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的一般特性
各类细菌的特性

检查: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镜检 活检组织标本Dieterle镀银法色
预防:加强水源管理 治疗:首选红霉素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920 .10.29T hursday, October 29,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8:21:06 18:21:0 618:21 10/29/2 020 6:21:06 PM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9 日星期 四6时21 分6秒1 8:21:06 29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6时21 分6秒 下午6时 21分18 :21:062 0.10.29
•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 10.2920 .10.291 8:2118: 21:061 8:21:06 Oct-20
流感嗜血杆菌
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形成 露滴状菌落
卫星现象
(satellite phenomenon)
致病物质与免疫性
• 荚膜 • 菌毛 • 内毒素 • IgA蛋白酶
致病物质
免疫性 以体液免疫为主
所致疾病
•继发性(内源性)感染
流行性感冒 临 慢性支气管炎
常
麻疹
继
发
百日咳
床 中耳炎 类 型 鼻窦炎等
于
结核病等
•原发性(外源性)感染 急性化脓性感染
诊断与防治
诊断
痰液、
标本
脑脊液、
鼻咽分泌物、
血液和脓液等。
Hale Waihona Puke 直接涂片镜检脓汁、脑脊液、
细菌的生理特性

细菌的生理特性细菌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有机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虽然细菌与人类、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
本文将探讨细菌的生理特性,包括细菌的形态、代谢途径、运动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等方面。
一、细菌的形态特性细菌的形态特性多样,可以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不同类型。
最常见的细菌形态有球形(又称为球菌)、棒状(又称为杆菌)和螺旋形。
1. 球菌:球菌是一种圆形的细菌,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球菌通常存在于群体中,呈聚集状。
它们可以形成链状、堆状甚至团状的结构。
2. 杆菌:杆菌是一种长条状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等。
杆菌通常呈直线状,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
杆菌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形成链状或斜链状。
3. 螺旋形:螺旋形细菌通常呈螺旋状,如梨形杆菌和螺旋菌等。
螺旋形细菌可以呈螺旋状扩展,也可以形成螺旋状的链状结构。
细菌的形态特性不仅与其生理特性相关,也与其分类和识别有关。
二、细菌的代谢途径细菌的代谢途径决定了它们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方式。
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细菌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1. 自养细菌:自养细菌能够利用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自养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取能量,如光合细菌和化能细菌。
2. 异养细菌:异养细菌无法通过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它们必须从外部环境中摄取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来源,如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
细菌的代谢途径对其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细菌的运动方式细菌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实现。
1. 纤毛运动:某些细菌具有纤毛结构,能够通过纤毛的摆动实现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肠道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
2. 鞭毛运动:某些细菌拥有鞭毛结构,鞭毛能够旋转推动细菌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水中的细菌,如弧菌。
3. 原形虫运动:某些细菌通过细胞质内的纤维蛋白束实现伸缩运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原形虫细菌。
