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原理
助听器的原理与功能作文

助听器的原理与功能作文
助听器的原理与功能。
想象一下,你有个小小的“魔法耳塞”,那就是助听器!它的
原理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像手机麦克风一样,先收集外面的声音,
然后通过“大脑”——一个超厉害的芯片,把声音处理得更清楚、
更大声,最后送到你耳朵里。
说到功能,这“耳塞”可是个多面手!不仅能放大声音,还能
根据你的听力情况,调到你最舒服的声音大小。
而且,就算在吵吵
嚷嚷的地方,它也能帮你把人的说话声挑出来,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有了它,你也能享受音乐、看电影,跟朋友们聊得火热!
这助听器设计得也特人性化。
它小巧轻便,戴在耳朵上几乎感
觉不到重量。
而且,每一个零件都做得特别精细,耐用得很。
你戴
上它,不仅听得更清楚,还能感受到一种时尚感呢!
最重要的是,这助听器背后还有一份关怀。
它不只是个工具,
更是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帮助和尊重。
它让他们重新听到了世界的
声音,找回了与人交流的乐趣。
有了它,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有骨导助听器的原理

有骨导助听器的原理
骨导助听器的原理是通过将声音传导到听觉神经的内耳骨骼上,绕过外耳和中耳进行传递。
它使用骨传导技术将声音通过振动直接传递到颞骨或颅骨,然后通过骨骼振动传递到内耳听觉神经,从而产生听觉感知。
具体原理如下:
1. 骨导助听器首先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
这通常通过一个骨振器实现,它能够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
2. 振动通过振动器与头部接触,传导到颞骨或颅骨上。
颞骨或颅骨是声音振动的理想传导媒介,它们能够有效地将振动传递到内耳骨骼。
3. 振动经过内耳骨骼传导到耳蜗。
耳蜗是内耳的一部分,其中包含感受声音的听觉神经。
4. 内耳的听觉神经接受到传导过来的振动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5. 电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进一步将其解释为听觉信息,从而产生听觉感知。
骨导助听器的原理使得声音可以绕过外耳和中耳,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外耳道堵塞、中耳感染或听力损伤等,仍然可以提供清晰的听觉体验。
内对口器工作原理

内对口器工作原理
内对口器,也称为耳聋矫正器,是一种能够帮助听力受损者恢复听力的助听器。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接收声音:内对口器首先通过麦克风接收外界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2. 声音处理:内对口器内置了一个处理单元,它会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包括放大、滤波、降噪等。
这个处理单元能够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最大程度地提供清晰的声音。
3. 信号转换:处理后的电信号被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便传输到耳朵内。
4. 声音放大: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被传输到耳聋矫正器的扬声器或耳机中。
5. 听到声音:当声音达到耳朵后,它会经过外耳道传输到耳鼓,然后通过鼓膜和中耳骨链传递到内耳。
6. 激励耳蜗:内耳中的耳蜗是听觉的关键部分,它会被内对口器传递过来的声音激励。
这样,听力受损者就能够感知到声音,并感受到外界的声音环境。
总的来说,内对口器通过接收、处理、放大和传输声音,帮助
听力受损者恢复和加强听力功能。
它可以根据个体的听力损失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提供最佳的听觉体验。
耳蜗助听器原理

耳蜗助听器原理
耳蜗助听器是一种用于改善听力的医疗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患者的耳蜗中。
耳蜗助听器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
外部部分包括麦克风、信号处理器和一个连接到耳蜗内部的传感器。
内部部分由电极组成,这些电极将电信号传递到耳蜗的神经纤维中。
当外部部分的麦克风收集到声音时,声音信号会传输到信号处理器中。
信号处理器会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连接到内部部分的传感器将其传输到耳蜗中。
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递到电极中,电极会刺激听觉神经,使其产生听觉感知。
耳蜗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对声音信号的捕捉、转换和传递过程。
通过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递到听觉神经中,患者可以重新获得部分或全部听觉功能。
这种技术对于那些由于耳蜗功能障碍或听觉神经损伤而导致听力受损的人来说,可以提供显著的帮助和改善。
助听器的原理

助听器的原理
助听器是一种电子辅助设备,旨在帮助有听力障碍的人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
助听器的原理是基于声音放大和过滤的技术。
助听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麦克风、放大器、扬声器和电池。
麦克风是助听器的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声音,并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
放大器是助听器的核心部分,负责将电信号放大到合适的级别。
扬声器是将放大后的信号转化为听得见的声音的设备。
电池则为助听器提供所需的电力。
当助听器使用时,麦克风会收集到周围的声音,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放大器将电信号放大,以便人们能够听到较远处或较低音量的声音。
经过放大后,信号被发送到扬声器,扬声器将其转化为听得见的声音,并将其输入到使用者的耳朵中。
为了提供更好的听觉体验,助听器通常还具备一些附加功能。
例如,一些助听器具有降噪功能,可以减少背景噪音的干扰,从而提高对谈话内容的理解能力。
另外,一些助听器还具备不同的听力模式,用户可以根据环境和需求切换不同的模式,以获得最适宜的听觉效果。
总的来说,助听器通过声音的放大和过滤来改善听力障碍者的听觉能力。
它们在现代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与周围的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
数字助听器原理及核心技术

