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6课《段太尉逸事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五《16 段太尉逸事状》李生宝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16 段太尉逸事状》李生宝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1《段太尉逸事状》教学设计中山市第二中学语文组李生宝科目语文课题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备注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柳宗元及“状”文体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

过程和方法1.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2.体会、学习本文寓褒贬于叙事特点和丰富而富有个性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段秀实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总结文言词语、句式的特殊用法。

2.体会、学习本文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1.分析段太尉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性格特征。

2.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方法阅读法、引导法、探讨法、讲析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理解分析课◆组织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并纠正学生朗读有误的地方。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难理解的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词句和文言常识。

◆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太尉始为泾州刺史”、“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学生齐读,注意句读和重点词的语音。

◆理解分析课文,掌握基本字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分组合作探究,理◆加强朗读,培养学生对古文的感知力。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增加学生文化内涵。

文第一部分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椎釜鬲瓮盎”、“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以生人付公理”等◆介绍古代“避讳”的常识。

◆课文第一部分写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精炼概括)?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勇服郭晞,刚正沉勇)解人物故事。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高尚的品格。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组织朗读。

◆分析重点文言词句:多媒体展示:“既署一月”、“入市取酒”、“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无伤也,请辞于军”、“太尉尽辞去”、“选老蹩者一人持马”、“甲者出”、“吾戴吾头来”、“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邪”、“奈何欲以乱败郭氏”、“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尚书恣卒为暴”、“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杀害人”、“如是不止”、“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其与存者几何”、“晞再拜”、“愿奉军以从”、“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吾疾作”、“戒候卒击柝卫太尉”、“谢不能”等◆课文第二部分写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仁愧焦令谌,仁慈宽厚)◆文中写焦令谌如此骄横,其作用是什么?(反衬,从而表现作者褒贬分明、爱憎强烈的感情)◆请同学自荐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让学生正音。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6段太尉逸事状学案粤教版必修5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6段太尉逸事状学案粤教版必修5

16、段太尉逸事状【学习目标】1.了解柳宗元及"状"文体的有关常识。

2.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等文言知识,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熟读课文,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主张改革文体文风,提倡诗文内容充实、形式生动,反对追求形式、华丽靡空的文风。

他诗文均有成就,尤其擅长散文,散文创作以寓言、传记文、山水游记成就最大,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2.题解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

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

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司农卿。

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

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

状,指行状, 一种文体,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生平事迹。

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状”全面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力求典型,常常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详细、确实,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

行状(逸事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

这与写作目的有关。

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

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高中语文必修五《16 段太尉逸事状》黄增勇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16 段太尉逸事状》黄增勇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116、段太尉逸事状【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识记柳宗元及“状”文体的有关常识,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1、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2、体会、学习本文寓褒贬于叙事、不着议论、冷静从容、严谨沉稳的写实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段秀实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2、体会、学习本文褒贬自现的叙事手法。

【教学难点】1、理清人物关系,分析段太尉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性格特征;2、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相关常识;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3、梳理文章脉络,理解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鸿门宴》有关与项羽与刘邦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人物传记,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了解段太尉的逸事,体会段太尉的性格品质。

板书: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二、作者简介学生齐读,并增补课本注释上的内容。

多媒体屏幕显示: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三、题解学生齐读书本注释,并按照教师在屏幕显示的内容增补。

1、多媒体屏幕显示:段太尉:太尉,官职名。

其人叫段秀实。

逸事状:“状”,又称“行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实、爵里、行治、寿年等的一种文体。

广东语文粤教版《段太尉逸事状》教学备课参考

广东语文粤教版《段太尉逸事状》教学备课参考

广东教育版《段太尉逸事状》教学参考资料[唐]柳宗元【题解】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

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

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

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

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

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2]。

王子晞为尚书[3],领行营节度使[4],寓军邠州[5],纵士卒无赖[6]。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7],则肆志,吏不得问。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8],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9],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10],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11],愿计事。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12],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13],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出如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14],至晞门下。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高中语文《段太尉逸事状》教案2 粤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段太尉逸事状》教案2 粤教版必修5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教学目的一、了解“状”这一文体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及人物刻画特点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高考关键实词、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教学重点、难点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二、文言词语的积累教学时数: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回顾《鸿门宴》的人物写作特色(个性化的言行、人物互衬法)。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同样是写人的文章,看看它在人物的刻画上与《鸿门宴》有何不同。

