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辨证施治降脂减肥
中医减肥方法

中医减肥方法
人人都爱奔小康,但随着小康生活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亦日渐增多,高血脂、脂肪肝等为临床常见病,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降脂减肥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中医方—磁石经络法
肥胖之人,体质大多强壮结实,如有大便秘结者,须用泻下通便法以排泄脂垢邪浊。
常用药物为:大黄是一味泻下通便的主要药,降脂减肥之功甚速。
虎杖一药既可泻下,又能行瘀,仅次于大黄。
何首乌能养血润肠,肥胖之人而兼血虚肠燥大便秘结者,可常服之。
市上所售的一些减肥茶,配方中就以泻下通便药为主组成。
肥胖人服用之后,会引起剧烈猛泻,体重随即减轻。
古方指磁石经络法【乐美塑身每日贴】能缓下痰浊,却无腹泻之效,于减肥瘦身而言,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中医方:针灸减肥
针灸减肥在穴位刺激方法上,最常用且颇受病人欢迎的是耳针及其他各种变革的方法,像是体针、电针、艾灸等等。
以耳针减肥来说,耳针主要是因味觉变化来引起进食量减少,根据研究发现,耳针可使味觉过敏,从而抑制食欲,因为针刺耳穴后会产生某种信号,然后沿迷走神经传递,同时阻断下丘脑饥饿信息,限制摄食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中医减肥注意事项:
1、贫血、心脏病不能减肥。
2、皮肤过敏、温疹、湿疹不能减肥(多毛需刮掉)。
3、月经期不能减。
月经前不愿掉重,因为水、盐、钠储留在体内。
月经干净后才可做减肥。
4、便秘不愿掉重(先调理再减肥)。
5、感冒、拉肚子不愿掉重。
6、疲劳过度、上火不愿掉重。
7、年龄50岁以上新陈代谢慢不愿掉重。
8、月经停止者,掉重慢些。
9、肥胖的人都是阴阳不平衡的虚症。
中药减肥的中医四诊方法

中药减肥的中医四诊方法中医四诊法在中药减肥中的应用概述:中药减肥是中医学在减肥领域的独特应用。
中医减肥注重整体调理,通过中医四诊法辨证施治,达到改善身体机能、平衡体质的目的。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医四诊法在中药减肥中的应用。
一、望诊法望诊法是中医四诊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观察病人面色、舌质、舌苔等来判断病情。
在中药减肥中,望诊法被用来判断体内湿气、痰湿等因素影响人体代谢的程度。
比如,湿气重的人多有皮肤油腻、水肿等表现,舌苔厚重。
而痰湿体质的人则常有浑身困重、容易困倦等症状,舌苔厚腻。
针对这些情况,中医师会选择散湿、祛痰的中药,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伍。
二、闻诊法闻诊法是中医四诊法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嗅闻判断病情。
在中药减肥中,闻诊法被用来判断体内湿热、气机不畅等情况。
比如,湿热重的人体味重、口臭等,中医师会选择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
而气机不畅的人常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中医师会选择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调理。
三、问诊法问诊法是中医四诊法中的一种方法,通过询问病人获得病史、病情等信息。
在中药减肥中,问诊法被用来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而判断中药减肥方案。
例如,有的人常吃辛辣食物导致湿气重,中医师会建议避免辛辣食物,配合适当的中药减肥方案。
四、切诊法切诊法是中医四诊法中的一种方法,通过触摸脉搏判断病情。
在中药减肥中,切诊法常被用来判断体内气血运行情况。
例如,脉搏沉细无力的人常体现为气血运行不畅,中医师会选择调理气血的中药进行治疗。
对于脉搏紧绷有力的人,中医师可能会选择舒肝活血的中药来调理。
结语:中医四诊法是中药减肥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方法,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病人的整体状况和体质特点,从而给出个体化的中药减肥方案。
中药减肥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还可以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是一种综合治疗的方式。
然而,在进行中药减肥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监管,不能盲目自行减肥。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肥胖症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机体脂肪组织过多积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之一,在治疗肥胖症上有着独到的辨证施治方法。
