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方案比较(净现值法)

合集下载

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定义:净现值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

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

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

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公式: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建设投资总额NPV=∑It /(1 R)-∑Ot /(1 R)式中:NPV-净现值;It-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Ot-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R-折现率;n-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

原理:净现值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假设预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肯定可以实现,并把原始投资看成是按预定贴现率借入的,当净现值为正数时偿还本息后该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当净现值为零时偿还本息后一无所获,当净现值为负数时该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

净现值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净现值法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贴现率,一种办法是根据资金成本来确定,另一种办法是根据企业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来确定。

资产价值基础法定义:资产价值基础法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估价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

确定目标企业资产的价值,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

资产价值基础法包括账面价值法、清算价值法、重置成本法、市场价值法、公平价值法。

方法:1.账面价值法。

他是根据企业账面记载的净资产价格确定并购对象价值的一种方法。

这种估价方法的好处是简便,但与资本的性质不一致。

2.市场价值法。

它是根据市场上相同或相近资产的价格来确定企业资产价格,进而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的一种方法。

3.重置成本法。

它是按照现时的条件,重新建造或购置该项资产所需的全面支出扣除该项资产的有形与无形损耗后的余值,作为该项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考虑了资产成本变化所产生的资产价格变动情况,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成本。

4.清算价值法。

它是指企业因破产或歇业清算时,将资产迅速变现为可获得的价格。

用净现值法评价方案标准

用净现值法评价方案标准

用净现值法评价方案标准净现值法是一种用于评估投资方案的财务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所有现金流量的未来价值与当前投资进行比较,计算出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表示项目对投资者的经济价值,正值表示项目有经济回报,负值表示项目不具备经济回报。

使用净现值法评价方案标准的步骤如下:1. 确定投资的初始成本:净现值法要求计算投资方案的初始投入成本,包括项目开发、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费用。

2. 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定项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包括投资收入、运营成本、维护费用等。

3. 估计折现率:折现率是用来衡量投资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指标。

通常使用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

4. 计算净现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照折现率折算到当前价值,并将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净值相加,得出净现值。

5. 评估净现值:根据计算出的净现值,判断投资方案是否具备经济回报。

正值表示项目有经济回报,负值表示项目不具备经济回报。

评价方案标准时,通常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1. 净现值大于零:通常,净现值大于零表示项目具备经济回报,可以被接受。

2. 净现值等于零:如果净现值等于零,表示项目的现金流量与投资成本相等,没有额外的经济回报。

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评估其他因素,如项目的战略意义、风险程度等。

3. 净现值小于零:净现值小于零表示项目不具备经济回报,不可接受。

在此情况下,需要重新评估投资方案,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净现值法评价方案标准主要是通过计算净现值来判断投资方案是否具备经济回报。

净现值大于零表示项目有经济回报,可以被接受;净现值等于零表示项目没有额外的经济回报,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净现值小于零表示项目不具备经济回报,不可接受。

投资项目方案比选分类习题

投资项目方案比选分类习题

一、计算期相同的投资方案比较: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

计算期(或经济寿命期)相同的投资方案进行比较时,一般采用现值比较法,可用净现值法(NPV )法,费用现值(PV )比较法,年值(AW )法和净现值率法(NPVR )。

净现值法∑=-+-=nt t ctiCO CI NPV 1)1()(费用现值法∑=-+=nt t c ti COPV 1)1(年值法∑=-+-=nt c tctt i P A iCO CI AW 1),,/()1()( 净现值率法∑∑=-=-++-==mt tc tnt t ctPi IiCO CI I NPVNPVR 11)1()1()(1、 不同时期投资的方案比较例:某项工程建设有两个设计方案,第一方案建设投资是一次投资2000万元;第二方案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投资为1500万元,过三年后第二期工程再投资500万元,总投资额不变,该部门的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0%,试计算哪个方案经济效果好。

解:第二种方案的投资现值是65.1875)1.01(150015003=+⨯+万元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投资要节省:35.12465.18752000=-万元 2、 不同建设工期的投资方案比较例:某电力公司欲建一个发电站,工程建设期3年,每年投资300万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带来净收入500万元。

