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系统基本原理知识讲解
防排烟系统培训 (2)

防排烟系统培训简介防排烟系统是用于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
它能有效地排除建筑物内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供逃生通道,并减少火灾带来的伤害。
本文将介绍防排烟系统的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培训中需注意的事项。
防排烟系统的原理防排烟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控制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流动,将烟雾和有害气体排出建筑物外部。
它通常由排烟口、排烟通道、电动阀门、风机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在发生火灾时,控制系统会自动检测到火灾信号,并启动风机,打开排烟口和排烟通道,将烟雾和有害气体排出建筑物外部。
同时,还会关闭与烟雾和有害气体相连的房间和通道,以防止火势蔓延。
当火势得到控制后,系统会自动关闭排烟装置,恢复正常通风。
防排烟系统的组成部分排烟口排烟口是将烟雾和有害气体排出建筑物外部的出口。
它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天花板、墙体或窗户上。
排烟口的大小和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火灾风险确定。
排烟通道排烟通道是将烟雾和有害气体从建筑物内部引导到排烟口的通道。
它通常由金属管道或防火板构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火性能。
电动阀门电动阀门用于控制排烟通道的开关。
当控制系统检测到火灾信号时,电动阀门会自动打开,使烟雾和有害气体通过排烟通道排出建筑物外部。
风机风机通过产生强制风流,加速烟雾和有害气体的排出。
它通常安装在排烟通道末端,并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需要进行选型。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防排烟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监测火灾信号、控制电动阀门和风机等设备的开关,并与建筑物的消防报警系统和建筑物管理系统进行联动。
防排烟系统培训事项了解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在进行防排烟系统培训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只有掌握了系统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火灾情况。
掌握防排烟系统的操作方法培训的重点是让参与者熟悉防排烟系统的操作方法。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启动和关闭系统、如何检测火灾信号、如何调整风机和阀门的开关等,以应对不同的火灾情况。
学习控制系统的设置和调试控制系统的设置和调试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防排烟系统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通过以下三个主要原理来工作:机械排烟、自然排烟和压力差排烟。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
1. 机械排烟:
机械排烟是指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如电风扇或抽风机,来强制移除室内的烟雾和有毒气体。
这种系统通常通过将烟雾和有毒气体从室内排出到室外来实现。
机械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排出大量的烟雾,增加逃生通道的可见性,减少吸入有毒烟雾的风险。
2. 自然排烟:
自然排烟是利用自然气流的原理来移除烟雾和有毒气体。
通常,在建筑物的顶部或侧墙上设置排烟口,通过自然对流的作用,将烟雾和有毒气体排出室外。
自然排烟系统依赖于温度和风力的差异来产生气流,从而实现烟雾的排出。
然而,自然排烟系统的效果受到室内外温差和风力的制约,因此在设计和安装时需要合理考虑环境条件。
3. 压力差排烟:
压力差排烟是指通过控制建筑物内外的气压差来实现排烟的过程。
在火灾发生时,通过增加烟雾产生区域和非烟雾区域之间的气压差,使烟雾沿着压力梯度流动,从而通过排烟口将烟雾排出室外。
压力差排烟系统通常配备有特殊的风机和控制装置,用于维持建筑物内部的气压差,以实现有效的排烟效果。
综上所述,防排烟系统可以通过机械排烟、自然排烟和压力差
排烟这三种工作原理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实现对室内烟雾和有毒气体的排除。
它们都起到了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
防排烟系统原理

防排烟系统原理1. 什么是防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设备和控制手段,使建筑能够防止烟雾扩散,保证人员疏散和消防灭火的安全。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协调防火设施的安装和防火分区的划分,都是保障防排烟系统正常工作的要素。
防排烟系统一般包括排烟口、风机、排烟管道、玻璃幕墙烟气排放口、门、阀门、火灾探测器、报警器、控制中心等组成。
2. 防排烟系统的原理火灾发生时,最危险的火灾物质之一就是烟雾。
防排烟系统应用于建筑中,主要是通过排烟和通风系统,排除火灾现场烟雾,防止其扩散到室内,导致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
一般来说,防排烟系统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空气流动原理防排烟系统中的风机利用空气流动原理,通过管道排除火灾现场的烟雾。
当风机开启时,逆向进入燃烧室的新鲜空气将火灾现场的烟雾吸入排烟管道。
* 风机原理风机的作用是产生负压,促使烟雾向管道流动。
一般来说,排烟管道内部应具有圆形截面,以便减少烟气的摩擦阻力,保证管道通畅。
* 玻璃幕墙烟气排放口在玻璃幕墙建筑中,烟雾在不同的气压差下分布均匀,形成"浪头"现象,使烟雾难以排放。
因此,在设计防排烟系统时,需要设置一定数量和尺寸的玻璃幕墙烟气排放口,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计算,把烟气高速排放,防止烟气在建筑内扩散。
