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资料汇总

合集下载

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地质面工艺技术

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地质面工艺技术

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地质面工艺技术长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主要由延长组和长庆组组成。

长庆油田的开发对于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关地质与工艺技术。

长庆油田的地质特点长庆油田地处川陕结合部,属于川陕盆地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多变,岩性复杂多样。

长庆油田主要由延长组和长庆组组成,延长组主要为含油页岩、页岩和泥页岩,长庆组为含油气碳酸盐岩和含油页岩。

1. 岩性复杂:长庆油田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多样,这导致了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特性的地层,给地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油气运移困难:长庆组为含油气碳酸盐岩和含油页岩,其储层中油气运移困难,导致砂岩、泥页岩等特殊地质构造的挖掘和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长庆油田开发中的工艺技术问题1. 钻井技术:由于长庆油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使用多种钻井技术,如定向钻井、水平井等,以保证钻井质量和井位精确度。

2. 提高油气采收率:长庆油田储层中的油气运移困难,需要使用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技术,如水驱、气驱等,以提高油气采收率。

3. 环保技术:在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如封井技术、地层水处理技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长庆油田的地质与工艺技术解决方案1. 地质技术解决方案(1)地震勘探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传播的速度和透射的特点,对地下岩石结构和成岩特征进行分析,为油气勘探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2)地层压力预测技术:通过分析地层储集层的岩性、孔隙度、透水性等特征,预测地层压力,提前做好控制油井井眼压力的准备。

(1)先进的钻井技术:采用定向钻井、水平井等先进钻井技术,提高钻井效率,降低成本,保证钻井质量。

长庆油田开发中的问题及相关地质与工艺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只有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发展新的地质勘探技术和工艺技术,才能有效地解决长庆油田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庆油田资料汇总

长庆油田资料汇总

长庆油田长庆油田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亿立方米,按当量折合原油储量在内)。

成为国内仅次于大庆、胜利油田的第三大油田。

长庆油田是中国石油油气储量快速增长的领跑者,每年给国家新增一个中型油田,我国陆上最大产气区和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原油产量占全国的1/10,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1/4。

油气产量加速向5000万吨油气当量目标挺进。

长庆油气当量上1000万吨历经33年,从1000万吨到2000万吨用了4年,并在此基础上又用4年实现油气产量翻一番,达到4000万吨。

2013~2014年,长庆油田有望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建成中国“西部大庆”。

1. 地理状况长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也称陕甘宁盆地),是目前在该盆地内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的43哥油气田的总称。

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秦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

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

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南油北气、上油下气。

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

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聚宝盆之誉。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资源分布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

盆地内石油总资源量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陕西占总储量78.7%,甘肃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

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

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以内的煤炭资源量达到2.4万亿吨。

长庆油田发展简介

长庆油田发展简介

鄂尔多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秦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 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据说,“鄂尔多斯”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鄂尔 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 此也称为“河套”。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 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 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 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米。主要油气产层是 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鄂尔多斯盆地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 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就是半盆油,满盆气,南油北气、 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因此,这个盆地 有聚宝盆之誉。
长庆油田2003年油储量 增长高峰期工程和3000万吨上产工程,全年上交 油气三级储量超过15亿吨,新增油气储量再创历 史新高,生产原油1572.5万吨,天然气189.5亿 立方米,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大关,成为我国 第二大油气田。 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长庆油田公司总 体规划,到2015年,长庆油田原油产量将达到 2600万吨,天然气产量将达到350亿立方米,油 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 基地、陆上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和致密性油气田 技术创新基地。
长庆油田与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长庆油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成立于1970年,主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生产、 储运和销售业务,勘探面积37万平方公里,油气分布在陕、 甘、宁、内蒙古、晋5省(区),是中国石油近年来增长 幅度最大最快的油气田,承担着向北京、天津、石家庄、 西安、银川、呼和浩特等40个大中城市安全稳定供气的重 任,现有用工总量7万余人,资产总额1340亿元。 长庆油田几代石油人肩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 使命,传承解放军精神,大庆精神和延安精神,始终坚持 “解放思想,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在自然环境艰苦、 地质条件复杂、社会依托条件差的情况下,先后开发成功 开发了36个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田,形成了低渗、低压、 低丰度“三低”油藏开发系列技术,建立了以“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深化改革”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 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培养和 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 展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庆油田十年新增产量和储量在国内油气田保持第一

