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讲义的修复实例
某磷肥厂旧址污染场地修复案例分析

某磷肥厂旧址污染场地修复案例分析陆志家$张舒2(1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002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6)摘要:场地污染修复是将已经受污染的场地,采用相关的修复工艺,降低或去除受污染场地的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染场地再利用"因此,做好工业用地原址修复,为缓解用地矛盾、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某磷肥厂旧址场地为例,探讨了该类场地旧址修复的目标值确定和具体工艺实施过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污染场地;场地修复;污染防治引言根据生态环保部#以及江苏省的相关规定#工业污染场地污染修复是实现工业再开发利用的必要举y#只有做好工业场地的污染现状调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修复工艺,从而降低或去除受污染场地中的污染物浓度,消除污染场地的环境风险,实现场地后期的安全利用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叫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通过修复受污染工业场地,做好场地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针对不同污染物采取有效y施,降低土壤污染,从而实现工业企业异地搬迁后的场地再开发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修复场地污染情况某磷肥厂始建于1965年,建厂时主要生产的产品为磷肥、复混肥生产$1994年底增加生产间苯二酚的生产线$2002年由于经营亏损严重,工厂处于关闭状态$2013年对厂区建筑物进行拆除。
本地块场地调查采样共设置66个土壤样品采集点,共送检304个样品,本场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共分析了304个土壤样品pH、干重,6个不同层干重度等指标$干重平均值为81.3%,较湿润,土质类型多属于黏土。
土壤样品中检出的污染物有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氟化物和总石油#$其中检出的重金属有6种,分别为U、镉、铜、'、铅、锌;有机污染物有19种,分别为:苯、)、苯酚、*烯、菲、R、荧蔥、茁、苯并(-)蔥、•、苯并(6)荧蔥、苯并(k)荧R、苯并(-)茁、.并(1,2,3-cd)P、二苯并(a,h)蔥、苯并(g,h,i)/、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硝基苯、苯胺$超标的13种污染物超标倍数:苯的超标倍数在0.025-1.11之间,苯并(6)荧蔥的超标倍数为0.16,二苯并(a,h)蔥的超标倍数为2.2,苯并(-)茁的超标倍数为28.33-55.67,硝基苯的超标倍数在2.84-481.8之,苯胺的超标倍数 1.0,铜的超标倍数在0.47-4.53之间,'超标倍数为0.4,锌超标倍数在0.5-16.66之,铅超标倍数在0.37-12.23之,镉超标倍数在0.06-16.04之间,U超标倍数在0.21-131.5之间,氟化物超标倍数在0.08-129.9之$2修复目标值确定因场地未来规划,后期修复过程中涉及到土方开挖,且考虑到后期工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综合考虑各标准,该原磷肥厂原农药场地土壤及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修复目标值的比选见表1和表2$表1场地土壤修复目标值的比选单位;mg/kg 编号污染物(中文)综合控制值评价标准修复目标值苯0.00970.0640.064 2苯并(-)茁0.06360.0640.06363二苯并(a,h)恵0.06360.050.06364硝基苯0.80.990.85神0.36820206镉7.227.227.227苯胺0.239448铜1894004009锌75.750050010氟化物640650640表2场地地下水修复目标值的比选单位:!g/L 编号污染物(中文)综合控制值评价标准修复目标值1苯21.33021.32硝基苯6070.12607 3工程修复技术及实施工艺过程3.1场地内污染土壤清挖与运输在应用异位修复技术过程中,需要对污染土壤进行清挖运输$挖掘过程中,采用HDPE膜或防尘网覆盖。
污染场地修复解决方案(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领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大量土地受到污染。
污染场地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针对污染场地修复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一、污染场地修复概述1. 污染场地类型污染场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污染场地:包括化工厂、炼油厂、电镀厂等工业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处理、处置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2)农业污染场地:包括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农业污染物。
(3)城市污染场地:包括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城市基础设施产生的污染物。
(4)其他污染场地:包括土壤侵蚀、矿山开采、油罐泄漏等。
2. 污染场地修复目标污染场地修复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去除或降低污染物浓度,确保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恢复土地功能。
(3)消除污染源,防止污染物再次进入环境。
(4)提高公众对污染场地修复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污染场地修复解决方案1. 预处理阶段(1)调查评估:对污染场地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污染源、污染范围、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等。
(2)风险评估:根据调查结果,评估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修复方案设计:根据污染场地类型、污染程度和修复目标,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2. 主要修复技术(1)物理修复技术1)土壤置换:将受污染土壤挖除,用未受污染的土壤进行置换。
2)土壤固化/稳定化:将受污染土壤与固化/稳定化材料混合,提高土壤稳定性和污染物的吸附能力。
3)热处理:通过高温加热受污染土壤,使污染物挥发或分解。
(2)化学修复技术1)化学淋洗:利用化学药剂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淋洗出来。
2)化学氧化还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3)化学稳定化/固化:将污染物与稳定化/固化材料混合,提高污染物的稳定性和迁移性。
(3)生物修复技术1)植物修复:利用植物吸收、降解和转化污染物。
污染场地的修复实例课件(2024)