数字助听器原理及核心技术
数字助听器是一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听力辅助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声音信号经过麦克风采集,经过预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通过耳机或扬声器输出。
数字助听器的核心技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噪声抑制技术、声音增强技术、回音消除技术等。
其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数字助听器的关键技术,它可以对声音信号进行滤波、增益、压缩、均衡等处理,从而提高听力的清晰度和舒适度。
噪声抑制技术可以降低周围环境噪音对听力的影响,声音增强技术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和清晰度,回音消除技术可以降低声音的回响。
数字助听器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听力障碍、语言学习、音乐欣赏等方面,未来数字助听器还有望实现语音识别和智能控制等功能。
- 1 -。
助听器验配知识

助听器验配知识一、助听器简介助听器是一种学习和工作中常见的辅助设备,它能够帮助以听力障碍的人们更好地进行听力交流。
本节将介绍助听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1.1 定义助听器是一种可以放大声音的装置,用于改善听力受损者的听觉体验。
它主要由麦克风、功放和耳机组成。
1.2 分类根据助听器工作原理和位置,助听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听骨型助听器:将声音通过振动传递给听骨,适用于某些耳蜗受损者。
2. 耳道型助听器:将声音通过耳道传输到耳膜,适用于大多数听力受损者。
3. 背后耳型助听器:麦克风和耳机位于耳朵后方,适用于重度听力障碍者。
4. 耳塞助听器:耳机被嵌入耳道中,适用于轻度听力受损者。
1.3 工作原理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麦克风接收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 电信号通过功放放大,增加声音的强度。
3. 放大后的电信号通过耳机发送到听力受损者的耳朵中。
4. 听力受损者接收到放大后的声音,提高听力效果。
二、助听器验配流程助听器验配是指根据听力受损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并进行适配和调试。
本节将介绍助听器验配的流程和关键步骤。
2.1 预验配调查在进行助听器验配之前,需要进行预验配调查来了解听力受损者的听力情况和需求。
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受损者的听力阈值和听力损失类型; - 受损者的日常听力需求和场景; - 受损者的个人随意和经济状况。
2.2 听力测试通过听力测试,评估听力受损者的听力水平和听力损失程度。
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有纯音听力测听、语音听力测听和言语感知测听等。
2.3 助听器选择根据听力测试结果和调查数据,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和规格。
助听器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听力受损程度、个体差异、听力需求和经济状况等因素。
2.4 助听器适配与调试将所选择的助听器适当调整,并适配到听力受损者的耳朵上。
适配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助听器耳塞的材质、形状和尺寸等。
2. 助听器音量大小和音频质量。
骨导助听器的原理是什么

