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热工控制系统实验三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样本

热工控制系统实验三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样本

实验三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实验一、实验目1.理解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构造构成。

2.掌握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性能特点。

3.掌握串级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实验整定办法。

4.分析不同负荷下被控对象参数变化对控制系统控制品质影响。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以某300MW 机组配套锅炉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为例, 其原理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过热器过热器喷水减温器图3-1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原理构造图由上图, 可得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如下:扰动图3-2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主调节器在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调节器()1T W s 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 )调节器, 其传递函数为:()11111111111T d p i d i W s T s K K K s T s s δ⎛⎫=++=++ ⎪⎝⎭式中: ——主调节器比例系数( );1i K ——主调节器积分系数(1111i i K δ=);1d K ——主调节器微分系数(111d d K T δ=)。

● 副调节器在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中副调节器 采用比例(P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2221T p W s K δ==● 式中: ——副调节器比例系数( )。

● 导前区对象在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中导前区对象()2W s 在50%和100%负荷下 传递函数分别为:(1)50%负荷下导前区对象传递函数: ● (2)100%负荷下导前区对象传递函数: ● 惰性区对象在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中惰性区对象()1W s 在50%和100%负荷下 传递函数分别为:(1)50%负荷下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 (2)100%负荷下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三、实验环节1.在MATLAB 软件Simulink 工具箱中, 打开一种Simulink 控制系统仿真界面, 依照图3-2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建立仿真组态图如下:图3-3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组态图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模块建立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为三阶惯性环节, 在组态图中采用建立子模块方式建立惰性 区对象传递函数模块。

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单元机组的自动调节系统¾ ¾ ¾ ¾ ¾机组功率-转速调节系统汽温控制系统(过热、再热)水位控制系统(凝汽器、除氧器、汽包)燃烧控制系统(燃料、风量、炉膛压力及一、二次风配比控制)其它单回路控制系统第一部分汽温控制系统一、过热汽温控制系统1. 任务温度过高,可能造成过热器、蒸气管道和汽轮机的高压部分金属损坏;温度过低,会引起电厂热耗上升,并使汽轮机轴向推力增大造成推力轴承过载,还会引起汽轮机末级叶片蒸汽湿度增加,降低汽轮机内效率,加剧对叶片的腐蚀控制要求:最大控制偏差不超过±10℃,长期偏差不超过±5℃规定要求:2. 静态特性过热器的传热形式、结构、布置将直接影响其静态特性。

大容量锅炉一般采用对流过热器、辐射过热器和屏式过热器交替串连布置。

过热器出口温度对流式3. 动态特性蒸汽流量变化、热烟气的热量变化、减温水流量变化相同点:均为有迟延的惯性环节辐射式不同点:特性参数有较大区别蒸汽流量变化扰动下,汽温的迟延和惯性较小烟气扰动与蒸汽流量扰动相似,汽温反映较快减温水流量扰动由于管道较长,汽温反应较慢4. 控制方案串级控制导前微分控制过热器减温器出口温度TE4001TE4025末级过热器出口温度TE4024LDC指令过热器减温水阀控制逻辑静态特性:纯对流特性动态特性:更容易受负荷、燃烧工况等干扰的影响,温度变化幅度较大调节手段:烟气再循环、尾部烟道挡板、喷燃器摆角、喷水减温烟气再循环:尾部烟道烟气抽至炉膛底部,降低炉膛温度,减少炉膛的辐射传热,从而提高炉膛出口烟气的温度和流速。

使再热器的对流传热加强,达到调温的目的。

优点:反应灵敏,调温幅度大。

缺点:系统结构复杂尾部烟道挡板:尾部烟道被分割为两部分,主烟道中布置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中布置低温过热器,烟气挡板布置在温度较低的省煤器下面。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缺点:调温灵敏度差,幅度小,挡板开度与汽温不成线性关系。

