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游记阅读答案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3)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3)
1.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若都是好像。
A.连词,因而;连词,却。
B.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反而,却。
D.副词,只,仅仅;副词,却,竟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
这里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是与现代汉语不同,这是关键的信息点,所谓特殊,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特点而言。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懂得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知识。
二是宾语前置是倒装句中的一种,此处只提到了宾语前置,值得注意。
三是用法,指各种词类活用,一般以句子的形式加以体现。
A.宾语前置句。
B.省略句。
翱翔后省略于,例句询后省略之。
C.判断句。
D.被动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本题选D项。
对原文内容赏析的选择题,往往设错点都是微小的细节。
这类题目的错误选项,往往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些不正确的干扰表述。
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确定正误。
选项D中,引李白诗是为说明所谓三石梁即三叠泉,不是表遗憾之情,所以错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游庐山记阅读答案_游庐山记阅读题及答案

游庐山记阅读答案_游庐山记阅读题及答案《游庐山记》阅读原文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①,泊左蠡。
庚辰,舣星子②,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③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④,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至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踏乱石寻瀑布源,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贻后之好事者焉。
【注】①宫亭:宫亭湖,彭蠡湖(鄱阳湖)的别称。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庐纪游(节选)【清】査慎行①甲戌晨起,四山生机排闼送青②,爽人心目。
寺③居万木中间,西南其户。
早餐后,东林僧如升告归。
老衲眉生伴我行。
二里,至芦林,有佛屋,当太乙峰西麓。
清泉一笕④,葭菼苍苍,令人坐山林而发江湖之想。
东望五老,南望汉阳、上霄诸峰,突兀趁人⑤。
五六里,至万松坪。
铃冈岭在万松坪隔岸,与九叠诸峰相连,趾尽于土目湖。
《归宗寺志》推为主山,五老、紫霄皆此后分枝。
午后,留行李于万松僧舍,亟欲往观三叠泉。
而此间居僧如麋鹿,不愿为导游。
仍强眉生同行。
沿涧而行,草树蒙翳。
路穷则渡水,已复登陆。
目之所接,愈入愈奇。
孤根耸拔,有石踞其顶,抬头垂耳,张吻而下饮者,犀牛峰也。
龙蛇曲折,雷霆砰击者,九叠谷也。
自绿水潭而下,怪石纷乱,绝壁俯临,两岸无路。
北涯斗坡,如有人迹,可容半足,侧身而上,仅乃得过。
老衲不可以从矣。
计此去大梁津当不远。
忽遇担柴而至者,询以三叠泉路,答云距此尚远。
会日已衔山,遂寻旧路返,以告眉生。
眉生云自一线天北望三叠泉可是半里,乃知为樵夫所绐。
盖此泉虽见于太白,至南宋始著。
朱子⑥从南康迁浙东提举,去后方知之,集中《与黄商伯、陈成和诸君书》惓惓以不见新瀑为恨。
我何人斯,旅行之迹敢祈胜先贤邪?太白《庐山谣》有屏九叠云锦张,银河倒挂三石梁之句。
今三叠来源经九叠谷口而后垂而为瀑其势遇石凡三跌从高而下如银河之挂石梁乃诗家形容比较之词所谓三石梁者即三叠泉。
后代必欲求其地以实之,凿矣。
元李溉之谓在开先寺西,黎高言在五老峰上,或云在简寂观,或云在二峰间,桑子木则认为本无石梁,如竹林之幻梦。
方以智又认为确然有之,议论纷纷,皆非定论。
(有修改)【说明】①査慎行:清朝,浙江海宁人。
②排闼送青:推门送来满眼青翠。
③寺:指千佛寺。
④笕:引水的长竹管。
⑤趁人:逼人。
⑥朱子:朱熹。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突兀趁人突兀:顿然。
B.北崖斗坡斗:通陡。
C.乃知为樵夫所绐绐:利用。
【古诗文阅读】徐霞客《游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徐霞客《游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
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之最高者。
