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美学鉴赏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从建筑美学角度浅谈故宫之美

从建筑美学角度浅谈故宫之美

从建筑美学角度浅谈故宫之美摘要:故宫(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布局统一整体、气势磅礴,造型构造精妙绝伦,色彩华美艳丽,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文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故宫的整体布局、单体建筑形式、色彩构成三个方面浅析故宫之美。

关键词:故宫之美;建筑美学;美学价值引言故宫不仅是我国现存艺术成就最高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代表了东方艺术风格的艺术宫殿建筑群。

故宫代表了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的技术高峰,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无止境的。

在艺术形象上,故宫的审美价值是无穷的。

1 故宫建筑群的整体规划之美中国古代建筑讲求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阴阳有序,追求道法自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意境,有着坐南朝北、昭穆之制的方位观,相互依存,有着明确的社会等级和暨越之忌。

“故宫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分成外朝内延两部分,作为“王权”的集合体, 其中建筑有着近乎苛刻的等级划分, 为了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 整体建筑群极力营造出一种宏大壮观的气势, “三朝五门” “前朝后寝” , “中轴对称” “左祖右代”的传流的方方正正的宫殿布局被提升到近乎完美的程度。

北京宫殿区的总体布局可分为三节。

第一节由大明门开始经过皇城正门天安门, 再穿过端门直抵宫城正门午门, 共由三个宫前广场串连而成;第二节即紫禁城内部分,由前朝,后寝和御花园组成;第三节是紫禁城北门外人工堆起的景山,是宫殿区的结尾。

”[1]“沿着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使人们在经受了这些院落与建筑物的空间艺术感染后,最终达到某种精神境界——或崇敬、或肃穆、或悠然有出世之想,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群所特有的艺术手法。

有人以之比作中国山水画的长卷,能产生步移景异、引人入胜的效果。

”[2]故宫从中轴线从南到北由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间穿插着各个或狭长或宽大的庭院,配合高低大小不同的五门,形成五门五院,加之以一千六百多米长的轴线,其他内廷和外朝两侧的附属建筑与庭院配合轴线相对应的降低减小,从而在空间形式上和心理感受上来突出至上的权力。

故宫建筑的建筑美学与审美

故宫建筑的建筑美学与审美

故宫建筑的建筑美学与审美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其建筑美学与审美价值一直为人所称赞与赞美。

它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代表,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精华,展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探讨故宫建筑的建筑美学与审美特点,带领读者一起探索这座宏伟建筑的魅力所在。

一、对称与平衡的建筑美学故宫建筑以对称与平衡为核心美学原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宫中有宫,院中有院”思想。

它以中轴线为基准,在布局和空间划分上秉持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例如,宫殿大门的两侧会对称设置雕刻精美的石狮子,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而主殿的两侧会对称摆放石狮,突出了宫殿的威严气势。

这种对称与平衡的布局,赋予了故宫建筑宏伟而庄重的气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权威和尊贵。

二、韵律与节奏的建筑美学故宫建筑以韵律与节奏的美感为基调,展现了优美的线条、层次和比例。

在故宫的建筑中,每一根柱子、每一个门窗、每一扇屋檐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和谐的韵律感。

这种韵律与节奏的设计,使得故宫建筑看起来非常和谐、流畅,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审美体验。

三、色彩与装饰的建筑美学故宫的建筑色彩丰富多样,以黄、红、绿为主色调,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黄色象征着皇室的尊贵和权威,红色象征着吉祥和繁荣,绿色象征着自然与希望。

这些色彩的运用给人一种热烈而活力的感觉,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

此外,故宫建筑还通过雕花、彩绘和瓦当等细致的装饰,使建筑更加精美细腻,提升了整个建筑的审美价值。

四、寓意与象征的建筑美学故宫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通过建筑结构和装饰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皇权神圣与权威的象征意义。

