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色彩文化和空间布局分析(20,38)1
故宫的建筑布局与空间组织

故宫的建筑布局与空间组织故宫,作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布局和精致的空间组织而闻名于世。
自建成以来,故宫一直是中国历代皇帝居住和进行政务活动的地方,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
本文将从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两方面来探讨故宫的特点与魅力。
一、建筑布局1. 故宫整体布局故宫占地约720,000平方米,建筑复杂且庞大。
其整体布局呈南北长方形,呈长轴线南北走向,采用封闭式建筑布局。
南北长900多米,东西宽800多米,外围环绕一道高6米的城墙,城墙及四角建有角楼,保护了整个故宫的安全。
故宫主要包含三个大殿:午门、太和殿和乾清宫,分别代表了中国皇帝权力的象征。
2. 三重主殿与双轴对称布局故宫的建筑布局采用了三重主殿与双轴对称的设计。
正中轴以午门为起点,东西两侧分别是文华殿和武英殿,向北延伸至太和殿。
这三座主殿呈南北向排列,沿着中轴线对称排列,给人以庄重而和谐的美感。
3. 严密的宫廷分区故宫内部设置了严密的宫廷分区,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功能和用途。
从南至北,主要分为外朝、内廷和后苑。
外朝是皇帝进行大规模朝会和举行太庙祭祀活动的场所,内廷是皇帝的居住地,太和殿作为封建帝王行使权力的地方,后苑则是皇帝娱乐和休闲的地方。
二、空间组织1. 中轴线的重要性故宫的中轴线被视为整个建筑的核心,也是空间组织的灵魂。
从南至北,沿着中轴线依次排列了许多主要建筑,这种布局形式使得整个故宫显得庄重且具有秩序感。
中轴线上的建筑和景观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简洁而庄重的感觉。
2. 多重院落的布局故宫内部采用了多重院落的布局形式,每个院落之间通过大量的门楼和门洞相连。
每进入一个院落,都需要通过门洞,给人以层层递进的感觉。
同时,院落内部还设置了多个建筑物和花园,如乾清宫、午门等,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增加了空间层次感。
3. 建筑威严与小细节故宫建筑威严而庄重,但在威严中也不乏小细节的装饰。
比如,建筑物的屋檐、门柱、栏杆等处采用了精美的彩绘和雕刻,增添了艺术美感。
故宫建筑的色彩特色

紫禁城建筑的色彩特色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白色台基,红墙黄瓦与蓝天,绿树交相呼应,形成强烈的原色对比。
暖色的建筑与檐下冷色的彩画组成色彩冷暖的对比,构成富丽堂皇的色彩格调。
而紫禁城建筑的色彩运用就尤为典型。
紫禁城建筑采用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红色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
在色彩上,紫禁城的总体色彩效果就是鲜明和强烈。
需要说明的是紫禁城的建筑为什么会用大片的黄色屋顶和红色的屋身。
黄色是五色之一,《易经》上说“天玄而地黄”,在古代阴阳五行的学说中,将五色与五方和五行相配,土居中,故黄色为中央正色。
红色也是主色之一,人类认识红色很早,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生活的山洞里发现有用红色染的贝壳和兽牙,判断为人类最早的装饰物。
这说明人类把它当作是表现美好的色彩了。
红色给人以希望和满足,使人产生美感,所以民间才会将红也当作是喜庆的颜色;明朝规定,凡专送皇帝的奏章必须为红色,称为红本;清朝也有相似的制度,凡经皇帝批定的本章统由内阁用朱书批发,也称为红本。
由此看来,紫禁城根据封建社会的礼制把黄色与红色作为建筑的主要色彩就是必然的了。
紫禁城色彩布局科学。
皇帝对宫殿建筑的要求自然是整体气魄要大,建筑要华丽,要尽量体现出封建帝王的权势和威严。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除了在建筑群的规划布局,空间的组合变化,建筑形象的塑造上下功夫以外,在建筑色彩上应用了对比的手法.在色彩学中,对比是指冷暖对比和补色对比.所谓补色是指凡二种色光混合叠成为白光,二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成为灰黑色,这两种色光或者颜色即称为互补色,例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
把两种冷暖色或者互补色放在一起可以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使它们显得更加鲜明、活跃,效果更为醒目而突出,而且还因为人视觉本身的调节作用,使两种对比色得到中和与平衡。
在紫禁城建筑上就是广泛地应用了这种对比的规律。
在蓝天下用一色的黄琉璃瓦顶,用青绿色的彩画和大红的宫墙、柱子与门窗,用白色的石基座和深色的地面,形成了蓝与黄、绿与红、白与灰黑之间的强烈对比,造成了宫殿建筑极其鲜明和富丽堂皇的总体色彩效果。
拓展知识-建筑色彩设计-故宫博物馆汇总

拓展知识——建筑色彩故宫博物馆地点:北京市1.简介旧称紫禁城。
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 图1 故宫俯瞰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2.故宫色彩中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建筑的群体性,是由一幢幢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系列的空间和实体。
