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细菌的菌落计数
自来水中细菌菌落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实验五自来水中细菌菌落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l.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和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2.学习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细菌菌落总数是指水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培养后,所得1毫升检验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本实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
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
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大肠菌群是肠道中最普遍存在和数量最多的一群细菌,常将其作为人畜粪便污染的标志。
水被大肠菌群污染,就有可能存在病原菌污染,所以,大肠菌群是重要的水质卫生指标。
水中大肠菌群数是以液体稀释培养计数法测定,即100毫升检样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
三、实验器材l.培养基(1)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克,牛肉膏0.5克,氯化钠0.5克,琼脂1.5克,蒸馏水100mL,pH7.2~7.4。
121℃灭菌15min,备用。
(2)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蛋白胨2克,猪胆盐0.5克,乳糖1克,0.5%中性红水溶液0.5mL,蒸馏水100mL,pH 7.4。
分装到三角瓶和试管中,并放入一倒置杜氏小管。
115℃灭菌15min,备用。
双料发酵管除蒸馏水外,其它成分加倍,三倍料发酵管各组分用量增加至三倍。
2. 仪器或其他用具培养箱,试管,杜氏小管,三角烧瓶,带玻璃塞瓶,培养皿,吸管,等。
四、实验内容l.水样的采取(1) 取样瓶的灭菌准备好清洁的容量为100毫升的磨砂口带塞瓶,瓶的颈部和上部用牛皮纸覆盖,并用线捆好,然后160~170℃干热灭菌2h。
(2) 自来水的采取为了取得典型的水样,取自来水样时,至少应先放水5min,以冲去龙头口所带的微生物。
实验五 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及培养法

实验五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及培养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划线分离法、稀释平板分离法和菌落(活菌)计数法。
2.熟练掌握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学会微生物的一般培养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1) 平板划线分离法;2)稀释平板分离法。
在食品发酵工业中,通过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选育优良的微生物菌种,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测,必须将微生物单一分离出来,加以鉴别和研究。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它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
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微生物的分离和接种是微生物学中重要的技术之一,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否则使得微生物实验毫无意义。
三实验材料1.菌种: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毛霉、曲霉、青霉等含菌样品。
2.培养基:肉汤蛋白胨培养基(斜面、平板)、肉汤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蔡氏琼脂培养基(斜面、平板)。
3.土壤(自带)或其他物品;无菌水,无菌培养基,无菌吸管,无菌三角瓶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微生物的分离技术1. 平板划线分离法借助划线使混杂的微生物在平板的表面分散开,以获得单个菌落,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倒制平板→制备含菌样品稀释液→划线→倒置适温培养→观察记录(1)倒制平板:将固体培养基熔化→冷却至 50-55℃→注入培养皿内 15ml(无菌操作)→旋匀→静置凝固→即成平板→在皿盖边贴标。
(2)含菌样液制备:样品少许(1-10g),加入盛有无菌水的试管内,摇匀,制成菌悬液即可,能直接划线的样品(如体液、黏液、污水等),可省去这操作。
(3)划线:左手持平板,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以无菌操作取样,迅速将接种环伸入培养皿,轻轻划线(切勿把平板表面划破)。
然后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37℃,培养24-48 小时,观察平板上出现的现象,注意菌落的形状,并做记录。
微生物菌落计数实验报告

微生物菌落计数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确定水样中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数,以评估水质的卫生安全水平。
实验原理:微生物菌落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通过将待检测样品在适当培养基上培养,促使微生物菌落形成,然后用目镜进行观察计数。
细菌和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特性不同,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分别计数。
瓶子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是常用的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
实验步骤:1. 做好消毒准备,将取样瓶开盖,取适量水样。
2. 用无菌移液管分别移取水样至含有不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3. 均匀涂抹样品,覆膜,进行培养。
4. 培养后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形成情况,用计数板进行计数。
5. 计算出每毫升水样中的微生物菌落数。
实验结果:根据观察和计数,得出水样中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数分别为XXX CFU/mL和XXX CFU/mL。
实验分析:通过微生物菌落计数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水质中微生物的富集情况,评估水样的卫生安全性。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水样是否存在污染,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水质。
结论:微生物菌落计数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水样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水质情况,保障人们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水质安全问题,做好水质检测和管理工作。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保持无菌环境,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2. 操作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实验中发生意外伤害。
3. 实验后要及时处理实验用具,保持实验室整洁。