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WT1S
1
1
时,1
21K
1
2.21K
;Ti1
T1K 1.2
WT1S
1
1
1
1 Ti1S
时,
(3)主、副回路投入后再作适当调整。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二)衰减曲线法
步骤与临界曲线法略同,不同之处要注意!
串级控制系统产生共振效应的条件是:
1.副回路的工作频率ω2接近于共振频率ω; 2.主回路的工作频率ω1接近于副回路的工作频率ω2,即 T1P≈3T2P 。
实际生产中,通常把两种过热器结合使用,对流方式下吸收 的热量比辐射方式下吸收的热量要多,因此综合而言,过热器出 口汽温是随流量D的增加而升高的。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动态特性 影响汽温变化的扰动因素很多,例如蒸汽负荷,烟气温度和
流速,给水温度,炉膛热负荷,送风量,给水母管压力和减温 水量。
归纳: 蒸汽流量,烟气传热量和减温水三个方面的扰动。 1)蒸汽流量扰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二)现场试验整定法
1、边界稳定法(临界曲线法) (1)先决定副调节器的比例带
主、副回路全部投入闭环,主调节器的参数设置:δ1置于较大位 置,Ti1=∞,Td1=0,副调节器的δ2 置于较大位置,且Ti2=∞,Td2=0, 而后便将副调节器的比例带由大往小调,使副回路产生不衰减振荡 (同时观察2),并记下此时的δ2K(临界比例带),T2K(振荡周 期),则副调节器的参数设置为:
2、锅炉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原理图
温度定值
主P调I1
副P调I2 执行器
内扰 阀门
θ2
减 导温前器区
过惰热性器区
θ1
变送器
变送器

利用DCS的过热汽温系统控制系统设计

利用DCS的过热汽温系统控制系统设计

利用DCS的过热汽温系统控制系统设计一、集散控制系统分析集散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统。

自70年代中期第一套集散控制系统问世以来,集散控制系统己经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仪表和控制工程师已经认识到集散控制系统必将成为过程工业自动控制的主流。

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性是它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己经使集散控制系统不仅主要用于分散控制,而且向着集成管理的方向发展。

系统的开放不仅使不同制造厂商的集散控制系统产品可以互相连接,而且使得它们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DCS集散式温度控制系统图二、DCS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调研(1)操作员站及工程师站:CPU PⅢ850以上内存128M以上硬盘40G以上软驱 1.44M以太网卡INTEL 100M×2块加密锁组态王加密锁鼠标轨迹球键盘工业薄膜键盘显示器21寸显示器分辨率1280×1024过程控制站:CPU PⅢ850以上内存128M以上硬盘40G以上电子盘8M以上软驱 1.44M以太网卡INTEL 100M×1块串行通讯卡485卡×1块(可选)(2)I/O站技术指标1)EF4000网络EF-4000网络是多主站、双冗余高速网络,通信波特率为312.5K和1.25M可编程;EF4000网络配合EF4000系列测控站(前端),可以完成工业现场各类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各类现场对象的控制任务。

