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和会计法律责任

合集下载

《浅析社会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4000字》

《浅析社会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4000字》

浅析社会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一、会计法律责任的概述 (1)(一)会计法律责任的含义 (1)(二)会计法律责任的起因 (1)二、社会会计工作中法律责任存在的问题 (2)(一)会计人员法律知识欠缺 (2)(二)我国会计工作法律法规不完善 (2)(三)我国会计信息存在较强的失真性 (2)(四)我国会计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3)三、社会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的提升策略 (3)(一)加强关于会计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 (3)(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3)(三)加大内部及外界监管力度 (4)(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4)结论 (5)参考文献: (5)一、会计法律责任的概述(一)会计法律责任的含义会计法律责任是指,会计行为主体触犯了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后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后果,以会计法律责任为基准,对违法的会计行为主体做出法律处罚。

会计法律责任是会计行为主体需要恪守的准则,一般而言,会计法律责任集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于一体,三者是存在内在联系的一个集合体。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行为主体违反了法律规定,需要对其行为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从而做出的补偿,接受的惩罚,被强制执行的事务等。

(二)会计法律责任的起因会计法律责任的起因有多种,普通的会计工作失误、会计工作失当、一般会计责任等,都有可能导致会计法律责任的产生,因此,当会计行为主体一旦出现公司财务亏损、会计内部审计缺失、会计人员管理不当、会计人员违法操作时,便会随之导致其需要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

现阶段,我国企业出现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要诱因有:一是公司会计制度的设立问题。

二是会计人员的工作过失。

三是伪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社会会计工作中法律责任存在的问题(一)会计人员法律知识欠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很多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规范、基本职责与法律责任的认识不够,被金钱诱惑,走入歧途,造成会计工作的差错。

会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也很差。

只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对其他问题漠不关心,使得缺乏会计事务处理过程中应具备的责任意识潜意识的认为自己同单位负责人是从属关系,在法律责任方面不懂得保护自己。

浅谈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职责

浅谈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职责

自制 的)。因 为会 计 工作 是对 经 济 业务 的记录 、计算 和监 督 , 而经 济业 务 是 通过 原始 凭证 反映 的 。如 果原 始凭 证不 完整 , 计处理 就 可能有偏 差 I口 会 立果原
始凭 证是 虚假 的, 以编 制 的记 帐凭 证 、帐 簿记 录 、会 计报表 就必 然 是不真 据 实 的 。 实 际 工 作 中 由于 虚 假 的 划 码 单 、收 料 单 、领 料 单 、 成 品 入 库 单 、
节 出 了问题 , 以控制 , 难 从而 导致会 计 信息 失真 。正是 由于 会计信 息 失真 的主
要原 因在 单位 内部, 因此新 《 计法 》 明确规 定 了单 位 负责 人应 承担 主 要责 会
5 是应 当确 保会 计 机构 、会 计 人 员依 法 履行 职 责 单位 负 责人 一定 要 旗帜 鲜 明地 为会 计人 员撑 腰 , 帮助 会计 人 员解 决履行
的 目标 是否 达到 等 。内部审 计 的 内容 十分 广泛 , 中重要 的是 内部 财务 审 汁, 其 它 是对会 计 工作 实行 控制和 再 监督 的手 段, 是保证 会 计资料 真实 、 熬的 重 也 完 要 措施 。 憾 的是,目前不少 单位 根本 没 有 内部审 计, 遗 或者 是只做 表面 文章, 不 核 对帐 、表 、物 : 有的 单位 把 内部审 计作 为财 务部 门 的从属机 构 , 大削 弱 也 大 了内审 的职 能和作 用 。这些 现 象一 定要 坚决 纠正 。单位 负责 人要 切实 承担会 订责 任主 体 的职 责, 必 须重视 和 加 强 内审工作 , 分发 挥 内部 审计 的作用 。 就 充
众所 周 知, 《 计法 》第 五 十 条规定 “ 新 会 单位 负 责人 , 是指 单位 法 定代 表 人或 者 法律 、行政 法 规规 定 代表 单 位 行 使职 权 的主 要 负 责人 ”和第 四 条 规定 “ 位 负 责 人 对 本 单 位 的 会 计 工 作 和 会 计 资 料 的 真 实性 、 完整 性 负 单 责”和 第二 十 条 “ 务 会 计报 告 应 当 由单 位 负责 人 和主 管会 计 工作 的 负 财 责 人、会 计机构 负责 人 ( 会计 主 管人 员) 签名 并盖 章 : 置总 会计 师 的单位 , 设 还