通过微生物菌落计数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水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
愿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都能享受清洁卫生的水资源,健康快乐地生活。
实验5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实验五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一、实验目的1.采用标准平皿法对水样中细菌作计数。
2.掌握微生物实验中无菌操作技术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呈正相关,它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重金属及某些其他有毒物质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因此总细菌数少的水样,并不能排除已被这些物质所污染。
试验采用标准平皿法对水样中细菌作计数,这是一种测定水中好氧的和兼性厌氧的异养细菌密度的方法,由于细菌在水体中能以单独个体、成对、链状,成簇或成团的形式存在,此外没有单独的一种培养基或某一环境条件能满足一个水样中所有细菌的生理要求,所以由此法所得的菌落数实际上要低于被测水样中真正存在的活细菌的数目。
细菌总数是指l 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7ºC、24h 培养后所生长的菌落数。
一般规定,1ml自来水中总菌数不得超过100个。
三、材料和器皿1.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牛肉膏:3-5 g ;NaCl :5 g ;蛋白胨:10 g ;琼脂:15-20 g;H2O :1000 ml ;pH :7.0-7.2.2.无菌采样瓶、灭菌移液管、灭菌培养皿,盛有90ml及9ml灭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和试管。
四、方法和步骤1.采集水样。
2.吸取10ml水样(河水、污水、游泳池水或港湾水等),注入罐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混匀成10-1稀释液,在吸水样前,水样应彻底搅动均匀。
3.按10倍稀释法将水样稀释成10-2、10-3、l0-4。
4.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河水样)倒平皿(厚度约2-3毫米,12毫升)水平放置至固化。
5.根据水样的洁净程度,污染严重者选取10-2、10-3、l0-4稀释度;中等的选取10-1、10-2、10-3稀释度,每个稀释液分别注入两个培养皿,每皿0.2 ml,用玻璃刮刀涂匀。
稀释度的选择是本试验精确度的关键,选择适宜者,平皿上菌落总数介于30~300个之间。
6.将培养皿倒置于37ºC 培养24h,可观察出明显菌落。
实验五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计数

(四)悬液稀释
无菌操作采用-4,-5,-6 稀释液涂布牛肉膏蛋白 胨平板;每个稀释度2个重复。每人用剩下的1个平板做 划线分离,从三角瓶中取土壤悬液作划线分离。
10-1 10克 土样
90毫升 无菌水
10-2
10-3
10-4
10-5
(五)平板涂布
Liquid specimen is spread on the surface of solid agar with a sterile bent glass rod.
一、实验目的:
学习微生物稀释平板计数及划线分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 采用适宜(选择)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 制剂有利于目标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分离获得目标微
生物的纯培养:常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
依据一个单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可以长成一菌
落从而推算样品中含有多少细菌的活菌数目。
简单易行,但易 造成机械损伤
(六)培养:
将平板用报纸包好(每个平板方向一致),
写上班级和姓名,皿底朝上,置于培养箱 培养(温度37℃) 。
(七)细菌计数结果
稀释度 平板 10-5 1 2 10-6 度平 均菌落数
土壤中含 细菌数量
四、平皿划线 分离法
特点: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小的样品)
五、试管斜面接种
1.两支试管呈“V”字形 3.火焰上微烧一周
2.拔下试管塞
4.接种环灼烧、冷却 6.塞上塞子,灼烧接种环
5.接种、划线
六、思考题
(1) 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 键?为什么?
(2)当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
细菌菌落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细菌菌落计数器,并正确操作。
3.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样品中细菌菌落的生长情况,评估样品的卫生质量。
二、实验原理细菌菌落总数(Colony Forming Units, CFU)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可见菌落数量。
通过测定样品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可以评估样品的卫生质量。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步骤:1. 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便在平板上形成单菌落。
2. 平板培养:将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平板上。
3. 培养与计数:在一定温度下培养平板,待菌落生长成熟后,使用菌落计数器进行计数。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样品:食品、水、土壤等。
- 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
- 稀释剂:生理盐水、无菌水等。
- 菌落计数器。
- 无菌操作台、无菌棉签、镊子等。
2. 实验仪器:- 电热恒温培养箱。
- 电子天平。
- 移液器。
- 烧杯。
- 移液管。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 称取适量样品,用无菌水进行10倍递增稀释。
- 将稀释后的样品分别取1mL,涂布在营养琼脂平板上。
2. 平板培养:- 将涂布好的平板倒置放入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24小时。
3. 菌落计数:- 使用菌落计数器,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记录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
- 计算每个样品的细菌菌落总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样品A:细菌菌落总数为2.5×10^6 CFU/g。
- 样品B:细菌菌落总数为1.2×10^5 CFU/g。
- 样品C:细菌菌落总数为8.0×10^3 CFU/g。
2. 分析:- 样品A的细菌菌落总数较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
- 样品B的细菌菌落总数较低,卫生质量较好。
- 样品C的细菌菌落总数最低,卫生质量最佳。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细菌计数方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菌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不同细菌计数方法的优缺点。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细菌计数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常用的细菌计数方法有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等。
本实验主要介绍平板菌落计数法(CFU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 平板菌落计数法(CFU法):将样品进行稀释,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来推算样品中的细菌数量。
