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控制器

合集下载

三环式偏振控制器原理

三环式偏振控制器原理

三环式偏振控制器原理
三环式偏振控制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它能够控制电磁波的偏振方向。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三个环的反射,使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

这三个环分别是偏振器、衰减器和旋转器。

偏振器的作用是使光线只能通过一个方向,其他方向的光线被过滤掉。

衰减器的作用是控制光线的强度,使其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旋转器的作用是旋转光线的偏振方向,从而实现对偏振方向的控制。

三环式偏振控制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其原理简单易懂,而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光学控制设备。

- 1 -。

偏振控制器

偏振控制器

偏振控制器谁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一下偏振控制器的原理?我的理解是通过某种方式使o光e 光产生延迟,然后耦合,o光和e光的偏振态一叠加就会出现不同的偏振态。

不知道对不对。

偏振控制器会不会改变光的强度?1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kangx at 2011-10-18 1020:谁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一下偏振控制器的原理?我的理解是通过某种方式使o光e 光产生延迟,然后耦合,o光和e光的偏振态一叠加就会出现不同的偏振态。

不知道对不对。

偏振控制器会不会改变光的强度?贡献一个我的关于偏振光的讲义。

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第五页第六页第七页第八页第九页第十页第十一页第十二页第十三页第十四页第十五页第十六页第十七页第十八页第十九页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完)1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kangx at 2011-10-18 1020:谁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一下偏振控制器的原理?我的理解是通过某种方式使o光e 光产生延迟,然后耦合,o光和e光的偏振态一叠加就会出现不同的偏振态。

不知道对不对。

偏振控制器会不会改变光的强度?用某种方法产生双折射,在两个正交方向产生相位差,可以制成偏振控制器的一个波片。

目前光纤通信中最常用的方法如光纤弯曲(将光纤绕在圆形轴上,串行做上三个,1/4+1/2+1/4,制成手动偏振控制器)、光纤挤压(用压电陶瓷挤压,可以制成电压控制相位偏振控制器)、晶体电光效应(利用电光效应,电压控制)。

相位延迟器理论上不会有能量损失。

当然一般偏振控制器有插入损耗(接头引起)。

摘自:小木虫 /html/201110/3713115.html11。

4.7 偏振控制器

4.7 偏振控制器

C点
E 2
cos2 " sin 2 "
sin 2 " -cos2 "
a b

a a
cos2 "+b sin 2 " sin 2 "b cos2 "
倾角=a
rc
ta
naacsions22
"b cos "+b sin
2 " 2 "
Copyright Wang Yan
在 XOY中,椭圆偏振光的方位角为=0为正椭圆
写成矩阵为 [Ein]
a jb
在XOY中
2.将1/4波片的快轴转到X方向
J1/4

10 0 -j
B点
E1=J1/4 Ein =10
0 -j

a b

ba

Copyright Wang Yan
3
r2
0.25k 0n ( P11 P12)( a ) (1 )
=0.273n3r 2
R2 0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1-6 2020/1/1
Wang Yan
Copyright Wang Ya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1-5 2020/1/1
根据假定的值可求出所要求的/2波片快轴的方位角“
二.光纤型偏振器
对单模光纤偏振控制器,两波片皆用光纤线圈做成。两光纤线 圈FC1和FC2串接,FC1相当于/2相位延迟器,FC2相当于相位延 迟器,他们可以绕轴转动。光纤延迟器是应用弯曲光纤形成的弹光 效应所产生的县双折射构成半径为r的单模光纤绕成曲率半径为R的 光纤线圈,其双折射率为

Agilent 8169A偏振控制器

Agilent 8169A偏振控制器
y
Ae
A Ao
x
λ

线偏振光
d
光轴
• 8169A
8169A
8164A
• 8169A前面板Fra bibliotek功能键显示屏
调节旋钮 方向键
数字键盘
电源开关
软键
I/O端口
• 8169A局部细节
8169A
8164A
• 8169A的原理
8169A属于波片型偏振控制器,通过调节波片来选择不同的偏振态。 8169A = 偏振片 + ¼波片+ ½波片(相互独立)
E