EF4000网络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挂网主站数≤31挂网模块数≤100(不带网络中继器),最多240通讯速率 1.25MBPS和312.5KBPS可编程基本传输距离 1.2MBPS时≥500m,312.5KBPS时≥1600m允许中继级数≤4级双网冗余具备两个通信口互为冗余的功能网络通讯方式半双工同步传输介质聚乙稀双绞线网络隔离度≥500Vrms通信物理层全隔离、全浮空、平衡差动传输方式有效传输字节不小于34K字节/S(1.25MBPS通讯速率)2)通讯网卡主要技术参数型号EF-4000网络─ EF4001安装方式计算机PC总线扩展插槽插卡安装尺寸160×75mm宿主计算机具有AT插槽的IBM-PC及其兼容机I/O地址硬件任选100、120、140、160、180、1A0、1C0七种中断向量软件任意设定IRQ3、5、7、10、11、12、15或不使用耗电不大于1W工作方式连续可靠性指标MTBF80000Hr运行环境温度0~60C°,相对湿度≤80%3)模拟量输入前端模块型号EF4101输入通道数16路通道隔离电压400V(峰—峰值)网络隔离度≥500Vrms通道采样时间80mSA/D分辨率17位测量精度〈0.2%被测信号类型T/C、RTD、mV、mA4)模拟量输出前端模块型号EF4601输出通道数6路(全隔离)通道隔离电压500V网络隔离度≥500Vrms电压输出范围-10V ~ +10V电流输出范围0 ~ 20 mA控制精度0.2级5)数字量输入前端模块型号EF4201输入通道数28路通道隔离电压350V网络隔离度≥500Vrms计数速率≤500次/秒(低频通道)计数速率≤8000次/秒(高频通道)事件分辨率1mS(低频通道)计数长度24位(三字节)测频范围0 Hz ~ 8000 Hz(高频通道)6)数字量输出前端模块型号EF4203输出通道数16路(EF4203)通道隔离电压350V网络隔离度≥500Vrms结点开关电流≤100 mA结点开关电压≤350 V结点隔离电压≤350 V结点闭合时间≤0.6 mS结点断开时间≤0.15 ms7)执行器脉冲控制单元输出结点电压≤380 V输出结点电流≤5A系统网络采用国际上通用的Ethernet 网,通信速率为100Mbps,遵循IEEE 802.3协议。

热工控制系统第八章 汽温控制系统PPT课件

热工控制系统第八章 汽温控制系统PPT课件
输出对输入x1的传递函数:
W X 1 S x y 1 1 S S 1 W T 1 S W W T 1 T S 2 W S T W 2 D S 1 W S D W 1 D S 2 W S D 2 W m S 1 S W Z S
(8-2) (8-3)
对于一个定值系统,扰动造成的影响应该越小越好,而定值部分应尽量保持恒定,因
1 WB 1
W0(s)
θ2
γθ2
上图中对应的主回路广义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W T2
sW 2B
1
2
1T1isTds
则主回路广义调节器的等效比例带为:
2
2 1 1 2
此时主回路广义调节器中各参数可以通过试验得到的等效被
控对象W0(s)的输出端过热汽温θ2在减温水量WB扰动下的阶跃响 应曲线,按单回路控制系统整定方法进行计算:(P175表6-6)
(8-5)
则有:
W b 2SK zK T 2K fK 2 1 K T 2K fK 2K m 2K z
T 2 1 K T 2K fK 2K m 2K z S 1
令: K b 2 1 K K T z2 K K T 2 fK K 2 fK K m 2 2K z,T b 2 1 K T 2K T f2 K 2K m 2K z
Iθ 2 -
I 2 1 1
内回路
γθ2
W2(s) θ2
主回路原理方框图 如果主调节器为PID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WT2
s
1
2
1T1is
Tds
忽略导前区的惯性和迟延,则简化后导前区传递函数为:
W1
s
1
WB
1
1
此时主回路原理方框图可以简化为: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第一部分 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控制对象是指各种具体热工设备,例如热工过程中的各种热交换器,加热炉、锅炉、贮 液罐及流体输送设备等。

尽管它们的结构和生产过程的物理性质很不相同,从控制的观点来 看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控制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输 出信号通常是生产过程中要求控制的被调量;它的输入信号是引起被调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扰动作用和控制作用)。

对象的动态特性取决于它的内部过程的物理性质,设备的结构参数和运行条件等,原则 上可以用分析方法写出它的动态方程式。

但是由于一般热工对象内部过程的物理性质比较复 杂,加之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条件很难全面予以考虑,因此用分析方法并不容易得到动态 特性的精确数学表达式。