浅谈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职责

浅谈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职责
谈单位负责人侔为
口 孙 卉
i 风
任主体的职责
顾 《 计法 》 规 定 单 位 负 责 人 、会 订 必 要 的 制 度 、采取 有 效 的 措 施 来 保 证 的 政 策 和程 序 是 否 贯 彻 ,建 立 的 标 准是 会
计人员和其他人 员都 足会计责仟 主体 ,
会 计 信 息 的 质量 。 住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中 ,
的制约机制不健全 ,致使 某个环 节m r 度 加 以 制 约 。 问题 .难 以控 制 ,从 而 导致 会计 信 息 失 真 。 l 由 于会 计 信 息 失 真 的 主要 原 因 足
关 人 员 对 会 计 _ 作 应 承 担 的责 任 ,如 要 _ I :
真 合 完 修 订 后 的 《 计 法 》 专 列 条 款 规 定 求 相 关 人 员 提供 正确 、 实 、 法 、 整 会
H 单 位 负 责 人 是 会计 行 为 的 责 任 主 体 。这 关 人 员 之 间应 当卞 互 监 督 、相互 制 约 ,
映 的 。 果 原 始 凭证 不完 整 , 计 处 理 就 如 会
如 据 就 抓 住 丁问 题 的 关 键 ,有 利 于 从 根 本 上 既 要 防 止 权 限过 于集 中 ,也 要 防 止 政 出 可 能有 偏 差 ; 果 原始 凭 证 是 虚 假 的 , 解 决 会 计 秩 序 混 乱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等 问 多 门 ,各 行 其 是 等 ,这 些都 是 内 部 控 制 以编 制 的 记 帐凭 证 、 帐簿 记 录 、 计 报 表 会
题 。那 么 单 位 负 责 人 怎 样 切 实 承 担 起 制度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建 立 、健 全 内控 就 必 然 是 不 真 实 的 。实 际工 作 中 由 于虚 收 领料 单 、 品 入库 成 《 计 法 》 规 定 的作 为会 计 责任 主体 的 制 度 并 严 格 执 行 ,就 能 使 经 济 业 务 有 序 假 的划 码 单 、 料 单 、 会

浅析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及其规避

浅析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及其规避
二、 单位 负责人作为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的必要性
财政部 1 9 9 6 年6 月下发的《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对单位的会计核 算和运行机制作 出了明确规定 。 “ 单位负责人应该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任。
另外 , 单位负责人作为组织 的法定代表 , 理应 对组织 的一切行 为负
责。这是责 、 权、 利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因此 , 单位负责人必须 对其 负
关键词 : 单位负责人 ; 会计法律责任 ; 规避
引 言
责。最后 , 规定单位负责人 的会计法律责任是与其他法律制度相协调 、 与国际惯例接轨 的需要。我国《 公 司法》 规定了单位负责人代表公 司进
度, 发挥 内部审计的监督 职能 . 是企业 负责人 防范会计法律责任风险的 有力保证 。 会 计 法律 责 任 及 单 位 负 责 人 概 述

由经济实体 的最高行政管理当局 承担 。 这就要求我们在《 会计法》 中新 增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计法律责任 的规定 。 三、 单位负责人规避会计法律责任的措施 ( 一) 单住 负责人提 高法制观念 , 摆 正 自身在单位会计 工作 中的位
账外账等问题十分突出 , 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日益严重。 不少单位负责人 为谋取私利或团体利益 , 暗示 、 指使 、 协迫会计人员改会计数据 , 部 分会 计人员在不情愿的状况 下 , 或放弃职守 、 或知情作弊 , 明知而故犯之 。 新 《 会计法》 首次 明确 了单 位负责人为本企业会计行 为的责任主体 , 是 会 计行为 的第一责任人 ,明确 了企业会计责任主体的法定职责和法 律责 任, 加大 了对违法会计行 为的惩治力度 。因而 , 提高法制观念 是单位 负 责人防范会计法律责任风险的基本前提 ;建立健全有效的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 它是 会计行为主体必须严 守的底线 , 是法 制与道 德规范内在联系性的统一 体。 从法律 的视角看, 会计法律责任 是指单位或个人 , 在生成和提供会