非偏振光
• 偏振片
有些晶体对不同方向的电磁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当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 这类晶体的光轴平行时,被吸收得较少,光可以较多地通过;当入射光的偏振 方向和光轴垂直时,被吸收得较多,光通过得较少。这种性质称为二向色性, 偏振片就是利用这种特性工作的,而且它的二向色性很强,即只允许某一偏振 方向的光通过,这个方向称为偏振片的透振方向。
8169a不能用于测量1310波段?8169a的规格偏振片对不同波段的消光比ilwdl旋转复位精度分辨率dac建立时间设定调整稳定可存储状态数保存调用重复性保存调用重复性扫描速度档位最大转速rl最大输入光功率工作电压电流重量和尺寸?8169a的基本操作1输入可通过数字键方向键调节旋钮输入数据选中需要编辑的参数高亮显示输入一个新的值数字上下旋钮enter
椭圆偏振光
(b)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分解出来的两个线偏振光的区别:
圆 振幅相等、相位差±Pi/2;
椭圆 a.振幅相等、相位差不等,且不等于±Pi/2 ;b.振幅不等、相位差相等。
非偏振光(自然光) 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是复色光,可以看作是无数单色光的总和,它包含了各种方向的偏振光, 而且各个方向的振幅都相等,宏观上没有任何偏向性。

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原理

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原理

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原理
光纤偏振控制器是一种光学器件,通过调节光纤中的偏振状态来控制
光信号的传输和调制。

它是光纤光学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光
通信、光传感、光调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偏振现象和波导
的作用。

在光纤中,光的偏振状态可以分为两种,即水平和竖直偏振。

而波导则可以将光分为两个不同方向的偏振光。

因此,通过波导的调控,可以控制光的偏振状态。

光纤偏振控制器一般包含一个波导和一个电极。

当电极中施加电场时,波导的折射率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光沿着波导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发
生变化。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光的偏振状态的控制,包括将水平偏振光
转换为竖直偏振光,将竖直偏振光转换为水平偏振光,以及将任意偏
振光转换为特定的偏振光等。

值得注意的是,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与波长有关,因为电极施
加的电场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变化不同,因此波导的调控效果也
会不同。

总之,光纤偏振控制器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它通过调节光纤中的偏振状态来实现对光信号的传输和调制。

其原理基于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偏振现象和波导的作用,利用波导的调控能力来实现对光的偏振状态的控制。

这种技术在光通信、光传感、光调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环偏振控制器使用方法

三环偏振控制器使用方法

三环偏振控制器使用方法
三环偏振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调节和控制光信号的设备,用于调节光的偏振状态。

下面是三环偏振控制器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将三环偏振控制器连接到电源,并将输入光源接入控制器的输入端口。

2. 调节基准偏振:打开控制器,将其调节到基准偏振状态。

基准偏振状态是指没有加入任何光信号时的偏振状态。

3. 输入信号检测:将需要调节的光信号输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口,并通过控制器的显示屏或其他测量设备来检测输入信号的偏振状态。

4. 调节:根据检测到的偏振状态,通过旋转控制器上的调节钮,调节控制器的输出信号。

调节过程中,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实时监测输出信号的偏振状态,直到达到所需的偏振状态。

5. 稳定:在调节到所需偏振状态后,等待一段时间使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稳定。

在此过程中,可以保持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并持续检测输出信号的偏振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的三环偏振控制器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因此在使用前应参考设备的使用手册,了解具体的操作和调节步骤。

