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分类与原理(精)
建筑通风系统原理

建筑通风系统原理
建筑通风系统原理是一种能够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系统。
通风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室内外空气的流动以及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
通风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进风口、送风机、空气处理设备、管道系统和排风口。
首先,进风口是通风系统接受新鲜空气的位置,一般设置在建筑的外墙,通过进风口将外界空气引入系统。
送风机是通风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进入系统的空气经过处理后送入室内。
送风机通过空气处理设备对空气进行过滤、除尘、除湿、加热或降温等处理,确保送入室内的空气符合舒适和卫生要求。
然后,管道系统起着传输空气的作用,将处理后的空气从送风机输送到各个室内房间。
管道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密封性,以保证送风效果和避免能量的损失。
最后,排风口是通风系统将室内空气排出的位置。
它可以设置在室内房间的墙壁或天花板上,通过排风口将污浊的室内空气排出室外。
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进风量和排风量来实现的。
进风量和排风量的平衡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
过多或过少的进风量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和能量损失,而过多或过少的排风量会导致室内负压或正压,影响通风效果。
在通风系统运行时,可以通过控制送风机的转速、管道阀门的开闭以及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开启程度来调节进风量和排风量。
同时,还可以根据室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自动调节。
总之,建筑通风系统通过控制室内外空气的流动,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将排出的空气余热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对通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06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型通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自然通风技术
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具有节能、 环保、无噪音等优点。
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舒适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考虑为人们提 供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包括适宜的温 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地过滤和排除室内空气 中的细菌、病毒、异味等有害物质,保证 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健康。
节能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能 源的消耗,采用高效、低能耗的通风设备 和系统。
高湿度环境
对于高湿度环境,需要采用除湿 或调湿的通风系统。
高温环境
对于高温环境,需要采用降温或恒 温的通风系统。
密闭环境
对于密闭环境,需要采用强制换气 的通风系统。
05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通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制度
01
定期检查
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系 统正常运行。
更换磨损部件
发展
未来的建筑通风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节能化和健康化,如通 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通过采用新型节能材 料和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化,通过引入空气净化技术实现健康 化。
建筑通风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分类
根据通风动力不同,建筑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 机械通风两大类。自然通风依靠自然界的风力、温差 等自然动力实现通风换气,而机械通风则依靠风机等 机械设备提供动力进行通风换气。
通风系统

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部:高新彰通风系统的组成•常用的通风系统组成:风机、软连接、风管、风阀、风口•特殊使用要求下需要增加消声静压箱,过滤器,内外保温,导流弯头,诱导风机,热交换系统,穿墙套管通风系统的高低压区分•风压<=500pa---------低压通风系统•风压500pa<P<=1500pa---------中压通风系统•风压>1500pa---------高压通风系统风机的分类风机的分类•2、按气流运动方向:•分类离心式风机—气流轴向驶入风机叶轮后,在离心力作用下被压缩,主要沿径向流动。
•轴流式风机—---气流轴向驶入旋转叶片通道,由于叶片与气体相互作用,气体被压缩后近似在园柱型表面上沿轴线方向流动。
•混流式风机—---气体与主轴成某一角度的方向进入旋转叶道,近似沿锥面流动。
•横流式风机—----气体横贯旋转叶道,而受到叶片作用升高压力。
风机的分类•3、按生产压力的高低分类(以绝对压力计算)大气压力101.3KPa •通风机—----排气压力低于112700Pa;•鼓风机—----排气压力在112700Pa~343000Pa之间;•压缩机—----排气压力高于343000Pa以上;风机的分类•4、通风机高低压相应分类如下(在标准状态下)•通风机—---排气压力低于112700Pa;•鼓风机—---排气压力在112700Pa~343000Pa之间;•压缩机—---排气压力高于343000Pa以上风机的分类•5、通风机高低压相应分类如下(在标准状态下)相对压力下•低压离心通风机:全压P≤1000Pa•中压离心通风机:全压P=1000~5000Pa•高压离心通风机:全压P=5000~30000Pa•低压轴流通风机:全压P≤500Pa•高压轴流通风机:全压P=500~5000Pa风机的优缺点分析•容积式风机中定容式风机•主要以罗茨风机为代表原理:利用两个叶形转子在气缸内作相对运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的回转压缩机。
