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生产技术
柑橘生产技术规程

柑橘生产技术规程一、柑橘苗木培育1.土壤准备:柑橘生长需要良好的土质,通风、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是比较适宜柑橘生长的土壤。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调整土壤的酸碱值、养分含量和质地等。
2.选用良种:高品质柑橘的苗木是保证高产优质的前提。
选用繁殖力强、适应性好、病虫害抗性强的优质柑橘种苗,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3.育苗技术:柑橘苗木应在露天苗圃或温室内育苗,采用接穗嫁接或剪枝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
培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温、保湿、合理施肥、及时修剪等措施,为植株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二、柑橘栽培1.地块选择:选择拥有良好排水、土壤肥沃、阳光充足、远离工业污染和道路污染源的地块用于柑橘种植。
2.播种或移栽:春季和秋季是柑橘的适宜移栽季节。
在移栽前,应将栽培区域进行耕作、松土、施肥、改善土质等工作。
移栽时应注意保证苗木根系不受伤害,合理埋土。
3.浇水管理:每天早晚每株柑橘需要喷淋适当量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引起的植株倒伏、枯死等问题,并加强排水,防止积水。
4.施肥管理:柑橘生长期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施用不同的肥料。
初期应使用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适中的基础肥;中期应增加钾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末期应大量施用钾肥。
5.病虫害防治:柑橘生长期间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应及时进行防治。
常见的柑橘病害有黑垢病、果斑病等,对病株进行温水浸泡、切掉病部、灌注药剂等方法处理;常见的柑橘害虫有柑橘跳小蜂、柑橘长蠹等,可以进行拍打、剪除、喷洒药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三、柑橘采收和贮藏1.采摘时间:柑橘的采收时间一般在冬季至春季,以柑橘变黄、果形饱满、果肉软化为采收标准。
采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去除损伤、老化或生锈的果实。
2.贮藏方式:柑橘的贮藏温度一般在5℃至10℃之间,相对湿度在75%至85%之间。
如果采摘的柑橘还带有叶子,应及时去除叶子,以免释放出过多的乙烯。
在贮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柑橘果实,避免腐烂、发霉等情况的发生。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是指以柑橘产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推动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包括了科研机构、企业、农户和政府等多个方面,通过协同作用,实现柑橘产业的高效发展。
一、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是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的核心。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相关技术,推动柑橘品种的改良和培育,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结合国内柑橘产业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探索更加适宜中国本土柑橘生产的技术路线。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选育出更适应中国气候环境的柑橘新品种,并研发出新型的柑橘栽培技术,在柑橘病虫害防治、果树营养管理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突破。
二、生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是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柑橘生产标准,规范柑橘生产环节,提高柑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采用标准化生产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遏制柑橘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同时,这也有利于提高柑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实践工程实践是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通过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帮助农户提升柑橘种植的技术水平,提高柑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针对柑橘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户选用合适的防治药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民的科学防治意识。
此外,还通过创新柑橘加工技术,开发出更多样化的柑橘产品,推动柑橘产业向深加工转型升级。
四、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柑橘生产信息服务,帮助农户更好地掌握柑橘市场动态和农业最新科技动态。
例如:建设柑橘生产信息库,收集整理全国各地柑橘种植情况、病虫害防治经验等信息,并通过新媒体等渠道推送给农户,为他们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总之,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旨在促进柑橘产业全链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柑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为农民增收致富做出积极贡献。