光偏振器的原理

光偏振器的原理光的偏振原理就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自然光在各个方向都振动)。

当自然光经过一个偏振片(只允许某个方向振动的光通过)后,就变成了偏振光。

若再遇到一个振动方向相同的偏振片,该偏振光可以完全通过。

光的偏振原理?指光的振幅的方向有一定的偏斜性。

当一束光照射到一个偏振物体时,光线经过物体会产生一定的偏振效应,这就是偏振原理。

偏振物体的分子在接收到光的时候,会把光的振幅方向偏向一个特定的方向,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

由于光的偏振方向受外界影响,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改变光的振幅方向。

偏振原理:偏振光就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自然光在各个方向都振动)。

当自然光经过一个偏振片(只允许某个方向振动的光通过)后,就变成了偏振光。

若再遇到一个振动方向相同的偏振片,该偏振光可以完全通过。

旋转第二个偏振片,通过光的强度就会减少,当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光全部被阻挡。

这就是偏振现象。

光偏振控制器应用于光信号偏振特性分析的仪器当偏振光在具有双折射性质的介质中传输时,由于o光和e光的传输速度不同,引起一光线相对另一光线产生相位推迟,从而引起光的偏振态发生改变。

光偏振控制器就是利用此理论研制而成的。

基本原理当单色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的界面折射时,折射光线只有一束,且遵循折射定律。

但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某些晶体时,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有些晶体能使一条单色的入射光线分成两条折射的光线。

在这两条折射光线中,一条折射光线遵循熟知的折射定律,称为寻常光或o 光;另一条当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为零时也存在,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余弦之比不是常数,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一般不在同一面内,它不遵循折射定律,称之为非常光或e光。

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

对于某些各向异性物质云母、方解石等,双折射是其本身固有的,称为永久性双折射物质。

对于这些物质,在自然条件下,不需要任何外界场(如电场、压力或磁场)的作用,就可改变光的偏振态,波片型偏振控制和光纤环型偏振控制器就属于此类。

偏振控制器

对于光纤环形偏振控制器,22R r N m παλ=⋅定量地表示所设计光纤圈与光纤结构参数的关系。

上式中,()()311120.251n P P v α=-+, 对二氧化硅作纤芯和包层的单模光纤,0.133α= 对应等效4λ波片m=4,取N=2;等2λ波片m=2,取N=4,这样两者具有相同的弯曲半径。

将光纤中传输的波长 1.55m λμ=,普通单模光纤包层直径2125r m μ=代入,算得16.85R mm =。

将光纤按严格的工艺缠绕在直径为33.7mm 的鼓轮周向槽中,每个光纤圈即可等效为光学波片的作用。

电缆桥架的革命——谈综合布线工程中开放式桥架的运用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运营商们正在不断地提高 WDM 系统中单信道的传输速率,以满足人们对通信带宽的需求。

目前,单波长传输速率为 10Gb/s 的 WDM 系统正在建设使用中,而传输速率为 40Gb/s 的 WDM 系统也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传输速率提高的同时,通信系统对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 PMD )、电光调制器中的偏振相关调制( PDM ),以及光放大器中的偏振相关增益( PDG )等一系列由偏振引起的损害也越来越敏感 1 。

这些损害主要是由光纤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在理想化的光纤中,传输光的偏振态( SOP )不会发生变化,这些由偏振效应引起的损害也很容易消除。

而在实际使用的标准通信光纤中,传输光的偏振态是沿光纤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普通光纤的输出光为椭圆偏振光,椭圆度不断变化,主轴相对于参考方向成任意角度),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光纤中由热应力、机械应力以及纤芯的不规则性等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双折射。

更糟糕的是,光纤中的双折射效应是随温度、压力、应力以及其它环境因素不断变化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偏振相关损害的不可预知性。

由于偏振相关损害是随时间变化的,消除他们的方法必须是动态的、可适应随机变化的。

动态偏振控制用于 PMD 补偿的动态偏振控制器是克服这些损害的最重要的器件,它能够将任意给定的偏振态转变为任何希望得到的偏振态。

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光纤偏振控制器这个超有趣的东西。

你知道光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它在光纤里跑的时候呢,还有偏振这么个特性。

这偏振啊,就好比光有自己独特的“姿势”。

而光纤偏振控制器呢,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指挥家,能让光按照它想要的偏振状态来“跳舞”。