坪之阴,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
余疑坪去汉阳当不远,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遥。
出寺,雾渐解。
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
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
未至峰顶二里,落照盈山,遂例如僧言,东向越岭,转而西南,即为汉阳峰之阳也。
一径循山,轻嶂幽寂,非复人世。
里许,蓊然竹丛中得一龛,存有僧短发覆额,溃衲赤足者,即为慧灯也,方挑水磨腐。
竹内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
欤赤脚短发僧从崖间下,反问之,实乃云南鸡足山僧。
灯有徒,结茅于内,其僧历悬崖访华之,方返耳。
余即为拉一僧为导,攀缘半里,至其所。
石壁峭补,悬梯以度,一茅如慧灯龛。
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灯居此。
至就是而鲑鲤汉阳,下翻飞绝壁,与世复隔矣。
暝色已再分,爱人灯龛。
灯煎臭相饷,前指路僧亦至。
灯半月一臭,必自己出来,必遍布其徒。
徒亦自至,去僧其一也。
二十一日别灯,从龛后大径直之乐汉阳峰。
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
南瞰鄱湖,水天滚滚。
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望失恃。
惟北面之桃花峰,封府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
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
汉阳、五老,俱匡庐南面之山,例如两角并肩,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峰隔海相望甚将近。
而路必仍至金竹坪,拖犁头细长后,出来其左胁,北转始超过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
余始至岭角,盼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
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并无居者。
因结点五老峰,方知就是山之阴,一冈连属于;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入五枝,凭空倾侧者万仞,外并无重冈叠嶂之倚,际目甚阔。
然彼此隔海相望,则五峰排序自颇为,一览无法阿库县;惟尼里一峰,则两旁并无底。
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徐霞客《游等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就是()a.因谋尽汉阳之胜大胜:名胜b.下山二里,循旧路循:沿着c.灯半月一腐臭:豆腐d.则五峰排序自颇为掩:遮掩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转而西南若亡郑而有助于君 b.覆盖住则汉阳峰也则刘病日笃c.灯有徒,结茅于内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亦以慕灯居此农人告余以春及12.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是在汉阳峰顶与五老峰顶所见的一组是()a.其阳,水俱南直属南康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b.南瞰鄱湖,水天浩荡风高水绝,寂并无居者c.石壁峭补,悬梯以度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d.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一径循山,轻嶂幽寂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徐霞客《游庐山日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游庐山日记徐霞客戊午,余同兄雷门、白夫,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
易小舟,沿江南入龙开河,二十里,泊李裁缝堰。
登陆,五里,过西林寺,至东林寺。
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
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廊。
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
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规模甚大,正殿夷毁,右为三笑堂。
十九日出寺,循山麓西南行五里,越广济桥,始舍官道,沿溪东向行。
又二里,溪回山合,雾色霏霏如雨。
一人立溪口,问之,由此东上为天池大道,南转登石门,为天池寺之侧径。
余稔知石门之奇,路险莫能上,遂倩雇其人为导,约二兄径至天池相待。
遂南渡小溪二重,过报国寺,从碧条香蔼中攀陟五里,仰见浓雾中双石屼立。
一路由石隙而入,复有二石峰对峙。
路宛转峰罅,下瞰绝涧,诸峰在铁船峰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俪立咫尺,争雄竞秀,而层烟叠翠,澄映四外。