特色柑橘全果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特色柑橘全果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柑橘是我国主要的果树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提高柑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研究和发展特色柑橘全果综合加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特色柑橘全果综合加工的关键技术以及其产业化的相关问题。
一、特色柑橘全果综合加工关键技术1.特色柑橘品种选择和优化:不同的柑橘品种具有不同的风味和特色,因此选择适合加工的特色柑橘品种非常重要。
在品种选择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育种和栽培技术的优化,提高柑橘的品质和产量。
2.果实采摘和贮运技术:特色柑橘的果实采摘和后续的贮存和运输环节对果实的品质保持和保鲜非常重要。
采用科学的采摘方法和适当的贮运技术,可以延长柑橘果实的保鲜期,减少果实腐烂和损伤。
3.酶法与非酶法的果汁浓缩技术:果汁是柑橘加工中重要的产品之一,提高果汁的浓度可以减少运输和储存成本。
目前,酶法和非酶法是两种主要的果汁浓缩技术。
酶法通过酶的作用将果汁中的水分减少,而非酶法则通过膜分离和蒸发浓缩的方法实现。
4.果汁澄清和浓缩技术:对于柑橘果汁的澄清和浓缩技术,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心澄清、过滤澄清、浓缩蒸汽以及逆渗透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果汁中的杂质和水分,提高果汁的质量和浓度。
5.果皮的提取和利用技术:柑橘果皮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如维生素C、黄酮类和橙皮甙等。
因此,开发果皮的提取和利用技术对于提高柑橘的综合价值非常重要。
二、特色柑橘全果综合加工产业化的相关问题1.柑橘加工技术转化:将特色柑橘全果综合加工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是产业化的关键。
在技术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将实验室中的研究结果转化为可行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与产业化生产相适应的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
2.市场需求与产品开发:特色柑橘全果综合加工的产业化需要有市场需求的支持。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柑橘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还需要进行包装和推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柑橘主要育种方法

柑橘主要育种方法以柑橘主要育种方法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柑橘的育种方法。
柑橘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为了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育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柑橘育种的目标、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柑橘育种的目标柑橘育种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出具有高产量、优质果实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高产量是指柑橘树的每株产量要高,可以达到经济效益的要求;优质果实是指柑橘的口感好、香味浓郁、果皮光滑等特点;抗逆性强是指柑橘树对于病虫害、干旱、寒冷等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强。
二、柑橘育种的方法1. 选择优良亲本:柑橘育种的第一步是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亲本的选择应根据育种目标来确定,可以选择具有高产量、优质果实和抗逆性强的柑橘品种作为亲本。
2. 人工授粉:柑橘属于异花授粉植物,花粉的传播主要依靠昆虫,但为了加速育种进程,可以采取人工授粉的方法。
授粉时,可以选择不同品种的花进行授粉,以获得更好的杂交效果。
3. 杂交选育:杂交选育是柑橘育种的关键步骤。
通过将两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柑橘品种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从而出现一些具有优异性状的个体。
选取这些优秀的个体进行筛选和后续繁殖,最终培育出新的柑橘品种。
4. 繁殖和筛选:选取杂交后代中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进行。
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健壮的苗木进行培育。
同时,对于繁殖后的苗木进行筛选,筛选出具有高产量、优质果实和抗逆性强的个体作为新品种的后代。
5. 试种和评价:将新培育的柑橘品种进行试种,观察其生长情况、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性状。
同时,还可以进行营养成分、香味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根据试种和评价的结果,对新品种进行优胜劣汰,筛选出更具潜力的品种。
三、柑橘育种的技术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对柑橘品种进行快速鉴定和筛选。
该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柑橘品种的DNA序列,确定其遗传特征,从而在早期阶段就可以对品种进行筛选,提高育种效率。
柑橘生产技术—柑橘对环境的要求

课后思考题
日灼产生的原因? 如何减少日灼?