会计的法律责任

会计的法律责任

会计的法律责任一、背景介绍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的法律责任及其相关内容。

二、会计的法律责任1. 会计违法行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虚假记账:故意伪造、篡改、隐匿账簿、会计凭证等财务会计资料。

(2)挪用资金:将企业资金用于非法用途或个人支配。

(3)隐瞒财产:故意隐瞒企业财产、收入、费用等相关信息。

(4)违规披露:未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真实、完整地披露财务信息。

(5)滥用职权: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损害企业利益。

2. 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对于严重违法行为,会计人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包括拘留、有期徒刑等刑罚。

(2)民事责任:会计人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企业因其违法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3)行政责任: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会计人员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执业证书等。

(4)职业道德责任:会计人员还要承担职业道德责任,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可能导致行业惩戒,如停职、撤职等。

三、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该法规定了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益,以及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中明确了会计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如虚假记账、挪用资金等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规定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财务会计工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该法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条件、执业行为规范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内容。

四、防范措施会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时要保持诚信、公正、客观的原则。

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五、结论会计人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角色,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会计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因为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一旦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探讨会计工作中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并提供一些建议以避免违法行为。

会计工作涉及到的一个法律责任是遵守财务报告准则。

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了会计记录、报表编制和披露的要求,包括例如美国公认会计准则(US GAAP)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等。

会计人员需要了解并且遵守这些准则,以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会计人员还需要遵守涉及企业税务的法律法规。

他们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税法,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在处理企业税务事宜时,会计人员需确保合规并按时申报和缴纳相关税费,否则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罚款和法律诉讼,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会计工作也涉及到保护客户隐私的法律责任。

会计人员在处理客户财务信息时必须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客户的财务隐私不被泄露或滥用。

滥用客户信息可能导致个人或企业面临法律诉讼,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会计人员还应注意反洗钱法律法规的遵守。

反洗钱法规旨在防止非法资金流入经济系统中,会计人员在进行身份验证、交易监控以及报告可疑交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

如果会计人员未能履行这些职责,不仅会导致公司遭受罚款和声誉损失,还有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和法律追究。

会计人员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诚信。

一旦发现会计人员存在严重的违法行为,业内组织和监管机构有权对其进行处罚,甚至取消其会计从业资格。

为了避免违反法律法规并承担法律责任,会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1. 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

会计人员应该保持对法律法规的最新理解并了解最新的发展和变化,以确保自己的工作符合最新的法律要求。

2. 建立强大的内部控制。

会计人员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任何违规行为。

浅谈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浅谈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法 和效 益 的行 为 ,它有 助 于加 强 经 济
计 工作 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完整性
负 责;二是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 外 提供 的财 务会 计报 告 上签 名 并盖 章, 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 三是规定单 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机构 、会计人
管理 和实现经 济 目标 。但在 实际工作 中, 不少单位根本没有开展 内部审计 , 或者是只做表 面文 章 ,有 的单位 把内 部审计作 为财务 部门 的从 属机构 , 大 大削弱了内审的职能和作 用。这 些现 位负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 五届 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 “ 国 象的改变有赖于单 位负责人 对内审工 作的重视 , 内审 工作加强 了 , 其提供的
而 且 职 责 不 清 。很 多公 司 同 时设 置 了
现金流量 、 真实地编写会计报表 附注 ,
经济体制处于转轨 时期 ,国家还较 多 地 使用 宏 观调控 手 段或 直 接进 行 干
预。
向出资者 、 权人 、 债 税务机关 ( 政府) 等 具体的对象提供 相关 信息( 有限)这样 。
能抓问题的关键。
要的影响 ,会计法》在四个 方面加大 《
了单位 负责人 对会计 工作的责 任 : 毒 一 譬 _ 是 明确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会

≯》 I
( 重视 和加 强内审工作 。 二) 根据 内 部审计 的有关规定 ,内部审计是独立 监督 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 收 支、 财务收支以及经济活动的真实 、 合
维普资讯
浅谈单位负责人
晌会计责任
口许 丽 俊
《 会计法》 规定 :单位 负责人对本 “
单 位的 会计 工作 和 会计 资料 的真 实 性、 完整性 负责 ”这 一规定 强调 了单 , 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 为的责任主 体, 本文对此谈点看法 。