还有一种是利用光纤的挤压或者弯曲来控制偏振的方法哦。

你看,光纤本来是好好地让光在里面传播的。

但是当我们轻轻地挤压它或者把它弯一下的时候,光的偏振状态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这就像是你轻轻地推了一下正在走路的小光精灵,它就改变了自己走路的姿势呢。

不过这种挤压和弯曲可是很有讲究的,不能太用力啦,不然光可能就会受到不好的影响,就像你要是用力过猛推小朋友,小朋友可能就会摔倒一样。

从更微观的角度来说,光纤偏振控制器改变的是光的电场矢量的方向。

光的电场矢量就像是光的小尾巴,这个小尾巴的方向决定了光的偏振状态。

当光纤偏振控制器开始工作的时候,它就像一个巧手的工匠,精心地调整这个小尾巴的方向。

它通过那些巧妙的手段,比如波片的相位延迟,或者光纤的应力变化,来让这个电场矢量乖乖地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去。

在实际的应用中,光纤偏振控制器可太重要啦。

比如说在光纤通信里,我们希望光能够以特定的偏振状态来传输信号。

如果偏振状态乱了,就像你说话的时候突然声音变得乱七八糟一样,信号就会受到干扰。

而光纤偏振控制器就能保证光的偏振状态是正确的,这样我们就能顺畅地传输信息啦。

再比如说在一些光学传感器里,特定的偏振状态对于准确地探测一些物理量也是非常关键的。

光纤偏振控制器就像一个忠诚的小卫士,确保光的偏振状态是最适合探测的。

你看,光纤偏振控制器是不是超级有趣呀?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光纤世界里的小魔法师,悄悄地改变着光的偏振状态,为我们的现代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

多功能偏振态控制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多功能偏振态控制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前言多功能偏振态控制器是一种用于实现光学器件偏振态的精确控制与调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光学测试、测量、控制等领域。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本文旨在提供相关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1 电源接线•请先确认本设备标准电压再进行电源接线。

•在使用电源插头和插口并接好电缆后,必须有一人持续监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发现电源接线、电源线、插座等存在问题或疑问请及时联系售后服务。

2.2 设备放置•请在平稳的桌面或安全支架上放置设备。

•在放置设备的过程中,不得碰触设备上及电缆、插头等部位,同时保持设备的平衡。

•确保设备周边没有堆积物、易燃物等危险物品,请勿靠近火源及其他危险源,在放置设备的过程中,保持充足的通风。

2.3 设备开机•在开机前,请先确认电源线、设备插头等部位是否正常,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确认设备正常后,开机前请先读取设备开机顺序,按照要求开机。

•开机时,避免在设备周围站立,确保自己的安全2.4 操作防范•在操作设备前,请确认所需要进行的操作,确保操作合法,操作前务必先确认有资格授权操作。

•在操作设备时,禁止将手插入设备内部,不得伸入滚筒故障判断位置或其它危险位置,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应保持集中注意,严禁玩乐或闲聊,以免发生操作失误。

2.5 关机操作•关机时,应按设备要求先确定操作顺序。

•在设备关闭时,切勿强制关闭,应等到设备正常关闭后再切断电源。

•安装、调试及保养设备必须关闭设备电源,避免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发生危险,确保设备安全。

2.6 设备维修•在进行设备维护、维修期间,必须切断设备电源。

•在维修设备时,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注意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维修设备时,必须采用原材料、原厂配件及设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3. 设备保养规程•设备使用前,应先进行设备清洁。

