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不同时期栖息地生境比较研究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的巢址选择预测分析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的巢址选择预测分析
王新建;刘新;戴昭鑫
【期刊名称】《四川动物》
【年(卷),期】2022(41)3
【摘要】巢址选择对野生鸟类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为一种大型濒危涉禽,通过对其巢址选择机制的研究,能够为其种群的保
护提供理论支持。
2019年3—6月选择黄河三角洲的东方白鹳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二项Logistic回归和反距离权重法对其巢址选择进行空间分布预
测和生境适宜性等级划分。
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巢址选择倾向于距水田、内陆滩涂、坑塘水面、高压塔较近,距广场和商业服务用地较远的区域;巢址选择以最佳适宜区
为核心区向外扩散,75.44%的巢址分布于最佳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36%。
建议对最佳适宜区和比较适宜区进行针对性的湿地恢复与栖息地保护。
【总页数】8页(P264-271)
【作者】王新建;刘新;戴昭鑫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8.1;Q959.7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选择
2.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生境选择初探
3.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选择与种群恢复研究
4.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巢址利用
5.东方白鹳天然巢址与人工巢址选择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期觅食栖息地的利用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期觅食栖息地的利用段玉宝;田秀华;马建章;朱书玉;单凯【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35)8【摘要】2008和2009年3-6月,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采用定点观察、GPS 定位、样方调查和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繁殖期觅食地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75个觅食利用样方和74个对照样方的14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东方白鹳繁殖期倾向于在明水面、芦苇沼泽和滩地中觅食,对草地和农田利用极少.偏向于食物丰富度较高的觅食点;对隐蔽级高低没有明显的偏好.对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比较,发现利用样方具有植被高度和植被盖度较低,觅食地水深相对较浅,距明水面、芦苇沼泽、树林等距离较近,距重度干扰源较远等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距芦苇沼泽距离、样方内水深、距重度干扰源距离、食物丰富度和明水面距离具有重要作用,由这5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繁殖季节东方白鹳觅食地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5.5%.东方白鹳繁殖期觅食地的利用主要与水源、人为干扰和食物条件有关.【总页数】7页(P2628-2634)【作者】段玉宝;田秀华;马建章;朱书玉;单凯【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 150040;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 257091;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25709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巢址利用 [J], 段玉宝;田秀华;朱书玉;丁鹏;单凯;卢小琴2.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研究 [J], 王立冬3.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的繁殖保育 [J], 周莉4.东方白鹳繁殖期能量收支对策 [J], 马雪峰;田秀华;黄海涛5.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繁殖情况监测与分析 [J], 连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向海保护区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及栖息生境选择

向海保护区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及栖息生境选择
王洵;林宝庆;李连山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8(046)020
【摘要】对2011—2017年向海保护区境内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科研监测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在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迁入向海保护区,将于4月上旬—中旬继续迁徙,少数在向海保护内进行繁殖;秋季东方白鹳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迁入保护区,11月上旬基本南迁越冬.东方白鹳觅食及停歇主要选择在人为干扰小、有大面积的浅明水,且周围以沼泽或草甸类型的湿地为主.根据监测结果及数据分析,提出了向海保护区存在东方白鹳繁殖生境的破坏及觅食生境的缩小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保护东方白鹳的具体措施.
