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第三章

合集下载

第三章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讲解

第三章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讲解

例1:一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系统输入量(压力) F 为F(t)= b0 x(t ),输出 量为位移y( t ),不考虑运动。
解:①列出微分方程
a1
dy dt

a0
y

b0
x
②作拉普-拉斯变换
Y (S )(a1S a0 ) b0 X (S )
③令H(S )中的S =jω,即σ= 0
H ( j ) Y (S ) b0 X (S ) ja1 a0
ΔLj=(b+kxj)-yj
均方差函数为: 取其极小值,有:
4)总精度 系统的总精度由其量程范围内的基本误差与满度值Y(FS)之
比的百分数表示。基本误差由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两部分组成, 迟滞与线性度所表示的误差为系统误差,重复性所表示的误差 为随机误差。
总精度一般可用方和根来表示,有时也可用代数和表示。
统示值范围上、下限之差的模。当输入量在量程范围以内 时,系统正常工作并保证预定的性能。
对于4-20mA标准信号,零位值 yo=so=4mA,上限值 yfs=20mA,量 程 y(FS)=16mA。
3)灵敏度 S 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的比值。即
① 纯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常数:S=a1。
② 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S与x有关。
4)分辨率
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传感器所能检测出输入量 的最小变化值。有时用相对与输入的满量程的相对 值表示。即
2、静态特性的性能指标
1) 迟滞现象(回差EH )
回差EH 反映了传感器的输 入量在正向行程和反向行程全 量程多次测试时,所得到的特 性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2) 重复性 Ex (不重复性) 重复性 Ex 反映了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增或减)全

第三章 传感器

第三章 传感器

第三章常用的传感器§3.1传感器的分类一、传感器的定义通俗的讲,传感器就是将被测信息转换成某种信号的器件。

也就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于之相对应的、容易检测、传输或处理的信号的装置,称之为传感器。

传感器通常直接作用于被测量。

传感器是对信号进行感受与传送的装置,它是测试装置的输入环节,因此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测试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近来,随着测量、控制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作为这个领域内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被视为90年代的重要技术之一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深入研究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研制新型传感器,对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的发展,以及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实现现代化都有重要意义。

二、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测量电路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时还加上辅助电源。

通常可用图表示如下:图4-1 传感器的组成由于其用途的不同或是结构原理的不同,其繁简程度相差很大。

因此,传感器的组成将依不同情况而有差异。

敏感元件——传感器的核心,它直接感受被测量(一般为非电量)并转换成信号形成,即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它量的元件,如膜片、热电偶,波纹管等。

传感元件——又称变换器,是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元件可以直接感受被测量(一般为非电量)而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电量。

如热电偶和热敏电阻等。

传感元件也可以不只感受被测量,而只是感受与被测两或确定关系的其它非电量;如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电阻片,并不直接感受压力,只是感受与被测压力成确定关系的应变,然后输出电量,在多数情况下,使用的就是这种传感元件。

测量电路——能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

测量电路视传感元件的类型而定。

三、传感器的分类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的传感器种类很多,一种被测量有时可以用集中传感器来测量,用一种传感器往往可以测量多种物理量。

为了对传感器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对传感器进行研究是很必要的。

第三章 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

第三章 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

金属波纹膜片
锡青铜、铍青铜、不锈 钢金属波纹膜片:感受 压力从几百帕到几十兆 帕,材料厚度可从 0.03mm到1.6mm,直 径从十余毫米到250毫 米,其压力位移特性可 以是线性的、渐增的或 渐减的,精度可达千分 之五。
压力膜盒
铍青铜、锡青铜, 不锈钢压力膜盒: 其压力位移特性 可以是线性的, 渐增的或渐减的, 精度可达千分之 三。
灵敏度结构系数β
F
AE
应变大小决定于: •圆柱的灵敏结构系数 •横截面积 •材料性质 •圆柱所承受的力 与圆柱的长度无关。
弹性圆柱(实心、空心)
固有频率
EA
f0 0.159 2l ml
f0

