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歌曲的演唱技巧

合集下载

通俗歌曲演唱技巧

通俗歌曲演唱技巧

通俗歌曲演唱技巧
通俗歌曲演唱技巧指的是在演唱通俗歌曲时,艺人能够运用一些技巧来使演唱更加出色和吸引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通俗歌曲演唱技巧:
1. 发声技巧:良好的发声技巧是保证演唱质量的基础。

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声音的发声位置、咬字清晰等。

2. 表情和感情的传达:通俗歌曲通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表达,艺人需要通过表情和感情的传达来让观众能够更好地共鸣和理解歌曲的内涵。

3. 瞬间情绪的掌握:歌曲中会有一些高潮部分或转折点,艺人需要在这些瞬间能够掌握好情绪的转变,使演唱更加生动、动听。

4. 技巧性的运用:包括高音、低音、滑音、颤音等技巧的使用,可以增加歌曲的音乐层次感和艺术效果。

5. 舞台表演技巧:通俗歌曲演唱通常需要有一定的舞台表演元素,包括舞蹈、动作、台步等。

艺人需要在演唱时合理运用这些技巧,使演出更加精彩动人。

6. 与乐器的配合:有些通俗歌曲会有乐器伴奏,艺人需要与乐器的配合更加默契,做到歌声与乐器的和谐统一。

7. 与观众的互动:通俗歌曲演唱时,艺人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
包括鼓掌、带动观众一起唱等,以增加现场气氛和互动感。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艺人更好地演唱通俗歌曲,提升演唱的质量和观赏性。

然而,每个艺人的风格和特点不同,具体的演唱技巧还需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1. 引言1.1 介绍通俗歌曲的重要性通俗歌曲在音乐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大众喜爱的曲目,广泛流传并具有良好的市场接受度。

通俗歌曲通常旋律优美、易记、易唱,能够引起听众共鸣,传递情感和情绪。

这些歌曲常常蕴含着普遍的人生哲理或情感体验,能够准确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通过演唱通俗歌曲,歌手可以与听众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连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通俗歌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易于传唱和接受,更在于它们对歌手演唱方法的要求。

演唱通俗歌曲需要歌手具备较高的唱功和情感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走向,将歌曲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想要在音乐舞台上获得成功的歌手来说,掌握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提升自己的歌唱技巧,才能更好地演绎出通俗歌曲的魅力,赢得听众的认可和喜爱。

学习和掌握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对于音乐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2 解释演唱方法对表现的影响演唱方法对歌曲表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一位歌手无论拥有多美妙的嗓音,如果缺乏正确的演唱技巧,很可能无法将歌曲表达得淋漓尽致。

演唱方法包括声音的运用、情感的表达、节奏的掌握等方面,这些要素共同影响着演唱效果。

声音的运用是演唱方法中最基础的部分。

歌手需要掌握如何正确发声、如何调节音准、如何控制音量等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演唱的音质清晰动人。

在选择适合自己音域的歌曲时,更要考虑声音的特点和实际能力,避免在演唱过程中出现音痴或破音等失误。

情感的表达也是演唱方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歌曲的情感是触动听众心灵的关键,歌手需要通过声音的变化、音调的把握等手段,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准确传达给听众。

这需要歌手对歌曲的内容和意境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在表达时做到准确到位。

节奏的掌握和节拍的把握也是影响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

歌手需要将声音与节奏完美结合,保持稳定的节奏感和准确的音乐节拍,才能使整个演唱过程流畅自然。

练习发声和控制音准是提高演唱技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积累经验,才能达到技艺娴熟的水平。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演唱一首通俗歌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拥有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表达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唱歌技巧和表演技巧。

下面将从演唱方法、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三个方面对通俗歌曲的演唱进行解析。

一、演唱方法1. 声音的控制通俗歌曲的演唱需要有很好的声音控制能力,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来调整声音的大小和力度。

在歌曲高潮部分要有足够的爆发力,而在柔和的部分要有柔和的音色。

2. 音准的把握音准是歌曲演唱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演唱时要根据音乐伴奏的指引来把握音准,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准水平,让自己的演唱更加准确和动听。