通风系统与防排烟作用及原理

通风系统与防排烟作用及原理通风系统与防排烟作用及原理通风系统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保证建筑内部空气质量的良好,同时消除污染物,防止火灾时有害烟气和火焰扩散。
通风系统还可降低室内温度,增加空气新鲜度,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及工作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通风系统与防排烟作用及原理。
一、通风系统作用与原理1.增加空气新鲜度通风系统能够不断流通室内外的空气,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能够有效地去除有害气体,尤其是对于高密度人口居住的公共场所来说,空气质量的保护非常必要。
通风系统工作原理:设备内部安装了送风机,通过送排风管将新风送至各房间,室内的有害气体则通过排风管道排出室外,从而达到清新空气的高效循环。
2.降低室内温度炎热的夏季,室内常常会变得闷热,通风系统可以及时的将热空气排出室外,吸入新鲜空气达到室内温度的调节。
这不仅能够降低空调费用,还能保护环境,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通风系统工作原理:通风设备通过在建筑中设置适当的通风口可以改善室内外空气流通的问题,避免室内空气长期滞留而导致的一些问题。
3.消除污染物通风系统能够消除室内一些有害物质,如雾霾污染、烟雾等,有效地让室内的空气洁净该。
通风系统工作原理:在空气中添加一些能够有效消除污染物的净化装置,例如静电净化器、UV紫外线杀菌器等。
二、防火排烟系统作用与原理防火排烟系统同样是住宅和公共建筑一项重要的安全设计。
当遇到火灾时,防火排烟系统能及时将向室内排出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一些工业建筑中,排烟系统能够将工厂室内的废气排出,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
排烟系统工作原理:在建筑中安装火警探测器,其能感应到火灾时立即启动排烟系统。
排烟系统可以用电动或者自然通风方式来排出有害烟雾气体,从而保护人身及产品设备安全。
三、安全门作用及原理安全门在火灾发生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防止烟气、火焰及热浪从一个房间扩散到另一个,并利用独特的孔洞构造来生成有利于氧气进入的适当空气气流。
汽车通风系统结构原理

汽车通风系统结构原理汽车通风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为车内提供新鲜空气和调节车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保证驾驶人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和健康安全。
其主要结构包括进排气系统、空调系统和过滤系统等组成部分。
一、进排气系统进排气系统是汽车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将新鲜空气引入车内,同时将车内不良空气排出车外。
该系统包括进气口、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进气门、废气管道和风扇等。
进气口是空气进入汽车的通道。
其位置通常设置在汽车的前部,可以有效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尘土等污染物的进入。
进气口设有一个空气滤清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微生物,避免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健康产生影响。
进气管道和进气门的作用是将过滤后的新鲜空气引入车内。
进气门的开闭状态可以通过电子控制器或手动操作实现。
在汽车行驶时,风扇通过旋转产生强大的负压,将进入车内的新鲜空气分布到整个车内,保证了车内氧气的供应和空气的流动性。
废气管道的作用是将车内的废气排出。
废气管道通常设置在汽车后部,排放废气时要注意避免对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影响,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二、空调系统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低压力的气体变为高压力热气体,供给蒸发器和冷凝器使用。
蒸发器的作用是将车内的温度降低,将汽车内部的湿度增加,保持车内环境的湿润度。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制冷剂凝结为液体,同时将车内温度降低。
膨胀阀的作用是调节制冷剂的压力和流量,保证空调系统能够稳定工作。
三、过滤系统空气过滤器的作用是过滤进入车内的空气中的灰尘和其他微小粒子,防止对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健康产生影响。
花粉过滤器的作用是过滤花粉和其他有害物质,有效预防过敏反应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车内的空气质量受到车外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选择通风系统时应考虑汽车的使用环境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合的进排气和过滤系统,并及时更换和清洁空气过滤器,以保证车内环境的质量和健康安全。
第十二章建筑通风

vw 2 Pf K w 2
12 14
室外气流与建筑相遇时,将发 生绕流,经过一段距离后才恢 复平行流动,受建筑物的阻挡, 建筑物四周室外气流的压力发 生变化,迎风面气流受阻,动 压降低,静压增高,与远处气 流相比形成正压,而侧面和背 风面由于产生局部涡流,静压 降低,形成负压。
2.外部罩:设置在有害物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 在控制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 3.接受罩:利用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等) 产生或者诱导的有害物气流把有害物排掉。 4.吹吸罩:利用吹风口吹出的射流和吸风口前汇流的联 合作用捕集有害物的罩子。
二、除尘器
除尘器用于分离 机械排风系统所排 出的空气中的粉尘, 目的是防止大气污染 并回收空气中的有用 物质。
