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全面两孩_政策下空巢老年人对子_省略_二孩态度及影响因素_以北京市为例_陶涛

合集下载

对全面二孩政策谈谈看法

对全面二孩政策谈谈看法

对全面二孩政策谈谈看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实施多年,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对全面二孩政策的看法。

首先,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多样化和人口红利的继续释放。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生育率逐渐下降,这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恰好可以缓解这种状况,因为人口多样化可以刺激创新和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协调社会关系。

其次,全面二孩政策对于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和社会贡献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生育的孩子数量增多,这将使父母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注重其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同时,更多孩子的出生还将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可以推动育龄妇女的选举和就业机会。

由于家庭服务的需求增加,劳动力市场同时也将需要更多的从事家务劳动的职业人员。

此外,增加育儿压力,促进与家庭事业平衡的关系,推动妇女在社会各领域的参与。

第四,全面二孩政策对于解决一些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具有显著作用。

例如,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社会福利事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如果能增加新生儿的数量,这将促进社会各层级的循环发展,从而减轻这一问题带来的压力。

此外,二孩政策实施是对家庭结构与家庭观念的进一步改变,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最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弘扬社会家庭美德,使得繁忙的父母更多地注意子女教育,形成一种以有机体和系统工作相结合的育儿尽责思维模式。

总之,全面二孩政策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问题提供了一位新的良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进一步深入推进实施,确保其有效运作,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讲稿范本

2023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讲稿范本

2023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讲稿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2023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人口结构失衡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在2016年实施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整体增长和结构优化。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放开二孩政策迫在眉睫。

首先,进一步放开二孩政策能够提升人口素质。

人口是国家的核心资源,而人口素质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研究表明,家庭资源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更容易陷入自私自利的状态,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较为困难。

而家庭条件好的二孩家庭更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养条件,培养出具备全面发展素质的子女,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强的人才支持。

其次,放开二孩政策能够调整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我国也日益严峻。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8%,而且还在继续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但生育率的下降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放开二孩政策,提高生育率,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放开二孩政策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传统观念中,子女是家庭的寄托和传宗接代的希望。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家庭出生率的下降,使得家庭结构单一化,子女教育责任过重。

一些老年人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生活孤独感更加强烈。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独生子女身上承担着太多的期望和压力,容易使其心理承受不了。

因此,进一步放开二孩政策能够有助于缓解家庭压力,增加亲人间的关系和谐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当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儿童教育、医疗资源等问题。

然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增加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同时加强儿童保护和权益保障。

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与对策的思考

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与对策的思考

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与对策的思考全面二孩政策自2024年正式实施以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人口结构变化、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该政策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人口结构变化、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和养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自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全国出生人口有所增加,但增速逐渐放缓。

这可能导致我国人口结构的进一步老龄化。

老龄化人口增加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供给不足、养老负担加重等。

对策一:鼓励生育第二胎,减少老龄化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生育福利、完善幼儿教育等措施,激励夫妻生育第二胎。

同时,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养老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全面二孩政策引发了教育问题。

在一些发达地区,尤其是大城市,由于学位资源有限,夫妻生育第二胎可能增加了孩子们上学的难度。

此外,在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的情况下,给两个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也是一项挑战。

对策二: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缓解学位压力。

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增加学校、教师等教育资源,同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

此外,建立更多的公办托幼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合理的收费标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第三,全面二孩政策还带来了就业问题。

随着全国出生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

对于毕业生而言,他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对于已经就业的人员,他们可能面临更多的职位竞争和晋升空间受限的情况。

对策三: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通过鼓励创业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最后,全面二孩政策也给养老问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养老金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而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生效时间尚短,新增出生人口尚未达到劳动力的年龄,未来供养比将进一步加大。

全面二孩政策下城乡生育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全面二孩政策下城乡生育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全面二孩政策下城乡生育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放开城乡居民生育二孩的政策决定,本调查基于这样的背景旨在了解分析该政策下,国家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会在现有的30年来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形成的“一家一孩,独生子女”模式的基础上发生重大转变。

研究在全面放开生育二孩的政策下,城乡生育观和生育意愿的价值行为选择和造成此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于判断我国未来是否会经历婴儿潮的人口爆发式增长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缓和中国已逐渐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共发放60份问卷,回收58份有效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67%。