长庆油田十年新增产量和储量在国内油气田保持第一

长庆油田十年新增产量和储量在国内油气田保持第一10年新增产量和储量在国内油气田保持第一,连续4年保持500万吨的油气当量增长量,2011年,长庆建成4000万吨油气当量大油田已胜券在握。

在世界典型的致密性油气藏开发中交出优秀成绩单、2013年油气当量实现5000万吨,长庆人信心百倍。

找油找气有思想方法在油气藏如土豆状呈现且高度分散的鄂尔多斯盆地寻找大油气田,勘探道路十分艰难。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埋在长庆油田地底下的油气,虽是漂亮媳妇但不贤惠。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开采10多年的长庆油田,年产量连续多年在140万吨徘徊不前,多个区块和油井产量接近衰竭地步。

就连在长庆油田开发初期立下汗马功劳的马岭油田,年产量也由最高峰时的72万吨掉到了最低谷时的30多万吨。

勘探上无新突破,让长庆油田一度只能靠打有限的加密井和更新井维系生计。

在油田建产初期的大干快上中组建的工程技术队伍,甚至步入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尴尬境地。

没有新的发现,就意味着油田失去了后续力量。

寻找新的发现,是保证油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上世纪90年代末,长庆油田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生成、性质及分布状况,果断提出“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重新认识低渗透,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的思路,首先以陇东地区原有的开采区块和层位为基础,对原来认为致密的不可能开采的油层进行剖析试油,结果在上里塬油田里6井获得日产24.65吨的工业油流。

通过对马岭油田原来认为是“鸡肋”的所谓非主力油层,甚至认为是水层且已放弃层位的重新认识,结果令人惊喜,一些油层试油后日产纯油最高达到18吨。

马岭油田200 0年的产量回升到62万吨。

马岭油田如此,其他老区块也不逊色。

原来年产量只有4万吨的华池油田,通过对已开采地层翻肠倒肚般分析认识,产量短期就上升到50万吨以上。

产量20多年在10万吨水平徘徊的吴起油田,通过实施“立足侏罗系,主攻三叠系”的立体勘探,喜获新的高产层位,产量富集区一个接一个,个别油井的单井产量高达几十吨,迅速成为长庆油田上产的主力区块之一,呈现出亿吨级油田的大场面。

长庆油田与延长油矿

长庆油田与延长油矿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简称延长石油),是国内具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

主要经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采,石油炼制和化工,油品管输、储运和销售,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等业务。

位于陕西省延川县。

1905年开始土法生产(中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延1井",井深80多米,日产油1~1.5t/d。

1907年6月5日至9月6日完钻,是延长油矿聘用日本技师和7名技工,购进日本顿钻钻机完成的),至1948年累计产原油6155吨。

1949年产原油820吨,汽油176吨,有力支持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北。

解放后大力勘探开发和建设,1985年原油产量达15万吨。

1998年已拥有10个钻采公司,年产原油175.22万吨。

付:中国第一口油井--"苗1井"、,并深120m,日产油0.75t/d。

1878年台湾苗栗油矿聘请两名美国技师,购进美国顿钻钻机一套钻成的,也是中国第一口顿钻井。

延长石油已有百余年历史。

1905年成立“延长石油厂”;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油的历史。

1944年毛泽东同志为延长石油厂厂长题词“埋头苦干”;1989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了延长石油南泥湾油田;1994年,李鹏同志为延长石油题词“埋头苦干,再立新功”。

近20多年来,延长石油在原石油部和陕西省制定的“以油养油、采炼结合、滚动发展”的政策支持下,多渠道筹集资金,大量引进、吸收、推广适合陕北特低渗油藏特点的勘探开发工艺技术,企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998年和2005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陕西地方石油企业进行了两次大重组,整合组建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