紫禁城可以说是这种建筑群体最突出的代表,它在72万平方米的面积上布置了近千幢大小建筑,而所有这些建筑都是有色彩的,所以,紫禁城的空间图2 故宫宫殿环境是由色彩组合的环境。
人们由天安门经午门进入宫城,呈现在面前的是北京特有的碧蓝色的天,蓝天下是金黄色的、闪闪发亮的大片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红色门窗,整座宫殿座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
这蓝天与黄瓦、青绿彩画与红柱红门窗、白色台基与深色地面都造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
所以,在色彩上,紫禁城的总体色彩效果就是鲜明,就是强烈。
用黄、红二色为主色,但怎样来组织和安排这些色彩,这就决定于建筑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也决定于设计者的艺术技巧与水平。
明朝结束了蒙古族的统治,统一了中国,雄心勃勃,明太祖朱元图3 宫殿过道璋先定都于南京,在当时规划和建造了规模很大的皇城和宫城。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元大都宫城的基础上,大规模地重新修建了紫禁城。
皇帝对宫殿建筑的要求自然是整体气魄要大,建筑要华丽,要尽量体现出封建帝王的权势和威严。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除了在建筑群的规划布局,空间的组合变化,建筑形象的塑造上下功夫以外,在建筑色彩上应用了对比的手法。
在色彩学中,对比是指冷暖对比和补色对比,在绘画中通常把红色和黄色称为暖色调,蓝色和绿色称为冷色调。
故宫的建筑色彩与装饰

故宫的建筑色彩与装饰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古代皇宫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
作为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色彩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一、建筑色彩的含义与特点故宫的建筑色彩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这两种颜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黄色被看作是皇权的象征,因此故宫的大部分建筑都是黄色的。
黄色的墙面给人以稳重庄严的感觉,表达着皇家权威和尊贵。
此外,黄色还象征着土地的丰收和繁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吉祥和幸运的象征。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颜色之一,代表着喜庆、繁荣和吉祥。
故宫的建筑中常见的红色主要用于门户、窗楣以及其他装饰部分,赋予建筑以热烈、欢快的氛围。
红色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室的富丽堂皇,也显示了中国文化对红色的特殊喜爱。
二、建筑装饰的艺术表达故宫的建筑装饰以雕刻和绘画为主要手法,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赋予了建筑以独特的魅力。
1. 雕刻故宫的建筑装饰雕刻精细,包括木雕、石雕和砖雕等。
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主题,如瑞兽、花鸟、龙凤等,还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细节追求的态度。
故宫的雕刻装饰不仅繁复细致,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精湛和美学追求。
2. 绘画故宫的建筑装饰中还常见绘画作品,包括壁画和屏风等。
壁画是故宫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美丽的色彩和精湛的技艺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这些壁画描绘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的图案,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内涵,也为故宫的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除了雕刻和绘画,故宫的建筑装饰还运用了装饰性瓷砖、彩绘彩灰等技法,使建筑更加精美绚丽。
三、建筑色彩与装饰的历史演变故宫的建筑色彩与装饰的演变受到了历代建筑风格和朝代变迁的影响。
明代的故宫以简约朴实为主,建筑色彩主要以红、白、灰为基调,装饰以线条装饰和少量简单雕刻为主。
而到了清代,故宫的建筑色彩和装饰更趋于豪华富丽。
清朝皇帝倡导一种以黄色和红色为主的建筑色彩,在故宫的建筑中广泛使用了黄色琉璃瓦,并且增加了大量的装饰雕刻和绘画,使整个建筑群更加华丽。
解析故宫古建筑色彩的运用

解析故宫古建筑色彩的运用故宫古建筑的运用智慧,不仅表现在建筑规划和布局上,其色彩的运用,也体现了其壮观、威严之感,并能使得建筑使用者有着良好的视觉感受。
故宫建筑群由众多的单体建筑组成,每个建筑单体从屋顶到地面,其不同组成部分有着合理的色彩运用,并互为协调和补充,给人以整体美感。
其一,瓦面。
故宫古建筑瓦面的颜色大都是黄色的。
《周易·坤》里有:“天玄而地黄”。
意思是宇宙是高深莫测的,并孕育着大地。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大地黄色的,因而用黄色来代表“地”。
