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课程设计及实验-计算书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课程设计及实验-计算书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课程设计及实验-计算书

1 主变压器选择 1.1

1.2 (1) 三卷变

Z=Z 0 (1+0.7) = 1200×1.7 = 2040 万元

(2) 自耦变

Z=Z 0 (1+0.7) = 1000×1.7 =1700 万元

1.3 110kV 侧容量及功率因数计算

1=1200.9=108P MW ? 1=12052.3var Q M = 3=250.8=20P MW ?

1=2515var Q M

2131082088P P P MW =-=-=

21352.31537.3var Q Q Q M =-=-=

2cos 0.92?=

=

=

1.4 年运行费计算 (1) 三卷变

容量归算:

2

2

1313310016566050N N S P P kW S --????'?=??=?= ? ?????

2

2

23

23310022790850N N S P P kW S --????

'?=??=?= ? ?????

各侧有功损耗: 113122311

()(660510908)13122P P P P kW ---?=

?+?-?=+-= 2231213

11()(908510660)37922P P P P kW ---?=?+?-?=+-= 3132312

11()(660908510)52922

P P P P kW ---?=?+?-?=+-= 单台有功损耗:

222312123222

(

)()()1208825131()379()529()120120120357.78K e e e

S S S

P P P P S S S kW

?=?+?+?=++=

各绕组电压百分比: 113122311

%(%%%)(14.724.78.8)15.322u u u u ---=+-=+-=

212231311

%(%%%)(24.78.814.7)9.422u u u u ---=+-=+-=

313231211

%(%%%)(14.78.824.7)0.622

u u u u ---=+-=+-=-

各侧无功损耗: 11120000

%15.318360var 100N d B S Q u k S ?=?

=?=

22120000

%9.411280var 100N d B S Q u k S ?=?

=?=

33120000%0.6720var 100

N d B S Q u k S ?=?

=-?=-

单台无功损耗:

222312123222(

)()()120882518360()11280()720()

120120120

183606066.1331.2524394.88var

K e e e

S S S

Q Q Q Q S S S k ?=?+?+?=+-=+-=

单台空载损耗: 0123.1P kW ?=

00

12000011200var 100

N B S Q I k S ?==?=

年运行总损耗:

222

312000123223

222

22261

()()()

22(123.10.11200)8000

11208825(357.780.124393.88)(320025203150)221201201203889600699.30(32001355.2136.72)7.17010K K N N N N S S S A n P K Q T P K Q n S S S S kW τττ?=?+?+?+?++=?+??++??+?+??=+?++=??h

年运行费用:

12

6776

5

6

60.57.170100.03 2.04100.058 2.04103.58510 6.1210 1.18105.37710U A U U α=?++=??+??+??=?+?+?=?元

(2) 自耦变

容量归算: 2

2

13133100431172450N N S P P kW S --????'?=??=?= ? ?????

2

2

23

233100392156850N N S P P kW S --????

'?=??=?= ? ?????

13133

%'%

17.63235.26N

N S u u S --==?= 23233

%'%

11.4222.8N

N S u u S --==?= 各侧有功损耗:

1131223

11()(17244611568)308.522P P P P kW ---?=?+?-?=+-= 2231213

11()(156********)152.522P P P P kW ---?=?+?-?=+-= 3132312

11()(17241568461)1415.522

P P P P kW ---?=?+?-?=+-= 单台有功损耗:

222312123222(

)()()1208825308.5()152.5()1415.5()

120120120

308.582.061.4451.9K e e e

S S S

P P P P S S S kW

?=?+?+?=++=++=

各绕组电压百分比:

113122311

%(%%%)(35.2610.1722.8)11.31522

u u u u ---=+-=+-=

212231311

%(%%%)(10.1722.835.26) 1.14522

u u u u ---=+-=+-=-

313231211

%(%%%)(35.2622.810.17)23.94522

u u u u ---=+-=+-=

各侧无功损耗: 11120000

%11.31513578var 100N d B S Q u k S ?=?

=?=

22120000

%11374var 100N d B S Q u k S ?=?

=-?=-

33120000%2328734var 100

N d B S Q u k S ?=?

=?=

单台无功损耗:

222312123222(

)()()120882513578()1374()28734()

120120120

13578738.91247.114086.2var

K e e e

S S S

Q Q Q Q S S S k ?=?+?+?=-+=-+=

单台空载损耗: 0106.4P kW ?=

00

12000011200var 100

N B S Q I k S ?==?=

年运行总损耗:

222

312000123223

2

2

22

22

61

()()()

211202(106.40.11200)8000(451.90.114086.2)(320022120

882525203150)120120

3622400465.13(32001355.2136.7)5.80510K K N N N N S S S A n P K Q T P K Q n S S S S kW h

τττ?=?+?+?+?++=?+??++???+?+?=+?++=??

年运行费用:

12

6776

5

5

60.5 5.805100.03 1.7100.058 1.7102.90210 5.1109.86104.39810U A U U α=?++=??+??+??=?+?+?=?元

1.5

2. S B =100MV A ,U B =U A V ,220kV 侧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系统,归算至母线侧阻抗为0.021,110kV 侧电源为800MV A 火电系统,归算至母线侧阻抗为0.12. 2.1 等值电路图

2.2

各绕组电抗标幺值计算

*11%15.3

0.1275100120s B T u S x Se =?== *22

%9.40.0783100120

s B T u S x Se =?==

*33%0.6

0.0050100120s B T u S x Se -=

?==≈ 2100

0.20.20.025800

B S x Se =?=?=

2.3

K 1点短路计算

X 1=0.021

X 2=(0.1275+0.0783)/2+0.12=0.2229 (1) 对S 1系统:

计算电抗X js =0.021

''*''*''*''*

1(0)1(0.2)1(0.4)1()1

0.021

s s s s s s s I I I I ∞====

''''*1(0)1(0)111.9530.021s s s s I I kA ===

(2) 对S 2系统:

计算电抗800

0.22290.025 1.8082100

js x =?

