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佚名
【期刊名称】《水资源研究》
【年(卷),期】2007(028)002
【摘要】“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77年的水利部南京水文研究所,2001年6月因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经水利部研究决定,成建制并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总页数】1页(PF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1.1
【相关文献】
1.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贯彻《水文条例》,为水文科技发展作出新贡献 [J], 陈敏
2.汪恕诚部长视察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J],
3.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文水资源处(长江水资源研究所) [J],
4.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该做什么? 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 [J], 程杰
5.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文水资源处(长江水资源研究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18 日 生成
3 / 14
1.4 地区分布
近 1 年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中标项目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浙江等省份,项目数量分 布为 6 个、2 个、2 个,占比企业近 1 年项目总数的 83%。从中标金额来看,安徽、西藏、四川的中 标总金额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地区集中度。
1.1 总体指标 ..........................................................................................................................1 1.2 业绩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地区分布 ..........................................................................................................................4 1.5 行业分布 ...........................................................................................................................5 二、竞争能力 .................................................................................................................................6 2.1 中标率分析 ......................................................................................................................6 三、竞争对手 .................................................................................................................................7 3.1 主要竞争对手....................................................................................................................7 3.2 重点竞争项目....................................................................................................................8 四、服务客户 .................................................................................................................................8 4.1 关联客户中标情况 ............................................................................................................8 4.2 主要客户投标项目............................................................................................................8 五、信用风险 .................................................................................................................................9 附录 ...............................................................................................................................................9
水文监测中ADCP流量测验与误差控制举措

Hydraulic Technology360《华东科技》水文监测中ADCP 流量测验与误差控制举措姚春捷(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2)摘要: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英文简称ADCP。
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所具有的一系列优势,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有关于和流量监测的工作当中。
在应用的时候只要注意相应的方式方法就能使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由于这些优点的存在,该仪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
然而在该仪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不易受到保障。
因此工作人员在使用该项仪器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河流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对误差的控制力度。
本文对水文监测中ADCP 流量测验与误差的控制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文监测;ADCP;流量测验;误差控制在水流监测相关工作正式进行的过程当中,为了对水资源进行更有效的保护,人们为其设立了多项内容。