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运行条件下通过实验来获得对象的动态特性。

根据测定到的对象阶跃响应曲线,可以把它拟合成近似的传递函数,根据阶跃响应曲线 求近似传递函数有很多方法,采用的传递函数在形式上也是各式各样 有自平衡能力的高阶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无迟延一阶对象阶跃响应曲线选定的传递函数的形式为()()1NKW S T S =+即采用一个n 阶等容惯性环节来近似表征。

上式中有三个待定的参数:放大系数K ,时间常数T 和阶数n ,传递函数的放大系数K 的求取方法按前面求取公式确定。

(1)作稳态值的渐近线y(∞),则()()0Y Y K μ∞-=∆在试验获得的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得y(t 1)=0.4y(∞)及y(t 2)=0.8y(∞)时对应的时间 t 1、t 2 后,利用下式求阶数n :利用两点法公式可知(见《热工控制系统》谷俊杰,课本62 页公式):由曲线可知放大系数K ,利用两点法可确定t1,t2,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对象阶次和惯性时间。

21.07510.521T N T T *⎛⎫=+ ⎪-⎝⎭122.16T T T N +≈上式求得的n 值不是整数时,应选用与其最接近的整数。

660MW超临界机组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系统及运行调整

660MW超临界机组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系统及运行调整

660MW超临界机组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系统及运行调整摘要:大型火电站当中,一项较重要的运行调整就是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和调整。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对于火电机组热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障机组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到应有的利用,使发电效率大大提升。

因此在本文当中就将对某火力发电企业机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工作进行分析,将设计工作当中对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大延迟、大惯性以及时变性和非线性内在机理问题,进行攻克的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对过热蒸汽温度的运行调整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660MW;超临界机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调整1.前言浙能乐清一期2*660MW超临界机组,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Π型结构、露天布置燃煤锅炉。

DCS系统用的是北京ABB贝利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的Industrial IT Symphony 系统。

在本文当中,将主要对机组当中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进行研究,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主要存在大延迟,大惯性以及时变性和非线性内在机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运行调整分析。

2.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解析2.1工艺流程分析过热器喷水减温系统工艺流程:炉膛上部布置有前屏过热器和后屏过热器,水平烟道依次布置高温再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共有二级喷水减温器,将每一级减温器都进行左右两侧均匀布置。

在第一级减温器当中,主要是将减温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的入口处,该级减温器的喷口量达到了总设计喷水量的2/3,对第一级减温器进行控制的是两个喷嘴和调节阀门。

在第二级减温器当中,主要是将其设置在末级过热器的入口处,该级减热器喷水量达到了总设计排水量的1/3。

图一过热减温水DCS画面2.2过热汽温控制系统2.2.1减温控制系统在第一级减温控制系统(以此为例)当中,进行温度调节时的被调量是前屏过热器出口处的气温,同时该控制系统还能够保护屏式过热器的管壁不会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并与末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进行配合协同工作,保证整体控制系统温度得以调节。

串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串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名称:控制装置与仪表A(DCS部分)课程设计题目: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组态院系:自动化系班级:测控1201班学号:201202030102学生姓名:蔡文斌指导教师:翟永杰设计周数:一周成绩:日期:2015 年7月15日报告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1设计目的1.了解DCS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能根据应用目的,进行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组态、调试操作等工作。

2.以LN2000分散控制系统为平台,完成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组态。

3.进行DCS的调试工作。

1.2主要内容本设计分为组态设计和系统调试两个部分。

1.2.1组态设计(一)系统配置组态主要是指DCS中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控制站的主机系统配置信息及外设类型,I/O-卡件信息,电源布置,控制柜内安装接线等。

此部分内容作为了解内容,不进行具体组态。

(二)实时数据库组态数据库组态是系统组态中应尽早完成的工作,因为只有有了数据库,其他的组态工作(控制回路组态、画面组态等)才可以调试。

数据库组态一般通过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数据库中一个小的错误就会给运行带来极大的麻烦,如造成显示错误、操作不当甚至死机故障。