重组后的延长石油下设油田股份、炼化、管输、销售、财务五大专业板块,以及陕西兴化、陕西化建、西安延炼工贸、延长石油材料公司,荣列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00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企业第15位、中国企业纳税200佳第29位。

长庆油田开发矿志绝对详细

长庆油田开发矿志绝对详细

第八节长庆油田开发一、油田概况市石油工业生产企业长庆油田是中国石油近年来储量和产量增长幅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油气田。

长庆气区是中国陆上天然气集输管网的中心枢纽,承接中亚和西部气源,承担着向、、、、、呼和浩特等40多个大中城市安全稳定供气的重任。

公司现有用工总量7万余人,资产总额1340亿元。

长庆油田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勘探面积37万平方公里,油气田分布在陕、甘、宁、、晋5省(区)。

其中分布在地区的油田有安塞油田、吴旗油田、靖安油田(部分),安塞油田由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管理,吴旗油田由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管理,靖安油田分别由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第三采油厂、第四采油厂管理。

安塞油田位于省市境,横跨志丹县、吴起县、安塞县、子长县和市宝塔区。

因第一口发现井地处安塞县境而得名。

1983年在谭家营钻成安塞油田的第一口探井塞一井,获日产64.5吨的工业油流。

随后在五个区块探明含油面积206平方千米,获石油地质储量10561万吨。

至2010年底,已开发26个年头,累计生产原油2707.9319万吨。

靖安油田位于省靖边和志丹县境,因当初勘探围确定在靖边县以南,安塞、坪桥以北而得名。

1994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决定在靖边南,安塞、坪桥以北3500千米围,依托长庆油田进行风险勘探。

1995年至1998年,共钻探井194口,进尺35万米,累计探明含油面积366.1平方千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8707亿吨。

自1995年靖安油田在ZJ2井区开展先导性开发试验,到2010年底累计生产原油279.4204万吨。

吴旗油田位于市吴起县境,主要分布在吴起县洛源、五谷城和薛岔乡。

吴起油田因地处省吴起县(2005年前为吴旗县)县城附近而得名。

1964年,玉门石油管理局石油勘探处钻成第一口探井—吴参井,试油获得14.22立方米工业油流。

1971年2月,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钻探吴1井,获得日产14.2吨的工业油流。

合水长庆油田概况

合水长庆油田概况

合水县及长庆油田概况一、合水县介绍合水位于甘肃省最东部,踞陕、甘两省交界。

全县辖9乡3镇,5个社区居委会,80个村民委员会,4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4万人,总面积2941.79平方公里。

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

合水区位优势明显,国道309、211交错过境,兰青、银西2条高速公路合水段正在建设当中,乡镇通油路率达到100% 。

合水是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2.7亿吨,石油产能突破70万吨。

煤炭总储量71.3亿吨、煤层气贮量2150亿立方米,平均可采煤厚度6.46米,分布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优良,开发潜力巨大。

合水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县川河、马莲河、固城河、苗村河、葫芦河五条河流,年平均总径流量3.2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97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9万亩。

二、长庆油田介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总部设在陕西省西安市,工作区域在中国第二大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勘探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公司现有24378名员工,公司拥有资产总额390.51亿元。

长庆油田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外围盆地进行石油天然气及共生、伴生资源和非油气资源的勘查、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集输和储运、油气产品销售等。

矿产资源登记面积25.78万平方公里,跨越5省区,登记地域范围7个盆地,占中油股份公司总登记面积的14%,位居中国石油第二位。

鄂尔多斯盆地资源极为丰富,除油气资源外,还富含煤炭、地下水、钾盐、煤层气、铀矿等非油气资源,其中煤层气7.8~11.32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8~11万亿吨,岩盐总资源量6万亿吨,铀矿总资源量36.9~160万吨,地下水 11.42万亿立方米。

2005年,长庆油田公司预计新增三级储量石油3.85亿吨,天然气2700亿方;新建原油产能199万吨,天然气产能16亿方;生产原油905万吨,天然气70亿方。

长庆油田基本地质情况

长庆油田基本地质情况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岩石颗粒所包围的空间叫孔腔(如图1);相邻两孔腔之间的连接部分(两颗岩石颗粒之间的空间)称为喉道,在喉道的最窄处将它分为两部分,分别归于其连接的孔腔。