其下喷雪奔雷。
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门内对峰倚壁,都结层楼危阙。
徽人邹昌明、毕贯之新建精庐,僧容成焚修其间。
从庵后小径复出石门一重,俱从石崖上,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
如是二里,至狮子岩,岩下有静室。
越岭,路颇平。
再上里许,得大道,即自郡城南来者。
历级而登,殿已当前,以雾故不辨。
逼之,而朱楹彩栋,则天池寺也,盖毁而新建者。
由右庑屋侧登聚仙亭。
出寺,由大道左登披霞亭。
亭侧歧路东上山脊行三里,由此再东二里,为大林寺;由此北折而西,曰白鹿升仙台;北折而东,曰佛手岩。
升仙台三面壁立,四旁多乔松,高帝御制周颠仙庙碑在其顶,石亭覆之,制甚古。
佛手岩寞然轩峙深可五六丈岩端石岐横出故称“佛手”。
循岩侧庵右行,崖石两层,突出深坞,上平下仄,访仙台遗址也。
台后石上书“竹林寺”三字。
竹林为匡庐幻境,可望而不可即;台前风雨中,时时闻钟梵声,故以此当之。
时方云雾迷漫,即坞中景亦如海上三山,何论竹林。
(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高中文言文阅读】徐霞客《游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徐霞客《游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
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之最高者。
坪之阴,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
余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
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之最高者。
坪之阴,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
余疑坪去汉阳当不远,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遥。
出寺,雾渐解。
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
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
未至峰顶二里,落照盈山,遂如僧言,东向越岭,转而西南,即汉阳峰之阳也。
一径循山,重嶂幽寂,非复人世。
里许,蓊然竹丛中得一龛,有僧短发覆额,破衲赤足者,即慧灯也,方挑水磨腐。
竹内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
复有赤脚短发僧从崖间下,问之,乃云南鸡足山僧。
灯有徒,结茅于内,其僧历悬崖访之,方返耳。
余即拉一僧为导,攀援半里,至其所。
石壁峭削,悬梯以度,一茅如慧灯龛。
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灯居此。
至是而上仰汉阳,下俯绝壁,与世复隔矣。
暝色已合,归宿灯龛。
灯煮腐相饷,前指路僧亦至。
灯半月一腐,必自己出,必遍及其徒。
徒亦自至,来僧其一也。
二十一日别灯,从龛后大径直之乐汉阳峰。
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
南瞰鄱湖,水天滚滚。
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望失恃。
惟北面之桃花峰,封府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
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
汉阳、五老,俱匡庐南面之山,例如两角并肩,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峰隔海相望甚将近。
而路必仍至金竹坪,拖犁头细长后,出来其左胁,北转始超过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
余始至岭角,盼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
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并无居者。
因结点五老峰,方知就是山之阴,一冈连属于;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入五枝,凭空倾侧者万仞,外并无重冈叠嶂之倚,际目甚阔。
庐山行短文答案四年级

庐山行短文答案四年级庐山行①如诗如画的庐山美景我仰慕已久。
今年暑假,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和奶奶、姐姐一起到了江西,来到了人间的仙境一庐山。
②这一天,我们乘车去含鄱口附近的五老峰。
虽然是夏天,但这里很清爽、凉快,难怪人们常说庐山是避暑圣地。
远远望去,五老峰被一层蒙蒙的云雾遮住,若隐若现。
再近些,喔,原来五老峰像五个老人并坐在一起。
有的像在仰首东望,有的像在低头沉思,有的像在互相交谈...登上五老峰,只见苍松、翠柏、杨柳、竹子...绿油油的一片,说不出的可爱。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块的山石,奇形怪状。