•设备清洁过程中,应适当清洗滚筒、换向轮、刮板、导向轮,同时要注意滚筒等附件使用寿命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振控制器对于光纤环形偏振控制器,22R r N m παλ=⋅定量地表示所设计光纤圈与光纤结构参数的关系。

上式中,()()311120.251n P P v α=-+, 对二氧化硅作纤芯和包层的单模光纤,0.133α= 对应等效4λ波片m=4,取N=2;等2λ波片m=2,取N=4,这样两者具有相同的弯曲半径。

将光纤中传输的波长 1.55m λμ=,普通单模光纤包层直径2125r m μ=代入,算得16.85R mm =。

将光纤按严格的工艺缠绕在直径为33.7mm 的鼓轮周向槽中,每个光纤圈即可等效为光学波片的作用。

电缆桥架的革命——谈综合布线工程中开放式桥架的运用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运营商们正在不断地提高 WDM 系统中单信道的传输速率,以满足人们对通信带宽的需求。

目前,单波长传输速率为 10Gb/s 的 WDM 系统正在建设使用中,而传输速率为 40Gb/s 的 WDM 系统也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传输速率提高的同时,通信系统对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 PMD )、电光调制器中的偏振相关调制( PDM ),以及光放大器中的偏振相关增益( PDG )等一系列由偏振引起的损害也越来越敏感 1 。

这些损害主要是由光纤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在理想化的光纤中,传输光的偏振态( SOP )不会发生变化,这些由偏振效应引起的损害也很容易消除。

而在实际使用的标准通信光纤中,传输光的偏振态是沿光纤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普通光纤的输出光为椭圆偏振光,椭圆度不断变化,主轴相对于参考方向成任意角度),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光纤中由热应力、机械应力以及纤芯的不规则性等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双折射。

更糟糕的是,光纤中的双折射效应是随温度、压力、应力以及其它环境因素不断变化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偏振相关损害的不可预知性。

由于偏振相关损害是随时间变化的,消除他们的方法必须是动态的、可适应随机变化的。

动态偏振控制用于 PMD 补偿的动态偏振控制器是克服这些损害的最重要的器件,它能够将任意给定的偏振态转变为任何希望得到的偏振态。

除了插入损耗低、回波损耗高等优点外,理想的动态偏振控制器还应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能参数:1 、高响应速度是对快速变化的偏振态进行跟踪的必备要素。

外界环境会对已铺设的光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火车经过时的振动对沿铁路铺设的光缆、海浪拍击对海底光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光缆中传输光的偏振状态发生快速变化。

目前,使用 PMD 记录仪现场测量,已经可以观测到量级为几个毫秒的快速起伏变化。

因此,用于 PMD 补偿的动态偏振控制器的响应时间必需小于1ms。

在实际应用中,动态偏振控制器的响应时间要求小于100μs 。

2 、启动损耗,它量度了启动偏振控制器时所引入的插入损耗,定义为在所有可能的启动条件下最大插入损耗和最小插入损耗的差值。

由于所有偏振相关损害的补偿机制都是利用反馈信号来激活偏振控制器进行动态偏振控制的,所以,控制器启动时所产生的损耗和波动都可能会使反馈信号产生错误,从而直接导致仪器的性能下降。

另外,在使用偏振控制器进行 PDL 测量的仪器中,启动损耗还会限制仪器测量的分辨率和准确度。

类似的,偏振控制器自身的 PDL 也会使反馈信号产生错误,使补偿的软件、硬件设计变得非常复杂。

3、宽工作带宽对密集波分复用( DWDM )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足够宽的工作带宽可以使偏振控制器在不同信道具有相同的工作性能,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系统的设计,降低系统成本,而且使系统带宽扩展成为可能。

4、偏振控制器的无中断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

因为,在对光网络中,任何偏振状态的重置都可能引起不可预料的信号中断。

目前,商用的偏振控制器根据其技术原理可分为三类:一种是由多个延迟固定、方位角可变的波片组成的;另一种由单个延迟可调、方位角可变的波片组成;还有一种由多个方位角固定、延迟可调的波片组成。

