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滑坡成因机理分析及抗滑桩治理
论山区高速公路滑坡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论山区高速公路滑坡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孙 羽 延 承 德路桥建设 总公司
过 滑坡 的历史 。 二, 过研 究地 层来识 别: 第 通 发生 过滑坡 了的地 段, 其岩层或 土体的类型 、 产状 与周 围未 出现 滑 动的 斜坡 有着 明显 的区 别 。 层或 土体层序较凌 乱 、 岩 结构 较疏 松的证 明滑 动 过 。 三,通过研 究 地下水来识 别 。 第 如 果 地下水 含 水层 的统 一 性 遭到 破 坏 ,地下水 流 动的路径、 排泄 地点 发生改变 , 如果发现 局 部斜坡与 整段斜坡上 的泉水点 、 渗水带分布状 况 不同, 短时 间内出现 原有泉水突然干 涸等 现 象 , 以结 合其它证 据判断 可能 有滑坡 正在形 可 成。 第四 , 过观 察植 被的外 形来识 别 : 通 斜坡 表面 树木 出现东 倒西歪, 一般 判定是斜坡 曾经 发 生过剧 烈滑 动的; 如果斜坡表 面树木 主干朝 坡 下弯 曲、 主干上部 保持 垂直 生长, 一般 认为 是斜坡长 时间缓 慢滑动 的。 四. 公路滑坡 的具体防治措 施 滑坡 是在 重力作用下, 质由高 处向低处 物 的 一种 运动 形式 。 因此 ,“ 动 ” 滑 的速 度受 地 形坡 度的 制约,即地 形坡 度较缓 时, 滑坡 速度 较慢; 地形坡 度 较陡时 , 滑坡 速 度较快 。 坡 滑 的 速度快 时, 人们 猝不及 防, 会造成 巨大生 定 命、 产的 损失 。 山区 , 财 在 滑坡 现 象虽然 不可 避 免 ; 通 过 采取 积极 防 御措 施 是可以把 危 但 害 降到最低点的。 第 , 设排 水 口, 增 增加 地表 排 水量 。 由 于本 区滑坡 现象 主要 因暴 雨所 致。 在雨季临时 封 闭高速公路易滑坡 的 一幅路段 ; 临时 在坡 体 增 设排水孔 , 出的地表水 尽量 减少渗到地下 排 的可 能 , 增设坡 体排水 沟,同时要和地 下排 水 措 施紧密 配合 , 在滑坡 后部 修建截 水盲洞 , 以 降低桩后地下水。 第二, 植树 种草 , 控制 水土 流失 。 植物 主 要 是通 过 以下几个方面 来实现 对 边坡 土体 的 防 护功 能 : ④植物 以 自己的繁密 枝叶 来消弱雨 滴 动能达到对边 坡土体 的保护, 枝叶吸 附了降 落 到 其上 的降 水 , 过物 理 蒸 发形式 返 回到 通 大 气中, 这样 消弱 了边坡 表 面的径流 量 。 ②植 物腐烂在 边坡表 面形成大量 的腐殖 质, 一方面 提高 了边坡 土体 的渗透性 能 , 改善了 土壤 的结 构。 另一方面是 边坡 表面 变得 粗糙 , 减缓 径流 动能 。 ③植物 根系起 到了对 土体 “ 加筋” 作用, 有 效提高土体抗 剪切的 能力, 有效 的防止水土 流失 。 第三, 用粘 土夯 实或 者 水泥 桨封 堵 地 表 裂缝 等应 急措 施, 堵法是一种 最常见的治 理 填 方法 。 一般 用于裂缝较 浅地 方的处理 。 当裂 缝 内有 基岩 出露 时, 首先把 块石 、 石填人做 成 碎 反滤 层, 采用地 下岩石 爆破 回填 , 或 然后上 覆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滑坡的破坏机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厚 、岩层 节理 面顺 层陡 倾 、节 理发 育相 互切 割 、层 间强 度 差异 较大 、软弱 夹层 发 育贯通或 堆积 体发 育 等不 利条 件 显著 时 ,在 开挖 卸荷 或其他 不利 因素作 用下 ,易 产生 规 模不 一 的工程滑 坡 。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滑坡 的破坏机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 李 金 勇
( 建省 南平 浦 南高速公 路有 限责 任公 司,南平 福
330 ) 5 0 0
摘
要 随着我 国经 济的发 展 ,大量 基础基 础 建设 工程不 断 向山 区延伸 。 受 山区地
形 地质 条件 限制 ,大量 工程 易诱发 滑坡 灾害。本 文结合 福建 山区高速 公路建 设过 程 中的 滑坡 病 害 ,总结 出工程 滑坡 的主要 破坏 型式 .详 细分析 其破 坏机 理 ,并 在此 基础 上提 出
1 概 述 随 着我 国基本 建设 不断 向经 济欠发 达地 区 延伸 .大
量 的 高 速 公 路 进 入 山 区 , 由 此 引 发 的 地 工程 活动 影 响 ,开挖 后 的坡 1
体 临空 面倾 角仅增 大 ,坡体 稳定 性 系数 降低 ,不利 于 坡 i
成 因等 多 种因 素影 响 ,在 现场 表现 为型式 多样 化 ,综 合
起 来有局 部滑 塌 、浅层滑 坡 、深层 整体 滑坡 等 几种 。其 中深 层整 体滑 坡一 般变 形规 模大 ,危 害程度 高 ,是工 程 实 践中 重点处 理 的对 象。
块 体 沿 多层 软 弱 或 不利 结 构面 发 育 时 表 现 为 分 层 分 级 滑 坡 ,当 失稳 块 体 沿深 层 不利 结 构 面 发 育 时 表 现 为 深
山区施工道路滑坡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理措施

山区施工道路滑坡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理措施滑坡问题是山区公路主要病害之一,笔者针对公路滑坡,分析滑坡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以期为类似地质自然灾害处治及预防提供参考。