除了以上常见的运动方式,还有一些细菌由于缺乏运动结构而无法主动移动,它们依赖于外界环境的扩散来实现位置的改变。
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举例说明

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举例说明
菌类植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它们通常以吸取有机物质的方式获取养分。
以下是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举例:
1. 真菌:真菌是最常见的菌类植物,它们通常是多细胞的,具有细长的菌丝和孢子。
真菌可以分为四类:子囊菌、担子菌、层菌和接合菌。
子囊菌和担子菌是两种常见的真菌,它们的生殖体都是孢子,可以通过风或昆虫传播。
2. 黏菌:黏菌是一类单细胞菌类植物,它们以吞噬细菌和其他有机物质的方式获取养分。
黏菌有一个细胞质体,可以通过膜融合形成具有多重核心的大细胞体。
3. 蓝绿菌:蓝绿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菌类植物,它们具有光合作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
蓝绿菌在水中生长,可以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
4. 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真菌,它们可以进行发酵作用,将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酵母菌在面包和啤酒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菌类植物的特征说明了它们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为人类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应用价值。
- 1 -。
第二章 植物病原菌物

第一节 菌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
一、菌物的概念 菌物(Fungi),是一类具有真正细胞核的 异养生物,其营养体通常是丝状分支的菌 丝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或纤维 素,无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 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养分,通过产生各种 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二)菌物的细胞结构
菌物菌丝细胞结构示意图
1.泡囊 2. 核蛋白体 3.线粒体 4.泡囊产生系统 5. 膜边体 6. 细胞核 7. 细胞壁 8.内质网 9. 隔膜体 10.隔膜 11. 伏鲁宁体
伏鲁宁体(woronin body)(箭头处)
(三)菌丝的变态 菌物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 生一些特殊变态类型。常见的主要有: 1. 吸器:专性寄生的菌物,菌丝在寄主表 面或细胞间生存,从菌丝上产生旁支穿过寄主 细胞壁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这种吸收养 分的菌丝变态结构称为吸器(haustorium)。 吸器有各种形状,如球状、丝状、指状、 根状、掌状等。主要功能是增加菌物吸收营养 的面积,提高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效率。
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头癣、脚癣;牛、羊、 狗的山谷热等。
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引起人和动物的中 毒——致病、致死,如毒蘑菇80余种。腹 鸣、呕吐、幻觉、狂笑、精神错乱等。
产生毒素:100余种,如黄曲霉毒素,致癌。
植物病原菌物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 害的菌物。已记载的植物病原菌物有8000 种以上。菌物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占 植物病害总数的 70%,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 粉病四大病害都由菌物引起,历史上大流 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菌物引致。
菌物的吸器类型
6
1. 白锈菌 2. 霜霉菌 3-4. 白粉菌 5. 锈菌 6. 形成 于寄主细胞内的吸器
植物学-第 5 章 菌物

担子
担孢子
蘑菇生活史
7.木耳属(Auricularia)
7.其他担子菌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7.其他担子菌
银耳(Tremella)
灵芝 Ganoderma lucidum
蘑菇 Agaricus campestris
焰耳 Phlogiotis helvelloides
鹅膏 Amanita_muscaria
(鞭毛菌亚门) 1.水霉属 Saprolegnia