(三)控制算法组态控制算法组态指的是将系统设计时规定的模拟量控制、开关量控制等功能用DCS算法予以实现。

本设计以主汽温度串级控制策略为对象,并且模拟控制对象,构成闭环回路,完成这些控制算法的组态工作。

(四)操作员站显示画面组态运行人员主要通过操作员站画面来观察生产过程运行情况,并通过画面提供的软操作器来干预生产过程,因此画面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方便都会对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本设计要求设计关于主汽温控制的简单流程图画面、趋势画面、参数显示画面、操作画面,并把有关的动态点同控制算法连接起来。

(五)报警显示在数据库中进行温度报警值设置,在运行界面中显示报警窗口。

本设计要求能够模拟实现超温报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
控制对象是指各种具体热工设备,例如热工过程中的各种热交换器,加热炉、锅炉、贮 液罐及流体输送设备等。

尽管它们的结构和生产过程的物理性质很不相同,从控制的观点来 看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控制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输 出信号通常是生产过程中要求控制的被调量;它的输入信号是引起被调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扰动作用和控制作用)。

对象的动态特性取决于它的部过程的物理性质,设备的结构参数和运行条件等,原则 上可以用分析方法写出它的动态方程式。

但是由于一般热工对象部过程的物理性质比较复 杂,加之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条件很难全面予以考虑,因此用分析方法并不容易得到动态 特性的精确数学表达式。

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运行条件下通过实验来获得对象的动态特性。

根据测定到的对象阶跃响应曲线,可以把它拟合成近似的传递函数,根据阶跃响应曲线 求近似传递函数有很多方法,采用的传递函数在形式上也是各式各样 有自平衡能力的高阶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无迟延一阶对象阶跃响应曲线
选定的传递函数的形式为
()()
1N
K
W S TS =
+
即采用一个n 阶等容惯性环节来近似表征。

上式中有三个待定的参数:放大系数K ,时间常数T 和阶数n ,传递函数的放大系数K 的求取方法按前面求取公式确定。

(1)作稳态值的渐近线y(∞),则
()()
0Y Y K μ
∞-=

在试验获得的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得y(t 1)=0.4y(∞)及y(t 2)=0.8y(∞)时对应的时间 t 1、t 2 后,利用下式求阶数n :
利用两点法公式可知(见《热工控制系统》谷俊杰,课本62 页公式):由曲线可知放大
系数K,利用两点法可确定t1,t2,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对象阶次和惯性时间。

2
1.07510.521T N T T *⎛⎫
=+ ⎪-⎝⎭
122.16T T T N +≈
上式求得的n 值不是整数时,应选用与其最接近的整数。

某主汽温对象不同负荷下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动态特性如下:
37%: 导前区: 2
5.1
779551
S S -++ 惰性区: 87654
1.051
1052513693056791485283138501091836335285032463032785717119679S S S S S
-++++ 32
10135188895204601
S S S +++
对于上述特定负荷下主汽温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可以用两点法求上述主汽温 对象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形式为()()
1N
K
W S TS =+,利用Matlab 求取阶跃响应曲线,
然后利用两点法确定对象传递函数。

Matlab 应用如下所示:
利用两点法公式可知(见《热工控制系统》谷俊杰,课本62 页公式):由曲线可知放大 系数K=5.1,利用两点法可确定t1=38.1,t2=82.5,
2
1.07510.521T N T T *⎛⎫
=+ ⎪-⎝⎭
≈2 122.16T T T N +≈
≈27.9
()()
0Y Y K μ
∞-=
∆=5.1
即可根据阶跃响应曲线利用两点法确定其传递函数:
()()
2
5.1
27.91w s s =
+
惰性区:
同理可得:
K=1.051 t1=395 t2=582 N=8 T=56.5 ()()
8
1.051
56.51w s s =+
第二部分 单回路系统参数整定
利用第一部分建立的对象传递函数,进行参数整定。