目录
温度 光照 水分 土壤
三基点温度: 临界最低温度-5度,最适合温度2329度,临界最高温度37-38度。 一般认为12.8度为柑橘开始生长温度, 要求大于10度有效积温4500-9000 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 为20℃左右和10℃左右。
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甜橙-4℃, 温州蜜柑-5℃时会使枝叶受冻,甜橙 -5℃以下,温州蜜柑-6℃以下会冻伤 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温州 蜜柑-9℃以下会使植株冻死。预防措 施:熏烟、覆盖薄膜。
柑橘性喜湿润,周年需水量大,年降 雨量以1200-2000毫米为宜,土壤 田间最大持水量60%-80%,空气湿 度75%。柑橘根系不耐水淹,长时间 水淹会影响呼吸作用导致树势衰弱黄 化。
土壤
1. 土壤深度和土质
土壤深度:柑橘是多年生常绿果树,对 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土层深度应在1 米以上,有效土层在0.6米以上。 壤质土:具有土壤物理性状好,保水保 肥力强,耕性优良等特点,是种植柑橘 和其他作物较为理想的土壤。
柑橘对日照的适应范围较广,为 1000-2700小时,一般表现生长结 果良好,柑橘较耐荫,散射光有利于 增。因此,适当密植对 柑橘生长结果是有利的。
日灼是柑橘果、叶在烈日强光下持续 暴晒,引起果皮、叶肉生长受阻的生 理性病变,通常7月份开始发生, 8~9月进入高发期。 日灼易引发炭疽病、树脂病等病害, 果实日灼后,影响外观品质,甚至提 前落果或完全失去食用价值。预防措 施:涂白,喷水降温。
土壤
2. 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
土壤酸碱度:在pH值4.5-8.5范围内均 可生长,但喜微酸性,以pH值5.5-6.5 最为适宜。 有机质:丰产柑橘园要求土壤有机质至 少在2%以上,最好3%-5%。每年在柑 橘采果后要尽快施足量有机质肥料。
柑橘的采后处理与几种橘子制品的加工技术

柑橘的采后处理与几种橘子制品的加工技术一、柑橘的采后处理技术1、及时浸果:(1)贮藏病害种类,柑橘贮藏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蒂腐病、炭疽病、酸腐病6大病害。
其中:柑橘青霉病、柑橘绿霉病、柑橘酸腐病为采收后侵染性病害,主要表现为贮藏前期发病;柑橘炭疽病、柑橘蒂腐病、柑橘黑腐病为采收前侵染性病害,主要表现为贮藏中后期发病。
6大病害中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是酸腐病,尤其是今年多雨的情况下,酸腐病可能大发生,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2)防腐保鲜剂种类,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苯并咪唑类”:代表品种主要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特克多”等,对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蒂腐病有一定的效果。
二是“咪唑类”:代表品种主要有“咪鲜胺类”(如以色列生产的“45%扑霉灵”、“施保克”)和“抑霉唑类”(如“万利得”、“戴唑霉”)等。
这类对柑橘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蒂腐病、炭疽病效果显著。
三是“双胍盐类”:代表品种主要有45%百可得,对柑橘贮运销售过程中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酸腐病”特效,对柑橘采摘和贮运过程中的轻微的果实外伤有较好的愈合作用。
(3)浸果时间,一般情况下需在采后24小时内浸果。
最好的方法是“边采收边浸果”,尤其是在多雨潮湿的天气,可减少传染机率。
(4)浸果方法,将柑橘浸入配制好的防腐保鲜药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晾干即可。
把用上述药剂浸过的果实,置于通风干燥、阴凉的室内进行预贮。
(5)浸果配方,目前,每浸果5000公斤的参考配方是:配方一:45%百可得50克+扑霉灵50毫升+2,4-D20克,兑水75公斤。
配方二:45%百可得50克+万利得(戴唑霉)50毫升+2,4-D15克,兑水75公斤。
配方三:45%施保克50毫升+2,4-D15克,兑水75公斤。
配方四:特克多75克+2,4-D20克,兑水75公斤。
配方五:绿色南方150克+2,4-D20克,兑水75公斤。