+= ''*2(0)0.570s s I =,''*2(0.2)0.539s s I =,''*2(0.4)0.548s s I =,''*

2()0.584s I ∞=

2.0082B I kA =

== ''''*2(0)2(0)0.570 2.0082 1.145s s s s B I I I kA =?=?= ''''*2(0.2)2(0.2)0.539 2.0082 1.082s s s s B I I I kA =?=?= ''''*2(0.4)2(0.4)0.548 2.0082 1.100s s s s B I I I kA =?=?= ''''*2()2()0.584 2.0082 1.173s s B I I I kA ∞∞=?=?=

(3) 叠加

''

(0)11.953 1.14513.098s I kA =+= ''(0.2)11.953 1.08213.035s I kA =+= ''(0.4)11.953 1.10013.053s I kA =+=

''()11.953 1.17313.126I kA ∞=+=

1.813.09833.342im i kA =?=

2.4

K 2点短路计算

X 1=(0.1275+0.0783)/2+0.021=0.1239 X 2=0.12

(1) 对S 1系统:

计算电抗X js =0.1239

''*''*''*''*

1(0)1(0.2)1(0.4)1()1

0.1239

s s s s s s s I I I I ∞====

''''*1(0)1(0)1 4.0520.1239s s s s I I kA === (2) 对S 2系统:

计算电抗800

0.120.0250.985100

js x =?

+= ''*2(0) 1.060s s I =,''*2(0.2)0.970s s I =,''*2(0.4)0.962s s I =,''*

2() 1.167s I ∞=

4.0163B I kA =

== ''''*2(0)2(0) 1.060 4.0163 4.257s s s s B I I I kA =?=?= ''''*2(0.2)2(0.2)0.970 4.0163 3.896s s s s B I I I kA =?=?= ''''*2(0.4)2(0.4)0.962 4.0163 3.864s s s s B I I I kA =?=?= ''''*2()2() 1.167 4.0163 4.687s s B I I I kA ∞∞=?=?=

(3) 叠加

''

(0) 4.052 4.2578.309s I kA =+= ''(0.2) 4.052 3.8967.922s I kA =+= ''(0.4) 4.052 3.8647.916s I kA =+=

''() 4.052 1.1458.739I kA ∞=+=

1.88.30925.905im i kA =?=

X 1=0.1275/2+0.021=0.08385 X 2=0.0783/2+0.12=0.15915 X 3=0.279

1341320.083850.279

0.083850.2790.50980.15915x x x x x x ?=++=++=

2352310.159150.279

0.159150.2790.96770.08385

x x x x x x ?=++

=++= (1) 对S 1系统:

计算电抗X js =0.5098

''*''*''*''*

1(0)1(0.2)1(0.4)1()1

0.5098

s s s s s s s I I I I ∞====

''''*1(0)1(0)110.7860.5098s s s s I I kA === (2) 对S 2系统:

计算电抗800

0.96770.0257.7666100

js x =?

+= ''*2(0)0.292s s I =,''*2(0.2)0.286s s I =,''*2(0.4)0.292s s I =,''*

2()0.292s I ∞=

43.989B I kA =

== ''''*2(0)2(0)0.29243.98912.845s s s s B I I I kA =?=?= ''''*2(0.2)2(0.2)0.28643.98912.581s s s s B I I I kA =?=?= ''''*2(0.4)2(0.4)0.29243.98912.845s s s s B I I I kA =?=?= ''''*2()2()0.29243.98912.845s s B I I I kA ∞∞=?=?=

(3) 叠加

''

(0)10.78612.84523.631s I kA =+= ''(0.2)10.78612.58123.367s I kA =+= ''(0.4)10.78612.84523.631s I kA =+=

''()10.78612.84523.631I kA ∞=+=

1.823.36759.483im i kA =?=

X 1=0.1275/2+0.021=0.08385 X 2=0.0783/2+0.12=0.15915 (1) 对S 1系统:

计算电抗X js =0.08385

''*''*''*''*

1(0)1(0.2)1(0.4)1()1

0.08385

s s s s s s s I I I I ∞====

''''*1(0)1(0)165.5760.08385s s s s I I kA === (2) 对S 2系统:

计算电抗800

0.159150.025 1.2982100

js x =?

+= ''*2(0)0.810s s I =,''*2(0.2)0.821s s I =,''*2(0.4)0.866s s I =,''*

2()0.888s I ∞=

43.989B I kA =

== ''''*2(0)2(0)0.81043.98935.631s s s s B I I I kA =?=?= ''''*2(0.2)2(0.2)0.82143.98936.115s s s s B I I I kA =?=?= ''''*2(0.4)2(0.4)0.86643.98938.094s s s s B I I I kA =?=?= ''''*2()2()0.88843.98939.062s s B I I I kA ∞∞=?=?=

(3) 叠加

''

(0)65.57635.631101.207s I kA =+= ''(0.2)65.57636.115101.691s I kA =+= ''(0.4)65.57638.094103.670s I kA =+=

''()65.57639.062104.638I kA ∞=+=

1.8101.207315.532im i kA =?=

3

电气设备选择计算 3.1 断路器选择计算

3.1.1 220kV 侧断路器

(1) 额定电压选择:U N ≥U NS =220kV

(2) 额定电流选择:m I 0.661N ax I kA ≥=

(3) 按开断电流选择:''I 13.098Nbr I kA ≥= (4) 按关合电流选择:33.342Ncl im I i kA ≥= (5) 动稳定校验 i im =33.342kA< i dw =100kA 满足 (6) 热稳定校验:取后备保护为5s

t d =(t kd +t b )=0.075+5=5.075s

t dz =( t d -5)+t z =5.075-5+4=4.075s Q f =I ’’2 t dz =(13.126)2×4.075=702.089kA 2s Q r =I r 2t=502×3=7500kA 2s>Q f

经校验,LW6-220型断路器满足条件 3.1.2 110kV 侧断路器

(1) 额定电压选择:U N ≥U NS =110kV

(2) 额定电流选择: m I 1.323N ax I kA ≥==

(3) 按开断电流选择: ''I 8.309Nbr I kA ≥= (4)

按关合电流选择:25.905Ncl im I i kA ≥= 断路器选LW6-110型SF

im dw (6)

热稳定校验:取后备保护为5s

t d =(t kd +t b )=0.075+5=5.075s

t dz =( t d -5)+t z =5.075-5+4=4.075s Q f =I ’’2 t dz =(8.739)2×4.075=311.208kA2s Q r =I r 2t=31.52×4=3969kA2s>Q f 经校验,LW6-110型断路器满足条件 3.1.3 10kV 侧断路器

(1) 额定电压选择:U N ≥U NS =10kV (2) 额定电流选择: m I 1.5N ax I kA ≥= (3) 按开断电流选择: ''I 23.631Nbr I kA ≥= (4)

按关合电流选择:59.483Ncl im I i kA ≥= 断路器选ZN12-10型

SF im dw (6)

热稳定校验:取后备保护为1s

t d =(t kd +t b )=0.06+1=1.06s

t dz =( t d -1)+t z =1.06-1+0.8=0.86s Q f =I ’’2 t dz =(23.631)2×0.86=480.244kA2s