另由于土地是国家的象征,因而黄色也代表着皇帝的权力。
《周易·坤》又有:“君子黄中通里,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意思即君子的优良品质好比黄色,通达纹理,他身居正确的位置,有着良好的身心,有利于事业的成功,这是最美的体现。
由此可知,黄色为中和之色,是最正统、最美丽的颜色,是皇权的象征。
屋顶瓦面采用黄色,寓意故宫的建筑为皇帝所专用,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场所。
屋顶瓦面采用黄色,寓意故宫的建筑为皇帝所专用,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场所。
相比而言,平民百姓的屋顶瓦面颜色不能用黄色,而一般用黑色。
这种黑色的瓦面在古代称为“布瓦”,而平民百姓则被称为“布衣”。
其二,屋檐和天花。
屋檐主要是指额枋与斗拱,它们的颜色是青绿色的。
青色是蓝色和绿色之间的过渡色。
绿色使人想到大自然的绿树和绿草,给人以春回大地、一片生机之感。
蓝色则使人联想到天空和海洋,感到天地之广阔、大自然之宁静。
由此可知,青绿色给人以宁静、扩大空间之感。
青绿色属于冷色调,其在阴影中显得空气感强,轻盈而又遥远,使得厚重的屋顶给人以轻松的感觉,而且增强了建筑的高度感和空间感。
由于屋檐往外挑出,因而在梁枋下部及斗拱部位会出现阴影。
采取青绿色的彩画对上述部位进行装饰,有利于体现建筑的阴柔之美。
故宫古建筑的天花板颜色也以青绿色为主。
青绿色在这里给人以安静、沉稳的感觉。
同时,这种颜色可显示出建筑空间内部的高深与宽阔。
故宫分析

故宫的空间特征
1.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北京古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造而成,至清形成 外城——内城 内城——皇城 皇城——宫城四套环城 宫城四套环城的格局,中轴 外城 内城 皇城 宫城四套环城 线自永定门至钟鼓楼长达7.5km。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经明后期改建和清重 建而成。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故宫的空间特征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3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3) 建筑形体、尺度、色彩、装饰的协调与对比 – 使用形式类似而比较简单的个体建筑和大面积原色 调相同的色彩也是形成整个建筑群统一艺术风格的 重要因素 。 – 统一中又通过屋顶形式、尺度大小、彩画类型等构 成主次分明、统一中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故宫的空间特征
2.建筑思想 2.建筑思想
(2) 左祖右社——太庙位于宫城前东侧,社稷坛位于宫城前西 侧。 (3) 前朝后寝——前三殿、后三宫。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故宫的空间特征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3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1)强调中轴线的对称布局(起、延、开、合、转、 渗——永远抹不掉的神符)中轴与城市中轴重合,地 位突出。采用建筑沿轴线南北纵伸发展,对称布置的 布局方式,主轴两侧次轴上各建筑采用大致对称而灵 活变通空间序列分析
故宫的空间特征
3 建筑思想
故宫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型制基本上附会了《周礼·考工记》中的“择中”思想 “择中” 和“四维四隅”的空间概念,体现了“天覆地载,帝道唯一”的封建宗 “四维四隅” 法礼制,突出了帝王权威的感染作用。 (1)三朝五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附会“三朝”制度 (外朝、治朝、燕朝),以自南向北的大清门至太和门五座门附 会“五门”制度,说法不一。 (皋——库——雉——应——路 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
故宫建筑的建筑色彩与装饰品

故宫建筑的建筑色彩与装饰品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故宫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色彩和精美的装饰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故宫建筑的建筑色彩与装饰品,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建筑色彩故宫建筑色彩丰富多样,主要以黄色、红色、绿色、蓝色为主调。
其中,黄色是故宫建筑的主要色调,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象征色彩。
黄色代表着皇室的尊贵和权威,它使整座建筑显得庄重肃穆。
故宫的黄色采用了特制的琉璃瓦来呈现,瓦片经过特殊的工艺,色彩鲜艳明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黄色的光芒,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红色是另一种重要的色彩在故宫建筑中被广泛使用。
红色代表着喜庆和祝福,也代表着皇帝的权力和威严。