其中,基于固定延迟波片的偏振控制器是波长敏感的,依靠机械旋转来调节波片的偏振控制器调节速度非常慢,除了这些固有的限制外,以上三种方法原则上都是可行的,但具体的实现手段将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成本和可靠性。

图 1 是一个典型的偏振控制器的结构图,它由三个可旋转的波片组成,一个λ /2 ( HWP )波片处于两个λ /4 ( QWP )波片中间,每个波片都可沿着光轴相对于其它波片自由转动。

第一个λ /4 波片的作用是将任意输入偏振光转变为线偏振光,然后λ /2 波片将此线偏振光旋转到任一希望得到的偏振方向,于是第二个λ /4 波片就能将该偏振光转变为任何希望得到的输出偏振态。

在这种实现方法中,波片的延迟是固定的,但波片的相对角度是可变的。

虽然,这种方法应用在商用化的产品中已经颇见成效,但这项技术毕竟存在很多缺点。

首先,光线的准直、对轴、聚焦不仅费时,而且耗费众多劳力。

其次,波片、微透镜等元件都价格不菲,并且需要镀增透膜、抛磨斜角以减少背向反射。

再次,由于不可避免的要将光从一根光纤中耦合输出,然后再将其聚焦进入另一根光纤,以至于插入损耗大。

而且,波片本身就对波长敏感(任何分数波片的确定都是针对某个固定波长的),从而使得此种偏振控制器也对波长敏感。

最后,使用电动机或其它机械器件旋转波片,都会限制偏振控制器的控制速度。

其它选择方案基于相同原理的全光纤偏振控制器(如图 1b 所示)即可以减少插入损耗,又可以降低成本。

在这种装置中,三个光纤线圈取代了自由空间的延迟波片,线圈弯曲产生的应力,可以产生与线圈直径平方成反比的双折射效应。

调节光纤线圈的直径和圈数即可得到任何希望得到的全光纤波片。

尽管插入损耗和生产成本都有所降低,这种偏振控制器仍然未能消除对波长敏感和控制速度慢的缺点。

而且为了减少由光纤弯曲引入的插入损耗,光纤线圈必须具有很大的直径,使得这种偏振控制器的体积通常会很大。

因此,这种“米老鼠耳朵”形状的偏振控制器主要局限在实验室中使用。

速度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机械旋转波片难以满足在调节速度方面的要求。

因此,人们开始开发基于 LiNbO 3 材料的快速偏振控制器(如图 1c 所示)。

这种偏振控制器由三个波导结构组成,其中两个波导用来充当λ /4 波片,另一个用来充当λ /2 波片。

不再需要旋转波片,两个控制电压和光电效应即可决定各波片的相对取向(等效光轴的方向)。

选取合适的电压即可实现每个波片取向的无限制旋转。

下面,举例说明这三个波片的控制电压:其中,α , β , γ 是三个不断调整的参数以确定与之对应的波片的取向, V a 到 V i 是九个预先设定的电压参数。

但不幸的是,用这种方法提高速度的代价是网络应用所不能接受的。

它的主要缺点是:高插入损耗(~ 3dB )、高偏振相关损耗(~ 0.2dB )、高启动损耗(~ 0.15dB )以及昂贵的价格。

并且,这种装置至少有九个参数需要优化,不仅使用复杂而且造价高。

一种替代的方法就是 Babinet-Soleil 补偿器,它可以将任意输入的偏振态转变为任何希望得到的输出偏振态。

这种装置的核心器件是一个由两个楔形双折射晶体组成的复合波片(如图 2a 所示)。

波片厚度(对应于总延迟)的变化可以通过两块晶体的相对滑动来实现;同时,复合波片的取向可以绕光轴旋转。

与前面提到的装置(图 1a )相比,这种装置具有对波长不敏感的优点,因为它可以实现任何波长的精确延迟。

但这种装置具有成本高、插入损耗高、调节速度慢等缺点。

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损耗,一种商标为 PolaRITE 的全光纤偏振控制器(如图 2b 所示)在 1996 年被开发出来。

