不仅是诗人对自身的写照,更是对在 1920 年左右的所有追逐梦想的“寻梦者”的写照。
因此,这个“寻梦者”作为意象相对于以往的其他意向的塑造来说,更具有着统一性和兼顾性。
(二)寻梦者诗篇的构成《寻梦者》全诗共八个小节,每小节都为三行,其整体节奏明快而且每一小节中的内容或排比或重复,使读者读来既感受到纷至沓来的美感,又感受到饱含音乐美的听觉的美妙。
寻梦者(用)参考课件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1
应用一
将寻梦者的坚持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和挑战,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02 03
应用二
借鉴寻梦者面对困境的态度和方法。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轻易放 弃,而是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 。
文学成就
戴望舒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被誉为“雨巷诗人”。其代 表作《雨巷》、《我的记忆》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外,他还 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诗歌风格与特点
梦幻与现实交织
戴望舒的诗歌常常将梦幻与现实交织 在一起,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 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诗歌的意境。
色彩
02
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使诗歌画面鲜明生动,给读者以强烈的
视觉冲击。
构图
03
讲究诗歌的构图之美,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诗歌呈现出
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04
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剖析
对梦想执着追求精神体现
坚定信念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寻梦者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放 弃对梦想的追求。
01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篇章布局
以“梦”为主线,贯穿全 诗,通过描绘寻梦者的心 路历程,展现了对梦想的 追求与坚持。
句式运用
采用长短句结合的方式, 既有节奏感,又富有变化 ,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押韵与节奏
全诗押韵工整,节奏感强 ,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 了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自然意象
2024年度寻梦者戴望舒诗歌朗诵PPT模板

2024/3/23
诗歌中的“梦”既指个人的梦想,也 指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象征主 义手法,展现了戴望舒独特的艺术风 格。
6
02
诗歌内容解读
2024/3/23
7
结构与布局
01
02
影视作品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深入探讨寻梦 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25
观众互动环节:分享你心中“寻梦者”形象
现场互动
邀请观众上台分享自己 心中的“寻梦者”形象 ,可以是亲人、朋友、 偶像等,讲述他们的故 事和追梦经历。
2024/3/23
26
线上互动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发 起话题讨论,让更多人 参与分享自己心中的“ 寻梦者”形象和相关故 事。
社会角色差异
03
中国文人寻梦多体现为一种个体情感的宣泄,而西方寻梦者则
更多地承载着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使命。
22
06
艺术拓展:以寻梦者为题材创作作品欣 赏
2024/3/23
23
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呈现
音乐作品
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流行、民谣等,诠释寻梦者的情感 与追求。
舞蹈作品
运用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等舞蹈形式,展现寻梦者在追梦路上 的挣扎与奋斗。
情感传递
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变化,传递诗歌中的情感,引导听 众进入诗歌的意境。
12
语速、停顿和重音处理
语速控制
根据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控制朗 诵的语速,使朗诵更具节奏感和
音乐美。
停顿处理
寻梦者(戴望舒创作现代诗)

戴望舒创作现代诗
01 作品原文
03 文学赏析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创作背景 04 名家点评
《寻梦者》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3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是一首唱出寻梦者美丽灵魂的歌。诗中,诗 人以“寻梦者”自喻,通过“做梦——寻梦——再次入梦“的描述,唱出了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 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诗歌运用象征手法,以“金色的贝”作为象征喻体,描摹出了寻梦者追逐理想的过程,意 境丰富,美始句写到:“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开出花来”,已经写出梦的美丽了,紧接着 相似的一句中添加了“娇妍”一词,就更显出梦的绚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充满向往之情了。然后又总结梦 的特点是“无价”、“珍宝”,这两个词让读者更体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因此人们要去寻找它。
名家点评
当代作家李朝全《诗歌百年经典·1917-201》:“寻梦者也是一个奋斗者,一个为了理想和目标而苦苦求索 的人。诗人鼓励青年要勇敢地去追梦、圆梦,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经历层层的磨难,最终才能登临光辉 的顶点。这是为青年擂鼓喊、鼓劲助威的诗,也是一首献给奋斗者的战歌。”
安徽大学教授方铭《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评析·现代诗歌》:“这首诗行与句大体整饬,各句虽有许多重复而 不觉得单调,有口语的自然而富有节奏感。意象的繁美与音韵的和谐,融合为一个真正诗的艺术世界。从这首诗 也印证了诗人的好友杜衡的看法:戴望舒的诗兼有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 华美而有法度。”
谢谢观看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这两句话意思上是递进的,“大海里”已是难寻的了,而且又是 “大海的底里”,那就更难寻了,又加上“深藏”一词,说明要寻找一个梦是非常困难的,同时也体现了梦的深 远。所以寻找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 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又指道路之艰难了。但即使找到了美梦,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 要精心爱护它:“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这样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在“暗夜里”, 可见梦的来临又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只要付出心血,梦终究会来到渴望它的人的面前。当人们用一生去追寻、守 候一个梦时,梦啊,它又带给人们多少的欣慰和满足。“鬓发斑斑”、“眼睛朦胧”也不惧。“桃色”是一种非 常艳丽与神秘的色彩,“桃色的梦”让人的心灵迷离荡漾,为之丢弃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在衰老时,如果有一 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人生已是最幸福的、最无憾的了。
最新《寻梦者》原文及赏析