配方六:戴唑霉75克+维鲜375毫升+2,4-D15克,兑水75公斤。
新会柑 技术规程

新会柑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会柑是一种优质的柑橘品种,在世界范围内备受青睐。
为了实现新会柑的高产高质,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程,以保证新会柑的生产达到最佳状态。
本文就对新会柑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种植新会柑的农民们更好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和气候要求新会柑对土壤、气候有一定要求,首先是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好。
在土壤酸碱度方面,最适宜的pH值在6.5-7.5之间。
在气候方面,新会柑适应性强,但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环境为年均温在18-22℃之间,湿度在80%左右。
二、栽培管理技术1. 地块选择:选择平整、灌溉方便、采光充足的地块用于新会柑的种植。
2. 种子选用: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保证播种品质。
3. 摘果修枝:要及时进行果实的摘取和枝条的修剪,保证树木的通风透光。
4. 施肥管理:新会柑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根据不同生长期适时施用腐熟有机肥和矿质肥。
5. 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要注意避免淋湿果实。
6.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及时喷洒农药防治,防患于未然。
7. 支架搭建:在果树苗期需搭建支架,保证果实不接触地面。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1. 果实病害:新会柑常见的果实病害有褐斑病、青花病等,要及时采取喷药、清园等方法防治。
2. 果树病害:果树病害主要包括根部腐烂、炭疽病等,要进行翻土、加肥等管理措施。
3. 果树虫害:果树虫害主要有柑橘红蜘蛛、果实实蝇等,要及时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
四、采摘与贮存技术1. 采摘时机:果实成熟期在10-11月份,要在果实变黄、甜度增加时采摘。
2. 采摘方式:采用手摘的方式进行采摘,避免损伤果实。
3. 贮存技术: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分选、清洗,按规格包装,贮存在通风、阴凉处。
五、营销策略1. 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与商超、酒店等进行合作。
2.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柑橘生产技术—柑橘的生长特性

课后思考题
柑橘芽有哪些特性? 在生产上有何应用?
5-7月抽发,夏梢抽生不整齐,但 生长旺盛,呈三棱形,节间长,叶 片大。初结果树夏梢抽生太多会加 剧落果,抹除夏梢是减少落果的主 要措施,发育良好的夏梢也是好的 结果母枝。
3. 秋梢
8-10月抽发,枝长度、叶片大小节间长度介于春梢和夏梢之间。秋梢是重要的结果母 枝,8月份抽生的秋梢最好。
大部分为常绿单身复叶,柑橘叶片 每年交替脱落,叶片的寿命一般为 18-24个月,健壮枝梢上的叶片可 长达3~4年。柑橘叶背的气孔能吸 收营养物质。柑橘叶片表面,特别 是叶背面有很多气孔,是呼吸作用 和蒸腾作用的通道。
2. 顶芽自剪
利用柑橘顶芽自剪这一特性,可降低植株的分枝高度,培育矮化、丰满的树冠。
芽的早熟性使柑橘1年抽生2-4次梢。 生产上利用柑橘芽的早熟性,进行 摘心,使芽提早成枝单芽,反而 不利于扩大树冠。
4. 异质性
柑橘的芽在枝条上的着生部位不同,内部营养和外界条件不同,形成早晚、体积大小和 饱满程度上都有一定差异。芽这种质量上的差别叫做芽的异质性。
1. 复芽和混合芽
柑橘芽为复芽,每个叶腋有2-6个芽,柑橘芽为混合花芽,先抽枝叶,后抽生花芽。生 产上可利用柑橘复芽的特性,在萌芽期抹除先萌发的芽,从而抽生更多的新梢或整齐抽 梢,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抹芽放梢。
2. 顶芽自剪
柑橘新梢延长生长停止后,在顶端的2-4节产生离层,而自行脱落的现象,叫做顶芽自 剪。顶芽自剪,削弱了顶端优势,使枝梢上部几个芽一起萌发生长,成为生长势接近的 竞争枝条,构成了柑橘丛生性强的特性。
目录