Q r =I r 2t=31.52×4=3969kA2s>Q f 经校验,ZN12-10型断路器满足条件 3.2 隔离开关选择计算

3.2.1 220kV 侧隔离开关

(1) 额定电压选择:U N ≥U NS =220kV (2) 额定电流选择: m I 0.661N ax I kA ≥=

隔离开关选GW7-220D ,其参数见表

(3)

动稳定校验: i im =33.342kA< i dw =125kA

(4)

热稳定校验:

Q f =I ’’2 t dz =702.089kA2s

Q r =I r 2t=502×3=7500kA2s>Q f

经校验,隔离开关满足要求 3.2.2 110侧隔离开关选择

(1) 额定电压选择:U N ≥U NS =110kV (2) 额定电流选择: m I 1.323N ax I kA ≥=

(3) 动稳定校验: i im =25.905kA< i dw =80kA (4)

热稳定校验:

Q f =I ’’2 t dz =311.208kA2s

Q r =I r 2t=31.52×4=3969kA2s>Q f

经校验,隔离开关满足要求 3.2.3 10kV 侧隔离开关选择

(1) 额定电压选择:U N ≥U NS =10kV (2) 额定电流选择: m I 1.5N ax I kA ≥=

(3) 动稳定校验: i im =59.483kA < i dw =100kA (4)

热稳定校验:

Q f =I ’’2 t dz =480.244kA2s

Q r =I r 2t=402×2=3200kA2s>Q f

经校验,隔离开关满足要求 3.3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设计任务书给定为NKL-10-8-1500,参数见表

3.4

互感器的选择

3.4.1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10kV 侧)

I N =I max =34A U N ≥U NS =10kV

电压互感器选JSJB-10

3.4.2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 额定电压选择:U N ≥U NS =10kV

(2)

额定电流选择:

m I 34N ax I A ≥=

=

(3)

热稳定校验:

Q f =I ’’2 t dz =(23.631)2×0.8=446.739kA2s Q r =I r 2t=31.52×2=1984.5kA2s>Q f

经校验,电流互感器满足要求 3.5 避雷器配置

(1) 各侧汇流母线应安装一组避雷器,且与电压互感器共用一组隔离开关布置

在同一间隔中。

(2) 三绕组变压器三侧靠近主变处应安装一组避雷器

(3) 对于110kV 及以上变压器,如采用分级绝缘,中性点应安装一只比额定电

压低一级的避雷器

配置结果

3.6.1 母线选择计算

(1) 220kV 侧: I ’’=13.098kA I max =0.661kA

0.966k =

max 0.661

0.6840.7630.966

I I kA kA k =

==<

根据以上信息,选定LGJ-630/45型钢铝绞线

(2) 110kV 侧: I ’’=8.309kA I max =0.716kA

0.966k =

max 0.716

0.7410.966

I I kA k =

== 根据以上信息,选定LGJ-630/45型钢铝绞线

(3) 10kV 侧: I ’’=23.631kA I max =6.06kA

0.966k =

max 6.06

6.2730.966

I I kA k =

==

根据以上信息,选定槽型母线:200×90×12=8080mm 2 3.6.2 绝缘子选择

220kV 侧:15片 110kV 侧:8片

4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4.1 电源的等效

4.1.1 最大运行方式

*.min 0.120.1239

0.06100.120.1239

s x ?=

=+

2

.min

1150.06108.0673100

s x =?=Ω

4.1.2 最小运行方式

.max 8.0673

13.46050.6

s x =

=Ω 4.2 三段电流保护计算

已知AB 段、BC 段、AD 段和CD 段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 、150A 、230A 、140A

1.5st k = 1.5I rel

k = 1.2II rel k = 1.3s k = 1.2III

rel k = 0.85re k = 0.5t s ?= 0.4/x km =Ω AB BC

4.2.1 各计算点短路电流计算

(3)max .min 2.759p fB s AB

E I kA x x =

=

=+

(2)min .max 1.952p fB s AB E I kA x x =

=+ (3)max .min 1.381p

fC s AB BC

E I kA x x x =

=

=++

(2)min .max 1.076p fC s AB BC E I kA x x x =

==++ 4.2.2 电流保护Ⅰ段整定计算

(1) I

opA I 整定

(3)max 1.2 2.759 3.311I I opA rel fB I k I kA =?=?=,0I

A t s =

(2)

校验:min .max 1%)100%24.41%20%s AB opA

l x x =

?=>,满足要求 4.2.3 电流保护Ⅱ段整定计算

(1) II

opA I 整定

(3)max 1.2 1.2 1.381 1.989II II I II I

opA rel opB rel rel fC I k I k k I kA =?=??=??=

(2)校验:(2)min 1.952

0.98 1.31.989

fB s II

opA

I k I

=

=

=<,不满足要求 需与相邻线路Ⅱ段配合,

00.50.5

1II II A B I C t t t t t t s

=+?=+?+?=++= 4.2.4 电流保护Ⅲ段整定计算

(1) III

opA I 整定

max 1.2 1.52300.4870.85

III III

rel st opA

l re k k I

I kA k ??==?=

(2)校验:

作近后备:(2)min 1.952

4.008 1.30.487

fB sA III

opA

I k I

=

=

=>,满足要求

作远后备:(2)min

1.076

2.209 1.20.487

fC sA III opA

I k I =

=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限

2.50.53III III BC C t t t s =+?=+=

20.5 2.5III III BD D t t t s =+?=+=

max{,}30.5 3.5III III III A BC BD t t t t s =+?=+=

混凝土重力坝毕业设计计算书

1 目录 目录 (1) 第1章非溢流坝设计 (4) 1.1坝基面高程的确定 (4) 1.2坝顶高程计算 (4) 1.2.1基本组合情况下: (4) 1.2.2特殊组合情况下: (5) 1.3坝宽计算 (6) 1.4 坝面坡度 (6) 1.5 坝基的防渗与排水设施拟定 (7) 第二章非溢流坝段荷载计算 (8) 2.1 计算情况的选择 (8) 2.2 荷载计算 (8) 2.2.1 自重 (8) 2.2.2 静水压力及其推力 (8) 2.2.3 扬压力的计算 (10) 2.2.4 淤沙压力及其推力 (12) 2.2.5 波浪压力 (13) 2.2.6 土压力 (14) 第3章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16) 3.2 抗滑稳定计算 (17) 3.3 抗剪断强度计算 (18) 第4章应力分析 (20) 4.1 总则 (20) 4.1.1大坝垂直应力分析 (20) 4.1.2大坝垂直应力满足要求 (21) 4.2计算截面为建基面的情况 (21) 4.2.1 荷载计算 (22) 4.2.2运用期(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3) 4.2.3运用期(不计入扬压力的情况) (23)