《寻梦者》原文及赏析《寻梦者》赏析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这首诗歌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抒写到了极致。
起始句写到:“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开出花来”,已经写出梦的美丽了,紧接着相似的一句中添加了“娇妍”一词,就更显出梦的绚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充满向往之情了。
然后又总结梦的特点是“无价”、“珍宝”,这两个词让读者更体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寻找它。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这两句话意思上是递进的,“大海里”已是难寻的了,而且又是“大海的底里”,那就更难寻了,又加上“深藏”一词,可见要寻找一个梦是多么困难啊!所以寻找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又指道路之艰难了。
即使找到了美梦又怎样呢?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精心爱护它:“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这样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在“暗夜里”,可见梦的来临又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只要付出心血,梦终究会来到渴望它的人的面前。
当我们用一生去追寻、守候一个梦时,梦啊,它又带给我们多少的欣慰和满足。
“鬓发斑斑”、“眼睛朦胧”又如何!“桃色”是一种非常艳丽与神秘的色彩,“桃色的梦”让人的心灵迷离荡漾,为之丢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啊!如果在我们衰老时,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的、最无憾的了。
《寻梦者》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高中中职语文

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导入新课。
朗读诗歌,进入新课的学习。
以激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更有兴趣阅读、鉴赏诗歌。
新课讲授
内容分析
(一)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
1、题目为“寻梦者”,谁是寻梦者?寻找什么梦?
“寻梦者”是作者自喻。诗歌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即象征本体是诗人自己。
3、这样美丽的梦到哪里去寻找?寻找“金色的贝”有怎样的历程,要经历什么?
青色的大海里“青色的大海”象征着梦的澄澈高远,暗示金色的贝(梦)不能轻而易举获得,为下文作铺垫。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
“金色的贝”象征着梦的珍贵难得,突出了梦的静美与绚丽。
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寻找的。而“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中的“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历程艰苦而且漫长,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二)朗读小结
这首诗歌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抒写到了极致。
诗人戴望舒采用象征的方法来传达他这一人生真谛的觉识。本诗感情真挚深沉、艺术手法精熟圆润,唱出了诗人和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鉴赏艺术手法:
1、抒情气势跌宕起伏。
本诗重点在表现寻求“无价的珍宝”的精神历程,由金色的贝所在之地,到逢到它的艰苦,由对贝丰美与价值的赞颂,再引向桃色的珠的艰苦生成,最后写获得珍宝后的快乐与幸福,诗人的感情波澜起伏,不断推进,形成了一气呵成而又波涛迭起的抒情气势。在做梦---寻梦---再次入梦的情思中开启了情绪律动的闸门,并在寻贝、养贝的漫漫岁月里,在艰难求索中使情绪的旋律不断激荡升华。渲染了诗人要传达的人生哲理。
诗词赏析:戴望舒《寻梦者》

诗歌赏析:戴望舒《寻梦者》戴望舒的《寻梦者》与《乐园鸟》等诗作为组诗以《乐园鸟及其他》为题,发表在1932年11月出版的《现代杂志》第二卷第一期上。
读者一般认为《寻梦者》这首诗,以“金色的贝”作为象征喻体,把诗人自己作为象征的本体,通过象征手法,描摹出了寻梦者追逐理想的过程。
《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选自《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赏析一这首诗歌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幻想抒写到了极致。
起始句写到:“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开出花来”,曾经写出梦的美丽了,紧接着类似的一句中添加了“娇妍”一词,就更显出梦的绚丽,让人产生无限的遥想,充溢向往之情了。
然后又总结梦的特性是“无价”、“珍宝”,这两个词让读者更领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
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寻觅它。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这两句话意义上是递进的,“大海里”已是难寻的了,而且又是“大海的底里”,那就更难寻了,又加上“深藏”一词,可见要寻觅一个梦是多么艰难啊,同时也表现了梦的深远!所以寻觅梦要付出宏大的艰苦:“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又指道路之困难了。
即便找到了美梦又怎样呢?要真正完成这个梦,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精心保护它:“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这样才干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寻梦者(最新整理)

