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的重生:TCL追梦三十年》启示录

合集下载

《鹰之重生》观后感

《鹰之重生》观后感

《鹰之重生》观后感《鹰之重生》观后感1每一只鹰要活下去,必须要开始一个新的蜕变过程。

那么,对于我们的学习呢。

在学习的旅途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我们能否像鹰一样,进行一个蜕变的过程,然后迎接重生呢?其实,我觉得,只要我们有毅力,有一颗能忍受痛苦的心,任何事情我们都能做到。

人生在世,不会永远都一帆风顺,每一个人都要进行蜕变才能有新的开始。

就像鹰一样,如果在40岁它不作出蜕变的决定,那么它就无法生活下去。

我们在学习中,也同样是这样。

如果我们不作出决定,不作出重要的,能铸就我们成功的决定,接下来的路,我们还能走的'下去吗?当然不能。

比如我自己,在学习中我总是想不劳而获又或者是一步登天。

总是幻想哪一次的考试我能一蹴而就,却每次都忽视了努力的过程。

我每次都只是看中结果,而不想要有一个过程来完成它。

所以,我的成绩总是徘徊不前,数学也总是低落谷底。

这也应该是每一个人的通病鹰之重生观后感读后感。

毕竟大家都想要把学习提上去,可是我们认为那些不重要的决定和努力,往往是成就我们的关键因素和必备的东西。

看完鹰的重生,我深深的感慨。

一个人在世上行走,他需要很多勇气、毅力、坚持,大的方面说,我们具备了这些就有可能成为伟人;小的方面说,我们运用好这些就能为学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这对于我们来说都必须是要有一个过程,有一个忍受痛苦的决定。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狂风暴雨,怎能见到世间最美丽的彩虹呢?鹰的重生能让它再活30年。

而现在作出的决定却能够成就我们高考的辉煌。

只是两年的痛苦与忍耐,却能换来我们日后一生的安逸。

何乐而不为呢?《鹰之重生》观后感2鹰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拥有70年的寿命。

但当它40岁到来时,它需要做出生与死的选择。

《鹰之重生》主要讲述了鹰在40岁时,喙变得又弯又长,而且钝,抓不到猎物且无法进食;爪子变得老化,没有了从前的锐利;羽毛变得多且厚,无法飞高飞远。

它只能在等死和蜕变中做选择。

飞向梦想——读《鹰的重生:TCL追梦三十年1981~2011》

飞向梦想——读《鹰的重生:TCL追梦三十年1981~2011》

飞向梦想——读《鹰的重生:TCL追梦三十年1981~2011》郭文婧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区》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关于"鹰的重生",是TCL总裁李东生引述《美国国家地理》讲的一个故事:作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鹰40岁身体逐渐老化时,必须做出一个困难却又
十分重要的决定:要么等死,要么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在150天的时间里,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再用新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继而再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拔掉,从而获得重生,可
再度过30年的岁月!
【总页数】3页(P136-138)
【作者】郭文婧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追梦的足音——读职工诗文集《放飞梦想》有感 [J], 广敏
2.近三十年(1981—2011)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物图书评论文献综述 [J], 邓秋菊
3.李东生:鹰再重生TCL [J], 王珍
4.TCL扭亏国际化实践“鹰的重生” [J], 李东生
5.如鹰重生李东生和TCL会过得更好吗? [J], 郭永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鹰之重生》读后感(精选5篇)

《鹰之重生》读后感(精选5篇)

《鹰之重生》读后感《鹰之重生》读后感(精选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鹰之重生》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鹰之重生》读后感1在鸟类当中,老鹰是长寿之王。

它之所以达成这一“长寿之最”,是因为它经历了痛苦的锐变。

鹰如“凤凰涅磐”一样,在经过风雨之后,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美丽彩虹。

读了《鹰之重生》之后,我有如下感想:一、要勇于剖析自己;工作时间长了,有了经验是好事情,但是切不可麻木。

就象老鹰一样,在活了四十年以后,它及时剖析了自己的命运,没有麻木的生活下去,从而发现了新的生存之道,很好的继续生存了下去。

我们也一样,不能够老是凭经验去看问题,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充实,自我批评,不断的向新的思想,新的事物靠近。

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积极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二、要勇于放弃,敢于失败;一个新的项目刚开始投资的时候,可能不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效益,甚至我们还会赔上很多。

但是我们就要敢于放弃那些“鸡肋”,我们要勇敢放弃一些过往支持我们成功而今天已成为我们前进障碍的东西,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我们要积极寻找一个个的新项目,从新项目中找出效益,获得赢利。

