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简介及主要作品

合集下载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获奖感言及作品简介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获奖感言及作品简介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蒙获奖感言及作品简介王蒙,男,作家,研究员。

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

20世纪50年代初起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9部,以及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译作、文学评论、传统经典解读等等,2014年出版《王蒙文集》45卷(1500余万字)。

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特别奖,日本创价协会和平与文化奖等诸多奖项。

2015年8月16日,80岁的王蒙首次获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这边风景》。

2015年9月29日晚,众所瞩目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格非、王蒙、李佩甫、金宇澄、苏童五位获奖作家登台领奖。

王蒙《这边风景》授奖词:王蒙与新疆之间,连接着绵长繁茂的根系。

这片辽阔大地上色彩丰盛的生活,是王蒙独特的语调和态度的重要源头。

《这边风景》最初完稿于近40年前,具有特定时代的印痕和局限,这是历史真实的年轮和节疤,但穿越岁月而依然常绿的,“是生活,是人,是爱与信任,是细节,是倾吐,是世界,是鲜活的生命”。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少有作家如此贴心、如此满怀热情、如此饱满生动地展现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从正直的品格、美好的爱情、诚实的劳动,到壮丽的风景、绚烂的风俗和器物,到回响着各民族丰富表情和音调的语言,这一切是对生活和梦想的热诚礼赞,有力地表达了把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根本上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和信念。

王蒙获奖感言:这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一,我感动的是对于40年前动笔、近年才定稿出版的这部作品的肯定。

历史并未切断与摘除,文学不相信空白,不怕事后诸葛亮。

该连续的自然要连续,该弥合的也不难弥合。

命名不合乎时宜了,内容仍然可以真实生动。

青春能万岁,生活就能万岁,文学也能万岁。

文学不应该得奖后热闹一阵就夭折。

我始终相信文学会有一种免疫力,它不会因一时的夸张而混乱,不会因一时的冷遇而沮丧,不会因特殊的局限而失落它的真诚与动人。

局限也可以成为平台,也可以成就风格,如果你有足够强大与自由的文心,条条框框可以成为彩绸花棍式的道具。

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

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

东方意识流”小说主要作品: 《春之声》岳之峰
《夜的眼》陈杲
《海的梦蒙“东方意识流”小说的特色 1、立足于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思想内容 2、有意识的意识流手法 情节框架、意识流的自由联想,内心
独白和象征暗示
3、充满诗情画意的文风
第二十三章 小说
第二节
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
一、作者简介
王蒙(1934-- ), 祖籍河北沧州, 1934年生于北京。
王蒙创作活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五十年代(早期)的现实主义创 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 (当时末出版); 第二阶段(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艺 术创新阶段。《夜的眼》、《海的梦》《春 之声》《布礼》《蝴蝶》等; 第三阶段即九十年代以来,主要从事系列长 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 躇的季节》等回首往事、反思历史。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秋刀鱼之味》、《鲍家街女人》、《流金岁月》等。

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和风格。

在20世纪90年代,王蒙以一系列描述不同季节的长篇小说成功吸引了全国读者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其生动的人物刻画、丰富的情节和深入的社会观察而闻名。

首先,我们来介绍《秋刀鱼之味》。

这部小说以中国北方的季节变化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变迁。

小说描绘了小人物秋刀鱼在大环境中的抗争和生活态度,塑造了一群可爱的农民形象。

这部作品以其真实、细腻的描写获得了读者的喜爱。

接下来,我们谈谈《鲍家街女人》。

这是王蒙创作的又一力作,以一个北京老胡同的女人们为主线,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通过描绘女性的命运和经历,作者呈现了社会变革对普通人的影响。

这部小说以其深入思考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细腻的文笔,令读者对当代中国的妇女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流金岁月》。

这部小说以一个家族为背景,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通过描述不同年代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遭遇和选择引人深思。

作者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体验到历史的变迁,还能够对个体命运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以其深入观察社会现象、生动描绘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他通过这些作品探索和反思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给予了人们对家庭、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普遍主题的思考。

这些作品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2王蒙《善良》

2王蒙《善良》

研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 ?
过时
愚蠢
对善良就是愚蠢的观点,作者接连提 了哪几个问题?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 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 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 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 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
结果角度 宣告丑恶 心态角度 小人常戚戚
四面楚歌、如临大敌、 其和也寡 、其心惶惶
微笑面对现实 不丧失信心
对比的结果
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
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 述了善良的作用 结果对比:善良被弘扬—凶恶被压缩
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
作者的观点: 1 毒蛇和恶狼是有限的; 2不能以对待有限的毒蛇和恶狼的态度 对待一切; 3 若一概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 非毒蛇和恶狼的人,我们也就成了毒蛇 和恶狼。
研读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对比论证:第5段力量:善良稚弱——凶恶强大 第8段结果: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 第11段心态: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
⑴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 论点,论据,论证 ⑵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⑶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1.提出问题(1—4自然段):针对善良似乎过 时,善良往往被视作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 考。 • 2.分析问题(5—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 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 和作用。 • 3.表明观点(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 相信国人会变得愈来愈善良。

