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服药法
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法子午流注针法临床应用提要:人和一切生物都有生物节律,这是生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于自然界的一种表现,把这种现象称为“天人合一”。
研究生物节律与医学关系有重要意义,它将深刻改变现代医学的面貌。
而中医理论早就十分重视生物节律与医学的诊断和治疗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中医用干支记时的“子午流注”方法,来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以及作为治疗用药指导上。
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中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也叙述了这样观点:“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他同时叙述了六经病的生物节律现象:“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愈?……日中得病半夜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解也。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这样就为六经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
“子午流注”是根据《内经》中“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基础的,一昼夜,漏水下百刻,气行五十周于身,并根据人体12条经脉流注程序,以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将脏腑配合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上成为“子午流注法”,提出按时取穴治疗。
“子午流注”取穴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天干为取穴方法的“纳甲法”,另一种是以地支为取穴方法的“纳支法”。
中医常用的多为“纳支法”。
在“纳支法”理论中,十二经气血流注顺序如下:①肺:寅时(凌晨3-5时)②大肠:卯时(凌晨5-7时)③胃:辰时(7-9时)④脾:巳时(9-11时)⑤心:午时(11-13时)⑥小肠:未时(13-15时)⑦膀胱:申时(15-17时)⑧肾:酉时(17-18时)⑨心包:戌(19-21时)⑩三焦:亥时(21-23时)(11)胆:子时(23-凌晨1时)(12)肝:丑时(凌晨1-3时)。
子午流注

午时:11-----13点血瘀(脑干)---头痛,一丝一丝的痛(血过不去)滋肾阴:降虚热,因为肾通于脑(心脑血管)平肝火:肝主筋、管血管管壁(泻实火)头痛的解决方法:1、用麻醉法:去痛片(掩盖问题)痛是一种信息反馈(瘀)疼痛是对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酒是化瘀的,入血、吃药+少量酒,化瘀血,减少血管压力,疼痛也就减轻了喝酒后头疼:因为喝酒后加快血液循环,血流加速,如有瘀,血流相对受阻,使头疼加重2、酒前吃宝:减轻酒后头痛(平肝肝阴各---粒)因为酒前服宝后,可以把血管瘀处化(狭窄)开,减少酒后头痛。
酒后拉稀:脾虚、在酒前吃脾阳宝心阴虚:舌尖红、心急、烦、热一阵一阵心经不通:舌硬、紫色、歪(脑淤血中风的先兆)未时:13----15点小肠咳:小肠热,咳放矢气(实热)膀胱咳:膀胱热,咳放矢气(虚热—滋肾阴)病的本质在于寒热,因为人体的体温是比较衡温气血遇寒则凝,遇热则蒸。
百病在于瘀,瘀则病。
当小肠热时肠黏膜大量的水分蒸发,不能正常蠕动。
心:大脑、神经系统把握寒热主要在于心,因为心—大脑及神经系统,体温只是作为参考。
肺功能差时:到秋天最容易出现肠胃问题(相克)冷:穿多少衣服都冷(神经传导)----属寒升阳:太阳升为补,太阳落为泻参汤:早上喝补肾阳:为什么下午服,因为人过中午后比较热,这时候服相当于已经有基础,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如有些体质、补了容易上火(已成了虚不受补)、可以在卯时5—7点:肾阳宝(这时人体比较寒)一时冷一时热:属于寒一般放在卯时服面青白、舌白胖:虚热舌红、燥:阴虚内热冬天肾阳没补足--夏天转为热(寒火)--卯时当冬天肾阳补足了,热天就不热了。
阳气不升,浊气不降。
小孩:舌红、球便---小肠实热舌红、便不干、口疮---肾阴虚膀胱经:大概20%中老年妇女,大小便失禁小便失禁—膀胱松弛,当膀胱松弛了,其他脏腑也松弛了。
如胃下垂、子宫下垂等申时:15—17点怕冷—膀胱阳气不足引起膀胱松弛申初—肾阳宝怕热—由于热引起膀胱松弛申正—肾阴宝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心脏—居皇帝之位小孩:多动—睡觉盗汗,体内阴虚火旺,热到一定程度时,热把水带出体外,多动的小孩个子比较矮小。
子午流注——脏腑的时间分配(内附服药时间指导)