无隔菌丝体,多核, 白色分枝,绒毛状 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接合菌亚门) 2.根霉属 Rhizopus 生于面包、馒头等食品上 无隔菌丝体,多核 直立枝 匍匐枝 无性生殖 孢子囊梗 孢子囊 孢子 有性生殖 接合生殖
(子囊菌亚门) 3.酵母属 Saccharomyces 生于富含糖分的 基质中 单细胞 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 产生子囊 和子囊孢子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枝状地衣
地衣群落
2. 结构: 同层地衣
藻细胞在髓 层中均匀分布 猫耳衣
异层地衣
藻细胞积聚 一层称藻胞层 梅衣
5.4.3 地衣的繁殖: 1. 无性生殖:
小裂片,粉芽,珊瑚芽等
2. 有性生殖: 根据真菌的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
5.5 菌物与人类的关系
1. 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 真菌的分界作用 地衣是生物界的“拓荒者”,在自然界的先锋作 用
1. 营养体: 2. 细胞结构: 3. 特殊结构 吸器 根状菌索 子座 菌核
4. 繁殖: 营养繁殖: 细胞分裂 芽生孢子 厚壁孢子 节孢子 无性生殖: 产生各种孢子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 低等真菌以同配、异配、卵配或结合生殖 高等真菌产生子实体
常见食用菌菌种的特征

常见食用菌菌种的特征一、正常母种的特征:1、生长整齐、有力、边缘圆滑、丰满。
2、色泽一致、均匀,正常分泌色素。
3、生长态势良好,速度正常。
4、菌丝旺盛、健壮、无拮抗。
二、主要品种的特征:1、金针菇:菌丝洁白,绒毛壮、但毛较短似棉絮,有白或苍白的孢子粉。
2、鸡腿菇:菌丝白色或略淡黄色,绒毛壮,气生型菌丝,半匍匐,菌丝尖端明显可见,菌丝细密,生长快,后期分泌灰褐的色素,从试管后面看有明显的黑色或淡黑色。
3、真姬菇:菌丝洁白,浓密,气生菌丝旺盛。
4、姬松茸:菌丝浅白,以微土黄色为主,纤细,生长整齐均匀,气生菌丝少,生长后期可有少量的粗菌素,生长时间是平菇的2倍。
一般转接于粪草汁+pda培养基上。
5、杨树菇:菌丝白色,绒毛壮,较细,生长旺盛,整齐,气生菌丝少,后期有少量褐色的分泌素。
6、白灵菇:又叫阿魏蘑,菌丝白,浓密,粗壮,菌丝紧密,气生菌丝较少。
7、杏鲍菇:菌丝白色,浓密粗壮,边缘整齐,生长旺盛,气生菌丝,似平菇。
菌丝生命力特强。
8、鲍鱼菇:菌丝密,白色,较细,生长旺盛,后期有淡黑的粉孢子。
9、大球盖菇:菌丝白或淡土黄色,较细、稀,气生菌丝少,生长较慢。
10、伏苓:菌丝浅白,稀疏,气生菌丝少,菌丝松散,后期有褐色分泌物,生长较慢。
11、密环菌:天麻共生菌。
菌丝白色,生长并伸人到培养基内,形成菌索,边缘或黑或白,试管上端慢慢变浅黑,菌索时间过长可见莹光。
制作不太好会含有杂菌。
12、双孢菇:菌丝白带有淡土黄色,一般半气生半匍匐,菌索较粗,尖端明显,生长偏慢。
13、猴头菇:菌丝白色,菌丝稀疏,星点的分布,二级种后菌丝显浓、白。
生物学 细菌有哪些特征

生物学细菌有哪些特征?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 细胞结构简单:细菌的细胞结构相对较简单,通常由细胞壁、细胞膜、质膜、胞质和核糖体等组成。
与真核生物不同,细菌的细胞核没有包膜,染色体直接位于细胞质中。
2. 形态多样:细菌的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球菌)、杆状(杆菌)、螺旋形(螺旋菌)等。
不同种类的细菌在形态上存在差异,这种多样性有助于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3. 细菌大小:细菌的大小一般在1到10微米之间,相对于其他微生物如真菌和原生动物而言较小。
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4. 无细胞核:细菌的细胞核没有包膜,染色体直接位于细胞质中。
细菌的染色体通常为单个环状DNA分子,其中包含了细菌的遗传信息。
5. 原核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等)在细胞结构和生物过程上存在明显差异。
与真核生物不同,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等。
6. 无细胞器:细菌缺乏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等。
细菌的代谢和生物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
7. 代谢方式多样:细菌具有多样的代谢方式。
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将细菌分为厌氧菌和好氧菌、光合菌和化学合成菌。
厌氧菌是指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的细菌,它们可以利用其他物质如无机化合物或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
好氧菌则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光合菌可以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
化学合成菌则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质。
8. 快速繁殖: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可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分裂的方式迅速增殖。