3. 呼吸控制呼吸是演唱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根据歌曲的节奏和音乐的变化来控制呼吸。

要保持均匀的呼吸并在合适的时机停顿,这样才能有力地将歌曲演绎出来。

4. 良好的发声技巧发声技巧是保证歌唱质量的前提,要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来保护声带,同时可以获得更加清晰、响亮的声音。

要学会利用腹部呼吸,让声音更加饱满和有深度。

5. 语气的把握在演唱通俗歌曲时,要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情感来把握语气。

在表达欢快的歌曲时要活泼开朗,而在演唱悲伤的歌曲时要有愁容和悲切的语气。

二、情感表达1. 歌词的理解和表达在演唱通俗歌曲时,要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明白歌词背后所要表达的情感。

只有理解了歌词,才能更好地将情感表达出来,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内涵。

2. 情感的切入与表现通俗歌曲通常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演唱者要善于从自己的情感入手,用自己的真情来感染观众,让歌曲的情感更加真挚和打动人心。

3. 时间与节奏的掌握在演唱通俗歌曲时,要准确把握歌曲的时间和节奏,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情感表达出来。

要注意控制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做到情感与节奏的完美结合。

4. 眼神与动作的用意在演唱中,眼神和动作也是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

适当的眼神交流和动作演绎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演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增加演唱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是指以流行歌曲为主要演唱对象,采用现代音乐语言和技巧,表达歌词内容的一种演唱方法。

以下是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

一、唱法与音乐语言1. 声音控制通俗歌曲属于流行音乐范畴,通常要求演唱者的声音要有层次感与调性感。

因此,演唱者需要掌握发声技巧,使自己的声音富有弹性和变化,能够在音高、音量和气息等方面加以控制。

此外,演唱者还需要在演唱中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2.音乐语言通俗歌曲有着明显的流行音乐元素,因此,演唱者需要在演唱时注重音乐语言和节奏感。

在演唱节奏方面,演唱者需要注意掌握歌曲的节奏感,把握好每个音符的长短、快慢与力度,以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曲子的意境。

二、节奏与音乐氛围1.节奏感通俗歌曲的节奏感很强,演唱者需要通过准确掌握节奏感,能够使自己的演唱更加有力度、明快、清晰。

通过掌握音乐节奏,演唱者可以使歌曲更好地表达出情感,更加真实地呈现歌曲的主题。

通俗歌曲的氛围需要根据歌曲的主题来调整和表现,如快歌需要表现欢快和兴奋,而慢歌则需要表现沉思和内敛。

针对不同的歌曲,演唱者需要准确掌握歌曲的情感和气氛,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三、表现力与表达方式1.表现力通俗歌曲在表现方面要求很高,演唱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力,以更好地表达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在演唱时,演唱者可以运用音色、音调变化、音量抑扬顿挫等方式,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表达方式通俗歌曲通常要求演唱者具备一定的舞台表现能力,尤其是通过姿态动作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将歌曲的情感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

演唱者可以通过手部动作、眼神交流等方式,将歌曲的情感与形态更加真实地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发声技巧和音乐语言,同时注意歌曲的节奏感和音乐氛围,以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真实地呈现出来。

通俗唱法技巧: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通俗唱法技巧: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通俗唱法技巧: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通俗唱法技巧 No.1 声情并茂唱好通俗音乐要想唱好通俗音乐,首先歌者肯定要做到 "声情并茂'!声:指的是发声的技能(也就用那些动作去唱歌)情:演唱时所要表达的一种心情或一种气氛(一般被视为是不是投入,是不是有歌者的气质)就算一个发声技能超群的人,他的声音还是会有瑕疵的,因为在声乐表现中,人声始终是精益求精的,假如缺少了感情的支撑,那他充其量是一部发声机器,而且是有瑕疵的。

反之,假如凭一时之勇,一时之情去发泄的话,那就往往脱离不开K歌,叫喊等行为了。

误区:声、情两者不能良好的结合起来,盲目训练导致成为一个麻木的发声工具,而过分的热忱似火又太简单染上市井演唱之气,今后就难改了!No.2 声、情入手探规律我们下面就分为声、情这两方面来探讨通俗音乐的演唱规律!当然,在字面表达以及动作训练的过程中,是以声为主,情为辅,但盼望大家在运用表演的过程中反之,衡之。