骨导助听器的原理是什么骨导助听器是一种能够通过震动声音来传达到耳朵的听觉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骨传导技术,将声音传输到内耳而绕过外耳和中耳。
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骨导助听器能够提供给那些由于耳朵本身的问题而无法听到声音的人们帮助。
骨传导助听器最早是在20世纪初由意大利科学家达尔文尼发明的,而今天的骨导助听器则是在科技进步和医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发展的结果。
骨导助听器的主要部分包括振子、骨传导部件和耳机等。
通过这些部件的协同工作,骨导助听器能够将声音通过机械振动直接传递到听觉神经。
当外界声音进入骨导助听器时,声音首先通过内置的振子转化成机械振动。
这个振子通常由磁体和线圈组成,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磁体周围产生磁场,从而使其开始振动。
这种振动具有高频感应、美容感应、牙科引导等多种不同的应用。
随着振动的发生,这些机械振动通过骨传导部件(通常是位于眼镜架或头戴式设备上的骨饰)进入到颅骨或面骨。
由于骨骼是一个振动的媒介,它会传导声音的机械振动到内耳。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是负责接收和处理声音信号的重要器官。
当机械振动到达内耳时,它会通过液体的传导作用引发内耳内的毛细胞运动。
这些毛细胞负责转换声音信号为电信号。
电信号最终通过听觉神经传送到大脑,大脑将其解读为声音。
骨导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这一骨骼和内耳的传导机制,使得那些无法通过正常耳朵听到声音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骨导助听器并不能完全替代正常耳朵的功能。
因为声音是通过骨骼传导而不是通过空气传导,因此骨导助听器传递的声音可能有一定的失真和降低音质的情况。
另外,骨导助听器的使用也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和调试,以确保其能够根据听者个体的特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设置。
总体来说,骨导助听器通过骨传导技术将声音转化为机械振动,并通过骨骼和内耳传导最终到达听觉神经,使得无法通过正常耳朵听到声音的人们能够重新感受到声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骨导助听器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能会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其性能和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听器电声参数
饱和声压级(SSPL) 满档声增益(full on gain,FOG) 参考测试输出曲线 失真 等效输入噪声 电池电流 感应拾音线圈最大灵 敏度
饱和声压级 SSPL
饱和声压级曲线 饱和声压级数值
• 最大饱和声压级,饱和声压级曲线上的峰值。 • 平均饱和声压级
计量:在参考测试增益下,在400-1600Hz范 围内选取厂家指定的频率f0 ,以70dB SPL的纯 音输入助听器,输出信号中2f0的声压级与f0处的 声压级之比,换算成百分数,即为二次谐波失真 度。依此类推,可得出三次谐波、四次谐波失真 度。不过以二次谐波成分最为显著。
等效输入噪声
评价助听器内在固有噪声的一个指标。 将增益调节旋钮大致调节到参考测试增益位置, 输入60dB SPL的纯音L1,纯音频率为参考测试 频率或HFA之一,测得助听器输出声压级LS, LS-L1即为参考测试增益。 关闭声源,测得助听器内部噪声的输出噪声级L2, 减去参考测试增益即为等效输入噪声LN。 LN=L2-(LS-L1)。
满档声增益(full-on gain,FOG)
满档声增益曲线 • 输入声强为60dB SPL或50dB SPL。若引
起助听器饱和,则用50dB SPL。 • 在200-8000Hz范围内扫频。 满档声增益数值 • IEC118-0取峰值,即最大满档声增益。 • ANSI S3.22取HFA三个频率的平均满档声
助听器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
王树峰 Drwang @
助听器的外观
助听器的结构
助听器的结构
• 受话器(麦克风) • 放大器 • 接收器(耳机) • 电池仓 • 音量控制器 • 微调控制器 • 感应线圈 • 音频输入
模拟助听器的基本原理
• 麦克风 • 前置放大器 • 滤波器 • 功率放大器 • 输出控制 • 接收器
频率范围
在助听器增益的基本频响曲线上,以HFA 三 个频率的平均增益作一水平横线,下移 20dB作一平行线,该平行线与基本增益频 响曲线的两个交点,即为助听器频率的低限 和高限。
输入-输出曲线
在参考测试增益下,参考测试频率所 对应的输入声与输出声的变化关系曲线。
谐波失真
一定频率的声信号输入,输出信号中出现整数倍 于输入频率的谐波成分,称为谐波失真。
模拟人头与躯干 KEMAR
(Knowles electronics manikin for acoustical research)
1
助听器测试标准
IEC118系列标准
• IEC118-0助听器电声特性的测试方法 • IEC118-7助听器交货时质量检验的性能测量
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也颁布了ANSI S3.22 标准用于助听器电声特性的测试。
增益或某一频率(常为1.6kHz)的满档声增益。
参考测试频率 参考测试增益
参考测试频率通常为1.6kHz,若为反映高频特 性,也可采用2.5kHz。
参考测试增益指,在参考测试频率处,以60dB SPL的纯音输入助听器,调节增益旋纽使声耦合 腔中测得的声输出恰为SSPL以下15dB,此时 助听器的增益即为参考测试增益。
3
Otic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1998
4
小结
助听器的四大主要部件--麦克风,耳机,放大 器,电池仓。
声增益--助听器放大的能力,为输出值与输入 值之差。
谐波失真--助听器输出的声音中多出了原输入 声中并不存在的频率成分,声音不自然了,变调 了。
等效输入噪声--相当于机器的本底噪声,越小 越好。
Otic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1998
数字助听器的基本原理
• 麦克风 • 前置放大器 • A/D转换 • DSP • D/A转换 • 功率放大器 • 接受器
Otic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1998
助听器校准用声学装置
IEC126标准 2cc耦合腔 IEC711标准 堵耳模拟器 IEC959标准 助听器声场测量用
ANSI3.22将1k,1.6k,2.5kHz定为HFA(high frequency average),三点的平均值即为平均 饱和声压级。
OSPL90 -output sound pressure level at 90dB input:输入声压级为90dB时的输出 声压级
助听器增益调为满档,输入声压级为90dB SPL, 在此条件下,几乎所有的助听器都会进入饱和状 态,故以OSPL90的测量来等效SSPL的测量。
Otic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1998
2
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曲线
• 助听器的声输出、增益等声学参数随频率变化 的函数曲线。
基本频率响应特性
• 在参考测试增益下,以60dB SPL纯音在 200-5000Hz范围内扫频给声,测量声耦合 腔中声压级随频率的变化,得出助听器的声输 出或增益的基本频响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