本文将针对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展开论述。
一、辨证分型中医将肥胖症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体征和病因。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 脾胃湿阻型脾胃湿阻型是指肥胖症患者脾胃功能失调,湿气停留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治疗时应通过舒缓脾胃、消除湿气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中医常采用祛湿健脾的方法,如服用陈皮、山楂等药物。
2. 肾阳虚型肾阳虚型是指肥胖症患者肾阳功能不足,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肌肉松弛,脂肪堆积。
治疗时应通过温补肾阳,增强人体代谢能力,促进脂肪燃烧。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菟丝子等。
3.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是指因情绪压抑、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气血循环不畅,脂肪堆积。
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来疏通气血,减少脂肪囤积。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郁金等。
二、中医施治方法中医对肥胖症的施治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草药调理和针灸疗法等。
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疗肥胖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定制相应的饮食方案。
例如,对于脾胃湿阻型的患者,应少食寒性、油腻、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对于肾阳虚型的患者,应多食温补的食物如桂圆肉、牛肉等。
2. 草药调理草药是中医治疗肥胖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选用不同的中药组方,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茯苓、生大黄等,可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进行搭配使用。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肥胖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脏器功能,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等。
三、中医治疗肥胖症的优势相比于西医疗法,中医在治疗肥胖症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1. 个体化治疗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针对每位患者的辨证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治疗更加精准。
【实用文档】-中医提倡“辨证论治”想减肥?请对号入座-

中医提倡“辨证论治”想减肥?请对号入座
中医提倡“辨证论治”想减肥?请对号入座1 胃热痰瘀型这类人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食欲强,这种类型男性居多。
要多喝温开水,也可用清胃热的泻药,如大黄、草决明等加速代谢,利用排便方法降火。
饮食上,多补充青菜、瓜果等凉性食物。
还可借助耳针或针灸神门穴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取。
2 肝郁气滞型这类人常郁闷叹气、失眠多梦,容易紧张、烦躁、疲倦,女性常月经失调。
情绪转换调整是减肥关键。
平时可饮用疏肝理气的玫瑰花茶、桂花茶,以缓和情绪。
陈皮、百合也有缓解紧绷情绪的功效。
这类人的减肥方式以疏肝理气为主。
针灸调节情绪的肝经如太冲穴、太溪穴等。
3 脾虚湿阻型这类人肌肉松软、易疲倦、四肢浮肿、食欲差,产后妇女居多。
可使用强化脾脏功能的药物,如黄芪、茯苓等。
平时多吃帮助水分排出的食物,如苡仁等。
多做运动锻炼肌肉。
针灸则以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以减少制造身体水分及排水的穴位为主。
4 更年期或老年的肝肾两虚型这类人年龄通常超过50岁,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即使少吃体重仍上升。
治疗重点在于补肝肾。