由于电力供应紧张,用户希望电力公司加快发电站的建设进度,若两年完工,每年投资增加到500万元。

总投资将超过预算。

问:电力公司是否应缩短建设工期。

假设该发电站建成后,服务期无限长,公司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为15% 两个方案的现金流量如下图所示万元77.1506283.23006575.0%151500)3,,/(300)3,,/)(,,/(1=⨯-⨯⨯=-∞=i A P i F P i A P A NPV万元33.1707626.15007561.0%151500)2,,/(500)2,,/)(,,/(2=⨯-⨯⨯=-∞=i A P i F P i A P A NPV12NPV NPV >,所以缩短建设工期的投资方案更优。

投资评估常用的六种方法比较

投资评估常用的六种方法比较

公司希望投产一个新的生产线,生产线初始投资大约500万,三年后残值 100万元。

问题:如何通过项目的会计回报率来进行决策?一、会计收益率法——ARR (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 从会计的角度进行评估。

方法有两个计算公式,1. 年平均收益/初始的资本支出2. 年平均收益/平均的资本占用如下图所示,通过案例来说明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区别。

首先需要算出新项目每一年的会计收益,即净利润。

从下表里看出,第一年净利润是26.25 万元,第二年是31.5万元,第三年是37.95万元,平均的收益率31.9万元。

初始的投资即初始的资本支出,即生产线的投资大概是500万元,但是平均的资本占用不是500万元而是用期初的资本投资加上期末的收益,是资本卖出去的残值再除以2,即300万。

所以用会计收益率的第一个方式推导出来的项目,它的会计回报率是6.38%,而用第二种公式算出来的是10.63%,这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经常用的是第一种,因为会计收益率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比较适 用在市场比较简单的项目的运算中,通常都不会把事情弄得特别复杂,这是它的优势所在。

Yn 的贴现率 =( 1/(1+贴现率)) n 次方二、回收期法——Payback即通过投资项目带来的净现金流入回收该项目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回收期法也有两种计算方式。

第一种叫做静态投资回收期,即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简 单计算看几年能够回收。

第二种叫做动态回收投资回收期法,即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要把每一年的净现金流入或者流出进行贴现。

举个例子,现在公司需要买一整套新的自动贩卖机,自动贩卖机初始投资一批需要200万元, 这一批的投入回收期大概是多久?如上表,可以看到初始投资是在第0年投入的是200万,第一年的现金流入其实是净利润, 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加回去,即43万元。

第二年是49万元,第三年56万元,之后每一年差不多都维持56万不变。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财务比较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财务比较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财务比较净现值法(NPV)和内部收益率法(IRR)是最常用的投资评估方法之一,用于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

两种方法都关注项目的现金流量,并将其与投资金额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的价值和收益率。

然而,它们在计算过程、结果解读和适用范围上存在一些差异。

净现值法是将项目的现金流量从未来折现到现在,并与投资金额进行比较。

它衡量项目的价值是否能够创造超过投资金额的现金流。

净现值法基于固定的折现率,通常是公司的加权平均成本(WACC)。

如果净现值为正,意味着现值总和大于投资金额,这被视为一个好的投资决策。

相比之下,内部收益率法是为了确定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即使得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被认为是一个衡量项目收益率的指标。

如果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大于投资者的最低要求,该项目被视为可行的。

内部收益率是使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平衡的折现率,它反映了项目投资回报的潜力。

在计算过程上,净现值法需要计算项目每个时间段的现金流量,并将其折现到现在。

将所有现金流量的现值相加,并减去投资金额。

如果结果大于零,则项目被认为是有价值的。

内部收益率法需要通过试错法来确定使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这要求对不同的折现率进行迭代计算。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在结果解读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净现值法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数值,表示项目的价值。

如果净现值为正,则项目创造了价值。

而在内部收益率法中,只需要比较内部收益率与最低要求收益率。

如果内部收益率大于最低要求,项目被认为是值得追求的。

净现值法适用于评估各种类型的投资项目,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无论具体的现金流量模式如何。