调查对象为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部分农村的农民群体以及北碚城区天生丽街附近城镇人口。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在excel 2010中进行。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一)被调查基本情况统计58位被调查者中,男性18人(31.03%),女性40人(68.97%);农业户籍35人(60.34%),非农户籍23人(39.66%);表1表明了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构成,20-30周岁的群体占总被调查人数的56.9%,是被调查者主要人群。

总体来看,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分布较均匀,农村中小学及以下、初中文化水平的分布比例较大,且没有研究生。

城镇居民中小学文化水平明显少于农村居民,且有研究生学历人群。

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在农业户籍和非农户籍人群中都是占最大比重的职业。

(二)城乡生育观的差异1、不考虑现实经济状况、基础设施、政策城乡居民理想中希望生育子女数量。

农村城镇居民理想的生育意愿中“一男一女”所占比例均最大,城镇为95.7%,农村为65.7%。

相比城镇来说,农村有更想要一个男孩的倾向,且存在希望生两个以上孩子的情况,同时与农村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的观念有所不同,农村居民出现了更希望生女孩的情况(14.3%),通过与之交谈,我们发现,农村这些希望生女孩的居民更多是因为考虑到养老的需求,因为女孩子更细心耐心、有孝心。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家庭养老已经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家庭养老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提高家庭养老方式的可持续性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加家庭的人口红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增加家庭的人口数量,使得家庭在养老问题上具有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主要依靠孩子来照顾老年人,但是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许多家庭面临着养老资源短缺的问题。

放开二孩政策将有助于增加家庭的人口红利,提高养老资源的供给,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支持。

二、促进亲子关系的密切发展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增加家庭成员的数量,促进亲子关系的密切发展。

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中,独生子女往往承担了过重的家庭养老责任,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而放开二孩政策将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形成更加密切的关系,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将更加深厚,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

三、提高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增加家庭的人口数量,提高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单独依靠孩子来照顾老年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而通过增加家庭成员的数量,可以有效提高家庭养老的支持力度,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促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增加家庭的需求,促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主要依靠家庭成员来照顾老年人,但是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家庭养老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通过放开二孩政策,可以促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加强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养老服务。

综上所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家庭养老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增加家庭的人口红利,促进亲子关系的密切发展,提高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政策的意义和价值,积极支持和推动家庭养老方式的和创新,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和服务。

申论: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利与弊

申论: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利与弊

在2015年底,我国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放开独生子女政策限制,允许夫妇有两个孩子。

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方面,全面二孩政策为家庭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全面二孩政策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造成了人口结构日益倾向老龄化。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可以增加新生儿数量,从而缓解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供给的不平衡矛盾。

更多的孩子意味着未来能够更好地分担养老压力,维持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其次,全面二孩政策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许多家庭将有意识地选择再生育一个孩子。

这将刺激消费需求,带动教育、医疗、婴儿用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同时,随着家庭规模扩大,家庭内部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

然而,全面二孩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凸显。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资源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确保公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其次,全面二孩政策可能加剧性别不平衡的问题。

在过去的独生子女政策下,许多家庭更倾向于生育男孩。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如果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将导致男女比例失衡,进一步加剧社会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培养正确的性别观念,提倡男女平等。

此外,全面二孩政策还带来了家庭经济压力的增加。

养育一个孩子已经是一项巨大的开支,再生育一个孩子将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许多家庭可能需要面临更高的教育、医疗和生活费用。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家庭的资助和支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全面二孩政策在促进人口结构优化、推动就业增长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性别失衡和家庭经济压力等。

为了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的长期稳定效果,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制定适当的政策和规划,以确保全面二孩政策能够产生更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弊端。