这种偏振控制器基于与 Babinet-Soleil 补偿器相同的原理,由一个可绕光纤旋转的光纤挤压器组成。

对光纤施予压力以产生一个线性的双折射,等效产生一个延迟随压力变化的全光纤波片。

这样仅仅通过简单的挤压和旋转操作就可由任意输入偏振态产生任何希望得到的输出偏振态。

这种装置不仅插入损耗低、成本低,而且与“米老鼠耳朵”形状的偏振控制器相比,它还具有体积小、对波长不敏感的优点。

这些优点使得此种偏振控制器有益于集成到 WDM 模块中使用。

但是,与依靠机械旋转的偏振控制器相同,这种器件的调节速度非常慢,以至于无法应用于光纤网络的 PMD 补偿。

偏振控制器还可以使用几个取向成 45 o角的自由空间波片来实现(如图 3a 所示)。

每个波片的延迟随加载的电压变化;波片的取向固定。

这种可变延迟波片可由液晶、电光晶体或电光陶瓷等材料制成。

采用液晶材料的缺点是调节速度慢,而电光晶体一般需要极高的工作电压。

这种类型的偏振控制器一般具有插入损耗高、成本高、以及由增透膜和微透镜造成的工作带宽窄等缺点。

全光纤解决方案一种与图 3a 所示装置具有相同工作原理的全光纤偏振控制器(如图 3b 所示)可以解决插入损耗高和成本高的问题。

波片的延迟随光纤挤压器施加的压力而变化。

这种装置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器件的可靠性、紧凑性和性价比。

在已商用化的 PolaRITE II 动态偏振控制器中,压电促动器驱动挤压器快速变化。

由于是全光纤结构,该器件不仅没有背向反射,而且插入损耗和偏振相关损耗都极低。

它的响应速度为30 μ s ,足够跟踪野外铺设的光纤链路中速度最快的偏振态波动。

采用适当的控制程序,无需中断即可实现无限制(无需重置)的偏振控制。

这种偏振控制器的启动损耗小于0.003dB,使其在高精度 PDL 测试仪器及偏振相关损害补偿的反馈回路中同样适用。

而且它对波长也不敏感,对波长范围在 1280nm ~ 1650nm 内的信号具有一致的良好工作性能。

系统应用基于光纤挤压器的动态偏振控制器( DPC )具有插入损耗低、偏振相关损耗低、启动损耗低、背向反射小、高速度与低成本等优点。

如图 5a -e 所示,在光通信系统的应用中,它是克服偏振相关损害的理想选择。

DPC 在以下几种应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MD 补偿:如图 5a 所示,一个典型的一阶 PMD 补偿器由一个动态偏振控制器和一个固定的或可变的差分群迟延线( DGD )组成 3 。

使用在线偏振测试计测量 DOP 参数,可以监测链路的 PMD 2 。

随后 DOP 信号被反馈回来以控制 DPC 和 DGD 。

典型的 P MD 检测和 DPC 响应时间为100μs 。

★偏振优化:传输链路中的许多器件或模块都是偏振敏感的,如光电(E-O)和电吸收(EA)调制器、光干涉计、外差光接收器等。

在这样的链路中使用一个 DPC (如图 5b),即可通过优化器件或模块的输出功率,实现偏振敏感度的最小化。

这种方案同样也可以用来降低许多无源器件的 PDL 效应。

★减小偏振相关串扰:为了提高 DWDM 系统的频谱效率,人们使用了两种偏振相关的传输技术:偏振复用( PDM )技术,即同一波长的两个正交偏振态的复用;偏振交错技术,即两个偏振态正交的相邻 WDM 信道的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