在故宫内,红色常用于门楣、檐口、栏杆等装饰上,使整座建筑充满热烈和喜庆的氛围。
绿色是故宫建筑中的一种常见色彩,它代表着自然和生机。
绿色主要用于庭园和廊道的装饰中,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在故宫内,绿色与红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使整座宫殿更加生动活泼。
蓝色是故宫建筑中的一种少见色彩,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蓝色代表着水,它被运用在一些水景建筑和宫殿的装饰中,给人一种宽广和深邃的感觉。
蓝色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故宫的色彩,也与其他色彩形成了和谐的对比。
故宫建筑的建筑色彩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折射出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这种色彩的运用将用户体验和文化传承相结合,给人一种恢弘庄严的感受。
二、装饰品故宫建筑中的装饰品也是其独特之处,精美的装饰品不仅烘托了建筑的氛围,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造诣。
首先,故宫建筑中的雕刻是最为突出的装饰之一。
雕刻包括了木雕、石雕、砖雕等多种形式,内容涵盖了神话传说、人物故事、动植物等各个方面。
这些精美的雕刻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反映了古代建筑师对细节的严谨追求。
其次,故宫建筑中的彩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彩绘主要出现在宫殿的壁画、各种天花板和龙柱上。
故宫分析PPT课件

1 2 3 4
装饰艺术
6
琉璃装饰
丰富多彩的装饰——彩画雕刻丰富多彩
5 Decorative art
1 2 3 4
装饰艺术
6
华丽鲜明的色彩
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碧蓝的天空下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顶闪闪发光;屋檐下青绿色调的各种 装饰彩画绚丽多姿;一排排红色的立柱和雕刻细致的红色镶金镂空门窗组成了宫殿的屋身部分;重要殿 宇坐落在白色的汉白玉台基上,台下则是深灰色的砖铺地面。事实证明,紫禁城的建筑师具有高超的色 彩组合艺术。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红与绿、黄与蓝、白与灰(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紫禁城宫殿显得金 碧辉煌而又雍容华贵,色彩浓重而又端庄和谐。
紫禁城的平面布局,既遵循了传统礼制,又富于变化,融汇了“尚心”与“取正”的传统。从内廷总布局来看 ,乾清,坤宁两宫沿中轴线纵向排列,有如天地,而后寝六宫分于东西两侧横向展开,如众生拱卫,清晰的反映出 “王者必居其中”的营建思想。宫殿布局充分的体现阴阳五行等风水说。外朝为阳,内朝为阴。外朝建筑布局疏朗 ,气势雄伟,体现了阳刚之美;内廷布局严谨,内檐装修纤巧精美,体现了阴柔之美。
(2)高与低的对比:
为烘托太和殿的崇高,周围采用了低矮连续的回廊。
(3)宽与窄的对比:
这是一种欲放先收的手法。从正阳门到太和殿所形成的狭长空间与太和殿前广阔 的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4)明与暗的对比:
故宫在色彩上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金碧辉煌。金黄色的琉璃瓦与青绿色为基调的檐 饰相对比,在蓝天、白云辉映下显得非常辉煌。
1 2 3 4 5
三大殿
太和殿——装饰
6 The main building
1 2 3 4 5
三大殿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二、故宫的空间特征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3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3) 建筑形体、尺度、色彩、装饰的协调与对比 使用形式类似而比较简单的个体建筑和大面积原色调相同的色彩也 是形成整个建筑群统一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 统一中又通过屋顶形式、尺度大小、彩画类型等构成主次分明、统 一轴线,在这条中轴线 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 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 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 宁宫)。 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 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宫太妃居住的 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 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 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 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子女居住的东西六宫。