像巨人,像小孩,像雄鹰展翅,像老龟负石,像猴子捞月...更有趣的是有些山石别具一格,正看是熊,侧看像人,反看又是另一副模样,真是“橫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③庐山的雾可称得上是“奇观”了。
当雾飘来的时候,人在雾存,人走雾行,飘飘欲仙,将人带入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
五老峰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
据说日出时山坳里会出现一圈圈的红光,就是所谓的“宝树”,可惜我这次没能一饱眼福。
④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庐山有名的“黄涯瀑布”。
沿着小径向上走,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瀑布哗哗的流水声,好像层层叠叠的海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我们走上台阶,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观瀑亭。
在观瀑亭看瀑布,瀑布就像千丈翠绿色的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从山上直落下来,溅起层层的浪花,多伟大呀!难怪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诗中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⑤啊,庐山的高山,庐山的浓雾,庐山壮美的瀑布!再见了,美丽的庐山。
1.修改下面用错的词。
(1)暑假,我到庐山去旅游,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盼望。
(2)五老峰把一层层蒙蒙的云雾遮住,若隐若现。
2.读②自然段、说说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五老峰的?用4个字写出来。
3、读④自然段,说说看“黄涯瀑布”的游览顺序。
用简洁语言写出来。
4.按下面提示给短文分段,用“|”标在段尾。
(1)我们来到了庐山。
(2)我们看到了五老峰、庐山雾、“黄涯瀑布”。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4)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4)
5.文言断句的解答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量疏通全文,了解全段的意义;二是要联系前后文,推断画线句子的含义,根据已有的标点符号,理解句子,推断未知处标点;三是确定句中的重点词语,并关注表句中停顿的常见的语气词。
本题停顿应为:今三叠泉源经九叠谷口/然后垂而为瀑/其势遇石凡三跌/从高而下//如银河之挂石梁/乃诗家形容比拟之词/所谓三石梁者/即三叠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2)我何人斯,游览之迹敢祈胜先贤邪?(3分)
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复习策略上要做到夯实考点基础,做到有备无患。
认真梳理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并加强古文,适当强化训练。
(1)句中,孤根耸拔译为孤立高耸,昂首垂耳,张吻而下饮译为像一个人昂首垂耳,张口向下饮水的样子。
另外,本句是判断句式。
(2)句中,祈译为祈求,胜译为超过。
考点:理解并翻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庐山游记阅读答案文/丰子恺(有改动)品读:本文系作者1956年所作游记散文《庐山游记》中的一部分,为读者揭开了庐山的神秘面纱。
文章写景状物,从容不迫,随意自然;情感率真,语言朴质,而似乎信手拈来的诗文典故又使文章显得气韵生动,极富情趣。
1.选文围绕“庐山面目”而写。
第①段生动地说明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________;第②段揭开了一个常人不知的“庐山真面目”:________。
2.品味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①第二段中加粗的“凭吊”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②第二段中加粗的“太”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________________3.画线句①的表达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4.通过画线句②,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个性?________________1.庐山多雾(白云出没,作怪)庐山天桥没有桥2.①面对庐山古迹怀念古人,感慨往事。
②表示否定;作者一方面从照相的角度肯定它没有出格,另一方面又批评了它像“商业广告”一般让人上当,因而“略感不快”。
3.按由近及远的顺序,生动地描写了“凭窗远眺”所见的树林阴翳、白云变幻的美妙景象;同时连用四字短语和结构相近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4.特立独行、心态平和、心境闲适、自得其乐。