【总页数】3页(P57-58,62)
【作者】王洵;林宝庆;李连山
【作者单位】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通榆137215;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通榆137215;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通榆1372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
【相关文献】
1.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生境选择初探 [J], 李彦杰;李晓民;黄贤志
2.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种群数量与分布 [J], 朱奇;刘观华;曾南京;吴建东;金杰锋;詹慧英
3.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种群数量变化与气候的关系 [J], 缪泸君;李言阔;李佳;谢光勇;袁芳凯
4.向海保护区白鹤春秋迁徙停歇期数量及生境选择 [J], 谷红亮;林宝庆;李连山
5.东方白鹳在科尔沁保护区栖息繁殖的初报 [J], 于有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饲养东方白鹳繁殖期行为的时间分配

人工饲养东方白鹳繁殖期行为的时间分配
田秀华;王建荣;张佰莲
【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
【年(卷),期】2005(40)3
【摘要】对哈尔滨物园一对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繁殖期行为的时间分配做了观测分析,统计在某个时间单位(如孵化期)及整个繁殖期各行为所占的比例,比较得出东方白鹳因性别、繁殖期阶段等不同因子在行为上产生的差异。
结果表明,繁殖期笼养东方白鹳的行为及其时间分配主要为站立(4 9 4% )、繁殖(1 9 7% )、理羽(8 9% )、取食(6 4% )、修巢(5 7% )、打嘴(5 7% )、游走(4 3 % )等几种,各种行为时间分配存在着一定的日节律。
繁殖期的不同阶段、不同性别之间行为时间分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总页数】6页(P35-40)
【关键词】人工饲养;东方白鹳;繁殖期;时间分配
【作者】田秀华;王建荣;张佰莲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8
【相关文献】
1.人工饲养朱鹮种群繁殖前期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研究 [J], 陈炜;申琦;马清义;李新春;张强;田瑞;陈宏
2.绵阳城区白鹭(Egretta garzetta)繁殖期与非繁殖期行为活动节律与时间分配比较 [J], 涂朝勇;王歆旖;游章强
3.东方白鹳繁殖期生境选择与行为观察 [J], 卢向东;王朝贵;王建强;田家龙;邵伟庚;肖爱忠;艾洪彦
4.笼养东方白鹳春季行为和时间分配的研究 [J], 刘建;赛道建;胡堃
5.人工饲养丹顶鹤繁殖季节行为的时间分配 [J], 田秀华;粟海军;马建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动物园圈养东方白鹳种群动态研究

上海动物园圈养东方白鹳种群动态研究摘要根据上海动物园33年(1979—2012年)圈养东方白鹳的记录,运用sparks1.6及pm×1.0软件对圈养种群进行统计学和遗传学分析。
上海动物园自1979年开始圈养东方白鹳,至2012年12月31日,共圈养了119只个体。
自1984年首次成功繁殖东方白鹳至今,共繁殖了111只。
目前,平均种群周期增长率(λ)=1.031,种群处于衰退边缘:自1986年,上海动物园未再从野外引进东方白鹳,至2006年,圈养种群中已经没有来源于野外的个体;2006年至今,种群数量持续下降,未有个体出生,现存种群中未知性别个体占总数的87.5%;现存个体存在近亲现象,现存种群建立者和潜在建立者为0。
种群管理不完善是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因素。
建议引进种源,合理配对,加强繁殖,以便更好地起到异地保护这一珍稀鸟类的作用。
关键词上海动物园;东方白鹳;圈养种群管理中图分类号s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21-04 populationdynamicsofcaptiveciconiaboycianainshanghaizoo logicalparkwu han(shanghai zoological park,shanghai 200335)abstractbased on the records of captive ciconia boyciana in shanghai zoological park from 1979 to 2012,populationstatistics and genetics were analyzed by sparks 1.6 and pm ×1.0 software.the ciconia boyciana was bred in shanghai zoological park from 1979,and till dec. 31,2012,the captive population reached 119.a total of 111 individuals were reproduced in shanghai zoological park since the first reproduction in 1984.at present,the average growth rate(λ)was 1.031,which indicated the population was tend to decline. from 1986,no individuals were introduced,and there were no individuals from the wild until 2006.the