在这些诸多的内容当中,流量测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流量测验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使得相关部门得到该条河流中水位和流量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按照水位的实际情况判定该条河流的流量情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为了使得流量监测相关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人们为其研发了各种设备辅助该项工作的进行。
在诸多的仪器设备当中,ADCP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所具有的一系列优势逐渐在流量监测工作中取得了愈加广泛的应用。
通过ADCP 的合理利用,可以使得流量监测的自动化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然而如果在应用ADCP 的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其受到了流沙河床磁场等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因此,现场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其产生的误差进行严格的控制工作。
1 ADCP 流量测验基本原理及方法 1.1 ADCP 流量测验基本原理 ADCP 通过向水体发射一个(一对或一组)声脉冲,这些声脉冲碰到水体中悬浮的且随水体运动的颗粒后产生反射波,发射声波的频率和回波的频率会产生频率的改变,其频率差为: 2d V F F C 在ADCP 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每一个换能器轴线都可以表将其表现为一个声速坐标,而三个换能器轴线就可以形成一组空间声速坐标。
水文测验仪器

激光发射到水面后,很容易被水体吸收,反射信号很弱, 可能测不到水位。 有些仪器明确要求在水面上设一反射物 体,增强激光反射信号。此反射体可以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任 何固体。 但要使它固定地漂浮在仪器下方的水面上就极其 困难了。 微波水位计不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激光水位计难 以应用在一般测站。
气泡式水位计工作原理
• 气泡式压力水位计是压力式水位计的一种,工作过程中要通过 吹气管向水中吹放气泡,因而被称为气泡式水位计。
• 气泡式水位计有一根吹气管,管口固定在最低水位下。另一端 接入岸上仪器的吹气管腔(气包)。此吹气管腔联接有高压气瓶 或气泵。其引压原理基于:在一个密封的气体容器内,各点压强 相等。也就是说:如果气水分界处正好在管口,而气体又不流动, 或基本不流动(只冒气泡),那么吹气管出口处的气体压强和该 点的静水压强相等,又和整个吹气管腔内的压强相等。将压力传 感器的感压口置于吹气的管腔内,测得的压强就是出气口的静水 压强值,即可换算得到该测点位置对应的水位。
• r——水体容重,g/cm3。
• 推算得测点水深: H = p/r • 测点水位 : HW = H0 + p/r • 式中:H0——测点的绝对高程; • HW——测点对应的水位。
• 当水体容重已知时,只要用压力传感器精确测量出测点的 静水压强值,就可推算出对应的水位值。
• 实际应用时,在水下测得的是水上大气压强加上测点静水 压强的和。需要自动消除或减去单独测得的大气压强。
影响压力水位计水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 传感器因素(陶瓷电容传感器优于固态压阻式)) • (1)压力传感器的零点漂移对水位测量的影响 • (2)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漂移对水位测量的影响 • (3)压力传感器的线性、温度漂移对测量的影响 • 环境因素 • (4)大气压力变化对水位测量的影响 • (5)波浪对水位测量的影响 • (6)流速对水位测量的影响 。 • (7)含沙量对压力水位计测量精度的影响 • (8)水体含盐度变化对水位测量精度的影响
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5 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表格汇编》
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7
程序编号 版本号/修订码
NSY-ZS-C/1-5。5。3-03 C/1
内部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页次
1/1
1 目的
确保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处理有关信息,以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非体系运行信息)的有效性进 行沟通。
2 范围
适用于本所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3 职责
3.1 所部(管理层)、管理者代表必要的协调解决。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工作范围内的信息(包括非体系运行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处理。
4 程序
4.1 对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如管理评审记录、设计和开发记录、监视和测量记
录等,各部门直接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收集、传递并处理。
4.2 对于体系文件未明确做出规定的工作信息的处理,由有关部门以《工作信息联络单》的形式传递于
4.2 记录的收集、标识、归档
a) 各部门管理员应及时收集、汇总、整理各类记录。所有的记录应有明确标识,保持顺序号或日 期、页码的连续以便于检索;
b) 记录的归档方式应便于存取与查阅,一般以本册、文件夹、活页夹等方式保存。一般情况下各 部门应每月对记录整理一次,装订成册,每年进行一次总的归档,以便于查阅;
关文件的批准.
3。7 产品(项目)负责人负责对本产品(项目)相关文件及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的识别、验证、管理,
负责组织与产品(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的整理、归档,部门负责人进行监视及验证.
4 程序
4.1 文件分类与编号
4。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以下几类: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程序文件 d)作业文件: 本所研制、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标准(国标、行标、企标、含图纸、技术资料、作业 指导书、检验规范,集成项目及其附属技术文件),工作标准(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岗位职责等), 管理标准(部门管理制度),外来文件等 e)记录文件
mcu-m说明书