一般情况下,细菌的繁殖周期较短,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成百上千倍。
9. 广泛存在: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大气、动物体内和人体内等。
它们可以生活在极端环境中,如高温的火山喷口、寒冷的极地和高盐度的湖泊。
10. 有益与有害:细菌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物学意义。
它们参与了地球上各种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植物病原菌物(1)(1)(2)

(二)菌物的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四、菌物的有性生殖
菌物的有性生殖:是指菌物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 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一)菌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1、质配:两个可亲和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细胞质连同细胞 核结合在一个细胞中。 类型 (1)游动孢子配合 (2)孢子囊接触交配 (3)孢子囊配合 (4)受精作用 (5)体细胞结合 2、核配:经质配进入同一细胞内的两个细胞核进行配 合,形成二倍体细胞核。 3、减数分裂:核配后的二倍体细胞发生减数分裂,细 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半,恢复原来单倍体状态1。
(二)菌物的有性孢子
1、休眠孢子囊 2、卵孢子 3、结合孢子 4、子囊孢子 5、担孢子
五、菌物的准性生殖
准性生殖:是指异核体菌物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 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 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 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 准性生殖过程: 1、形成异核体 2、形成杂合二倍体 3、有丝分裂交换与单倍体化
谢谢聆听 ,欢迎指教
组织体: 某些真菌当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 丝体上的菌丝相互紧密地缠结在一起,菌丝体变态成 菌丝组织体 1、菌核 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交织而成的一种休 眠体。 2、子座 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产生子实体 的垫状结构。 3、菌索 由菌组织形成绳索状结构,外形与高等植物根有些 相似,所以也称根状菌索
三、菌物的无性繁殖
菌物的无性繁殖:是指菌物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 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原生质割裂的方式 产生后代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菌物的无性繁殖的方式
菌物的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一)菌物的无性繁殖的方式
1、断裂:菌丝断裂成短段或菌丝细胞相互脱离产生 孢子。例:节孢子,厚垣孢子 2、裂殖:菌物营养体细胞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菌 体。例:黏菌,酵母菌 3、芽殖:单细胞营养体、孢子或丝状菌物的产孢细 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4、原生质割裂: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分割成若 干小块,每小块原生质转变成一个孢子。例:鞭毛 菌产生游动孢子,结合菌产生孢囊孢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以营 养繁殖为特征,即没有两个性细胞或性器 官的结合。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 孢子 。无性繁殖过程短,重复次数多,产 生的后代数量大,通常在植物生长季节进 行,对植物病害的发生、蔓延及病原物传 播起重要作用。
无性繁殖的类型:
(1)断裂:菌丝断裂成短片段或菌丝细胞相 互脱离产生孢子,如节孢子(arthrospore) 和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③桶孔型,这种隔膜有一中心孔,孔的直径 一般在100~150nm,但是孔的边缘膨大而使 中心孔呈“琵琶桶”状,外面常覆盖一层由 内质网形成的弧形的膜,膜上有穿孔,叫做 桶孔覆垫(parenthesome)。这种隔膜一般 发生在担子菌的菌丝中;
④封闭型,多数无隔菌丝当菌丝形成繁殖器 官、衰老或受伤时常形成完全封闭的隔膜。
菌物在培养基上通常形成圆形的菌落。
培养基上生长的菌物
2. 原生质团(plasmodium):菌体简单,没有 细胞壁,只有一层原生质膜包围着多核的原 生质,变形虫状,可以随着原生质流动而运 动,如根肿菌。