子午流注——脏腑的时间分配(内附服药时间指导)子午流注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子时(23:00~1:00):胆经的旺时。
胆贮藏和代谢胆汁,主决断。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对事物的判断并作出决定,是胆的功能。
如果遇事犹豫不决,那就是胆的功能障碍,胆气虚。
有时候碰上难以决断的事,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形容这种状况叫“绞尽脑汁”。
所以决断不是简单的事,是十分复杂的劳动过程,是耗能的,胆需要补充能量和进行修复,胆补充能量和修复的时间就是子时。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胆汁的代谢过程也是胆的修复过程。
胆的修复和胆汁的代谢必须在睡眠状态下完成,子时人应该处在睡眠状态。
如果子时不睡觉,会影响胆的修复和胆汁的代谢,长此以往,容易使胆的决断功能下降和胆汁的代谢不畅,导致判断能力下降,遇事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惊恐不安,并且容易患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丑时(1:00~3:00):肝经旺时。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藏血、主筋、肝经循阴器。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脏自身的修复和解毒功能主要是在丑时进行,也是睡眠状态下进行的。
所以养肝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丑时睡好觉,特别是春天的丑时对养肝尤为重要。
如果丑时不能睡觉,时间长了会影响肝脏自身的修复和其解毒功能,出现急躁易怒,或抑郁不舒,面色发青,男人出现阳痿。
更为严重的是,丑时不睡觉还可影响肝的免疫监视功能,容易患肿瘤。
《内经》认为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极”是什么呢?极者,乱也。
罢极就是平定暴乱,谁来平定暴乱呢,将军的职责就是带兵打仗,平定暴乱,人体的肝脏就是平定暴乱的将军。
子午流注开穴法

子午流注开穴法:十二经络流注时间凌晨3:00——5:00 (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容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者,应该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并且宜吃补肺饮食。
如:燕窝、银耳等。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应最强烈。
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早上5: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
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
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于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除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早上7:00——9:00(胃经,一定要吃早餐)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
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
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早上:9:00——11:00(脾经,禁食辛辣刺激)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巳时》气血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
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也要很小心。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
子午流注要法歌诀

子午流注手法操作流程

子午流注手法操作流程一、什么是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呢,就像是人体里的一个小时钟。
子午就是时间啦,流注呢就是气血在经络里流动灌注的意思。
人体的气血就按照这个特定的时间在经络里有规律地跑来跑去,就像小火车按照时刻表运行一样。
二、准备工作。
在做子午流注手法操作之前呀,咱们得先做好准备。
首先环境得舒服点,不能太吵啦,要是周围乱糟糟的,就像在菜市场里做操作一样,肯定不行。
然后呢,操作者自己得把双手洗干净呀,要是手脏兮兮的就去操作,那被操作的人肯定心里会犯嘀咕的。
还有哦,被操作的人也得放松下来,可以找个舒服的姿势躺着或者坐着,就像在享受一个超级舒服的小假期一样。
三、开始操作。
1. 找穴位。
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呢。
子午流注是根据时间来确定穴位的。
比如说,不同的时辰对应着不同的经络,那我们就得找到这个经络上合适的穴位。
这些穴位就像一个个小宝藏,藏在我们的身体里。
找穴位的时候要特别细心,可不能找错啦。
就像寻宝的时候要按照地图准确找到宝藏的位置一样。
一般我们可以用手指去按一按,哪里感觉有点酸胀或者不一样,可能就是穴位的所在之处啦。
2. 手法运用。
找到穴位之后就开始用手法啦。
可以用按法,就像轻轻给穴位一个小拥抱一样,力度要适中哦,不能太轻了,就像挠痒痒似的没效果,也不能太重了,不然穴位会疼得喊救命的。
还有揉法,就像在穴位上画小圈圈,慢慢地、温柔地画。
搓法也不错,就像给穴位搓搓背一样。
在操作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被操作人的表情,如果他皱着眉头,可能就是手法太重啦,如果他一脸轻松惬意,那就说明手法刚刚好呢。
3. 操作时间。
这个操作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呢。
不能太短了,就像蜻蜓点水一样肯定不行。
但也不能太长啦,不然穴位可能会累坏的。
一般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穴位的特点,操作个几分钟就比较合适啦。
四、操作后的注意事项。
操作完了可还没结束哦。
被操作的人这时候要休息一会儿,不能马上就蹦起来去做剧烈运动。
就像刚睡醒的小懒虫,得缓一缓。
操作者呢也要问问被操作的人感觉怎么样,要是有哪里不舒服的,得赶紧看看是怎么回事。
子午流注与择时服药护理论文