孔腔和连接它的部分喉道的总体,称为孔隙。

喉道宽度:连接相邻两孔腔的喉道最窄处的宽度。

孔隙半径:与所测孔隙等面积之圆的半径。

面积的频率:所测图形(岩石颗粒、孔隙)中某一径长范围图形面积Ai 占所测图形面积∑A i 的百分数,记为ƒi =(A i /∑A i )x100%。

配位数:与一个孔腔连接的喉道个数。

3、测定孔隙基本特征值1)面孔率,是指铸体薄片中某一截面上孔隙面积占整修岩石薄片面积的百分比,一般用目估法。

2)孔隙面积。

3)孔隙周边长。

4)与孔腔连通的喉道个数。

5)喉道宽度。

4、导出孔隙特征参数1)孔隙半径,按下式计算:R p =(A p /π)½……………………………………………(2) 式中:R p ——孔隙半径,μm ;A p ——孔隙面积,μm 2。

2)平均孔隙半径,按下式计算:p R =1Ni =∑R pi ƒi /100 (3)式中:p R -平均孔隙半径,μm ; R pi -第i 个孔隙半径,μm ; ƒi -面积频率,%。

3)比表面,按下式计算:S 0=4L p /πA p ……………………………………………(4) 式中:S 0-比表面,μm -1;A p -孔隙面积,μm 2; L p -孔隙周边长,μm 。

图 1岩浆岩储鸟眼孔粒间溶孔(针孔)晶模孔(针状膏模孔)粒内溶孔 晶间孔新月型溶孔晶间溶孔 构造缝-网缝收缩孔成岩缝—压溶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庆油田
长庆油田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亿立方米,按当量折合原油储量在)。

成为国仅次于、胜利油田的第三大油田。

长庆油田是中国石油油气储量快速增长的领跑者,每年给新增一个中型油田,我国陆上最大产气区和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原油产量占全国的1/10,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1/4。

油气产量加速向5000万吨油气当量目标挺进。

长庆油气当量上1000万吨历经33年,从1000万吨到2000万吨用了4年,并在此基础上又用4年实现油气产量翻一番,达到4000万吨。

2013~2014年,长庆油田有望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建成中国“西部”。

1. 地理状况
长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也称陕甘宁盆地),是目前在该盆地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的43哥油气田的总称。

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秦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

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

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南油北气、上油下气。

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

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聚宝盆之誉。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资源分布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
大等特点。

盆地石油总资源量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围,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占总储量2.1%。

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

埋深2000米以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以的煤炭资源量达到2.4万亿吨。

盆地分布7个含煤区,隶属的5个省区均有分布。

在煤层埋深2000米以煤层气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埋深1500米以煤层气资源量约8万亿立方米。

铀矿预测资源量约86万吨,中国已探明的铀矿床即在此。

图1 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气田分布图
2. 构造及地层
鄂尔多斯盆地地处中国东西两个地质构造单元的中间过渡带,是一个周边以深大断裂为界,由中生界、古生界不同岩类构成的,古生带稳定沉降,中生带凹陷自西向东迁移。

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田均属于岩性油气田。

按照地层层系,自上而下分为四套层系油气田:中生界侏罗系河流沉积低渗砂岩油田、三叠系三角洲沉积特低渗透砂岩油气田、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低渗透砂岩气田、奥陶系碳酸盐油气田。

在鄂尔多斯盆地,由于不同区带地质构造的差异,决定了在不同地质层系中油气藏圈闭的多样性,进而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层系、不同特点和类型的油气藏。

具体可以分为6个含油气区:
(1)侏罗系河道砂岩含油区,位于盆地西南部和中部。

(2)三叠系陆湖泊三角洲砂岩油气区,分布于整个盆地中部和南部。

(3)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低渗透砂岩含气区,位于盆地北部和中东部。

(4)下古界古潜台天然气与中生界石油叠置复合连片含油气区,位于盆地中部。

(5)盆地西缘掩冲带油田区。

(6)渭北隆起带含油区。

表2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
(总体上,侏罗纪和三叠系为主要含油层系,白垩纪为主要含水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及下古生界奥陶系为主要含气区。