L 3600Fu
m / h
3
其中:F为罩口实际开启面积 m 2 u为罩口的吸风速度 m / s
可参考有关设计手册。
三、空气平衡和热平衡
1. 空气质量平衡 单位时间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应和同一时间内排出的空 气质量保持相等。即通风房间的空气质量(kg/s)要保持平 衡,这就是空气平衡。空气平衡的数学表达式为 Gjj+Gzj =Gjp+Gzp
自然通风 (1)、风压作用下
自然通风 (2)、热压作用下
室内热源加热空气,密度降低,热空气自 然上浮,房间上部空气压力比房间外部的 大气压力大,导致室内空气向外流动。 在房间下部,室外空气不断流入,补充因 上部空
2.局部排风系统
二、全面通风:对整个建筑物或者整个房间 进行机械通风换气的通风方式。 1.机械送风、自然排风 2.自然进风、机械排风 3.机械进风、机械排风 气流组织形式: ——送风系统中,送风口临近工作场所, ——排风系统中,吸风口设污染最严重处 ——尽量使室内气流均匀,减少涡流的存在, 避免污染物在局部地区停留
通风系统分类与原理(精)

学习情境1 风机安装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通风系统分类与原理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建筑环境由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光环境和声环境所组成。通 风与空气调节是控制建筑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技术,同时也包含对 系统本身所产生噪声的控制。
一、通风系统分类与原理
置换通风
当置换通风系统达到稳定时,室 内空气在流态上便形成了三个区域: 上部混合区,下部单向流动清洁区, 以及在两个区域中间的层流区域。
置换通风效果评价的方法很多,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
置换通风特点: (1)置换通风热力分层; (2)置换通风室内温度和污染物浓 度呈现层状分布; (3)置换通风的原理特点,送风既 是动量源,又是浮力源; (4)置换通风的目标和结果特点。
气温度,以改善局部工作地点的环境。 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分散式局部送风系统 风扇送风:适用于对空气处理要求不高,可采用室内再循环空气。 空气幕:是利用条状喷口喷出一定速度和温度的平面气流,用于隔断室
内外空气对流的送风装置。 空气幕作用:(1)减少或隔绝外界气流的侵入,维持室内或某一工作区
柜式排风罩 俗称通风柜
上部联合排风通风柜
送风式通风柜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外部吸气罩 为了保证有害物全部吸入罩内,必须在距吸气口最远控制点上形成的气
流速度称为控制风速。
外部吸气罩的控制风速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排风罩口的流场分布:
仅适用于
x 1.5d
的场合
四周无边圆形的速度分布图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目录
•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 建筑通风系统的类型与原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CHAPTER 01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建筑通风系统是指为建筑物内部 提供新鲜空气并排除废气的系统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趋势
自动化控制
通过预设程序或远程控制,实现 通风系统的自动调节和开关,提
高运行效率和节能性。
数据分析和优化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通 风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 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和能效。
智能运维与管理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远程监控,实现 通风系统的故障预警、预测性维护 和远程管理。
能耗分析
评估通风系统的能耗,提出节能措施,如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实施智能控制等。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通风系统对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影响,如空气质量、 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
CHAPTER 04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01
定期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通风系统的
机械通风系统
1 2
机械通风系统的原理
通过机械(如风扇、鼓风机等)产生空气流动, 将室内空气排出,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
机械通风系统的优点
通风效果好,可调节性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3
机械通风系统的局限性
耗能较高,存在机械噪音和维护成本等问题。
CHAPTER 03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设计原则与流程
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挑战
节能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热空气幕的选用原则(暖通老规范):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热空气幕的选用原则(暖通老规范):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热空气幕的选用原则(暖通新规范): 5.8.1 对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经常开启的外门,当不 设门斗和前室时,宜设置热空气幕。 5.8.2 公共建筑空气幕送风方式宜采用由上向下送风。 5.8.3 热空气幕的送风温度应根据计算确定。对于公共建 筑的外门,不宜高于 50℃;对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 70℃。 5.8.4 热空气幕的出口风速应通过计算确定。对于公共建 筑的外门,不宜大于 6m/s;对于高大的外门,不宜大于 25m/s。