会计经验: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有哪些

会计经验: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有哪些

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有哪些一、单位负责人负有哪些会计责任依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负有的会计责任概括起来主要有:1.领导本单位会计工作,并承担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体的责任;2.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的责任;3.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4.组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严格遵守《会计法》各项规定,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责任;5.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且保证真实、完整的责任;6.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保证有效实施的责任;7.支持和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的责任;8.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提交的书面报告,应当及时答复或作出处理决定的责任;9.如实向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示意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的责任;10.接受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有关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的责任;11.依法任用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配备合格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健全会计机构,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和培训的责任。

12.对做出显着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法会计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责任。

13.依法办理会计工作移交和保管会计档案资料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如果违反以上法定的会计责任,就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单位负责人怎样负起会计责任《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人事必躬亲,直接代替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而是要求单位负责人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组织有关人员或部门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督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其它相关人员依法做好会计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和会计法律责任
摘要新《会计法》明确了企业负责人为本企业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是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了企业会计责任主体的法定职责和法律责任,加大了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惩治力度。

提高法制观念是企业负责人防范会计法律责任。

关键词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法律责任
新《会计法》为惩治造假账的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体现新内容和要求,维护国家利益和各方面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了许多重大的修改和完善,发挥对会计工作的保障作用。

一、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
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会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或管理工具,以其特殊的功能,在调节经济关系时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会计法》以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立法宗旨,明确规定了法律责任主体,特别强调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

本文将在厘清会计法律责任的含义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行《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略作分析并对其实施提出建议。

二、单位负责人违法违规现象与原因分析
单位负责人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部分单位负责人为了小团体或少数领导的利益,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下,由会计人员“加工”出虚假的会计资料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以不知情、不懂会计为由,将会计违法责任一推了之或找个替罪羔羊,来推卸或摆脱自己的责任。

会计工作专业性很强,自己又不是会计专家,也不可能对本单位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了解,因而不能全面负责。

其实不然,单位负责人作为组织的法定代表,理应对组织的一切行为负责。

会计行为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体行为,也不是单位会计机构的集体行为,而是整个单位的组织行为。

因此,单位负责人必须对其负责。

忽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约束会计行为。

而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容易出现会计工作基础薄弱、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单位的财务容易出现问题。

有些单位负责人不但没有做到支持、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进行监督,甚至对会计人员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进行干扰、阻碍,打击报复。

工作中,当会计人员面对企业管理当局违法或违规行为时,如果知情不举,就会违反会计法要负法律责任;如果向有关部门举报,日后又有可能受到管理当局的打击报复,从而把会计人员摆在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位置。

三、如何防范会计法律责任风险
(一)营造舆论氛围以扬德
舆论氛围是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条件。

会计人员的行为
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时,会感到内疚和羞耻,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会计人员的言行受到抑制,社会舆论从另一个侧面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能给会计人员以某种荣誉感和耻辱感。

财政部门采用举办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大赛,举办“争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活动,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

通过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惩戒违法者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营造浓烈的社会舆论氛围,会计人员以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二)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新《会计法》赋予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的核心是保证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一旦出了问题,单位负责人首先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里必须强调,虽然新《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不意味着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有意做假或违法违规可以不负责任。

如果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有意作假或违法违规,除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外,负直接责任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

这在《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部分的第四十二条、四十三条、四十四条中都已明确规定。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情况相继出现,企业管理
者和会计等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将相应提高。

要想充分发挥管理和监督作用,搞好企业内部控制,就必须重视有关人员继续教育和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努力更新各岗位人员业务知识,优化其知识结构,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快人才的培养,这是搞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保证。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相关人员进行法纪、政纪等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其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认真负责,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同时要对会计等相关专业人员开展持续有效的专业知识教育,提高广大会计等相关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各岗位人员均能胜任其承担的工作职责,减少会计及其他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四)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审计部门在招投标工作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对每一个招投标项目都要亲自参加并作为一个重要审查环节,内审人员对招标、采购活动进行仔细审核后再签字认可。

内审人员还应将监督重心前移,即必须在招投标项目预算提出以及预算执行过程时就实行监督审查,并在审查中对其合理性提出意见,如在物资采购工作的监督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对全年的采购预算、每宗大额采购项目的年初预算的合理科学与否都应进行仔细、全面的审查,在采购实施过程中,也要对其招投标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招投标的公正、公开、公平。

参考文献:
[1]辛洪霞.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科技资讯.2007(12).
[2]方晓博.支付(核算)机构与预算单位会计责任的探讨.河南科技.2006(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