柑橘根的特性 柑橘芽的特性 柑橘枝的生长 柑橘叶的特性
实生苗作为砧木,须根发达,毛根 少,靠菌根吸收水分和养分。根系 垂直分布主要在10-60cm的土层。 根系三基点温度:12度,23-30度, 37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橘生产技术第一讲我国柑桔发展前景分析一、世界柑橘产业及中国柑橘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二、世界柑橘市场分析…三、中国柑橘产业的定位四、柑橘区域布局规划一、世界柑橘产业及中国柑橘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柑橘作为世界第一大水果,2002全世界年贸易额达到82亿多美元,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的第三大贸易农产品。
过去30年,世界柑橘增长了一倍,其中增长最快的均为包括巴西、中国、墨西哥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产量减退的主要是日本、以色列等国家。
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30年来产量略有增长。
柑橘在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有栽培,其中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国、中国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根据FAO统计,近几年全世界柑橘产量为1亿吨左右,面积大约1亿亩,2/3的柑橘产于北半球,1/3产于南半球。
1、世界柑橘产业近年的发展趋势和问题(1)各柑橘主产国均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柑橘产业(2)公司和企业规模化程度愈来愈大、(3)在产品类型上,世界柑橘鲜果发展趋势是“易剥皮、无核、有香味、风味浓”(4)产品供给方面,周年供应、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5)栽培技术方面,世界柑橘生产朝着低成本方向发展(6)新的病虫害出现和扩散成为全球柑橘产业发展的第一障碍。
2、世界柑桔生产情况(1)栽培面积•2003年全世界柑桔栽培面积万hm2(FAO统计数据),与1982年的425万hm2相比,增长了%,年均增长约4%。
•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柑桔栽培面积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总的趋势将趋于缓和。
预计2022年前后,世界柑桔栽培总面积将达到850万hm2左右,比2003年增长%,年均增长约%;•到2020年我国柑桔栽培面积将达到万hm2,比现有面积增长%。
[(2)产量•近20年来世界柑桔产量快速增长,1982年为6044万T,1997年则突破1亿T,2003年世界柑桔产量进一步上升到亿T,较1982年增长了%,年均增长约%。
•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柑桔产量还将保持增长势头,产量增速将超过面积增速。
预计2020年,世界柑桔总产量将达到亿T左右,比2003年增长%,年均增长约%;•近20年来,总产量增长幅度最大的主产国是中国(增长倍)和伊朗(增长近4倍)。
与此同时,日本、以色列等国柑桔产量分别下降到1982年水平的1/2和1/3。
•世界柑桔总产量的65%来自发展中国家,伊朗、尼日利亚、埃及、阿根廷和南非等国柑桔产量近年来大幅增加,年产量都超过百万吨,将成为未来世界柑桔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2003年,我国柑桔产量1254万T,大陆人均柑桔占有量为,较1982年增长了7倍,如果到2020年我国人均柑桔占有量达到目前世界水平的,则亿中国人柑桔需求量将达2473万t,是现有产量的2倍,这将为我国柑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
(3)品种结构•甜橙是世界主栽柑桔品种•宽皮柑桔(含杂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柠檬生产缓慢上升•柚类基本维持目前水平中国品种结构我国目前以宽皮柑桔为主。
宽皮柑桔和甜橙产量分别占柑桔总产量的%和%(FAO统计数据,2022年为预测数据)。