元代画家王蒙简介,号黄鹤山樵,元四家之一

元代画家王蒙简介,号黄鹤山樵,元四家之一

元代画家王蒙简介,号黄鹤山樵,元四家之一人物简介王蒙(1308-1385),元朝末年画家。

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外祖父赵孟\、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

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

年轻时隐居黄鹤山(今余杭临平山)几十年,过着“卧青山,望白云”的悠闲生活。

元末,张士诚据浙西,曾应聘为理问、长史,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

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元,建立大明帝国,王蒙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因胡惟庸案牵累,于大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死于狱中。

人物影响王蒙能诗文,工书法。

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

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

山水之外,兼能人物。

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对明清及近代山水画影响甚大。

绘画特色王蒙创造的“水晕墨章”,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

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

《画史绘要》中说:“王蒙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

而恽南田更说他“远宗摩诘(王维)”。

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两种,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以用笔揿变和“繁”著称;另一是用“淡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再加以破点,望之郁然深秀”。

人物评价倪瓒: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宗炳)。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王世贞: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

(《艺苑卮言》)董其昌:其画皆摹唐宋高品,若董巨、李(成)范(宽)、王维,备能似之。

若于刻画之工,元季当为第一。

(《画禅室随笔》)石涛:大痴、云林(倪瓒)、黄鹤山樵一变,直破古人千丘万壑,如蚕食叶,偶而成文,谁当着眼。

王蒙

王蒙

—重强
1 4 红 色 文物 见 证长 征 中 吃与行 之 艰 难 / 姚远 1 7 忆潘师 / 蔡 天新 1 9 冯玉 祥 : 吃烟 头 , 献 金子 / 何小 兰 上官人
■翟圜
4 4 我 的抗癌 兵 法/ 杰人 天相
4 5 说 口臭与头晕的治疗/ 余浩 4 7 森田式的生活态度 / 施旺红



1 - .豕

王蒙, 1 9 3 4年生 。河北南皮人 。青年时代参加 党的地下工作。 1 9 4 9年后任共青 团北 京市
东 四 区 委 副 书 记 。 曾任 北 京 师 范 学 院 讲 师 、 新 疆文联编辑 、 伊 犁 巴彦 岱 公 社 二 大 队 副 大 队 长 、 文
学 局创研室 干部 、 北 京市文联专 业作家 、 《 人 民文学》 主编 、 中国作协 副主席 , 文化部部长 。1 9 5 3 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 品 , 因短篇小说《 组织部 未了个年轻人 而成名。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青春
万 岁》 《 活动变人形 《 青狐 》 、 “ 季 节” 系列长 篇小说《 恋爱的季节》 《 失态的季节》 《 踌躇 的季节 > 《 狂
2 1 左拉 : 一个 “ 痛恨政治” 的小说家/ 郭宏安
2 3“ 二战” 中犹太难 民的“ 希望之 乡” / 王健
■圈圜
■匿圈
4 8 国外的城市治理模式/ 向春玲 4 9 创业不是一桩美梦/ 杨时呖 5 0 说学 习力/ 郝晓东 5 1 诗歌的当代价值 / 张春秋
2 5 半数企业的战略是错的/ 尹洁 2 7 谁在布局海9 1 、 仓/ 单素敏
■雹圈
2 9 漫画- 笑话
5 2 反对消费主义/ 『 英1 温蒂・ 琼斯 文 陈浩鹆 译