例如,故宫的“九龙壁”就是以龙这个神圣动物作为装饰,体现了皇权的统治与神圣的象征;而庭院中的一株孔雀紧紧抱住了一棵樱花树,则寓意着皇家家族世世代代的繁荣与兴旺。

这些寓意与象征的设计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增加了故宫建筑的艺术层次。

故宫建筑美学

故宫建筑美学

故宫建筑美学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筑美学价值不言而喻。

故宫建筑所体现的美学观念,包括建筑构造的对称性、比例感、装饰细节的精致以及色彩搭配的精妙等方面。

首先,故宫建筑的对称性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故宫建筑大多采用了对称式的布局,通过各个建筑间的对称呼应,形成了整个宫殿建筑的均衡感和谐感,使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平衡美。

其次,故宫建筑的比例感也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故宫建筑的每个细节都注重比例的协调与统一,使得整个建筑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协调美感。

无论是宫殿的大门、殿堂的柱子和檐口,还是屋顶的翘角和砖雕等,都是让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精致美。

此外,故宫建筑的装饰细节也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故宫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传统技法,如琉璃瓦、彩画、莲花砖等,使得整个建筑的装饰精致而不失庄重,让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华美美。

最后,故宫建筑的色彩搭配也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故宫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搭配方式,如黄色和红色的搭配、绿色和黄色的搭配等,使得建筑的色彩鲜明而不失和谐,让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色彩美。

综上所述,故宫建筑美学的价值在于其对称性、比例感、装饰细节的精致以及色彩搭配的精妙等方面。

这些美学特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同时也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故宫的色彩美学

故宫的色彩美学

故宫的色彩美学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色彩美学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故宫的色彩美学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装饰上。

首先,故宫的外墙采用了红、黄、绿、蓝等各种鲜艳的颜色,使整座建筑显得庄严肃穆又不失华丽。

其中,红色是最主要的色彩,被称为“故宫红”,象征着皇室的尊贵和权威。

黄色则是皇家的专属颜色,代表着皇帝的至高无上。

绿色是故宫建筑中另一个重要的色彩,寓意着生命和希望。

蓝色则是用来衬托建筑的色彩,使整座宫殿更加立体和饱满。

除了外墙的色彩,故宫内部的装饰也是色彩美学的重要体现。

进入故宫,人们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整座宫殿内部的装饰充满了金黄色、红色、翠绿色等暖色调,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感觉。

这些暖色调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还能够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热烈的氛围。

与此同时,故宫内部的装饰还融入了许多细腻的彩绘和精美的雕刻,使整个空间更加生动活泼。

在故宫的色彩美学中,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几种主要颜色外,还有一些辅助色彩的运用。

比如,故宫内的门窗上常常会使用蓝色来进行点缀,使整个空间更加明亮和通透。

此外,故宫内还有许多彩色琉璃瓦,它们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饰,给整个宫殿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故宫的色彩美学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效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被视为吉祥和喜庆的象征,黄色被视为皇权的象征,绿色被视为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蓝色被视为高贵和神圣的象征。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国古代王朝的荣光和辉煌。

故宫的色彩美学不仅仅是对眼睛的享受,更是对心灵的震撼。

每一次踏入故宫,人们都会被那些丰富多彩的色彩所吸引,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宫的色彩美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无论是对于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来说,故宫的色彩美学都是一种珍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故宫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故宫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故宫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故宫的建筑艺术1. 故宫的整体布局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

整个故宫占地面积7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达150,000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的整体布局呈南北走向,由外朝和内廷组成,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举行盛大仪式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和皇后的起居之所。

2. 故宫的建筑特点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宫廷建筑风格。

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并且以金黄色琉璃瓦覆盖,显得金碧辉煌。

宫殿建筑的房顶多采用搭配重檐,宫殿前面经常有雄伟的牌坊和石狮子。

此外,故宫中还有众多精美的院落、门楼和回廊等建筑,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古代宫殿画卷。

3. 故宫的地基和围墙故宫的地基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地基井和地基盘叠,以确保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同时,故宫外围的城墙也十分坚固,围墙上砌上了一道道城砖,组成了高大且雄伟的城墙,与宫殿建筑相得益彰。