编号:QMSD/JWC-13-10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形式新授授课章节名称寻梦者使用教具课件教学目的1.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体会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2.学习象征手法,体会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抒情意象的象征意义及作用。
学习时应理解意象及意象群的的特点和含意,把握作品所表达的“寻梦”主题。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跌宕起伏的抒情气势。
学习时可在梳理作品抒情脉络的基础上,把握各部分之间情感的起承转换,深入体会作者通过抒情意象传达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趋向。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作家作品、时代背景、文体知识课外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与练习册教学后记基本能体会诗歌跌宕起伏的抒情气势。
学习时可在梳理作品抒情脉络的基础上,把握各部分之间情感的起承转换,深入体会作者通过抒情意象传达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趋向。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教时一、导入《寻梦者》是一首唱出寻梦者美丽灵魂的歌。
诗中,诗人以“寻梦者”自喻,通过“做梦—寻梦—再次入梦”的描述,唱出了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雨巷,走近这位《寻梦者》。
(板书)二、作家作品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他的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创办工作,是现代派最重要的诗人。
1936年10月,与卞之琳等人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的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名篇。
代表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寻梦者》发表在1932 年11月出版的《现代杂志》第二卷第一期上。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面对黑暗的现实,作为被“五四”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一直笼罩在他敏感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诗每节三行,节奏大体整饬。
❖ 每节一二句或重复、或排比,甚至各 句大部重复。读来,不仅有意象纷至 沓来的美感,也有和谐而富于音乐美 的视听满足。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喻示着贝的丰美与价
值。
逐节品读,感悟灵动诗绪
▪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 但是这艰苦寻求的获
▪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 绽了.
得并非就是梦的终点, 在寻梦的旅程中这还 只是漫长的一站,你 还须继续艰苦地寻求: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
年”,这样它才能
“在一个暗夜里开
绽”。这里“冰
山”“瀚海”“天水”
隐喻了人生历程中的
种种艰苦与磨难。
逐节品读,感悟灵动诗绪
▪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历程, 这“金色的贝”在一个 “暗夜里开绽了”, “吐出桃色的珠”,这 时候寻梦者已是“鬓发 斑斑”“眼睛朦胧”了。
▪ 第二部分(2-6节)写 寻梦的历程。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寻梦者
——戴望舒
教学目标
▪ 知能:1.理清线索,把握全诗抒情脉络. 2.了解并掌握诗人构建的以梦为主体
的意象群丰富的内涵。 ▪ 情感:体味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
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 过程:朗读体会诗歌一唱三叹的美感 。
时代背景
▪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 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 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比“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 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 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 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 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的 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 的。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 界中最忠实的寻梦者。
逐节品读,感悟灵动诗绪
▪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 两个“放”字,写出获
▪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得无价珍宝后的珍惜与
——“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 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 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要付 出巨大的艰辛。
这个梦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 受,值得我们去追寻?
——它有天上的云雨, 有海上的风涛,会让人 心沉醉。
5. 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需付出怎 样的努力?
——“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 里养九年”,如此精心呵护,才能在 “一个暗夜里开绽”。在“暗夜里”, 预示着梦的来临又是如此的不可预知。
逐节品读,感悟灵动诗绪
▪ 梦会开出花来的,
▪ 梦会开出姣妍的花 来的:
▪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 开篇为全诗作出铺垫.
▪ 这梦是什么?它是”无价 的珍宝”.
▪ “娇妍的花”象征梦的 美好绚丽,读之让人产 生无限的遐想。
▪ 这是第一部分,是全诗 的引子
逐节品读,感悟灵动诗绪
▪ 在青色的大海里,
▪ 紧承上文,指出“无
6. 何时梦才会降临?
当我们“鬓发斑斑”“眼 睛朦胧”的时候,金色的 贝才会吐出桃色的珠。
7. 实现美好梦想时有什么感 想?这“桃色的珠”还需如 何呵护?
8. 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 呵护,“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 得怎样的心灵震颤?
—即使我们已经衰老,如果 有一个“开了花的梦”, 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 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 是最幸福、最无憾的了。
戴望舒(1905—— 1950),浙江杭州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 《现代》杂志的创作, 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 诗人群体的领袖。
诗集有《我的记忆》、
《望舒草》、《望舒诗 稿》和《灾难的岁月》。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 浙江 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 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 版,其中《雨巷》一首成为传诵一时 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 杂志的创办工作,是现代派最重要的 诗人。1932——1935年留学法国。 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 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
过程 ,则充满了艰辛。
贝.
▪ 两者构成了一个动静
结合的意象群。
逐节品读,感悟灵动诗绪
▪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
然而这艰苦的寻求却 是值 得的,因为“它
▪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有天上的云雨声,它
▪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有海上的风涛声,它 会使你的心沉醉”。
这些诗句描绘了一个
令人心醉的美好世界,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1. “梦会开出花来”,“梦会开 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梦给你 怎样的感受?又激发你怎样的欲 望?
——梦,美丽,甚至绚丽。如 无价之宝般珍贵, 值得人一生去寻求。
3.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 年的瀚海”,寻梦是怎样的一 种历程?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 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 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 《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 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 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 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心愿》、《等待》等名篇。解 放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在北京病逝。
▪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价的珍宝”是“金色 的贝一枚”,而这
▪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金 色的贝”不是轻
而易举就可以得到的,
它深藏在”青色的大
海的底里”,要得到它,
必须“攀九年的冰
山”“航九年的瀚
海”,付出极大的代
价。
逐节品读,感悟Leabharlann 动诗绪▪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 梦的世界,充满了静
▪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美、绚丽,而寻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