可选用六味地黄丸、何首乌、女贞子等中药。
此外,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功能衰退会出现骨质疏松或关节酸痛,可以在饮食中补充黑芝麻,以滋补肝肾。
早餐中加黑豆、黄豆,也可收健脾之效。
平时可用枸杞子泡茶。
针灸以调整肝肾的穴位为主,如中脘、关元、三阴交等。
这类人减肥速度慢,但若能稍微增加运动量,如快步走20分钟,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中医中药对减肥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中药对减肥的辨证与治疗中医对肥胖的辨证认识中医对肥胖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暴食肥胖型;压力肥胖型;水肿肥胖型;贫血肥胖型;疲劳肥胖型等。
肥胖者可依症状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
中医认为肥胖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分为四型:1.饮食失节、疾湿阻滞型,此型肥胖,是以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过饮酒酪奶浆引起,伴有身体重着,神倦乏力,头沉胸闷,或有恶心、痰多,时腹胀满,舌淡红,苔滑或厚腻,脉濡滑。
2.脾肺不健、气虚饮停型,此型肥胖,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精神疲困,自汗,心悸,浮肿,嗜卧为主。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濡缓。
3.脾肾阳虚、水湿内盛型,此型肥胖,以神倦嗜卧,呼吸气短,动则喘气,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夜尿较频,心悸为突出表现。
舌谈苔薄白而滑,脉濡缓而弱。
4.痰淤阻络、气不宜扬型,此型肥胖,突出表现在口唇紫绀,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白天嗜卧,甚至昏睡,夜寐不宁,烦躁,记忆力减退,痰多,口干不思饮等证候,舌瞎紫,苔薄或滑腻,脉沉涩。
肥胖症,是一种普遍性的,困扰当今世界的疾病。
这种疾病在西方国家较普遍,但近年在我国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
特别是从儿童开始,就已经有了不可收拾的发展势头。
这不可不令人担忧…。
肥胖症患者不但是体形不够称意,也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为公共事业带来不少负担,例如床铺、坐椅、车辆都要有特殊型号。
这且不说,伴随着肥胖症患者本人的其它疾病也随之而生。
例如,肥胖症病人多有多汗症、口臭、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等因肥胖而带来的衍生病症。
有人说肥胖症是‘富贵病’。
经济条件好了吃穿不用愁,心理负担少,再者因为富有就大量进补,吃喝无度…。
再则肥胖症患者多数性格开朗、豁达,喜好肥腻味重食物…。
这一切不可说没有道理,实质上这些并非主要原因。
对一个健康人来说,这些条件只能使人体魄更健壮而不至于染上肥胖症( 饮食无度属例外)。
真正的富人却很少患上此症。
其实,是患者的脾胃首先出了问题或者是患者的前辈的遗传基因的后天再现…。
中医辨证论治减肥

中医辨证论治减肥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上千年的使用记载,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和现代研究的检验,具有作用持久、针对性强等优点。
而且疗法多样,有中药汤剂内服、外洗,针灸,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可供想减肥的朋友进行选择。
其优势在于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人与人的体质不一样,调理的方法也不太一样。
所以不能跟风,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而需要在中医望、闻、问、切的指导之下进行调理。
只要明确了自己的体质,对症调理,无论艾灸还是拔罐,都能轻松瘦下来中医辨证论治减肥法事半功倍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减肥法才是最好的2013—2015年,我对前面提到的三种减肥方法做了一个统计研究——把100多位肥胖患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纯运动节食减肥,第二类是应用西药减肥,第三类就是用中医的温阳、补气、化痰法减肥。
两个月后,这三组中效果比较理想,副作用少,而且减肥效果持久的还是中医的方法。
不仅如此,中医的温阳补气化痰法大大改善了肥胖朋友的症状,比如,身体困重、神疲乏力、头晕、便溏不爽等。
中医减肥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肥胖,如果我们辨证准确、调理得当,会瘦得很轻松。