MCU-M型测控装置技术说明书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大坝监测分所1.概述1.1 用途MCU-M型测控装置是DG型分布式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网络的节点装置,它由进口密封机箱、智能数据采集模块、防雷模块、电源模块、人工比测模块等组成,用于系统中各种类型监测仪器(传感器)的数据测量、存储和传输,它安装在监测仪器附近,适合于在恶劣的水工环境下长期使用。
1.2 品种MCU-M型测控装置中最关键的是智能数据采集模块,现有6种类型: (1)差动电阻式模块R16M,可接16支四芯或五芯差动电阻式仪器或温度计。
(2)钢弦式模块V16M,可接16支(4线)单线圈或双线圈钢弦式仪器。
(3)步进电机式模块S4M,可接4支步进电机式系列仪器。
(4)差动电容式模块C4M,可接4支差动电容式系列仪器。
(5)工业信号(电压、电流)模块E16M,可接输出信号为电压或电流信号的各种类型传感器16支。
(6)开关电平量模块H3M,可接2支浮子式水位计和1支翻斗式雨量计。
MCU-M系列测控装置按机箱结构、智能数据采集模块数量和使用要求共分三大系列九个品种。
(1)MCU-iM型测控装置,i=1、2、3,表示该装置内有i个智能数据采集模块,它是上述六种模块的任意组合,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接到同一测量控制装置内,各智能数据采集模块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2)MCU-iMB型测控装置,i=1、2、3,其结构、功能和性能同MCU-iM型测控装置,适用于较宽的工作环境,工作温度为-30~60℃。
(3)MCU-iMC型测控装置,i=1、2、3,其结构、功能和性能同MCU-iMC型测控装置,适用于施工工作环境,具有双重保护机箱,防止现场施工中的撞击等损害。
2、功能MCU-M型测控装置具有如下功能。
本装置可接受CCU型中央控制装置或笔记本电脑的命令实现如下控制功能。
(a)按中央控制方式进行巡测或选测。
(b)按自动控制方式进行巡测,起始测量时间和测量时间间隔可由运行人员设置。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及所属企业招聘劳动合同制

33
1.熟练掌握主流PLC自控编程及上位机监控软件。
2.熟悉常用通讯协议,熟悉常用数据库。
3.熟悉工业数据采集流程、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以及网络知识。
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开发岗
硬件研发
1
具有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或
双一流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且有2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能适用长期出差.成绩优秀.具有安全监测实习经历优先。
系统集成
1
具有研究生学历
或
本科学历且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等
能适用长期出差,具有安全监测实习经历优先。
工程自动化事业部
科技开发岗
硬件研发
1
具有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
2.有信息化系统软件开发经验和信息化系统软件运行维护经验优先。
工程岗
系统集成
1
具有研究生学历
或
本科学历且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工程.水利工程
1.熟悉水利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工作流程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设备者优先。
2.通信.网络基础知识扎实,能适应经常出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1.熟悉B/S及C/S架构。
2.掌握C#技术,具有JAVA开发经验。
经营岗
市场开发
1
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硕士研究生学历
或
本科学历且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等
逻辑性较强,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YDH—1B说明书

YDH—1B遥测终端机使用说明书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一、概述:YDH—1B型遥测终端机是采用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设计研制的新一代多工作制的遥测站终端设备。
它可以根据系统设计及用户的需要,配置成自报式遥测终端机,应答式遥测终端机,自报/应答兼容式遥测终端机,再生式终端机,再生中继兼遥测终端机来使用。
YDH—1B型遥测终端机采用单板形式,功能健和显示屏都直接焊在线路上,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操作、使用方便,维护、管理简单,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不同层次的人员使用。
YDH—1B型遥测终端机的功能检查,参数设置,都是用终端机板上的三个按键来完成的,内容和结果每次都能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显示屏采用流行的全汉化中文界面,非常直观、实用。
YDH—1B型遥测终端机能与翻斗式雨量计,遥测水位计,超短波电台,天馈线,同轴避雷器,免维护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源板等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超短波遥测站,它能自动完成对一个雨量参数和一个水位参数的采集,存储,显示和传输控制任务。
YDH—1B型遥测终端机具有很强的人工置数功能,利用终端机自身带有的三个按键和它的显示器,可以很方便地置入各类水文数据,通过超短波信道发送到中心站来。
二、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方式:可设置为自报式,应答式,自报应答兼容式,中继,中继兼测站。
2、遥测参数:一个雨量,一个水位。
数据范围:雨量0~9999mm,可循环。
水位:0~4095cm(并行12位格雷码输入)。
可扩充到0~8191cm(并行13位格雷码输入)。
3、编码:信源编码:BCD码。
信道编码:BCH码。
生成多项式:X7+X6+X5+X2+14、数据传输方式:异步传输,采用固定帧长的结构,按先发高位字节,后发低位字节的次序进行。
各个字节均按异步传输定义,即一位起始位,八位数据位,一位终止位。
串行发送时先发起始位,再发数据位,最后发终止位。
5、调制方式:FM—FSK6、传输速率:300波特传号频率:980HZ空号频率:1180HZ7、直流12V供电,静态电流:自报式≤2.5mA应答式≤10mA8、工作环境:-10℃~45℃9、数据传输格式(1)雨量自报:7个字节,帧长70位F2 F2为引导码,占二个字节,不参加信道编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文件控制程序程序编号NSY-ZS-C/1-4.2.3-01版本/修改C/1页次1/41目的对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
2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包括外来文件)。