population declined constantly and no reproduction appeared until 2006,the percentage of unknow sex individuals was 87.5%.inbreeding tended to be a main problem for current population because there was neither founder nor potential founder. poor population management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is condition.we suggest introduction for reproduction,reasonable mating,promote reproduction,to enhance theex-situ conservation of this endangered species.key wordsshanghai zoological park;ciconia boyciana;population management in captivity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是鹳形目鹳科鹳属的大型涉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白生活习性

白鹳(Ciconia ciconia)是一种优雅而美丽的候鸟,被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它们以其高大的身材、纯白色的羽毛和长长的嘴巴而著名。
白鹳是一种社会性鸟类,常常形成庞大的繁殖群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鹳的生活习性。
第一部分:栖息地选择白鹳通常选择开阔的湿地、河流、湖泊和沼泽作为栖息地。
它们对于水源的依赖较大,这些水源为白鹳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如鱼类、两栖动物、昆虫等。
白鹳也会在草原、农田和沿海地区觅食和栖息。
这些地方为白鹳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第二部分:繁殖行为白鹳是单配偶制的鸟类,它们往往在每年的繁殖季节选择一个伴侣。
白鹳的繁殖期通常在春季到夏季之间。
它们会选择高大的树木、岩石悬崖或人造塔楼作为筑巢地点。
白鹳的巢堆由枝条、草和泥巴构成,通常位于树冠上部或悬崖壁上。
一对白鹳通常只有一窝幼鸟。
第三部分:食物来源白鹳是肉食性鸟类,主要以鱼类为食。
它们利用其长而尖锐的嘴巴捕捉鱼类,可以快速而精确地刺中水中的猎物。
除了鱼类,白鹳也会吞食两栖动物、昆虫、青蛙、小型哺乳动物等。
白鹳在觅食时经常采取固定站立的姿势,等待合适的猎物出现。
第四部分:迁徙习性白鹳是迁徙鸟类,它们在冬季会离开繁殖地寻找更温暖的地区过冬。
白鹳的迁徙距离较长,有些个体甚至会从北欧迁徙到非洲。
它们通常会沿着陆地或海岸线迁徙,利用气候和食物资源的变化。
迁徙途中,白鹳会形成大规模的群体,以便互相保护和共享信息。
第五部分:社交行为白鹳是社会性鸟类,它们常常形成大型的繁殖群体和觅食群体。
这些群体通常由数十只到数百只的白鹳组成。
在觅食时,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寻找食物。
白鹳之间通过叫声、肢体动作和舞蹈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维持群体的协调和秩序。
结论:白鹳是一种具有独特生很抱歉,由于字符限制的原因,我无法提供超过2000字的文章。
以下是关于"白鹳生活习性"的简要介绍:白鹳(Ciconia ciconia)是一种优雅而美丽的候鸟,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白鹳活动在哪些国家

白鹳活动在哪些国家白鹳(Ciconia ciconia)是一种大型的候鸟,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它们以其高雅的外貌和壮丽的飞行姿态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白鹳的分布范围,了解它们活动的国家和地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白鹳在欧洲的分布情况。
白鹳在欧洲几乎遍布各个国家。
它们在南欧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地是常见的繁殖鸟类。
在北欧国家如德国、荷兰、丹麦和波兰等地也有一定数量的繁殖种群。
此外,白鹳在东欧国家如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地也有较为稳定的繁殖群体。
在西欧国家如法国和英国等地,白鹳的数量虽然不如南欧和东欧国家多,但仍可观察到它们的存在。
除了欧洲,白鹳在亚洲也有广泛的分布。
它们在西亚地区如土耳其、伊朗和以色列等国家都有繁殖和过境的记录。
在中亚地区,白鹳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也有一定数量的种群。
东亚地区如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也可见到白鹳的踪迹。
此外,白鹳还活动在非洲大陆。
它们在北非国家如摩洛哥、突尼斯和埃及等地有较为常见的栖息地。
在撒哈拉以南的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区,白鹳也是常见的繁殖鸟类。
南非国家如南非和纳米比亚等地也可观察到它们的存在。
总体来说,白鹳的分布范围涵盖了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
它们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和栖息。
这种广泛的分布使得白鹳成为一个重要的指示物种,反映着各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多样性水平。