3. 单细胞(uniocell):营养体为有细胞壁和 原生质膜的单细胞,如酵母菌,壶菌。
4. 假菌丝(pseudomycelium):某些酵母菌细 胞进行芽殖产生的芽孢互相连接成链状类似 菌丝体。
(二)有害菌物 1. 侵染植物引致病害。 2. 引起人、畜病害─皮肤病。 3. 产生毒素:可以引起人、畜中毒,有 的还会致癌,如黄曲霉素。 4. 使食物和农产品腐败变质,使木材腐 朽以及布匹、纸张、皮革等霉烂。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头、脚癣;牛、羊、 狗的山谷热等。
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引起人和动物的中 毒——致病、致死,如毒蘑菇80余种。腹 鸣、呕吐、幻觉、狂笑、精神错乱等。
附着胞
芽芽管管
孢子
附着胞
侵染丝
分生孢子
2
3 1
菌物附着胞和侵染垫 1. 孢子萌发产生附着胞、侵入钉示意图 2. 稻瘟病菌的分子 孢子和附着胞 3. 水稻纹枯病菌产生的侵染垫(箭头处)
3.附着枝:指有些菌物在菌丝两旁 生出耳状结构,即菌丝体上生出一个或两 个细胞的短小分枝,以作攀附或吸收养分 之用。
产生毒素:100余种,如黄曲霉毒素,致癌。
植物病原菌物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 病害的菌物。已记载的植物病原菌物有 8000 种 以 上 。 菌 物 可 引 起 3 万 余 种 植 物 病 害,约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 原物。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 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都由菌物引起,历史 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菌物引致。
菌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为吸收式,它所吸收的 养料必须是可溶性的物质。菌物可以分泌多 种胞外酶,将不溶性的高分子物质分解成可 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然后借高的渗透压吸取 养分。
菌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有益菌物 1.可供食用:香菇、蘑菇、木耳、银耳、 猴头等食用菌。 2.医药:灵芝、马勃、冬虫夏草;抗菌素。 3.工业发酵:有机酸、酶制剂等 。 4.食品业:面包、酒类、蒸馒头、酱油、 食醋、豆腐乳等。
1. 吸器:专性寄生的菌物,菌丝在寄主表面 或细胞间生存,从菌丝上产生旁支穿过寄主细胞 壁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这种吸收养分的菌 丝变态结构称为吸器(haustorium)。吸器有各 种形状,如球状、丝状、指状、根状、掌状等。 主要功能是增加菌物吸收营养的面积,提高从寄 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效率。
菌物的吸器类型
小煤炱属附着枝
4.假根:有些菌物菌体的某一点上长 出短的细分枝,外表象根的根状菌丝称作 假根(rhizoid),可以伸入基质内吸取养 分,并支撑上部的菌体。如根霉属。
5.菌环和菌网:捕食性菌物常由菌丝分枝组 成环状或网状组织来捕捉线虫类原生动物, 然后从环上或网上生出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 取营养。
第三章 植物病原菌物
第一节 菌物的一般特性
什么是菌物?
一、菌物的概念
菌物(Fungi),往往也叫真菌,是一类具 有真正细胞核、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 用,以吸收为营养方式的有机体;其营养体 通常是丝状分支的菌丝体,细胞壁的主要成 分是几丁质(chitin)或纤维素(cellulose), 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 子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隔膜类型
各类菌物的隔膜不同,主要有下列几种:
①单孔型,隔膜中央具有一个较大的中心 孔,直径为0.05~0.5µm,这种单孔型的隔 膜是子囊菌菌丝的典型隔膜;
②多孔型,隔膜上有两个以上的小孔,小 孔在隔膜上的排列类型又有差别,如白地 霉 ( Geotrichum candidum ) 和 一 些 镰 孢 属 (Fusarium)菌物;
1
2
3
4
5
6
1. 全封闭型(如卵菌、接合菌)2. 多孔型(如白地霉) 3. 多孔型(如镰刀菌) 4. 单孔型(如子囊菌) 5. 桶 孔型(如担子菌)6. 担子菌桶孔隔膜结构透射电镜照
片
菌丝体是以菌丝的顶端部分生长和延伸,且不断 产生分枝,菌丝生长的长度是无限的。菌体的每 一部分都潜在有生长的能力,在合适的基质上, 单根菌丝片断可以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菌体。 菌丝生长是从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延伸的,所以
1. 菌丝(hypha)
菌物的典型营养体是丝状体叫菌丝,相互交 织成的菌丝集合体称为菌丝体(mycelium)。
菌丝呈管状,细胞壁无色透明;有些菌物的 细胞质中含有各种色素,使菌丝呈现不同的颜色, 但这些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菌丝可以无限生 长,其直径因各个种而不同,由1~30µm不等, 一般为5~6µm。
1. 菌丝(hypha)
