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案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课题目标]:

1、了解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作用和原理。

2、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并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

[课题重点]: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课题难点]: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学习过程]:

活动一:了解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基本过程。

认真观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录象,总结实验的操作步骤。

活动二:学生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1.酵母菌的活化:1g干酵母+10mL蒸馏水→50mL烧杯→搅拌均匀→放置1h,使之活化。

2.配制CaCl2溶液:0.83gCaCl2+150mL蒸馏水→200mL烧杯→溶解备用。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0.7g海藻酸+10mL水→50mL烧杯→酒精灯微火(或间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化→蒸馏水定容到10mL(要补1mL左右的水)。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菌细胞混合: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酵母细胞液,搅拌

5.固定化酵母细胞:推注射器时,速度要恒定、缓慢。活动三:展示,评比所制作的凝胶珠。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制作的凝胶珠,比较凝胶珠的形状,颜色和多少。

活动四:总结、讨论、交流实验中的成败得失

1、凝胶珠质量从外型看哪种好?请展示你所做的凝胶珠,并作自我评价。

2.本实验中固定酵母细胞的技术所用的方法是哪一种?其中海藻酸钠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3.如果配置的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4.你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怎么解决的?

[课堂反馈]

1、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

A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 B 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容易与产物分离

C 可以反复利用D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2、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其原因是()

①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会破坏细胞的结构②细胞个大,酶分子很小

③细胞难于被吸附或结合,而酶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④包埋材料可使酶失去活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3、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

A原来的酵母已经死亡,加水使它重新成活

B缺水时酵母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加水使它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C酵母细胞的活化必须在无菌条件下

D 酵母细胞必须在一定的培养液或培养基中进行

4、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步骤不正确的是()

A 应使干酵母与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细胞的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C 向刚融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 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注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中有球形或椭球形的凝胶柱形成

5、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较慢,需要通过加热促进其溶解,采用的最好加热方法是()

A 快速加热

B 持续高温加热

C 小火间断加热

D 灼烧加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