4.2.4 施工期 (23) 第5章溢流坝段设计 (25) 5.1 泄流方式选择 (25) 5.2 洪水标准的确定 (25) 5.3 流量的确定 (25) 5.4 单宽流量的选择 (25) 5.5 孔口净宽的拟定 (26) 5.6 溢流坝段总长度的确定 (26) 5.7 堰顶高程的确定 (27) 5.8 闸门高度的确定 (27) 5.9 定型水头的确定 (28) 5.10 泄流能力的校核 (28) 5.11.1 溢流坝段剖面图 (29) 5.11.2 溢流坝段稳定性分析 (29) (1)正常蓄水情况 (29) (2)设计洪水情况 (30) (3)校核洪水情况 (30) 第6章消能防冲设计 (31) 6.1洪水标准和相关参数的选定 (31) 6.2 反弧半径的确定 (31) 6.3 坎顶水深的确定 (32) 6.4 水舌抛距计算 (33) 6.5 最大冲坑水垫厚度及最大冲坑厚度 (34) 第7章泄水孔的设计 (36) 7.1有压泄水孔的设计 (36) 7.11孔径D的拟定 (36) 7.12 进水口体形设计 (36) 7.13 闸门与门槽 (37) 7.14 渐宽段 (37) 7.15 出水口 (37) 7.15 通气孔和平压管 (38) 参考文献 (39)

8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简支梁桥上部结构计算书完整版

8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简支梁桥 上部结构计算书 7.1设计基本资料 1.跨度和桥面宽度 标准跨径:8m(墩中心距) 计算跨径:7.6m 桥面宽度:净7m(行车道)+2×1.5m(人行道) 2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8kN/m计算,人群荷载取3kN/m2 环境标准:Ⅰ类环境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3主要材料 混凝土:混凝土空心板和铰接缝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0.04m 沥青混凝土,下层为0.06m厚C3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3计算,混凝土重度按25kN/m3计算。 钢筋:采用R235钢筋、HRB335钢筋 2.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本桥为c40钢筋混凝土简支板,由8块宽度为1.24m的空心板连接而成。 桥上横坡为双向2%,坡度由下部构造控制

空心板截面参数:单块板高为0.4m ,宽1.24m ,板间留有1.14cm 的缝隙用于 灌注砂浆 C40混凝土空心板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f ck 8.26=,抗压强度设计值 Mpa f cd 4.18=,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tk 4.2=,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f td 65.1=, c4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Mpa E C 41025.3?= 图1 桥梁横断面构造及尺寸图式(单位:cm ) 7.3空心板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毛截面面积计算 如图二所示 2)-4321?+++=S S S S S A (矩形 2 15.125521cm S =??= 2 cm 496040124=?=矩形S 225.1475)5.245(cm S =?+= 2 35.2425.2421cm S =??=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计算书教学版

挡土墙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挡土墙是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按照墙的形式,挡土墙可以分为重力式挡土墙,加筋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等形式。本设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2 挡土墙设计资料 1.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填土边坡1:,墙背仰斜,坡度1::。 2.公路等级二级,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II 级,挡土墙荷载效应组合采用荷载组合I 、II 。 3.墙背填土容重γ=/m 3,计算内摩擦角Φ=42°,填土与墙背间的内摩擦角δ =Φ/2=21°。 4.地基为砂类土,容许承载力[σ]=810kPa ,基底摩擦系数μ=。 5.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a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为 []600=a σkPa ,容许剪应力[τ]=100kPa ,容许拉应力[wl σ]=60 kPa 。 3 确定计算参数 挡墙高度H =4m 填土高度a =2m 墙面倾斜坡度:1: 墙背倾斜坡度:1: 墙底倾斜坡率:0 扩展墙趾台阶:1级台阶,宽b 1=,高h 1=。 填土边坡坡度为1:;填土内摩擦角:042=φ,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212/?δ;

墙背与竖直平面的夹角?-=-=036.1425.0arctan α 墙背填土容重m 3 地基土容重:m 3 挡土墙尺寸具体见图。 图 挡土墙尺寸 4 车辆荷载换算 试算不计车辆荷载作用时破裂棱体宽度 (1) 不计车辆荷载作用 0=h 假定破裂面交于荷载内侧,计算棱体参数 A 、 B : 18)42(21 )(21))(2(212200=+=+=+++= H a H a h H a A 7 )036.14tan()224(421 3221tan )2(21210=-?+??-??=+-=αa H H ab B 389.018 7 00=== A B A ?=?+?-?=++=964.4821036.1442δα?ψ; 715 .0)389.0964.48(tan )964.48tan 42(cot 964.48tan ) )(tan tan (cot tan tan =+???+?+?-=++±-=A ψψ?ψθ 则:?=++?>==?69.334 23 25.04arctan 57.35715.0arctan θ 计算车辆荷载作用时破裂棱体宽度值B :

A江坝后式厂房双曲拱坝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调洪演算 ........................ - 3 - 1.1 调洪演算的原理.......................................... - 3 - 1.2 调洪方案的选择.......................................... - 3 - 1.2.1对以下四种方案进行调洪演算......................... - 3 - 1.2.2方案比较........................................... - 7 - 1.2.3 2浅孔+2中孔方案选定后坝顶高程的计算 .............. - 8 -第二章大坝工程量比较 .................. - 10 - 2.1 大坝剖面设计计算....................................... - 10 - 2.1.1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 10 - 2.2 大坝工程量比较......................................... - 17 - 2.2.1重力坝工程量...................................... - 17 - 2.2.2拱坝工程量........................................ - 18 - 2.2.3重力坝与拱坝工程量比较............................ - 19 -第三章第一主要建筑物的设计 ............ - 19 - 3.1 拱坝的型式尺寸及布置................................... - 19 - 3.1.1坝型选择.......................................... - 19 - 3.1.2拱坝的尺寸........................................ - 19 - 3.2 荷载组合............................................... - 23 - 3.2.1 正常水位+温降 .................................... - 23 - 3.2.2 设计水位+温升 .................................... - 23 - 3.2.3 校核水位+温升 .................................... - 23 - 3.2.4 正常水位+温降+地震 ............................... - 23 - 3.3 拱坝的应力计算......................................... - 23 - 3.3.1对荷载组合1,2,3使用FORTRAN程序进行电算........ - 23 - 3.3.2对荷载组合4进行手算.............................. - 24 - 3.4 坝肩稳定验算........................................... - 37 - 3.4.1计算原理.......................................... - 37 - 3.4.2验算工况.......................................... - 38 - 3.4.3验算步骤.......................................... - 38 - 4.1泄水建筑物的型式尺寸 ................................... - 42 - 4.2坝身进水口设计 ......................................... - 42 - 4.2.1管径的计算........................................ - 42 - 4.2.2进水口的高程...................................... - 42 - 4.3泄槽设计计算 ........................................... - 43 - 4.3.1坎顶高程.......................................... - 43 - 4.3.2坎上水深h ........................................ - 43 - c 4.3.3反弧半径R ........................................ - 44 -