浅谈“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

浅谈“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
国人 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 草案 ) 》 。草案中明确 , 国家提倡一对
定程度上制约 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 从而需要政府加大在养老 、
医疗 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 。而政府的资金来源于劳动人 口, 这 样便造成了 “ 养老保险金的空账危机” 。 从原有的现收现付模式 到“ 社会 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 模式 的转变 , 需要将本应在未来
具有 了人 口红利 , 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 了有利 的人 口条件 , 整个
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 、 高投资、 高增长的局面。然而随着计划生
的人 口结构是避免资本报酬递减 的重要因素 , 即由于劳动年龄人
口比重大 、 抚养负担轻 , 可以通过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
育政策逐步推行 , 中国劳动年龄人 口比重逐渐 降低 , 老龄化程度
动人 口 却逐渐增加 , 于是形成养老保险金入不敷 出的现状 。
( 三) 男女 比例严重失衡 , 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 据 中国国家人 口统计局发布的 2 0 1 5统计结果显示 : 2 0 1 5 年
中国总人 E l 数 目为 1 3 7 4 6 2万 。其 中男性 7 0 4 1 4万 ,女性 6 7 0 4 8
养老金 。然而缴纳养老金的劳动人 口逐渐减少 , 领取养老金的劳
( 一) 中国面临“ 低生育陷阱” , 未来劳动力短缺 计划生育政 策的实施 , 加上社会 经济的飞速发展 , 使 中国在
短期 内经历了显著 的人 口结构的转型 , 而这不仅意味着人 口的 日 益老龄化 , 也意味着 劳动年龄人 口的相对减少和绝对减少及人 口
日趋严 重 , 人 口红利逐渐消失 , 并进而转变为“ 人 口债务” 。因此 , 低 生育政策必须及时做出改变 。2 0 1 3 年1 1 月1 5日, 中共 中央十 八 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 在“ 推进 社会 事业改革创新 ” 部分 中明确提 出启动

2023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讲稿范本

2023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讲稿范本

2023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讲稿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关于____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讲稿。

作为一个重大的政策调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讲稿中,我将从政策背景、影响与挑战两个方面,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进行详细的解读。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背景。

自2016年开始,我国已经实施了近10年的二孩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初衷是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问题,同时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于生育观念的变化,二孩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已经趋于稳定,不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____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就成为了必然之举。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全面放开二孩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生育率。

根据专家研究预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将使我国的生育率逐步恢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这将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保持适度的劳动力供给,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人口基础。

其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为家庭提供更大的生育选择权。

在过去的几年里,不少家庭仍然面临着种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再选择生育二孩。

然而,对于一些家庭来说,生育二孩可能是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因此,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将赋予家庭更大的决策权,让更多的家庭实现自己的生育意愿,营造更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

当然,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二孩政策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二孩的逐渐增多,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也将逐步凸显。

政府需要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以应对二孩政策带来的社会需求变化。

其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也需要引导和支持家庭生育二孩。

一方面,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供更加便利的生育政策和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卷第3期2016年5月人口研究Vol.40,No.3May201690PopulationResearch “全面两孩”政策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态度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陶涛杨凡张现苓【内容摘要】基于2015年底北京市空巢家庭调查数据考察“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态度,结果表明:空巢老年人的政策知晓率极高,支持、反对和不干涉子女生育二孩的各占约1/3;一旦子女生育二孩,近七成空巢老年人愿意提供物质或劳务支持;养老等功利性目的并非希望子女生育二孩的首要原因,经济负担、健康顾虑和照料匮乏是阻碍子女生育二孩的主要因素。

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考察影响因素,与子女关系好、身体健康、有配偶等因素会显著提高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支持概率,而养老观念开放、受教育程度高和空巢时间长等因素则会显著降低支持概率。

空巢老年人的性别、年龄、经济水平、养老选择等因素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全面两孩”政策;空巢老年人;二孩生育意愿;代际传递【作者简介】陶涛,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讲师;杨凡(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张现苓,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北京:100872Determinants of Parenthood Attitude toward Adult Children’s Second Birth under the Two-Child Policy:The Case of BeijingTao Tao Yang Fan Zhang XianlingAbstract: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parenthood attitude toward adult children’s second birth under the“two-child”policy based on the Beijing Empty Nest Family Survey in2015.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elderly present high awareness rate of the“two-child”policy;old parents who support,oppose to,or hold the idea of non-interference to their married children’s second birth account for one third re-spectively;almost70%of the elderly would support their adult children’s second birth through economic assistance or child care;utilitarian purposes,such as old age care,are no longer primary reasons for second birth;economic cost,concern about mothers’or baby’s health and lack of child care resources become the top three factors preventing second birth.Having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adult children,good health condition and being currently married have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parenthood support-ive attitudes toward adult children’s second birth;open-minded idea on endowment,education and duration of the empty nest perio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elderly to support children’s second birth;and no significant effect is found with gender,age,economic condition and preferable place for old age life.Keywords: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Empty Nest Elderly,Second Birth Desire,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Authors:Tao Tao is Lecture,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and National SurveyResearch Center,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Yang Fan is Lecture,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Zhang Xianling is PhD Candidate,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Email:yangfand@ruc.edu.cn*本研究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14XNI003)3期陶涛杨凡张现苓“全面两孩”政策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态度及影响因素911问题的提出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重大决策,即“全面两孩”政策(王培安,2016)。