来源:学习周报语文中考版(适用于苏教版) 2009-2010学年第20期总第176期苏教版题型:048篇二:庐山游记阅读答案篇三:庐山游记阅读答案作者:来源:文章阅读网时间:2014-12-11 12:29 阅读:国庆前夕,说自驾到庐山走走,只是随意地一说,哪知欣然成行了。
我们是国庆前一天下午到九江的。
第二天天刚亮,从九江宾馆出发,不久,就开始登山了。
说是登山,其实是车载我们上去的。
二十余公里绕来绕去的盘山公路,我们小心地走了四十余分钟,才来到庐山山门口,真是“跃上葱茏四百旋”。
一看手机,整七点。
站在门口,伸了个懒腰,正欲踏步入门,忽听说离牯岭镇尚远,牯岭镇才是景区的起点,我们忙又驱车向前。
我惊讶于近两万人在这样远离尘嚣的高山岭镇,过着自在而舒心的日子,他们各安其所,各做各的一份儿事情,又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难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游庐山康王谷后要写《桃花源记》呢,敢情的确有这样的好地方,莫非这里就是桃花源?我正纳闷,同行人说赶快找个饭店,先填饱肚子再说。
走了几家早餐店,也都是客满,只好认定一家,站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前客让后客,才挤上了座位。
匆匆地吃过早饭,请了导游,我们走进了牯岭东边的西洋别墅区。
初阳东升,曲折而来又蜿蜒而去的长冲河畔,一幢幢造型别致,风格不同的西洋别墅,躲在密密的林荫里,安详而静谧。
这些西洋建筑风格的别墅,据说在庐山有近千幢,都是当年西方传教士来庐山传教留下的,而这里最为集中。
无怪乎,胡适说牯岭是“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趋势”。
面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的“美庐”别墅,石墙木构,两层建筑,明快简洁,充分体现了“庐山房子铁皮盖”的特点。
这幢别墅是1934年,英国的巴莉女士赠送给宋美龄的礼物,后来一直是蒋介石夫妇的夏季避暑官邸。
1948年8月,蒋介石因喜爱这里而特别命名为“美庐”。
“美庐”既贴切了优美的环境,也暗合了蒋夫人的名字。
也正因为“主席行辕”的缘故,当年在这里曾出炉过许多令世人瞩目的事件。
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国民党围剿中央红军计划的炮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调处”等等,这些都给小楼披上了扑朔迷离而又极为诱人的面纱。
我们徜徉在这里,看着基本还原的物品陈设,想到了他们曾经有过的与光灿,也想到了在这里演绎的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政治风云。
过了幽幽的林荫,我们到了石门涧景区。
站在石门涧堤坝上,一边是深碧的水库,一边是绝壑幽长的深崖,四围都是满目的奇峰秀峦。
我们乘缆车,很快又来到了凌空斜拉悬索桥上,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观景台,上可以赏重山,下可以览奇石。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
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瀑,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
“双石”我是找到了,天池山和铁船峰,对峙如门。
左边的铁船峰,孤峰兀立,峰脊高平,从南往北如马背,而在谷口处陡然直下,犹如刀砍斧斫,壁立千仞。
“芙蓉削出插天半,千尺无枝不着土”。
鸟不可飞,人不得攀。
右边比肩的天池山,高大巍峨,树高千尺,相比之下虽缺少了些挺拔的雄姿,但双峰对垒,谷深难测,仍不失震慑魂魄的气势。
两峰从中间敞开一条通道,折向西北,宛如天门中开,佛光乍现,给人开阔明亮的畅快。
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委实令人瞠目结舌!“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的瀑水,却成了断断续续如线的细流,露出了涧底数不清的断石残岩,在秋阳下,有些晃你的眼,峡谷却更加的幽深了。
晌午时分,我们来到了石门涧的上游,乌龙潭和黄龙潭。
相传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和乌龙,时常争斗,引发山洪,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
后来彻空禅师云游到此,听说这件事后,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
两潭一南一北,很近,如果与石门涧相比的话,这潭就有些小家碧玉了,但瀑水却远远地超过了石门涧。
乌龙潭的泉水在斑驳的树影里,大大方方地从罅岩中挤出,淌过光滑洁净,各呈姿态的岩石,敞亮地流入石门涧水库。
黄龙潭就有些害羞含蓄了,躲在凹谷里,自一方绝壁上,银练般飞天而降,集于暗绿深潭,弹出皓白的水花,发出沉闷的轰鸣声。
湿漉漉墨绿的苔痕上,还有几处石刻。
据说它却是个好运潭,很讲究的清泉洗手,会给你带来好运,什么一遍洗手怎样,二遍洗手如何,洗四次最好,可惜我已记不清楚了。
但确有很多好奇的游客,在凸起的乱石间掬水洗手,祈求好运,有的不顾泉溅身上,误入他人的镜头。
出门在外,祈求好运的心理肯定是有的,尤其是平安运。
回到石门涧,我们在这里简单午饭后,就赶往含鄱口,哪知路上的车辆实在是太多了,任凭交警手忙脚乱,收效却是很小的。
约下午四时左右才到。
大口瀑布又叫彩虹瀑布,雨过天晴以后,可以从灿烂的阳光下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而得名,是真是假,我是无法看到了,几天没有下雨。