这和老鹰啄掉旧的喙,长出新的喙,啄掉旧的羽毛,长出新的羽毛,拔掉旧的指甲长出新的指甲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合理使用现有资源,合理使用人才;老鹰是用新长出来的喙来拔掉老化的指甲,新的指甲来拔掉久羽毛的。

它为什么不用旧喙来拔指甲,旧指甲来拔羽毛哩?很显然,旧的喙不够牢固,它可能非但不能拔掉旧指甲,还会弄的个自己脱落的结果,当然旧的指甲也是不能够拔羽毛的。

所以老鹰选择了新喙,同样的,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们要合理的使用现有资源,做到恰如其分的分工。

有知识的大学生,就把他们安排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去,而一些需要社会阅历的,社会经验的工作就由我们这些老同志来完成。

这样一来,我们就都能够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终把工作做的漂漂亮亮的。

鹰重生心得体会

鹰重生心得体会

鹰重生心得体会第1篇:《鹰之重生》学习心得《鹰之重生》学习心得4月3日公司组织学习了《鹰之重生》课程,高世军总经理做了总结讲话,结合这次学习情况和目前公司形式,我认识到人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完善自己,也只有“内省不疚”才能使自己在本职工作中不断进步。

所感所想心得如下:1、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自己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思想上存在懒惰行为,鹰的蜕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而自己在工作上往往是“三分钟热度”,不能长久的坚持下来,工作安于现状、缺乏锐气,每天重复着固有模式。

2、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

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公司的制度、规定自己本身就执行不到位,没有给员工做好表率。

《鹰的重生》告诉自己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才会主动地想要改变。

3、工作怕麻烦、怕风险,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不是本部门的问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些事情不在自己的能力、职责范围内就懒得去做,还有些事情不愿意去做,逐渐形成了拖沓、磨蹭的习惯和低效率的工作状态。

4、工作深入不下去,工作静不下心来,干工作浮躁,甚至对本部门的一些具体工作也存在掌握不熟练的问题。

思想上对批评存在抵触情绪,听不进劝告。

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并能时常接受别人的建议、批评,努力寻找并改善自身缺点、恶习,要努力做到把别人的建议、批评当成是善意的提醒。

5、思想狭隘、固化,一些问题、想法总是在一个圈子里打转,缺乏创新的思路。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企业才能从自然的轮回中解脱出来,作为企业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也必须要跟企业一同进步,否则淘汰就会摆在自己面前。

经历痛苦才能获得新生,鹰蜕变的故事发人深省,自己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

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就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自己可以重新飞翔。

只要自己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就能给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北洛质检部裴洪亮第2篇:鹰已重生李东生:鹰已重生2021年01月15日16:27腾讯财经感想如下: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要辩证看到机遇和挑战2.内因起决定作用,要经常自我反省,审视束缚趋势发展的阻力,要有自我改革的决心;同时也说明要保持自我发展,提升自我能力,顺应发展和变革。

鹰的重生读后感

鹰的重生读后感

Nothing can break you all at once, nor can there be one thing that can make you climb into the sky, walk slowly, and watch slowly. Life is a process of slowly accumulating.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鹰的重生读后感鹰的重生读后感1在鸟类当中,老鹰是长寿之王。

它之所以达成这一“长寿之最”,是因为它经历了痛苦的锐变。

鹰如“凤凰涅磐”一样,在经过风雨之后,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美丽彩虹。

读了《鹰之重生》之后,我有如下感想:一、要勇于剖析自己;工作时间长了,有了经验是好事情,但是切不可麻木。

就象老鹰一样,在活了四十年以后,它及时剖析了自己的命运,没有麻木的生活下去,从而发现了新的生存之道,很好的继续生存了下去。

我们也一样,不能够老是凭经验去看问题,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充实,自我批评,不断的向新的思想,新的事物靠近。

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积极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二、要勇于放弃,敢于失败;一个新的项目刚开始投资的时候,可能不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效益,甚至我们还会赔上很多。

但是我们就要敢于放弃那些“鸡肋”,我们要勇敢放弃一些过往支持我们成功而今天已成为我们前进障碍的东西,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我们要积极寻找一个个的新项目,从新项目中找出效益,获得赢利。

这和老鹰啄掉旧的喙,长出新的喙,啄掉旧的羽毛,长出新的羽毛,拔掉旧的指甲长出新的指甲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合理使用现有资源,合理使用人才;老鹰是用新长出来的喙来拔掉老化的指甲,新的指甲来拔掉久羽毛的。