自大清门至太和殿先后通过五座门、六个闭合空间(庭、院、广 场),总长约1.7km,形成三处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大清门(M1)——千步廊空间 (K1)(狭长逼仄,以冗长的空间形成前 导)——天安门前横向展开广场 (K2)(迎面天安门城楼,对比强 烈)——天安门(M2)(前汉白玉金水桥、华表、石狮等,鲜明衬托 暗红的门楼基座,形成第一高潮)——天安门与端门间较小空间 (K3) (极为收敛)——端门(M3)——端门与午门间呈现一纵深而封的空 间 (K4)——午门(M4)(雄伟的午门与门前空间形成萧条压抑气氛, 构成第二高潮)——午门与太和门间横向广庭(舒展、开旷)(K5)— —太和门(M5)——太和门至太和殿前广场 (K6)(宏伟庄严,太和殿 巍峨崇高,形成第三高潮)。
问题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二、故宫的空间特征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3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2) 院的运用与空间的对比变换——开闭有序,旷奥有度的空间序 列 以建筑围合成院,以院为单位,若干院组成建筑组群,各院 的空间尺度加以变化对比以产生不同气氛。
一类,宏伟壮丽,像太和殴前院 落那 样占地丽积夫到2 5万平方 米。太和 殿位丁院落的北端, 矗 在高达6米 的三层汉白玉须 弥座台基上,四周围 以低矮的 廊庑朝房.视野十分开阔。 人 们站在太和殿大台基上.环顾四 周 一片潢淡的灰色屋顶托着一 片浓浓的 黄琉璃瓦,紫禁城外 寺、观、民舍皆 在其下,反衬 出走和殿居高l墙下的至尊地位。
阴阳五行, 二、阴阳五行,象天立 阴阳五行思想) 宫(阴阳五行思想) 故宫总体布局分 前朝、后寝两大部分。 前朝位于南部属阳, 它以三大殿为主,太 和殿左右又配有文华、 武英两座宫殿,布局 开阔,建筑高大,显 示出阳刚之美。
文 华 英 武
阴阳学认为,在数字 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这在故宫前朝后寝布局 中也有充分体现。前朝 纵向三大殿和横向三殿、 踏步阶数、台基、须弥 座等也用三、五、七等 奇数。相对地,后寝则 多用偶数布局。乾清、 坤宁两宫为后寝部分最 主要建筑,成偶数,左 有东六宫,右有西六宫, 合为12宫;东、西五所 为皇子的住处,合在一 起亦为阴数10。
第四类,清新雅致。中路轴线上 的御花园就属于这一类。它虽然摆脱 不掉宫廷建筑的瑰丽气质,但也能宜 人怡性,有迂迪不尽之致。园中古柏 苍劲挺拔,绿影满地,斑驳陆离,硒 扫不去。亭、阁、轩、榭散落其问, 奇石异卉,集于一庭,争巧斗艳.冬 夏不疲:
问题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3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谢谢观看
问题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二、故宫的空间特征
1.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北京古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造而成,至清形成 外城——内城 内城——皇城 皇城——宫城四套环城 宫城四套环城的格局,中轴线自永定门 外城 内城 皇城 宫城四套环城 至钟鼓楼长达7.5km。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经明后期改建和清重建而成。
帝王生活起居部分在 后面,中轴线由南向北 是皇帝、皇后的寝宫, 亦是一组由三座大殿组 成的建筑群。以表现传 统礼制的"前朝后寝"之 意。中国古代贵族实行 一夫一妻多妾制,作为 唯一的正式妻子,只有 皇后的寝宫在尊贵的中 轴线上,其他皇妃分别 住在东西两侧的十二座 宫院里。这种居住格局 清楚地表现了嫡庶之间 的尊卑关系。
故宫的色彩文化和空间布局分析
故宫总平图
北京故宫是明、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 的皇宫, 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始建 于明永乐四年( 于明永乐四年(1406 ),由蒯 年),由蒯 祥设计,永乐十八年( 祥设计,永乐十八年(1 420年 建成,历经明、 420年)建成,历经明、 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 24个皇帝 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 位于北京城的中心, 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 72万 72万 平方米,有房屋8700 平方米,有房屋8700 间,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 整的宫殿建筑群。 整的宫殿建筑群。196 1年国务院颁布故宫为第 一批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点文物保护单位,198 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故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 护项目。 护项目。
问题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二、故宫的空间特征
2.建筑思想
(2) 左祖右社——太庙位于宫城前东侧,社稷坛位于宫城前西侧。 (3) 前朝后寝——前三殿、后三宫。