随着农业部柑桔优势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长江上中游橙汁原料基地和赣州-湘南-桂北脐橙产业带的建设,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甜橙栽植比例将逐年上升。
预计未来20年内,我国宽皮柑桔和甜橙产量比例将调整为4:5,2022年产量分别达到987万t和1234万t。
但由于我国柑桔产区大都属宽皮柑桔生产适宜区,难以发展甜橙,加之杂交柑桔品种的推广和部分优质宽皮柑桔价高走俏,这些因素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我国宽皮柑桔的发展,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宽皮柑桔比例仅能实现小幅缩减。
(4)成熟期结构•美国柑桔果实采收期:9月-翌年6月,柠檬则周年采收•巴西鲜果上市期从3月-12月,全年仅有二个月空档期/•美国和巴西晚熟柑桔所占比例都接近50%。
•日本冬季温度较低,但柑桔晚熟品种比例也达12%以上,早熟和特早熟品种的比例达55%,柑桔生产也基本实现周年供应。
•我国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品种结构调整,但中熟品种过多,晚熟品种过少、成熟期集中的脆弱产业结构仍无根本性改变。
1990年前后,我国柑桔90%以上都集中在11-12月上市。
目前,11-12月成熟的品种已下降到83%左右,但与其他柑桔生产发达国家2:3:5的早中晚熟品种结构相比,差距甚远。
(5)加工业•全世界1/3的柑橘用于加工,其中甜橙和葡萄柚加工比例37%,宽皮橘的%以及柠檬/来檬的%是用于加工。
加工产品主要是果汁和罐头;橙汁生产大国主要是巴西、美国和意大利;果实加工比例最高的是巴西和美国。
•目前,巴西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柑桔生产和橙汁生产、出口国。
柑桔产量中用于加工的比例,美国为%,巴西达85%。
以鲜果生产为主的澳大利亚、以色列、意大利,以及以鲜果出口为主的西班牙等,其柑桔加工比例也分别达到45%、45%、32%和20%•我国适宜加工的甜橙少,而真正用于加工的还不到甜橙产量的5%。
如果能延长鲜果供应期、扩大市场覆盖率,同时,适度发展橙汁加工业,我国柑桔市场容量则至少可扩大1倍以上。
二、世界柑橘市场分析$1、世界柑桔消费概况•目前,世界人均柑桔占有量为kg。
占世界总人口22%的发达国家,人均柑桔占有量达世界柑桔总量的%,人均年消费量达35 kg,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有限。
发展中国家人均柑桔占有量仅kg,消费增长的空间还很大,将是促进世界柑桔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世界柑桔总产量亿t中,以鲜果形式消费的约有6 000万t,其中,鲜销甜橙3 000万t(约占鲜销柑桔的50%)。
1993—2003年,柑桔鲜果消费量年递增%,而橙汁消费量年递增%,橙汁出口量增长了倍。
由此可见,世界橙汁消费有逐渐升温的趋势。
预计2020年柑桔加工品全球人均消费6KG,总量将达4524万T,其中橙汁占3370万T。
•2020年人均柑桔占有量达21KG,若2020年人口(FAO预测)为亿,则需柑桔亿T,在现有产量的基础上增加%。
•2003年,我国大陆人均柑桔占有量为,较1982年增长了7倍,如果到2020年我国人均柑桔占有量达到目前世界水平的,则亿中国人柑桔需求量将达2473万t,是现有产量的2倍,2003 年我国橙汁消费量约30 万t(95%依赖进口),预计2020年将达到400万t.2、世界鲜果贸易•柑桔是世界第五大国际贸易农产品,2002年,全球柑桔鲜果和果汁年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其中鲜果出口1021万t,占柑桔总产量的1/10, 出口值约亿美元,占当年世界农产品出口总值的%。
据预测,2012和2022年世界柑桔出口量将分别达到1210万t和1360万t,较目前增长% 和33%。
•国际柑桔贸易日趋活跃,市场潜力较大。
目前全世界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柑桔(其中,11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甜橙,9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宽皮柑桔,161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柑桔。
【•柑桔鲜果出口以甜橙为主,宽皮柑桔出口增长快速。
宽皮柑桔将逐渐成为鲜食柑桔的主导品种。
目前,全球柑桔鲜贸易量仅占鲜销果总量的1/5左右,说明柑桔鲜果仍以自产自销为主。
