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共60页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的货币。
三、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案简介
(一)对全球外汇交易进行征税的托宾税方案
• 托宾税方案提出的背景是国际资金流动尤其 是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动规模急剧膨胀造成汇 率不稳定。
• 1972年,托宾首次提出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 全球统一的交易税,经济学家后来把这种外 汇交易税称为“托宾税”。
第三节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
03
∙ 全球性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 区域性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案简介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与作用
04
∙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 欧洲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概述
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概念 (一)广义 (二)狭义
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原因与障碍 (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原因 (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障碍
三、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案简介
(三)汇率目标区方案
基 本 均 衡 汇率 可 用 图 18-1 进一步说明。该图中,横 轴表示国民收入,纵轴表 示实际汇率(直接标价法)。 YF代表在经济处于自然失 业率状态时的产出水平。 IB曲线代表经济的内部均 衡 状 态 , 它 是 一 条 经 过 YF 点且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因为在产出状况处于自然 失业率所确定的水平时, 经济体既不会出现通货膨 胀现象,也不会出现失业 问题。
二、区域性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 1979年3月,欧洲共同体又在汇率协调的基础 上试图将这种内部协调的机制规范化、制度化, 提出并正式启动了欧洲货币体系。
• 1985年,欧洲共同体提出了新的目标,在1992 年12月31日以前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
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密切相关,各国之间的经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尤其是大国)的经济政策自然也会对他国经济产生影响,各国经济政策的互相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以及汇率的变化来传递的。
因此在经济一体化日益增强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目标,还须考虑其国际影响。
于是,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就产生了协调的必要。
本章首先阐述进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原因和理由,然后分析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具体内容,最后介绍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
第一节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理由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在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国际金融领域内的学者和专家对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问题越来越关注。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国际协调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浮动汇率制比较受推崇的今天,世界上主要国家之间进行经济政策协调是十分必要的;争议比较大的问题集中于国际政策协调的方式、水平及其效果方面①。
由前一章,我们了解到在浮动汇率和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形下,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比较有效的,但这一结论是在不考虑别国的影响情况下得出的。
如果考虑别国经济政策的影响,那么一国的货币政策能否达到目标就值得怀疑了。
例如,当本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扩大货币供给量),可是如果与本国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得利率提高,本国增加的货币资金将会大量外流,结果一方面使本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因为资金的流出而被抵消,另一方面对方国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也会因为资金的流入而变得难以发挥作用。
相反,当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其效果又会由于与之经济密切相关国家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被抵消。
因为当一国紧缩经济时,本国利息率上升或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将由于资金的大量流入被抵消掉。
由此可见,各国宏观经济及其政策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将使各国经济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各国采取不一致,尤其是相反的经济政策时),甚至在一国的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政府所①这方面的各种争论可参见R. Bryant, et al.. Empirical Macroeconomics for Interdependent Economies.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e,1988实施的经济政策可能会完全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7-1-2 7-1-3 7-1-4 7-1-5 7-1-6
2019/12/26
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刘伟全
2
两国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图7-1)
i IS
LM
i*
LM*
i0
i0*
Y0
Y
(a)本国经济
IS*
Y0*
Y*
(b)外国经济
2019/12/26
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刘伟全
3
冲击传导机制:
IS2* IS1* IS0* Y*
图7-7 考虑收入、利率机制时,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扩张的国际传导
2019/12/26
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刘伟全
12
不考虑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
i LM
E’
LM’
i’
E
E’’
i*
BP
IS Y0 Y’ Y2
IS’ Y
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图
2019/12/26
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刘伟全
6
1、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 其次分析利率机制。
i IS0
i0 i0’ i1
LM0 LM2
i*
LM1
i1*
i0*
i0’*
Y0 Y0’ Y1
Y
(a)本国经济
LM0* LM1*
IS1*
IS0*IS2*
Y0* Y1* Y0’*
Y*
(b)外国经济
图7-4 考虑收入、利率机制时,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扩张的国际传导
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刘伟全
5
1、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 我们逐次分析这一政策效应的国际传导,首先分析收入机制。
《国际经济学》PPT19

本章结构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理由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收益 货币政策协调 财政政策协调 汇率政策协调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内容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
第一节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理由
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没有国际协调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稳定汇率 避免“以邻为壑”的政策
第二节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内容
一、货币政策的协调 二、财政政策的协调 三、汇率政策的协调
第三节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
在实践中,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有全球性和区域性两种。 前者主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西方一些主要发 达国家参与进行的;后者是在一些区域经济一体化 组织内部间进行的,其中政策协调比较成功且协调水 平比较高的区域组织是欧洲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英国为了避免战前国 际金融秩序的混乱,积极倡导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 序。1945年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 在汇率制度方面,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作用的时 期,各国的汇率不能随意调整。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德国、日本、法 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这七个西方主要工业国 家每年定期召开七国的财政部长会议,以加强发达 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 1985年西方五个主要工业国家美、日、西德、法国 和英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一起召开了著名的“广场 会议”,提出协调各国经济政策,促进汇率稳定的 改革建议,并实现美元对日元贬值。 在区域化协调方面,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经济 共同体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出现的国际 货币制度的崩溃采取了协调各成员国汇率的政策。
国际经济合作-政策协调