长庆油田已开发的油藏主要有侏罗纪组与三叠系延长组2套砂岩油藏,共23套油层。

侏罗系组油层共分为10个油层组(编号为延1~延10)。

油层埋深1000~2000 m,储集层属于河流相沉积的低渗砂岩层,多为亲水、低饱和岩性构造油藏。

侏罗系组主要分布于陇东的马岭、华池、盐池与的定边、吴旗等区域。

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在盆地中部大型生油凹陷区,黑色泥页岩及油页岩发育,
成为其主要的生油岩。

三叠系延长组共分为10个油层组(编号为长1~长10),储层主要属于湖泊三角洲相沉积的低渗-特低渗透砂岩层,多为中高饱和岩性构造油藏,油层主要分布在安塞、靖安、华池等区域。

盆地油藏地质主要特征:
(1)油层物性差,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属于低渗-特低渗透储油层。

(2)油藏含水饱和度高,油水分异差,没有无水开采期。

(3)油田自然能量低,要依靠注水补充能量,才能经济有效地投入开采。

油田压力低吗、,边底水不活跃,原始饱和压力一般小于5.0 MPa,原始气油比一般小于50 m3/t。

(4)油藏岩性变化大,分布差异悬殊,一般开发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注采系统不易完善。

(5)原油性质较好,具有密度低、粘度低、含硫低、含蜡低以及凝点较高等特点。

原油性质较好,地面原油相对密度一般为0.834~0.859,地面原油粘度一般为4.5~8.4 mPa•s,凝点一般为8~23 ℃;地层原油粘度一般为1.7~5.5 mPa•s,原始地层压力一般为9.53~15.70 MPa,油层温度一般为41~58 ℃,原始气油比一般为4~100 m3/t。

油田水矿化度高,一般为8~105 g/L,分层地层水含有微量元素钡、锶等成分。

3. 油品性质
长庆原油物性
表3 鄂尔多斯盆地原油相对密度随埋深变化数据表
长庆原油属于石蜡基轻质原油,原油性质较好,密度较小,粘度较低,胶质、沥青质含量不高。

表4 长庆原油基本物性
4. 庆阳地带
属于长8组。

庆阳市地质构造属于鄂尔多斯盆地,2.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油煤气资源之具全,储量之巨大,分布之均衡,为全国所罕见,为世界之少见,是仅次于
省市的中国第二大能源资源大市。

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长庆油田的诞生地,1970年十万石油工人进驻庆阳市宁县长庆桥镇,拉开了陇东石油大会战的序幕,28年后,长庆油田总部于1998年8月从庆阳市庆城县(原庆阳县)整体搬迁至省市,2009年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其中庆阳市2011年原油产量达到450万吨。

庆阳已探明油气总储量40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油气预测储量相当于的1.7倍、的6.7倍、宁东地区的80倍左右,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
41%。

天然气(主要为煤层气)预测资源量达1.36万亿立方米,占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煤层气总资源量的30%;石油总资源量32.74亿吨,占鄂尔多盆地总资源量的33%。

石油三级储量16.2亿吨,探明地质储量5.16亿吨,2001年新探明的油田,三级储量达4.25亿吨,是国近10年来发现的最大陆上油田之一。

(1)镇原——马岭区
属于三角洲前缘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局部发育河口坝砂体,砂岩厚度13.0~31.5m,渗透率为1×10-3~4×10-3 μm2。

(2)宁县——合水区。

属于崇信——庆阳三角洲的东支,三角洲前缘砂体末端坝,砂厚16m~21.5m。

庆37井解释致密油层2层16m,岩性属细沙岩。

宁5井见油剂-油斑显示4层计14.4m,解释干层-致密油层,平均孔隙度6.8 %,平均渗透率0.22×10-3 μm2,单块最高1.28×10-3 μm2,试油日产油5.4t,水3.1m3,预测含油面积490 km2,估算资源量为1.47错误!无效。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