大多数柑桔生产国还存在周年均衡供需问题,加之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逐渐解除,预计柑桔进口国家和地区数量和绝对进口数量都会继续增长。
•2002年,全球甜橙出口量和出口值分别为496万t和亿美元,分别占世界鲜果总出口的%和% 。
脐橙号称鲜食甜橙之王,目前全球脐橙出口量约354万t,已占甜橙出口总量的75%左右。
预测2022年世界脐橙出口量将达到450万t,约占柑桔鲜果国际贸易量的1/3,比目前甜橙出口量增长27%。
表明,在较长时间内,脐橙仍将是世界柑桔鲜果贸易的主要品种之一,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宽皮柑桔出口量增长快速,呈现良好的市场前景。
2002年达到242万t,占全球柑桔出口总量的24%,比1982年增加了133%。
据预测,2012年和2022年世界宽皮柑桔出口量将达到320万t 和400万t ,分别占当年全球柑桔出口总量的26%和28%。
•柠檬和柚(葡萄柚)是除甜橙和宽皮柑桔以外的两大主要进出口柑桔鲜果。
目前世界柠檬类出口总量为167万t,柚和葡萄柚为108万t,比1982年分别增长了59%和32%。
3、国内市场分析•我国人均柑桔年消费量由1978年的增加到2002年的,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6%。
2003年,我国人均柑桔年消费上升到,比1978年增长了34倍,在大宗水果中增长速度最快。
2003年我国人均橙汁年消费量只有0. 3kg,世界平均水平为,美国为20kg,差距相当大。
近3年来,我国橙汁进口量成倍增长,说明国内橙汁消费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国内柑桔市场为典型的季节性消费,国产柑桔主要消费季节为10月至翌年2月,其他月份主要为高价的进口柑桔,消费量不大。
如果能将国产柑桔的主要上市期延长至7月,短期内就能增加50%以上的消费量。
•根据农业部预测,2010年和2020年我国柑桔需求量分别为2000万t和2500万t,而届时我国柑桔生产能力仅1800万t和2100万t,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
•我国甜橙发展潜力巨大。
2003年,我国甜橙产量为181万t,占全国柑桔总产量的%。
按甜橙消费需求比例35%计算,目前我国尚有239万t的甜橙发展空间。
到2020年我国柑桔总产量达到2500万t,若甜橙占45%,则我国甜橙总产量应达到1125万t。
目前世界人均甜橙鲜果年消费量为。
以脐橙消费量占甜橙消费量的50%测算,2020年前后,我国将有381万t的脐橙需求空间。
•我国宽皮柑桔基本维持现有水平。
2003年产量为934万t,占柑桔总产量的%。
随着杂交柑生产基地的陆续投产,预计我国柑桔出口,特别是杂交柑的出口迎来新的机遇。
•我国柠檬需求有一定的增长,柚类生产和消费难有明显增长。
三、中国柑橘产业的定位•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鲜食,积极建立橙汁加工基地,稳步发展橘瓣加工•品种类型——发挥宽皮橘优势,开拓海外市场;大力发展甜橙品种,减少进口•市场定位——内销为主,周边国家和地区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柑橘出口的市场。
中国柑桔主攻方向,•脐橙、橙汁加工;•巩固宽皮柑橘;•扩大早、中、晚鲜食品种种植;•重点加强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加大出口规模四、柑桔优势区域•重点建设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和浙南闽西粤东三大优势产区;•近期集中抓好长江上中游和赣南湘南桂北2个优势区的建设。
主要布局在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湖南、广西等6个省市区的13个地市46个县市及8个国有柑橘场。
浙南闽西粤东优势区近作示范性启动。
>我国柑桔优势区发展目标•到2012年:•1、柑橘优势区的优果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50%;•2、平均亩产由700Kg提高到1500Kg以上;其中加工品种达2000Kg以上;•3、早、晚熟品种的比例由20%提高到35%;•4、鲜果上市由4个月延长到8个月;•5、把长江上中游建成亚洲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把赣南湘南桂北优势区建成亚洲最大的脐橙基地;把浙南闽西粤东优势区建成具较强竞争力的宽皮柑橘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