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教学设计

大庆一中高中部孙庆夺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之后的一个专题内容,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段内容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在前面学习了函数与方程,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基础上对函数与方程内容的深化和拓展,通过根的分布的不同情况,充分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的数学思想。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加深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数学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识图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有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愿望。学生学习了函数与方程,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知识,已经具有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通过学习,抽象逻辑思维逐步成熟,能够用理论作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三)教学环境分析

由于本节课涉及到根的分布情况较多,对老师的的作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传统的板式教学,根本就无法向学生演示动态过程,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达不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多媒体网络教学,是现代高中数学教学全新的教育技

术,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补充。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利用制作好的几何画板课件,操作演示,感受根的分布的不同情况,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符合学生认识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想认识的认知过程。

(四)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真正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本节课涉及到的图象信息较多,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实现最大容量地向学生提供图象信息,并让学生整理归纳信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实现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高参与度,从而实现资源、时间、效率的最优化。

(五)教学方式

自主式探究,学案式导学。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精神,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吻合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认识;会利用函数知识,方法重新审视一元二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

体验“观察-猜想-验证”探究问题的方法,领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加深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断发现,探索新知的精神。体会数学严谨细致之美,简洁朴实之美.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函数图象求解有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2.难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四、教法与教具选择:

1.教学方法:学案式导学、开放式探究、启发式引导、互动式讨论. 2.教学手段:运用几何画板、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若x 230mx m --+=的两根都大于12

,求参数m 的取值范围

学生给出两种常见的解答方法,方法一:12120

114

x x x x ⎧

∆≥⎪⎪+>⎨⎪

>⎪⎩

问题1:不等式组和方程两根都大于12

等价吗?

方法二:0

12

∆≥⎧> 问题2:不等式好解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二次方程根的问题出发,直达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使学生认识到用初中所学的韦达定理解决前后不等价,而解不等式会出现好想不好解的情况,激发学生研究该问题的兴趣。

问题3: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如何求解呢?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直接切入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二)、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从学生最熟悉的0分布着手:

求使方程x 2-mx-m+3=0的两根满足下列条件的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两个正根;

学生给出如下答案:12120

00

x x x x ∆≥⎧⎪

+>⎨⎪⋅>⎩ ⇒ 24(3)0030m m m m ⎧-->⎪>⎨⎪->⎩

⇒ 23m <<

问题1:这种方法借助于初中所学习的韦达定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函数与方程知识,此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示学生能否用函数与方程知识解决根的分布问题。

问题2:方程的根等价于函数的零点,所以研究二次方程的根可以转化为研究二次函数的零点。问题转化为f(x)=x 2-mx-m+3有两个正零点,如何保证二次函数有两个正零点呢,决定二次函数图象的因素有哪些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函数零点研究方程根的分布,考虑初中所学习的影响二次函数图象的因素。

开口方向,对称轴位置,判别式,与y轴交点

设f(x)=x2-mx-m+3 ,

2

(0)0

m

f

∆≥

⎪⎪

>

>

⎪⎩

⇒23

m

<<

问题3:对于方程有两个负根的情况,以上的方法是否适用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该问题,通过结果检验方法依旧成立

方法一:

12

12

x x

x x

∆≥

+<

⎪⋅>

⇒6

m≤-;方法二:

2

(0)0

m

f

∆≥

⎪⎪

<

>

⎪⎩

⇒6

m≤-

问题4:对于方程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的情况,以上的方法是否适用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该问题,通过结果检验方法依旧成立

方法一:

12

x x

∆>

⋅<

⇒3

m>;方法二: (0)0

f<⇒3

m>

问题5:思考:处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通常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