0.249 l
E

结论:
为了提高应变量,应当选择弹性模量小的材料,此时 虽然相应的固有频率降低了,但固有频率降低的程度 比应变量的提高来得小,总的衡量还是有利的。
从弹性特性曲线求得 刚度的方法
做切线 找夹角 求正切
k tan dF
dx
如果弹性元件的弹性 特性是线性的,则其刚 度为常数
第二节 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
灵敏度
灵敏度就是单位力产生变形的大小。 灵敏度是刚度的倒数,一般用Sn表示。
Sn

dx dF
弹性元件并联时
1
Sn n 1
圆形膜片和膜盒(圆形平膜片)
中心扰度与压力关系
PR4
Eh4

16 y
31 2
h

2 23 9 21 1

y
3


h
非线性
小扰度:
ymax
3 1 2
16 E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第三章)概要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第三章)概要

Em
cos 2x
W
s in t
E2'
Em
sin
2x
W
cost
(3.5)
将两路输出用求和电路相加,则获得总输出 :
E
Em
sin(t
2x
W
)
它表明E的幅值恒定,相位变化正比于位移量x。 该信号经BPF、整形、鉴相细分后产生脉冲,由可逆 计数器计数显示相应的位移量。
鉴相型磁栅传感器的原理框图
图中鉴相细分是对调制信号的一种细分 方法,其实现手段可参看相关文献。
• 实际中N1起磁路开关作用。当N1不通电或电流小于某一定值 时,磁路处于不饱和态,磁栅的磁力线通过磁头铁芯闭合, 磁路中的磁感应强度决定于磁头与磁栅的相对位置。反之, 当 N1 通 交 变 电 流 并 达 到 某 一 幅 值 时 , 铁 芯 饱 和 使 磁 路 “ 断 开”,磁栅上的剩磁通不能在磁头铁芯中通过。随着激磁交 变电流的变化,该磁路开关不断“通”和“断”。这样,在 N2中产生感应电势,它主要与磁头在磁栅上的位置有关,而 与磁头和磁栅之间的相对速度关系不大。
2.光栅读数头
它由光源、透镜、指示光栅、光敏元件和 驱动电路组成。白炽灯发出的光线经透镜变成 平行光照在光栅尺上。光敏元件输出的信号经 驱动电路进行电压和功率放大。光栅读数头的 结构按光路分为:垂直入射光栅读数头、分光 读数头和反射读数头等 。
光栅按其形状和用途可以分为长光栅和圆 光栅两类,长光栅用于长度测量,又称直线光 栅,圆光栅用于角度测量;按光线的走向可分 为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
鉴幅型磁栅传感器的原理框图
四、磁栅数显装置
由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芯片组配两片驱动器 和少量电阻、电容即可组成磁栅数显表 。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_第3章_电感式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_第3章_电感式传感器
1
2
P
r
x
为简化分析,设螺管线圈的长径 比 l / r 1 ,则可认为螺管线 圈内磁场强度分布均匀,线圈 中心处的磁场强度为:
B
x
2 2 N NBS 0 N r L0 I I l
IN H l 则空心螺管线圈的电感为:
第3章 电感式传感器
当线圈插有铁芯时,由于铁芯是铁磁性材料,使插入部分的磁 阻下降,故磁感强度B增大,电感值增加。
如果铁芯长度 l e 小于线圈长度l,则线圈电感为
L
0N [lr ( r 1)l e re ]
2 2 2
l2
第3章 电感式传感器 当l e增加 l e 时,线圈电感增大ΔL,则
L L
电感变化量为
0N [lr ( r 1)(l e l e )re ]
0 N 2 S N2 N2 线圈自感L为: L 2 Rm 2 0 S
分类:
变气隙厚度δ的电感式传感器; 变气隙面积S的电感式传感器;
变铁芯磁导率μ的电感式传感器;
第3章 电感式传感器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常见的形式
变气隙式
变截面式
螺线管式
1—线圈coil ;2—铁芯Magnetic core ;3—衔铁Moving core
,上式展开成泰勒级数: 1
非线性误差为

