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与未来_杨立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5月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M ay,2005第3期(总第115期)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N o.3M ay.N o.115

简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与未来

杨立安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年轻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历史重任,就业压力增大也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推上了自主创业之路。但由于创业教育薄弱,创业资金紧张,创业知识不足,创业经验缺

乏,大学生创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促进大学生创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扶持大学生开

展创业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知识经济;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05)03-0031-02

A bstract:I n the times of knowledge economy,y oung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entrusted with historical tasks.Due to increasing em-ployment pressure,mo re and more graduates start up their ow n ck o f know ledge and ex perience and funds hinders busi-ness startup.T raining of business startup needs streng thening in suppo rt o f students'business practice.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business star tup;knowledg e economy;education

一、大学生创业,时代的召唤

1.大学生创业的客观原因

首先,大学生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及应用的知识经济,将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1世纪经济的新发展将导致新的高技术行业的不断涌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的作用,也只有在知识经济中才真正得以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年轻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历史重任。

其次,大学生创业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而2005年将达340万人,比2004年增长58万。随着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推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2.大学生创业的主观诱因

一是政策引导。为了有效地激励起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2003年起,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各部委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指导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政策,都给了大学生创业以极大的激励。

二是竞赛推动。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近年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有效组织和社会各界对大赛的高度关注,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潮产生了推动作用。据了解,如今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23家起源于创业计划大赛。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已成了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国外创业计划大赛经验的借鉴,我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渐成规模,对大学生创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是榜样示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创业浪潮的兴起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比尔·盖茨等创业“英雄”对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杨致远、张朝阳等的创业“神话”也在大学生创业大潮中产生了广泛的“明星效应”。

二、大学生创业,沉睡的狮子

然而,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大学生创业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出现的时间不长,实践成功的不多,理论上的成果更少。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公布的《GEM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中,对全球37个国家的创业活跃程度进行评估,中国排名第9位,创业活动指数为12.3%(即100个人中有12.3人有创业)。但是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创业的比例较低,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0%至30%。《GEM全球创业观察2003中国报告》显示,参与创业活动的创业者绝大多数受到过初等以上的教育。但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则呈下降趋势。中国大学生就业,依然

收稿日期:2005—02—20

作者简介:杨立安(1967—),男,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经济学硕士。

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其原因在于:

一是创业教育薄弱。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这与我国创业教育比较薄弱有关。一方面缺乏创业教育思想的指导。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缺乏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搞统一的刚性教育计划;在教育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知识结构单一;在教育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从而造成社会所需的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鲜明个性和创造思维的人才严重不足,现有的大多数毕业生只能被动求职,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缺乏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美国的某些大学中开有:“企业经营计划”等课程;法国的某些大学有“企业创办学”等课程。而我国尚未在高校中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试点的高校仅仅开设了“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创业管理”等少数课程。

二是生产要素有限。一方面资金紧张。大学生刚从呆了十几年的校园里走出来,毫无资金积累,除了极少数有家庭支持资金的同学外,大多数同学都遇到这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知识与经验欠缺。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眼高手低”,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提供市场欢迎的产品;而要提供市场欢迎的产品,就必须通过科学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从而发现、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每个创业者首要的任务。可是很多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却将重心完全放在技术和产品上,忽略了其中重要的因素———市场。可以说:“想当然”、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大敌。

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创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1.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的必修课

创业教育(enterpris e education),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报告中阐述的“21世纪的教育哲学”中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的问题,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对于大学而言,创业教育主要是指以开发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开设创业课程、资金资助、提供咨询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教育。

相对于国外,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形成阶段。国外在创业方面的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发达国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都有比较系统的创业教育内容。一些国家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比较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社会上提倡、鼓励创业,金融政策等方面也比较成熟。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例,有关创业的课程共有17门,而那里90%的学生至少上过一门创业方面的课程。其课程已经涵盖了建设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融资、如何组织资源、如何招人、如果出卖企业要不要告诉员工、上市的问题、创始人是继续留在企业还是离开企业等一系列问题。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自1990年以来,该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办1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用110万人,销售额达2320亿美元,对美国特别是麻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硅谷”效应引来世界上许多国家效仿,英国、德国的创业教育也相继发展起来,德国政府要求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顺应时代的发展。

学校加强创业教育不能是一句空谈,应该具体落实到与大学生创业相关联的每一个环节。为此要求教师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且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性精神上,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协调工作”,这些阐述既是对创业教育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创业教育的指导。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关于自主创业的讲座,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经历和心得,或者是请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对创业进行理论分析;要像组织“招聘会”一样,组织“自主创业会”,使创业在学校里有组织、有保障地开展;另外,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应该建立起“一条龙服务”的机制,为大学生创业解决后顾之忧。

2.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的实战场

为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应该积极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政府设立小额贴息贷款,或借助社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大学生开办,承包和改造小型科技民营企业。这既可帮助发展民营企业,又可解决学生创业的资金困难,使学生活学活用现有知识,培养创业的信心,增强创业的能力。

二是让一部分有创造力、有决心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时期申请休学,让他们加入创业阵营,进入社会创办公司。在学习知识和与教师一起开展科研的过程中,有创造力的学生会迸发出一些闪光的火花,会产生出一些新的发明,为让这些研究成果尽快推向市场,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市场,学校应允许其休学,并给予资金、场地上的支持。

三是让学生参与高校科技推广。以往高校的高科技产品对经济发展贡献不大,在走向市场中间有断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不是很高,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开办公司、市场推广等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在风险投资家面前亮相,将科技成果以入股或拍卖等方式推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四是让学生在不影响校园环境和学校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在校园内开办公司,也可以成立学生创办公司的一条街,早点练摊,积累经验,为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炳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策略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5(6):129~131.

[2]刘文俭,李国宇.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就业[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1(3):98~103.

[3]杨涌滨.论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培养[J].河南社会科学,11(4):11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