为便于分析,可以采用第一部分建 立的主汽温对象的惰性区对象(为一多容惯性环节)进行参数整定。

本指导书以第一部分整定确定的对象()()
8
1.051
56.51w s s =
+为例,进行参数整定。

一、临界比例带法确定调节器参数
采用等幅振荡法通过试凑法逐步确定等幅振荡时比例调节器的比例增益,和计算确定的 调节器参数进行比较。

对于对象()()
8
1.051
56.51w s s =
+,计算确定8
1
1.051cos 8kp π=

⎫ ⎪


将计算确定的参数kp =1.793,投入系统运行,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In1 Out1 模块如下图得到:
仿真后系统输出为:
根据等幅振荡是比例增益和系统输出曲线确定的等幅振荡周期T=760,可以查表确定当系统衰
减率φ= 0.75时调节器参数kp=0.8538 ki=0.0019kd=97.3343
根据查表确定的调节器参数,投入闭环运行,观察运行效果:
第三部分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一、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本实验以某300MW 机组配套锅炉的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为例,其原理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图 3-1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原理结构图
由上图,可得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下:
图 3-2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在MATLAB 软件的Simulink 工具箱中,打开一个Simulink 控制系统仿真界面,根据图
3-2 所示的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建立仿真组态图如下,其中主汽温对象选取100%负荷下的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

图3-3 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组态图
上图中,惰性区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利用选中这六个模块后,选择右键Create Subsystem 即可创建对象,惰性区对象也可
用上图中六个模块表示。

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步骤如下:
1、首先整定回路,即副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将图3-3 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组态图中主回路反馈系数r1 设为0(即断开主回路
的反馈),同时令主调节器的比例系数1kp =1,积分系数1ki =0,微分系数1kd =0。

将阶跃信号输出模块(Step )的终值(Final value )设为过热蒸汽温度的稳态值535℃,仿真时间设为1000s ,逐渐增加副调节器的比例系数2kp ,在响应曲线显示器Scope1 中观察温度t2 的变化,使温度t2 尽快达到稳定,并尽量接近稳态值419.28℃,此时的比例系数2kp 即为副调节器的比例系数为4.4457。

根据副调节器参数,投入回路闭环运行,观察运行效果:
2、整定外回路,即主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将图3-3 所示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仿真组态图中主回路反馈系数r1 改为1(即将主 回路反馈投入),副调节器的比例系数2kp 保持上一步的整定参数不变,仿真时间设1000s , 逐渐增加主调节器的比例系数1kp ,在响应曲线显示器Scope 中观察温度t1 的变化,直至 响应曲线出现等幅振荡,记下此时的比例系数1kp =2.02,同时通过响应曲线可以确定振荡周期Tk =220 ,
1kp =2.02,振荡周期Tk =220
查表即可确定调节器参数值(见谷老师热工控制系统课本177 页表6-7)。

带入以下公式即可以计算主调节器的各参数: 主调节器比例系数11 2.1kp k δ=
=0.9667;积分系数:1
1 1.26ki Tk k δ==0.007323; 微分系数14Tk
Kdl k
δ==31.9007
3、完成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后,在1500s 时加入减温水扰动,即将阶跃信
号输出模块(Step1)的响应时间(Step time)设为1500,终值(Final value)设为2500,仿真后在响应曲线显示器Scope 中观察减温水量增加后对过热蒸汽温度t1 的影响。

观察运行效果:
第四部分某电厂热工系统SAMA图分析
对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SAMA图分析,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其结构简图。

如图所示:
. . . .
总结
通过对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到了过热汽温控制的原理以及相关设备的特点并且对系统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

再对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读图中,又对锅炉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有所掌握。

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单元机组协调控制,谷俊杰、学志、鲁许鳌[编],华北电力大学
[2]热工控制系统,谷俊杰、学志、朱予东、周俊霞 [编] ,华北电力大学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