它为什么不用旧喙来拔指甲,旧指甲来拔羽毛哩?很显然,旧的喙不够牢固,它可能非但不能拔掉旧指甲,还会弄的个自己脱落的结果,当然旧的指甲也是不能够拔羽毛的。

所以老鹰选择了新喙,同样的,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们要合理的使用现有资源,做到恰如其分的分工。

2023年《鹰》读后感

2023年《鹰》读后感

2023年《鹰》读后感2023年《鹰》读后感1白雪皑皑,三更半夜,森林深处,一个小女孩和爸爸一起前行。

雪地上有着一大一小两排深深浅浅的脚印,又长又细,又短又圆的两个身影,一前一后艰难地前行寻找着盼望很久很久的猫头鹰。

在爸爸的“呼,胡胡胡胡,呼”的呼唤声中,终于有了回音的猫头鹰。

在皎洁的月光下,父女二人终于和猫头鹰有了对视的美妙时光。

这个故事细腻,甜美,有诗情,有画意。

画面色彩明快,澄澈,白雪、森林阴暗、黄衣父亲、红衣女孩两个小小色块,不多的动作却极为传神。

其中的种种细节让人回味,细品之下,宛如一首清新智慧的笛音回荡似的。

在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故事名字,《月下看猫头鹰》,好玩,有情趣。

故事结尾:“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

爸爸是这么说的。

那个希望,会用没有声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猫头鹰的好月光下,向前飞行!”深刻隽永,并在每个人心中播种希望,洒下阳光和雨露,让每一个的希望都能长成参天之树,能够带领每一个人,无畏地朝向远方,飞翔。

女孩在一个隆冬时节的三更半夜,和父亲前往森林,就是为了一个美好的希望,月光下看猫头鹰。

从父亲和几个哥哥的描述中,她得到了传承,所以她处在深深地期待中。

”盼望好久好久“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火车和狗,齐声唱歌”。

经历了漫长的跋涉和不安地等待,紧张中,她倾听着爸爸和猫头鹰的谈话,当与猫头鹰对视的,他们充满了喜悦,忘记了时光的流逝。

爸爸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并陪伴孩子去实现这个希望。

在实现过程中要教会孩子坦然面对磨练“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得上爸爸。

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

”孩子是跌跌撞撞,是奔跑的。

父亲并未慢下来的脚步,就是对孩子一种磨练,他教会孩子必须学会追赶强者,必须学会奔跑的人生状态。

当这么期待已久的梦想,快要无法实现时,“我并不难过“,因为有哥哥的心理铺垫;”但是我没喊累,出去看猫头鹰,必须保持安静。

《鹰之重生》观后感心得(精选15篇)

《鹰之重生》观后感心得(精选15篇)

《鹰之重生》观后感心得(精选15篇)《鹰之重生》观后感心得篇1鹰断喙拔翅,为的是重新获取30年的生命,鹰为什么选择断喙拔翅,是因为他发现了阻碍他生命进程的障碍,于是他毅然选择以一种决然的方式去除这些阻碍,为什么说决然,因为第一只鹰在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获得重生的时候,他是不知道结果的,与其等待死去,不如放手一搏,于是,他选择在岩石磕掉老化的喙,再用新生的喙拔掉不锐利的趾甲和厚重的羽毛。

最终,经历150天痛苦的过程,鹰成功了,他获得了新生,再次拥有了重新翱翔蓝天30年的新生命,有了在鸟类乃至动物界傲然称雄的寿命最长的辉煌。

鹰的生命历程,是一个生动的哲学示例,它向我们昭示了推陈出新的重要。

无论是人类社会,无论是哪个社会群体,也无论是某一个体,要想获得一个长久的生命力,要想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就必须不断地自我更新,及时找出阻碍发展的障碍,然后勇敢决绝、想方设法的抛掉障碍,不断进步。

鹰的重生过程在告诉我们去除陈旧障碍重要性的同时,也告诉我们推陈出新需要智慧、需要思考、需要勇气、需要过程、需要坚持。

结合工作,我认为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一是像鹰一样思考和学习。

发展无止境,学习无止境。

日复一日按规程完成日常工作是重要的,及时汲取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以代替陈旧的观念、陈旧的方法、陈旧的知识更是重要的。

不学习,不思考就会停滞不前,就会落后于发展的大环境。

二是像鹰一样果敢和决绝。

当我们用智慧和思考发现了事物发展的阻碍,就要像鹰一样,以决然的果敢和勇气去除障碍,勇于革新,寻求新的理念、方法和知识,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三是像鹰一样磨砺和坚持。