(1)无隔菌丝(aseptate hypha):菌丝内 无横隔膜(septum),整个菌丝体为一个 无隔多核的细胞。低等菌物的菌丝。
(2)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菌丝内 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小 细胞。高等菌物的菌丝。
A. 无隔菌丝 B. 有隔菌丝
Major advances in science
Neurospora crassa(粗糙脉胞霉): Beadle & Tatum: Nobel prize for one geneone enzyme; other biochemical pathways
discovery of antibiotics theory of symbiosis Yeast: Molecular biology, Biotechnology
节孢子
厚垣孢子
(2)裂殖:菌物的营养体细胞一分为二,变 成两个菌体。
(3)芽殖:菌物单细胞营养体、孢子或丝状 真菌的产孢细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孢子。
(4)原生质割裂: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被 分割成许多小块,每小块的原生质连同其中 的细胞核共同形成一个孢子。
无性孢子的类型:
(1)游动孢子(zoospore):是鞭毛菌的无性 孢子。它形成于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的孢 子囊内。 产生游动孢子的孢子囊特称为游动 孢 子 囊 ( zoosporangium ) 。 萌 发 时 , 原 生 质割裂成许多小块,形成带有鞭毛能游动的 孢子,游动孢子无细胞壁 。
1. 菌丝束示意图 2. 假蜜环菌的菌索示意图 a. 顶端 b. 伸长区 c. 营养吸收区 d. 成熟变黑的菌丝区 e. 菌髓
甘薯紫云羽病示菌索
(五)菌物的繁殖
菌物一般有两种繁殖形式: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 菌物进行繁殖时,其产果方式有两种:营养体全部
转变为一个或多个繁殖体结构的称为整体产果式 (holocarpic);而在大部分菌物中,营养体仅部分 转变为繁殖体,其余部分仍继续行使营养体功能的 称为分体产果式(eucarpic)。菌物在繁殖过程中 形成的产孢机构,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生殖、结 构简单或复杂,通称为子实体(fruitbody)。
(四)菌丝的组织
许多菌物,尤其是高等菌物,在生活史 的某个阶段菌丝有时可以密集地纠结在一起, 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菌组织。菌组织 的作用是形成产孢机构和特殊结构。菌组织 分两类: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
1.疏丝组织(prosenchyma):菌丝排列较疏松,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菌丝的长形细胞,用机械方 法可以分开。
( 2 ) 孢 囊 孢 子 ( sporangiospore ) : 孢 子 囊 (sporangium)内产生的单胞的内生孢子, 有细胞壁而无鞭毛,不能游动,所以又称为 静止孢子。 接合菌的无性孢子。
6
1. 白锈菌 2. 霜霉菌 3-4. 白粉菌 5. 锈菌 6. 形成 于寄主细胞内的吸器
2.附着胞(appressorium)和侵染垫 (infection cushion) :菌物穿透植物表皮的的特 殊结构。这些结构的功能是借以分泌粘液,把菌 丝固定在寄主表面,同时产生入侵菌丝穿透寄主 细胞壁。其中附着胞是菌物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 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常分泌粘液而牢固地附 着在寄主表面,同时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 角质层、细胞壁和细胞膜。侵染垫是在寄主的表 面由许多菌丝交织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
(二)菌丝的细胞结构
菌物菌丝细胞结构示意图 1.泡囊 2. 核蛋白体 3.线粒体 4.泡囊产生系统 5. 膜边体 6. 细胞核 7. 细胞壁 8.内质网 9. 隔膜体 10.隔膜 11. 伏鲁宁体
伏鲁宁体(woronin body)(箭头处)
(三)菌丝的变态结构
菌物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 一些特殊变态类型。常见的主要有:
假菌核(pseudosclerotium), 由菌丝和寄主组织共同组成。
雷丸---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
菌核具有贮藏养分和渡过不良环境的 功能,是菌物越冬、越夏的休眠机构。遇 适宜环境时,菌核可萌发产生菌丝或其他 产孢组织(如子座等),但一般不直接形 成孢子。
2、子座(stroma) 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 的具有一定形状的结构,呈垫状、柱状、头状、 棍棒状等。单纯由菌物营养菌丝组成的称真子座 (eustroma),由营养菌丝和寄主组织结合组成 的 称 假 子 座 ( pseudostroma ) 。 子 座 成 熟 后 , 在 其内部或上部发育形成产生孢子的机构。子座既 是菌物的休眠机构,又是产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