然而,内部收益率法在评估项目时要求所有现金流量都有相同的折现率,这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都是基于一些假设,如现金流量的准确性、折现率的稳定性和投资决策的时间价值。

因此,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应谨慎对待这些假设,并结合其他评估工具来进行综合分析。

项目多种投资方案的比选

项目多种投资方案的比选

第十章项目多种投资方案的比选【本章摘要】投资项目的方案比选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过程中所拟定的主要经济和技术方案、总体设计方案和进行投资方案比较,以获得最优投资效益的方案,它是寻求合理的技术和建设方案的必要手段。

本章主要进行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的比较与选择。

【关键词】投资方案关系投资方案比选我国是个短缺型经济国家,短缺型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供给方面的经常性不足,尤其是资金、资源短缺,希望能用有限的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这就需要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加以实施。

项目多种投资方案比选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三点:1.多种投资方案比选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我国资源短缺,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就需要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诸方案进行筛选,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加以实施,已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多种投资方案比选是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

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客观规律。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我们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规律,造成重大的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财富浪费。

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方法和民主程序,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失误。

多种投资方案比选是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拟建项目诸方案的分析,选出最优方案,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3.多种投资方案比选是寻求合理的经济和技术决策的必然选择。

在投资过程中,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很多,必须经过多方案之间的比选,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就某一项而言,不同的投资方案采用的技术经济措施不同,其成本和效益会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通过诸方案的比较筛选,就可以选出一个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效益好的最佳方案。

第一节方案关系分析由于不同的投资方案产出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投资、费用和收益的大小、发生的时间、方案的寿命期都不尽相同,所以,对各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时,必须有各自的前提条件与规范的判别标准。

投资评估常用的六种方法比较

投资评估常用的六种方法比较

一、会计收益率法——ARR (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从会计的角度进行评估。

方法有两个计算公式,1.年平均收益/初始的资本支出2.年平均收益/平均的资本占用如下图所示,通过案例来说明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区别。

公司希望投产一个新的生产线,生产线初始投资大约500万,三年后残值100万元。

问题:如何通过项目的会计回报率来进行决策首先需要算出新项目每一年的会计收益,即净利润。

从下表里看出,第一年净利润是万元,第二年是万元,第三年是万元,平均的收益率万元。

初始的投资即初始的资本支出,即生产线的投资大概是500万元,但是平均的资本占用不是500万元而是用期初的资本投资加上期末的收益,是资本卖出去的残值再除以2,即300万。

所以用会计收益率的第一个方式推导出来的项目,它的会计回报率是%,而用第二种公式算出来的是%,这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经常用的是第一种,因为会计收益率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比较适用在市场比较简单的项目的运算中,通常都不会把事情弄得特别复杂,这是它的优势所在。

二、回收期法——Payback即通过投资项目带来的净现金流入回收该项目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回收期法也有两种计算方式。

第一种叫做静态投资回收期,即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简单计算看几年能够回收。

第二种叫做动态回收投资回收期法,即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要把每一年的净现金流入或者流出进行贴现。

举个例子,现在公司需要买一整套新的自动贩卖机,自动贩卖机初始投资一批需要200万元,这一批的投入回收期大概是多久Yn的贴现率 =( 1/(1+贴现率)) n次方如上表,可以看到初始投资是在第0年投入的是200万,第一年的现金流入其实是净利润,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加回去,即43万元。

第二年是49万元,第三年56万元,之后每一年差不多都维持56万不变。

如果是静态的回收期,差不多四年多可以收回。

如果用动态回收期,需要把之后每一年按照贴现率进行贴现。

项目投资决策的一般评估方法

项目投资决策的一般评估方法

项目投资决策的一般评估方法为提高企业长期投资的投资效益,企业必须采用各种数量分析方法对投资方案进行分析评估。

长期投资项目分析评估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贴现法,另一类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非贴现法。

一、贴现法采用贴现法评估企业的投资方案,其主要特征是评估投资方案的经济指标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因此,这类方法又称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