标签:滑坡原因防治措施随着山区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地形地貌地质的不同,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层出不穷,滑坡作为山区公路建设中常见的也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滑坡在山区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
1公路滑坡种类及造成的原因1.1种类公路滑坡是指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在自重的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按造成滑动的力学分为推移式和牵引式滑坡。
推移式滑坡是上部岩土对下部岩土体造成挤压使其产生变形,滑体表面有起伏波状,滑动速度较快;牵引式滑坡是下部岩土体先滑动造成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表面有阶梯状或陡坎状,滑动速度较慢。
1.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a.地质因素,b.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c.地震的影响,d.不合理开挖对滑坡的影响2公路滑坡预防与治理基本原则滑坡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避让、监测预报以及工程治理等手段减少甚至避免因滑坡复活新产生滑坡或潜在滑移体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滑坡的防治包括预防与治理两方面,预防就是在滑坡灾害没有产生以前,了解其存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使滑坡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治理就是对潜在不稳定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确保其稳定,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3公路滑坡防治基本措施公路滑坡防治措施主要有:绕避、地表地下水排水工程、削方减载与填土反压工程、支挡工程、坡体内部加固工程、滑带土改良工程等几个方面,这些措施单独和组合使用,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使用。
3.1地表地下排水工程“治坡先治水”,将地表水引出滑动区外和降低地下水位,对治理各类滑坡都适用,对治理某些浅层滑坡,效果尤其显着,地表排水、地下排水能大大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加有效正应力从而提高抗滑力。
山区公路滑坡成因机理分析及抗滑桩治理

山区公路滑坡成因机理分析及抗滑桩治理梁操;李道飞【摘要】本文详细论述山区公路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通过计算分析判定滑坡体的稳定性,因抗滑桩的抗滑能力好、支挡效果好、设柱位置灵活等优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滑坡治理采用以抗滑桩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The geological hazard format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in detail for the highway landslide in moun- tainous areas. The stability of the landslide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anti-slide pile had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good skid resistance, good retaining effect and flexible position.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 was put forward for landslide control by using the anti-slide pile based on actural situations.【期刊名称】《贵州科学》【年(卷),期】2012(030)005【总页数】6页(P49-53,60)【关键词】公路滑坡;治理;抗滑桩【作者】梁操;李道飞【作者单位】贵州省地震局,贵阳550001;贵州省地震局,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尤其是贵州省西南部的六盘水地区。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展,大量公路的修建,边坡的开挖与填筑,在坡体中形成了滑坡。
滑坡是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除了与地貌、地质等内在原因有关,还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变化的外在原因有关。
它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交通停航、城镇被埋,影响着社会与生产的正常运转。
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成因和加固措施