罗伯特· 基欧汉、约瑟夫· 2 奈
相互依存是指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 系,这种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以使对称的或不对称的, 相互依存是现代国际关系的根本特征和重要原则。 现代国际相互依存理论的主要表现为(6)
罗伯特· 基欧汉、约瑟夫· 3 奈
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高级政 治问题向社会福利等低级政治 问题过渡 能源、人口、环境 等问题已经成为全 球问题
.
建立新的国际 货币和贸易关 系,建立了布 雷顿森林体系 以及一系列国 际经济组织
以美元为核心 的国际货币体 系动摇,固定 汇率体系解体。 全球性经济机 构的国际经济 协调机制开始 出现
.
1. 国际贸易和 投资领域出现新 问题 2.服务业,金融 服务业成为国民 经济主导部门 3.技术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不 断增大。
20c80s以后90s90s以后以后通过财政货币政策长期持续调整消除各国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等的不平衡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目标back多边协议框架下的机构性协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地区协调领导人会晤下的定期协调多边协议框架下的机构性协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地区协调领导人会晤下的定期协调避免共享目标变量合作确定中介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全面协调避免共享目标变量合作确定中介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全面协调协调框架协调方式协调层次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式和层次back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基本理论国际经济合作规律国际经济合作规律麦金农方案麦金农方案理论发展理论发展国际经济协调的基础是一个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经济传递的机制112233建立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是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出发点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渠道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基本理论back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发展二战后60s60s后期90s后back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理查德库珀相互依存经济学
第8章-国际经济的协调精品PPT课件

第二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
国际贸易协调 国际投资和债务协调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的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局限性
(一)国际贸易协调
1.国际贸易协调目的
国际贸易协调的目的就是主要通过国际间贸易政策的协 调以消除贸易障碍、贸易失衡和贸易摩擦,促进国际贸易 自由化倾向日益增强,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更加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虽然为各成员发展国际贸易 带来了明显的好处,但是在谈判过程中,因为涉及到 各方利益的进退取舍,谈判始终十分艰难。
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协调
出于对WTO坎昆会议谈判结果的失望及WTO多哈 回合谈判前景的谨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双边区 域性自由贸易安排(FTA)发展得极为迅速,丝毫没 有受到WTO建立的影响。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 自由贸易理论(自由)
李斯特的 《保护幼稚工业轮》(保护)
由美国牵头的大量 双边贸易谈判(自由)
2.GATT与全球国际贸易协调
1947年4月10日至10月30日,在联合国贸易与就业 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期间,与会国在起草 《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的同时,进行了有关相 互间减让关税的多边贸易谈判。会议结束后,与会 国决定将该宪章草案中有关多边贸易的规定作为业 已取得一致的关税减让的基础,并将这些规定和各 国所作的“关税减让表”结合成为独立的《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GATT)附于《会议最后文件》中。 1947年10月30日,与会国签署了最后文件。同日, 23个最后文件签署国制定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临时 使用议定书。于是自1948年开始,作为与贸易有关 的国际框架的GATT体制正式发挥其职能,并支撑 了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1.政府经济援助的国际协调 (1)官方发展援助国际协调; (2)国际金融机构援助国际协调 ;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ppt课件

❖ 1979年3月欧洲共同体又在汇率协调的根底上试 图将这种内部协调的机制规范化、制度化,提出 并正式启动了“欧洲货币体系〞。
❖ 自1999年1月1日起,欧洲一致货币开场启动, 2002年,欧洲联盟发行“欧元〞正式流通,以替 代各成员国的货币。为了实现一致货币的目的, 欧洲联盟要求各成员国要协调它们的财政和货币 政策。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英国为了防止战前国 际金融次序的混乱,积极倡导建立新的国际金融次 序。1945年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
❖ 在汇率制度方面,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扬作用的时 期,各国的汇率不能随意调整。
❖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场,美国、德国、日本、法 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这七个西方主要工业国 家每年定期召开七国的财政部长会议,以加强兴隆 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
本章小 结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单 独难以充分发扬作用。实践上当一国采取某种宏 观经济政策时经常被其他国家相反的政策所抵消, 而且为防止“以邻为壑〞政策的出现和稳定汇率 也需求加强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各国经 济政策的有效协调可以为各国带来潜在收益,提 高各国的福利程度。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内容主 要包括各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 调和配合。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以及西方的一些主要国家在国际政策协调中扮 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而欧洲联盟各成员国经济 政策的协调是目前比较高级别的国际经济政策协 调。
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本章构造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理由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收益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协调 财政政策协调 汇率政策协调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实际
第一节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理由
国际经济协调 PPT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广场协议后,世界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均有不同程度 的上升。就年平均汇率来看,1988年与1985年相比, 主要货币的升值幅度分别为:德国马克70.5%,法国 法郎50.8%,意大利里拉46.7%,英国英镑37.2%, 加拿大元近11%。日元升值幅度最大,达86.1%。
第二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
根本原因: 客观: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主观:各国平衡和稳定国际经济秩序必要措施
(5)部分协调。不同国家就国内经济某一部分目标或工具 进行的协调。
(6)全面协调。将不同国家的所有政策目标、工具都纳入 协调范围,最大限度地获取政策协调的收益。
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模型
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则必然增进潜在的经济福利, 有助于实现帕累托最优
日本经济学家浜田模型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 ) 就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糟的 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另一部分人的处境变好。
国际经济协调 及其效应
第一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涵义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世界各国政府为了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
进其发展,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和调 节的政策行为
主体:各国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
范围:全球&区域&多边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 局部→全面 依靠少数国际经济组织和国家→多边经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