子午流注与择时服药护理论文近年来,子午流注与择时服药护理这两种新型的医疗方式备受关注。
两者的应用均在临床和护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疾病治疗和康复方面。
本文就子午流注和择时服药护理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一、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一种中药疗法,它是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相互的关系,通过穴位灸、推拿、按摩等手段进行治疗。
子午流注源于古代医学理论“人与天地同生共气”的思想,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使用自然力量来调节人体内部的平衡,促进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自我愈合能力。
目前,子午流注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各种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内分泌等疾病。
它相对于药物治疗来说,具有较少的副作用,有着疗效显著、疗程短、康复快等优点。
此外,子午流注对于一些重度患者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晚期癌症患者、终末期患者等等,由于药物治疗已经无效,子午流注可以发挥一定的理疗作用。
二、择时服药护理择时服药护理是指根据患者身体内部情况和用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点来进行药物的治疗。
择时服药护理是一种目前较为普及的治疗方式,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减少患者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目前,择时服药护理可以应用于大部分药物治疗中,包括感冒、糖尿病、高血压、抗生素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例如,患者在服用糖尿病药物前食用一些碳水化合物来提高胰岛素的释放,可以增强药效;而在服用降血压药或降血脂药时,可以选择晚上服用,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和血脂。
择时服药护理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在肝病、肺部疾病等治疗中,选择在患者身体内部药物代谢最为活跃的时间点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子午流注与择时服药护理的结合应用将子午流注与择时服药护理结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
例如,在慢性疾病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子午流注,同时控制患者用药的时间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在癌症康复中,可以使用子午流注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同时在患者用药期间选择择时服药护理,以降低治疗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子午流注时辰服药法治疗胃痛的疗效观察

2 6一
《 按 摩 与康 复 医 学 9 2 0 1 4 年第 5 卷第 1 2 期 C h i n e s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2 0 1 4 . V o 1 . 5 No . 1 2
X I E Z u - y L S U N Ha i — q i n g f L o n g c h u a n Ho s p i t a l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c i n e . L o n g c h u a n . G u a n g d o n g 5 1 7 3 0 o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e c t o f me d i c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Z i wu l i u z h u h o u r me r i d i a n t r e a t i n g s t o ma c h a c h e . Me t h o d s : 8 0 c a s e s o f s t o ma c h a c h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4 0 c a s e s 、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4 0 c a s e s ) . b o t h a d o p t e d t h e s a me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t r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午流注服药法
子午流注法包括按时针刺、按时辰服药等治法,根据子午流注学说,人体生理功能、脏腑活动有一定的时间节律性,这对指导临床用药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子午流注学说更是集中地反映了人体气血盛衰变化的规律。
如认为心脏功能午时(11~13时)最强,子时(23~1时)最弱;肾脏功能酉时(17~19时)最强,卯时(5~7时)最弱等等。
临床实践也证明,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而肾气虚弱的肾炎患者,以早晨(肾脏功能差)浮肿最明显,同“子午流注”论述相符合。
基于对人体内部活动节律性的认识,中医早就指出择时用药的重要性。
根据各个药物的药性特点,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给药时间,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给药时间同疗效高低及毒付反应的大小,自然会有很密切的关系。
即阳药用于阳长之时,阴药用于阴长之时,升药用于升时,降药用于降时。
凡是需要借助人体阳气,来扶正祛邪的,如扶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和血、消肿散结等方药,宜于早晨或上午服用。
凡是需要借阴气祛邪的,如滋阴补血、收敛固涩、镇静安神、定惊熄风、清热解毒等方药,宜于傍晚或午后服用。
临床上证明,哮喘病人发作前,寅时((3-5时)给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皮肤病的外用药晚上用药比白天用药疗效显著。
用滋阴药治失眠不寐,入夜一次服用效果佳,而如一般药物分早晚两次服,不但夜里睡不好,白天精神也不好。
服用解表药时如病情许可,可于中午以前阳分时间给予,顺应阳气浮升,有助药力驱邪除病。
而泻下药则遵“日晡人气收降”之论入夜睡前服用,药物的药性特点与人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相同步,就能获得药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对于某些疾病的用药常规(3-4次/日)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