选用空气幕时,应注意出口风速及噪声两项指标。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1、有害物源; 2、排气罩; 3、净化装置; 4、排风机; 5、风帽; 6、风道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柜式排风罩 俗称通风柜
通风空调管道安装
学习情境1 风机安装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通风系统分类与原理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建筑环境由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光环境和声环境所组成。通 风与空气调节是控制建筑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技术,同时也包含对 系统本身所产生噪声的控制。
一、通风系统分类与原理
气温度,以改善局部工作地点的环境。 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分散式局部送风系统 风扇送风:适用于对空气处理要求不高,可采用室内再循环空气。 空气幕:是利用条状喷口喷出一定速度和温度的平面气流,用于隔断室
内外空气对流的送风装置。 空气幕作用:(1)减少或隔绝外界气流的侵入,维持室内或某一工作区
风机装配,水平安装,以热水为热源的热空气幕。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空气幕的送风形式 (1)上送式空气幕
学习情境1
送风速度控制在 4~6m/s范围之内。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2)单侧空气幕
1、适用于宽度小于4m的门 洞和车辆通过门洞时间较短的工 业厂房。
2、缺点是: 1)需占用一定的建筑面积; 2)为了不阻挡气流,侧送式 空气幕的大门严禁向内开启; 3)挡风效率不及下送式空气 幕。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2)双侧空气幕
学习情境1
1、适用于门洞宽度大于4m 的工业建筑,其卫生条件较下送 式为好。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4)下送式空气幕
1、射流最强区贴近地面,冬 季抵挡冷风从门洞下部侵入的挡 风效率最好,且不受大门开启方 向的影响。
2、由于送风口在地面下,易 被脏物堵塞。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1.通风系统分类
根据通风服务对象不同分为民用建筑通风和工业建筑通风。 根据通风气流方向不同分为排风和进风。 根据通风控制空间区域范围不同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
注:防止室内有害物污染空气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局部通风。 根据通风系统动力不同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
学习情境1
根据空气幕送风温度不同可以分为:热空气幕(RM)、冷空气幕和等 温空气幕(FM)。
热空气幕是在空气幕内设有加热器,以热水、蒸汽或电为热媒,将空气 加热到所需的温度,适用于需要供热的建筑物,常用于寒冷地区隔断大门 的冷风侵入;
冷空气幕是在空气幕内设有冷却器,空气经冷却处理后送出,主要用于 炎热地区;
等温空气幕的空气未经处理直接送出,构造简单、体积小,适用范围广, 多用于非严寒地区隔断气味、昆虫,或用于夏季空调建筑的大门。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空气幕形式及代号
项目
代号
项目
非加热空气幕 空气幕名称
FM
热源种类
蒸汽
热空气幕 RM
电
安装型式
水平安装 垂直安装
—
贯流式
C 风机形式 离心式
域的环境条件; (2)可以阻挡粉尘、有害气体及昆虫的进入; (3)用于防止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向无烟区侵入。
空气幕主要由空气处理设备、风机、风管系统及风口组成。 风机主要有三种:贯流风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空气幕构造示意图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影响空气幕效果的主要因素有:风量、风速和悬挂高度。 风量,在大门宽度和高度一定时,空气幕的风量愈大效果愈好; 风速,同等风量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送风速度愈高效果愈好,出口 风速一般为4~9m/s; 悬挂高度,一般的公共建筑将空气幕设在门洞的上方,悬挂的高度愈小, 则射程愈短,射流衰减愈小,其阻挡室外空气进入的能力愈强,因此适宜 的安装高度也有助于控制效果。
2.通风系统原理
☺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Local Ventilation)是指为了改善室内局部空间的空气环境,
向该空间送入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的通风方式。 局部通风系统分为局部送风和局部排风两类。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局部送风是以一定速度将空气直接送到指定地点的通风方式。 局部送风分为系统式和分散式两种。 局部送风目的是增加局部工作地点的风速或同时降低局部工作地点的空
热源种类
热水
S
轴流式
代号 — D — L Z来自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空气幕形式及代号
学习情境1
项目1 通风系统原理与送风量确定
学习情境1
举例: 1、FM-1509-C 叶轮名义直径150mm,出口气流名义宽度为900mm,用贯流
风机装置,垂直安装的非加热空气幕。 2、 RM-1512L-S 叶轮直径150mm,出口气流名义宽度为1200mm,用离心通
通风:是指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对某一空 间进行换气,以造成安全、卫生等适宜空气环境技术。
主要功能:(1)提供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2)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 (3)排除室内工艺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4)除去室内多余的热量(称余热)或湿量(称余湿); (5)提供室内燃烧设备燃烧所需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