* 控制中心防排烟系统的控制中心应设置在企业或者建筑的中心位置,控制和调节中心对系统进行全面和细致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3. 防排烟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防排烟系统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必备装备之一,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建筑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始终保持对防排烟系统的重视,注意保养和维护设备的灵敏度,确保其全年工作正常,防止发生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随意投放易燃、易爆物等制造烟雾和火焰的物质,保持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和整洁,为防火防排烟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防排烟系统的原理通用课件

目 录
01
防排烟系统概述
防排烟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防排烟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火灾时烟 气扩散的消防系统,主要由排烟设施 和防烟设施组成。
作用
在火灾发生时,防排烟系统可以及时 排除建筑物内的烟气,防止烟气扩散, 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同时 也有助于减少火灾损失。
防排烟系统的组成
防排烟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
防排烟系统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广泛应用,如商场、酒店、医 院等,用于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和防止火灾蔓延。
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因此防排烟 系统在高层建筑中尤为重要,能够降低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 危害。
防排烟系统在消防领域的应用
消防救援
排烟设施
主要包括排烟风机、排烟口、排 烟管道等,用于将建筑物内的烟 气排出室外。
防烟设施
主要包括送风机、送风口、防火 阀等,用于在火灾时向建筑物内 输送清洁空气,防止烟气进入。
防排烟系统的分类
01
02
03
根据用途分类
可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机械排烟系统和自然通风 系统。
根据设置位置分类
可分为集中式防排烟系统 和分散式防排烟系统。
排烟系统出现。
标准化和规范化
为了提高防排烟系统的可靠性和 安全性,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相关 标准和规范,加强系统的检测和
维护。
多元化应用
随着建筑和消防领域的发展,防 排烟系统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 化,不仅局限于建筑和消防领域, 还将拓展到其他领域如地铁、隧
道等。
感谢观 看
THANKS
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排烟系统是用于排除火灾产生的烟雾 和有毒气体的系统。
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是用于处理建筑物或场所内部产生的烟雾、有害气体和热量,保障人员安全以及维护正常工作环境的重要设备。
它主要通过以下原理来实现:
1. 排烟原理:防排烟系统通过设置合适的通风口和风道,利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的方式将烟雾和有害气体从室内排出。
自然通风通过利用温度和风压差等原理,使室内的烟雾向外部排放。
而强制通风则通过使用抽风机等设备强制将烟雾排出。
2. 循环风原理:防排烟系统中的循环风功能可以使空气流动起来,达到室内空气的清新和净化。
它通过设置合适的风道和风机,将外部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以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3. 清洁原理:防排烟系统还可以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将烟雾和有害气体中的颗粒物、污染物等进行过滤和清洁,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常见的过滤装置包括布袋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异味。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防排烟系统能够确保建筑物或场所内部的空气质量得到控制和改善,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防排烟系统的原理课件

防排烟系统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干扰 提供清晰的疏散通道和方向 降低人员疏散过程中的风险 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防排烟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防排烟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 定期清理和维护防排烟系统的管道 定期检查防排烟系统的报警装置和联动装置 定期对防排烟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
火灾时防排烟系统的运行
火灾时防排烟系统的启动:当火灾发生时,烟雾报警器会触发防排烟系统的启动,通过 自动或手动方式打开排烟口,将烟雾排出。
防排烟系统的运行方式:防排烟系统通常由排烟口、排烟管道、排烟风机等组成。在火 灾时,排烟口会自动打开或手动打开,排烟风机启动,将烟雾通过排烟管道排出。
防排烟系统的控制方式:防排烟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控制三种方式 进行控制。在火灾时,通常采用应急控制方式,由消防控制中心或消防值班室进行控制。
排烟系统
排烟系统的组成:排烟口、排烟管 道、排烟风机和排烟阀
排烟管道的材料和规格:根据排烟 量和系统压力确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建筑物 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确定
排烟风机的型号和功率:根据排烟 量和系统阻力确定
控制设备
火灾报警系统:检测火灾并发出报警信号 消防联动系统:控制防排烟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火灾情况自动调节防排烟设备的运行 手动控制系统:通过手动操作控制防排烟设备的运行