3职责3.1所长负责制定质量方针;负责年度综合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质量手册的批准。
3.2管代负责质量手册的审核,程序控制文件、支持性作业文件及文件发放范围的批准。
3.3所质管委负责文件(除外来文件)的发放、回收、销毁、原稿的保存及做好相关记录;负责编制并及时更新《文件最新状况一览表》;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3.4所办负责外来文件、所内文件的发放、回收、销毁,原稿的保存及做好相关记录。
3.5科技办负责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有效版本信息的汇总工作,发布有效/作废版本目录清单。
3.6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的编制、使用,并指派专人管理。
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相关文件的批准。
3.7产品(项目)负责人负责对本产品(项目)相关文件及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的识别、验证、管理,负责组织与产品(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的整理、归档,部门负责人进行监视及验证。
4程序4.1文件分类与编号4.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以下几类: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程序文件d)作业文件:本所研制、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标准(国标、行标、企标、含图纸、技术资料、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集成项目及其附属技术文件),工作标准(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岗位职责等),管理标准(部门管理制度),外来文件等e)记录文件4.1.2各类文件的编号规定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文件控制程序程序编号NSY-ZS-C/1-4.2.3-01版本/修改C/1页次2/4其中:NSY——为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代号;ZS——质量体系文件代号;C/1——版本代码/修订码;01——文件序号。
b)程序控制文件编号:NSY—ZS—C/1—02其中:NSY——为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代号;ZS——质量体系文件代号;C/1——版本代码/修订码;02——文件序号。
c)作业文件编号:NSY—部门代码—顺序号—年份d)质量记录表格编号:部门代号——版本代码——章节号——顺序号e)各部门代号作如下规定:质管委:ZGW所办公室:SB科技办:KB扬子总:YZZ综管中心:ZG市场部:SCB防汛厂:FX遥测事业部:YC大坝事业部:DB监控事业部:JK水务科技分公司:SW4.2文件的编制、审批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有效性、适宜性。
a)质量方针由所长负责制定并批准发布;负责年度综合质量目标的批准;b)质管委协助管代编制质量手册,管代审核,所长批准;c)程序性文件由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部门经理审核,质管委修编、核定,管代批准;d)作业文件(技术文件)、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由相关部门编写,部门经理审批。
如涉及研究所相关制度,需报所相关职能部门审核,由所长批准发布;e)直接引用的顾客提供的各类技术文件资料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合同规定的质量技术要求进行验证审核,分管所长批准后方可使用,由项目负责人保存或归还;f)本所现行有效的各种管理制度、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等,由各相关部门报送所质管委审核,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可以整合作为作业文件使用,经管代批准后,由所质管委统一发布。
4.3文件的发放、保管、销毁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凡与质量体系运行紧密相关的文件应为受控文件。
所以受3控文件必须加盖表明其受控状态的印章,分发号。
a)文件编制部门应制定《文件发放表》,部门经理批准后发放;b)“受控”版文件的发放应由管代确定、批准;c)质管委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登记、发放、回收,并填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放、回收表》。
d)科技办负责汇总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最新版本,编制有效/作废版本目录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发放;e)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文件原稿由质管委统一保管,各部门负责保管相关的带有受控标识的文件,文件应保持清晰,不得随意涂改,不得污损,不准私自外借,易于识别和检查;f)对于顾客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规范、设计图纸、软件等文件,应进行保密控制;g)技术文件由各项目负责人保存,项目完成后按《技术文件、图纸、软件归档证明书》整编后交所办归档;h)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新文件,分发号不变,并收回相应的文件;因丢失而补发的文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已丢失的文件的分发号失效;发放部门作好相应发放签收记录;i)应确保各场所使用的文件是有效、适宜的。
失效或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质管员及时从所有持有人员处或使用场所撤出,加盖“作废”印章,确保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j)对某种原因需保留的已过期或作废的文件,都应进行适当的标识,并经批准后方可保留;k)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填写《文件销毁申请》,经管代批准后,由质管部授权相关部门销毁。
4.4更改申请、编制、审核、批准a)文件需做更改时,由更改申请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方能进行更改。
更改申请部门保留文件更改内容的相关记录;b)质管委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更改,填写《文件更改申请》,经管代批准后进行更改。
更改后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交管理评审。