了解白鹳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保护这一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跨国合作,共同努力保护白鹳及其所需的栖息地。
通过保护湿地、水域和草原等白鹳常见的栖息环境,以及限制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干扰,我们可以确保白鹳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持续繁衍生息。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保护白鹳及其所需的生态系统,维护自然的多样性和平衡。
白鹳生活习性

白鹳生活习性白鹳(Ciconia ciconia)是一种大型的候鸟,被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非洲和中东地区。
它们以其高雅的外貌和壮丽的飞行姿态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白鹳的生活习性,包括栖息地选择、食物来源和繁殖行为等方面。
1. 栖息地选择:白鹳通常选择生活在开放的湿地、沼泽、草地和农田等环境中。
它们喜欢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样可以方便觅食,并且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白鹳对栖息地的要求较为严苛,需要有充足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巢址条件。
2. 食物来源:白鹳主要以昆虫、蛙类、鱼类、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等为食物。
它们通常在浅水中觅食,利用长而尖锐的嘴捕捉猎物。
白鹳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方式,在水体中寻找猎物,并利用敏捷的嘴巴技巧将猎物夹住。
白鹳的食性多样化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季节的变化。
3. 迁徙习性:白鹳是典型的候鸟,在温暖的季节会迁徙到繁殖地,而在寒冷的季节则迁徙到较为温暖的地区过冬。
白鹳的迁徙距离较长,有些个体甚至会跨越几千公里的距离。
迁徙是为了寻找更适宜的繁殖条件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4. 繁殖行为:白鹳通常选择高大的树木或建筑物上搭筑巢穴进行繁殖。
它们以单配偶制度为主,一对白鹳会共同合作筑巢、孵化和抚育幼鸟。
白鹳的巢是由大量的树枝和草叶构成,内部则铺设柔软的材料,如草和羽毛。
每年春季,白鹳会返回繁殖地,进行繁殖工作。
5. 社会行为:白鹳通常是以大群的形式觅食和迁徙。
它们喜欢在河边、湖泊或大草原上聚集,一起觅食和休息。
这种社会性的行为有助于保护自身免受潜在的捕食者威胁,并提供了信息交流和繁殖成功的机会。
总体来说,白鹳是一种具有优雅外貌和丰富生活习性的鸟类。
它们选择适宜的栖息地,在浅水中觅食各种猎物,并采用合作筑巢和繁殖的方式来保护幼鸟。
迁徙是白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们能够长途跋涉,寻找适宜的环境和食物资源。
白鹳的社会行为也显示出一种互助与协作的现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栖息地破坏、水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白鹳的数量在一些地区受到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不同时期栖息地生境比较研究东方白鹳是濒危涉禽,全球种群数量仅3000余只。
2017年7月-12月,利用鸟类跟踪器技术对洪河保护区的东方白鹳的繁殖期、迁徙期和越冬期栖息地生境进行调查,并采集了多个生境因子和植物优势种数据。
对东方白鹳的栖息地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等方法,比较东方白鹳在繁殖期、迁徙期和越冬期生境选择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对繁殖期、迁徙期和越冬期的东方白鹳选择的生境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繁殖地洪河保护区东方白鹳偏爱选择
沼泽湿地(Ei=0.3333),随机选择明水面(Ei=0.0909)生境;停歇地东方白鹳偏爱
选择鱼塘(Ei=0.3878)生境类型,随机选择滩涂(Ei=-0.0345);越冬地偏爱选择滩涂(Ei=0.3333)和明水面(Ei=0.2308)生境,回避选择沼泽地(Ei=-0.4286),不选
择鱼塘(Ei=-1)。
繁殖期和越冬期东方白鹳均不选择鱼塘类型生境,而迁徙期和越冬期东方白鹳均回避选择沼泽湿地类型。
繁殖期、迁徙期和越冬期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繁殖期洪河保护区内东方白鹳生境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因子和食物因子,其次是植被因子。
停歇期影响东方白鹳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水因子和食物因子,干扰因子对东方白鹳的影响较低。
越冬期东方白鹳生境选择的主要的影响因子是水因子和植被因子,其次是食物因子,而干扰因子影响程度较低。
东方白鹳栖息生境的优势植物调查结果显示,繁殖地洪河保护区内东方白鹳生境优势种植物为5种,停歇期优势植物共7种,越冬期优势种植物共7种。
其中芦苇(Phragmites austalis)是唯一广泛分布于繁殖期、停歇期和越冬期的优势种植物,薹草类植物在繁殖期和越冬期的东方白鹳生境中均有较大面积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