提高声乐技能主要分为四大门功课:气息,发声,传声,咬字。

情:在一开头的时候,主要是要能听得出好声音的"质',"气',"词',"乐'。

(在演艺,观赏歌曲的过程中要学会从感性变为理性再回到感性)许多人盲目的练习唱歌,但他并不知道在唱歌的过程中,声的四大部门都在工作,这才叫唱歌,练习是有效的。

但同时,歌曲演唱的好坏是在观赏一个整体,一个心情,不是在检验这四门功课的凹凸!No.3 什么是气息?既然谈到四门功课,我们就来一一阐述一下:首先,什么是气息?唱歌必需用气,通俗音乐中的气,是由一呼一吸这两个动作交替构成的。

(决不要有第三个动作产生,例如停顿、重吸、重呼、偷气、漏气等)就一呼一吸而言,唱歌是呼的艺术,切勿本末倒置。

(现在市面上,大多的练气方法,太强调吸气,这样会大大减弱歌者的表现力量,沟通力量)练习要领:要用气,就要一呼一吸,交替工作,稳定气口,连贯动作。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解析1. 技巧一:把握节奏和节拍通俗歌曲的节奏和节拍通常是非常明显的,而歌手必须要学会把握好这些节奏和节拍,使得自己的演唱更加准确和有力度。

在练习通俗歌曲的演唱时,可以先在乐器伴奏或者音乐伴奏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逐渐提高对于节奏和节拍的把握能力。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节奏结构,从而在演唱时能够更加稳健地表现出来。

2. 技巧二:掌握歌曲的情感表达通俗歌曲通常都是以情感为主要表达内容的音乐形式,所以歌手在演唱时必须要学会掌握好歌曲的情感表达。

在演唱时,歌手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来表达相应的情感,让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歌曲所带来的情感共鸣。

对于一些情感深沉的通俗歌曲,歌手需要注重歌曲中的高潮部分,通过声音和情感的推动来表达出歌曲的情感高潮,使得演唱更加有感染力。

3. 技巧三:注意音准和音色通俗歌曲的演唱离不开良好的音准和音色,这是歌手必须要注重的演唱技巧。

要保持好音准,歌手可以通过练习音阶和各种音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音准水平。

而要塑造出好的音色,歌手需要不断地在演唱中寻找适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方式,并且注重呼吸和共鸣的配合,使得自己的声音更加富有魅力和表现力。

4. 技巧四:注意唱功的训练通俗歌曲对于歌手的唱功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歌手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重唱功的训练。

唱功训练包括了发声技巧、共鸣和哑音的掌握、呼吸和腹式呼吸的配合等方面。

通过不断地唱功训练,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要领,从而在演唱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来。

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技巧和训练,而这需要歌手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提高。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积累经验,歌手可以更好地掌握好通俗歌曲的演唱技巧,从而在舞台上能够更加自如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和个性。

希望广大音乐爱好者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对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日后的练习中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2024年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

2024年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
三、吐字与四呼
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部分韵母的发音。字腹是一个字最响亮的韵母部分,韵母是吐字时发挥音响共鸣作用的中心。音韵学中,把吐字过程中口腔变化形态归纳为:“开、齐、撮、合”四种类型,即“四呼”。快速咬字后,要立即吐字,吐字要遵循“字腹延伸不变形”的原则,要注意保持母音口形不变,气息不断,使咽腔等共鸣器官受到气流振动而引起共鸣。
附:(一)拼音部件的教学
1、单韵母 a o e i u ü
(1)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松动,一直紧着。教师示范时,强调单韵母要读的又长又响。
(2)四声的发音
一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声、三声是难点。
歌谣: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歪再向上,四声快快往下降。建议辅以手势,可夸张一些。(示范)
2、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训练“归韵”
“归韵”就是要把每个字音的“韵母”唱准确。首先要明确每个字的音韵,然后要训练掌握各种字“韵”发声时的口腔动作。
①要严格遵循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孤立地去追求声音的响亮。②明确每个字音音韵的着力点。③准确演唱复韵母和鼻韵母。“斗志昂扬”不能唱成“斗志啊呀”,“恩情”不能唱成“恩齐”等等;④按韵类进行归韵训练。目前多为采用的“十六韵”类来进行训练:“a,o,e,ie,ai,ei,ao,ou,an,en,ang,eng,i,u,ü,er”。⑤保持“归韵”一线到底。首先要建立整体歌唱的概念。要把字韵的延长和曲调的变化,看成是一个整体运动过程,这样才能使得以字韵保持;
二、掌握歌唱时的吐字规律
1.了解每个字的准确着力点
语音声韵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声母(字头)的发音上。声母发音的着力点在唇、齿、舌、牙、喉等处。歌唱时必须准确每个字的着力点,才能准确表达字意。清朝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欲正五音而不在喉、舌、齿、牙、唇处着力,则其音不真”。对于“着力”来说,指的是一个字发音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切不可过分强调而破坏字音。