二、简介作者、主人翁及“逸事状”知识:作者简介: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王叔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上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柳”,代表作《江雪》;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有《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小石城山记》等);寓言散文有《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人物简介: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

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

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

德宗建中四年(783),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

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

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

逸事状专录人物逸失的生平之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三、正音正字:泾州汾阳王蒲晞邠州嗜嗛椎釜鬲瓮盎槊躄恣戢晡柝谌巽Jīng,河水名,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水在会合处清浊不混,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Fén,水名,在中国山西省。

pú,蒲,水草也。

xī,破晓、天亮bīn,古同“豳”,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shì,从口,耆( shì)声。

粤教版必修5《段太尉逸事状》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5《段太尉逸事状》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5《段太尉逸事状》说课稿一、引言《段太尉逸事状》是广东省粤教版必修5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以段太尉的逸事为切入点,通过对段太尉忠诚、果敢的形象展示,引发学生对忠诚、勇敢等品质的思考。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讲解,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该课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段太尉的逸事,了解其忠诚、勇敢等为人品质;–理解课文中的生词词义,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就段太尉的逸事进行表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忠诚、勇敢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和理解段太尉的逸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提升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力量,使其对忠诚、勇敢等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预热(时间:5分钟)引入《段太尉逸事状》的背景,提出问题:“你们对忠诚和勇敢有什么理解?”步骤二:整体理解(时间:10分钟)阅读课文《段太尉逸事状》并进行整体理解。

分析段太尉的品质及相关情节,帮助学生抓住关键信息。

步骤三:课文解读(时间:20分钟)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段太尉为人的品质。

2.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进行小组讨论,以解决生成的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深对段太尉的理解。

步骤四:重点词汇讲解(时间:15分钟)1.逐个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包括词义、词性及用法。

2.组织学生进行词义搭配和写作练习,巩固词汇运用能力。

步骤五:拓展阅读(时间:15分钟)以段太尉为榜样,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了解更多忠诚勇敢的英雄人物。

并要求学生利用搜索到的资料进行小结和简短发言。

步骤六:思考与表达(时间:2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段太尉逸事,并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1. 段太尉的忠诚和勇敢给你什么启示? 2.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勇敢和忠诚的事例? 3. 你如何评价段太尉的行为?步骤七:课堂总结(时间:5分钟)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高中语文必修五《16 段太尉逸事状》陈达亮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高中语文必修五《16 段太尉逸事状》陈达亮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4.16《段太尉逸事状》教案(粤教版必修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柳宗元及本文的相关背景知识;识记重点字词和相关文言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掌握作者通过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描写人物的写法;体会不同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字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段秀实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品格。

教学重点:识记重点字词和相关文言知识点。

教学难点:掌握作者通过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描写人物的写法;体会不同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字特征。

教学方法:阅读法、引导法、讨论法、讲析法。

教具: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语】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篇记叙性文章,一篇是《鸿门宴》,另一篇是《郑伯克段于鄢》,他们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而本单元的《段太尉逸事状》作为“行状”,记人叙事更为细致具体,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看看作者记叙了段太尉的哪些轶事。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主张改革文体文风,提倡诗文内容充实、形式生动,反对追求形式、华丽靡空的文风。

他诗文均有成就,尤其擅长散文,著名的有《封建论》、《捕蛇者说》、《永州八记》、《三戒》等。

【解题】段太尉,名秀实,字成公,官至司农卿。

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

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

状,指行状,人死后,写在“墓志铭”或“传”之前,先有一篇总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材料,以供给编写死者传记或墓志铭时参考。

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1.不嗛,辄奋击。

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第16课 段太尉逸事状(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第16课 段太尉逸事状(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第16课段太尉逸事状(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案编写:陈栋梁教学目的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教学重点、难点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二、文言词语的积累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课题1.简介作者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2.主人公简介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