讲完各种减肥方法之后,大家可能想问我:您推荐哪种减肥方法呢?我认为“1+3”减肥法是最好的搭配,健康的生活习惯,因人而异的调理方法,合适的运动,以及合理的饮食,也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方法。
我在临床上治疗的一个姑娘,充分证明了中医辨证论治减肥的优越性。
这个患者婚前身体苗条匀称,身高1.71米,体重61公斤左右。
24岁结婚,由于工作需要,每天坐在电脑前整理各种文件。
现在结婚不到4年,发现身体逐渐发胖,最初没怎么在意,现在竟然达到75公斤。
她说她也吃过西药,也节食和运动,效果都不理想。
要么瘦得慢,要么有副作用。
尽管这样,她也没有放弃,因为她知道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也容易得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
有段时间她发现,单位有个和她一起工作的胖嘟嘟的女孩瘦了很多,就很好奇她是怎么瘦下来的。
中医把脉辩证减肥 对症下药健康瘦身

中医把脉辩证减肥对症下药健康瘦身中药减肥利用辩证施治的原理,从调整内分泌入手,对肥胖者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进行调整。
虽然中药减肥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减肥方法,但是也需要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减肥目的。
1、疲劳型肥胖这类肥胖者因“元气”(简单的说,就是生命能源)不足,而导致消化机能下降、代谢异常,有食欲不振,不正经吃饭但爱吃零食的倾向。
症状:极易疲劳、一动就爱出汗、气喘;怕冷爱感冒;小便次数少;肿眼泡等。
中药妙方:香砂六子汤。
它有恢复“元气”、提高消化器官功能,使身体代谢正常的作用。
可将体内积聚的不必要物质燃烧并排出,达到减肥的效果。
2、贫血型肥胖学名为“血虚肥胖”。
因体内血液不足,身体基本机能下降,代谢功能发生异常,最终导致肥胖。
症状:食欲正常,但小腹饱满突出,手脚细但身上胖,也就是说的“偷着胖”。
中药妙方:适宜的药方为具有补血作用的四物汤和小建汤各半。
3、水肿型肥胖又被称为“痰湿内蕴肥胖”,臀部和大腿浮肿,也就是所说的“下半身胖”的人。
这是因身体的排水功能较差,多余的水分在体内积聚所造成的肥胖。
症状:食欲一般,但手脚无力;不喜欢运动;吃完饭浑身发软想躺下;嘴里发粘;尿不通;易坏肚子;早晨起来时眼睛浮肿等。
中药妙方:这类肥胖者可服用防风通圣散和胃苓汤。
有利尿、减肥的作用。
4、压力型肥胖由于压力所造成的肥胖又被称作“肝胃郁热肥胖”。
压力过大肝功能下降。
甚至会影响到胃,使胃发热,食欲异常旺盛。
症状:这种类型的人,心情一烦躁就会出现食欲旺盛、头痛、眼睛充血等症状。
有些女孩子,压力大、心情烦的时候,就猛吃甜食,可以说是这一类人的典型表现。
中药妙方:这类肥胖者可服用大柴胡汤。
这类药有抑制压力的过度反应,消除烦躁、抑制消化器官异常兴奋的作用。
博粹堂中医减重疗法的第一个法宝用中药调理体质,除了将肥胖的根源加以去除,同时也针对肥胖带来的病痛积极治疗。
其目的就是希望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之下,完成减重的目标,而不是牺牲身体健康换来体重减少,否则,用身体健康换来的身材再美再窈窕,如果一脸病怏怏,气色不佳,全身虚弱无力,看起来一点都不美。
中医辩证减肥方案,太实用了!

中医辩证减肥方案,太实用了!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过后,不少人感觉到自己胖了,赘肉越来越多。
春天到了,人们的减肥序曲正式开始了。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气虚痰湿偏盛为主要病机,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超过标准。
历代医籍对肥胖病的论述非常多,最早记载见于《内经》,有“肥贵人”及“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等论述。
肥胖病机总属于气虚痰湿偏盛。
脾气虚则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致肥胖。
肾气亏虚,肾阳衰微,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气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而成肥胖。
针对肥胖本虚标实的特点,治疗当以补虚泄实为原则。
减肥的常用中成药中医认为肥胖与“湿、痰、虚”有关,故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
根据造成肥胖的原因分证论治,常用的减肥中成药有如下几种。
1、胃热滞脾证症状: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脘腹胀满,面色红润,心烦头昏,口干口苦,胃脘灼痛,嘈杂,得食则缓。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主要是胃热滞脾,精微不化,膏脂瘀积。