(一)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把投资方案中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总现值进行比较,求出其差额,即净现值,借以比较投资方案优劣的一种评估方法。

(二)现值指数法现值指数法又称净现值率法,是指通过投资方案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同现金流出量的总现值之比来说明每一单位的现金流出可以获得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的一种投资方案的评估方法。

(三)内含报酬率法内含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项目初始现金流出的贴现率。

内含报酬率法是指对不同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入量进行贴现,使所得的总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总现值相等,即净现值等于0,人们通过比较不同方案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大小来确定最佳方案的一种投资方案评估方法。

二、非贴现法采用非贴现法评估企业投资方案的主要特征是该方法所使用的经济指标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它把不同时间的现金流量看成是等值的,因此这类方法也称为非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经常采用的主要有投资报酬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

(一)投资报酬率法投资报酬率法是通过投资报酬与投资额的比率来分析评估投资方案的一种投资决策评估方法。

(二)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法是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来分析评估投资决策方案的一种方法。

投资回收期是指由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量累积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即收回原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一项长期投资资金的投入集中发生在建设期,且投产后每年的现金流入量都相等,则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PP=投资额/年现金流入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净现值法比较以下方案优劣:
案例分析2:设备更新决策
某企业五年前购置一设备,价值75万元,购置时预期使用寿命为15年.残值为零。

该设备进行直线折旧.目前已提折旧25万元.帐面净值为50万元。

利用这一设备,企业每年消耗的生产成本为70万元,产生的销售额为100万元。

现在市场上推出一种新设备,价值120万元(含运输、安装、调试等所有费用),使用寿命10年,预计10 年后残值为20万元(新设备也使用直线折旧)。

该设备由于技术先进,效率较高,预期可使产品销售量由原来每年100万元增加到每年110万元(这里实际上是假设产品产量增加,同时增加的产量又均可在市场上售出),同时可使生产成本(指原材料消耗、劳动力工资等)由每年70万元下降到每年50万元。

如果现在将旧设备出售,估计售价为10万元。

若该公司的资本成本10%,所得税税率为40%,问该企业是否应用新设备替换旧设备?
经过分析,共有两个方案:
方案一:继续使用旧设备
方案二:出售旧设备,购买新设备
就现在的时点来说:
使用方案一进行生产的话,就可以理解为:以10万元的价格购入设备,使用10年,期末无残值,年度生产成本70万元,产生的销售额为100万元,利润为3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40%,故每年净现金流入18万元。

使用方案一进行生产的话,就可以理解为:以120万元的价格购入设备,使用10年,期末残值为20万元,年度生产成本50万元,产生的销售额为110万元,利润为6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40%,故每年净现金流入36万元,最后一年为20+36=56万元。

故,方案一的净现值为:
NPV1=-10+18(P/A,10%,10)=-10+18*6.144=100.592万元
方案二的净现值为:
NPV2=-120+36(P/A,10%,10)+20(P/F,10%,10)=-120+36*6.144+20*0.386=108.904万元NPV2> NPV1,因此选择方案2,即出售旧设备,购买新设备。

案例分析3:新加油站的建造
某石油天然气公司正在考虑新加油站的两种设计方案,并按10%的贴现率来评估,两种设计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如下,请对两方案进行评价:(单位:万元)
或者:NPV1(省钱方案)=-52.2+ 10(P/A,10%,10)=9.24
NPV2(昂贵方案)=-110+ 19.5(P/A,10%,10)=9.81
经过对比得知:省钱方案的净现值为9.245万元,昂贵方案的净现值为9.818万元,故选择昂贵方案。

案例分析4:木桥还是钢桥的选择
某公司正在考虑建造一座桥梁,有两种方案:
1.建造一座木桥,初始成本125000,要求15000元的年维修费,能使用10年.
2.建造一座钢桥,初始成本200000,要求5000元的年维修费,能使用40年.
若贴现率为15%,试问造哪一种桥比较合算?
经过对比得知:木桥的年均成本为39906元,钢桥的年均成本为35112元。

所以造钢桥比较划算。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