鹰的重生需要150天炼狱般的磨练,改变一种不适应发展的根深蒂固的理念,也许会需要比150天更长的时间,长期学习更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准备,拿出像鹰一样坚韧的毅力,坚持坚持再坚持,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是一种人生;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是一种人生。

鹰的重生(励志故事)

鹰的重生(励志故事)
拔掉羽毛
最后阶段是拔掉旧的羽毛。这个过程同样非常痛苦,因为羽毛是保护老鹰免受外界伤害的 重要屏障。在拔羽毛的过程中,老鹰需要忍受巨大的疼痛和不适。然而,只有通过这个过 程,老鹰才能获得新的羽毛和更强的飞行能力。
痛苦的蜕变过程
击打岩石以脱落喙
拔掉甲
拔掉羽毛
在第一阶段,老鹰必须用自己的喙击 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这个过程 非常痛苦且危险,因为老鹰的喙是它 捕猎猎物的主要武器。在击打过程中 ,老鹰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免被岩 石划伤或撞伤。同时,它还需要确保 新的喙能够顺利长出来。
羽毛的浓密和沉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鹰的羽毛会变得浓密且沉重。这使 得老鹰的翅膀变得沉重,飞行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此外,浓密的羽毛还可能阻碍老鹰的视线,使得它在飞 行中难以看清猎物。面对爪子和喙的老化以及羽毛的浓 密和沉重,老鹰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才能重生 。这个过程包括击打岩石以脱落喙、拔掉指甲和羽毛, 直到新的喙、指甲和羽毛长出来。这个过程需要老鹰付 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心,但它最终会获得新的生命和活力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3
人生如激流
暗礁与美丽的波浪
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就如同激流中的暗礁,它们会阻碍我们前进,让我们经 历挫折和困难。
然而,正是这些暗礁使得我们更加坚韧和成熟,它们激发出我们内心的力量,让 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克服困难。
就像激流中的波浪,虽然有时会带来惊涛骇浪,但它们也带来了美丽的浪花和壮 观的景象。这些困难和挑战同样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有趣。
当新的喙长出来后,老鹰需要用它来 拔掉旧的甲。这个过程同样非常痛苦 ,因为甲是保护老鹰身体的重要部位 。在拔甲的过程中,老鹰需要忍受巨 大的疼痛和不适。然而,只有通过这 个过程,老鹰才能获得新的甲和更强 的防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鹰”一样在变革中重生
——《鹰的重生:TCL追梦三十年》启示录
最近有幸获赠一本2012年初在财经出版界爆起惊雷的《鹰的重生:TCL追梦三十年》(以下简称“《鹰的重生》”),不胜欣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巨大的创富机会和财富效应,置身其中的企业和企业家也由此处于高度的外部不确定性环境之中,公司和个人的命运在变革的洪流中升降沉浮。

回望历史,在任何一个时段,我们都能发现诸多或者因为跟不上行业趋势、技术趋势,或者因为遭遇政策壁垒而由盛转衰的公司。

纵观TCL的发展史,尽管也同样充满了曲折和磨难,却总能一次次突破障碍、走出危机,从《鹰的重生》中,笔者发现,这里面蕴涵着李东生的人生智慧和TCL独特的经营逻辑。

感悟最深的还是TCL的变革文化。

在“险象环生”的危机面前,TCL人总是积极面对、迎难而上,以变革为手段,努力寻求“重生”的契机。

时至今日,这种变革精神已成为TCL最重要的文化标签,而李东生也成为当之无愧的“鹰王”!
《鹰的重生》,正是对TCL变革精神的全面解读,在笔者看来,它最少给我们带来了四大启示——
第一,领导者的反思精神,是文化变革的关键。

国际化失败以后,李东生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为了求得TCL的生存,为了实现TCL“以实业报国”的神圣使命,李东生痛定思痛,决定首先向自己开刀,他在面向全体TCL员工所发的《鹰之重生》一文中写到:
“从我自己而言,反思过往推进企业文化变革创新的管理失误,主要有几点:
1. 没有坚决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往往过多考虑企业业绩和个人能力,容忍一些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言行存在,特别是对一些有较好经营业绩的企业主管。

2. 没有坚决制止一些主管在一个小团体里面形成和推行与集团愿景、价值观不一致的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诸侯文化的习气长期不能克服,形成许多盘根错节的小山头和利益小团体,严重毒化了企业的组织氛围,使一些正直而有才能的员工失去在企业的生存环境。

许多没有参与这种小团体和活动的员工往往受到损害或失去发展机会。

3. 对一些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的管理干部过分碍于情面,继续让他们身居高位。