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成因和加固措施一、引言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异大,使得路基在长期的使用和天气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了滑坡现象。
为了保障行车的安全和公路的稳定运行,需要针对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二、成因分析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是复杂的地质、气候和土壤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成因如下:1.地形因素山区地形起伏多变,地势的高差较大,路基建设与地形脉络相垂直,导致了土质条件较差的斜坡形成,易于滑坡。
2.地质因素山区地质情况复杂,包括岩石、土层和水系等。
由于山体的隆起和低凹,土石之间的附着力较小,地质构造不稳定,容易发生滑坡。
3.气候因素山区气候湿润,降雨量较大,水分容易渗透到路基深处,形成软基。
此外,冻融循环也会加剧路基变形和破坏。
4.施工因素不规范的施工方式和方法,可能在建设过程中影响土地的固结性能,增加滑坡风险。
三、加固措施基于山区湿软路基滑坡的成因,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加固:1.采用适合的路基设计标准在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根据路段的交通运输需求和气候情况选择适合的路基设计标准。
对于斜坡路基,可以设立物理隔离措施或增加支撑结构,以增强其抵抗滑坡的能力。
2.增设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作用是除去路基中积水,以降低路基的含水量。
在设计过程中应将该要素视为一个重要参数,选择合理的排水系统,以便及时将水排出路基,避免水分渗透引起的软化问题。
3.增强路基材料的稳定性利用科技手段可以改良路基土壤的性质,提高其抗滑坡的能力。
可以采用碎石等材料填充路基,以增强其稳定性。
4.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前对路基进行细致的勘测和分析,了解路段的地形和地质特征,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和方法,提高工程的质量。
四、结论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针对其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加固。
在路基设计、排水系统、材料选择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要科学合理、严格把关,以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行。
关于山区公路边坡滑坡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案探讨

关于山区公路边坡滑坡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案探讨论文关键词:山区公路滑坡原因处理方案论文摘要:由于山岭区公路填挖高度比较大,改变了原自然固结山体的受力、排水等因素,因而常出现边坡滑坡现象。
文中分析了山区公路边坡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方案。
国道106线狮子山路段为山岭重丘区,线型按一级山岭重丘区标准设计,按山腰线选线的原则定线。
该路段位于中亚热带,具有山地气候,年平均温度20.3℃,最高温度38.3℃,最低温度-5.1℃,年降雨量177 3mm,大多集中在4~8月份。
国道106线K2319+670~K2319+830位于狮子山路段,2001年7月发生滑坡。
现对造成滑坡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案作如下分析。
1滑坡的原因1)狮子山线路为山腰线,并且在该路段穿越山脊线,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断面,由于公路的开通,破坏了山体的自然平衡。
2)该路段在公路修筑时,截水沟开挖之后,并没有采用浆砌片石进行铺砌,每当雨季时,雨水通过截水沟渗入土体中,人为地形成一破裂面。
3)路堑边坡土质为粉质粘性土,渗水性较强,且原边坡采用1∶0.75,边坡并没有采用任何防护措施,致使大量雨水渗入滑坡体内,使土体潮湿软化及膨胀,降低了土的强度,土体重量的增加和C、∮值的减少使土体产生剪切破坏。
2滑坡滑动面的粗估由于未进行地质勘探,在缺乏地质钻探资料的情况下,只能在野外通过对滑坡体的观察来确定其滑动面。
对滑坡体的测量可知滑坡壁的准确位置。
滑坡壁实际上是滑动面上部的露头,而又通过对原有公路的观察,确定路中心的位置为滑舌。
滑舌是指在滑体的前部,形如舌状伸出的部分,同样通过线路右侧排水沟的观察,它只是由于沥青路面的推移而引起的破坏,而不是由于滑坡体的滑动而产生的剪切破坏。
在滑体的前部和滑动面上部的露头位置确定后,假定滑动面为圆弧,恢复原路堑1∶0.75的边坡,根据计算的经验,最危险滑动圆弧的圆心是在一条辅助线上,辅助线的位置可采用4.5H法或36°法,在辅助线上找出一圆心O点和曲线半径R,使其作出的圆弧线通过滑体的前部和滑动面上部的露头,则圆心O点即为最危险滑弧圆心的位置。
公路路基施工中滑坍的形成及治理模版

公路路基施工中滑坍的形成及治理模版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滑坍是指路基土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导致路基失稳或坍塌。