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

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

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

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

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

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3.本课应当读准的字音:泾(jīng)州汾(fén)阳郭晞(xī)邠(bīn)州不嗛(qiè)釜鬲(lì)瓮盎(àng)注槊(shuò)老躄(bì)谕(yù)曰戢(qí)士晡(bū)食击柝(tuò)令谌(chén)辞巽(xùn)如赭(zhě)过岐(qí)朱泚(cǐ)封识(zhì)邠斄(tái)姁姁(xūxū)徵(zhēng)召4.本课应当掌握的词义:王子晞:汾阳王郭子仪的第三子郭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段太尉逸事状》教学设计梅县区松口中学梁娟[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识记柳宗元及“状”文体的有关常识,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体会、学习本文寓褒贬于叙事、不着议论、冷静从容、严谨沉稳的写实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段秀实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2、体会、学习本文褒贬自现的叙事手法。

[教学难点]1、理清人物关系,分析段太尉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性格特征;2、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以提问“唐宋八大家”进入作者介绍,提及本单元有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二、学习目标(多媒体屏幕显示)1、了解柳宗元以及本文相关背景。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归纳本文相关的古文知识。

3、理解作者对太尉品质的赞美,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并增补课本注释上的内容。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人),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共同发起对我国散文发展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

四、题解:学生齐读书本注释,并按照教师在屏幕显示的内容增补。

1、多媒体屏幕显示:段太尉:太尉,官职名。

其人叫段秀实。

逸事状:“状”,又称“行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实、爵里、行治、寿年等的一种文体。

“逸事状”是“行状”的变体,只记录人物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

2、教师讲述柳宗元写此逸事状的背景以及太尉生平。

多媒体屏幕显示:文史背景:段太尉,名秀实,字成公。

官至司农卿。

唐德宗建中四年,发生叛乱,叛军拥戴节度使朱泚为帝,当时段在朝廷,怒斥朱泚,并以朝笏击其面额,被害,追赠太尉。

五、检查预习提问学生本文讲了太尉的几件逸事,并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以后,多媒体屏幕显示教师归纳的标题:1、斩乱兵,孤身入营,勇服郭军。

(1-4自然段)2、爱民如子,卖马偿租,仁愧焦令谌。

(5、6自然段)3、拒纳朱泚大绫,节显治事堂。

(7自然段)4、出入戍守之地,备得太尉遗事,叙述作状因由。

(8、9自然段)六、课文分析学习1-4自然段1、学生分小组研读,一个小组负责一个自然段,先齐读,然后该小组的同学逐一翻译每句话,点出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多媒体屏幕显示重点字音:泾州jīng 汾阳王fén 蒲pú晞xī邠bīn 嗜shì嗛qiè椎chuí釜fǔ鬲lì瓮wèng 盎àng 恬然tián 都虞侯dū槊shuò躄bì谕yù恣zì戢jí晡bū哗huá柝tuò2、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点评,串讲句意。

3、每一个自然段串讲完字词以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本段讲述的事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为每段拟一个小标题,并板书在黑板上。

4、提问: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文章里面的哪些描写体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特征。

“以状白府”——为民请命;“不忍人无寇暴死”——爱民如子;“能为公已乱”——足智多谋;“列卒取十七人”——英明果断;“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胸有成竹,勇者无惧;“杀一老卒,何甲也”——机智,先声夺人;“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痛陈要害,一语中的;“愿留宿门下”——以身试险。

5、归纳总结第一件逸事所表现的太尉的特征。

板书:一、斩乱兵,孤身入营,勇服郭军。

1、郭家军横暴于市,邠恶人争附之,民不聊生。

2、为民请命,太尉自荐平乱。

3、杀乱兵,郭营大噪,独闯军营,晓以大义。

4、郭军折服,胸怀坦荡,夜宿军营。

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知识回顾: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多媒体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读准、读通、读懂课文第二、三部分(即第二、三件逸事),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