其实这种情况不但有碍于企业的发展,影响公司经营,也影响了一大批有能力的新人的成长。


在这篇文章里,李东生坦率承认了国际化苦战给TCL和他本人带来的困扰,主动承担了“主要的责任”,并深感失职和内疚。

他反思了三大管理失误,对“无暇顾及全力推进企业的文化变革与创新”进行了检讨,最后,重新拟定了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

据本书透漏,在《鹰之重生》一文发表之前,李东生收到了一份关于个人人格能力的绝密评估报告,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测评结果是“在管理中感性色彩太浓而不够理性”。

因此,在这个关头发布这篇自我剖析的公开信,无疑等于一场自我宣战,把自己的性格弱点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让群众监督并逼迫自己从“感性人”变为“理性人”。

在此中,我们看到了李东生决定改变自己职业性格的勇气和决心。

第二,全员参与是企业文化变革创新的动力。

谈到企业变革,李东生总会以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政治变革作为参照。

他认为,清末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源于几位君子身处金字塔塔尖,却试图推动整个金字塔;而孙中山革命成功,则是因为得到了草根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李东生在《全员参与是企业文化变革创新的动力》的文章中公开说:“我们没有完全得到员工对于组织的基本信任。

我已责成有关部门对员工的意见进行处理和督导
整改,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淘汰掉。


事实上,此后TCL变革的过程中,人们总能看到一条无时不在的要求,那就是“全员参与”。

正如TCL总裁薄连明所说:“当时我们没有落掉一个人,是全员参与的。

而且团队之间,一个产业一个产业之间也要互相学习,没有人可以独立于这一次变革之外的。


第三,文化变革不只是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2006年9月15日,TCL集团召开首次文化变革创新推进小组联席会议,时任TCL集团副总裁、后在2011年6月接任TCL集团总裁的薄连明被任命为推进小组组长,这次会议将TCL行动的纲领归纳为“三改造、两植入、一转化”。

“三改造”是改造流程、改造学习、改造组织。

从头开始,改造TCL的学习,要形成学习性组织。

“两植入”是指将TCL核心理念植入到人才评价和用人体系当中,植入到招聘和考评体系当中,总之,要将理念植入到操作的土壤当中。

“一转化”,是将企业的愿景和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转化为组织和员工个人的愿景,员工才拥有动力。

为了让更多员工了解此次文化变革的内容,《TCL动态》的编辑团队及时准确地组织了大量的文章和图片报道,将“三改造、两植入、一转化”的文化变革行动纲领和“鹰的重生”的变革思想,向全体员工进行了传达,对当时员工与管理层保持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在薄连明看来,如果没有当时这一系列的举措,如果没有在最危急时刻重新凝聚共识,把共同愿景清晰定义出来,“那TCL就真的要从先驱变成先烈了”。

第四,企业变革过程中,要敢于用人并信任人才。

李东生认为:领导者不需要是全能冠军,只要找到内行的人就可以了;找到的内行人也不必是全能,懂最核心的就可以了,能有高度的敬业度和热情就够了。

事实上,TCL也正是这样做的。

李东生在手机业务中力排众议使用万明坚,四年实现从3000万到82亿盈利过10亿的发展速度,从而奠定TCL目前的一大主业;国际电工领域,放手让温尚霖建立了一块“从来没让李东生操过心”的高增长高回报业务,最后在TCL面临困境时换来了17亿元现金的“救命钱”;PC业务版块,通过对杨伟强的高度信任和充分授权,实现了月度出货量从1000到2万的跨越,进入国内PC品牌前五;TCL电器销售公司,选用站柜台出身但好学努力的杨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开拓越南市场时,李东生亲选易春雨领军,在连续亏损18个月后,赫然跃居当地市场第二,成为SONY、三星和LG的强劲对手;至于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李东生则重点依靠严勇、新招助理郝义,全权授权王道源和郭爱平,大力起用加入TTE不久的阎飞,让他们在实现自己独特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这就是TCL变革文化的关窍所在!事实往往很简单,却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正如薄连明所说:“第一个走出去才知道路有多远,好在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走,沿着正确的路线往前走,要有更加坚韧的耐力才行。

你要不走出去你还真不知道路有多远、路有多艰难。

好在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中国企业界流传“剩者为王”的说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存活三十年的企业实属不易,而在三十年之后还能够焕发新的旺盛生命力的,更是寥寥。

但TCL,秉持着其独特地变革精神,做到了这一点。

过去的30年,TCL创造了它的光荣与梦想;或许下一个30年,TCL的舞台会更加精彩。

文章来源: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孙健耀博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