通俗歌曲唱法

通俗歌曲唱法

通俗歌曲唱法引言通俗歌曲是指那些广受大众喜爱、易于接受的流行歌曲。

很多人都喜欢唱通俗歌曲,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唱得更好。

本文将介绍一些通俗歌曲的唱法技巧,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

正文1. 歌曲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非常重要。

要根据自己的音域和音色来选择合适的歌曲。

不要盲目追求高难度的歌曲,要选择自己能够轻松驾驭的曲目。

同时,要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与自己的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情感融入演唱中。

2. 唱前准备在开始唱歌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热身运动,舒展喉咙和身体。

然后,要喝足够的水,保持喉咙湿润。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呼吸练习,提高肺活量和控制呼吸的能力。

3. 唱法技巧通俗歌曲的唱法相对简单,但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唱法技巧:•发声技巧:要从腹部发声,用腹部肌肉控制呼吸和声音的输出。

不要过度用喉咙发声,以免造成声带损伤。

•音域掌握:要了解自己的音域范围,并根据歌曲的高低音要求来进行调整。

不要勉强唱高音或低音,以免伤声。

•表达情感:通俗歌曲注重情感表达,要深入理解歌曲的含义,通过音乐和歌词来传达情感。

可以通过变换音色、音量和音准来增加表现力。

•节奏感:要掌握好歌曲的节奏感,不要过快或过慢。

可以通过听歌、跟着节奏录制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节奏感。

4. 注意事项在演唱通俗歌曲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护嗓子:要避免唱歌过度导致嗓子疲劳或损伤,适当休息和保养嗓子。

可以多喝水、避免辛辣食物和冷饮,以及避免长时间大声喊叫。

•学习他人经验:可以多听一些优秀歌手的演唱作品,学习他们的唱法和表演技巧。

通过模仿和学习他们的经验,可以提升自己的唱功。

•反复练习:唱歌需要积累,要不断地进行反复练习。

可以录制自己的演唱作品,听回去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结论通俗歌曲唱法主要包括歌曲选择、唱前准备、唱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将能够提高自己在通俗歌曲演唱中的表现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俗歌曲演唱及技巧的把握
在介绍了声乐演唱艺术的共通发声规律之后,我们再谈谈通俗唱法的发声特点。

对此,应有如下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持通俗唱法者,应了解和熟悉科学发声方法的共通规律,努力改变自发式的用嗓习惯,将自己习惯的用嗓方式纳入科学发声的轨道。

其二,从共通的科学发声规律中,努力寻找到通俗唱法声音个性的依据。

也就是说,每演唱一首歌曲时,从发音、共鸣部位到气息的流动等诸方面,为通俗歌曲的演唱寻找到合理性。

改变纯模仿或盲目用嗓的习惯,从感性的用嗓方式转变为理性的用嗓方式。

其三,通俗唱法,无论其科学与否,作为一种用嗓流派早已形成,并为最广大的业余声乐爱好者所接受。

由于它的普及性、通俗性以及独特的演唱个性,亦在各类大赛及专业声乐领域里占有一席地位。

因而,不可否认,这种演唱方法必有它的独到之处,我们声乐界应予以关注。

下面仅谈几点个人对通俗唱法发声特点的看法。

1.呼吸是根本
“气为声之本”,“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作为声乐演唱艺术之一的通俗唱法,同样离不开气息的支持。