4. 故宫的石雕和木雕除了建筑本身,故宫中还有大量精美的石雕和木雕艺术品。

石雕主要包括宫殿前面的牌坊和石狮子,还有院落中的石砌栏杆和石阶等。

这些石雕工艺精湛,雕刻精细,表现了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高超水平。

与此同时,故宫中还有众多精美的木雕,包括楼宇梁柱、栏杆扶手、门窗等。

这些木雕精美细致,结构繁复,栩栩如生,展现了中国古代木雕工艺的卓越之处。

二、故宫的绘画艺术1. 故宫的书画藏品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宫廷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中国古代文物,其中尤以书画藏品最为丰富。

故宫的书画藏品包括了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名家书画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文征明等。

这些书画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艺术成就极高,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2. 故宫的绘画展览除了固定的书画藏品外,故宫还经常举办各种绘画展览,包括临时性展览和特别策划的主题展览。

故宫的色彩美学

故宫的色彩美学

紫禁城的色彩之美故宫的古建筑都有一定的色彩,这些色彩丰富多样,巧妙应用到古建筑的不同部位,形成了色彩之美。

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感觉,也分为不同的色调。

红、黄为暖色调,象征太阳、火焰,给人热烈、奔放、温暖的感觉;绿色、蓝色、青色为冷色调,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给人安静、稳重、踏实的感觉;灰色、白色为中间色调,主要起衬托作用。

在故宫的古建筑中,这些色彩的含义得到引申。

这种引申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从故宫古建筑群整体角度出发,不同的方位建筑屋顶使用不同的颜色;其二是从建筑单体出发,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颜色。

故宫在东、西、南、北、中各方位对应的屋顶,其色彩布置各有特点。

一、中-黄色中,即中心、中间、中轴,是最重要的方位。

故宫内最重要的建筑都布置在中轴线上。

“中”对应的色彩是黄色,代表着皇权。

《周易》里有“天玄而地黄”,土地是国家的象征,因而又用黄色来代表皇帝的权力。

故宫古建筑中,大部分尤其是位于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屋顶的瓦都是黄色的。

故宫的屋顶二、东-绿色东,是太阳升起的方向。

从功能上讲,故宫东部区域的建筑群主要是皇子们生活的地方,屋顶瓦面颜色以绿色为主。

绿色象征着春天,而在阳光沐浴下,万物能更加茁壮成长。

皇帝将皇子居所安排在这里,寓意皇子们犹如草木萌发,生机无限。

故宫南三所-皇子们的住所三、西-金黄西,是太阳落山的方向,有秋天收获、圆满之意。

故宫西区主要是皇太后、后妃们生活的地方,其屋顶瓦面颜色为金黄色。

金黄色让人联想到“金秋”,万物有丰硕的成果。

对于皇太后而言,一生圆满,可安度晚年;对于妃子们而言,则寓意着希望她们能多为皇帝生儿育女,结出生命的果实,以利于皇家子孙繁茂、多子多福。

四、南—红色南,对应的颜色为红色,代表着夏天,有红火、炽热之意,亦有防护、守卫之意。

故宫南面的建筑主要指午门,其屋顶瓦面为黄色,但是其承台的颜色为红色。

高高的承台表面饰以红色,既显得威严与庄重,又衬托了午门城楼的雄伟与高大。

故宫午门五、北—黑色北,代表冬天的方向,在五行中属水,有“收纳、灭火”之意。

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不仅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氛围,还有着丰富的色彩美学。

在故宫里,每一座建筑、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了不同的色彩魅力,让人赞叹不已。

一、黄色-皇家的象征故宫中最显眼的色彩当属黄色。

这个色彩在中国古代就被视为皇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尊贵和荣耀。

故宫中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以黄色为主调。

比如十二层建筑-凤凰大阁,钟楼、鼓楼,这些宏伟的建筑以他们鲜艳的黄色和金色,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庄重和华丽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二、红色-喜庆的象征故宫中也大量使用了红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喜庆和热情的象征,红色在故宫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宫殿建筑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紫禁城中的太和殿和中和殿。