滑坍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
本文将针对公路路基滑坍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滑坍的形成原因1. 地基土性质不稳定:地基土松散、含水量过高、无凝土性质等会导致地基土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滑坍。
2. 施工过程中的超载:过度振实或过量堆载会增加路基土体的应力,并且未达到稳定状态下的土体容易产生滑动。
3. 雨水的影响:降雨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者路基土体含水量增加,使土体的稳定性下降。
4. 地质条件:例如土质松散、含有可滑动层、地质构造破裂等地质条件容易导致路基滑坍。
二、滑坍的治理模板1. 提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在公路路基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水文情况以及特殊地质构造。
通过地质勘察数据,预测滑坍的可能区域,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地基土的处理:对于地基土性质不稳定的区域,可以采取加固处理的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灌浆等技术,使地基土体变得更加稳定。
3. 施工过程中的合理施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如合理控制超载,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和车辆,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给路基带来过大的荷载。
4. 强化排水措施:加强路基的排水系统,保证路基土体的排水能力,避免雨水对路基的不利影响。
可以采用渠化排水、黏土防渗板等处理方法。
5. 定期监测和维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路基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在公路完工后也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保持路基的稳定状态。
6. 应对突发灾害:如果出现突发地质灾害导致路基滑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修。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加固、修复等方法。
三、滑坍治理的案例1. 工程地质治理:对于地基土性质不稳定的区域,可以采用加固处理的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加固灌浆来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
抗滑桩治理机制及措施方案

抗滑桩治理机制及措施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基工程在日常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土壤润滑等原因,滑坡成为地基工程中的一个严峻问题。
为了保证建筑物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抗滑桩治理机制及措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1. 抗滑桩治理机制1.1 常规抗滑桩治理机制常规抗滑桩治理机制是基于对土层的复杂力学行为的研究,通过改变土层内部物质的力学特性,从而减少土体的滑动可能性。
常规抗滑桩治理机制包括:- 混凝土支护桩:在滑坡周边设置混凝土支护桩,提高土体的整体强度,增加土体的抗剪能力,减少滑动的发生。
- 岩石锚杆:通过锚杆将滑坡面前方的岩体牢固连接起来,形成固定的整体结构,防止土体滑动。
- 土钉墙:将草坪钉或钢筋通过钻孔插入土体中,形成锚固效应,增加土体的阻力,抑制滑动。
- 土石墙:在滑坡面前方设置土石墙,由于土石墙的重力和摩擦力,减缓滑动速度,并将滑坡体分割成多个小块。
1.2 新型抗滑桩治理机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抗滑桩治理机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加筋土抗滑桩治理机制。
加筋土抗滑桩采用土壤与钢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钢筋的加固作用,将土体补强,提高土体的抗剪能力。
加筋土抗滑桩的结构包括钢筋和土壤,钢筋起到了锚固和支撑的作用,土壤则起到了填充和传力的作用。
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钢筋和土壤的优势,提高滑坡治理的效果。
2. 抗滑桩治理措施方案2.1 治理前期准备在滑坡治理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和分析,确定滑坡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还需要进行现场观测,了解滑坡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2.2 治理方案制定根据滑坡的特点和现场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