问题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二、故宫的空间特征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3 建筑成就(空间特征) (1)强调中轴线的对称布局(起、延、开、合、转、渗——永 远抹不掉的神符)中轴与城市中轴重合,地位突出。采用建筑沿 轴线南北纵伸发展,对称布置的布局方式,主轴两侧次轴上各建 筑采用大致对称而灵活变通的手法,形成统一而有主次的整体。
“风水——阴阳五行说”在紫禁城建筑
数目奇偶:奇数为阳,外朝反复运用三、五、九 等奇数。(以大明紫禁城为洌) 纵轴线上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 横轴线上为文华、奉天、武英三殿; 奉天殿(清为太和)以南安排有五门; 大殿面阔9间、进深5间,暗示天子九五之尊。 此外,外朝的踏垛级数、台基和坎墙的砖皮层数 也多用奇数。与之相对应的,内廷中多用偶数。
问题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
二、故宫的空间特征
2.建筑思想
故宫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型制基本上附会了《周礼·考工记》中的 “择中”思想和“四维四隅”的空间概念,体现了“天覆地载,帝 择中” “ 四维四隅” 道唯一”的封建宗法礼制,突出了帝王权威的感染作用。
(1)三朝五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附会“三朝”制度 (外朝、治朝、燕朝),以自南向北的大清门至太和门五座门附 会“五门”制度,说法不一。 (皋——库——雉——应——路 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
故宫后寝部分的布局亦仿紫微垣设计,乾 清、坤宁、交泰是后寝的主要宫殿。乾清、坤 宁两宫其名取自《易经》中的两个卦名,“乾 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以示天地,“交 泰”意“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乾清宫院内的 东门称日精门,西门称月华门,以天地日月作 为后寝的中心。乾、坤二宫的两侧,有东、西 六宫,合为十二宫,象征十二星辰拱卫天地日 月,而十二宫与三宫相合之数,正符合紫微垣 十五星辰之数。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 色琉璃瓦件。主要殿 座以黄色为主。绿色 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 筑。其它蓝、紫、黑、 翠等五色缤纷的琉璃, 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 上,起到了强烈的装 饰作用
颜色的搭配
五行相生说认为, 火生土,火为赤色, 土为黄色,所以故宫 建筑的墙面、柱子以 及门、窗等亦多用红 色,乃寓有循环生化、 吉祥之意。
小结
宫殿布局:外朝为阳,内廷为阴。 外朝建筑布局疏朗,气势雄伟,体 现阳刚之美; 内廷建筑布局严谨,内檐装修纤巧 精美,体现阴柔之美。 按五行说 南方从火, 阳性, 含生长之意, 是 南方从火 , 阳性 , 含生长之意 , 适合从政的地方; 适合从政的地方; 北方从水, 阴性, 含收藏之意, 北方从水 , 阴性 , 含收藏之意 , 是 适合寝居之地。 适合寝居之地。 东方从春, 因此凡属文化、 东方从春 , 因此凡属文化 、 文治方 面的宫殿及设施,多列于东侧; 面的宫殿及设施,多列于东侧; 西方从秋, 所以凡属兵刑、 西方从秋 , 所以凡属兵刑 、 武备方 面的宫殿设施,多列于西侧。 面的宫殿设施,多列于西侧。
第二类,肃穆深邃,如西路的慈 宁花园 园内遍植松柏,园内建 筑全 都是佛堂、掸室。每当帝 后礼佛,磐 鱼齐鸣,香烛尽燃 诵经之声不绝之 际,气氛便显 得格外神秘深建、超脱 飘逸 完全是一派佛门境界
第三类,封闭紧凑:最典型的是 东、西走宫。它们的占地面积相对来 说都很狭小,大不过1600平方米。它 们都被禁锢在高大的官墙之内 院落 里偶或栽种两三株老树,点缀几盆庭 花,就算作是官内的一点生气丁=当 年的嫔妃们住在这与世隔绝的深官之 中,无异于生活在人生的“牢笼 里。
内容
内容
颜色的搭配
五行说中色彩:方位、 五行说中色彩:方位、季 节与生化过程都有相辅相 成的关系。 成的关系。 相传周代居火德, 相传周代居火德,以红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居水德,尚黑。 居水德,尚黑。 汉武帝确立居土德, 汉武帝确立居土德,黄色 遂为汉皇权象征, 遂为汉皇权象征,以后各 朝代都以黄色为贵。黄色 朝代都以黄色为贵。 属土,土方居中, 属土,土方居中,代表国 家。 故宫建筑群的屋顶大面积地 覆盖黄色琉璃瓦, 覆盖黄色琉璃瓦,以象征 中央“ 为黄色, 中央“土”为黄色,表示 尊贵。普天之下, 尊贵。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
小结
紫禁城的色彩设计中广泛地应用对比手法,造成了极 其鲜明和富丽堂皇的总体色彩效果。 经由天安门、午门进入宫城时,沿途呈现的蓝天与 黄瓦、青绿彩画与朱红门窗、白色台基与深色地面的 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故宫显现了儒家礼制 在君臣关系、夫妻关系、 嫡庶关系中的表现。 帝王的办公区在前, 主要有皇帝举行重大典 礼、召见文武官员的三 座大殿,它们由南向北 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工字 形台基上,用最高贵的 建筑规格体现着皇权的 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