给排水计算书

给排水计算书 1.给排水设计依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2.《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 RFJ013-2010 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2009 4.《人民防空工程柴油电站设计标准》 (RFJ2-91) 5.《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RFJ005-2011) 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版)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平时功能为汽车库,战时为甲类防空地下室,共含有11个防护单元、1个移动电站、1个固定电站。其中8个防护单元防护等级为二等人员掩蔽部,2个防护单元为物资库,防护等级为核6级、常6级,防化等级为丙级;1个防护单元为中心医院,防护等级为核5级常5级,防化等级为乙级。 三.战时水箱容积计算: 1.防护单元一(二等人员掩蔽所):

a 战时生活用水量 掩蔽人数m=1050, q生=4L/人.日生活储水时间t=7天 Q1=1.15m.q.t/1000=1.15×1050×4×7/1000=33.8m3 口部洗消水量 3m3 人员简易洗消用水量0.6 m3 Q生=33.8+3+0.6=37.4m3取38m3 设38T生活水箱一个:尺寸为5000×4500×2000 临战安装 b战时饮用水量 掩蔽人数m=1050, q生=4L/人.日生活储水时间t=15天 Q饮=1.15m.q.t/1000=1.15×1050×4×15/1000=72.4m3取76m3 设38T饮用水箱两个:尺寸分别为:5000×4500×2000 临战安装 2.防护单元二(二等人员掩蔽所): a 战时生活用水量 掩蔽人数m=1000, q生=4L/人.日生活储水时间t=7天 Q1=1.15m.q.t/1000=1.15×1000×4×7/1000=32.2m3 口部洗消水量 3m3 人员简易洗消用水量0.6 m3 Q生=32.2+3+0.6=35.8m3取38m3

u16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计算书

16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 1.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 1.1计算项目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2参与计算的材料及其强度指标 材料名称及强度取值表表1.1

1.3 荷载等级 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1.4 作用荷载、荷载组合、荷载作用简图 1.永久作用:结构重力、预加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作用 2.可变作用:汽车荷载、温度作用 横向分布系数取值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中板取0.328,边板悬臂长为630mm的取0.321,边板悬臂长为380mm的取0.322。整体温升温将取20度,负温差为正温差的-0.5倍。

组合设计值Sud=1.2×永久作用+1.4×汽车荷载+0.8×1.4温度 汽车荷载计冲击力,组合值还应乘的结构重要性系数1.1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0.7×汽车荷载+0.8×温度梯度+1.0×均匀温度作用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0.4×汽车+0.8×温度梯度+1.0×均匀温度作用1.5 计算模式、重要性系数 按简支结构计算,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 1.5 总体项目组、专家组指导意见 1.在计算收缩徐变时,考虑存梁期为90天。 2.采用预应力A类构件,考虑现浇层厚度的一半混凝土参与结构受力。 2.计算 2.1 计算模式图、所采用软件 采用桥梁博士V3.1.0计算,计算共分5个阶段,即4个施工阶段和1个使用阶段,各阶段情况见表2.1,各施工阶段计算简图见图2.1

挡土墙设计计算书

六、挡土墙计算书 1、挡土墙计算参数选取 天然地基:地基土为粘性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100=,3/19m KN =γ,KPa C k 12=,o 22=K φ。路基填料:3/19m KN =γ,KPa C k 12=,o 12=K φ。混凝土挡土墙重度3/20m KN =γ,挡土墙基础埋深1米,基底摩擦系数取=μ0.35,假设墙背光滑,无地下水影响,现对3米高挡土墙进行验算。 挡土墙示意图 2、地基承载力验算 o 22=K φ,挡土墙顶宽0.6米,底宽1.8米,挡土墙截面面积4.8m 2,如图所示,根据《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查表:04.6,44.3,61.0===C d b M M M ,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7.1581204.611944.38.11961.0=?+??+??=++=γγ。 挡土墙每延米的荷载为:KPa f KPa G a k 7.1589618.420=≤=??=,满足承载力验算。

3、土压力计算 66.0)21245(tan 2=-=o o a K ,52.1)21245(tan 2=+=o o p K 主动土压力零界点深度:m K C Z a 55.1812 .01912220=??==γ 总主动土压力:m KN K Z H E a a /6.3766.0)55.14(195.0)(2 1220=?-??=-=γ 主动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土压力作用点在墙底往上m Z H 82.0)55.14(3 1)(310=-=-处。 被动土压力:m KN K Ch K h E P p p /4452.1112252.11195.022 122=???+???=+=γ 被动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被动土压力作用点在墙底往上m h 33.013 131=?=处。 土压力计算简图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书..

5.1重力坝剖面设计及原则 5.1.1剖面尺寸的确定 重力坝坝顶高程1152.00m,坝高H=40.00m。为了适应运用和施工的需要,坝顶必须要有一定的宽度。一般地,坝顶宽度取坝高的8%~10%,且不小于2m。若有交通要求或有移动式启闭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坝顶宽度m B10 。 考虑坝体利用部分水中增加其抗滑稳定,根据工程实践,上游边坡坡率n=0~0.2,下游边坡坡率m=0~0.8。故上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2,下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8。上游折坡点位置应结合应力控制标准和发电引水管、泄洪孔等建筑物的进口高程来定,一般折坡点在坝高的1/3~2/3附近,故初拟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138.20m。下游折坡点的位置应根据坝的实用剖面形式、坝顶宽度,结合坝的基本剖面计算得到(最常用的是其基本剖面的顶点位于校核洪水位处),故初拟下游折坡点高程为1148.50m。 5.1.2剖面设计原则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维持抗滑稳定;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②工程量小,造价低;③结构合理,运用方便;④利于施工,方便维修。 遵循以上原则拟订出的剖面,需要经过稳定及强度验算,分析是否满足安全和经济的要求,坝体剖面可以参照以前的工程实例,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先行拟定,然后根据稳定和应力分析进行必要的修正。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得到一个经济的剖面。 5.2重力坝挡水坝段荷载计算 5.2.1基本原理与荷载组合 重力坝的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动水压力、冰压力、地震荷载等。本次设计取单位长度的坝段进行计算。相关荷载组合见表4.5。 表4.5 荷载组合表 组合情况相关 工况 自 重 静水 压力 扬压 力 泥沙 压力 浪压 力 冰压 力 地震 荷载 动水 压力 土压 力 基本正常√√√√√√