0



2
0
100%
0
第3章 电感式传感器
①差动式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 比单线圈传感器提高一倍 ②差动式自感传感器非线性失 真小,如当Δδ/δ=10%时 , 单线圈γ<10%;而差动式的 γ <1% ③采用差动式传感器,还能抵 消温度变化、电源波动、外界 干扰、电磁吸力等因素对传感 器的影响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
架。二节式差动变压器的铁芯长度为全长的60%-80%。铁 芯采用导磁率高,铁损小,涡流损耗小的材料 (4)在不使线圈过热的条件下尽量提高激励电压。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第二节 互感式传感器
三、转换电路 1.反串电路
•2.桥路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第二节 互感式传感器
3.差动整流电路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一、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线圈上通交变高频电流 •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产生高频交变涡流 •涡流产生反磁场 •阻碍线圈电流交换作用 •等效于L或阻抗的改变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二、低频透射式涡流传感器
• U L1 • 同频交变电流 • 产生一交变磁场 • 磁力线切割M • 产生涡流I • 到达L2的磁力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章电 感式传感器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最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
•位 移 •被测物理量 •振 动 •压 力 •流 量 •比
•传感 •的变 器 化
•自感系数 L
•电路 •电
•互感系数
•的变 化

M
•电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电感传感器优点
▪ 灵敏度高,分辨力高,位移:0.1m ; ▪ 精度高,线性特性好,非线性误差:0.05%0.1 % ; ▪ 性能稳定,重复性好 ; ▪ 结构简单可靠、输出功率大、输出阻抗小、抗干扰能力
感•传式感传器感与器检测技术
第一节 自感式传感器
四、影响传感器精度的因素分析 1.电源电压和频率的波动影响 ▪ 电源电压的波动一般允许为5%~10%。 ▪ 严格对称的交流电桥是能够补偿频率波动影响的 2. 温度变化的影响 ▪ 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的影响,在结构设计时要合理选择零件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3.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3.1.1 3.1.2 3.1.3 3.1.4 3.1.5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和分类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电阻应变式的粘贴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3.2 压阻式传感器
3.2.1 压阻式传感器的结构 3.2.2 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3 压阻式传感器的应用
金属箔式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它的敏感栅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 它的敏感栅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将合金 先轧成厚度为0.002mm~0.01mm的箔材,经过热 的箔材, 先轧成厚度为 的箔材 处理后在一面图刷一层0.03~0.05mm厚的树脂胶, 厚的树脂胶, 处理后在一面图刷一层 厚的树脂胶 再经聚合固化形成基底。 再经聚合固化形成基底。 在另一面经照相制版、光刻、 在另一面经照相制版、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敏感 焊上引线, 栅,焊上引线,并涂上与基底相同的树脂胶作为覆 盖片。 盖片。
若 接入的两个应变片对于电源输入端对称, 接入的两个应变片对于电源输入端对称,且满足两 个应变片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电阻增量大小相等符号 相反时,电桥的输出电压变化为: 相反时概述
电阻式传感器是利用一定的方式将被测量的变化 电阻式传感器是利用一定的方式将被测量的变化 转化为敏感元件电阻参数的变化, 转化为敏感元件电阻参数的变化,再通过电路转变成 电压或电流信号的输出,从而实现非电量的测量。 电压或电流信号的输出,从而实现非电量的测量。 可用于各种机械量和热工量的检测, 可用于各种机械量和热工量的检测,如用来测量 压力、位移、应变、速度、加速度、 力、压力、位移、应变、速度、加速度、温度和湿度 它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 等。它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在许多行业 得到了广泛应用。 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构成电阻的材料及种类很多, 由于构成电阻的材料及种类很多,引起电阻变化 的物理原因也很多, 的物理原因也很多,这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电阻式传 感元件以及由这些元件构成的电阻式传感器。 感元件以及由这些元件构成的电阻式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