等交通工具。
防排烟系统的未 来发展:随着科 技的不断进步, 防排烟系统将更 加智能化、高效 化,为人们提供 更加安全的生活
防排烟系统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内部排气和烟雾控制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烟雾探测:防排烟系统通过安装在建筑内部的烟雾探测器感知到烟雾的存在。
这些探测器可以使用光电或离子侦测技术。
一旦探测到烟雾,它们会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防排烟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接收到烟雾探测器发送的信号后,会根据预设的逻辑和设定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启动防排烟系统。
控制系统还能对可燃性和有毒气体进行检测,以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3. 排烟风机:当控制系统决定启动防排烟系统时,它会发送信号给排烟风机。
排烟风机会自动启动并开始运转。
它们会排出建筑物内部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排烟风机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屋顶或通风管道内。
4. 排烟通道:为了有效排出烟雾和有害气体,防排烟系统需要有专门的排烟通道。
这些通道连接到排烟风机,将烟雾和有害气体引导到室外。
排烟通道应该设计得足够宽敞,以确保排烟效果良好。
5. 防火门和通风口:防排烟系统通常与建筑物内的防火门和通风口相结合。
一旦防排烟系统启动,防火门会关闭,以防止烟雾扩散到其他区域。
同时,通风口会打开,以便排烟风机可以将烟雾和有害气体排出建筑物。
通过以上这些部分的协同工作,防排烟系统能够及时探测和排除建筑物内部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安全。
防烟排烟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点

防烟排烟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点防烟排烟系统是建筑物中用于控制火灾烟气传播和疏散人员烟雾的关键设备。
它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烟气扩散,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扑救提供有力支援。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烟排烟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点,帮助读者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一、防烟排烟系统原理防烟排烟系统的原理基于两个关键目标:控制烟气传播和疏散人员。
根据火灾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设计、配置和控制,防烟排烟系统能够达到以下原理:1. 烟气控制:防烟排烟系统通过排出火灾现场产生的烟气,控制烟气在建筑内部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通过设立烟气隔离区域、利用排烟通道和排烟设备,可以将烟气限制在特定区域内,减少影响范围,提高疏散通道的安全性。
2. 空气补给:在排烟过程中,防烟排烟系统会根据需要向火灾现场补充新鲜空气,以保持人员的生存环境和消防人员扑救条件。
这种补给通常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实现,确保室内氧气充足,减少烟气对人员健康和扑救行动的影响。
3. 疏散通道保护:防烟排烟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保护疏散通道。
它通过排出烟气,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确保人员的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同时,还可以通过正压送风或防烟楼梯等配置,提供有效的防烟保护,确保人员顺利疏散。
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要点设计一个有效的防烟排烟系统需要考虑多个要点,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实际达到预期效果。
以下是一些设计要点的重点讨论:1. 设定排烟区域: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功能,确定哪些区域需要设置排烟系统。
一般来说,火灾风险较高的区域如公共通道、楼梯间、厨房等应优先考虑。
2. 合理选择排烟通道:排烟通道是防烟排烟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根据实际需求和建筑物结构特点,可选择在天花板、墙体或地下设置排烟通道,以确保烟气能够顺利排出。
3. 确定排烟设备: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烟气特性,选择合适的排烟设备。
排烟风机、排烟阀门、排烟口等设备的规格和数量需要根据烟气产生速率和排出时间来确定,以提供足够的排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防排烟系统
2、防烟分区
◆火灾发生时,为了控制烟气的流动和蔓延,保 证 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工作通道,需对建筑划分 防烟分区。
防排烟系统的目的和作用
❖ 建筑防排烟分为防烟和排烟两种形式。 ❖ 防烟的目的是将烟气封闭在一定的区域内,
以确保疏散线路畅通,无烟气侵入。 ❖ 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及时排除,
防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以确保疏散 通路和疏散所需时间。
建筑防排烟系统
1、防火分区 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防火卷帘、防火门等防 火分隔设施把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防火单元,在火灾发生时, 阻止火势、烟气的蔓延和扩散,便于消防人员的灭火和扑救, 减少火灾危害
烟气的产生及危害
3、 烟气沿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竖井内 竖井上下开口的高差大,火灾时,燃烧放出 的大量热量,竖井内温度快速升高,建筑物 热压造成的自然通风量加大,烟囱效应显著, 火灾的蔓延迅速,垂直向上的速度约3~4米/ 秒。