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

再以黛玉和宝玉讨论修改《芙蓉女儿诔》 为例,阐释了研究语言文字的表达可以把宝玉 “对晴雯的悲悼适当地间离”的道理。
最后小结:我们的经验、遭遇、情感经过 语言文字的审美化过程,“就使不能承受的东 西变得比较能够承受。”
第三部分
1、“浪漫”是指什么? 所谓“浪漫”,就是具有离开现实,或
者超出现实的功能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些功能?
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 者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 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也 称学术讲座,一般是由某一专业领域 的学者将专业知识或研究成果在短时 间内,通过演讲的形式传授给听众, 是一种重要的传授知识、传播学术成 果的、指导研究方法、培养学术研究 能力的途径。
语言的功能
王蒙
作者介绍
王蒙,河北沧州人,1934年10月出生于北京,中国现 代作家。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活动变人形》《暗 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 季节》《踌躇的季节》) 。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 年轻人》,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 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 集 《 冬 雨 》《 坚 硬 的 稀 粥 》《 加 拿 大 的 月 亮 》 , 诗 集 《旋转的秋千》,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 专著《红楼启示录》,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 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 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主旨
本文以明确的观点、翔实的论据 和生动的语言论述了作者对语言的功 能的见解。重点论述语言的生发和促 进的功能以及语言的浪漫的功能,阐 释它在推进思想、推进感情、推进文 化、创造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王蒙的资料简介

王蒙的资料简介

王蒙的资料简介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王蒙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蒙的资料简介王蒙(1934年10月15日-),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全国政协,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2010年11月15日,登上“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2015年8月16日,王蒙作品《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王蒙的文学特色学习本来是一个枯燥无味,难以用文学语言来描述的事情,但王蒙小说《青春万岁》中作者描写了郑波、杨蔷云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生活,都写得既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又特点鲜明、各不相同。

选文是小说中描写杨蔷云怎样学习的一段,作者先是用一个排比句将杨蔷云的学习方法和李春、袁新枝、郑波的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生动地展现出来,并点出了杨蔷云做功课时“忽而像唱歌一样的自在,忽而像打架一样的凶猛”的特点,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了她学习时的最主要特点,然后在后几段中举几个生动的小例子,再现了杨蔷云学习时的情景。

选文的语言轻松活泼,充满感情色彩,能迎合少年读者的心理,还善于运用生动新颖的比喻,如将数学比作音乐,将学外语、数学的乐趣比作享受音乐的乐趣,这些都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王蒙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抒情笔法,使某些章节段落更近似诗歌和散文,抒发了那个特殊年代赋予青年人的热情。

小说里的人物象当年生活里的中学生一样天真可爱,她们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情、爱好,心中燃烧着爱党、爱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青春热情。

小说为解放初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一份真实生动的写照,反映了党的阳光雨露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乳汁怎样哺育了一代人的成长,在他们稚嫩的胸膛里播下了真理的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蒙(1934.10.15— ) 生平简介主要作品
祖籍河北南皮,生于北京。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后曾多年从事共青团工作。

1953年创作长篇处女作《青春万岁》,描写了建国初期一群高中女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渴望。

1955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豆儿》。

195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因揭露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主义而引起强烈反响。

1957年错划为右派。

1963年到新疆,学会维吾尔语,曾翻译《在奔腾的伊犁河上》等作品。

1978年重返文坛,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还写了不少评论文章和诗歌。

在艺术形式上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将西方的“意识流”、“黑色幽默”等艺术手法与中国传统的讽刺艺术和喜剧形式熔为一炉,对新时期文学创作作出很大贡献。

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外谐内庄,其中《蝴蝶》、《相见时难》、《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别获得全国中篇优秀小说奖。

《说客盈门》、《风筝飘带》获《人民日报》和《北京文学》奖。

不少作品在英、美、法、德、日等翻译出版。

1987年获意大利蒙太学国际文学奖。

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作书目]
青春万岁(长篇小说)1979,人文
冬雨(短篇小说集)1980,人文
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1981,北京
夜的眼及其它(小说、评论集)1981,花城
当你拿起笔(评论集)1981,北京
相见时难(中篇小说)1982,中青
深的湖(中、短篇小说集))1982,花城
德美两国纪行(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王蒙谈创作1983,文联
走向文学之路(散文集)1983,湖南人民
漫话小说创作1983,上海文艺
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中、短篇小说集)1984,上海文艺
桔黄色的梦(散文集)1984,百花
在伊犁——浅灰色的眼珠(长篇小说)1984,作家
沼泽地旁的部落(小说集)1984,四川人民
王蒙选集(1—4册)1984—1985,百花
妙仙庵剪影(短篇小说集)1984,百花
王蒙中篇小说集1985,湖南人民
创作是一种燃烧(理论集)1985,人文
文学创作笔谈(理论集)1985,重庆出版社
王蒙集——新时期中篇小说名作丛书1986,海峡
活动变人形(长篇小说)1987,人文
文学的诱惑(评论集)1988,湖南人民
旋转的秋千(诗集)1988,四川人民
[研究资料书目]
王蒙专集(徐纪明、吴毅华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1984,贵州人民
王蒙论(评论集)曾镇南著,1987,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