2、掌握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并学习段太尉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训练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三、预习检查1.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第二、三部分,重点掌握以下加点实词(识记):(1)自占数十顷,给与..农(2)我只入数..而已(3)督责.益急(4)辞.甚巽.(5)使人求谕..谌(6)垂.死,舆.来庭中(7)乃我困.汝(8)裂裳衣.疮(9)手注.善药(10)旦夕自哺..农者(11)市.谷代偿(12)泾州野如赭.(13)凡为人傲.天灾(14)谌虽暴抗.(15)一夕自恨.死(16)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17)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18)泚固.致大绫三百匹(19)然终不以在吾第.(20)以之如.司农治事堂...(21)栖.之梁木上(22)太尉终(23)其故封识..具存2、词类活用(1)垂死,舆.来庭中(2)乃我困.汝(3)裂裳衣.疮(4)手.注善药(5)市.谷代偿(6)汝又取不耻.(7)乃我困.汝(8)处贱.,无以拒也3.文言句式①使人求谕谌【】②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③段公,仁信大人也【】④汝将何以视天地【】⑤泚固致大绫三百匹【】⑥栖之梁木上【】四、学习第5-7自然段1、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2、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3、学生复述以后,教师点评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并在多媒体屏幕显示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归纳。

五、归纳总结1、第二、三件逸事的内容,即5-7自然段。

2、总结每件事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板书:二、爱民如子,卖马偿租,仁愧焦令谌。

1、焦令谌巧取豪夺,民不聊生,太尉卖马偿租。

2、尹少荣怒斥焦令谌不敬不仁不耻。

三、拒纳朱泚大绫,节显治事堂。

第三课时一、归纳总结1、第二、三件逸事的内容,即5-7自然段。

2、总结每件事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学习第8、9自然段1、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2、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3、学生复述以后,教师点评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并在多媒体屏幕显示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归纳。

三、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1、多种多样的描写方法提问: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行状,也就是一篇记叙文,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生答: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2、人物个性化的言行提问:这篇行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善于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以体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哪些描写具体表现了太尉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总结:面对“一营大噪,尽甲”的乱军,文章写段太尉只身前往军营,“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杀一老卒,何甲也?吾带吾头来矣!’”先用白描手法,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大智大勇、胸有成竹的段太尉;接着具体描写调侃“甲者”的语言,神态自若、声情兼备,与那些极为紧张的士兵形成强烈的对比。

字里行间,我们分明感受到段太尉所独有的一股震慑人心的凛凛正气。

又如,见到含冤挨打的农民,“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仅寥寥数笔,却写得丝丝入扣,一个个性鲜明,正直、仁义满腔义愤却又无处说理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3、“春秋笔法”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段太尉的仁义功德能为史馆所收集,流传于后世,但是在文章中又没有直接赞扬太尉的语句呢?(生答:比较少,除了最后一段有所涉及)教师归纳,这就是这篇文章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笔法简要明白,凝炼厚重。

由于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为史官提供史料,所以使用的也是史传体例,没有多余的言语。

对人物的抑扬褒贬,作者不加任何议论评价,而全部都是在叙述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的神情言行的描写表现出来。

读者在感受动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就为主人公的高风亮节所折服。

这种史传笔法,始于孔子撰写《春秋》,故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柳宗元运用得炉火纯青。

4、巧妙铺排、引人入胜第5自然段的“先是”,是在这以前的意思,文章运用了倒叙的写法,为什么?因为第一件逸事更能集中体现太尉的品质,而且情节生动、故事性更强,比另外两件逸事更吸引人。

板书写作特征:1、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以体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2、笔法简要明白,凝炼厚重,寓抑扬褒贬于叙事中。

3、精心选材,注重铺排,多角度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四、课文总结教师归纳,本文的写作的第三大特点是精心选材,多角度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全文精心选取了段太尉的三件逸事,每一件逸事都表现他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

第一件事突出了他凛然正气大智大勇;第二件事表现了他仁义爱民,第三件事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清正廉洁。

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就完整地勾勒出段太尉的可敬形象:不畏强暴、爱民如子、清正廉洁。

五、作业。

归纳整理文言文知识: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