结论-建筑内部有必要设置防排烟设施
◆建筑内部必须设有周密而可靠的防烟、排烟系统。
疏散过程得到安全保护。
◆室内疏散人员从一个分区向另一个分区移动需要花费时 间,移动次数越多,就越要有足够的安全性。
疏散路径
疏散路径
防排烟设置部位
1、公共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设防排 烟设施的部位: (1)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大于300平方米的 房间 (2)地下室:一个房间大于50平方米、总面积大于 200平方米 (3)地下室内走道长于20米 (4)其他建筑内走道长于40米 (5)中厅
◆防火墙是指由非燃烧材料组成,直接砌筑在基础 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耐火极限不小 于3h的墙 体。防火墙上尽量不开洞口,必须开 设时,应设耐 火极限不小于1.2h的防火门窗。
建筑防排烟
建筑防排烟系统
垂直防火分区
◆高层建筑的竖直方向通常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 区,以耐火楼板(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楼板)为分隔。
烟气的产生及危害
1、烟气在着火房间内 遇到顶棚后水平扩散,受周围建筑围护结构的阻挡和冷
却,沿墙流动的,烟气不断产生,上部烟层逐渐增厚 到达门窗开口,通过开启的门窗向室外和走廊扩散。 门窗关闭,至室内温度升高到一般为200~300℃时,
门窗上的玻璃破裂,烟气从门窗外扩散。
烟气的产生及危害
2、 烟气在走廊内 从房间内流向走廊内的烟气,附贴在天棚流动, 速度一般为每秒0.5~0.8米,受冷却和空气混 合,烟层变厚。
第6讲 建筑防排烟
◆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
起火因素多。发生火灾时, 火势蔓延快,扑救疏散困 难,损失重大。 ◆建筑物内室内用品、家 具利用合成材料的较多, 燃烧时热量释放速率快,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复
杂,火灾烟气成为对人的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 因素。据统计,火灾死亡人中80%由于吸入 毒性气体而致死的。
◆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0m的房 间,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 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 防烟 分区不跨越防火分区
建筑防排烟系统
疏散路径
火灾时人员的疏散
房
走
间
廊
防烟 楼梯 间前 室
防烟 楼梯 间
室 外
◆各部分用防火墙或防烟墙隔开,采取防火排烟措施,可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现代建筑呈现高层化、大规模化、 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阿联酋迪拜塔,高818米 上海国际环球金融中心,高度492米
❖2011.12.9 印度加尔各答医院大火已致91 人死 7名董事自首。
❖据报道,此次大火首先从医院的地下室燃 起,浓烟迅速吞噬了医院大楼。前(9)天发 生的大火导致91人丧命,其中87人是被浓 烟呛死的,大多数遗体已移交家属。初步调 查显示,大火是从医院大楼的地下室蔓延开 的。起火原因可能是电流短路。地下室原本 设计用作停车场,但医院违规将地下室改造 成储藏室。
防排烟设置部位
2、高层民用建筑设防排烟设施的部位:
(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 的房间。 (3) 中庭 (4)地下室:一个房间大于50平方米、总面积大于 200平方米 (5)封闭的避难层 (6)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
防烟方式
1、不燃化防烟方式 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地采用不燃烧的室内装修材料、家具、各种 管道及其保温绝热材料,产生烟气量大大减少,烟气浓度大大降低。 2、密闭防烟方式 当发生火灾时将着火房间密闭起来。这种方式多用于较小的房间 ,因密闭性能好时,也能达到防止烟气扩散的目的。 3、阻碍防烟方式 在区域边界上设置隔烟和阻烟设施而实现的,这些设施包括防烟垂 壁和挡烟梁两大类。 4、机械加压防烟方式 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 其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 。
◆防排烟内容: (1)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在着火房间或着火房间所 在的防烟区内就地排出; (2)防止烟气扩散到疏散通道和其它防烟分区中去; (3)确保疏散和扑救用的防烟楼梯及消防电梯间内无 烟,使人员可以迅速疏散,给抢救工作创造条件。
◆防排烟的主要部位:房间、走道、防烟楼梯间、前 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前室。
烟气的产生及危害
◆烟气是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散发于空气中 能看到的燃烧产物叫烟雾。 ◆烟雾是由浮游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微小液 滴及气体和蒸气组成。 ◆烟气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引起 的窒息、对人体器官的剌激、高温为有机物, 主要由碳、 氢、氧、硫、氮、磷等元素构成,燃 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 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例如 氰化氢是一种迅速致死、窒息性的毒物; 二氧化氮对肺剌激性强,能引起即刻死亡以及滞后 性伤害; 氨气对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 氯化氢是呼吸道刺激剂。
建筑类别 一类建筑 二类建筑 地下室 营业厅 展览馆
裙房
水平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面积 1000 有自喷系统面积可增大一倍 1500 有自喷系统面积可增大一倍 500 有自喷系统面积可增大一倍
4000(地上) 2000(地下) 2500 有自喷系统面积可增大一倍
建筑防排烟系统
水平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的分隔物,主要依靠防火墙,也可 以利用防火水幕带或防火卷帘加水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