呼吸在通俗唱法中的运用,当它与歌曲情感、歌曲风格相结合时,更有其独特性。

[呼吸的表演性]
不同的歌曲内容,蕴含着不同的情感。

通俗唱法十分注重歌曲情感的强化与外化,而呼吸运用乃是关键。

比如在表达十分悲痛伤感、深沉内涵的情感时,呼吸用得很强,声带有意不全闭合,造成一种似漏气的沙哑声,并将这种带沙哑而深沉的声音色彩,夸张、外化、让观众(听众)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情感。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中这一句:3222 其中“嘴”、“咽”二字,就可以用带点沙哑的声音去唱,以表现主人公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以此来加强声音的感染力。

又如抒情性较强,表达一种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与回忆时,呼吸要用得柔和均匀,与声带形成最佳配合,这种声音色彩柔美圆润,对呼吸的控制与运用,体现了声乐上的技巧。

如《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及《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等曲目的演唱,皆可用此法。

另外,在表达激烈粗犷的情感时,呼吸深度与力度必须加强,在腰围横膈膜处形成强有力拉紧状态,声音才会有爆发力,发出几乎类似呼喊的声音色彩。

如电影《红高粱》中两段插曲:《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好酒歌》等,这两首歌中旋律已退居次要的了,而情感的体现已近乎自然状态,也就是前面谈到的第二种体力劳动时心情紧张、情绪兴奋之极的呼吸状态。

至于欢快轻松的情感,则要求气息的流动要轻便流畅,不可过于深沉,亦不需要更强的力度,如《轻轻地告诉你》、《茶山情歌》等。

[关于“气声唱法”]
通俗唱法中呼吸运用的另一特点是“气声唱法”的运用,这不仅丰富了通俗唱法的表现力,也为声乐艺术增加了新的表现手段。

“气声唱法”是一种气与声不按发声规律而组合的样式。

正常的发声规律,要求气息振动声带时,两片声带要闭合而发声,这种声音比较结实响亮,而“气声唱法”则是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时发出。

在这种声音中,因带有明显的气流声,而使声音色彩略显暗淡、虚婉,甚至带有一些哑声。

这种声音更显自然亲切,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李谷一在“气声唱法”的运用上有突出的成绩,她演唱的《乡恋》(电视片《三峡传说》插曲)及电影《小花》中的插曲《绒花》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发声器官的运动状态 [声带]
在通俗唱法中,声带的主要功能是发音,即在气流振动两片声带时,闭合而发声。

但,为了表达歌曲的某种特殊情感,或表现歌曲的某些特殊风格韵味,当气流振动声带时,两片声
带可以闭合一部分,而让另一部分不闭合,产生漏气的现象。

此时声带的功能,就不仅仅是发音,而同时具有表达情感或表现风格韵味的功能了。

如前节“气声唱法”中所述。

[喉咽与软腭]
在歌唱各共鸣腔体中、喉咽腔是主导共鸣腔。

在通俗唱法的发声中,喉咽腔更显示了重要作用。

这是因为,喉咽腔部位的声音自然质朴,有很强的可塑性,而通俗唱法的声音运用,更注重的也是自然或半自然的声音特色。

也就是说,通俗唱法中喉咽腔比女声要开得大一些。

情感深沉内含一些的歌曲比情感欢快跳跃的歌曲也要开得大一些。

前者如《好人一生平安》、《掌声响起》;后者如《轻轻地告诉你》、《采槟榔等》。

此外,歌曲的演唱风格不同,音乐体裁不同,喉咽腔的开合状态也有不同。

软腭的状态与喉咽的开合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在喉咽腔打开的情况下,才能要求软腭的状态。

通俗唱法并不需有意抬高软腭去制造高位置共振,但凡学习过声乐的,都会灵活巧妙地运用软腭来显示声音修养,保护声带及咽喉,同时还可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软腭的灵活运用有如下几种情况:在强音演唱时,软腭可随喉咙的打开而自然抬起;在唱高音时,软腭亦可适当抬起。