质管委应保留文件更改内容的相关记录,并收回原文件;c)所有被更改的原文件必须由相应主管部门收回,以确保有效文件的唯一性;d)质管委组织有关部门对现有的体系文件的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可对有关文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修订,对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4.5文件的借阅、复制、领用a)文件的借阅、复制、领用需先填写相关《文件借阅、复制、领用申请》,经相关领导批准后方能借阅、复制、领用;b)“受控”文件的借阅、复制、领用,需经管代批准后才能借阅、复制、领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程序编号NSY-ZS-C/1-4.2.3-01版本/修改C/1文件控制程序页次4/4c)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新文件,分发号不变,并收回相应的旧文件;因丢失而补发的文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丢失的文件的分发号失效,发放部门应作好相应的发放、签收记录;d)具体文件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文件借阅、复制、领用管理制度,做好文件借阅、复制、领用登记工作;e)对承载媒体不是纸张的文件控制也应参照上述规定执行;4.6外来文件的控制a)收到外来文件的部门,需识别其适用性,并控制分发以确保其有效性;b)科技办负责收集相关国家、行业、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统一编号,分发到相关部门,并收回旧标准;c)各部门负责把上述标准及其他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填入《外来文件清单》报质管委备案;d)对外来文件任何部门不得擅自修改,如对外来有关文件存有疑义,则应及时与文件的发出单位进行沟通并做出必要的处理。
5相关文件《记录控制程序》《科研设计文件及图样编制手册》6质量记录《文件发放、回收表》《文件销毁申请》《文件更改申请》《技术文件、图纸、软件归档证明书》《文件修改表》《文件发放登记表》《基建档案利用申请登记表》《科技档案利用申请登记表》《人事档案利用申请登记表》《文书档案利用申请登记表》《声像档案利用申请登记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程序编号NSY-ZS-C/1-4.2.4-02版本/修订C/1记录控制程序页次1/21目的对记录进行控制,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所有效运行、产品、活动或服务的可追溯性及采取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2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包括外来记录(如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验证报告、计量检定报告)等的控制。
3职责3.1质管委负责《记录表格汇编》的整理,保存各类记录的样本。
3.2各部门质管员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有关的记录。
3.3档案室负责保管超过一年的质量记录。
3.4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编制、批准本部门编制的质量记录格式,交质管委备案。
4程序4.1记录填写a)各部门应按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规定的记录表的格式填写;b)记录填写要及时,内容真实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能准确识别,签名要完整;c)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能说明理由并将该项用单杠划去。
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不允许空白;d)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始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4.2记录的收集、标识、归档a)各部门管理员应及时收集、汇总、整理各类记录。
所有的记录应有明确标识,保持顺序号或日期、页码的连续以便于检索;b)记录的归档方式应便于存取与查阅,一般以本册、文件夹、活页夹等方式保存。
一般情况下各部门应每月对记录整理一次,装订成册,每年进行一次总的归档,以便于查阅;c)本所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保存在各部门,超过一年的记录应及时交档案室归档;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程序编号NSY-ZS-C/1-4.2.4-02版本/修订C/1记录控制程序页次2/2d)在产品(项目)完成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记录应及时归档。
4.3记录的保存、销毁a)质管委负责收集各种记录的样本,编制《质量记录表格汇编》,规定各种不同记录的保存地点与保存期限,由管代审核,所长批准;b)记录应存放于通风、干燥、安全的地方,保持清洁,注意做好防火、防潮、防虫蛀等工作,并便于存取与查阅;c)各部门需按照本程序中规定要求保存记录,对于超过一年的记录应及时交档案室归档;d)记录如超过保存期,档案室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交所质管委审核,报管代批准,指定专人执行销毁。
4.4记录的借阅和复制各部门保管的记录应便于检索,经记录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相关部门可借阅或复制所需记录,因特殊需要,经管代批准或记录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记录亦可提供给顾客查阅。
4.5特殊媒体形式的记录的控制记录的形式除通常情况下的硬拷贝形式外,在特定的条件或场合下,亦可能以其他形式呈现,如保存于磁盘、软盘中的记录等,对该类记录的控制原则同上,同时对保存于软盘中的记录,须考虑读取、修改权限的设置,其保存须做到防磁、防压、防晒等,并及时备份,防止贮存的内容丢失。
5质量记录《质量记录表格汇编》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程序编号NSY-ZS-C/1-5.5.3-03版本号/修订码C/1内部信息交流控制程序页次1/11目的确保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处理有关信息,以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非体系运行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2范围适用于本所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3职责3.1所部(管理层)、管理者代表必要的协调解决。
3.2各部门负责各自工作范围内的信息(包括非体系运行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处理。
4程序4.1对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如管理评审记录、设计和开发记录、监视和测量记录等,各部门直接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收集、传递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