所谓指示应变ε指是指经过校准 的应变仪的应变读数,它是与应变片 的ΔR/R相对应的。真实应变ε真是 应变片的实际应变值。
30
图3-6 应变片的应变极限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
一般情况下,影响应变极限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粘合剂和基底材料的性能。如使用过期的粘合剂, 因粘合剂与基底材料固定不充分,胶层与基底太厚 等,都会使应变极限达不到要求。
弹性模量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它表示 某种材料反抗形变的能力。
物体单纯受张应力或压应力作用时,其应力与 应变的比值称为杨氏模量。 E F S Fl
l l Sl 14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的大小而发生相应的变
Hale Waihona Puke 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3-1)
式中:ρ ——电阻丝的电阻率; l ——电阻丝的长度; A ——电阻丝的截面1积6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
当电阻丝受到拉力F作用时, 将伸长Δl,横截面积相应减小 ΔA,电阻率因材料晶格发生变形等因素影响而改变了Δρ,为 研究电阻值的变化,将(3-1)式取自然对数:
ln R ln ln L ln A
dr dL
r
L
(3-4)
μ为电阻丝材料的泊松比,负号表示轴向和径向应变方向相反
(dL为正时,dr为负)。
18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
将 dA 2 dr 2 、 dL
Ar
L
代入
dR dL dA d
R LA

dR (1 2) d
R
(3-5)
19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

dR R (1 2)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练习题
第一节:测力传感器
知识点一: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
1、简述电阻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826)
(一)金属电阻应变式
2、在电子秤中常使用电阻_____________式力传感器。

(200318)
3、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机械变形而变化的物理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效应。

(200817)4、、已知拉伸试件的弹性模量E=2x105Mpa ,泊松比μ=0.3 ,如图a所示沿其轴向和横向粘贴四个规格相同的应变片,并按图b所示方式进行组桥。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2。

(1)如何将四个应变片接入桥路才可得到最大输出?写出输出电压与试件轴向应变的关式。

(2)若供桥电压U
i =5V ,测得输出电压为 U
o
=5.2mv ,求试件轴向应力。

(200631)
(2)半导体应变片式
5、一个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180,半导体材料的弹性模量1.8×105MPa,其压阻系数
L
为_____________Pa-1。

(200120)
6、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_____________(200304)
A、压阻效应
B、应变效应
C、霍尔效应
D、光电效应
7、与电阻应变片相比,半导体应变片有何特点?(0727)
知识点二:压电式力传感器
1、压电式传感器中的压电晶片既是传感器的_______元件,又是传感器的转换元件。

(200616)
2、在下列传感器中,将被测物理量直接转化为电荷变化量的是_____________(200505)
A、压电式传感器
B、电容式传感器
C、自感式传感器
D、电阻式传感器
3、电荷放大器是一个具有反馈电容的高增益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应__
(200404) A、〈109
Ω B、〉10
9
Ω C、〈10
12
Ω D、〈10
12
Ω
4、简述压电式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425)
5、简述压电式传感器分别与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相连时各自的特点。

(200125)(1726)
6、压电式传感器往往采用多片压电晶片串联或并联方式,当采用多片压电晶片并联方式时,适合于测量何种信号?(200225)
7、在采用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系统中,电荷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200426)
8、图示电路为与压电式传感器配套使用的前置放大器等效电路,
求:(1)说明该电路类型;
(2)说明前置放大器的作用。

(1634)
知识点三:压磁式力传感器
1、说明压磁元件的工作原理。

(200526)
第二节:扭矩传感器
1、对于应变式扭矩传感器,当采用半桥测量时需要____对电刷—滑环式集流装置。

(200615)
2、电容式扭矩测量仪是将轴受扭矩作用后的两端面相对_____________的变化量变换成电容
器两极板之间的相对有效面积的变化量,从而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来测量扭矩的。

(200217)3、在用带孔圆盘所做的光电扭矩测量仪中,利用孔的透光面积表示扭矩大小,透光面积减
小,则表明扭矩_____________。

(200118)
4、简述压磁式扭矩仪的工作原理。

(200127)(1728)
第三节:压力传感器
知识点一:电量式压力传感器
1、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变_____________型的。

(200119)
2、涡流式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特性,适合于测量爆炸时产生的压力。

(200818)
3、涡流式压力传感器属于()。

(200904)
A电阻式传感器 B电容式传感器 C电感式传感器 D压电式传感器
4、活塞式压力计利用原理制成。

(200918)
5、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特点是什么?(0226)
6、简述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条件。

(1227)
7、采用双螺管线圈差动型电感传感器做成一个测力传感器。

(1)用简图说明该传感器的结构,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2)用图说明两个线圈在电桥电路中的接法。

(1734)
8、简述霍尔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00926)(2003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