污染场地可能导致土壤功能退化 、地下水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 环境问题,同时可能通过食物链 等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5
修复目标与原则
2024/1/28
修复目标
污染场地的修复目标是将场地内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恢复场地的使 用功能,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修复原则
污染场地的修复应遵循科学性、经济性、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具体包括:科 学制定修复方案,合理选择修复技术;经济合理地确定修复目标和成本;确保修 复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保障修复过程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13
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
利用植物吸收、降解或转化土壤 中的污染物,适用于重金属和有
机物污染的场地。
微生物修复
通过添加特定微生物或提高土著 微生物活性,利用微生物降解土 壤中的污染物,适用于有机物污
染的场地。
生物通风
通过向污染土壤注入空气或氧气 ,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促进 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适用于挥发
绿地公园
通过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将污染场 地转变为城市绿地或生态公园,提供 休闲游憩场所。
2024/1/28
商业开发
在符合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将 修复后的场地用于商业开发,如购物 中心、办公区等。
公共设施
将修复后的场地用于建设学校、医院 、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服务周边社区 。
24
规划设计原则和要求
对分析结果进行整理,绘制污 染物浓度分布图、污染场地地
质剖面图等。
2024/1/28
8
评估指标及标准
评估指标
主要包括污染物种类、浓度、毒性、 迁移转化能力等。
评估标准
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土壤 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标准(试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等。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分类分析与案例分析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分类分析与案例分析污染场地主要包含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该区域遗留的污染物质;其界定要素为有害物质的浓度是否超过环境背景值,并对此空间或区域的人体安康及自然环境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近年来,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层出不穷,如何选择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是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关键环节,场地污染物的类别决定了采用的修复技术的选择。
因此,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开展系统分类,对于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修复过程中的技术选择非常必要。
针对污染场地治理,我国在场地修复管理和技术层面还相对缺陷,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发刚刚起步,且大多数属于理论研究,实际场地修复治理案例较少。
鉴于此,本文以某典型化工厂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为实例,介绍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过程以及修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期为该类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与应用提供参考。
1场地修复技术的分类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种类繁多,新型的修复技术不断出现。
对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开展分类,不仅有利于修复技术的识别与比较,而且有利于修复经验与修复技术的传播,也有利于在相似的污染场地上迅速开展修复活动。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定义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
修复技术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修复处理工程的位置可以分为原位修复技术与异位修复技术;根据修复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污染源修复技术和地下水修复技术;根据修复原理可分为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热处理技术、生物技术、自然衰减和其他技术等;根据修复方式可分为对污染源的处理技术和对污染源的封装技术;根据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运行和成本数据的充分性和可获得性,可分为成熟技术与创新技术。
下面依据修复原理对场地修复技术开展分类分析,如下表1所示。
2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的筛选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是场地监管中的重要环节,修复技术的适用性直接影响场地修复效果及费用。
确定最适修复技术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物特征、场地条件、修复费用及时间等多种因素。
每种修复技术都有各自的适用性及优缺点,修复技术选择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衡量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找出对于特定场地最适用的技术或技术组合。
美国经典案例分析——以土壤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染场地修复

美国经典案例分析——以土壤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染场地修复近年来,政府和民间均感受到了来自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壤污染趋向恶化的巨大压力。
然而,由于技术和人才储备的不足,法律及法规的缺失使得修复进度并不尽如人意。
更重要的是,目前估算出的全国土壤修复成本令人望而生畏,让人在思考如何才能以有限资源完成必需的修复之时,也增加了未来国家战略的不确定性。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三十多年来,大洋彼岸的美国在土壤修复领域,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土壤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研究其东北部老工业地带的相关案例,可为我们提供一窥其究竟的机会。
1860年,南北战争中北方工业集团的胜利,标志着战后数十年间美国经济腾飞的开端。
在这股工业化浪潮中,宾夕法尼亚州阿帕拉契山脉脚下的利哈依(Lehigh)河谷,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被彼时的锌金属巨头——新泽西锌公司选中,成为其在美国东部的锌金属冶炼、加工和物流中心,还于1898年为众多因该产业而聚集在一起的工人及家属建立起一个小镇,更以当时公司总裁的姓氏将小镇命名为帕尔默顿(Palmerton)。
其后数十年间,该工厂生意蒸蒸日上,小镇也日益繁荣,居民自出生到去世都享受着由公司提供的待遇和福利。
这一切,使帕尔默顿一度成为美国工业小镇的典范。
然而,世上不存在永久的理想中的乌托邦。
到20世纪中叶,帕尔默顿因多年的锌金属冶炼,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新泽西锌业公司多年倾倒的累计超过三千万吨的矿渣堆积成了占地数百英亩、高达数十米的矿渣山,并因长年雨水冲刷产生了高污染的渗滤液,严重影响附近河流与地下水;此外,因工厂烟囱经年累月排出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的粉尘,全镇表层土壤和地下水均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表1),附近三千英亩山地也因此几乎寸草不生;而植被缺失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又加剧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和对附近居民健康的威胁。
帕尔默顿地区惊人的环境污染随着1980年《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的出台,再也无法掩盖,其污染的严峻态势也终于大白天下。
土壤修复实例--工程案例 PPT..