“全面两孩”政策第一次实现了生育政策的统一,在全国不分地区、不分城乡、不分民族、不分家庭类型地统一放开二孩生育,引发了大至国家各领域各部门、小至家庭每一代每个人的关注。

未来生育水平的变动及其将带来的对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每个微观家庭生育决策的累加。

政策空间的拓宽使得家庭的生育决策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也使得对未来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预测和判断变得更为复杂。

对生育意愿的考察是预测未来生育水平的重要依据。

目前对二孩生育意愿的考察多直接针对育龄妇女,但有研究表明中国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陈卫、靳永爱,2011),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育不仅是妇女的个人行为,也属于家庭决策(茅倬彦、罗昊,2013)。

在中国的家庭生育决策中,长辈的作用不可小觑:一方面,父母的生育观念与子女的生育意愿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代际传递(Pluzhnikov et al.,2007;Murphy&Wang,2001;William G.Axinn et al.,1994;Jennifer S.Barber,2000);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生育所能提供的各类支持尤其是照料功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生育意愿乃至生育决策(陈胜利、张世琨,2003)。

虽然核心家庭的婚居模式使得家庭中父母意愿对子女生育数量的影响在逐渐减少(李波平、向华丽,2010),独生子女在生育行为方面的选择更加自主(侯亚非,2003;姚从容、吴帆、李建民,2010),但由于中国的社会化小孩抚养模式并不成熟,再加上对社会的普遍不信任,职业化和高水平的保姆缺失(李超海,2011),导致中国家庭依赖长辈抚养小孩的现象较为普遍(Eva C.Yen,Gili Yen&Liu,1989;侯亚非、马小红、黄匡时,2008;王磊,2013),长辈是否愿意并且能够提供有效的照料供给在现行政策下甚至成为很多家庭生育二孩的重要限定性因素。

2016年最新发布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年人达47.53%。

对于北京地区而言,这一比例将会更高,空巢老人家庭已经成为老年人家庭的主流形式。

由于这些空巢老人并未跟子女一起生活,其对子女生育二孩持何种态度、能提供何种支持与非空巢家庭相比显得更加重要。

在此情形下,考察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态度及其异质性和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北京市城乡空巢家庭调查数据,对“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态度进行量化测度,分析空巢老年人的个体特征与家庭特征对其态度的影响,特别关注经济水平、代际关系、健康状况和养老观念与未来养老选择等因素对空巢老年人支持子女生育二孩态度的影响。

2数据与变量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11 12月在北京市开展的城乡空巢家庭调查。

调查将空巢家庭界定为有子女且所有子女均已成年并长期(至少半年以上)不与父母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家庭。

该界定既包括子女全在国外或外地的绝对空巢家庭,也包括子女都在北京或部分子女在北京、但不在一起吃住的相对空巢家庭,不包括从来没结过婚的老年人。

为使分析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对样本进行进一步筛选,仅保留“至少有一个子女年龄在49岁及以下①且该子女目前有且仅有一个孩子”的空巢老年人,这些老年人的孩子面临是否生育二孩的现实选择,老年人的态度①由于问卷中只调查了老年人各个子女的年龄,没有包含儿媳年龄的相关信息,但数据筛选的目的在于将子代妇女年龄限制在生育期内,所以具体处理方式是:女儿以49岁为标准,儿子年龄以49岁加上北京市夫妻平均婚龄差(根据CGSS2013数据计算,丈夫比妻子平均大1.89岁,又据高颖、张秀兰利用北京市民政局信息中心记录和维护的婚姻登记数据库计算2004 2009年北京市夫妻婚龄差为1.87岁,故取整为2岁)为标准进行粗略估算,符合其一即可。

92人口研究40卷会更加真实。

调查覆盖北京市朝阳、西城和通州3个区,经过筛选后的有效样本量为2508个。

3个区被调查者的分布较为平均,各占1/3左右。

其中,男性老年人占33.4%,女性老年人占66.6%。

2.1因变量根据问卷B部分问题6“您是否希望您49岁以下的女儿/儿媳再生育一个孩子”设定因变量,即被访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态度。

回归模型仅保留对子女生育二孩有明确态度的样本,将回答“看情况”、“无所谓”等的样本删除,在回归模型中样本容量为1334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