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 1.1生活给水系统 1.1.1系统给水方式的确定 该建筑物为低层住宅,层数为六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为3M,室外高差为0.1m。在本工程设计中,市政外网可提供的用水压为270kPa,基本能满足建筑部用水要求,故考虑采用直接给水方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外网的水压,节省投资,方便管理.且经计算满足要求。 1.1.2给水系统的组成 整个给水系统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及给水附件等组成。 (1)阀门 管路上的阀门均采用铜阀门,阀门口径与给水管道接口管径一致,并于以下部位安装: 1)住宅给水管道从市政给水管道的引入管段上,设于水表前。由于水表后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因此不需在水表后设置止回阀; 2)从住宅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 3)能保证事故时供水安全而设置的阀门; 4)各用户水表节点。 (2)水表 总水表选用LXS—50C型,DN50的湿式旋翼式水表,入户水表选用LXLC可拆卸螺翼式水表,公称直径为80mm。安装在引入管的水平管段上,总水表节点处设置相应的水表井。根据《给排水标准图集S1》,水表井尺寸为1.5m×1.0m×1.9m。 1.1.3给水系统的材料选用 该住宅室给水管均采用PP-R给水管,热熔连接。室外埋地给水管采用衬里的铸铁给水管,法兰连接。 1.1.4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1)引入管从建筑物南部引入。给水干管、立管尽量靠近用水量最大设备处,以减少管道转输流量,使大口径管道长度最短。 2)室外给水管埋深0.8m,给水引入管设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以便检修时排放存水。 3)各层给水管道采用暗装敷设,管道尽量沿墙、梁、柱直线敷设。 4)管道外壁距墙面不小于150mm,离梁,柱及设备之间的距离为50mm,立管外壁距墙,梁,柱静距不小于50mm,支管距墙,梁,柱静距为20~25mm。 5)给水管与排水管道平行,交叉时,其距离分别大于0.5m和0.15m,交叉给水管道在排水管上面。 6)立管通过楼板时应预埋套管,且高出地面10~20mm。 1.2生活排水系统

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图设计成套技术 通用图设计计算书 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 (二级公路) 设计计算人:日期: 复核核对人:日期: 单位审核人:日期: 项目负责人:日期:

编制单位: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编制时间:二○○六年三月 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 1. 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 计算项目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通用规范》)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桥规》)参与计算的材料及其强度指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对于公路Ⅱ级汽车荷载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采用C4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桥面铺装下层为100mm现浇C40混凝土,上层为80mm沥青混凝土;后张法预应力管道统一采用金属波纹管。各参与计算材料的强度指标按《公桥规》选用,材料名称及设计参数取值见表。 材料名称及设计参数取值表表 荷载等级

依据《通用规范》第款第3条表规定,二级公路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作用荷载、荷载组合、荷载作用简图 设计采用的作用 设计采用的作用荷载,按《通用规范》第4章确定。不计偶然作用,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取项如下: (1 (2)可变作用:汽车荷载、 用; 整体温差:温升20℃,整体温降20℃;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板桥面铺装上层选用沥青铺装。 用规范》第款第3条选用(80mm 具体图式见图。 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 依据《通用规范》条文说明第款不计入横桥向梯度温度。 各板的横向分布系数及取值方式参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 作用效应组合 (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通用规范》第款) 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S ud=×永久作用+×汽车荷载+×温度 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组合值还应乘结构重要性系数。 依据《公桥规》第款,汽车荷载计入冲击系数。 (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通用规范》第款)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汽车荷载+×温度梯度+×均匀温度作用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汽车+×温度梯度+×均匀温度作用 依据《公桥规》第款,汽车荷载不计入冲击系数。 计算模式、重要性系数 按简支结构计算,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总体项目组、专家组指导意见

挡土墙计算书

省道S206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零一七年六月 XXXXXXX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系道桥方向

目录 1、设计资料 (1) 1.1基础资料 (1) 1.2设计依据 (2) 2、初拟挡土墙结构形式和尺寸 (2) 3、确定车辆荷载 (3) 4、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4) 4.1破裂角 的计算 (4) 4.2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4) 5、土压力计算 (5) 5.1土压力计算 (5) 6、稳定性验算 (6) 6.1受力分析 (7) 6.2抗滑稳定性验算 (7) 6.2.1 抗滑稳定性验算 (7) 6.2.2抗滑动稳定性系数 (8) 6.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8) 6.3.1抗倾覆稳定性方程 (8) 6.3.2抗倾覆稳定性系数 (9) 6.4基底应力和合力偏心矩验算 (9) 6.4.1 合力偏心矩计算 (9) 6.4.2 基底应力计算 (10) 6.5墙身截面应力计算 (10) 7、改善措施 (12) 7.1改善措施 (12) 7.2工程数量表 (13) 8、附属设施的设计 (13) 8.1泄水孔设计 (13) 8.2沉降缝与伸缩缝 (14) 8.3墙厚排水层 (14) 8.4结构大样图 (15) 9、立面设计 (16) 9.1整体布局 (16) 9.2挡土墙总体方案布置图 (16) 10、参考文献 (17)

1、设计资料 1.1基础资料 省道S313,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两侧路肩宽各1.5米。在桩号K5+100-K5+200路段为填方路段,填方边坡坡度1:1.5。为了保证路堤边坡稳定,少占地拆迁,故设置路堤挡土墙,拟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最大墙高见表1。 表1 挡土墙相关设计参数 墙高、墙背仰斜坡度等初始拟定的尺寸详见表1所示,挡土墙顶宽1米,基底水平。挡土墙分段长度为12-20米不等,初始拟定的挡墙断面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初始拟定的路肩式挡土墙断面示意图

重力坝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 第一节设计基本资料 一、枢纽任务 本工程同时兼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1.75万kW,装3台机组。正常蓄水位为110.5m,死水位为86.5m,三台机满载时的流量为405m3/s。采用坝后式厂房。工程建成后,可增加保灌面积90万亩,减轻洪水对下游城市和平原的威胁。在遇P=0.02%和P=0.1%频率的洪水时,经水库调节后,洪峰流量可由原来的18200m3/s、14100 m3/s分别削减为6800 m3/s和6350 m3/s;水库蓄水后形成大面积水域,为发展养殖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基本资料 1、规划数据 本重力坝坝高86.9m,坝全长368m,溢流坝位于大坝中段长度73米,非溢流坝分别接溢流坝两侧各147.5m,坝顶宽度8m,坝底宽度80.5m,坝底高程28m,坝顶高程114.9m,正常蓄水位110.5m,死水位86.5m。 坝址处的河床宽约120m,水深约1.5~4m。河谷近似梯形,两岸基本对称,岸坡取约35o。 2、工程地质 坝基岩性为花岗岩,风化较深,两岸达10m左右。新鲜花岗岩的饱和抗压强度为100~200MPa,风化花岗岩为50~80Mpa。坝址处无大的地质构造。 3、其他资料 - 1 -