这样可分解一部分强气流对声带与喉部的冲击,扩大了共振范围减少喉部所承受的压力。

但共鸣焦点不可全部放在抬起了的软腭处。

这是因为软腭抬起后,高位置的共鸣色彩与咽喉部的色彩是有差异的,如果完全用高位置来演唱,必将失去通俗唱法的声音特征。

因此,即使软腭抬起了,也只能巧妙地借用,而仍然要保留喉咽腔主导共鸣的地位。

比如《千万次地问》(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高音到BB2,这对于以真声用嗓为主的通俗唱法来说是颇有难度的,但若稍用上一点高位置共鸣,再加上气息的有机配合,高音便会完成得好一些。

刘欢的演唱便达到了最佳效果,既保持了通俗唱法的风格,又显示了高音的色彩与情绪,展示了他运用发声方法的深厚功底,及对通俗唱法高难度技巧的把握。

软腭的灵活运用,还体现在抒情性较强的通俗歌曲中。

抒情歌曲注重声音的柔和圆润,松弛流畅,无须喉部用力拉紧,而要松开,形成一个空洞状。

此时,若把软腭抬起,把声音控制在软腭及咽部,让气息均匀地流动,声音必然会出现抒情的色彩。

这当然还要视歌词内容及音乐风格而加以区别。

爱情歌曲更多一些柔美圆润。

歌颂祖国及怀念故乡一类的歌曲,更多一些深沉敬仰,那么便可对软腭的状态作一些微调,以显示声音色彩上的差别。

3.语言的特征通俗歌曲中的语言,以质朴为本。

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许多歌曲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中不同层面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多以平白如话、直抒情怀的方式出现,一般不过多地修饰雕琢。

近来,散文式甚至完全口语化的歌词也有出现,使得通俗歌曲的演唱艺术也增添了新的样式。

但是,绝大部分歌词仍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文学性。

吐字清晰是通俗唱法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中国的通俗歌曲中,普通话为通俗唱法中的主流,这包括大陆创作的歌曲,一部分港台歌曲以及用普通话演唱的粤语原创歌曲。

演唱大陆创作的歌曲时,语音大多比较规范,讲究“出字、归韵、收声”的咬字吐字过程,字字清晰、质朴无华。

粤语歌曲的演唱,则应有浓烈的南国风格,但语言不通亦难为内地观众所接受,于是有人将粤语译成普通话演唱,但由于语系不同,字音规律差别甚大,因而仍然难于达到粤语演唱的效果。

可见,语言之于通俗唱法的重要性。

吐字清晰,归韵收声准确乃是通俗唱法的重要特征。

也有一些曾经学习过美声唱法的歌手,往往不注意咬字的力度,或不习惯把字头(声母)重咬,而过多注意追求声音的效果,因而在转唱通俗歌曲时,便觉风格不浓、韵味不足,乃至大大削弱了歌曲的感染力。

通俗歌曲的歌词,一般都比较生活化、口语化,即使是带有诗情画意,意蕴较深的歌曲,
也都从歌曲的总体氛围上来刻画、追求,而歌词本身也多尽量做到口语化、生活化,因而要注意歌词的语言性。

许多优秀的通俗歌曲表达意境与氛围十分浓郁,然其歌词仍十分通俗易懂,不刻意雕琢。

如《弯弯的月亮》歌词:“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又如《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现又回到你面前……”这两首歌的歌词,公认是文学品位颇高的上乘之作。

它们可以说是诗化了的语言,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通俗歌曲中这类有一定艺术功力的歌词不少。

另外,也有一些歌词是大实话、大白话,甚至不讲究格律韵脚,如果没有音乐的帮衬,那简直就是在说话了。

当然,由于通俗歌曲创作的无规定性,群众自我参与意识极强,所以,各种创作现象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

但是,通俗歌曲的创作还是应当追求一种品位与档次,以提高创作质量,为广大群众贡献更多更好的好作品。

基于通俗歌曲歌词的口语化与生活化的特点,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上,就应当把歌词的语言特点表现出来。

比如歌词的逻辑重音、感情重音,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与停顿,语气的鲜明与准确以及连贯性与整体性等,都要通过对语言特征的把握来予以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