这里的大红色画面代表着中华封建帝制时期,恪守大“中道”、秉承“天人合一”的庄严,浑厚,稳定的精神。

三、绿色-生命的象征故宫中也大量运用了绿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和治愈的象征,绿色在故宫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故宫中的建筑中常常出现绿色的柱子、装饰等,意味着生命的永续和繁荣,因而绿色也被视作皇室的吉祥色。

在故宫中,若干个院落道路与地面的绿色配合能够减轻人们的视觉疲劳,也寻得了一种凉爽温馨与尊贵感受。

四、蓝色-神秘的象征故宫也运用了蓝色这个色调。

蓝色在故宫中一般都出现在画面上,比如墙上的图案和花纹亦或是前宫院里的纳凉小房,蓝色与金色口镀调和,散发出神秘、夜幕降临、水与天空的柔和感受,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神秘无人的吸引。

五、紫色-尊贵的象征故宫中最为华丽壮观的建筑当属紫禁城中的九重宝阙。

这里的主色调当然是紫色,这一色调曾经只属于皇帝拥有的权利,他的龙袍和御座都是紫色的,所以紫色非常尊贵。

总结:通过上述五种色彩,我们可以注意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不仅仅是单纯的视觉感受,更是代表了一种文化和思想。

在故宫里,每一处的色彩都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而这些色彩又都在建筑、细节、绿化等方面有所体现,形成了故宫独特的色彩美学。

美学故宫建筑

美学故宫建筑

从美学角度谈故宫建筑宋莉摘要: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别具一格、辉煌壮丽,具有中国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本文从深层的象征性、科学的框架结构、庭院式的组群结构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故宫在美学方面的价值.关键字:故宫;美学;价值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

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役夫,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的。

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8万多平方米。

城墙环绕,周长3428米,城的四角有结构精巧的角楼。

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

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为故宫正门,北有玄武门,东面是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1]在公元1420—1911年这491年间,从明成祖朱棣到清末代皇帝溥仪,共有24位皇帝(明代有14位,清代有10位)先后居住在这座宫殿内,对全国实行封建统治。

宫内有各类殿宇9000余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

故宫由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

外朝以太和殿(金銮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政事、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

内廷以乾清宫(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宁殿(皇帝结婚新房)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西六宫(皇妃宫室),辅以养心殿、奉先殿、斋宫、毓庆宫、宁寿宫、慈宁宫以及御花园等,是皇帝平日处理政务及皇帝、皇后、皇太后、嫔妃、皇子、公主居住、礼佛、读书和游玩的地方。