(1)风向吹力:实测最大风速为2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0m/s,风向基本垂直坝轴线,吹程为4km。 (2)本坝址地震烈度为7度。 (3)坝址附近卵砾石、碎石及砂料供应充足,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表格 表1比选数据 - 2 -

表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四、参考文献 1.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水利电力部编 2.水工建筑物任德林河海大学出版社 3.水工设计手册泄水与过坝建筑物水利电力出版社 4.混凝土拱坝及重力坝坝体接缝设计与构造水电部黄委会编 第二节设计任务 一、枢纽布置 (1)拟定坝址位置 - 3 -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给排水》大作业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1101 学生姓名:沈悦 学生学号:11233017 指导教师:王锦 土建学院建筑市政环境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1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3) 1.2设计主要内容 (3) 1.3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3) 1.4设计重点研究问题 (3) 1.5评分标准 (3) 第2章室内给水工程 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4) 2.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 2.3 管材和管件 (5) 第3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3.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 (5) 3.2 消火栓布置 (6) 3.3 消防管道布置 (7) 3.5 具体设计图样 (7) 第4章建筑排水系统 4.1 排水系统分类 (7) 4.2 排水系统组成 (7) 4.3 排水方式的选择 (8) 4.4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8) 4.5 排水管网设计图样 (10) 第5章建筑雨水系统 (11) 第2篇设计计算书 第1章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11) 第2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3) 第3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15) 第4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18) 第5章参考文献 (18) 第3篇课程设计总结 第1章心得及致谢 (19)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一幢7层高的多层建筑,该建筑为一类、耐火等级一级。该幢楼包括四个单元,各单元各层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见建筑平面图)。在该幢建筑物的北侧共建四个出口:分别对应于每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层有两个住户,每个住户为三室两厅的一套,每套间均设有厨房与两个卫生间。 该幢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8733.16m2,总高度为20.9m,标准层高为2.9m,一层地评标高位±0.000m,冻土深度为0.7m。 2. 背景资料 本建筑水源为小区自备井,经给水泵站加压后供给小区各用水点,一层引入管压力不低于0.35MPa。 本建筑±0.00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排水,±0.00以下采用压力提升排水。污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 建筑图纸:首层及标准层。 4. 气候暴雨强度等条件按各位同学家乡考虑。 1.2设计主要内容 1. 多层建筑给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给水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2. 多层建筑消防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消防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3. 多层建筑排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4. 多层建筑雨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1.3基本要求 1. 建筑给水、排水、消防、雨水各系统的体制应当合理选择,注意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2. 根据选定的系统体制,按照相关设计手册,确定有关的设计参数、尺寸和所需的材料、规格等。 3.平面图管线布置合理,并注意各管线交叉连接,注意立管编号。 1.4设计重点研究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系统的体制选择,尤其是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参考资料推荐: [1]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高明远,《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1998 [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陈耀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计算书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计算书 跨径: 10米(2×净11.0米) 斜交角: 15° 30° 45° 计算: 复核: 审核: XXXX勘察设计研究院 年月日

一、计算资料 1、标准跨径:10.0m 2、计算跨径:9.6m 3、桥面净空:净-11.0 m 4、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5、斜交角度:150300450 6、材料: (1)普通钢筋:R235、HRB335钢筋,其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2)空心板混凝土:预制空心板及现浇桥面铺装、空心板封头、防撞护栏均采用C30混凝 土,铰缝混凝土采用C30小石子混凝土,桥面面层为沥青砼。技术指标见表-2。 表-2 7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 (3)《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上册)》(1998年1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简称《梁桥》。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二、结构尺寸 本桥按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取上部独立桥梁进行计算,桥面净宽11.125米,两侧为安全护栏,全桥采用9块空心板,中板为1.27米,边板为1.67米,水泥砼铺装厚10cm,沥青砼厚10cm。取净-11.125m桥梁的边、中板进行计算,桥梁横断面及边、中板尺寸如图1,图2所示(尺寸单位:cm) 图 1

图2 空心板的标准跨径为10m,计算跨径l=9.6m。 空心板的具体构造见我院桥涵设计通用图(编号:TYT/GJS 02-3-2)。 三、各块板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 c计算 1、采用铰结板法计算弯矩及L/4截面至跨中截面剪力的m c a. 计算截面抗弯惯性矩I 在AUTOCAD中作图量测得到边、中板跨中截面对各自水平形心轴的抗弯惯性矩:I边=0.01745 (m4),I中=0.01465 (m4)。 b. 计算截面抗扭惯性矩I T 空心板截面边、中板跨中截面抗扭惯性矩I T可近似简化成图4虚线所示的薄壁箱形截面来计算(尺寸单位:cm)

建筑给水排水给排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要点

建筑给水排水毕业设计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时间:2013年06月06日

设计过程说明 一、工程设计 1、给水系统 ),故根据设计资料,已知室外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水压为0.30MPa(30m O H 2 室内给水拟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即1~3层及地下室由市政管网供水,采用下行上给方式,4~7层,8~16层,17~25层分别分为给水低区,给水中区,给水高区,在地下室设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 2、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拟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宾馆一楼与二楼采用单独排放的方式。 3、热水系统 室内热水采用集中式热水供应系统,竖向分区与冷水系统相同:由设在地下室的对应分区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上下两区均采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集中设置在底层,水加热器出水温度为60℃,由室内热水配水管网输送到各用水点。高温热水由附近的市政热网提高(0.4MPa.)采用下供上回的供水方式。商洛地表水冷水计算温度查表取4℃计。 4、消防给水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本建筑属一类建筑.