缆车很快把我们载到了一座山岭上,远处鄱阳湖的浩渺烟波与天相接,朦朦胧胧,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
周围层岩穿空,万象顿生。
并列的山脊仿佛一排排的战马,整装待发,折叠的山石星星点点地攀沿向上。
仙人指路石,似乎端坐在欲飞的雄鹰背上,昂然翘首在天外。
身旁是奇形怪状的山石,裸露着,峭楞楞的。
石缝里一条曲曲弯弯的尺许羊肠游道顺着山脊,不断地忽左忽右,进进出出的游人在石缝里穿来穿去,仿佛行走在半空中。
聪明的摊贩们没有忘记生财的机会,他们在山脊崖壁上凿石钻孔,硬生生地铺排一溜平台小屋,栈道般悬于半空,既能给这里增添一道令人兴奋刺激的风景,又能让游人惊险的同时轻松购物,真可谓两全其美。
我们好不容易闪闪避避小心翼翼地下到半谷,站到了神浴潭旁。
只见一绺细水从两山夹峙间凌空而落,在高可百米处,好像遇到挡道的山岩,瞬间分为两股,不断地撞击沿途累石,散成无数碎银,而在临近瀑潭时,又汇成一股跌跌撞撞地迸落于神浴潭,然后在潭里打了个滚,又匆匆而别,直入万丈谷底。
几次想站到留有李白《望庐山瀑布》诗石刻旁,人、诗、瀑合一,想象一下当年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气势,但被专门在那里拍照揽生意的摊贩叫了下来,说是要收费。
不照就不照呗,反正水也不大,倘若遇雨,那自高空临崖飞流的景象,那声震空谷响彻天宇的气势,洋洋大观,我肯定是要站上去的。
神浴潭不大,约百十平米,上方大岩上刻有“彩虹”、“仙搓”,这是绝美的佳处。
各路神仙驾着彩虹、鸾车纷纷来这里休闲洗澡、搓背,惬意地享受一把人间的美景。
真是人间落仙境,世外有桃源。
回到含鄱口,已是晚上六点四十分,四周静寂,此起彼伏的松涛伴我们一路来到停车场。
到牯岭,已是万家灯火。
篇四:庐山游记阅读答案庐山游记作文600字(4篇)黄小星的空间庐山游记作文600字(4篇)发布时间:2014-04-19 13:09阅读量:4523日记本:庐山游记作文600字(篇1)上一年级时我背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从此,在我小小的心里不知道想象了多少遍那云雾飘渺的庐山瀑布,那如银河落下的雄壮身姿。
我非常想去游览这以千姿百态的云雾与秀丽壮观的瀑布啊。
这个国庆节,父母终于让我如愿以偿,带我游览庐山。
我们到庐山时,已经是晚上了,雾非常大,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们非常害怕坠崖,因为车灯照不透雾,幸好有车带路,才平安到达庐山。
我们第一天去玩了花径、锦绣谷、芦林湖、芦林大桥和三宝树。
锦绣谷又陡又高。
我们爬了1个小时30分钟才爬到。
芦林湖很大又很美,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第二天,我们去了秀峰,三叠泉。
我们全家去秀峰那里拜了佛,抽了签。
接着,我们来到了闻名中外的三叠泉。
那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根本爬不动了,妈妈也是。
我和妈妈准备在离看到三叠泉只有1000多步的地方放弃了,但爸爸说:“不能放弃啊,我们应该马上就能看到三叠泉了。
”我和妈妈鼓足勇气,踏着陡峭的石阶,迈着艰难的步伐,一步一步向上爬。
人还没看见瀑布,就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山路一转,就看到了庐山三叠泉瀑布,经三级陡崖,凌空泻下,落差约120米,非常壮美,仿佛千丈青山衬着闪亮的白银。
我们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吹来一阵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正如大诗人李白描绘的那样“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流九天。
”向上看,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就象万顷碧波中的浪花。
向下看,一朵朵云彩在脚下飘,我们在云雾中行走。
苏轼说的好:“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深在此山中。
”庐山被一丝丝云雾所包围,远远看去,一片迷茫的景象,景物若隐若现。
真美啊!庐山是个很好的避暑胜地。
四季都非常凉爽。
建议你们也去玩哦!庐山游记作文600字(篇2)今年暑假,妈妈带我游览了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庐山。
短短几天的行程,让我能有幸一睹了庐山的真面目,绮丽的庐山风光至今仍深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这雾来得快,散得也快。
我们乘着轨道车,沿路看着风景,到达了三叠泉瀑布的顶上。
我的妈呀,下去还要走一千多级台阶,但为了导游的那句“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我一咬牙,走到双腿发颤,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三叠泉瀑布下。
只见三叠银色的瀑布飞泄直下,虽谈不上多么壮观,倒也是十分秀美。
瀑布下是一汪透亮的绿色潭水,潭中有一块巨石,已被冲刷得发亮。
水雾随风吹到脸上头发上,十分清凉。
山风吹来一层层薄雾,更增添了一些朦胧之美。
随后我们又去了“花径”,就是白居易的草堂,当然是后来仿造的。
白居易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