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消导。
常用中成药:防风通圣丸(散)、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等。
用药举例:木香槟榔丸成份:木香、槟榔、枳壳(炒)、陈皮、青皮(醋炒)、香附(醋制)、三棱(醋炙)、莪术(醋炙)、黄连、黄柏(酒炒)、大黄、牵牛子(炒)、芒硝。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泻热通便。
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半袋(3g)~1袋(6g),一日2次~3次。
推荐注意:寒湿内蕴胃痛、痢疾及冷积便秘者慎用,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药品特色:集行气、破气、下气于一方。
适用于食积化热,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沉有力的肥胖患者。
本方为治疗湿热积滞之重证的常用方,临床以脘腹胀痛,便秘或下痢里急后重,苔黄腻,脉沉实为使用依据。
2、脾虚不运证症状:肥胖壅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日益增多了。
血脂高、胆固醇高、脂肪肝、肥胖型高血压、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为临床所常见,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运用中医减肥中药辨证施治,降脂减肥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中医就其常用药物与方例稍加归纳,约有四大方法:
一、和胃消脂法:
形体肥胖,大多由于甘肥太过,油脂粘腻先壅于胃,往往脘腹饱胀,嗳腐吞酸,口味秽浊,舌苔腻。
及早运用山楂、大麦芽、莱菔子等药以和胃助消化,甚为应手。
本草书对这些药早已有消除脂垢的记载。
传统有焦三仙、保和丸等方,尤以中医儿科作为常用药物。
市售之山楂果、山楂糕、山楂包香甜可口,可随身携带,服用方便。
鲜莱菔生吃、炒吃均甚清口,可算是降脂减肥最简便的食物疗法。
二、活血行瘀法:
肥胖之人,血液中脂肪过多,容易引起动脉硬化,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多由此产生。
活血行瘀的药物对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脂,以及防止斑块形成和促进其消退均有作用。
肥胖而见有瘀血阻滞,妇女经闭不行,或见舌质有青紫瘀点者,采用活血行瘀法,不但降脂减肥,同时又能治病,真是两全其美。
常用的活血行瘀降脂药物:如当归、川芎即古方佛手散,善于活血调经止痛,为首选之品。
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汤),为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
赤芍药、鸡
血藤能活血舒筋,对瘀阻经络者多适用之。
三七、蒲黄善于活血止痛,对瘀阻刺痛者每多选用。
市售之丹参包、复方丹参包、冠心1号方、冠心2号方等都有活血行瘀降脂的功效。
三、宽胸化痰法:
中医文献有"肥人多痰"的论点,这种痰显然是指肥胖之痰浊,也就是脂肪过多。
临床所见肥胖之人,动则气短、胸闷,甚则头晕、呕吐、恶心,舌苔滑腻。
有的人痰火重,性情急躁,易于发脾气、恼怒,以致血压高,头胀脑鸣而痛,睡眠不安,舌苔黄腻,大便干结。
多发心、脑血管病变。
遇上这些病证,选用宽胸化痰法最为合适。
常用药物如:瓜蒌,古称栝楼,为宽胸化痰主要药,市售之瓜蒌包即用此一味制成,可降血脂,尤善治冠心病。
瓜蒌仁还有润肠作用,对痰火内结,大便不畅者尤适用之。
薤白即小蒜,临床常与瓜蒌配合同用,即汉代名医张仲景用治胸痹心痛的栝楼薤白汤,千百年来沿用不替。
枳实、枳壳俱能宽胸化痰,配陈皮、半夏即为温胆汤法,常用治肥胖痰湿重,惊悸、失眠等症。
半夏能化痰和胃止呕,与陈皮配合,为二陈汤的主药。
传统作为化痰湿的主要方剂。
临床通治各种痰证,不论呕吐痰涎,或是咳嗽痰多、眩晕、惊悸等症每多用之。
查阅方书,实由温胆汤蜕化而来。
陈皮即橘皮,气味芳香,既可和中理气,又能化痰降脂。
市售之陈皮梅、橙皮条等,确甚可口,亦为食疗降脂之佳品。
四、疏肝利胆法:
胆汁能消化脂肪。
患肝炎、胆囊炎、肝胆结石的人,胆汁分泌不足,往往不喜欢吃油腻肉食,如果不小心,误食会引起发病。
疏肝利胆法对肝胆病是不可少的,尤其是脂肪肝患者,本人常用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疏肝利胆的常用药物如:茵陈,是中医治疗黄疸的专用药,有很好的利胆作用。
莪术、姜黄、郁金三味药为同科药物,均能疏肝、利胆、降脂,常与茵陈配合同用。
市售之白金丸由郁金、明矾二味制成,为疏肝利胆、降脂化痰浊的中成药,并有化结石之功。
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陈皮)可作为常用成方,随症加减。
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平时泡茶常饮之,有泻肝火降血脂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