1、生物通风处置工艺分析
(1)总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前处理
将清挖出石油烃污染土壤运送至污染 土壤暂存区,土壤首先经过筛分将粒径较 大的石块清除,再经过一定程度的破碎使 得土壤达到相应粒径要求。使用机具对土 壤进行混伴使其更加松散,同时加入一定 比例的有机肥,进行充分混合后,将土壤 导运至生物通风处理场地内。
1、场地清挖后验收监测情况
(4)验收监测点位布设及监测项目(略)
(5)评价方法
检测方法参照《展鉴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HJ350-2007) 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 所列分析方法。
本次评估采用单因子评价法,通过计算监测因子的单项标 准指数,确定污染状况。
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区域:原厂222车间表处理生产线、 226车间电泳涂漆生产线;
主要的总石油烃污染:原厂零部件机加厂房。
污染范围:
总计9225平方米,污染深度为0.5M-1M,污染土
壤总量9075方。
重金属污染范围:7025平方米,污染土壤总量 6875方;
总石油烃污染范围:2200平方米,污染总量2200 方。
检测分析方法设备一览表
1、场地清挖后验收监测情况
(3)验收监测标准
根据《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50-2007)将土地利用类型分 为两类:
Ⅰ类主要为土壤直接暴露于人体,可能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的土地利
用类型。
Ⅱ类主要为除Ⅰ类以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如场馆用地、绿化用地、商
业用地、公共市政用地等。
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各样品污染物浓 度均低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350-2007)中A级标准限值,单因子污染指 数也均小于1,说明场地污染土壤已清运到位。
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与案例分析

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与案例分析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潜力。
一、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概述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进行恢复和修复的一系列技术方法。
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和修复目标,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可以分为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多种方法。
1.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生物反应,通过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典型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等。
例如,植物修复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和转化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修复则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生态修复通过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自然界的自净能力。
2.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去除污染物或改变其分布状态的技术方法。
例如,吸附、吸附剂浸泡、过滤和薄膜分离等技术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而电渗透、超滤和气体吸附等方法则可以去除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污染物。
3.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改变污染物的性质,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絮凝、沉淀和氧化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
二、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1. 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案例: 铬是一种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山东某工业区土壤中铬的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使用植物修复技术,选择了铬耐受性较强的植物进行种植,如苦草、泽兰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修复,结果显示植物生长良好且吸收了大量的铬,土壤中铬的含量得到有效降低。
上海某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例及探索

林姝灿,等:上海某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例及探索
·157·
上海某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例及探索
林姝灿1,宋立杰2,3,诸 毅2,3,安 淼2,3,戴世金1,赵由才1
(1.同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2.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2; 3.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232)
育,降低产量和品质,二则最终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 杂,面对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其污染对后期土地新的利用建
身体中危害人类的健康。各种重金属中毒的案例比比皆是,需 要引起社会各 界 关 注 [2]。富 集 在 人 体 内 的 重 金 属 同 样 的 概 率
设,影响严重。尤其 土 壤 中 铜 和 铬 的 含 量 均 超 过 国 家 标 准,为 保证后期 工 程 的 正 常 施 工 和 进 行,对 该 地 区 土 壤 进 行 修 复
·158·
山 东 化 工 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18年第 47卷
重金属
表 2 含金属铜污染土壤其浸出浓度(附对应标准)
富集在土壤动物的体内,危害土壤动物多样性,造成常见群落 工程。
和优势群落的减 少,降 低 土 壤 生 态 作 用,使 其 陷 入 恶 化 加 剧 的 死循环[3]。
除此之外,重金属污染也对应用于工程方面的土壤有所影
1 铬和铜重金属污染土壤工程 1.1 待修复土壤背景值
表 1 铬高污染土壤金属含量及其浸出浓度(附对应标准)
重金属
总量 /(mg·kg-1) 浸出浓度 /(mg·L-1)
我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 /(mg·L-1)
总铬
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