2.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将样品进行稀释,用计数板或计数仪直接计数,根据计数室内的细菌数来推算样品中的细菌数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菌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生理盐水、计数板、显微镜、移液器、培养箱等。
2. 实验仪器:培养皿、移液器、酒精灯、镊子、无菌操作台、培养箱、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平板菌落计数法(CFU法):(1)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
(2)用移液器吸取适量的大肠杆菌菌液,进行一系列的倍比稀释。
(3)用无菌镊子取适量稀释液,涂布在平板上。
(4)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培养一定时间。
(5)计算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根据稀释倍数计算样品中的细菌数量。
2.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入计数板,制成涂片。
(2)用移液器吸取适量的大肠杆菌菌液,进行一系列的倍比稀释。
(3)用移液器吸取适量稀释液,滴加在计数板的计数室上。
(4)将计数板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室内的细菌数。
(5)根据计数室内的细菌数和稀释倍数计算样品中的细菌数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平板菌落计数法(CFU法):(1)稀释倍数:10^-4(2)菌落数:30(3)样品中的细菌数量:30 × 10^4 = 3 × 10^52.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稀释倍数:10^-3(2)计数室内的细菌数:200(3)样品中的细菌数量:200 × 10^3 = 2 × 10^5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细菌计数方法得到的样品中的细菌数量基本一致,说明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细菌菌落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2. 掌握细菌菌落总数的计数技巧。
3.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细菌菌落数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细菌菌落总数(Colony-Forming Units,CFU)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通过测定一定量样品中的细菌菌落数,可以评估样品的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污染程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肉膏蛋白胨脂培养基、无菌水、无菌试管、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细菌样品等。
2. 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热培养箱、恒温箱、电子天平、移液器、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取一定量的细菌样品,加入适量的无菌水,进行10倍递增稀释。
2. 制备平板:将肉膏蛋白胨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45-50℃时,用无菌吸管吸取适量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培养皿上。
3. 培养与观察:将涂布好的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37℃培养24小时。
4. 菌落计数: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按照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计数。
5.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的细菌菌落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样品A的细菌菌落数为3.2×10^6 CFU/g,样品B的细菌菌落数为1.5×10^5 CFU/g。
2. 结果分析(1)样品A的细菌菌落数明显高于样品B,说明样品A的微生物污染程度较重。
(2)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无菌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样品受到污染,从而影响细菌菌落数的准确性。
(3)培养温度和时间对细菌菌落数也有一定影响。
本次实验采用37℃培养24小时,适用于大多数细菌的生长。
若培养温度过低或过高,或者培养时间不足,可能导致细菌菌落数偏低。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样品中的细菌菌落数,结果表明样品A的微生物污染程度较重。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严格控制培养温度和时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来自2个或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比样品中实
际细胞数低,这就是现在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 CFU)取代以前用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活菌含量的原因。
实验五 细菌的菌落计数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 握其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
平板分离法中的稀释涂布平板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微生物外,还可用 于测定样品中活菌数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菌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在平板上;经过培养
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统计菌落数,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酒精灯,记号笔,标签,火柴,灭菌培养皿 菌种,平板,培养基
四、实验操作 1、编号:
取无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 Nhomakorabea明10-4、
10-5、10-6(稀释度)各3套。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
的试管,依次标明10-1、10-2、10-3、、、10-6。
2、稀释:
用1ml无菌吸管准确吸取0.5ml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培 养液(待测样品),加入标有10-1字样的试管中,此为1
4、培养:
将平板倒置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48h
五、实验报告
稀释度
菌落数 CFU/ml 简要说 明
10-4
1 2 3
10-5
平均 1 2 3 平均
10-6
1 2 3 平均
六、思考题
1、怎样判断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数据是否可靠? 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
0倍稀释。将10-1试管在手掌或置震荡器上震荡,使菌液
充分混匀。接着取0.5ml 10-1菌液精确地放入 10-2试管 中,此为100倍稀释……..其余依次类推。
3、取样涂布:
无菌吸取10-4、10-5、10-6稀释菌悬液各0.1ml放在不同
稀释度编号的平板上,尽快用无菌涂布棒将菌液在平板
上涂布均匀,平放于试验台上20-30min,使菌液渗入培 养基表层内。