方案制定要考虑到土壤类型、地下水位、滑坡形态等因素,结合不同的抗滑桩治理机制,选择适合的措施。
2.3 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
抗滑桩的施工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施工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气 候 、 文 . 水
大量 公路 的修 建 , 边坡 的开挖 与填筑 , 在坡 体 中形 成
了滑 坡 。滑坡是 常见 的一 种地 质灾 害 , 了与地 貌 、 除 地质 等 内在原 因有 关 , 与 自然 环 境 和 人类 活动 引 还 起环境 变 化 的外 在原 因有 关 。它威胁 着人 类 的生命 安全 、 财产 损失 、 交通 停航 、 城镇 被埋 , 响着社会 与 影 生产 的正 常运转 。 因而 滑坡 治 理 工程 应 运 而 生 , 出
挡 效果好 、 设柱位置灵活等优点 , 结合 实际情况提 出了滑坡治理采用以抗滑桩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
关键词 : 公路滑坡 , 治理 , 滑 桩 抗 中图分 类 号 U46 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6 (02 04 4-4 03 53 21)53 90 6 0
收 稿 日期 :0 10 -1 修 回 日期 :02 52 2 1-51 ; 2 1 - -2 0
滑坡前 舌约 7 0m处 发育一 条 四季常 流小河 , 该 河 为 清水江河 , 系乌 江水 系 , 该河 水 对 滑坡 无 影 响 , 流量及 水位 受季 节性影 响较 大 , 丰水期 时流 量变大 , 枯水 期时流量变小 。水 的补给 主要 以大气 降水为主 。
K e r : h g wa a d l y wo ds i h y l n si c nto ,a isi e p l de, o r l nt—ld ie
成 因机理 与治 理 中抗 滑桩 的应 用 。
1 引 言
2 滑 坡 区环 境 及 工 程地 质条 件
我 国是一个 多 山的 国家 , 其 是 贵 州省 西 南 部 尤
工 作 区属 亚热 带季 风 区湿 温气候 区 , 无严寒 , 冬 夏无 酷 暑 , 候 宜人 , 高 气 温 3 . 《, 低 气 温 气 最 87c 最 =
一
7 1o 多年 平 均气 温 1 . . C, 52℃ , 年平 均 降 雨 量 多
1 9.1m 每年 5~ 78 m, 0 9月为 雨 季 , 雨量 约 占全 年 降
地 形 、 貌 地
基 金 项 目 : 社会 发 展 攻 关 项 目 : 害 防 御 服 务 和应 急 拟 缓 服 务 系 统 。 省 震
E— i :in c o 7@ 1 6. o mal l g 粱操 (9 8 ) 男 , 17 一 , 工程 师, 在读硕 士。研 究方 向: 震地质。 2 2 地 .
贵 州 科 学 3 ( ) 4 5 ,0 2 0 5 :9- 3 2 1
Gu ̄h ce c ou S in e
山 区 公 路 滑 坡 成 因机 理 分 析 及 抗 滑 桩 治 理
梁 操 李道飞
( 贵州省地震 局 , 阳 5 0 0 ) 贵 50 1
摘
要 : 本文详细论述 山区公路 滑坡地 质灾害的成 因机理 , 通过计算分析判定 滑坡 体的稳定性 , 因抗滑桩 的抗 滑能力好、 支
Fo m a i n M e ha im r to c n s Anay i nd Ant- lde Pie Co r l o g wa n d lss a iS i l nt o f Hi h y La -
si n o nt i e s lde i M u a n Ar a
的8 0% ,2月至翌年 的 3月 为枯 季 , 1 降雨量约 占全年 的 83% 。平 均相对湿度 8 . 0% , 无霜期 2 0d左右。 5
现 了数量 众多 、 模 大小 不 到 的滑坡 治 理 工 程 。本 规 文结合 某 公路 滑坡 治 理工 程 , 绍 山区 公路 滑坡 的 介
t i o r a .Th tbi t ft e lnd ld sc l ua e nd a ay e a n usa e s e sa l yo h a si e wa ac ltd a n l z d.T n isi e p l d ma y a v n a e i hea t—ld ieha n d a tg s, s h a o d s i e itnc uc sg o k d r ssa e,g o ea n n fe ta d f xb e p st n A o o d r ti i g ef c n e il o i o . l i c mprh n ie c nto a u e wa u e e sv o r lme s r sp t f r r rln ld o to y u i g t e a t— l e pl a e n a t r lst a in . o wa d f a dsi e c nr lb sn n isi ie b s d o cu a i t s o h d u o
LI ANG o LIDao f i Ca .e
( u h uE r q a e d ns ai , uy n ,G  ̄ o 5 0 1 C ia G i o at u k miirt n G i g u h u5 0 0 , hn ) z h A t o a
Ab t a t T e g o o ia a ad fr t n me h n s wa i u s d i eal o e h g wa a d l e i u sr c : h e lg c l z r o mai c a i h o m sd s s e n d t i f rt ih y l n s d n mo n c h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