设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分别为30L/S、40L/S,每根竖管最小流量15 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5 L/S。室内消火栓系统不分区,采用水箱水泵联合供水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每个消火栓处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高位水箱贮存10min消防用水,消防水泵及道均单独设置。每个消火栓口径65mm单栓口, ,采用衬胶水带直径65mm,长度25m。消防水水枪喷嘴口径19mm,充实水柱10m O H 2 泵直接从消防水池吸水,火灾延续时间以3h计。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旅馆、综合办公楼内的走道、办公室、餐厅、商店、库房和无楼层服务台的客房应该设置闭式喷水灭火系统。且采用独立的给水系统,本建筑中喷水系统管网内的压力小于120mH2O,竖向不分区。本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火灾延续时间以1h计。火灾初期10min喷水系统用水与消火栓系统10min用水一并储存在屋顶消防水箱内。自喷系统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Ⅰ级,喷水强度为6 L/( min?m2),作用面积为160 m2,喷水工作压力为0.10Mpa(注: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05Mp)。由于本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室内温度>4℃,故采用湿式自动喷淋灭火系统。5、管道的平面布置及管材 室内给水、排水及热水立管设于竖井内及柱子旁。市政分区给水的水平干管、设于对应层的吊顶内。低区给水的水平干管、设于四楼吊顶内。中区给水的水平横干管,热水的水平干管设于七楼吊顶内,回水干管设于十六层吊顶内。高区给水的水平横干管,热水的水平干管设于十六楼吊顶内,回水干管设于二十五层吊顶内。消防给水的水平干管分别设于地下室吊和二十五楼吊顶内。二楼以上排水横干管转换设于一楼吊顶内。 给水管采用给水薄壁不锈钢管,排水管的室外部分采用混凝土管,室内部分用排水铸

后张法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工程大件码头引桥工程设计阶段施工图专业:路桥 计算内容大件码头引桥工程计算书 计算页数:14 计算日期:2010-12-21 计算:校核: 复校:审核: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技术标准 (1) 3 主要材料 (1) 4 设计依据 (2) 5 技术规范 (3) 6 桥梁总体布置 (3) 7 结构计算 (4) 7.1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4) 7.2 结构计算 (5) 7.2.1 简支板梁中板结构计算 (5) 7.2.2 简支板梁边板结构计算 (9) 7.2.3 简支小箱梁结构计算 (13) 7.3 桩基础竖向承载力验算 (17)

1 工程概况 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工程码头引桥全桥长度为380m。跨径布置为4×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12×2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桥面宽度为11m。桥梁起点桥面高程为+8.885m,前80m纵坡为1.39%,后300m不设纵坡,引桥与码头变宽段引桥桥面接点高程为+10.0m。 2 技术标准 (1)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2)桥梁设计荷载:大件荷载,按双排双列平板车荷载布置(见下图),最大轴重720KN(包括自重),轴距1.6m,共12根轴。 3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梁和小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桥台、盖梁、承台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桥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要求。 (2)主要钢材 箱梁所有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九股钢驰,弹性模量为1.95绞线d=15.2mm,标准强度fpk=1860MPa,低松驰,弹性模量为1.95×105Mpa,每股钢绞线公称截面积139mm2,公称重量1.101kg/m。 锚具:锚具采用OVM夹片锚具,其质量应符合GB/T14370-93的要求。 普通钢筋:采用热轧R235、必须符合GB13013-1991的规定;采用热轧HRB335钢筋,必须符合GB1499-1998的规定。 所用钢板均为符合GB700-79规定的普通碳素结构钢(A3钢)。 波纹管:预应力钢束均采用塑料波纹管配真空辅助灌浆施工工艺。塑料波纹管质量要求应满足JT/T529-2004的要求。 4 设计依据 (1)我院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2)我院2010年5月出版的"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工程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 (3)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盐城分局和扬州分局2010年4月1:2000 地形测图。 (4)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 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前提资料(建设用地地形图、建设用地坐 标、规划红线图、规划设计要求、建设用地周边道路标高等)。报告》 (2010.5)。 (6)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大丰港二期工程码头、引桥等相关施工图" (2009); (7)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大丰港二期工程引堤施工图"(2009);

挡土墙模板计算书

挡土墙模板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2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750; 主楞(外龙骨)间距(mm):6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600; 对拉螺栓直径(mm):M18;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5;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2.19;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5.08; 主楞肢数:2; 3.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木楞;次楞肢数:2; 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5.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 E(N/mm2):95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 E(N/mm2):206000.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计算得 65.833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65.833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设计计算书样本

一、非溢流坝设计 ( 一) 、初步拟定坝型的轮廓尺寸 (1)坝顶高程的确定 ①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波浪高度 2h l=0.0166V5/4D1/3=0.0166×185/4×41/3=0.98m 波浪长度 2L l=10.4×(2h l)0.8=10.4×0.980.8=10.23m 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3.14×0.982/10.23=0.30m 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 h c=0.3m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校=2h l+ h0+ h c=0.98+0.30+0.3=1.58m ②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波浪高度2h l=0.0166(1.5V)5/4D1/3=0.0166×(1.5×18)5/4×41/3=1.62m 波浪长度 2L l=10.4×(2h l)0.8=10.4×1.620.8=15.3m 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3.14×1.622/15.3=0.54m 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 h c=0.4m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设=2h l+ h0+ h c=1.62+0.54+0.4=2.56m ③两种情况下的坝顶高程分别如下: 校核洪水位时: 225.3+1.58=226.9m 设计洪水位时: 224.0+2.56=226.56m 坝顶高程选两种情况最大值226.9 m, 可按227.00m设计, 则坝高227.00-174.5=52.5m。

(2)坝顶宽度的确定 本工程按人行行道要求并设置有发电进水口, 布置闸门设备, 应适当加宽以满足闸门设备的布置, 运行和工作交通要求, 故取8米。 (3)坝坡的确定 考虑到利用部分水重增加稳定, 根据工程经验, 上游坡采用1: 0.2, 下游坡按坝底宽度约为坝高的0.7~0.9倍, 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均采用1: 0.7。 (4)上下游折坡点高程的确定 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验证明, 混凝土重力坝上游面可做成折坡, 折坡点一般位于1/3~2/3坝高处, 以便利用上游坝面水重增加坝体的稳定。 根据坝高确定为52.5m, 则1/3H=1/3×52.5=17.5m, 折坡点高程=174.5+17.5=192m; 2/3H=2/3×52.5=35m, 折坡点高程=174.5+35=209.5m, 因此折坡点高程适合位于192m~209.5m之间, 则取折坡点高程为203.00m。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的下游折坡点在统一高程216.5m处。 (5)坝底宽度的确定 由几何关系可得坝底宽度为T=( 203-174.5) ×0.2+8+(216.5-174.5) ×0.7=43.1m (6)廊道的确定 坝内设有基础灌浆排水廊道, 距上游坝面6.1m, 廊道底距基岩面4m, 尺寸 2.5× 3.0m( 宽×高) 。 (7)非溢流坝段纵剖面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