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前三殿、后三宫坐落于全城中轴线上,气势雄伟,豪华壮观,为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别具一格、辉煌壮丽,并具中国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废皇帝博仪仍居住在故宫后半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明与暗的对比:故宫在色彩上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金碧辉煌。金黄色的琉璃瓦与青绿色为基调的檐饰相 对比,在蓝天、白云辉映下显得非常辉煌。
• (5)繁与简的对比:雕梁画栋,镂金错彩,这就是繁。这与殿外单色调红墙和黄色琉璃瓦屋顶形成一种繁 简对比。
• (6)方与圆、曲与直对比:如天安门、端门门洞是圆形,午门的门洞是方形。又如笔直的中轴线与弧形的 金水桥形成曲与直的对比。
故宫美学鉴赏
--孟育萱
设计美学要素分析
•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 ·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 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 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 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 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 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 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是在1.6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 对称的封闭空间,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与宏伟。在建筑的整体中突出重点—— 太和殿。故宫的建筑群由南向北延伸,随着空间和形体的变化,在太和殿形成高潮,从总的布局看,深、 宽、高都集中在太和殿。
• 如果说,西方古建筑多为石料建成,讲究单体的独特性。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群体的集合,并 且这种群体的布局严格遵循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秩序,体现等级制度。
中国
西方
设计美学构成规律分析
• 紫禁城不仅在整体上气魄宏大,而且在细部处理上也很精致。这里的许多建筑构件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 体,从而形成了故宫特有的丰富多彩、功能实用、美轮美奂的建筑装饰特点。这样的例子在故宫里俯拾即 是,以下仅举几例说明。紫禁城屋顶最高峰的两端和屋檐的四角,都有形态各异、制作精巧的各种吻兽等 装饰物,既美观又实用,它们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色彩对比强烈
•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 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 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 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 1、固定瓦片、防止滑落;2、防止雨水渗漏进殿内;3、造型优美的装饰品。又如,紫禁城宫门上的门钉, 本来是为了固定门板而用的,但紫禁城的建筑师们在这些铜铸的门钉表面涂上了一层鎏金,这样纵横成行 的门钉在阳光下显得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单调、冷漠的宫门也富有了威严和生气,并成为故宫独有的一 景;太和门前秀丽的内金水河,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起到了排水和防火的作用;太和殿两侧以及乾清门前 的鎏金大铜缸,外表富丽精致,除了消防灭火的作用以外,还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品。
• 故宫建筑在形体、空间、色彩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造成了一种多样的统一。
• (1)大与小的对比:在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下,巧妙地安置了两间火柴盒子似的小屋,这小屋除了它特有用 处外,在艺术上起到对天安门的烘云托月作用。
• (2)高与低的对比:为烘托太和殿的崇高,周围采用了低矮连续的回廊。
• (3)宽与窄的对比:这是一种欲放先收的手法。从正阳门到太和殿所形成的狭长空间与太和殿前广阔的空 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 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碧蓝的天空下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顶闪闪发光;屋檐下青绿色调的各种装饰 彩画绚丽多姿;一排排红色的立柱和雕刻细致的红色镶金镂空门窗组成了宫殿的屋身部分;重要殿宇坐落 在白色的汉白玉台基上,台下则是深灰色的砖铺地面。事实证明,紫禁城的建筑师具有高超的色彩组合艺 术。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红与绿、黄与蓝、白与灰(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紫禁城宫殿显得金碧辉煌而又 雍容华贵,色彩浓重而又端庄和谐。由于当时的北京民居建筑只能使用普通的灰瓦,登上景山,遥望南、 北两个方向,就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向南遥望,重重叠叠的屋顶汇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的海洋; 向北遥望,则是广大的北京民居建筑的灰色瓦顶。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巧合,在蓝天白云和广大北京 城灰色调背景的衬托下,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愈发显得耀眼夺目。
• (7)动与静的对比:建筑本身是静止的,但由于空间与形体的变化却呈现出流动的节奏感,有序曲、有高 潮、有尾声。正阳门是序曲、太和殿是高潮、景山是尾声。
•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土”居中央,可以控制 四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土的代表颜色是黄色,所以,在古人心目中,黄色象征着尊贵,在古代,这种 明黄色是为皇帝专用,其他人如果擅自用了这种颜色,就被认为图谋不轨,会招来杀身之祸。在我国人民 的心目中,红色一向就是吉祥、喜庆、美满、幸福的象征。按照“五行”理论,红色对应“火”元素,而 火象征着繁荣、兴旺。由此可见统治者的心思是如此慎密!
• 此外,作为木结构的建筑,故宫里的柱子、门窗大多被涂成了红色,屋檐下用于支撑屋顶的木骨架也被绘 上了各式青绿色的彩画,这样做相当于为木材上了一层保护层,在防潮、防蛀的同时,这些绚丽的油彩又 成为故宫特有的装饰色彩。
• 故宫的屋檐和斗拱
• 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以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先在石头 的基础上建立柱子,然后在柱子上架梁,再在梁上有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立脊瓜柱,构成了一组木构架。 这种木构架体系,承重与护围结构分工明确。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上部荷载 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只起到护围分割的作用,不承受荷载。也就是说,由于房屋的墙壁不 负荷重量,此后门窗的设置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使房屋的设计满足不同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